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钢板与泡沫铝复合板弹药包装箱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田斌 李如江 +2 位作者 赵家骏 许亚北 安文同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90-194,共5页
通过改变运输箱体的材料设计了一种钢板-泡沫铝-钢板复合材料运输箱。泡沫铝虽然减振吸能效果较好,但强度较低,所以结合钢板构成多层复合抗爆结构。当冲击波作用于复合板时,由于各层之间波阻抗的差异性,能有效降低透射波的传播,与单层... 通过改变运输箱体的材料设计了一种钢板-泡沫铝-钢板复合材料运输箱。泡沫铝虽然减振吸能效果较好,但强度较低,所以结合钢板构成多层复合抗爆结构。当冲击波作用于复合板时,由于各层之间波阻抗的差异性,能有效降低透射波的传播,与单层钢板材料相比,防爆能力得到加强。采用ANSYS/LSDYNA模拟隔板材料分别为单层钢板材料和钢板-泡沫铝-钢板材料时,主发装药爆炸对被发装药的影响。结果显示:当隔板为单层钢板材料且厚度在6mm以下时,隔板变形较大会碰撞被发装药外壳导致被发装药爆炸,随着钢板厚度的增加其防护效果增强,能够避免被发装药被引爆的临界厚度为16mm;相较于14mm单层钢板,当隔板是钢板-泡沫铝-钢板复合材料时,无论其结构为3mm、8mm、3mm还是4mm、6mm、4mm都能够避免被发装药被引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药包装箱 数值模拟 殉爆 包装设计 泡沫铝
下载PDF
B型套筒搭接焊缝的相控阵超声检测 被引量:7
2
作者 黄磊 李亮 +5 位作者 李汝江 张鸿博 张奕 刘琰 姚欢 孙少卿 《无损检测》 CAS 2021年第5期49-53,共5页
通过计算机仿真软件建立B型套筒搭接焊缝截面模型并模拟进行声束全覆盖检测,提出了采用相控阵超声"三角区域分析法"对缺陷进行评判。结果表明,相控阵超声检测技术对B型套筒搭接焊缝缺陷检测的结果稳定可靠,仿真模型可有效地指... 通过计算机仿真软件建立B型套筒搭接焊缝截面模型并模拟进行声束全覆盖检测,提出了采用相控阵超声"三角区域分析法"对缺陷进行评判。结果表明,相控阵超声检测技术对B型套筒搭接焊缝缺陷检测的结果稳定可靠,仿真模型可有效地指导B型套筒搭接焊缝相控阵超声检测工艺的设计,能直观地显示超声波束在焊缝中的覆盖状态,克服相控阵超声检测参数设置的盲目性,为特殊结构焊缝的无损检测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型套筒搭接焊缝 相控阵超声 计算机模拟仿真技术 声束覆盖
下载PDF
辅助药型罩材料对线型聚能射流性能影响的数值仿真 被引量:5
3
作者 孙建军 李如江 +4 位作者 杨玥 万清华 张明 孙淼 李杨 《高压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14-120,共7页
为了提升线型聚能射流的性能,将截顶加辅助药型罩结构应用于线型聚能装药,应用三维有限元分析软件(LS-DYNA)对以紫铜为主体药型罩,Al、Cu和W作为辅助药型罩时形成的线型聚能射流进行了数值仿真,并将其与传统的线型聚能射流进行了对比分... 为了提升线型聚能射流的性能,将截顶加辅助药型罩结构应用于线型聚能装药,应用三维有限元分析软件(LS-DYNA)对以紫铜为主体药型罩,Al、Cu和W作为辅助药型罩时形成的线型聚能射流进行了数值仿真,并将其与传统的线型聚能射流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截顶加辅助药型罩结构形成的射流性能更优,并随辅助药型罩材料密度等的增大,射流的延展性、速度及有效质量均有提高,且均优于传统的楔形罩结构;W作为辅助药型罩材料时形成的线型聚能射流,速度较传统的楔形罩结构提高约25.9%,射流的有效长度增加约1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型聚能装药 辅助药型罩 线型聚能射流 数值仿真
下载PDF
壳体壁厚线性变化对聚能射流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柴艳军 李如江 +1 位作者 岳继伟 王志远 《科技通报》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2-14,104,共4页
