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熵产-涡量的水泵水轮机转轮能量损失特性 被引量:5
1
作者 李正贵 王冬 +1 位作者 李德友 李琪飞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41-548,共8页
为探究水泵水轮机组因频繁改动活动导叶开度而引起的机组不稳定运行机理,基于熵产理论与涡量理论,采用数值模拟与试验相结合的方法,针对水泵水轮机小流量、高效率和大流量这3种工况开展能量损失特性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活动导叶开度的增... 为探究水泵水轮机组因频繁改动活动导叶开度而引起的机组不稳定运行机理,基于熵产理论与涡量理论,采用数值模拟与试验相结合的方法,针对水泵水轮机小流量、高效率和大流量这3种工况开展能量损失特性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活动导叶开度的增加,转轮区域总涡量值增大,高涡量值分布区域及主流区熵产率先减小后增大,壁面熵产率增大;能量损失与流态紊乱程度呈正相关,转轮区域的旋涡流、冲击、摩擦等现象是引起能量损失的重要原因.对相同工况模型进行试验,其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类似,此研究结果为水泵水轮机的设计与效率提升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泵水轮机 涡量 熵产 非设计工况 能量损失
下载PDF
基于涡分析的贯流式水轮机尾水管流动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彭笙洋 李正贵 +5 位作者 李新锐 柴芯 刘德有 赵永智 刘小兵 王维军 《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679-685,共7页
为了研究贯流式水轮机尾水管的内部流动情况,基于正则化螺旋度方法和流线分析涡和涡带,对贯流式水轮机小流量、额定流量和大流量进行非定常计算,对比分析了3个工况下尾水管内部的流动特征。研究表明:小流量工况下,水轮机尾水管内存在一... 为了研究贯流式水轮机尾水管的内部流动情况,基于正则化螺旋度方法和流线分析涡和涡带,对贯流式水轮机小流量、额定流量和大流量进行非定常计算,对比分析了3个工况下尾水管内部的流动特征。研究表明:小流量工况下,水轮机尾水管内存在一个与转轮旋转方向一致的螺旋状涡带,大流量工况下,水轮机内存在一个与转轮旋转方向相反的螺旋状涡带,且2种工况涡带都按一定周期演变。在小流量工况下,涡带周期运动持续到尾水管的中后位置,在大流量工况下,涡带周期运动在尾水管的前中部位置。根据正则化螺旋度方法分析得出在小流量工况下,涡带导致尾水管壁面两侧出现的涡旋旋转方向相反;比较正则化螺旋度方法和流线分析得出,正则化螺旋度方法分析涡旋的位置和范围比流线分析更加准确;2种偏工况下的涡带形态和发展类似,但大流量工况对应的阈值更大,表明该工况对应的尾水管流态更紊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贯流式水轮机 涡量 涡旋 涡带
原文传递
水泵水轮机流场脉动与熵产率的关系 被引量:5
3
作者 曾鸿基 李正贵 +1 位作者 李德友 李琪飞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777-784,共8页
为了研究水泵水轮机不同工况下的运行稳定性,采用FLUENT软件对模型水泵水轮机转轮和无叶区的流态、熵产率分布、压力脉动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将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数值计算的压力脉动数据与试验值吻合较好,旋涡引起... 为了研究水泵水轮机不同工况下的运行稳定性,采用FLUENT软件对模型水泵水轮机转轮和无叶区的流态、熵产率分布、压力脉动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将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数值计算的压力脉动数据与试验值吻合较好,旋涡引起的速度梯度和压力梯度剧烈变化是水泵水轮机内部高能量损失的根本原因.相较于设计工况,小流量工况时转轮叶片吸力面水流的流动分离和旋转失速会导致此处熵产率较高,叶片吸力面压力脉动主频和第2主频幅值最大;大流量工况时动静干涉作用占主导,无叶区的熵产率最大,相应的无叶区压力脉动主频幅值也最大.由此可见,各工况下主流区熵产率和压力脉动具有强相关性,熵产率大的区域,压力脉动也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泵水轮机 熵产率 压力脉动 流态 强相关性
