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沉香治疗胃溃疡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7
1
作者 王鹏程 谢一毅 +3 位作者 李镍 李胥 黄耀华 王羚郦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673-1683,共11页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结合动物体内实验探讨沉香治疗胃溃疡的作用机制。方法 (1)通过TCMSP数据库检索并筛选沉香的活性成分及其潜在作用靶点;通过OMIM数据库、GeneCard数据库检索胃溃疡的疾病相关靶点;通过Venny平台对沉香的活性成...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结合动物体内实验探讨沉香治疗胃溃疡的作用机制。方法 (1)通过TCMSP数据库检索并筛选沉香的活性成分及其潜在作用靶点;通过OMIM数据库、GeneCard数据库检索胃溃疡的疾病相关靶点;通过Venny平台对沉香的活性成分作用靶点与胃溃疡的重要疾病靶点取交集,获得沉香治疗胃溃疡的关键靶点(共同靶点);采用Cytoscape 3.7.1软件构建沉香治疗胃溃疡的“药物-活性成分-关键靶点”网络,分析关键活性成分;将共同靶点导入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互作(PPI)网络,筛选核心靶点;将共同靶点导入DAVID数据库进行GO功能及KEGG通路富集分析;通过AutoDock软件对关键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2)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药组(奥美拉唑,0.2 g·kg^(-1))及沉香提取物低、中、高剂量组(0.1、0.3、0.9 g·kg^(-1)),每组7只;灌胃给药(10 mL·kg^(-1)),每天1次,连续7 d;末次给药1 h后,大鼠灌胃给予无水乙醇(5 mL·kg^(-1))复制急性胃黏膜损伤模型。计算大鼠溃疡指数及溃疡抑制率;采用HE染色法观察大鼠胃组织病理学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胃组织相关蛋白的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胃组织中Bcl-2、Bax、Caspase3蛋白表达。结果 (1)筛选出沉香活性成分9个,预测得到活性成分作用靶点173个,胃溃疡疾病相关靶点1 297个;得到交集靶点(共同靶点)110个,即沉香治疗胃溃疡的关键靶点。关键活性成分包括槲皮素、β谷甾醇、6,7-二甲氧基-2-(2-苯乙基)色酮、6,7-二甲氧基-2-[2-(4-甲氧基苯基)乙基]色原酮、波尔定碱等;AKT1、TP53、IL6、VEGFA、JUN、TNF、CASP3、MYC、PTGS2、MAPK1等可能是沉香治疗胃溃疡的核心靶点;GO功能富集分析得到580个生物学过程条目、51个细胞组分条目、101个分子功能条目;KEGG富集共得到110条信号通路,主要涉及癌症通路、TNF信号通路、乙型肝炎通路。6,7-二甲氧基-2-(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香 胃溃疡 网络药理学 作用机制 抗炎 抗凋亡 PI3K/Akt/NF-κB通路 大鼠
原文传递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检测联合新柏液基细胞学筛查在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2
作者 李涅 张金磊 刘东博 《四川解剖学杂志》 2024年第1期63-65,共3页
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联合新柏液基细胞学筛查(TCT)在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84例可疑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比高危型HPV检测联合TCT诊断宫颈癌病变阳性率... 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联合新柏液基细胞学筛查(TCT)在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84例可疑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比高危型HPV检测联合TCT诊断宫颈癌病变阳性率,灵敏性、特异性、准确性,以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的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为金标准.结果:高危型HPV检查联合TCT检测不典型鳞状细胞病变(ASC)、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高度鳞状上皮细胞病变(HSIL)的阳性率,显著高于采取单一高危型HPV检测和TCT的检测阳性率.组织病理学检查证实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为23例,高危型HPV检测阳性为15例,TCT阳性为15例,高危型HPV联合TCT为20例.高危型HPV联合TCT检测宫颈癌前病变的灵敏性为86.96%,特异性为91.80%,准确性为90.48%,均显著高于单一检测的灵敏性、特异性及准确性(P<0.05).结论:高危型HPV检测联合TCT在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早期诊断中灵敏性以及准确性较高,能够提供有利依据,可广泛运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 新柏液基细胞学筛查 宫颈癌 癌前病变