为研究壳体对聚能射流形成的影响,应用LS-DYNA3D有限元软件对壁厚呈线性变化的壳体对聚能射流形成的影响进行了模拟研究。模拟结果表明,聚能装药增加壳体后,射流的速度明显高于无壳的聚能装药,但是射流断裂的时间提前。壁厚呈线性变化... 为研究壳体对聚能射流形成的影响,应用LS-DYNA3D有限元软件对壁厚呈线性变化的壳体对聚能射流形成的影响进行了模拟研究。模拟结果表明,聚能装药增加壳体后,射流的速度明显高于无壳的聚能装药,但是射流断裂的时间提前。壁厚呈线性变化的壳体对射流的速度和总动能的影响呈现一种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并在壳体顶端壁厚为1 mm时达到最大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体 聚能射流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分数衍射系统中部分PT对称孤子的对称破缺
5
作者 翟远博 李汝江 李鹏飞 《光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70-180,共11页
基于分数阶非线性薛定谔方程,采用虚时演化的数值方法研究了部分宇称时间(PT)对称的光孤子及其自发对称破缺现象,通过线性稳定性分析并结合数值模拟研究了分数衍射效应对二维光孤子稳定性和传输的影响。结果表明:分数衍射系统中存在部... 基于分数阶非线性薛定谔方程,采用虚时演化的数值方法研究了部分宇称时间(PT)对称的光孤子及其自发对称破缺现象,通过线性稳定性分析并结合数值模拟研究了分数衍射效应对二维光孤子稳定性和传输的影响。结果表明:分数衍射系统中存在部分PT对称的二维光孤子,分数衍射效应随着莱维指数α的减小而增强,莱维指数α的改变影响光孤子的稳定性。当孤子功率超过特定的临界值Pc时,部分PT对称的光孤子发生自发对称破缺,并转变为复传播常数的不对称态。通过分析莱维指数α与孤子自发对称破缺临界功率Pc之间的关系,发现将莱维指数α从2减小至1时,孤子的自发对称破缺临界功率Pc由1.6降低为0.4。这表明增强分数衍射效应使得部分PT对称的二维光孤子的稳定性变弱,进而在更小的孤子功率情况下发生自发对称破缺。该研究结果为分数衍射的非厄米非线性光学波导中控制孤子的形态和传输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光学 对称破缺 分数非线性薛定谔方程 部分宇称时间对称
原文传递
利拉鲁肽对1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调节作用的Meta分析
6
作者 王岩 靳方馨 +2 位作者 李敏讷 李如江 张雪莉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2908-2914,共7页
目的系统评价利拉鲁肽对1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调节作用,为临床治疗1型糖尿病时防控低血糖提供循证证据。方法计算机检索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 目的系统评价利拉鲁肽对1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调节作用,为临床治疗1型糖尿病时防控低血糖提供循证证据。方法计算机检索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VIP),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23年6月30日。检索并按纳排标准筛选利拉鲁肽作用于1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并对纳入的研究进行数据提取、分组及亚组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1篇随机对照试验,共1685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1.2 mg利拉鲁肽治疗1型糖尿病时可降低患者低血糖发生频率[OR=0.81,95%CI(0.74,0.88),P<0.01],但1.8 mg利拉鲁肽治疗时则可提高患者低血糖发生频率[OR=1.33,95%CI(1.23,1.44),P<0.01]。利拉鲁肽对1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作用与低血糖持续时间无关[MD=-0.29,95%CI(-1.21,0.63),P=0.53],且不增加1型糖尿病患者严重低血糖发生率[OR=0.87,95%CI(0.57,1.33),P=0.53]。利拉鲁肽可降低1型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MD=-1.39,95%CI(-2.65,-0.13),P=0.03]、体重[MD=-4.28,95%CI(-5.01,-3.55),P<0.01]和体重指数[MD=-1.20,95%CI(-1.80,-0.60),P<0.01]。结论利拉鲁肽对1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其作用与利拉鲁肽的剂量相关,即适量利拉鲁肽(1.2 mg)可抑制T1DM患者低血糖的发生,增量利拉鲁肽(1.8 mg)则可促进1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拉鲁肽 1型糖尿病 低血糖 双向调节
