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关联规则探讨不同朝代中风病腧穴处方规律 被引量:8
1
作者 陈楚云 李丽霞 +4 位作者 祝维峰 林国华 李伟林 黄应杰 王兴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20-424,共5页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对唐以前至清代150本针灸古籍进行挖掘分析,总结不同朝代针灸治疗中风病的处方用穴特点。方法抽取古籍中符合脑卒中中风病病症、腧穴、经络、刺灸法等相关语句,形成病症、腧穴、刺灸法、经络数据,分为中风病处方与...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对唐以前至清代150本针灸古籍进行挖掘分析,总结不同朝代针灸治疗中风病的处方用穴特点。方法抽取古籍中符合脑卒中中风病病症、腧穴、经络、刺灸法等相关语句,形成病症、腧穴、刺灸法、经络数据,分为中风病处方与含有中风病症的腧穴主治两类,人工审核结果并予以规范,通过统计分析和关联规则以支持度和置信度的方式,实现对不同朝代古籍中风病针灸处方规律的多层分析。结果共得中风病针灸腧穴处方536首;百会穴在各朝代的使用频率最高;百会、曲池配伍在宋、明、清最为频繁,地仓、颊车配伍在元代使用频率最高;经脉的选用除了清代选取手厥阴心包经为阴经外,其他各朝代所取经脉的前5位均为阳经。宋、元选取频率最高的经脉为督脉、足少阳胆经,明、清以手阳明大肠经居首。各朝代中,均以手阳明大肠经与足少阳胆经组合支持度最高;特定穴均以交会穴为首,除清外,均以交会穴与合穴的配伍最为频繁。结论针灸古籍中治疗中风病首取诸阳之会百会穴,重视阳经和特定穴的应用,古代用穴少而精,后世取穴渐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挖掘技术 针灸古籍 中风 处方规律
下载PDF
河南省小麦纹枯病菌对氟环唑及烯唑醇的敏感性 被引量:6
2
作者 徐建强 平忠良 +3 位作者 李慧凯 杨霞 朱艳阁 刘庆涛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6-41,70,共7页
为了解河南省小麦纹枯病菌对氟环唑及烯唑醇的敏感性,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2种杀菌剂对从河南省15个地市分离的98株病菌的毒力。结果表明,供试菌株对氟环唑和烯唑醇的EC50值分别分布为0.027 1~0.225 7 mg·L^(-1)和0.033 8~0.34... 为了解河南省小麦纹枯病菌对氟环唑及烯唑醇的敏感性,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2种杀菌剂对从河南省15个地市分离的98株病菌的毒力。结果表明,供试菌株对氟环唑和烯唑醇的EC50值分别分布为0.027 1~0.225 7 mg·L^(-1)和0.033 8~0.346 3 mg·L^(-1)。敏感性频率分布显示,小麦纹枯病菌群体中存在着对烯唑醇不敏感的亚群体,而对氟环唑则不存在。将其中呈连续单峰频次分布的大多数菌株群体的平均EC50值(0.087 7±0.048 0)mg·L^(-1)和(0.063 6±0.023 6)mg·L^(-1)分别作为病菌对氟环唑和烯唑醇的敏感性基线,氟环唑的平均EC50是烯唑醇的1.38倍,表明病菌对烯唑醇更为敏感。小麦纹枯病菌对2种杀菌剂的敏感性与菌株的地理来源无明显相关性;小麦纹枯病菌对氟环唑与烯唑醇的敏感性与其他9种杀菌剂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纹枯病菌 氟环唑 烯唑醇 敏感性 河南
下载PDF
关于“原理”课专题讲授教学设计的思考——以“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意识”专题为例 被引量:2
3
作者 李霞 朱颖原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16年第12期59-62,共4页
为了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的实效性,使其真正成为大学生普遍欢迎的课程,必须围绕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导入、教学难点、教学互动、教学小结和课后作业等环节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并精心组织好教学的各... 为了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的实效性,使其真正成为大学生普遍欢迎的课程,必须围绕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导入、教学难点、教学互动、教学小结和课后作业等环节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并精心组织好教学的各个环节,准确系统、幽默生动地进行讲授,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力求以理性的思考说服人,以感性的形式感染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意识 专题教学 教学设计 教学环节
下载PDF
艾塞那肽诱导自噬流受损引起大鼠胰腺损伤机制的实验研究
4
作者 朱卫东 余枭 +6 位作者 李志强 李霞 余灿 朱红伟 黄利华 韩铎 黄珲 《中华内分泌外科杂志》 CAS 2016年第6期456-460,464,共6页
目的探讨艾塞那肽作用10周后,大鼠胰腺腺泡细胞内自噬的变化情况。方法50只SD雄性大鼠中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选取30只予以高糖高脂饲料喂养2个月后,再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35mg/kg)以诱导糖尿病模型,并将26例糖尿病造模成功的大鼠... 目的探讨艾塞那肽作用10周后,大鼠胰腺腺泡细胞内自噬的变化情况。方法50只SD雄性大鼠中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选取30只予以高糖高脂饲料喂养2个月后,再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35mg/kg)以诱导糖尿病模型,并将26例糖尿病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数量相当的2组,即糖尿病模型实验组13只和糖尿病模型对照组13只。另外20只大鼠常规饲养2个月后,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等分为正常大鼠对照组和正常大鼠实验组。之后。2实验组大鼠皮下注射艾塞那肽5μg/kg·次,2次/d,每日清晨8点和下午6点在餐前1h给药,2对照组大鼠在同样时间予以等量生理盐水皮下注射。10周后取胰腺组织标本。免疫组化检测胰腺组织中GLP-1R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胰腺组织中LC3-Ⅰ、LC3-Ⅱ和p62的表达并计算LC3-Ⅱ/Ⅰ比值和p62的相对表达量,每例胰腺标本均行HE染色以了解病变情况。结果正常大鼠实验组有6只出现胰腺腺叶结构破坏、胰腺腺泡细胞萎缩和细胞间隔增宽等病理改变.糖尿病模型实验组11只大鼠有7只出现上述病理改变。2实验组GLP-1R表达高于2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实验组LC3-Ⅱ/Ⅰ比值和p62/β-actin比值大于各组相应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塞那肽长期作用于正常大鼠和糖尿病模型大鼠可上调胰腺腺泡细胞上GLP-1R的表达并诱导胰腺腺泡细胞自噬流受损.p62蛋白积累,而引起胰腺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塞那肽 胰腺 自噬流受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