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08篇文章
< 1 2 2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齿轨铁路发展及应用现状综述 被引量:55
1
作者 牛悦丞 李芾 +2 位作者 丁军君 杨阳 李金城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37-43,共7页
齿轨铁路是一种专用于地势起伏较大的线路的交通形式,其主要特点是在列车转向架中部装有驱动齿轮,在坡道区域驱动齿轮与地面上的齿轨啮合提升爬坡能力。齿轨铁路在国外山区得到了普遍应用,在国内也有正在建设的旅游线路。齿轨铁路具有... 齿轨铁路是一种专用于地势起伏较大的线路的交通形式,其主要特点是在列车转向架中部装有驱动齿轮,在坡道区域驱动齿轮与地面上的齿轨啮合提升爬坡能力。齿轨铁路在国外山区得到了普遍应用,在国内也有正在建设的旅游线路。齿轨铁路具有车辆爬坡能力较强、运载能力高于缆索铁路及建设对环境破坏小等优点,十分适合作为山地观光线路。首先对齿轨铁路的历史及技术进行介绍,阐明常见的几种齿轨铁路车辆及轨道的特点,对齿轨车辆转向架形式及驱动制动等相关技术进行说明。列出国外现有较为典型的齿轨铁路简介。最后对未来国内应用的齿轨车辆发展方向做出分析,并预测了齿轨铁路在国内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轨铁路 转向架 齿条传动 国外现状 发展及应用
下载PDF
脊柱内镜下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伴腰椎不稳的早期临床研究 被引量:53
2
作者 孙凤龙 梁庆晨 +5 位作者 王宏庆 刘祖耀 李富 董婕 闫明 刁文博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2019年第10期754-760,共7页
背景:腰椎间盘突出症伴腰椎不稳的发生率逐年增加,如何有效使用脊柱内镜技术进行腰椎融合治疗是目前研究的方向。目的:评价全可视脊柱内镜下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Endo-TLIF)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伴腰椎不稳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 背景:腰椎间盘突出症伴腰椎不稳的发生率逐年增加,如何有效使用脊柱内镜技术进行腰椎融合治疗是目前研究的方向。目的:评价全可视脊柱内镜下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Endo-TLIF)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伴腰椎不稳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使用Endo-TLIF技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伴腰椎不稳患者38例,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等临床指标。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估腰椎功能,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腰痛及腿痛。术前和术后1、6个月和术后1年随访行X线片、CT及MRI,评估椎间隙高度、腰椎前凸角、硬膜囊面积、椎间孔面积及融合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手术时间为65~155 min,平均为(97±11)min;术中出血量为40~110 ml,平均为(65±11)ml。切口长度为1.3~3.5 cm,平均为(2.2±1.8)cm。住院时间为3~16 d,平均为(10.3±2.4)d。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2~28个月,平均(18.6±3.3)个月。ODI由术前的(59.2%±18.3%)下降至术后1年的(19.5%±9.2%);腰痛VAS评分由术前的(6.9±1.8)分下降至术后1年的(1.7±1.3)分;下肢痛VAS评分由术前的(5.8±2.2)分下降至术后1年的(1.3±1.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椎间隙高度由术前的(6.4±1.4)mm改善为术后1年的(11.6±1.5)mm;腰椎前凸角由术前的(45.7°±9.3°)恢复至术后1年(54.3°±10.2°);硬膜囊横截面积由术前的(78.6±28.4)mm2增加至术后1年的(112.9±18.4)mm^2;椎间孔面积由术前的(138.7±25.8)mm^2恢复至术后1年的(157.1±19.5)mm^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随访时椎体融合率为100%,随访期间无一例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Endo-TLIF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伴腰椎不稳,可以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早期疗效满意,其长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脊柱融合术 内镜 外科手术 微创性
下载PDF
经皮内镜下椎板减压术与开放半椎板减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46
3