下载PDF
反复低血糖增加1型糖尿病小鼠肠GLP-1的表达及分泌
7
作者 靳方馨 赵晶晶 +3 位作者 王岩 李敏讷 李如江 郭军堂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90-898,共9页
目的:构建1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s mellitus,T1DM)小鼠反复低血糖(recurrent hypoglycaemia,RH)模型,并探讨低血糖时其胰高血糖素样肽1(glucagon-like peptide-1,GLP-1)在肠道的表达及意义。方法:以链脲佐菌素诱导C57BL/6J小鼠,形成T... 目的:构建1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s mellitus,T1DM)小鼠反复低血糖(recurrent hypoglycaemia,RH)模型,并探讨低血糖时其胰高血糖素样肽1(glucagon-like peptide-1,GLP-1)在肠道的表达及意义。方法:以链脲佐菌素诱导C57BL/6J小鼠,形成T1DM,在糖尿病第15天腹腔注射短效胰岛素,每3 d注射1次,连续5次降至低血糖,以构建T1DM-RH模型。建模期间记录小鼠体重、血糖水平及活动状态;ELISA检测模型鼠第5次降糖持续60min后的血浆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glucagon,GCG)、生长抑素(somatostatin,SST)和GLP-1水平;免疫荧光检测模型鼠肠GLP-1和胰岛α、δ细胞激素的分泌变化;Western blot检测回肠和结肠的GLP-1及其受体GLP-1R、激素原转化酶1/3(prohormone convertases 1/3,PC1/3)蛋白的表达。结果:血糖、体重符合T1DM鼠标准。RH组连续降糖5次,每次血糖均降至(3.3±0.5) mmol/L,且持续时间>60 min,加之其血浆肾上腺素、血浆GCG水平及RH小鼠降糖期间行为改变,符合糖尿病小鼠RH和低血糖反调节障碍的建模标准。ELISA显示,与T1DM组相比,RH组血浆肾上腺素和GCG水平均下降(P<0.01),血浆SST和活性GLP-1水平显著升高(P<0.01);免疫荧光显示,与T1DM组相比,RH组肠GLP-1表达升高,胰岛SST分泌增多(P<0.01),GCG分泌减少(P<0.01);Western blot显示,与T1DM组相比,RH组肠活性GLP-1和GLP-1R明显升高(P<0.01)。结论:TIDM-RH小鼠肠GLP-1表达升高,与低血糖反调节障碍的形成或加重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型糖尿病 低血糖反调节障碍 胰高血糖素样肽1 肠道 胰腺
下载PDF
钢管管端标志自动喷印控制系统研究与应用
8
作者 胡瑞华 周书亮 +3 位作者 宋伟杰 谈坤 李汝江 孙志刚 《钢管》 CAS 2024年第6期82-86,共5页
针对钢管标志采用人工喷印的现状,设计了钢管管端标志自动喷印控制系统。该系统采用光幕传感器检测机器臂位置信号,通过对射传感器实现机器臂空间位置和钢管管端位置安全互锁。通过程序算法进行逻辑判断,实现钢管在输送辊道上运行时,按... 针对钢管标志采用人工喷印的现状,设计了钢管管端标志自动喷印控制系统。该系统采用光幕传感器检测机器臂位置信号,通过对射传感器实现机器臂空间位置和钢管管端位置安全互锁。通过程序算法进行逻辑判断,实现钢管在输送辊道上运行时,按照工艺流程要求机器臂在辊道静止后在钢管管端位置自动喷印标志。该系统适应椎406耀1620 mm钢管自动喷标作业。生产实践表明,该系统的上线运行使喷印效率提升29豫,并改善了作业环境,实现了全自动无人值守作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管 管端 标志 自动喷印 自动控制 机器臂
下载PDF
高氯酸盐对Al/PTFE活性材料热反应行为的影响
9
作者 周丹 李如江 +1 位作者 周鹏 王梦飞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50-157,共8页