下载PDF
双磁源磁性液体密封装置的压力特性实验研究
4
作者 程杰 李正贵 +2 位作者 李望旭 李新锐 龚佳成 《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4-260,共7页
密封结构优化设计一直是磁性液体密封的研究热点。首先设计了一种新型双磁源磁性液体密封装置,然后利用电磁学原理构建了该密封装置的磁路模型,得到了该结构的间隙、极齿宽度、极齿高度、极齿槽宽度和永磁体轴向宽度的磁路和耐压方程,... 密封结构优化设计一直是磁性液体密封的研究热点。首先设计了一种新型双磁源磁性液体密封装置,然后利用电磁学原理构建了该密封装置的磁路模型,得到了该结构的间隙、极齿宽度、极齿高度、极齿槽宽度和永磁体轴向宽度的磁路和耐压方程,接着进行试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间隙的增加,密封压力呈递减的指数变化;随着极齿宽度和极齿槽宽度的增加,密封压力都呈开口向下的抛物线变化,分别在1.5、4.5 mm处取得极大值;随着极齿高度的增加,密封压力呈线性递减变化,但是极齿高度较小时,理论密封压力较大,极齿处存在漏磁,实际密封效果可能不佳,所以建议极齿高度不能取值太小。本装置的总压力相对于仅有轴向极齿的装置增大了约50%,密封能力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液体密封 双磁源结构 压力特性 优化设计
原文传递
含气率对离心式航空燃油泵叶片压力脉动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徐子轩 李正贵 +2 位作者 王维军 王绮帆 徐洋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39-246,共8页
为研究含气率对某分流叶片式航空燃油泵叶片的压力脉动规律,基于RNG k-ε湍流模型和Euler-Euler非均相模型,应用ANSYS CFX软件对航空燃油泵在不同含气率条件下进行数值计算,分析燃油泵的气相分布和叶片压力脉动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气相... 为研究含气率对某分流叶片式航空燃油泵叶片的压力脉动规律,基于RNG k-ε湍流模型和Euler-Euler非均相模型,应用ANSYS CFX软件对航空燃油泵在不同含气率条件下进行数值计算,分析燃油泵的气相分布和叶片压力脉动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气相主要分布在叶片的压力面,吸力面分布较少;随着含气率的增大,气相逐渐向长短叶片吸力面发展,并扩散至叶轮流道;在长叶片前段相对位置0~0.5处,气相体积占比随含气率的增大而增大,在长叶片压力面后段(相对位置0.5~1.0处)和短叶片压力面上气相占比几乎为100%,产生气液分离,在长叶片吸力面后端和短叶片吸力面上,气相占比较少,几乎为0;通入气相会使监测点压力脉动幅值变大,但含气率继续增大会降低燃油泵叶片压力脉动幅值;长叶片的中段和短叶片前段的主导频率受含气率的影响会发生改变,由于分流式叶片的设计结构,含气率对叶片压力脉动影响主要体现在流动最为复杂的长短叶片的交界面处即短叶片的进口位置;分流叶片在改善流动的同时,也会影响相应位置的压力脉动.研究结果可为分流叶片式燃油泵设计提供一定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油泵 气液两相 长短叶片 数值模拟 压力脉动
下载PDF
离心式铁磁流体微泵的设计及流动特性分析
6
作者 李望旭 李正贵 +4 位作者 韩伟 行怡帆 谭善文 司国雷 陈君辉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7-147,共11页