下载PDF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Rural Medical Waste Management 被引量:1
3
作者 li nie Huan Wu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2016年第1期93-98,共6页
Objective: The aim is to understand the status of rural medical waste management and problems and to make recommendations. Methods: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interviews and comparative analysis are used. Results: Comp... Objective: The aim is to understand the status of rural medical waste management and problems and to make recommendations. Methods: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interviews and comparative analysis are used. Results: Compared with urban medical waste management, rural medical waste management is weaker in classification, unified recycle, disposals, protect measures of related personnel, regulations and policies of awareness. Conclusion: It is recommended to improve policies and regulations of rural medical waste management, strengthen rural infrastructures and facilities, improve supervision and innovates means of supervis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dical Waste Management Rural Medical Institutions INVESTIGATIONS
下载PDF
喹啉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结构对阴离子比色传感性能影响研究——介绍一个研究型综合实验项目
4
作者 黄磊 郑蕾 +2 位作者 包磊 聂丽 傅绪成 《大学化学》 CAS 2023年第11期163-170,共8页
介绍了一个研究型综合实验项目——喹啉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结构对阴离子比色传感性能影响研究。在本实验中,学生将学习并掌握喹啉类杂环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合成方法以及表征手段。学生在理解有机小分子传感识别原理的基础上,学会利用紫... 介绍了一个研究型综合实验项目——喹啉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结构对阴离子比色传感性能影响研究。在本实验中,学生将学习并掌握喹啉类杂环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合成方法以及表征手段。学生在理解有机小分子传感识别原理的基础上,学会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仪研究喹啉类化合物作为探针(P1、P2、P3)对阴离子传感识别性能。通过Origin软件处理的光谱数据以及可视化的比色图像,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比较不同探针的阴离子传感识别性能,深入理解探针的分子结构影响和控制其传感性能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实验 喹啉类化合物 比色传感 探针
下载PDF
国产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初诊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临床观察 被引量:12
5
作者 郎涛 安利 +7 位作者 聂玉玲 古再丽 富玲 艾合买提江.艾斯木吐拉 张晓燕 李燕 王晓敏 毛敏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3期935-938,共4页
