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碎屑岩输导层非均质性与油气运聚成藏 被引量:24
1
作者 罗晓容 张立强 +4 位作者 张立宽 雷裕红 程明 施辉 曹斌风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53-272,共20页
碎屑岩地层普遍具有非均质性。然而,在勘探尺度的油气运聚和成藏研究中,输导层内部成分、结构和物性等方面的非均质性被忽略,致使输导层的非均质性特征及其对地层流体和油气运聚的作用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碎屑岩输导层的非均质性受沉... 碎屑岩地层普遍具有非均质性。然而,在勘探尺度的油气运聚和成藏研究中,输导层内部成分、结构和物性等方面的非均质性被忽略,致使输导层的非均质性特征及其对地层流体和油气运聚的作用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碎屑岩输导层的非均质性受沉积构造控制,在浅层埋藏过程中即已发生明显的差异性成岩作用,其中渗透性岩石被低渗透性隔夹层所分隔,具有一定的空间结构特征。在结构非均质性输导层中,油气运移路径的分布极不均匀,与传统上物性表现为宏观均质性的输导层模型相差甚远。结构非均质性输导层中的油气总体向上倾方向运移,在原先认为应发生垂直运移的层段运移的油气受隔夹层阻碍,运移路径变得十分复杂,侧向运移则可发生在输导层的上、中、下任意部位,但处于上倾方向的圈闭仍然是油气运移的最终指向和有利目标。在运移途中,油气可在任何地方聚集,其单个油气量较小,但数量众多,分布范围很广,总量可能远大于处于高点圈闭中的油气藏。结构非均质性输导层中,油气的运移路径和聚集方式与传统认识不同,为油气运聚和成藏过程的认识带来许多启示,勘探应该具有更为广泛的目标选择,洼陷区和斜坡区都可能成为有利勘探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导层 非均质性 油气运移路径 聚集方式 油气藏
原文传递
致密砂岩气储层有效性识别和定量评价——以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上古生界山西组一段为例 被引量:18
2
作者 秦波 曹斌风 +3 位作者 周进松 张立宽 雷裕红 张振宇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03-415,共13页
储层有效性识别和定量评价是制约致密砂岩油气勘探的关键难题。以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上古生界山西组一段为研究对象,从储层非均质性研究入手,开展砂岩微观—岩芯—测井尺度的细致观测,将含气储层砂岩划分为三种主要的岩石相,其中贫塑性... 储层有效性识别和定量评价是制约致密砂岩油气勘探的关键难题。以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上古生界山西组一段为研究对象,从储层非均质性研究入手,开展砂岩微观—岩芯—测井尺度的细致观测,将含气储层砂岩划分为三种主要的岩石相,其中贫塑性颗粒岩屑石英砂岩构成了物性和含气性相对较好的有效储集岩石。运用薄片和岩芯数据标定不同岩石相的常规测井响应,建立了基于主成分统计分析的有效储集岩石测井识别模型,认识了有效储层的空间分布规律。将储层有效性研究从微观尺度的岩石相描述拓展到宏观尺度的量化表征,实现了致密砂岩气有效储集空间分布的定量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非均质性 岩石相 测井响应 储层有效性评价 致密砂岩气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延长组7段页岩有机孔发育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6
3