铁磁流体微泵由于其自润滑性和自密封性,使其更加符合微流控技术应用在生物医学、生命科学、化学分析、航空航天等领域的需求,而在目前的结构设计中无法同时满足加工简单、可靠性高、流动稳定等优势,因此限制其应用及发展。为提高铁磁... 铁磁流体微泵由于其自润滑性和自密封性,使其更加符合微流控技术应用在生物医学、生命科学、化学分析、航空航天等领域的需求,而在目前的结构设计中无法同时满足加工简单、可靠性高、流动稳定等优势,因此限制其应用及发展。为提高铁磁流体微泵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促进其发展和应用,本研究基于铁磁流体的外场控制原理、磁流变效应及介质流体的流体力学行为设计了一种离心式的新型铁磁流体微泵,并应用数值计算分析了介质流体流动特性。结果表明:该微泵可以有效实现泵送过程,当转速为10 r/min时,一个周期内的泵送净流量可达0.07 kg/T,且在两股铁磁流体的交替作用下可以阻断泵腔进口与出口的介质流体质量交换;由于铁磁流体与泵腔结构的动静干涉作用,导致出口流量存在轻微脉动(数量级为10^(-5)),但仍处于层流状态(Re<1),并且由于惯性力与特征尺寸相关而黏滞力与特征尺寸无关等力学因素,导致泵送动力对出口尺寸长度非常敏感,在转速4 r/min、出口段长度9 mm时无法实现有效泵送。同时对铁磁流体与泵送介质流体之间的相界面压力波动和自密封性能进行分析,得到相界面上的压力波动峰值远小于铁磁流体自密封性能,相差3个数量级,从铁磁流体的密封稳定性和界面稳定性角度验证了离心式铁磁流体微泵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磁流体 微泵 惯性驱动 泵送过程 重叠网格
下载PDF
磁性液体性能及运行工况对密封耐压值的影响
7
作者 陈芳 张杰 +4 位作者 李正贵 李望旭 邓波 闫盛楠 颜招强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9-135,共7页
为研究不同种类磁性液体及密封工况对密封效果的影响,以Fe_(3)O_(4)为磁性颗粒,以链状氟醚油为基液,制备一系列不同颗粒含量、基液分子量的磁性液体,对磁性颗粒及磁性液体的结构、性能进行表征,在搭建的密封试验台上测试磁性液体种类及... 为研究不同种类磁性液体及密封工况对密封效果的影响,以Fe_(3)O_(4)为磁性颗粒,以链状氟醚油为基液,制备一系列不同颗粒含量、基液分子量的磁性液体,对磁性颗粒及磁性液体的结构、性能进行表征,在搭建的密封试验台上测试磁性液体种类及运行工况对密封耐压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的磁性颗粒粒径为纳米级,呈近球形形貌,具有较高的饱和磁化强度,磁性液体具有较好的分散稳定性;随颗粒含量增加、基液分子量增大,密封耐压值先增大后减小;在颗粒质量分数为30%、基液分子量为4600 g/mol时,密封耐压值最高;随主轴转速增大,密封耐压值逐渐减小;随密封时间延长,密封耐压值先减小后趋于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液体 密封耐压值 饱和磁化强度 密封寿命 分散稳定性
下载PDF
地震波斜入射下水平成层覆盖层地基波动输入研究
8
作者 王飞 宋志强 +4 位作者 刘云贺 李闯 李正贵 胡安奎 田庆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48-256,共9页
覆盖层具有土体动力非线性和结构成层特征,地震波斜入射下覆盖层地基自由场计算难度增大、人工边界吸能能力受到限制,制约了地震波动输入精度和应用。以水平成层覆盖层为研究对象,引入势函数理论,构建了地震波斜入射下顶层幅值矩阵与任... 覆盖层具有土体动力非线性和结构成层特征,地震波斜入射下覆盖层地基自由场计算难度增大、人工边界吸能能力受到限制,制约了地震波动输入精度和应用。以水平成层覆盖层为研究对象,引入势函数理论,构建了地震波斜入射下顶层幅值矩阵与任意层幅值矩阵之间的动态传递关系,获得土体时域应变;基于二维应变状态理论,采用等效线性化法反映土体动力非线性,建立了地震波斜入射下非线性水平成层覆盖层地基自由场解析计算方法。利用作者发展的非线性黏弹性人工边界单元模拟远域辐射阻尼效应,近场波动分析中边界单元参数随内层土体单元动剪应变变化,边界单元吸能能力达到最优。结合解析自由场转换得到的等效输入荷载,建立了适用于地震波斜入射下非线性水平成层覆盖层地基地震波动输入方法。该方法能够依据深部斜入射波和地表地震动实现覆盖层地基波动输入,依据地表地震动实现波动输入是避免了通过基底地震动正演自由场等过程。研究了弹性水平双层和非线性水平多层覆盖层地基地震响应,结果表明,波动输入计算获得位移和应力均与解析解有较高拟合度,计算精度高,可为水平成层覆盖层地基上土石坝地震响应研究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成层覆盖层 土体非线性 地震波斜入射 自由场 波动输入
