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基于地震早期辐射P波能量的高速铁路Ⅰ级地震警报预测方法 被引量:12
1
作者 宋晋东 教聪聪 +2 位作者 李山有 侯宝瑞 汪源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9期14-22,38,共10页
以准确、快速预测高速铁路Ⅰ级地震警报为目标,提出了一种基于地震早期辐射P波能量的四水准预测40 cm/s2方法。该方法利用日本K-net强震数据,基于能够表征地震破裂辐射能量的地震动参数速度平方积分IV2(Squared Velocity Integral)与加... 以准确、快速预测高速铁路Ⅰ级地震警报为目标,提出了一种基于地震早期辐射P波能量的四水准预测40 cm/s2方法。该方法利用日本K-net强震数据,基于能够表征地震破裂辐射能量的地震动参数速度平方积分IV2(Squared Velocity Integral)与加速度峰值PGA(Peak Ground Acceleration)的线性统计关系,通过P波段IV2对应的Ⅰ级地震警报阈值预测PGA是否能够达到40 cm/s^2。同时,引入能够稳定估计震级M的参数特征周期τ_c,以P波段τc的阈值表征大震级事件,以此体现震级对预测结果的影响。基于IV2阈值与τ_c阈值,建立了四水准预测Ⅰ级地震警报的方法模型。利用2016年4月14日熊本6. 5级(Mj)地震中日本九州新干线沿线K-net台站数据,进行了Ⅰ级地震警报的准确性与时效性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在距离震中最近的台站P波触发后1秒预测出Ⅰ级地震警报,并较九州新干线脱轨时刻和气象厅紧急地震速报发布时刻分别提前了3. 34 s和4. 84 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地震警报 辐射能量 P波 阈值
下载PDF
利用气枪地震资料对福建及台湾海峡南部地壳三维P波速度结构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金震 李山有 +3 位作者 蔡辉腾 李培 李海艳 徐嘉隽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2776-2787,共12页
根据福建及台湾海峡南部海陆联测试验记录到的Pg和Pm震相走时数据,利用速度与界面联合成像方法构建地壳三维P波速度结构,揭示了该区地壳深部构造特征.结果表明:福建和台湾海峡海陆过渡带以及海峡南部地壳速度结构存在明显的不均匀性,滨... 根据福建及台湾海峡南部海陆联测试验记录到的Pg和Pm震相走时数据,利用速度与界面联合成像方法构建地壳三维P波速度结构,揭示了该区地壳深部构造特征.结果表明:福建和台湾海峡海陆过渡带以及海峡南部地壳速度结构存在明显的不均匀性,滨海断裂两侧速度结构复杂,随深度呈现明显的分段特征,其上地壳海陆过渡带呈高速特性,台湾海峡呈低速特性;下地壳海陆过渡带呈低速特性,台湾海峡呈高速特性;研究区莫霍面的深度约为28~33km,存在较明显差异,闽粤交接部位存在明显的地壳厚度减薄,莫霍面深度接近28km,这与正常型华南活动地块与减薄型南海活动地块交汇致使地壳厚度减薄有关,体现了活动块体边界构造特征.历史大震主要发生在高低速异常过渡带且有深大断裂穿过的区域,现今中小震主要分布于闽粤海陆过渡带,这一特征可能与此地广泛发育的断层和华南与南海活动地块相互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陆联测 地震层析成像 地壳P波速度 莫霍面深度
下载PDF
基于LSTM网络的单台仪器地震烈度预测模型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山有 王博睿 +4 位作者 卢建旗 王傲 张海峰 谢志南 陶冬旺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87-599,共13页
烈度是地震预警系统的关键产出.如何实现快速预测目标场址的地震烈度是地震预警方法技术研究中的核心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的单台仪器地震烈度的预测模型(LSTM-Ⅰ).该模型以一个台... 烈度是地震预警系统的关键产出.如何实现快速预测目标场址的地震烈度是地震预警方法技术研究中的核心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的单台仪器地震烈度的预测模型(LSTM-Ⅰ).该模型以一个台站观测到地震动参数的时间序列特征为输入,实现动态预测该台站可能遭受的最大烈度.选取了日本K-NET台网记录的102次地震的5103条强震加速度记录训练了神经网络,利用89次地震的3781条数据检验了模型的泛化能力.利用准确率、漏报率以及误报率三个评价指标评价了LSTM-Ⅰ模型的性能.结果表明,当采用P波触发后3 s的序列进行预测时,模型出现漏报的概率为46.78%,出现误报的概率为1.25%;当采用P波触发后10 s的序列进行预测时,模型出现漏报的概率大幅降低到17.6%,出现误报的概率降低到1.14%.结果表明LSTM-Ⅰ模型很好把握住了时间序列中蕴含的特征.进一步基于LSTM-Ⅰ模型评估了Ⅵ度下台站所能提供的预警时间.本文模型能够提供的预警时间与P-S波到时差接近,说明LSTM-Ⅰ模型具有较高的时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预警 时间序列特征 LSTM神经网络 仪器地震烈度 预测
