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碳构造:一个地球系统科学新范式 被引量:10
1
作者 李三忠 刘丽军 +13 位作者 索艳慧 李玺瑶 周洁 姜兆霞 管红香 孙国正 于雷 刘鹏 戴黎明 李晓辉 陈龙 赵彦彦 王誉桦 许博超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09-338,共30页
地球系统科学是一门复杂性科学,迄今没有一个简单理论完整解释地球系统行为.碳构造既是地球系统运行的一种新模式,也是一种研究新范式,其基本构成有碳泵、碳传送带及碳开关.碳泵是跨圈层物质能量垂向交换机制,碳传送带则是同一圈层内的... 地球系统科学是一门复杂性科学,迄今没有一个简单理论完整解释地球系统行为.碳构造既是地球系统运行的一种新模式,也是一种研究新范式,其基本构成有碳泵、碳传送带及碳开关.碳泵是跨圈层物质能量垂向交换机制,碳传送带则是同一圈层内的水平输送机制,碳开关控制着地球系统运行状态和进化方向.碳构造是多学科研究地球系统的突破口和交叉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学科研究 地球系统科学 开关控制 交换机制 进化方向 复杂性科学 传送带 物质能量
原文传递
氢键有机框架材料在电化学能源存储和转换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
作者 方晨晨 许雪凤 +6 位作者 张校源 代黎明 姚方磊 张文耀 付永胜 孙敬文 朱俊武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5期3335-3352,共18页
作为一种新型的多孔材料,氢键有机框架(hydrogen-bonded organic frameworks,HOFs)结构因其丰富的孔道分布、可控的晶体构型以及易于调节的分子组成而表现出诸多优异的电化学特性,如快速的离子传输、特异性的离子筛分、可观的电化学活... 作为一种新型的多孔材料,氢键有机框架(hydrogen-bonded organic frameworks,HOFs)结构因其丰富的孔道分布、可控的晶体构型以及易于调节的分子组成而表现出诸多优异的电化学特性,如快速的离子传输、特异性的离子筛分、可观的电化学活性面积、高暴露的催化活性位点等.这些特性促使研究者越来越多地关注其在电化学能源存储和转换技术中的应用,是能源领域研究的前沿和热点.尽管这些HOFs相关材料的结构和组成各不相同,总体上却可以分为HOFs和HOFs衍生物两大类.本文详细地介绍了HOFs及其衍生物作为电极材料或电催化剂在电化学领域,包括可充电离子电池、电化学超级电容器、电催化析氢、电催化析氧和氧还原反应中的应用原理与最新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重点阐述了HOFs相关材料的纳米形貌、晶体结构、孔道结构和分子组成对其电化学性能的影响,总结了克服HOFs相关材料氢键骨架稳定性和导电性差的相关方法,凝练了它们在该领域发展中的优势和挑战.基于上述讨论,希望对HOFs相关材料在电化学能源存储和转换技术中的发展提供新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键有机框架 锂/钠离子电池 超级电容器 析氧反应 氧还原反应 析氢反应
原文传递
单鼻孔蝶窦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垂体瘤体会 被引量:2
3
作者 舒志强 任祖东 +5 位作者 李明 戴荣权 吕文革 朱庆宝 周夏 黎明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4期337-339,共3页
目的:探讨显微镜下单鼻孔蝶窦入路治疗垂体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入选的28例术前检查完善、手术指征明确、无手术禁忌证的患者,择期行显微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评估其疗效及切除率。结果:显微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垂体瘤... 目的:探讨显微镜下单鼻孔蝶窦入路治疗垂体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入选的28例术前检查完善、手术指征明确、无手术禁忌证的患者,择期行显微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评估其疗效及切除率。结果:显微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切除充分,垂体激素水平下降满意,内分泌系统症状以及压迫症状均明显改善,并发症较少且多为一过性,恢复满意。结论:单鼻孔蝶窦入路治疗垂体瘤术式成熟,手术创伤小,并发症较少,疗效显著,值得在具备相应显微手术条件的医院推广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蝶窦入路 显微手术 垂体瘤
下载PDF
犬下肢慢性深静脉血栓形成模型的构建 被引量:4
4
作者 李林鹏 吴文皋 +3 位作者 邓礼明 熊国祚 戴先鹏 申昕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732-1737,共6页
目的:建立犬慢性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模型。 方法:9只成年杂种犬,任选一侧股静脉缩窄管腔面积80%-90%,以另一侧为对照,于缩窄处的远心端分支插入1根导管,注射凝血酶300 U,并阻断血流1 h,留置静脉导管作为静脉造影通路。观察... 目的:建立犬慢性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模型。 方法:9只成年杂种犬,任选一侧股静脉缩窄管腔面积80%-90%,以另一侧为对照,于缩窄处的远心端分支插入1根导管,注射凝血酶300 U,并阻断血流1 h,留置静脉导管作为静脉造影通路。观察犬术后下肢一般情况,比较造模前后凝血功能指标的变化,并行静脉顺行造影检查与病理学检查。 结果:9只犬中有8只完成造模。犬造模后均出现跛行,实验侧下肢皮温升高;与术前比较,犬术后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凝含量较术前明显升高,凝血酶原时间明显降低,且以上指标以及实验侧与对照侧腿围差均在术后14 d达峰值,此后缓慢恢复(均P〈0.05);术后28 d的静脉造影与病理学观察均证实慢性静脉血栓形成。 结论:所建立的慢性DVT模型较贴合临床血栓形成病因及形成过程,且可持续行静脉造影检查,可用于DVT慢性期临床治疗及影像诊断方面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形成 下肢 模型 动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