下载PDF
极齿关键参数对磁流体密封热特性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程杰 李正贵 +1 位作者 李望旭 龚佳成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99-104,共6页
为探讨磁流体密封极齿参数对磁流体热特性的影响,利用传热学理论构建磁流体密封装置的传热计算模型,研究不同转速下密封间隙、极齿宽度、极齿槽宽度和极齿高度与磁流体温度的关系。在磁流体密封实验台上研究密封间隙、极齿宽度、极齿槽... 为探讨磁流体密封极齿参数对磁流体热特性的影响,利用传热学理论构建磁流体密封装置的传热计算模型,研究不同转速下密封间隙、极齿宽度、极齿槽宽度和极齿高度与磁流体温度的关系。在磁流体密封实验台上研究密封间隙、极齿宽度、极齿槽宽度和极齿高度对磁流体温度的影响,并利用模型计算结果对试验结果进行了验证。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密封间隙和极齿高度的增加,磁流体温度逐渐减小,呈负指数变化趋势;随着极齿宽度的增加,磁流体温度线性增加;随着极齿槽宽度的增加,磁流体的温度基本不变;密封间隙对磁流体温度影响最大,其次是极齿宽度和极齿高度,极齿槽宽度对磁流体温度基本没有影响。研究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适当增加密封间隙和极齿高度,适当减小极齿宽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小磁流体的发热量,提高磁流体密封装置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流体密封 极齿参数 热特性
下载PDF
新型高转速柱塞泵转速变化压力特性研究
10
作者 王羽熙 徐立鑫 +3 位作者 尹大禹 李正贵 司国雷 刘宇辉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68-173,共6页
为了研发高转速、高流量的燃油泵,以新型双斜盘柱塞泵为原型,搭建其流域简化数值仿真模型,研究不同转速下柱塞腔压力脉动机制及演变规律。对比不同转速下柱塞泵压力脉动,探究转速变化对压力大小影响;结合柱塞泵旋转过程中柱塞腔和配流... 为了研发高转速、高流量的燃油泵,以新型双斜盘柱塞泵为原型,搭建其流域简化数值仿真模型,研究不同转速下柱塞腔压力脉动机制及演变规律。对比不同转速下柱塞泵压力脉动,探究转速变化对压力大小影响;结合柱塞泵旋转过程中柱塞腔和配流盘的位置和压力变化,研究运行过程中柱塞腔内部压力波动成因。结果表明:随着转速的增加,柱塞腔内部各点压力值提高,但整体压力波动趋势一致;柱塞腔内部压力波动受到与配流盘接触情况和柱塞泵活塞一侧往复运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转速柱塞泵 结构优化 数值模拟 压力变化
下载PDF
变运行参数的磁性液体密封中磁液温度特性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望旭 李正贵 +1 位作者 袁久越 颜招强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61-67,共7页
磁性液体工作温度高于汽化温度时不仅会导致磁性液体的表面活性物质受损,还会引起磁性液体汽化。为探讨磁性液体密封中磁液的温度特性,基于数值计算和试验验证相结合的方法,研究磁性液体旋转密封的转速、轴径和温度的关系,并分析磁性液... 磁性液体工作温度高于汽化温度时不仅会导致磁性液体的表面活性物质受损,还会引起磁性液体汽化。为探讨磁性液体密封中磁液的温度特性,基于数值计算和试验验证相结合的方法,研究磁性液体旋转密封的转速、轴径和温度的关系,并分析磁性液体工作温度高于汽化温度时的相变过程。结果表明:磁性液体旋转密封的温度最大值出现在与轴表面相接触的位置,最小值出现在与极齿底部相接触的位置;随转速和轴径的增大,磁液温度最大值均升高,当两工况轴径与转速乘积相等时,磁性液体的温升值相同;当磁性液体温度高于其汽化温度时,与外界相通靠近轴表面附近的磁性液体最先发生相变,相变面积呈现抛物线形状向内扩散,且相同工作温度下,磁性液体的相变体积分数随轴径增大而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液体密封 磁性液体 汽化温度 相变
下载PDF