为了研究高氯酸盐对Al/PTFE二元活性材料热反应行为的影响,选用高氯酸钾(KClO_(4))和高氯酸钠(NaClO_(4))作为填充材料,采用湿混法分别制备了KClO_(4)/Al/PTFE和NaClO_(4)/Al/PTFE三元活性材料样品。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了样品... 为了研究高氯酸盐对Al/PTFE二元活性材料热反应行为的影响,选用高氯酸钾(KClO_(4))和高氯酸钠(NaClO_(4))作为填充材料,采用湿混法分别制备了KClO_(4)/Al/PTFE和NaClO_(4)/Al/PTFE三元活性材料样品。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了样品的微观形貌;采用同步热分析技术(TGA-DSC)、 X射线衍射技术(XRD)以及自建的燃烧测试装置,对高氯酸盐/Al/PTFE三元活性材料体系的热性能和燃烧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高氯酸盐粉末和Al粉均匀分布在PTFE基底上。通过TG-DSC同步热分析实验发现高氯酸盐/Al/PTFE活性材料体系分解反应的开始温度均低于Al/PTFE活性材料。其中,KClO_(4)/Al/PTFE三元活性材料的分解放热量略低于NaClO_(4)/Al/PTFE三元活性材料;KClO_(4)的分解温度在PTFE的催化作用下降低,且KClO_(4)/Al/PTFE三元活性材料的放热峰值温度也降低了29.1℃;而NaClO_(4)/Al/PTFE三元活性材料的放热峰值温度提高了7.5℃。相比NaClO_(4),KClO_(4)的加入有助于C的利用。在点火实验中,高氯酸盐的引入可有效增加Al/PTFE活性材料体系的燃烧持续时间、爆燃持续时间,并提高了最高压力,但也降低了体系的升压速率、增加了达到最大压力的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氯酸盐/Al/PTFE 活性材料 TGA:DSC XRD 燃烧
下载PDF
GB/T 10561—2023在焊管用钢夹杂物分析中的使用探讨
10
作者 韩秀林 张晨鹏 +5 位作者 胡涛 李汝江 孙志刚 孙宏 宗秋丽 张井展 《焊管》 2024年第8期64-68,共5页
针对GB/T 10561—2023标准,从焊管用钢中非金属夹杂物的取样方法和取样数量、试样观察和级别评定、结果表示与试验报告出具等方面进行了介绍,特别对该标准中球状颗粒的最大直径新增定义、串(条)状夹杂物横向中心间距的增大调整、评级图... 针对GB/T 10561—2023标准,从焊管用钢中非金属夹杂物的取样方法和取样数量、试样观察和级别评定、结果表示与试验报告出具等方面进行了介绍,特别对该标准中球状颗粒的最大直径新增定义、串(条)状夹杂物横向中心间距的增大调整、评级图级别最大值增大调整、细系和粗系结果表示方法变化、复合夹杂物和析出相的评定增加实例等方面的修订变化进行了说明,并对制管企业的标准执行提出了建议,以便于更好地运用新版标准内容以及进行夹杂物含量测定的实际操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B/T 10561—2023 焊管用钢 非金属夹杂物 夹杂物评级
下载PDF
螺旋埋弧焊管自动补焊工艺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陈楠 王海生 +4 位作者 李汝江 韩学 郭晓东 刘湘军 李斌 《焊管》 2020年第2期7-11,17,共6页
针对螺旋埋弧焊管焊缝缺陷人工补焊的不确定性,采用X52钢级Φ610 mm×8 mm、X70钢级Φ1016 mm×17.5 mm、X80钢级Φ1422 mm×21.4 mm螺旋埋弧焊管,模拟生产中常见的穿透性缺陷、非穿透性缺陷进行自动埋弧焊补焊试验。试验... 针对螺旋埋弧焊管焊缝缺陷人工补焊的不确定性,采用X52钢级Φ610 mm×8 mm、X70钢级Φ1016 mm×17.5 mm、X80钢级Φ1422 mm×21.4 mm螺旋埋弧焊管,模拟生产中常见的穿透性缺陷、非穿透性缺陷进行自动埋弧焊补焊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补焊焊缝的外观质量、无损检测、理化性能、金相组织等各项指标均优于标准要求。自动补焊工艺可减少施焊过程中的人为干预,稳定焊接质量,提升焊接效率。该工艺可满足多项标准的管线修补要求,在焊管行业推广应用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埋弧焊管 自动补焊 穿透性缺陷 非穿透性缺陷
下载PDF
TSHR基因多态性与不同临床亚型的Graves'病治疗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颖 柳林 +2 位作者 沈珉 李如江 卢洪文 《中国医院统计》 2018年第3期161-164,共4页