作者 孙凤龙 梁庆晨 +6 位作者 王宏庆 刘祖耀 李富 董婕 刁文博 闫明 胡永成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755-765,共11页
目的比较经皮内镜下椎板减压术与开放半椎板减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疗效.方法 2016年1月至2017年4月共32例腰椎椎管狭窄症患者纳入研究,采用经皮内镜下椎板减压术32例(微创组),男13例,女19例;年龄38~76岁,平均(58.47±7.51)岁... 目的比较经皮内镜下椎板减压术与开放半椎板减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疗效.方法 2016年1月至2017年4月共32例腰椎椎管狭窄症患者纳入研究,采用经皮内镜下椎板减压术32例(微创组),男13例,女19例;年龄38~76岁,平均(58.47±7.51)岁.选取同期匹配的采用开放半椎板减压手术29例作为对照(开放组),男11例,女18例;年龄38~75岁,平均(57.17±9.99)岁.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卧床时间、住院时间.疗效评价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硬膜囊横断面积(dural sac cross-sectional area,DSCA)、椎间隙腹侧高度(ventral intervertebral space height,VH)、椎间隙背侧高度(dorsal intervertebral space height,DH)和腰椎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61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4~27个月,平均(19.2±2.95)个月.微创组手术时间平均(60.88±6.49)min,开放组为(52.07±9.45)min(t=4.277,P=0.000);微创组术中出血量平均(55.63±10.14)ml,开放组为(78.79±12.58)ml(t=7.952,P=0.000);微创组切口长度平均(23.31±4.56)mm,开放组为(82.59±7.66)mm(t=12.047,P=0.000);微创组卧床时间平均(21.97±6.42)h,开放组为(78.79± 12.58)h(t=12.047,P=0.000);微创组住院时间平均(8.53±2.75)d,开放组为(11.34±3.12)d(t=3.745,P=0.000);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末次随访时微创组VAS评分平均(1.06±0.56)分,开放组为(1.14±0.74)分(t=0.469,P=0.634);微创组ROM平均5.66°±1.12°,开放组为5.56°±1.13°(t=0.140,P=0.710);微创组VH平均(14.75±2.81)mm,开放组为(14.44± 2.89)mm(t=0.181,P=0.672);微创组DH平均(6.30±0.83)mm,开放组为(6.19±0.90)mm(t=0.282,P=0.597);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末次随访时微创组ODI平均为13.25%±1.08%,开放组为14.28%±2.10%(t=5.911,P=0.018);微创组DSCA平均为(108.56±8.69)mm^2,开放组为(117.28±11.09)mm^2(t=11.774,P=0.001);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椎管狭窄 椎板切除术 电视辅助外科手术 外科手术 微创性
原文传递
国外变轨距列车及其转向架的发展与研究 被引量:40
4
作者 李芾 邵亚堂 +1 位作者 黄运华 黄海凤 《机车电传动》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13,22,共14页
介绍了国外变轨距列车及转向架的发展历史和现状,对西班牙、日本、德国、波兰、韩国、瑞士及俄罗斯等国的变轨距机构工作机理和结构特点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对其轨距变换过程进行了说明。分析总结了变轨距列车及其转向架研究中的关键技术... 介绍了国外变轨距列车及转向架的发展历史和现状,对西班牙、日本、德国、波兰、韩国、瑞士及俄罗斯等国的变轨距机构工作机理和结构特点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对其轨距变换过程进行了说明。分析总结了变轨距列车及其转向架研究中的关键技术和设计难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轨距列车 变轨距技术 转向架 发展 一带一路
下载PDF
开放手术与脊柱内镜下行椎板减压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对照研究 被引量:39
5
作者 孙凤龙 李军 +6 位作者 梁庆晨 王宏庆 刘祖耀 李富 董婕 刁文博 闫明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2018年第11期805-811,共7页