目的甲磺酸伊马替尼作为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genous leukemia,CML)-慢性期(chronic phase,CP)患者的一线治疗药物,国产药物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缺乏系统评价参考。本研究探讨国产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初诊CML-CP患者的... 目的甲磺酸伊马替尼作为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genous leukemia,CML)-慢性期(chronic phase,CP)患者的一线治疗药物,国产药物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缺乏系统评价参考。本研究探讨国产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初诊CML-CP患者的早期血液学、细胞遗传学、分子学反应与安全性。方法收集2014-03-01-2015-10-31就诊于新疆自治区人民医院血液科的43例初诊CML-CP患者,给予国产甲磺酸伊马替尼(昕维○R)400mg/d口服,治疗3、6、12个月时进行骨髓细胞学、染色体、FISH与骨髓BCR-ABL融合基因转录本水平评估,观察评估患者血液学反应、细胞遗传学反应和分子学反应及安全性。结果 43例患者治疗满3个月时,42例(97.7%)达完全血液学反应(complete hematologic response,CHR);35例(81.4%)达主要细胞遗传学反应(major cytogenetic response,MCyR),其中11例(25.6%)达完全细胞遗传学反应(complete cytogenetic response,CCyR);30例(69.8%)达国际标准化BCR-ABL转录本水平(BCR-ABL^(IS))≤10%,4例(9.3%)达BCR-ABLIS≤0.1%。17例患者治疗满6个月时,均达CHR(100.0%);11例(64.7%)达CCyR;12例(70.6%)达BCR-ABLIS≤1%,其中4例(23.5%)达BCR-ABLIS≤0.1%。5例患者治疗满12个月,4例达CCyR;2例BCR-ABLIS≤1%,2例BCR-ABLIS≤0.1%,1例BCR-ABLIS>10%。血液学不良反应:3/4级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和贫血发生率分别为20.9%、23.3%和16.3%。非血液学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水肿76.7%,恶心呕吐51.2%,骨关节肌肉酸痛39.5%),皮疹20.9%,发热11.6%,腹泻11.6%,肝功能损害2.3%。无4/4级血液学与非血液学不良反应。结论国产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初诊CML-CP患者的近期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可耐受,但仍需长期观察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髓系白血病 伊马替尼 国产 临床疗效 药物毒性
原文传递
Positive and negative shear lag behaviors of composite twin-girder decks with varying cross-section 被引量:10
6
作者 ZHU li nie JianGuo JI WenYu 《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1期116-132,共17页
In steel-concrete composite twin-girder decks, wide concrete slab would undergo significant shear lag warping effect, including positive and negative. Some researchers have investigated the positive shear lag of compo... In steel-concrete composite twin-girder decks, wide concrete slab would undergo significant shear lag warping effect, including positive and negative. Some researchers have investigated the positive shear lag of composite decks by means of one-dimensional line model, while the studies on the negative shear lag have not yet been reported until now. In this study, a new one-dimensional analytical model of composite twin-girder decks is first proposed based on the model proposed by Dezi et al. Besides slab shear lag effect and partial connection at slab-girder interface which have been included in the model of Dezi et al., the particularity of the proposed model relies on its ability to account for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 of cross-section. Verification of the analytical model is later conducted through comparison of results from the analytical analysis and elaborate FE analysis for a simply supported composite deck with increasing depth and a two-span continuous one with decreasing depth. Finally, three kinds of structural forms of composite twin-girder decks, including