目的探讨山东潍坊地区汉族人群中染色体14q31区域的rs179247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的等位基因及基因型频率分布情况及与不同临床亚型Graves'病(GD)治疗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应用Taq Man探针技术在ABI Quant Stu... 目的探讨山东潍坊地区汉族人群中染色体14q31区域的rs179247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的等位基因及基因型频率分布情况及与不同临床亚型Graves'病(GD)治疗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应用Taq Man探针技术在ABI Quant Studio^(TM)5荧光定量PCR仪上对1 961例不同临床亚型GD患者和553名健康对照者的SNP位点进行等位基因分型与检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染色体14q31区域的rs179247-A SNP与GD的遗传易感性相关(P_(Allelic)<0.001,OR=1.64,95%CI:1.42~1.89),遗传模型分析显示rs179247的显性模型相关性分析结果较显著(P_(Dominant)<0.001)。rs179247与不同临床亚型GD治疗预后未见明显相关(P_(Genotypic)=0.553)。结论 TSHR基因内含子1区域的SNP位点rs179247与山东潍坊汉族人群GD明显相关,rs179247-A是一独立致病位点,但其与不同临床亚型GD治疗预后不存在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雷夫斯病 抗甲状腺药 单核苷酸多态性 促甲状腺素受体
下载PDF
螺旋焊管生产线钢管输送辊道自动控制系统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周书亮 谷传龙 +3 位作者 魏耀华 李汝江 孙志刚 崔明亮 《焊管》 2021年第11期45-49,共5页
针对螺旋焊管生产线钢管辊道输送手动控制方式存在的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的问题,分析了辊道输送的自动控制流程,在多段辊道上合理布置电感式传感器,通过PLC实现辊道输送的自动分段控制,同时采用无线射频识别装置读取钢管信息,实现钢... 针对螺旋焊管生产线钢管辊道输送手动控制方式存在的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的问题,分析了辊道输送的自动控制流程,在多段辊道上合理布置电感式传感器,通过PLC实现辊道输送的自动分段控制,同时采用无线射频识别装置读取钢管信息,实现钢管信息在自动控制程序和生产管理系统的自动传递。生产运行结果表明,该系统实现了钢管在精整区域各工序间的自动交互控制,减少了人工介入环节,提高了钢管输送效率,降低了设备能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焊管 辊道输送 自动控制 射频识别
下载PDF
爆炸反应装甲防护包络的数值仿真 被引量:3
14
作者 孙建军 李如江 +3 位作者 万清华 张明 杨玥 孙淼 《高压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42-149,共8页
为了得到爆炸反应装甲的防护包络(即爆炸反应装甲与射流的接触面上不同弹着点处的抗弹性能),应用三维有限元分析软件LS-DYNA,对弹着点处于不同位置时反应装甲的抗弹性能进行数值仿真,并开展对比实验。结果表明,仿真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 为了得到爆炸反应装甲的防护包络(即爆炸反应装甲与射流的接触面上不同弹着点处的抗弹性能),应用三维有限元分析软件LS-DYNA,对弹着点处于不同位置时反应装甲的抗弹性能进行数值仿真,并开展对比实验。结果表明,仿真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不同弹着点处的抗弹性能存在较大差异,抗弹性能最优区并非反应装甲的对称中心或其附近区域,而是距反应装甲底端22.7倍及46.9倍射流直径处;反应装甲的有效抗弹区域约占65.8%,有效抗弹区内的抗弹性能较边界区提高约37.5%,反应装甲下部的防护效能较上部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反应装甲 弹着点 防护包络 抗弹性能
下载PDF
多三明治结构反应装甲干扰射流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3
15
作者 万清华 李如江 +3 位作者 杨玥 孙建军 张明 孙淼 《高压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21-128,共8页