背景: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发生率逐年增加,如何有效使用脊柱内镜技术优势进行椎板减压治疗是目前研究的方向。目的:探讨脊柱内镜下行椎板减压手术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7月采用手术... 背景: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发生率逐年增加,如何有效使用脊柱内镜技术优势进行椎板减压治疗是目前研究的方向。目的:探讨脊柱内镜下行椎板减压手术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7月采用手术治疗的单节段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78例,其中32例行传统半椎板切除减压手术为开放组,46例行脊柱内镜下椎板减压手术为内镜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内镜组在手术时间、手术出血、切口长度、卧床时间及住院时间方面均优于开放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年及末次随访时的JOA和ODI评分比较均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而两组术后1个月的JOA和ODI评分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脊柱内镜下椎板减压治疗腰椎椎管狭窄症,相比于传统半椎板切开减压术具有时间短、创伤小、恢复快等特点,能够满足减压要求基础上,对腰椎稳定性破坏较少,更有效的保留了腰椎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椎管狭窄 内窥镜 椎板切除术
下载PDF
食管癌根治术患者化疗期间肺部感染的影响因素及病原菌分析 被引量:32
6
作者 王琼育 李标 +2 位作者 李凡 李富 符敦志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81-83,共3页
目的研究食管癌术后化疗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及菌群分布特点。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医院接受根治性手术后行化疗的79例食管癌患者。按照患者术后化疗是否存在肺部感染分为感染组和未感染组,比较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糖... 目的研究食管癌术后化疗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及菌群分布特点。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医院接受根治性手术后行化疗的79例食管癌患者。按照患者术后化疗是否存在肺部感染分为感染组和未感染组,比较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糖尿病史、高血压史、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AH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吸烟史、手术时间、术前肺功能、术中出血量、病理分期等临床资料。结果 79例食管癌术后化疗患者,27例发生肺部感染患者,感染率31.18%。肺部感染组中年龄>60岁、糖尿病史、伴有COPD、吸烟史、手术时间>4h的患者多于未感染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糖尿病史、伴有COPD、吸烟史、手术时间>4h是食管癌术后化疗患者肺部发生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27例肺部感染患者,共培养病原菌36株。以革兰阴性菌为主。结论高龄、糖尿病、COPD、吸烟史、较长的手术时间是影响食管癌术后化疗患者肺部发生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肺部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肺部感染 影响因素 菌群
原文传递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和景观生态风险的生态分区识别与优化策略——以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为例 被引量:25
7
作者 乔斌 曹晓云 +9 位作者 孙玮婕 高雅月 陈奇 于红妍 王喆 王乃昂 程弘毅 王义鹏 李甫 周秉荣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986-1004,共19页
生态空间分区识别是支撑自然保护地生态资产管理的前提性和基础性工作。以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以下简称为“园区”)为例,集成遥感技术、地理信息模型方法、景观生态学方法、GIS格网法,分析了园区1998—2018年土地利用、生态系统服... 生态空间分区识别是支撑自然保护地生态资产管理的前提性和基础性工作。以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以下简称为“园区”)为例,集成遥感技术、地理信息模型方法、景观生态学方法、GIS格网法,分析了园区1998—2018年土地利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景观生态风险的时空演变特征,选用Z-score标准化构建了四类生态分区。结果表明:(1)草地占园区面积的55.00%以上,30年间(1998—2018年)园区土地利用之间转移总面积为102.49 km^(2)。(2)3个时期(1998年、2008年、2018年)园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约为274亿元/a,单位面积ESV为172.94万元/km^(2)。不同ESV等级呈现“大分散、小集聚”的镶嵌交错分布格局,高寒河源湿地区和寒温带针叶林区为ESV的高值区。(3)3个时期园区景观生态风险指数(ERI)分别为0.2287、0.2286和0.2310,生态安全状态整体较好,景观生态风险以低生态风险等级和较低生态风险等级占主导地位,占园区面积的90.00%左右。人工牧草地、旱地、建设用地的景观生态风险等级较高。(4)结合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和景观生态风险两个维度将园区划分为生态保障型生境修复区(I)、生态脆弱型特别保护区(II)、生态改良型发展利用区(III)和生态预防型保育涵养区(IV)四类生态分区,并提出差异化管控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生态系统服务 生态风险 生态分区 管控方案