cantilever, simply supported and continuous decks, are selected to carry out the analysis of positive and negative shear lag behaviors by means of the analytical model. The influences of cross-sectional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 and load type on positive and negative shear lag behaviors are mainly investigated. Additionally, a new definition on effective width for considering simultaneously positive and negative shear lag behaviors is proposed. The results from the proposed analytical model and EC4 specification are compared to provide suggestions for designers and checkers. In this study, the proposed analytical model can provide a powerful numerical tool for researchers to conduct the further investigation, and the analysis on shear lag and effective width can assist in design analysis of composite twin-girder deck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eel-concrete composite twin-girder deck analytical model variation of cross-section positive and negative shear lagbehavior effective width
原文传递
超声波控藻对氮磷释放及水质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谭啸 顾惠卉 +2 位作者 段志鹏 李聂贵 纪艳灵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371-1376,共6页
为探究超声波控藻的底泥氮磷释放过程与水质恶化风险,本研究从太湖梅梁湾采集泥样、水样和藻样,采用低频超声波(35k Hz,0.035W/mL)处理不同对象(泥体系:底泥和水;藻体系:微囊藻和水;泥藻体系:底泥、微囊藻和水),分析底泥与藻细胞的氮磷... 为探究超声波控藻的底泥氮磷释放过程与水质恶化风险,本研究从太湖梅梁湾采集泥样、水样和藻样,采用低频超声波(35k Hz,0.035W/mL)处理不同对象(泥体系:底泥和水;藻体系:微囊藻和水;泥藻体系:底泥、微囊藻和水),分析底泥与藻细胞的氮磷释放贡献率及水质变化过程.结果显示,20min内超声处理不会造成底泥氮磷的显著释放,40min后会造成底泥氮磷大量释放和藻细胞破裂.比较3个体系的水质参数变化过程后得知底泥比藻细胞的氮磷释放贡献率更大.超声处理对CODMn和TN有一定的削减效果,泥体系和泥藻体系在超声波作用后溶解性氮以氨氮和硝氮为主.为降低水质恶化风险,建议超声波控藻采用适当的超声强度进行短时间处理,避免底泥氮磷大量释放和藻细胞破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藻水华 超声波 底泥 氮磷释放 水质安全
下载PDF
贫困县农户食物安全动态变化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程晓宇 张莉 +2 位作者 聂凤英 黄佳琦 毕洁颖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7年第1期17-21,共5页
利用陕西、云南、贵州等3省6个贫困县2010年、2015年调研获得的面板数据,分析农户食物安全的动态变化,结果发现:持续食物不安全农户占6.1%,食物安全水平恶化农户占9.5%;食物不安全更容易出现在患病、户主年龄较大、不积极参与培训、受... 利用陕西、云南、贵州等3省6个贫困县2010年、2015年调研获得的面板数据,分析农户食物安全的动态变化,结果发现:持续食物不安全农户占6.1%,食物安全水平恶化农户占9.5%;食物不安全更容易出现在患病、户主年龄较大、不积极参与培训、受教育水平偏低的农户中。采用Biprobit模型实证分析农户持续食物不安全以及陷入食物不安全状态的主要原因,结果发现:能力不足、食物营养知识缺乏是导致农户食物不安全的主要原因,据此提出改善农村地区食物安全水平应着力提高精确识别瞄准"精度",加大教育、培训投入,加大食物营养知识宣传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困县 食物安全 动态变化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基于视频的河流流量监测系统设计 被引量:2
9
作者 高文静 李聂贵 +1 位作者 褚泽帆 郭丽丽 《电子设计工程》 2020年第10期170-174,共5页
河流流量是一个重要的水文数据。为了安全、便捷地得到流量数据,开展了基于视频的河流流量监测系统技术研究和设计。通过将嵌入式和PIV原理相结合的方法,实现了视频流量数据的采集、处理功能,为现场河流数据采集和监视提供保障。采用4G... 河流流量是一个重要的水文数据。为了安全、便捷地得到流量数据,开展了基于视频的河流流量监测系统技术研究和设计。通过将嵌入式和PIV原理相结合的方法,实现了视频流量数据的采集、处理功能,为现场河流数据采集和监视提供保障。采用4G无线通信手段将视频图像信息、水位数据及流量信息传输至WEB平台进行界面展示和远程控制,实现了河流流量数据的遥测与遥控。另外,视频测流法可作为超声波无线时差法测流的一种比测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流量 图像处理 PIV 嵌入式 时差法