为了进一步提升反应装甲的防护能力,设计了一种新型多三明治结构反应装甲,并得出5种不同尺寸的反应装甲。第1种尺寸的反应装甲在传统反应装甲的中间部位加一层钢板,第2至第5种尺寸的反应装甲在第1种尺寸的基础上进行设计,但反应装甲总... 为了进一步提升反应装甲的防护能力,设计了一种新型多三明治结构反应装甲,并得出5种不同尺寸的反应装甲。第1种尺寸的反应装甲在传统反应装甲的中间部位加一层钢板,第2至第5种尺寸的反应装甲在第1种尺寸的基础上进行设计,但反应装甲总厚度均与传统反应装甲相同。采用ANSYS-LSDYNA软件进行数值模拟,与传统结构反应装甲就射流断裂时刻、射流刚接触后效靶板时刻、射流失去干扰时刻以及最终对后效靶板的侵彻结果进行了对比。为了更加直观地反映新结构反应装甲对射流干扰的强度,将5种反应装甲与传统双层反应装甲进行侵彻数据对比。模拟结果表明:A型反应装甲头部射流偏转距离最长;新结构反应装甲对射流的干扰时间均比传统反应装甲长,其中E型反应装甲对射流的干扰时间最长,A型反应装甲防护效果最好;在与传统反应装甲厚度相同的情况下,D型反应装甲的防护效果最好。选用A型、D型和F型反应装甲来做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数值模拟结果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装甲 多三明治结构 干扰时间 射流偏转距离 防护效果
下载PDF
促甲状腺激素受体与TTF-1、Pax-8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3
16
作者 柳林 王丽哲 +2 位作者 张永庆 李如江 庄宝祥 《中国医院统计》 2020年第4期322-325,共4页
目的探讨促甲状腺激素受体(TSHR)、甲状腺特异性转录因子-1(TTF-1)、成框基因8编码的转录因子(Pax-8)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桥本氏病(HT)合并甲状腺乳头状癌、结节性甲状腺肿(NG)与正常甲状腺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2018年9月至... 目的探讨促甲状腺激素受体(TSHR)、甲状腺特异性转录因子-1(TTF-1)、成框基因8编码的转录因子(Pax-8)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桥本氏病(HT)合并甲状腺乳头状癌、结节性甲状腺肿(NG)与正常甲状腺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2018年9月至2019年6月在某院内分泌科确诊并在甲状腺外科行手术治疗的甲状腺组织,包括单纯PTC 16例、HT合并PTC 24例,NG 32例及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40例。将术中获得的甲状腺组织进行脱水、透明、包埋处理,分别行TSHR、TTF-1、Pax-8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微镜下观察染色结果。采用χ^2检验进行多组间率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时采用χ^2分割做两两比较。结果1)TSHR、TTF-1在甲状腺组织的强阳性表达在4组间的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04),Pax-8在甲状腺组织的强阳性表达在4组间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642)。2)调整检验水准α′=0.008,进一步两两比较发现:TSHR在PTC组的强阳性表达低于在NG组与癌旁正常组织(P<0.001,P=0.002),在HT合并PTC组的强阳性表达低于在NG组(P=0.001),TTF-1在HT合并PTC组的强阳性表达低于在NG组(P=0.002);其他组两两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08)。3)在全部PTC组织中,TSHR、TTF-1的阳性表达与性别、年龄、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等均无关;Pax-8的阳性表达在有淋巴结转移者低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30),与性别、年龄、肿瘤直径无关。结论TSHR与TTF-1在PTC中的强阳性表达低于NG和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Pax-8在不同类型甲状腺组织中表达无差别。Pax-8在PTC组织中的低表达易出现淋巴结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 促甲状腺激素受体 甲状腺特异性转录因子-1 成框基因8编码的转录因子
下载PDF
探究型教学在组织学与胚胎学实验课的构建及其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敏讷 王岩 +2 位作者 靳方馨 李如江 岳炳德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3期334-338,共5页