作者 蔡振家 雷裕红 +7 位作者 罗晓容 王香增 程明 张丽霞 姜呈馥 赵谦平 尹锦涛 张立宽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67-379,共13页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延长组7段(长7段)中-低成熟度页岩中发育有机孔,但是对于影响陆相页岩储层中有机孔发育的影响因素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借助氩离子剖光和场发射扫描电镜分析等技术,研究了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长7段...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延长组7段(长7段)中-低成熟度页岩中发育有机孔,但是对于影响陆相页岩储层中有机孔发育的影响因素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借助氩离子剖光和场发射扫描电镜分析等技术,研究了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长7段页岩中不同类型固体有机质中有机孔发育特征,并统计分析了不同成熟度页岩样品中干酪根和运移固体有机质的有机孔径和有机孔面积占有机质面积的百分比(S R),以此为基础讨论了影响有机孔发育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长7段中不同成熟度页岩(R o:0.50%~1.25%)中有机质均发育有机孔,但是干酪根和运移固体有机质中的有机孔发育程度具有明显差异。沉积有机质(干酪根)主要以顺层富集、孤立分散及与粘土矿物共生3种形式赋存在页岩中,有机孔发育程度相对较低,有机孔面积占有机质面积的百分比介于0~44.13%,一般小于10%,平均6.03%;有机孔孔径主要在10~40 nm。运移固体有机质主要赋存在刚性颗粒粒间孔/粒间溶蚀孔、刚性颗粒与粘土矿物间粒间孔/粒间溶蚀孔和黄铁矿晶间孔等无机矿物孔中,有机孔发育程度较高,有机孔面积占有机质面积的百分比介于0~46.51%,一般小于30%,平均23.05%;孔径较大,主要在50~100 nm。长7段页岩中有机孔的发育程度主要受控于固体有机质类型、运移有机质丰度和有机质成熟度,运移固体有机质丰度越大,有机质成熟度越高,有机孔越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有机质类型 有机孔 页岩 延长组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海洋天然气水合物成藏系统研究进展及发展方向 被引量:13
4
作者 雷裕红 宋颖睿 +3 位作者 张立宽 苗来成 程明 刘乃贵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01-820,共20页
天然气水合物成藏系统的研究对于认识具有强非均质性的天然气水合物的资源分布、预测其甜点、提高其勘探成效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综合分析天然气水合物在成藏条件、成藏要素和成藏模式等方面的研究认识和勘探成果,综述了天然气水合物... 天然气水合物成藏系统的研究对于认识具有强非均质性的天然气水合物的资源分布、预测其甜点、提高其勘探成效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综合分析天然气水合物在成藏条件、成藏要素和成藏模式等方面的研究认识和勘探成果,综述了天然气水合物成藏系统在气源、稳定带特征及影响因素、储层类型与特征、运移通道类型和成藏模式等方面的研究新进展。天然气水合物的气源可分为生物气、深部热解气和混合气3种类型;水合物的储层类型包括软泥、粉砂质泥和粉砂等多种类型;在粒度较粗的储层中,水合物的含气饱和度往往相对较高;断层、裂隙、底辟构造、气烟囱和高渗透性地层等是天然气水合物的有效运移通道。前人依据气源及其与水合物稳定带的配置关系、水合物的生成速度与分解速度的消长关系、水合物形成的主控因素、运移通道的类型等建立了多种水合物成藏模式,但对于成藏过程中各成藏要素的时空演化及耦合关系、成藏效率的定量评价等研究仍不足,有必要将天然气从气源灶运移至稳定带的动力学过程与稳定带内天然气的运移、聚集、分解和散失的动力学过程有机结合起来开展研究。采用成藏动力学定量研究的思路和方法,应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来定量表征天然气水合物的成藏要素及其时空演化过程,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定量研究在气源灶、运移通道、稳定带和储层耦合条件下的天然气水合物的运移、聚集、分解、散失过程是未来天然气水合物成藏系统研究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水合物 气源 运移通道 形成机理 成藏模式