下载PDF
柴油低温流动改进剂的复配及降凝效果的评价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洋 关兴华 +4 位作者 黄河 张文铎 张丽 聂赫然 周光远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4-28,共5页
柴油低温流动改进剂的复配使用是提高柴油在低温下流动性的重要手段之一。考察了复配型柴油低温流动改进剂的3个复配单元以不同配比复配后对0号柴油低温性能的影响,采用冷滤点来评价改进剂的降凝效果,并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进一步分... 柴油低温流动改进剂的复配使用是提高柴油在低温下流动性的重要手段之一。考察了复配型柴油低温流动改进剂的3个复配单元以不同配比复配后对0号柴油低温性能的影响,采用冷滤点来评价改进剂的降凝效果,并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进一步分析蜡晶在低温下的结晶过程。结果表明:聚富马酸烷基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PFVA)与聚乙烯-乙酸乙烯酯(EVA)、二(氢化牛脂基)邻苯二甲酸酰胺(Tab)复配产生一定的协同作用,当总加剂量为500μg/g,PFVA,EVA,Tab质量分数分别为46%,46%,8%时,冷滤点降低了19℃,析蜡高峰值温度降低,蜡晶相变热ΔH的绝对值降低,有效地延缓了蜡晶的析出,从而提高了柴油的低温流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 低温流动改进剂 冷滤点
下载PDF
核桃夏季方块芽接愈合过程初步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戴佳丽 聂朝俊 夏玉芳 《贵州林业科技》 2017年第2期1-7,共7页
为探索核桃夏季方块芽接愈合过程嫁接面变化,采用铁核桃为砧木,云新14为接穗,于7月中旬进行方块芽接。愈合过程中定期截取嫁接处枝条切片观察,结果表明,核桃夏季方块芽接的愈伤组织来源于砧木,愈合过程是从砧木的束内形成层及周围的衍... 为探索核桃夏季方块芽接愈合过程嫁接面变化,采用铁核桃为砧木,云新14为接穗,于7月中旬进行方块芽接。愈合过程中定期截取嫁接处枝条切片观察,结果表明,核桃夏季方块芽接的愈伤组织来源于砧木,愈合过程是从砧木的束内形成层及周围的衍生细胞形成愈伤组织,逐渐向接穗的韧皮部靠近愈合并分化,形成有物质交换的统一体。其愈合期可划分为4个阶段:隔离层形成;愈伤组织形成;愈伤组织分裂增殖、抱合、连接;形成层恢复、输导组织的形成。砧木在形成愈伤组织的过程中,选择的先后顺序为:裸露部分,靠近自身韧皮部部分,靠近接穗韧皮部部分。接穗芽与砧木的愈合慢于接穗的其它韧皮部,保持接穗芽的生活力,促进接穗芽与砧木尽早连接是方块芽接成活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 方块芽接 愈合过程 观察
下载PDF
超声波对铜绿微囊藻与蛋白核小球藻生理特征及竞争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谭啸 徐杨雪 +4 位作者 李聂贵 段志鹏 蒋瑀霁 曾庆飞 强娟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2845-2852,共8页
铜绿微囊藻是常见的水华蓝藻,常常在湖泊中与蛋白核小球藻共存或竞争生长。超声波可用于藻华即时治理,能够降低藻类生理活性,影响藻类生长,还可能改变藻类种间竞争关系。为了探究超声胁迫(35 kHz,0.035 W·cm^(-3))对铜绿微囊藻与... 铜绿微囊藻是常见的水华蓝藻,常常在湖泊中与蛋白核小球藻共存或竞争生长。超声波可用于藻华即时治理,能够降低藻类生理活性,影响藻类生长,还可能改变藻类种间竞争关系。为了探究超声胁迫(35 kHz,0.035 W·cm^(-3))对铜绿微囊藻与蛋白核小球藻的生理特征及种间竞争的影响,本研究设置纯藻组和1∶1混合组(细胞浓度比)进行试验。结果表明:铜绿微囊藻对超声胁迫更加敏感。超声处理600 s后,铜绿微囊藻的光合活性(F_(v)/F_(m))和酯酶活性存在显著变化,纯藻组和混合组的F_(v)/F_(m)分别降低了51.8%和64.7%。而各组中蛋白核小球藻的光合活性变化较小。同时,铜绿微囊藻释放的荧光溶解性有机物(类色氨酸、类酪氨酸、类富里酸物质)含量多于蛋白核小球藻。两种藻的细胞浓度对超声波的响应也不同,蛋白核小球藻变化较小,而铜绿微囊藻的细胞浓度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尤其是600 s超声处理大幅降低了混合组中铜绿微囊藻的细胞浓度(-42.6%),在超声胁迫解除后的8 d内蛋白核小球藻占优势,种间关系由铜绿微囊藻单边抑制蛋白核小球藻转变为两者互相抑制。在超声处理后,铜绿微囊藻的活性能够逐渐恢复,为了提高控藻效果的持久性,建议在一周后再次进行超声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 铜绿微囊藻 蛋白核小球藻 生理特性 种间竞争 水华
原文传递
基于马尔科夫随机场的视差估计
13
作者 李聂呈 金立左 李久贤 《信息技术与信息化》 2019年第3期127-131,共5页