下载PDF
考虑地震动空间相关性及大震震源效应的烈度场插值方法
4
作者 李山有 王振皓 +4 位作者 卢建旗 李伟 马强 谢志南 陶冬旺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79-89,共11页
地震发生后,利用强震动观测数据快速生成合理的等震线图是地震烈度速报中的一项关键技术。基于震源参数及烈度衰减规律生成的烈度等震线过于规则,无法反映局部烈度分布特征;而直接采用观测数据通过插值生成的等震线无法合理反映大震的... 地震发生后,利用强震动观测数据快速生成合理的等震线图是地震烈度速报中的一项关键技术。基于震源参数及烈度衰减规律生成的烈度等震线过于规则,无法反映局部烈度分布特征;而直接采用观测数据通过插值生成的等震线无法合理反映大震的震源效应。为此,提出一种考虑地震动空间相关性及大震震源效应的烈度场融合克里金插值方法,利用点到点之间的距离来考虑烈度的空间相关性,利用点到源之间的距离来考虑大震的震源效应。首先,在克里金插值方法的框架下,使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实现半变异函数的快速自动拟合;其次,通过两种自变量不同的半变异函数拟合实现了对空间相关性和震源效应的考虑;最后,使用日本和中国地震数据的插值结果验证方法的合理性。结果表明,融合克里金插值方法获得的烈度等震线图形状规则,能反映出一次地震的震源效应,且对台站稀疏的情况有较好的适应性,满足地震烈度速报的要求。该方法可为地震烈度速报及地震烈度等震线的绘制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震线 插值 克里金 粒子群优化 半变异函数 震源效应
下载PDF
基于XGBoost的现地地震烈度阈值实时判别模型
5
作者 李山有 陈欣 +4 位作者 卢建旗 马强 谢志南 陶冬旺 李伟 《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79-390,共12页
如何在地震中利用台站接收到的少量P波信息预测该台站处的最终烈度是否会超越6度是地震预警研究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极限梯度提升树(XGBoost)的现地烈度阈值实时判别模型,该模型以由台站接收到P波后3秒内的信息计算的5... 如何在地震中利用台站接收到的少量P波信息预测该台站处的最终烈度是否会超越6度是地震预警研究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极限梯度提升树(XGBoost)的现地烈度阈值实时判别模型,该模型以由台站接收到P波后3秒内的信息计算的5种特征作为输入参数,以该台站处的最终仪器地震烈度是否会超越6度作为阈值.选取1996—2022年日本K-NET台网记录的460次地震的4353条加速度记录建立了基于P波前3秒信息的烈度阈值实时判别模型(XGBoost-ITD).结果表明,该模型对低烈度的判别准确率为93%,对高烈度的判别准确率为88%.在相同数据集条件下,相较于支持向量机分类方法及传统方法,XGBoost方法对现地烈度阈值判别具有更高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地预警 XGBoost SHAP 机器学习 天然地震
原文传递
基于阈值的地震预警方法在2016年8月24日意大利M_w6.2级地震中的应用 被引量:6
6
作者 宋晋东 李山有 +1 位作者 汪源 白琳娟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5-22,共8页
介绍了基于阈值的地震预警方法的概念及其计算流程,基于2016年8月24日意大利Mw6.2级地震的近场强震动数据,分析了该方法在此次地震中运用的普适性。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在首个台站触发后开始预测各个台站相应的警报等级、并快速估计地... 介绍了基于阈值的地震预警方法的概念及其计算流程,基于2016年8月24日意大利Mw6.2级地震的近场强震动数据,分析了该方法在此次地震中运用的普适性。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在首个台站触发后开始预测各个台站相应的警报等级、并快速估计地震的潜在破坏区域,每个台站的警报等级以及潜在破坏区域的估计结果比较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Shake Map的仪器烈度分布体现出了较强的一致性,这表明了本方法在此次地震中运用的可行性与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阈值 地震预警 警报等级 潜在破坏区域