下载PDF
不同类型滑坡体的高密度电阻率法勘察电性特征 被引量:21
8
作者 李富 周洪福 葛华 《物探与化探》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15-221,共7页
中国西南地区滑坡灾害严重,滑坡勘察中判断滑坡体类型、规模等非常重要。文中总结了滑坡体的不同分类方法及电性特征,通过对20多个滑坡体的高密度电阻率法勘察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明确了不同类型滑坡体的电阻率特征差异明显;重点介绍了土... 中国西南地区滑坡灾害严重,滑坡勘察中判断滑坡体类型、规模等非常重要。文中总结了滑坡体的不同分类方法及电性特征,通过对20多个滑坡体的高密度电阻率法勘察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明确了不同类型滑坡体的电阻率特征差异明显;重点介绍了土质滑坡、岩石滑坡和破碎岩石滑坡等3个高密度电法探测实例的异常特征。实践证明,利用高密度电阻率法能从电阻率异常特征来推断滑坡体的类型、物质组成,其结果对滑坡体勘察及后期治理、钻探施工起到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 高密度电阻率法 电阻率 基岩面 地质灾害监测
下载PDF
2009-2019年北京市恙虫病流行特征分析 被引量:20
9
作者 吕燕宁 别楚皞 +5 位作者 窦相峰 陈丽娟 李夫 孙玉兰 李仁清 王全意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36-240,共5页
目的分析北京市2009-2019年恙虫病的流行特征,掌握疫情变化趋势,为恙虫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北京市2009-2019年报告的恙虫病病例资料,使用WPS office表格工具进行数据处理及图表绘制,SPSS statistics 21.0进行统计分析,SatSca... 目的分析北京市2009-2019年恙虫病的流行特征,掌握疫情变化趋势,为恙虫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北京市2009-2019年报告的恙虫病病例资料,使用WPS office表格工具进行数据处理及图表绘制,SPSS statistics 21.0进行统计分析,SatScan 9.5进行时空扫描分析,Mapinfo 9.5进行空间分布时空扫描结果可视化。结果2009-2019年北京市共报告恙虫病病例1060例,年平均发病率为0.49/10万。2009-2015年发病率呈上升趋势,2015-2018年呈下降趋势,2018-2019年病例报告数再次上升。北京市恙虫病病例报告涉及全北京10个区(县),其中发病率最高的地区为平谷区,平谷区病例报告数占发病总数的90.19%(956/1060)。恙虫病发病高峰期在秋冬季,9-11月报告病例数占发病总数的98.02%(1039/1060),10月为发病高峰。50~59岁是主要的发病年龄,占发病总数的32.83%(348/1060),不同年龄段对疾病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480.0,P<0.001),发病人群中男女各半,各年龄段发病人群中因性别产生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95,P=0.373)。农民为恙虫病发病率最高人群,占发病总数的75.00%(795/1060)。结论北京市恙虫病发病水平较高,发病季节和地区较为集中,发病人群相对固定,应在恙虫病高发季节对重点人群进行监测,采取健康教育等预防干预措施,降低恙虫病的发病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市 恙虫病 流行特征 时空扫描分析
下载PDF
数字孪生趋势下机器人虚拟仿真实验建设 被引量:20
10
作者 李福 吴益飞 +2 位作者 孔维一 王海梅 郭毓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265-268,287,共5页
针对自动化类机器人实验教学中理论计算抽象、实体实验复杂、环境构建困难、系统设备昂贵等问题,建设了复杂环境下智能机器人高危作业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平台借助虚拟仿真技术,把高危复杂场景和机器人高端装备搬进虚拟实验室,在三... 针对自动化类机器人实验教学中理论计算抽象、实体实验复杂、环境构建困难、系统设备昂贵等问题,建设了复杂环境下智能机器人高危作业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平台借助虚拟仿真技术,把高危复杂场景和机器人高端装备搬进虚拟实验室,在三维虚拟空间中再现智能机器人控制的核心要素,构建电力运维的复杂环境,动态呈现机器人的作业过程。实验还原度高,底层数据和模型源于科研实际,通过两个教学周期中的应用,有效锻炼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教学 自动化 虚拟仿真 人工智能 数字孪生
下载PDF
跨座式单轨车的发展及其应用前景 被引量:19
11
作者 王治颖 李芾 +1 位作者 牛悦丞 冯一凡 《电力机车与城轨车辆》 2018年第4期8-13,22,共7页