视差估计是计算机视觉领域一个热门问题,通常需要解决能量函数的优化问题。在遇到非凸的能量函数时,求取最小值解是困难的,容易求解得到局部极小值解。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马尔科夫随机场的立体匹配算法,通过将视差估计转换成标签问题,... 视差估计是计算机视觉领域一个热门问题,通常需要解决能量函数的优化问题。在遇到非凸的能量函数时,求取最小值解是困难的,容易求解得到局部极小值解。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马尔科夫随机场的立体匹配算法,通过将视差估计转换成标签问题,然后建立基于马尔科夫随机场模型的全局能量函数,通过图割算法对能量函数先进行离散优化,再使用SOR迭代法进行连续优化,最终得到较为精准的视差图。我们使用算法对真实应用场景的图片进行测试,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得到较好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匹配 马尔科夫随机场 图割 非凸函数
下载PDF
多项目管理在燃气企业应用的要点 被引量:1
14
作者 詹巧玲 于腾 +1 位作者 梁立 聂廷哲 《煤气与热力》 2017年第10期40-43,共4页
介绍多项目管理的概念、与单项目管理的区别。结合燃气企业的项目特点,判断何种阶段适合采用多项目管理。探讨在燃气企业应用多项目管理时,在多项目的合理选择、管理组织形式、管理项目的计划与控制等环节的要点和注意事项。
关键词 多项目管理 单项目管理 燃气企业 应用要点
下载PDF
滴灌条件下马铃薯克新7号适宜密度初探 被引量:1
15
作者 董秀丽 聂爱湘 张超 《耕作与栽培》 2017年第1期7-8,共2页
为筛选马铃薯克新7号在新疆博州地区滴灌栽培模式下的适宜种植密度,采用机械播种,行距80cm,穴距设6个处理,分别为20cm、22cm、24cm、26cm、28cm、30cm。结果表明:马铃薯克新7号在当地节水灌溉条件下播种穴距为22~24cm,种植密度为3788~3... 为筛选马铃薯克新7号在新疆博州地区滴灌栽培模式下的适宜种植密度,采用机械播种,行距80cm,穴距设6个处理,分别为20cm、22cm、24cm、26cm、28cm、30cm。结果表明:马铃薯克新7号在当地节水灌溉条件下播种穴距为22~24cm,种植密度为3788~3472穴/667m^2较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克新7号 滴灌 密度
下载PDF
一家系6例遗传性多发性骨软骨瘤基因诊断及文献复习
16
作者 宋立 聂艳艳 +2 位作者 石武娟 刘晓军 王丹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16年第12期41-44,F0004,共5页
目的研究一家系中国人遗传性多发性骨软骨瘤基因突变状况,并对该家系中无临床症状的患儿进行诊断。方法收集、整理、分析该家系临床资料,应用PCR反应及扩增产物直接测序技术对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进行EXT2基因检测,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回顾... 目的研究一家系中国人遗传性多发性骨软骨瘤基因突变状况,并对该家系中无临床症状的患儿进行诊断。方法收集、整理、分析该家系临床资料,应用PCR反应及扩增产物直接测序技术对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进行EXT2基因检测,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回顾。结果家系中6人均发现了EXT2基因c.514C>T突变,其中5例患者有症状,1例患儿生后29小时尚无表现,该突变在中国人中首次发现。该突变位于第2外显子,为无义突变。结论 EXT2基因c.514C>T突变是导该家系发生HME的致病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性多发性骨软骨瘤 EXT2基因 无义突变
原文传递
果品主要真菌毒素污染检测、风险评估与控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44
17
作者 李志霞 聂继云 +4 位作者 闫震 张晓男 关棣锴 沈友明 程杨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32-347,共16页
果品在生产、贮运过程中易发生真菌性病害,不但可引起腐烂或腐败,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部分霉菌还可能产生真菌毒素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危害。真菌毒素是一类由丝状真菌在适宜条件下产生的有毒次级代谢产物,是继农药残留、重金属污染后,... 果品在生产、贮运过程中易发生真菌性病害,不但可引起腐烂或腐败,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部分霉菌还可能产生真菌毒素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危害。真菌毒素是一类由丝状真菌在适宜条件下产生的有毒次级代谢产物,是继农药残留、重金属污染后,影响果品质量安全的又一类关键风险因子,具有强毒性。大量研究表明,真菌毒素可致DNA损伤,低浓度下即可对人和动物健康造成危害,使肝脏、肾脏和胃肠道发生病变,并且可致癌、致畸、致突变等,研究真菌毒素的污染状况,进行精准检测、风险评估和控制,对于果品质量安全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展青霉素(Patulin,PAT)、黄曲霉毒素(Aflatoxins,AF)、链格孢毒素(Alternaria toxins)和赭曲霉毒素A(Ochratoxin A,OTA)是存在于果品中的主要真菌毒素种类,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分别将PAT、AFB1、AFM1和OTA列为第3类、1类、2B类和2B类致癌物质。