下载PDF
基于LSTM神经网络的现地烈度实时估算模型——以JMA烈度为例
7
作者 李山有 肖莹 +3 位作者 卢建旗 谢志南 马强 陶冬旺 《世界地震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7-45,共9页
如何快速并且准确估计目标场点烈度是地震预警中的关键问题。常用基于衰减关系的场点烈度估计和基于P波信息的现地烈度估计往往存在大震烈度低估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logn short-term memery,LSTM)的现地JMA... 如何快速并且准确估计目标场点烈度是地震预警中的关键问题。常用基于衰减关系的场点烈度估计和基于P波信息的现地烈度估计往往存在大震烈度低估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logn short-term memery,LSTM)的现地JMA烈度持续估计模型。该模型以现地观测地震动的能量、能量增长率、地震动卓越周期和震源距作为输入,以该点的最大仪器地震烈度为预测目标。选取了日本K-NET台网记录101次地震数据作为训练集,94次地震数据作为测试集,训练了现地烈度估算LSTM神经网络模型。结果表明:在采用3 s时窗长度的序列进行预测时,高估的比例为1.51%,低估的比例为4.00%;并且,随着时窗长度的增加,高估和低估的比例也在不断降低。模型对高烈度(大于等于4.5度)样本的预测时效性随震源距的增加而增加,对大震远场高烈度区域能提供20 s以上的预警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预警 现地预警 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 实时减灾 烈度估计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和迁移学习的地震预警震级估计
8
作者 宋晋东 梁坤正 +1 位作者 李山有 朱景宝 《世界地震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0-71,共12页
震级估计是地震预警的重要环节之一。快速且可靠的震级估计可以为地震预警系统提供有效的地震预警信息。传统的地震预警震级估计方法主要利用从P波信号中提取单一的特征建立震级估计经验预测方程,且震级估计误差较大。为了提高地震预警... 震级估计是地震预警的重要环节之一。快速且可靠的震级估计可以为地震预警系统提供有效的地震预警信息。传统的地震预警震级估计方法主要利用从P波信号中提取单一的特征建立震级估计经验预测方程,且震级估计误差较大。为了提高地震预警震级估计的可靠性以及探索机器学习方法在中国川滇地区地震预警震级估计的可行性,基于日本K-NET台网记录的强震动数据建立用于震级估计的机器学习预训练模型(CRnet-M),CRnet-M模型结合了卷积神经网络和循环神经网络;结合迁移学习和中国川滇地区的强震动数据,对预训练的CRnet-M模型进行微调和训练,进而建立了用于中国川滇地区的震级估计模型(TLCRnet-M)。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日本的测试数据集,在P波触发后3 s,和传统的地震预警震级估计方法相比,预训练的CRnet-M模型有更小的震级估计误差,且绝对误差在0~0.5震级单位范围内的百分比达到了86.89%;对于川滇地区的测试数据集,在P波触发后3 s,和传统的地震预警震级估计方法以及未使用迁移学习的CRnet-M模型相比,使用迁移学习的TLCRnet-M模型提高了震级估计的可靠性,且绝对误差在0~0.5震级单位范围内的百分比为76.25%。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地震预警震级估计的可靠性,且对于地震预警系统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预警 机器学习 神经网络 迁移学习 震级估计 P波
下载PDF
慢性创面外露内置物的保全和创面修复临床策略 被引量:5
9
作者 褚万立 郝岱峰 +7 位作者 赵景峰 冯光 张海军 李涛 李善友 陈泽群 赵帆 姚丹 《中华烧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484-487,共4页