跨座式单轨车作为现代城市轨道交通中的一种,具有独特的轮轨关系和走行机理,拥有爬坡能力强,占地少,地形适应性强等优点。文章详细叙述了跨座式单轨车的发展历史,并根据不同类型跨座式单轨车转向架的结构差异,分类介绍其现状和技术特点... 跨座式单轨车作为现代城市轨道交通中的一种,具有独特的轮轨关系和走行机理,拥有爬坡能力强,占地少,地形适应性强等优点。文章详细叙述了跨座式单轨车的发展历史,并根据不同类型跨座式单轨车转向架的结构差异,分类介绍其现状和技术特点。结合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现状,叙述了我国跨座式单轨车的发展现状。对比其他类型的城市轨道交通,分析了跨座式单轨车的优缺点,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座式单轨车 发展 结构 特点 应用前景
下载PDF
冻融作用对三江平原湿地土壤活性有机碳及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8
12
作者 李富 臧淑英 +2 位作者 刘赢男 吴祥文 倪红伟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1期7938-7949,共12页
为了研究冻融作用对不同类型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及酶活性的影响,选取三江平原未受干扰小叶章湿地(UDAW),干扰小叶章湿地(DDAW)和水稻田(RP)土壤(0—10 cm,10—20 cm和20—30 cm)进行室内冻融模拟实验。实验设置(-10—10℃)和(-5—5℃)... 为了研究冻融作用对不同类型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及酶活性的影响,选取三江平原未受干扰小叶章湿地(UDAW),干扰小叶章湿地(DDAW)和水稻田(RP)土壤(0—10 cm,10—20 cm和20—30 cm)进行室内冻融模拟实验。实验设置(-10—10℃)和(-5—5℃)两个冻融幅度。将经过3次、6次、10次和15次冻融循环处理后的土壤活性有机碳和酶活性分别与未经过冻融处理的FTC(0)对比。结果表明:冻融循环增加了3种湿地土壤可溶性有机碳(Dissolved Organic Carbon,DOC)浓度。随着活动层深度的增加,同一类型土壤DOC增量降低,不同类型土壤DOC增量为UDAW最高,其次是DDAW,RP增量最低。与此相反,冻融循环均降低了土壤微生物量碳(Microbial Biomass Carbon,MBC)浓度和纤维素酶、蔗糖酶和淀粉酶的活性。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冻融循环对MBC和3种酶活性的影响逐渐减弱,不同类型间MBC浓度和3种酶活性降低幅度为UDAW高于DDAW,RP降低幅度最小。冻融幅度对DOC浓度的影响为-5—5℃大于-10—10℃,而对MBC浓度和3种酶活性的影响则是-10—10℃大于-5—5℃。冻融次数显著影响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DOC与MBC)及3种酶活性(P<0.05)。随着冻融次数的增加,DOC浓度先升高后降低,MBC浓度和3种酶活性则先降低后升高。此外,UDAW和DDAW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和土壤酶活性显著正相关(P<0.01),暗示DOC浓度的增加,MBC起着重要作用。而在RP土壤中,二者的相关性降低,或许与人类的强烈干扰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融循环 活性有机碳 酶活性 三江平原湿地
下载PDF
吡拉西坦联合氨磺必利对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前瞻性记忆和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7
13
作者 高作惠 严峻 +3 位作者 李毅 胡晓华 李赋 王宗琴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19年第3期204-207,共4页
目的:探讨吡拉西坦联合氨磺必利对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前瞻性记忆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80例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两组在采用认知矫正联合氨磺必利(0.4~0.8g/d)治疗基础上,观察组加用吡... 目的:探讨吡拉西坦联合氨磺必利对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前瞻性记忆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80例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两组在采用认知矫正联合氨磺必利(0.4~0.8g/d)治疗基础上,观察组加用吡拉西坦治疗(2.4g/d),疗程3个月;治疗前后给予患者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估病情;采用双任务研究范式对患者进行基于时间及基于事件前瞻记忆测试;采用连线实验A(TMT-A)、数字广度测验-顺背(DS)、语次流畅性测验(VF)、威斯康辛卡片分类测验(WCST)对认知功能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后两组PANSS评分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1);治疗后两组基于时间及基于事件的前瞻记忆评分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VF、DS、TMT-A及WCST评分明显改善,且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吡拉西坦联合氨磺必利可明显改善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病情、前瞻记忆能力及认知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吡拉西坦 氨磺必利 前瞻性记忆 认知功能