原文传递
深层—超深层碎屑岩储层非均质性特征与油气成藏模式 被引量:9
5
作者 罗晓容 杨海军 +8 位作者 王震亮 张立强 张立宽 雷裕红 周路 张宝收 严一鸣 曹斌风 刘志达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802-2819,共18页
深层—超深层地质条件下,储层的孔渗物性特征和流体动力连通关系决定了油气在储层中的流动状态,这也就决定了油气运移的动力条件和聚集成藏的机理与过程。本文基于对深层—超深层碎屑岩储层结构非均质性的研究,认识深层—超深层油气运... 深层—超深层地质条件下,储层的孔渗物性特征和流体动力连通关系决定了油气在储层中的流动状态,这也就决定了油气运移的动力条件和聚集成藏的机理与过程。本文基于对深层—超深层碎屑岩储层结构非均质性的研究,认识深层—超深层油气运聚成藏机制和过程,总结油气多期复合成藏模式,探索深层—超深层油气分布规律。碎屑岩储层普遍存在强烈的非均质性,受到沉积结构构造及成岩作用控制,表现出空间结构性特征,在埋藏至深层—超深层的过程中经历了差异性的成岩演化和油气充注。结构非均质性储层中的油气总体向上倾方向运移,受储层中砂体分布、隔夹层结构以及连通方式的影响,油气运移路径的分布极不均匀,在储层中任何部位都可能聚集,并可能继续运移到有利圈闭中富集。在深埋过程中,多期多幕的构造变动促使深层—超深层储层中已聚集的油气向着上倾方向运移调整,或沿着断裂向上运移调整至中—深层与之相关的有效储层中运移、聚集。深层—超深层勘探具有更为广泛的目标选择,洼陷区和斜坡区都可能成为有利勘探区域。现实的深层—超深层油气勘探新领域包括:构造高点油气藏向供源方向的拓展,深层—超深层烃源由断裂调整至中深层—超深层的次生油气聚集,深层—超深层与油气源相关的斜坡带以及深层—超深层生烃洼陷优质烃源岩层内部及相邻的有效储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地深层 储层非均质性 运移与聚集 成藏模式 勘探新领域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南缘农业气候资源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12
6
作者 王发科 都占良 +1 位作者 雷玉红 许学莲 《中国农学通报》 2019年第23期91-96,共6页
为了给柴达木盆地南缘合理利用气候资源和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利用柴达木盆地南缘1961—2015年气温、积温、日照时数、降水量等资料,应用气候倾向率、气候趋势系数等统计方法,分析该区农业气候资源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 为了给柴达木盆地南缘合理利用气候资源和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利用柴达木盆地南缘1961—2015年气温、积温、日照时数、降水量等资料,应用气候倾向率、气候趋势系数等统计方法,分析该区农业气候资源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柴达木盆地南缘热量资源呈增加趋势,年、季平均气温升高明显,年平均气温变化倾向率为0.49℃/10 a。≥0℃、≥10℃年积温变化倾向率分别为77.0℃/10 a、102.5℃/10 a。(2)光照资源呈略减少趋势,年平均日照时数减少倾向率为35.2 h/10 a,夏季减少较为明显,减少倾向率为16.7 h/10 a。(3)降水资源呈略增加趋势,年降水量增加倾向率为6.0 mm/10 a,夏季增幅较明显,增加倾向率为4.0 mm/10 a。(4)农业气候资源变化对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发展设施、特色农业,增加产量有利;同时也易造成农业水分供需矛盾加剧、农作物病虫害增多、农业成本和投资增加等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南缘 农业气候资源 变化特征
下载PDF
气候变化对柴达木盆地主要农作物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9