传统的组织学与胚胎学实验课,多以验证性实验为主,其高阶性不强,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本研究以案例为载体,以探索性问题为导向构建探究型教学体系,使实验课堂更具探究性、高阶性、系统性。结果表明,该教学体系增强了课堂吸引力和挑战度... 传统的组织学与胚胎学实验课,多以验证性实验为主,其高阶性不强,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本研究以案例为载体,以探索性问题为导向构建探究型教学体系,使实验课堂更具探究性、高阶性、系统性。结果表明,该教学体系增强了课堂吸引力和挑战度,为医学生初入医学殿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究型学习 组织学与胚胎学 实验教学
下载PDF
金课视域下基于布鲁姆认知目标分类法的组织学与胚胎学过程性评价体系的构建及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赵春艳 李如江 陈燕春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1期109-114,共6页
目前,过程性评价虽已广泛应用于高校教学,但仍然存在着系统性不高、针对性不强、高阶性不足等问题,同时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大多停滞于低阶水平。本研究以布鲁姆认知目标分类法为指导,聚焦金课标准,构建以能力为导向的评价体系,强化评价体... 目前,过程性评价虽已广泛应用于高校教学,但仍然存在着系统性不高、针对性不强、高阶性不足等问题,同时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大多停滞于低阶水平。本研究以布鲁姆认知目标分类法为指导,聚焦金课标准,构建以能力为导向的评价体系,强化评价体系的系统性和针对性,并使过程性评价与医师胜任力紧密联系,以助力“两性一度”教学目标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姆认知目标分类法 过程性评价
下载PDF
钢管企业数字化转型模式的探索与研究
19
作者 刘传水 胡涛 +3 位作者 于振宁 李汝江 孙志刚 李建一 《钢管》 CAS 2023年第3期76-83,共8页
介绍了钢管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内在逻辑,制定了数字化转型策略,分析了数字化建设案例。认为:数字化实施过程中,需要正确认知组织惯性的积极和阻碍作用,合理把握转型变革的尺度,同时运用科学的策略逐步构建企业动态能力;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 介绍了钢管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内在逻辑,制定了数字化转型策略,分析了数字化建设案例。认为:数字化实施过程中,需要正确认知组织惯性的积极和阻碍作用,合理把握转型变革的尺度,同时运用科学的策略逐步构建企业动态能力;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还需关注数字化文化、人才、能力的建设;可借鉴跨行业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成功经验,不断从新业态模式、精益化生产、运营态势感知、全流程交付等方面进行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管企业 数字化转型 数据资产 资源基础 组织惯性
下载PDF
埋弧焊钢管焊缝相控阵超声自动检测方法探讨
20
作者 黄磊 聂飞 +3 位作者 李汝江 孙少卿 曹华勇 李亮 《物理测试》 CAS 2023年第5期7-14,共8页
为了解决埋弧焊管焊缝缺陷检测问题,针对埋弧焊管焊缝产生缺陷的特点进行探讨,分析缺陷成因及各类无损检测方法特点,采用相控阵超声自动检测方法,通过计算机仿真软件建立埋弧焊管焊缝截面模型并模拟声束全覆盖检测,设计模拟试块应用虚... 为了解决埋弧焊管焊缝缺陷检测问题,针对埋弧焊管焊缝产生缺陷的特点进行探讨,分析缺陷成因及各类无损检测方法特点,采用相控阵超声自动检测方法,通过计算机仿真软件建立埋弧焊管焊缝截面模型并模拟声束全覆盖检测,设计模拟试块应用虚拟探头排列方式对各种缺陷(纵向、横向及热影响区)进行检测。结果表明:相控阵超声自动检测技术对埋弧焊管焊缝缺陷检测结果稳定可靠,能够有效指导埋弧焊管焊缝相控阵超声自动检测工艺设计,直观显示超声波束在焊缝中的覆盖状态,克服相控阵超声检测参数设置的盲目性,为埋弧管焊缝缺陷相控阵自动检测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埋弧焊管焊缝 相控阵超声自动检测 计算机模拟仿真技术 声束覆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