目的探讨慢性创面外露内置物的保全和创面修复临床策略。方法2016年1月-2019年1月,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收治8例伴有内置物外露的术后创面不愈合患者,其中男4例、女4例,年龄10~73岁。患者中2例腹部外伤术后腹部补片外露,2例颅脑术... 目的探讨慢性创面外露内置物的保全和创面修复临床策略。方法2016年1月-2019年1月,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收治8例伴有内置物外露的术后创面不愈合患者,其中男4例、女4例,年龄10~73岁。患者中2例腹部外伤术后腹部补片外露,2例颅脑术后钛板外露,3例骨折手术后内固定物外露,1例颅脑术后脑脊液引流管外露。入院时取创面分泌物行细菌培养,在控制血糖、纠正贫血和低蛋白血症的基础上,尽快行创面彻底清创,清创后创面面积为2.0 cm×0.5 cm^6.0 cm×5.0 cm。4例患者创面清创后直接封闭,其中1例直接缝合;1例创面局部填充富血小板血浆凝胶后直接缝合;2例采用局部皮瓣修复,皮瓣面积分别为10.0 cm×8.0 cm、12.0 cm×8.0 cm,供瓣区直接缝合;术后均行持续负压封闭引流(VSD)治疗。4例患者创面清创后行持续VSD治疗,待创基情况改善后,1例患者创面逐渐愈合,1例患者创面直接缝合,2例患者创面取大腿或头部刃厚皮修复。观察并记录入院时创面分泌物细菌培养结果、术后创面愈合情况和随访情况。结果本组6例患者入院时创面分泌物细菌培养结果为阳性,共培养出细菌10株,以表皮葡萄球菌为主。所有患者术后皮片或皮瓣均成活,切口愈合,创面封闭,内置物全部保全。随访1~3年,所有患者修复创面均无复发。结论针对伴有外露内置物的术后慢性创面,在彻底清创后,可通过直接缝合或皮瓣移植Ⅰ期封闭清洁创面;组织缺损比较大、感染比较重的创面可先行持续VSD治疗,Ⅱ期直接缝合或移植皮片封闭创面,从而实现保全内置物和修复创面的治疗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口愈合 负压伤口疗法 慢性创面 内置物
原文传递
三孩政策背景下父职参与类型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方英 许泽钗 李膳佑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95-102,共8页
随着三孩政策的出台实施及家庭抚育模式的转型,传统“男主外,女主内”的性别分工模式呈现出一定的局限性,父亲情感维系与母职密集呼唤父职参与作为平衡母职焦虑的机制,使父亲承担更多家庭抚育工作。基于21位共同参与婴幼儿照料的父亲或... 随着三孩政策的出台实施及家庭抚育模式的转型,传统“男主外,女主内”的性别分工模式呈现出一定的局限性,父亲情感维系与母职密集呼唤父职参与作为平衡母职焦虑的机制,使父亲承担更多家庭抚育工作。基于21位共同参与婴幼儿照料的父亲或母亲的深度访谈和研究,依照主动性和参与程度,研究提出,父职参与可以划分为充分参与型、辅助配合型、闲暇替补型和日常缺席型四种类型。针对父亲参与育儿的困境,从政策、家庭、社区和市场多个主体出发,提出建构多元支持网络,从而支持父亲充分参与深度育儿,增加父职自觉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孩政策 父职参与 性别秩序 多元支持
下载PDF
仪器烈度计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亮 李山有 +2 位作者 纪忠华 马帅 杨宇 《震灾防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801-809,共9页
通过分析研究美国地质调查局和日本气象厅的仪器烈度算法,认为计算仪器烈度要综合考虑幅值、频谱、持时等地震动参数的影响,创新地提出了利用三分向合成加速度、速度计算仪器烈度,并通过汶川8.0级地震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本文推荐的仪... 通过分析研究美国地质调查局和日本气象厅的仪器烈度算法,认为计算仪器烈度要综合考虑幅值、频谱、持时等地震动参数的影响,创新地提出了利用三分向合成加速度、速度计算仪器烈度,并通过汶川8.0级地震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本文推荐的仪器烈度算法,其结果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可为地震烈度速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仪器烈度 地震动参数 三分向合成加速度
下载PDF
福建及台湾海峡西侧地壳一维速度结构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金震 李山有 +3 位作者 蔡辉腾 李培 李海艳 徐嘉隽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81-93,共13页