下载PDF
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系统性中医护理管理 被引量:17
14
作者 单晶 沈姣姣 +3 位作者 李甫 龚彪 吕婵 陈萌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9期14-17,共4页
目的加速急性胰腺炎患者康复进程。方法将126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系统性中医护理管理,包括成立医护协作的管理小组,实施穴位贴敷按揉、中药贴敷、辨证施食、用药指导及情志调护等。结果... 目的加速急性胰腺炎患者康复进程。方法将126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系统性中医护理管理,包括成立医护协作的管理小组,实施穴位贴敷按揉、中药贴敷、辨证施食、用药指导及情志调护等。结果观察组干预后7 d血淀粉酶、血钙及白细胞计数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出院时SF-36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系统性中医护理管理有利于提高急性胰腺炎患者治疗效果,促进其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穴位贴敷 穴位按揉 辨证施食 用药指导 情志调护 中医护理管理
下载PDF
基于无人机遥感的四川省昭觉县农业产业园土地适宜性评价 被引量:17
15
作者 张景华 欧阳渊 +4 位作者 陈远智 李富 刘小霞 刘洪 赵银兵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710-1719,共10页
昭觉县是大凉山腹地的典型彝族聚居县,也是国家级深度贫困县,以传统农业居多,为推动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昭觉县开展了现代农业园建设。笔者通过无人机航测,获取了拟建园区的高分辨率影像,使用面向对象的影像分析软件,快速提取了土地利... 昭觉县是大凉山腹地的典型彝族聚居县,也是国家级深度贫困县,以传统农业居多,为推动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昭觉县开展了现代农业园建设。笔者通过无人机航测,获取了拟建园区的高分辨率影像,使用面向对象的影像分析软件,快速提取了土地利用现状等信息,结合收集的其他资料,筛选了坡度、坡向、断层、地质灾害、土地利用、灌溉、交通、自然保护区8个评价因子,在GIS的支持下,先开展单因子土地适应性评价,然后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拟建园区土地适宜性以适宜性高和适宜性较高等级为主,二者合计2.56 km^(2)、占79.26%,超过3/4,土地适宜性好,适宜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适合建设标准化蔬菜温室大棚和露地蔬菜种植基地,建成后,不但可以为周边地市提供蔬菜供应,还可带动园区周围农户增收,促进周围农户脱贫,发展前景好。小型无人机遥感系统具有机动灵活、成本低的优势,能快速获取小区域、大尺度农业产业园区的基础数据,在西南地区小区域土地适宜性评价中应用效果好。小区域土地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相对单一,许多大区域土地适宜性评价指标并不完全适用,需要根据土地利用的主要目的选择合适的评价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遥感 农业产业园 土地适宜性 评价 生态地质调查工程 昭觉县 四川省
下载PDF
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的复杂地形区农作物分类 被引量:16
16
作者 史飞飞 雷春苗 +2 位作者 肖建设 李甫 石明明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9-55,共7页
为准确获取中尺度复杂地形区西宁市内的农作物分布信息,该文利用HJ CCD和Landsat 8OLI影像数据提取研究区内农作物4-11月的NDVI时间序列数据,同时利用HJ-1A HSI高光谱数据,通过光谱特征变量提取和单因素方差分析后,选取5种光谱特征变量... 为准确获取中尺度复杂地形区西宁市内的农作物分布信息,该文利用HJ CCD和Landsat 8OLI影像数据提取研究区内农作物4-11月的NDVI时间序列数据,同时利用HJ-1A HSI高光谱数据,通过光谱特征变量提取和单因素方差分析后,选取5种光谱特征变量与NDVI时间序列数据组成多源数据集,并最终采用分类回归决策树(CART)和支持向量机(SVM)两种方法进行农作物分类。结果表明:1)采用多源数据集进行作物分类,最高分类精度达88.2%,明显高于采用单一时序NDVI数据的分类精度,表明在时间序列数据中融入高光谱数据能够提高作物的识别精度;2)采用CART决策树和支持向量机进行农作物识别,最优总体分类精度分别为88.2%和84.5%,表明基于CART方法的作物总体分类效果较优;3)在NDVI时间序列数据中融入高光谱数据能够提高生育期较为接近作物的识别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 作物分类 光谱特征变量 分类回归决策树 支持向量机
下载PDF
创新中心的形成:创新资源的集聚与利用模式 被引量:16
17
