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anagement of choledocholithiasis: Comparison between laparoscop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 and intraoperative 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 被引量:14
1
作者 Qiwei Jian-GuoWang +1 位作者 li-boli Jun-Dali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03年第12期2856-2858,共3页
AIM: Choledocholithiasis is present in 5 to 10 percent of patients who have cholelithiasis. Tn the area of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LC), laparoscop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 (LCBDE) and intraoperative endosc... AIM: Choledocholithiasis is present in 5 to 10 percent of patients who have cholelithiasis. Tn the area of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LC), laparoscop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 (LCBDE) and intraoperative 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 (IOES) have been used to treat choledocholithiasis.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compare the clinical outcomes and hospital costs of LCBDE with IOES.METHODS: Between November 1999 and October 2002,patients with choledocholithiasis undergoing LC plus LCBDE (Group A, n=45) were retrospectively compared to those undergoing LC plus IOES (Group B, n=57) at a single institution.RESULTS: Ductal stone clearance rates were equivalent for the two groups (88 % versus 89 %, P=0.436). The conversion rate was higher for Group B (8.8 % versus 4.4 %,P=0.381), as was the morbidity (12.3 % versus 6.7 %,P=0.336). There were no other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The complications were mainly related to 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 (ES), and the hospital costs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in this subset of Group B (median, 23 910 versus 14 955 RMB yuan, P=0.03). Although hospital stay was longer in Group A (median, 7 versus 6 days,P=0.041), the patients in Group A had a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cost of hospitalization compared with those in Group B (median, L1 362 versus 15 466 RMB yuan, P=0.000).CONCLUSION: The results demonstrate equivalent ductal stone clearance rates for the two groups. LCBDE management appears safer, and is associated with a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hospital cost. The findings suggest LCBDE for choledocholithiasis is a better op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窥镜括约肌切开术 胆总管探查 胆总管结石 手术治疗 影像学检查
下载PDF
Biliary drainage after laparoscopic choledochotomy 被引量:6
2
作者 Qiwei Hong-JieHu +2 位作者 Xiao-YanCai li-boli Guan-YuWang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04年第21期3175-3178,共4页
AIM: Transcystic biliary decompression (TCBD) has been proposed as an alternative to T-tube placement after laparoscopic choledochotomy (LCD). This permits safe primary closure of the choledochotomy and eliminates the... AIM: Transcystic biliary decompression (TCBD) has been proposed as an alternative to T-tube placement after laparoscopic choledochotomy (LCD). This permits safe primary closure of the choledochotomy and eliminates the complications associated with T-tubes. TCBD tube has been secured by Roeder knots and transfixation, and removed later than 3 wk after surgery. We presented a modified TCBD (mTCBD) method after LCD using the ureteral catheter and the Lapro-Clip (David and Geck, Danbury, Connecticut, USA), and compared it with T-tube drainage.METHODS: Between October 2002 and June 2003, patients with choledocholithiasis undergoing LCD with mTCBD (mTCBD Group, n = 30) were