水轮机主轴磁流体密封间隙流场关键参数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程杰 李正贵 +3 位作者 王端喜 彭小东 张现海 杨洋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72-180,共9页
水轮机主轴磁流体密封装置间隙流场因工况和物理场的复杂性一直是磁流体密封研究难点。为研究水轮机主轴磁流体密封装置间隙内磁流体流动特性,建立主轴密封间隙流场数值模型并通过试验进行了验证;通过数值计算研究密封间隙、极齿宽度、... 水轮机主轴磁流体密封装置间隙流场因工况和物理场的复杂性一直是磁流体密封研究难点。为研究水轮机主轴磁流体密封装置间隙内磁流体流动特性,建立主轴密封间隙流场数值模型并通过试验进行了验证;通过数值计算研究密封间隙、极齿宽度、极齿高度和极齿槽宽度对磁流体流动的影响。结果表明:极齿附近磁流体不受结构参数影响,基本保持不动;当密封间隙小于0.6 mm时,间隙内磁流体基本不发生流动,当密封间隙超过该值后,极齿槽和永磁体附近磁流体随间隙增加流动加剧,速度线性递增;极齿槽和永磁体附近磁流体随极齿宽度递增流动减弱,速度先线性递减,在3.0~3.5 mm极齿宽度时急剧减小,最后趋于稳定;随着极齿高度和极齿槽宽度逐渐增加,极齿槽和永磁体附近磁流体流动会减弱,极齿槽附近磁流体速度在极齿高度为1.0~3.5 mm和极齿槽宽为3.0~12 mm速度急剧减小,最后趋于稳定,而永磁体附近磁流体速度一直呈线性递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轮机 磁流体密封 结构参数 间隙流场 磁性液体
下载PDF
涡动力学诊断在贯流式水轮机数值模拟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正贵 彭笙洋 +4 位作者 魏显著 李凤臣 潘诗洋 李博 徐子轩 《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50-558,共9页
为了研究贯流式水轮机中涡结构、涡演化和涡的相互作用,基于RNG k-ε湍流模型和涡动力学诊断方法的正则化螺旋度、边界涡量流(boundary vorticity flux,BVF)诊断等,对贯流式水轮机某工况下的涡旋运动进行数值研究。研究发现:水轮机转轮... 为了研究贯流式水轮机中涡结构、涡演化和涡的相互作用,基于RNG k-ε湍流模型和涡动力学诊断方法的正则化螺旋度、边界涡量流(boundary vorticity flux,BVF)诊断等,对贯流式水轮机某工况下的涡旋运动进行数值研究。研究发现:水轮机转轮正面叶片进水边和轮毂靠近出水边处存在旋转方向和水流流动方向相反的涡旋,背面处轮毂靠近进水边存在旋转方向和流动方向相同的涡旋,水轮机转轮叶片上存在流动分离区以及BVF峰值区。涡动力学诊断在贯流式水轮机上的应用为水轮机转轮优化提供了全新的视角,为改变水轮机内流动情况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贯流式水轮机 数值模拟 涡量 涡旋
原文传递
脉动能交换器的脉动能转换特性
14
作者 彭丽明 徐青 +1 位作者 李正贵 凌长明 《机械设计与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70-175,共6页
针对柱塞泵引起的压力脉动问题,运用脉动交换技术将脉动传递至喷雾蒸发制盐系统,实现双效节能。为了研究其脉动转换规律,运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在不同弹簧弹性系数、脉动相对振幅与频率下,进口平均脉动压力逐渐增大时脉动能交换器内部... 针对柱塞泵引起的压力脉动问题,运用脉动交换技术将脉动传递至喷雾蒸发制盐系统,实现双效节能。为了研究其脉动转换规律,运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在不同弹簧弹性系数、脉动相对振幅与频率下,进口平均脉动压力逐渐增大时脉动能交换器内部管路脉动压力与活塞做功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高压、高脉动振幅及较高脉动频率条件下脉动能转换成机械能的效果较好。当弹簧弹性系数越小时,脉动能转换效果越好。当脉动平均压力增大时,管路脉动率随着压力的升高而降低,随着相对振幅及频率的增加而上升;脉动转换效果与平均压力、相对振幅及频率均呈正相关,活塞相对行程最大可达1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动能交换器 递增脉动 脉动转换 振幅 频率 数值模拟