7
作者 王发科 雷玉红 +1 位作者 都占良 蔡玉琴 《中国农学通报》 2020年第14期107-112,共6页
为合理利用气候资源,提高农作物生产潜力提供科学依据,利用柴达木盆地1991-2017年气温、降水量和主要农作物(小麦、油菜)产量等资料,应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该区近27年来主要的气候因子(气温和降水)、作物产量的变化特征以及气候因子... 为合理利用气候资源,提高农作物生产潜力提供科学依据,利用柴达木盆地1991-2017年气温、降水量和主要农作物(小麦、油菜)产量等资料,应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该区近27年来主要的气候因子(气温和降水)、作物产量的变化特征以及气候因子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1991-2017年柴达木盆地年平均气温升高显著,升温率为0.5℃/10 a,降水呈略增加趋势,增幅为16.5 mm/10 a,气候趋于暖湿化。(2)农作物产量增加趋势明显,小麦平均每年增加73.0 kg/hm^2,油菜平均每年增加37.9 kg/hm^2;相对气象产量小麦年际正负变化较明显,油菜年际正负变化较频繁。(3)农作物产量与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存在着显著的相关性,气温每升高1.0℃,小麦产量增加845.8 kg/hm^2,油菜产量增加454.5 kg/hm^2;降水量每增加10 mm,小麦产量增加140.0 kg/hm^2,油菜产量增加74.0 kg/hm^2,气温对农作物产量影响较降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气候变化 农作物产量 影响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延安气田山西组致密砂岩气有效储层发育模式 被引量:7
8
作者 周进松 乔向阳 +7 位作者 王若谷 银晓 曹军 曹斌风 雷裕红 田坤 赵子丹 朱耿博仑 《天然气地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95-206,共12页
通过大量岩石薄片显微观察、扫描电镜分析及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测定,研究了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延安气田山西组致密储层岩石学组成,划分了岩石相类型,并将不同类型岩石的成岩演化过程与埋藏史、热史、烃类充注过程相结合,分析关键油气充... 通过大量岩石薄片显微观察、扫描电镜分析及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测定,研究了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延安气田山西组致密储层岩石学组成,划分了岩石相类型,并将不同类型岩石的成岩演化过程与埋藏史、热史、烃类充注过程相结合,分析关键油气充注期与储层致密化的时间匹配关系。研究表明:纯石英砂岩和富石英低塑性岩屑砂岩主要发育机械压实、次生溶蚀和高岭石沉淀,在二次关键烃类充注之前,孔隙度为15.8%~31.5%,属于中高渗储集岩石。而高凝灰质杂基石英砂岩、富塑性颗粒岩屑砂岩及碳酸盐致密胶结砂岩在第一次关键烃类充注之前,孔隙度为4.6%~10.8%,属于特低孔—低孔储集岩石,后期烃类充注难度较大。因此,早期油气充注时保持较高孔渗的纯石英砂岩和富石英低塑性颗粒岩屑砂岩,其成岩作用受到抑制,储层物性相对较好,是晚期天然气优势运移通道和聚集空间,进而构成了致密砂岩气储层中的甜点。研究成果对于深入理解储层致密化过程与成藏耦合关系,厘清有效储层岩石形成机理及甜点分布预测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储模式 烃类充注 古物性恢复 成岩演化 岩石相 致密储层 延安气田
原文传递
风险预警信息系统在血液内科患者跌倒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6
9
作者 张文坚 马灵甫 +2 位作者 雷宇红 刘香玉 陈娇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0年第10期302-304,共3页