根据福建及台湾海峡地区2008-2016年M>1级的地震(共656个),以及福建陆域实施的由18次人工爆破测线构成的三维人工地震测深工程实验数据,利用Kissing提出的"最小一维速度结构"的方法联合反演福建及台湾海峡地区一维速度模... 根据福建及台湾海峡地区2008-2016年M>1级的地震(共656个),以及福建陆域实施的由18次人工爆破测线构成的三维人工地震测深工程实验数据,利用Kissing提出的"最小一维速度结构"的方法联合反演福建及台湾海峡地区一维速度模型。通过数值模拟试验发现此方法对速度模型的还原能力深部强于浅部,对震源位置还原能力较强。重定位结果表明震中位置未发生较大改变,震中位置主要分布在滨海断裂带,以及长乐-诏安断裂和政和-大埔断裂两条断裂带附近;震源深度主要集中在8~25 km范围内,这表明福建地区的中小地震主要集中在上地壳范围之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波速度结构 S波速度结构 最小一维速度模型 福建及台湾海峡西侧 数值模拟
下载PDF
皮肤型奴卡菌病二例并文献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善友 郝岱峰 +6 位作者 褚万立 段红杰 冯光 张海军 赵景峰 赵帆 陈泽群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 CAS 2019年第6期430-434,共5页
目的探讨皮肤型奴卡菌感染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提高对奴卡菌的认识。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5月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烧伤整形科收治的皮肤型奴卡菌病患者2例,患者入院后积极进行外科清创,清创术后行负压封闭引流治疗... 目的探讨皮肤型奴卡菌感染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提高对奴卡菌的认识。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5月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烧伤整形科收治的皮肤型奴卡菌病患者2例,患者入院后积极进行外科清创,清创术后行负压封闭引流治疗,细菌培养结果明确为奴卡菌后,使用敏感抗生素结合口服复方磺胺甲噁唑治疗。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过程,并结合检索、查阅奴卡菌相关文献,对奴卡菌病进行系统性陈述。结果 2例患者最终均治愈。皮肤型奴卡菌病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无特异性,易误诊。结论皮肤型奴卡菌病少见,病原菌培养为奴卡菌是诊断本病的主要依据,伴有脓肿需行外科手术切开引流,并结合磺胺类药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疾病 感染 清创术 负压伤口疗法 奴卡菌 奴卡菌病
原文传递
基于PC端MEMS的地震预警系统:以QCN与CSN为例 被引量:3
14
作者 刘赫奕 王辅臣 +2 位作者 黎明 李山有 宋晋东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52-159,共8页
地震预警是防震减灾的有效手段之一,近年来,基于微机电(MEMS,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的地震预警系统发展迅猛。该系统中运用的MEMS加速度计是一种与价格昂贵的力反馈传感器相当性能的低分辨率、高噪声设备,但是成本相对低廉... 地震预警是防震减灾的有效手段之一,近年来,基于微机电(MEMS,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的地震预警系统发展迅猛。该系统中运用的MEMS加速度计是一种与价格昂贵的力反馈传感器相当性能的低分辨率、高噪声设备,但是成本相对低廉。本文介绍了两种基于PC(personal computer)端MEMS传感器的地震预警项目:QCN(The Quake-Catcher Network project)和CSN(The Community Seismic Network project),详细描述了项目的台站观测系统、数据采集系统、数据处理系统、数据存储与保障系统以及示范应用情况,旨在为中国地震预警系统建设提供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端MEMS 地震预警系统 QCN项目 CSN项目 低成本
下载PDF