retrospectively compared to those undergoing LCD with T-tube drainage (T-tube Group,n = 52) at a single institution.RESULTS: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operative time and retained ston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atients in mTCBD group had a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average output of bile compared with those in T-tube group (306±141 vs 409±243 mL/24 h, P=0.000). Removal of dra in tubes inmTCBD group was done significantly earlier than that in T-tube group (median, 5 vs 29 d, P=0.000). No complication related to drain tubes was found in mTCBD group, and morbidity rate with the T-tube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11.5%), and bile leakage following T-tube removal was 5.8%.CONCLUSION: A modified TCBD after LCD is safe, effective and easy to perform. It may reduce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especially bile leakag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汁排泄 腹腔镜 胆总管切开术 腹部手术
下载PDF
不同工艺对黄芩总黄酮提取率及其提取物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朱溶月 陈媛 +2 位作者 李博莉 解甜 王文苹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21年第1期92-95,共4页
目的比较低共熔溶剂与乙醇用于制备黄芩总黄酮提取物的差异。方法分别以氯化胆碱-乳酸(摩尔比1∶2)或65%乙醇作为溶剂提取黄芩药材,所得提取液与水混合得混悬液,并进一步经冷冻干燥制得提取物粉末,观察并比较两种提取物的外观形态、粒... 目的比较低共熔溶剂与乙醇用于制备黄芩总黄酮提取物的差异。方法分别以氯化胆碱-乳酸(摩尔比1∶2)或65%乙醇作为溶剂提取黄芩药材,所得提取液与水混合得混悬液,并进一步经冷冻干燥制得提取物粉末,观察并比较两种提取物的外观形态、粒径、溶解度和体外溶出度。结果低共熔溶剂和乙醇提取液中总黄酮含量分别为(12.64±0.86) mg·g-1和(0.19±0.07) mg·g-1,相应的冻干粉中总黄酮含量分别为(8.97±0.55)mg·g-1和(0.69±0.07)mg·g-1,且混悬液及冻干粉复溶后粒径均小于1μm。两种冻干粉中总黄酮溶解度均高于黄芩苷原料药(P均<0.05),且在水中45 min时累积溶出即达90%以上,而黄芩苷原料药2 h时溶出度不足30%。结论低共熔溶剂对黄芩总黄酮提取效率优于乙醇,且能改善所得提取物溶解和溶出性能,有利于进一步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共熔溶剂 黄芩 总黄酮 提取物
下载PDF
双载药缓释颗粒的处方优化与制剂评价
4
作者 刘晨 李博莉 +1 位作者 吴亚楠 王文苹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1735-1741,共7页
目的 优化载苦参碱(matrine,MAT)和丹皮酚(paeonol,PAE)缓释颗粒(sustained-release particles,SRPs)中缓释材料的配方,并初步评价制剂质量。方法 采用挤出-滚圆法制备缓释颗粒。以MAT和PAE体外累积释放率为考察指标,对主要缓释材料及... 目的 优化载苦参碱(matrine,MAT)和丹皮酚(paeonol,PAE)缓释颗粒(sustained-release particles,SRPs)中缓释材料的配方,并初步评价制剂质量。方法 采用挤出-滚圆法制备缓释颗粒。以MAT和PAE体外累积释放率为考察指标,对主要缓释材料及用量、辅助缓释材料、混合缓释材料总量与比例进行单因素考察;结合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缓释材料处方,考察缓释材料乙基纤维素(ethocel,EC)与壳聚糖(chitosan,CS)的总量及其质量比对MAT和PAE的累积释放率及释放同步性的影响。从MAT-PAE-SRPs的制剂特性、体外释放度以及初步稳定性试验等方面进行评价,并进行释药过程动力学方程拟合。结果 优化的缓释材料处方为23.5%EC和17.1%CS;MAT-PAE-SRPs的成型率、休止角、堆密度、脆碎度分别为97.23%、38.1°、0.74 g·mL^(-1)、0.74%。该制剂在不同介质中均体现出一定的缓释特性,在酸性介质中释放较快,12 h累积释放度均>90%。MAT的释放曲线呈现First-order释药特性,PAE的释药特性符合Higuchi释放;SRPs提高了MAT、PAE的药物稳定性。结论 缓释材料EC与CS制备的MAT-PAE-SRPs缓释效果明显,MAT和PAE累积释放率与释放同步性良好,可为双载药缓释制剂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参碱 丹皮酚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 缓释颗粒 体外释放
原文传递
冲击加载下材料应力应变曲线振荡现象的研究综述
5
作者 李泊立 王瑞丰 +1 位作者 陈龙洋 郭伟国 《实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8-222,共15页
在冲击加载下获得的材料应力应变曲线往往具有显著的振荡,长期以来由于很难判断振荡的真伪,即不确定振荡是试样材料的本征特性还是纯粹的机械加载等带来的影响,故曲线的振荡往往没有从真实应力应变曲线中直接消除。但这种振荡的存在掩... 在冲击加载下获得的材料应力应变曲线往往具有显著的振荡,长期以来由于很难判断振荡的真伪,即不确定振荡是试样材料的本征特性还是纯粹的机械加载等带来的影响,故曲线的振荡往往没有从真实应力应变曲线中直接消除。但这种振荡的存在掩盖了真实的材料响应,导致很难准确确定材料的动态屈服强度,也影响了材料动态本构关系的建立及本构模型参数的准确性,这对重大装备工程在冲击载荷下的优化设计及安全可靠性带来不利影响。针对这个长期困扰科研和工程技术人员的普遍性问题,本文综述了冲击加载下材料应力应变曲线振荡现象的研究进展,首先从加载系统设计、应力波传播、试样变形分布等方面分析了动态测试曲线中出现振荡的原因;其次依据振荡成因重点论述了抑制或消除振荡现象的方法;最后总结了现阶段研究的突出问题,并对未来发展方向提出一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加载 动态测试 应力应变曲线 振荡
原文传递
基于Mathematica软件分析受约束多体运动问题
6
作者 郭龙飞 姚宏林 +2 位作者 宋铁岭 李柏力 吴昊 《物理通报》 CAS 2024年第9期136-139,共4页