目的探讨风险预警信息系统在血液内科患者跌倒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利用医院信息平台上线的护理管理系统,将住院患者风险预警信息系统应用于血液内科患者的跌倒监控,该信息系统包含跌倒风险评估、风险预警、风险质控、措施落实和... 目的探讨风险预警信息系统在血液内科患者跌倒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利用医院信息平台上线的护理管理系统,将住院患者风险预警信息系统应用于血液内科患者的跌倒监控,该信息系统包含跌倒风险评估、风险预警、风险质控、措施落实和跌倒指标的统计分析5个模块。比较使用预警信息系统前后血液内科患者在跌倒评估准确率防跌倒措施落实率、院内跌倒发生率等方面的差异,以及使用预警信息系统与否患者的住院满意度。结果使用预警信息系统后患者跌倒评估准确率和防跌倒措施落实率分别为94.00%、91.00%,较使用前的82.50%、73.00%上升(P<0.05)。2018年血液内科患者院内跌倒发生率为0.063%,与2017年的0.330%相比明显下降(P<0.05),且中度伤害和重度伤害比例明显下降。使用风险预警信息系统后血液内科患者对护士的满意度平均得分由原先的(87.03±6.35)分提升至(95.49±3.15)分(P<0.05)。结论应用风险预警信息系统进行跌倒安全的管理,能够有效提高对患者跌倒风险评估的准确度,降低跌倒发生风险,减轻跌倒损伤程度,确保患者住院期间安全,实现住院期间防跌倒的科学、规范、精细化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管理 预警信息系统 跌倒 风险管理
下载PDF
致密砂岩气运移的临界动力学条件探讨
10
作者 王若谷 乔向阳 +4 位作者 周进松 雷裕红 曹军 银晓 朱耿博仑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32-541,共10页
物理模拟是认识地下油气运移和聚集机理的重要方法和手段,为了更深入地认识深层条件下致密储层天然气运移的机理,以延安气田上古生界山西组致密砂岩气为例,设计了实验模型和边界条件。基于超低渗岩石多相渗流核磁共振在线模拟实验,探讨... 物理模拟是认识地下油气运移和聚集机理的重要方法和手段,为了更深入地认识深层条件下致密储层天然气运移的机理,以延安气田上古生界山西组致密砂岩气为例,设计了实验模型和边界条件。基于超低渗岩石多相渗流核磁共振在线模拟实验,探讨致密砂岩中天然气运移的临界压力、临界物性动力学条件,进而分析影响天然气运聚的控制因素。选取山西组不同砂岩类型包括石英净砂岩、富石英低塑性颗粒岩屑石英砂岩、富塑性颗粒岩屑砂岩和富凝灰质杂基石英砂岩样品,代表不同孔渗分布区间的岩石相储层,进行了恒定低注入流量、不同流速(流量)和不同压差充注实验。结果表明,致密砂岩储层的临界充注压力主要受岩石相和渗透率控制,渗透率较高的优势岩石相具有更低的临界充注压力,石英净砂岩天然气临界注入压力一般小于1.2 MPa,即使是物性很差的富塑性颗粒岩屑砂岩和富凝灰质杂基石英砂岩的天然气临界注入压力一般也小于1.5 MPa。同时,致密砂岩也没有绝对的天然气充注物性下限,但致密砂岩的充注效率、含气饱和度与储层物性,尤其是渗透率呈正相关,优势岩石相越发育、渗透率越高,充注效率和含气饱和度也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相 驱替实验 充注压力 动力学条件 天然气运移 致密砂岩气
下载PDF
基于自发渗吸接触角分布的致密砂岩油储层混合润湿性测量和表征 被引量:2
11
作者 季汉生 张立宽 +6 位作者 张立强 闫建钊 刘乃贵 宋颖睿 李超 雷裕红 程明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17-124,I0008,共9页