芦山地震序列中地震预警震级估计参数随时间与震级的变化 被引量:2
15
作者 周昱辰 黎明 +1 位作者 李山有 宋晋东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4-70,共7页
以探究地震波初期信息能否反映地震的最终震级为目标,选取芦山地震序列中主震与3次余震强震动记录,分别计算P波触发后3 s、4 s、5 s、10 s、20 s和30 s六个时间窗内的加速度幅值P_a、速度幅值P_v、位移幅值P_d和特征周期值τ_c,分析这4... 以探究地震波初期信息能否反映地震的最终震级为目标,选取芦山地震序列中主震与3次余震强震动记录,分别计算P波触发后3 s、4 s、5 s、10 s、20 s和30 s六个时间窗内的加速度幅值P_a、速度幅值P_v、位移幅值P_d和特征周期值τ_c,分析这4种地震预警震级估计参数随时间以及震级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在芦山地震主震震源破裂过程的初期,都可以利用这4种震级估计参数快速判断出这是一次大震级事件。幅值参数随时间窗的增长而增大、直到震源破裂结束而不再发生变化,这表明幅值参数的变化趋势与震源破裂过程相关、特别是位移幅值P_d参数,同时,利用幅值参数可以明显的区分主余震的震级大小。特征周期τ_c参数不随时间窗的增长而增大,芦山地震主余震的特征周期参数变化差异也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震级估计 地震预警 芦山地震
下载PDF
2021年5月21日云南漾濞地震及5月22日青海玛多地震的支持向量机震级估算 被引量:2
16
作者 朱景宝 何斌 +1 位作者 李山有 宋晋东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5-72,共8页
2021年5月21日及5月22日,云南漾濞县与青海玛多县分别发生破坏性地震,主震震级分别为Ms6.4级与M s7.4级。本文基于机器学习中的支持向量机方法,以多类型特征参数为输入建立地震预警震级估算模型SVM-M,离线模拟云南漾濞Ms5.6级前震、Ms6.... 2021年5月21日及5月22日,云南漾濞县与青海玛多县分别发生破坏性地震,主震震级分别为Ms6.4级与M s7.4级。本文基于机器学习中的支持向量机方法,以多类型特征参数为输入建立地震预警震级估算模型SVM-M,离线模拟云南漾濞Ms5.6级前震、Ms6.4级主震以及青海玛多Ms7.4级主震的连续震级估算。结果表明:对于云南漾濞Ms5.6级前震,支持向量机方法在首台触发后1s可估算震级为5.6级,且随着首台触发时间的增加,估算震级一直在实际震级附近波动;对于云南漾濞Ms6.4级主震和青海玛多Ms7.4级主震,随着首台触发时间的增加,支持向量机方法对于大震低估问题得到了有效的改善,且震级估算结果逐渐接近实际震级。同时,这3次地震的震级估算离线模拟表明:引入震源距的支持向量机方法(SVM-M1模型)对于震级估算有更好的稳定性,且在地震预警系统的震级估算中有着潜在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预警 支持向量机 漾濞地震 玛多地震 震级估算
下载PDF
2016年11月13日新西兰Mw7.8地震强震动记录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冯继威 李山有 +3 位作者 宋晋东 汪源 侯宝瑞 白琳娟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0-20,共11页
2016年11月13日新西兰南岛凯库拉地区发生了M_w7.8级地震,新西兰GeoNet共计222个台站记录到高质量的强震动记录,通过对这些记录的数据处理并计算加速度反应谱及傅里叶谱,以此研究此次强震动的幅值分布及特征分析和谱分析;强震动记录幅... 2016年11月13日新西兰南岛凯库拉地区发生了M_w7.8级地震,新西兰GeoNet共计222个台站记录到高质量的强震动记录,通过对这些记录的数据处理并计算加速度反应谱及傅里叶谱,以此研究此次强震动的幅值分布及特征分析和谱分析;强震动记录幅值分布方向性显著,断层破裂正向尤为明显;与NGA-BA08和NZ06强地面运动预测方程进行对比,整体趋势符合强地面运动预测模型,但针对此次地震,NGA-BA08模型预测效果优于NZ06模型;谱加速度衰减程度随断层距的增加而缓慢、随周期的增加而减小。此次地震的强震动记录受断层破裂方向的影响较大,近断层区域PGA值较高主要受最大滑动集中区的影响,而该区域处于人烟稀少的山区,因此此次地震虽然震级较大且震源浅,但所导致的灾害较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西兰 Mw7.8级地震 强震动记录 幅值 反应谱 强地面运动 地面运动预测方程
下载PDF
基于阈值预警的2022年1月8日青海门源M_(s)6.9级地震潜在破坏区估计 被引量:1
18