原文传递
搅拌反应器气液两相流混合过程的涡旋效应数值模拟 被引量:15
15
作者 黎义斌 梁开一 +1 位作者 歹晓晖 李正贵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99-110,共12页
为研究气液两相搅拌釜桨叶对釜内流动结构及气液混合性能的影响,本文以直叶片和推进叶片为研究对象,采用ICEM软件对搅拌釜流场进行六面体结构网格划分,基于SST-DDES湍流模型及欧拉-欧拉多相流模型对搅拌釜内部流场进行三维非定常计算,... 为研究气液两相搅拌釜桨叶对釜内流动结构及气液混合性能的影响,本文以直叶片和推进叶片为研究对象,采用ICEM软件对搅拌釜流场进行六面体结构网格划分,基于SST-DDES湍流模型及欧拉-欧拉多相流模型对搅拌釜内部流场进行三维非定常计算,获得两种桨叶下搅拌釜内部涡结构及其演化过程,并分析搅拌釜内瞬态气相分布和瞬时流场的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叶片旋转而产生的涡有撕裂、合并、衰减和耗散的演化过程;直叶片相较于推进叶片,其涡耗散速度较快,涡产生到消失的周期较短;由于叶片结构不同,主流的运动方向也随之改变,直叶片沿径向分布,推进叶片沿轴向分布。前者在釜内形成上下两层循环区,不利于气相扩散。后者在釜内形成一个大循环区,加剧釜内流动循环,造成后者的气相扩散能力大于前者。比较两者T0.95分布,推进叶片要小于直叶片,推进叶片搅拌釜T0.95近似为直叶片搅拌釜T0.95的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搅拌容器 推进叶片 气液两相流 延迟分离涡模拟 涡旋结构 混合时间
下载PDF
不同推进式桨叶对搅拌反应器内气液两相混合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7
16
作者 黎义斌 宋亚娟 +1 位作者 歹晓晖 李正贵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227-235,共9页
为了研究不同推进式桨叶对搅拌反应器内气液两相混合特性的影响,以某搅拌反应器的推进式桨叶为研究对象,将搅拌聚合物简化为含5%气体的清水介质,基于螺旋桨叶片设计方法和CFD流场仿真技术,采用VOF多相流模型和RNG k-ε湍流模型,对四种... 为了研究不同推进式桨叶对搅拌反应器内气液两相混合特性的影响,以某搅拌反应器的推进式桨叶为研究对象,将搅拌聚合物简化为含5%气体的清水介质,基于螺旋桨叶片设计方法和CFD流场仿真技术,采用VOF多相流模型和RNG k-ε湍流模型,对四种推进式桨叶内部气液两相流动进行数值分析,实现了推进式桨叶参数设计和性能优化。分析设计转速在400 r/min时的径向速度、0~18 s的时间范围内气体体积分数的变化、无量纲气体体积分数以及无量纲轴向速度,来评价四种推进式搅拌反应器搅拌性能的剪切、混合、分散。研究结果表明:变螺旋角(FDC-450-γ)非对称桨叶的流动更均匀、混合速率更快和剪切分散能力能强。通过对四种不同推进式桨叶的比较分析,为后续的研究和工程实践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进式桨叶 两相流 混合特性 计算流体力学 搅拌器
下载PDF
基于谐响应分析的冲击式水轮机转轮共振预测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慧斌 李德友 +4 位作者 段雪晴 宫汝志 王洪杰 罗红英 李正贵 《大电机技术》 2024年第2期50-57,96,共9页
冲击式水轮机水斗的疲劳断裂与转轮的周期性振动密切相关。以六喷嘴冲击式水轮机模型机组转轮为研究对象,采用基于模态叠加的谐响应分析法,获取转轮在实际工作载荷激励下的形变与应力响应并评估薄弱部位,结合坎贝尔图确定共振转速。结... 冲击式水轮机水斗的疲劳断裂与转轮的周期性振动密切相关。以六喷嘴冲击式水轮机模型机组转轮为研究对象,采用基于模态叠加的谐响应分析法,获取转轮在实际工作载荷激励下的形变与应力响应并评估薄弱部位,结合坎贝尔图确定共振转速。结果表明,在实际运行工况下转轮三阶模态振型最易被激发,最大形变值为21.50mm,位于水斗尖端;七阶与八阶频率下被施加最大简谐载荷的水斗等效应力值较大,从根部向水斗尖端缺口处递减,最大应力值出现在分水刃根部,发生明显的应力集中;坎贝尔图显示易发生谐共振的转速为587r/min、660r/min、785r/min,在实际运行中应进一步测试与避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式水轮机 模态振型 谐响应分析 固有频率 坎贝尔图