通常果品中检出的真菌毒素含量极低,因此对检测方法的要求较高,目前主要的分析方法有薄层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含质谱联用)技术、气相色谱(含质谱联用)技术、毛细管电泳技术等,但往往由于化学结构和性质各异,无法采用一种标准方法完成对所有真菌毒素的定量测定。因此,筛选准确、高效、快速的检测方法也是该领域当今的研究热点。迄今为止,已有80个国家和地区制定了果品中真菌毒素的限量标准来保护消费者健康,但均未涉及链格孢霉毒素。许多国家均不同程度地开展了真菌毒素风险评估研究,基于毒理学数据的评估结果表明,大多情形下通过果品摄入的真菌毒素水平极低,不会对居民健康产生危害。果品中的真菌毒素可采用化学、物理、生物等方法进行防治、降解和控制,但无法将被真菌毒素污染后产品中的毒素完全脱除,果品中真菌毒素污染重在"防"而非"除"。本文从果品中主要真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品 真菌毒素 展青霉素 黄曲霉毒素 链格孢毒素 赭曲霉毒素A 风险评估
下载PDF
水声定位中一种大入射角声线跟踪方法 被引量:25
18
作者 王振杰 李圣雪 +2 位作者 聂志喜 王毅 吴绍玉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404-1408,共5页
在高精度水下声学定位中,常采用分层等梯度声线跟踪的方法对水下目标进行定位。但当声线入射角度过大时,该方法入射角的迭代解算会出现发散问题。首先,针对该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入射角迭代方法,新方... 在高精度水下声学定位中,常采用分层等梯度声线跟踪的方法对水下目标进行定位。但当声线入射角度过大时,该方法入射角的迭代解算会出现发散问题。首先,针对该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入射角迭代方法,新方法采用曲率半径R代替Snell常数p进行迭代。利用500m水深模拟数据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在声线入射角较小时(如不大于80°),新方法和原方法的定位精度相当;在声线入射角度进一步增大时,新方法的定位效果优于原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声学定位 分层等梯度声线跟踪 大入射角 精度
原文传递
岗位设置和绩效管理相结合在消毒供应中心的应用 被引量:19
19
作者 赵立芸 聂婉翎 黄求进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75-77,共3页
目的探讨岗位设置与绩效管理相结合在消毒供应中心应用的效果。方法于2015年1月1日开始实行,为期1年,2015年12月31日结束。将消毒供应中心的56人分为4个层次、3个级别制定岗位职责,进行理论和技能培训,并对培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另一方... 目的探讨岗位设置与绩效管理相结合在消毒供应中心应用的效果。方法于2015年1月1日开始实行,为期1年,2015年12月31日结束。将消毒供应中心的56人分为4个层次、3个级别制定岗位职责,进行理论和技能培训,并对培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另一方面,制订量化的绩效考核标准,建立绩效考核与个人奖惩相结合的绩效考核方法,加强绩效反馈,对56名工作人员干预前后工作质量与自评情况、理论和实操考核情况、各临床科室满意率进行比较。结果在干预前和干预12个月后进行数据统计发现,岗位设置与绩效管理在实施干预后与实施干预前相比,在中心工作质量与效率、员工专业素质及临床科室满意率等方面均有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干预后消毒供应中心员工高质高效率由14.29%上升至80.36%,效果显著。干预后不同层级的中心工作人员理论考核与操作技能考核优秀率上升20%~50%不等。干预后各临床科室满意度由干预前的65%左右提高至80%及其以上。结论岗位设置与绩效管理有助于消毒中心工作人员提高工作热情,持续改善提高工作绩效,提升工作人员专业素质和各临床科室的满意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岗位设置 绩效管理 消毒供应中心
下载PDF
川西亚高山3种典型森林土壤碳矿化特征 被引量:18
20
作者 杨开军 杨万勤 +5 位作者 贺若阳 庄丽燕 李志杰 聂富育 王壮 徐振锋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51-856,共6页
为了解森林转化对土壤碳矿化过程的影响,采用室内培养法对川西亚高山3种典型森林(天然林、桦木次生林和云杉人工林)土壤碳矿化过程进行219 d的动态监测.结果表明,3种森林土壤碳矿化速率随培养时间增加而下降,矿化积累量随时间增加而增加... 为了解森林转化对土壤碳矿化过程的影响,采用室内培养法对川西亚高山3种典型森林(天然林、桦木次生林和云杉人工林)土壤碳矿化过程进行219 d的动态监测.结果表明,3种森林土壤碳矿化速率随培养时间增加而下降,矿化积累量随时间增加而增加,土壤有机层碳矿化速率和积累量均显著高于对应矿质土壤层;在土壤有机层,天然林和桦木次生林土壤碳矿化速率和积累量均显著高于云杉人工林,而在矿质土壤层3种森林无显著差异.培养结束时,3种森林有机层矿化积累量占总有机碳比值分别为11%、8%和11%,矿质土壤层分别为4%、6%和4%.森林群落、土壤层次和培养时间及三者交互作用对土壤碳矿化和积累量均有显著影响.土壤生物化学特性与土壤碳矿化率和积累量显著相关.单指数模型能很好地拟合土壤碳矿化特征.综上所述,森林转化对川西亚高山土壤碳矿化影响显著,主要表现在土壤有机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西亚高山森林 森林类型 有机层 矿质层 土壤碳矿化 土壤性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