作者 李福 赵放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14,共8页
全球创新中心是以科技成果转化及其产业化、商业化为核心的产业和经济发达的中心城市或区域。世界科技和经济中心的四次转移现象表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其需求牵动是科技创新中心转移的根本动力。随着科技与经济的联系日益紧密,科学... 全球创新中心是以科技成果转化及其产业化、商业化为核心的产业和经济发达的中心城市或区域。世界科技和经济中心的四次转移现象表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其需求牵动是科技创新中心转移的根本动力。随着科技与经济的联系日益紧密,科学技术的发展不再是漫无边际的自然探索,而是牢牢抓住人类社会发展需求而进行有目的性的创新活动。现今,以国家为主体的科技中心转向了以城市为主体的创新中心竞争格局。创新中心的形成不再以原材料、设备、土地等物质资源投入为主,而是依托人才为核心的知识、技术、信息、资本等创新资源的聚集与利用为支撑,是创新资源聚集、融合、涌现、整合、开发与利用的过程,并以城市作为创新中心的角度来考察全球创新资源的集聚与利用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中心 创新资源 集聚模式 利用模式
下载PDF
芒硝外敷对ERCP术后急性胰腺炎模型大鼠的防治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16
18
作者 陈萌 丛军 +6 位作者 李甫 吕婵 彭莲 蒲晓伟 刘畅 蔡淦 龚彪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20年第S01期162-166,共5页
目的观察芒硝外敷对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术后急性胰腺炎模型大鼠的防治作用及机制。方法将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5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芒硝外敷预防组、消炎痛栓预防组、芒硝外敷治疗组,每组6只。除正常组外,其... 目的观察芒硝外敷对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术后急性胰腺炎模型大鼠的防治作用及机制。方法将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5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芒硝外敷预防组、消炎痛栓预防组、芒硝外敷治疗组,每组6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采用胰胆管内泛影葡胺注入的方法制备ERCP术后急性胰腺炎模型,硝外敷预防组、消炎痛栓预防组在造模前给予干预,芒硝外敷治疗组在术后干预。造模24 h后处死动物,检测血清中AMS、IL-6、IL-10、TNF-α含量;HE染色观察胰头组织病理,PCR检测胰尾组织中TNF-α、NF-κB mRNA表达。结果芒硝外敷预防及治疗组能够有效抑制血清AMS、IL-6、IL-10、TNF-α水平,且芒硝外敷治疗组有明显优势;芒硝外敷治疗组胰腺结构较为清晰,小叶间导管分布较为正常,无明显水肿,未发现坏死灶;芒硝外敷治疗组还可不同程度减弱TNF-α、NF-κB基因的上调。结论芒硝外敷能够一定程度上减轻胰腺炎症程度,保护胰腺组织,降低炎症因子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芒硝 外敷 PEP 防治作用 炎症
下载PDF
高速铁路小半径曲线钢轨侧磨研究 被引量:16
19
作者 徐凯 李芾 +1 位作者 吴文逸 吴昊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5-51,共7页
为解决高速铁路小半径钢轨磨耗问题,以高速动车组和小半径曲线钢轨为研究对象,基于Simpack建立高速动车组模型和编制轮轨磨耗程序,通过调整轮轨摩擦系数、轨距、车辆通过速度和轨底坡等参数,对车辆通过小半径曲线时的动力学性能及钢轨... 为解决高速铁路小半径钢轨磨耗问题,以高速动车组和小半径曲线钢轨为研究对象,基于Simpack建立高速动车组模型和编制轮轨磨耗程序,通过调整轮轨摩擦系数、轨距、车辆通过速度和轨底坡等参数,对车辆通过小半径曲线时的动力学性能及钢轨磨耗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减小外股钢轨与轮缘接触处的轮轨摩擦系数能改变轮轨黏滑特性,有利于降低外股钢轨的侧磨。适当加宽轨距和降低车辆通过速度有利于降低轮缘与轨距角处的接触应力,对侧磨有一定的改善作用。通过加大外股钢轨轨底坡,使车轮与外股钢轨的接触趋于优化,有利于减小钢轨侧磨现象。对钢轨进行校正性打磨也能一定程度改善轮轨接触关系,从而改善外股钢轨的侧磨和内股钢轨的表面波磨现象。当外股钢轨轨距角处摩擦系数为0.2、轨距加宽5~10 mm、外股钢轨轨底坡增加到1/20时,最有利于缓解外股钢轨的侧磨现象,同时通过钢轨打磨也能一定程度减轻轮轨磨耗及损伤,有利于延长钢轨的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小半径曲线 钢轨 磨耗 车辆系统动力学
下载PDF
我国有轨电车的发展现状与应用前景 被引量:16
20
作者 韩志彬 李芾 黄运华 《机车电传动》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7-11,22,共6页
简述了有轨电车的发展历程,总结国内轨道车辆供应商有轨电车的研发现状、技术特点,分析有轨电车的功能定位和适应条件,对国内城市发展有轨电车提出了建议,认为要科学理性地建设有轨电车。
关键词 有轨电车 技术特点 功能定位 发展历程 前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