下载PDF
改变导叶翼型对水泵水轮机“S”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琪飞 谢耕达 +1 位作者 韩天丁 李正贵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共7页
针对水泵水轮机“S”特性区域的不稳定性问题,提出使用改型活动导叶翼型进行性能提升.以某水泵水轮机模型为研究对象,采用SST k-ω湍流模型对水泵水轮机全流道进行三维数值计算,通过对活动导叶翼型的改型设计,得出流量-转速模拟曲线,分... 针对水泵水轮机“S”特性区域的不稳定性问题,提出使用改型活动导叶翼型进行性能提升.以某水泵水轮机模型为研究对象,采用SST k-ω湍流模型对水泵水轮机全流道进行三维数值计算,通过对活动导叶翼型的改型设计,得出流量-转速模拟曲线,分析水泵水轮机组“S”特性改善情况.将计算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并对改型活动导叶翼型前后机组的无叶区进行压力脉动分析.结果表明:在保证整体效率依然保持在92%附近的前提下,新的活动导叶翼型对机组的“S”特性依旧具有改善效果;无叶区压力脉动主要是受到活动导叶叶栅区域的分流在此重新聚集影响,并且与转轮叶片的动静相互扰动引起的;改型后的活动导叶降低了无叶区的压力脉动幅值,提升了水泵水轮机运行中的并网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泵水轮机 “S”特性曲线 活动导叶 翼型设计 数值计算
下载PDF
核主泵动静叶栅内部瞬态流动特性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黎义斌 张梅 +1 位作者 朱月龙 李正贵 《核动力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0-26,共7页
采用分离涡模型(DES)和块结构化网格技术,针对CAP1400反应堆冷却剂泵原型和0.4缩比模型,通过计算流体力学(CFD)数值分析和外特性试验,验证了DES模型的适应性和计算精度。首先,在不同工况下研究模型泵动静叶栅表面载荷分布规律,发现叶片... 采用分离涡模型(DES)和块结构化网格技术,针对CAP1400反应堆冷却剂泵原型和0.4缩比模型,通过计算流体力学(CFD)数值分析和外特性试验,验证了DES模型的适应性和计算精度。首先,在不同工况下研究模型泵动静叶栅表面载荷分布规律,发现叶片所受载荷极不均匀,靠叶片前盖板处的载荷约为靠后盖板处的2倍;导叶叶片所受的载荷随工况变化的差异性较为复杂,大流量下近入口段载荷相对较大,甚至改变方向。基于涡动力学阐明了动静叶栅内湍涡运动和演化过程,揭示了在噪声干扰条件下叶轮、导叶的瞬态流场结构及演化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主泵 动静叶栅 载荷分布 涡动力学 数值分析
原文传递
磁性丁腈橡胶在贯流式水轮机转轮轮毂密封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正贵 程杰 +5 位作者 刘小兵 杨逢瑜 陈君辉 司国雷 黄玥 罗安妮 《水力发电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9-74,共6页
针对贯流式水轮机转轮轮毂密封失效而引起泄露的问题,本文对磁性丁腈橡胶密封材料的受压、摩损和磁性进行分析,并利用UTM磨损试验机对磁性丁腈橡胶进行试验,验证了磁性丁腈橡胶密封的泄露量和磨损消耗远低于普通密封材料。将磁性丁腈橡... 针对贯流式水轮机转轮轮毂密封失效而引起泄露的问题,本文对磁性丁腈橡胶密封材料的受压、摩损和磁性进行分析,并利用UTM磨损试验机对磁性丁腈橡胶进行试验,验证了磁性丁腈橡胶密封的泄露量和磨损消耗远低于普通密封材料。将磁性丁腈橡胶应用于黄河柴家峡水电站贯流式水轮机转轮轮毂的设计,电站实际运行监测表明,磁性丁腈橡胶的密封效果十分明显,具有良好的密封耐磨性能。研究成果为水轮机密封行业提供了新的研究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贯流式水轮机转轮 磁性丁腈橡胶 实验研究 应用效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