作者 何斌 朱景宝 +1 位作者 李山有 宋晋东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7,共7页
为了评估基于阈值的地震预警方法在2022年1月8日青海门源M_(s)6.9级地震中估计潜在破坏区的表现并初步探索将烈度计用于地震预警的可行性,文中使用在此次地震中由烈度计记录的加速度数据进行离线模拟。该方法通过台站观测数据的特征周... 为了评估基于阈值的地震预警方法在2022年1月8日青海门源M_(s)6.9级地震中估计潜在破坏区的表现并初步探索将烈度计用于地震预警的可行性,文中使用在此次地震中由烈度计记录的加速度数据进行离线模拟。该方法通过台站观测数据的特征周期参数τ_(c)、幅值参数P_(d)与预先设定的阈值进行比较并使用预测方程进行计算2个方面同时对地震的破坏情况进行评估。根据此次离线模拟的结果显示,使用该方法可以实现在台站触发3 s后快速对地震的破坏情况进行判断,通过与中国地震局公布的震后烈度图对比发现,该方法预测出的潜在破坏区范围也基本与烈度图中Ⅶ度以上的区域重合,这表明该方法在应用到此次地震中进行地震预警时具有良好表现,并体现了烈度计在应用于地震预警中的可行性;然而从最终的结果来看,在Ⅶ度区内仍有2个警报级别为1的台站并且潜在破坏区在沿地震破裂的方向上还存在着低估的现象,这些偏差为该方法和烈度计在用于地震预警方面的适用性及未来的改进方向提供了一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预警 阈值 警报级别 潜在破坏区估计
下载PDF
实时演化地震定位方法及其不确定性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卢建旗 李山有 +1 位作者 谢志南 马强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2-62,共11页
本文采用目前地震预警系统常用的基于等时差面与维诺图相结合的联合概率地震定位方法,选取了日本K-NET台网记录到的204次网内地震及22次网外地震,分别进行了3台至8台重新定位。研究结果表明,在平均台站间隔约25 km的条件下,地震预警定... 本文采用目前地震预警系统常用的基于等时差面与维诺图相结合的联合概率地震定位方法,选取了日本K-NET台网记录到的204次网内地震及22次网外地震,分别进行了3台至8台重新定位。研究结果表明,在平均台站间隔约25 km的条件下,地震预警定位残差呈对数正态分布,且随着定位台站数量的增加定位残差呈减小趋势;网内地震的定位残差较小,平均残差在1~4 km之间;而网外地震的定位残差较大,平均定位残差约10 k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预警 实时地震定位 等时差面 不确定性
下载PDF
富血小板血浆在开胸术后纵膈感染治疗中的应用
20
作者 李善友 郝岱峰 +1 位作者 冯光 李涛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 CAS 2022年第5期426-429,共4页
目的探讨富血小板血浆(PRP)在开胸术后纵膈感染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4月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收治的开胸术后纵膈感染患者32例,男19例,女13例。年龄53~84岁,平均年龄(69.5±19.4)岁,入院后积极进行外科清创... 目的探讨富血小板血浆(PRP)在开胸术后纵膈感染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4月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收治的开胸术后纵膈感染患者32例,男19例,女13例。年龄53~84岁,平均年龄(69.5±19.4)岁,入院后积极进行外科清创并进行PRP填充,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过程,观察伤口愈合情况及愈合时间,并结合检索相关文献,对纵膈感染的PRP治疗进行系统性陈述。结果29例患者经Ⅰ期手术愈合,愈合时间14.0~25.0 d,平均愈合时间(18.0±1.2)d;2例患者经再次手术治疗后愈合,愈合时间分别为42、45 d;1例患者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结论开胸术后纵膈感染治疗难度大,治疗方式多样,难以统一;PRP凝胶既能彻底填塞死腔,又具有促进组织愈合的作用及抗感染力强的特点,能使创面得到良好的修复,提高治疗效果,是一种操作简便、积极有效的手术处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血小板血浆 负压伤口疗法 感染 纵膈 开胸术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