受约束的多体运动涉及质点运动学、动力学和守恒定律等多方面知识点的综合运用,是大学物理学中比较难的一类问题.本文研究了一个典型的受约束多体运动案例,由两个轻质刚体细杆连接的3个小球.在给定了初始条件后,从守恒定律的角度出发,... 受约束的多体运动涉及质点运动学、动力学和守恒定律等多方面知识点的综合运用,是大学物理学中比较难的一类问题.本文研究了一个典型的受约束多体运动案例,由两个轻质刚体细杆连接的3个小球.在给定了初始条件后,从守恒定律的角度出发,并给予约束方程,利用Mathematica软件强大的符号运算和解方程能力对此类问题进行求解,得到系统运动的详细过程,包括质点的位置坐标、速度、加速度等物理量随时间的变化,并将其可视化.此外,还讨论了初始条件的改变对运动过程的影响.利用Mathematica软件求解此类问题使学生摆脱繁琐数学的束缚,将更多精力关注在物理知识和概念上的理解,提高学习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THEMATICA 约束 多体运动
下载PDF
Hopkinson杆式冲击疲劳试验方法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李泊立 赵思晗 +2 位作者 刘圆梦 杨建辉 郭伟国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32-138,共7页
在民用与国防领域,装备或结构部件常常受到高加载率的重复冲击,即冲击疲劳问题。冲击疲劳试验装置是研究冲击疲劳问题的基础,该研究提出一种分离式Hopkinson杆式冲击疲劳试验方法。首先通过真空系统使撞击弹复位,在加载过程中通过弹性... 在民用与国防领域,装备或结构部件常常受到高加载率的重复冲击,即冲击疲劳问题。冲击疲劳试验装置是研究冲击疲劳问题的基础,该研究提出一种分离式Hopkinson杆式冲击疲劳试验方法。首先通过真空系统使撞击弹复位,在加载过程中通过弹性约束对入射杆进行限位,最后利用电动推杆使透射杆和试样复位,以上过程通过PLC控制器控制。这种方法操作简易,能通过在杆上的信号采集实现冲击波的连续实时显示,并能改变撞击体几何构形以产生不同形状(梯形波、三角波或半正弦波)和不同加载率(8×10^(5)~3×10^(6)MPa/s)的冲击加载波,加载频率范围在0~0.5 Hz。最后利用高强钢圆柱试样和含有工艺缺陷的增材制造316L不锈钢三点弯曲试样对试验方法进行了验证,证明该方法有效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疲劳 重复加载 HOPKINSON杆 三点弯曲试样
下载PDF
法经济学视域下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混合所有制改革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刘慧 李波莉 雷勇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第11期120-123,共4页
当前的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混合所有制改革探索,给予发明人和单位之间对职务科技成果权属配置的约定自由,在合理比例内对职务科技成果分割确权,将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由单纯的国有改变为单位、个人混合所有。此间蕴含利益分配,注入经济理性... 当前的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混合所有制改革探索,给予发明人和单位之间对职务科技成果权属配置的约定自由,在合理比例内对职务科技成果分割确权,将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由单纯的国有改变为单位、个人混合所有。此间蕴含利益分配,注入经济理性,在法经济学视域下,运用经济分析方法阐释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改革的产权制度变革以及激励与效益问题实有必要。加之法经济学视域下的产权理论、激励理论及成本—收益分析方法可助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混合所有制改革。明晰的产权制度是提高效率与效益的关键,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混合所有制秉持这一逻辑,可有效减轻单位与发明人(发明团队)的承负,助力职务科技成果转化的积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务科技成果 混合所有制 法经济学 产权理论 成本-效益分析
下载PDF
转型期ESP教师职业发展生态模型建构——基于重庆六所高校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李伯利 《中国ESP研究》 2022年第1期93-102,126,共11页
随着专门用途英语(ESP)教学成为我国高校大学英语教育改革的核心,ESP教师的职业发展成为一个热点,然而将其纳入一个系统、完整、动态平衡的生态系统框架下的研究却不多。本文通过半结构性访谈的方式,调查了12位由通用英语(EGP)转型而来... 随着专门用途英语(ESP)教学成为我国高校大学英语教育改革的核心,ESP教师的职业发展成为一个热点,然而将其纳入一个系统、完整、动态平衡的生态系统框架下的研究却不多。本文通过半结构性访谈的方式,调查了12位由通用英语(EGP)转型而来的ESP教师的专业发展的生态状况,同时也对一位ESP专家就ESP教师发展状况进行了深度访谈,并从教育生态学角度提出了处于转型期的ESP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生态模型,即融合ESP教师自主发展、管理支持、ESP专业共同体推动及ESP教师培训与企业合作的“四位一体”ESP教师专业发展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门用途英语(ESP) 教育生态学 教师职业发展 ESP教师
原文传递
如何提高学生学习《高等数学》的兴趣
10
作者 李博丽 《广东蚕业》 2019年第3期45-46,共2页
文章从"做一名学生喜欢的好老师;做足课下准备,利用课堂教学时间提高课堂质量;理论联系实际;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及时进行课后辅导。"提出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四种途径。
关键词 专业素养 数学应用 幻灯片
下载PDF
环太行山著名旅游景点多媒体导航系统研究与建立 被引量:1
11
作者 康利军 李博理 《科技资讯》 2017年第18期44-48,50,共6页
在地理信息系统和旅游业飞速发展的今天,发展旅游业是提升地区知名度和综合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但是如何提供景区的旅游信息,展现景点魅力,吸引广大游客到来,是发展地区旅游业必须解决的问题。GIS与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与广泛应用使得这些... 在地理信息系统和旅游业飞速发展的今天,发展旅游业是提升地区知名度和综合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但是如何提供景区的旅游信息,展现景点魅力,吸引广大游客到来,是发展地区旅游业必须解决的问题。GIS与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与广泛应用使得这些问题有了一个较好的解决。该文对太行山景点的分布进行详细的分析,利用GIS的二次开发实现环太行山著名旅游景点的三维可视化功能,详细地向游客介绍了太行山脉,对太行山范围内的景点做系统规划,帮助游客做出及时有效地决策,节约出行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多媒体 三维可视化 旅游景点 系统设计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