致密砂岩油储层具有混合润湿特性,快速且准确测量混合润湿性对致密砂岩油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意义。基于自发渗吸原理,应用饱和油自吸水和饱和水自吸油循环实验,对致密岩石表面渗吸液滴接触角进行原位测量,利用接触角分布曲线表征混合润湿... 致密砂岩油储层具有混合润湿特性,快速且准确测量混合润湿性对致密砂岩油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意义。基于自发渗吸原理,应用饱和油自吸水和饱和水自吸油循环实验,对致密岩石表面渗吸液滴接触角进行原位测量,利用接触角分布曲线表征混合润湿性,提出一种可以反映润湿孔隙表面比例和润湿程度的致密砂岩储层混合润湿性测量方法。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致密砂岩样品测量结果表明:3块致密油砂岩样品接触角分布在30°~110°之间,储层砂岩具有水润湿、中性润湿和油润湿特征,频率峰值出现在接触角为80°~90°,整体呈中性—弱亲水性润湿。与Amott法测量的整体润湿程度相吻合,验证基于自发渗吸液滴接触角混合润湿性测量方法的可靠性。该结果为致密砂岩油储层的混合润湿性表征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砂岩 混合润湿性 自发渗吸 接触角 延长组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基于数学模型的造纸机水针移动控制系统优化研究
12
作者 雷育红 谢歆鑫 《造纸科学与技术》 2024年第3期53-56,共4页
为有效应对造纸机水针移动惯性所造成的定位偏差,确保水针精准且快速移动,以拟合优化方法构建了造纸机水针移动控制数学模型。采取变速双控制中性区方法,以反复测试寻找控制中性区数值的合理范围,并针对性建立水针移动与中性区数值的数... 为有效应对造纸机水针移动惯性所造成的定位偏差,确保水针精准且快速移动,以拟合优化方法构建了造纸机水针移动控制数学模型。采取变速双控制中性区方法,以反复测试寻找控制中性区数值的合理范围,并针对性建立水针移动与中性区数值的数学模型,以求解控制中性区数值。实际应用验证结果表明,变速双控制中性区方法的引进使造纸机水针移动曲线变化趋向于平缓,且终止位置与设定位置误差控制于0.79%,精确度非常高;相比传统变速单控制中性区方法,水针移动响应时间缩短了25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针 移动控制 中性区数值 数学模型 精确度
下载PDF
贵德地区梨树始花期预报模型研究
13
作者 钟存 雷玉红 魏鹏 《中国农学通报》 2024年第11期97-102,共6页
利用贵德地区种植历史悠久软梨品种2007—2020年开花始期和同期气象要素数据,分析始花期与每旬平均气温、旬平均最高气温、旬平均最低气温、旬降水量和旬日照时数的相关性,应用逐步回归方法建立每年2月下旬—4月上旬每旬的梨树始花期预... 利用贵德地区种植历史悠久软梨品种2007—2020年开花始期和同期气象要素数据,分析始花期与每旬平均气温、旬平均最高气温、旬平均最低气温、旬降水量和旬日照时数的相关性,应用逐步回归方法建立每年2月下旬—4月上旬每旬的梨树始花期预报模型。通过9月上旬—次年4月中旬期间每旬气温、降水量和日照时数与梨树开花始期距平日序做相关性计算,梨花开放的迟早受梨树越冬期不同时段的气象因子影响,后期气象因子影响大,前期气象因子影响相对较小;温度、日照因子影响大,降水因子影响较小。模型检验结果显示,预测值与实测值相差3 d之内的有10 a,预报正确率达86%,预测准确率高,拟合度好,该模型能够更好地服务于黄河生态文化旅游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德地区 梨树始花期 预报模型
下载PDF
深层碎屑岩储层有效性及其评价方法 被引量:4
14
作者 罗晓容 张立宽 +8 位作者 张立强 刘乃贵 闫建钊 雷裕红 齐育楷 李俊 程明 严一鸣 曹斌风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968-986,共19页
盆地深层碎屑岩储层非均质性特征显著、流体动力条件多变、油气水关系复杂,对储层有效性的认识、判断和评价十分困难。通过系统的深层碎屑岩储层沉积-成岩作用研究,认识了碎屑岩储层的多尺度结构性特征,发现对于任一沉积微相的碎屑岩储... 盆地深层碎屑岩储层非均质性特征显著、流体动力条件多变、油气水关系复杂,对储层有效性的认识、判断和评价十分困难。通过系统的深层碎屑岩储层沉积-成岩作用研究,认识了碎屑岩储层的多尺度结构性特征,发现对于任一沉积微相的碎屑岩储层都可划分为有限类岩石相,主要为泥岩、贫塑性颗粒砂岩、富塑性颗粒砂岩和强钙质胶结砂岩,其空间分布受沉积构造控制。富塑性颗粒砂岩和强钙质胶结砂岩在第一期油气充注之前已变得致密,构成了储层中各个尺度的隔夹层;贫塑性颗粒砂岩中成岩作用多期发生,并可能伴随多期油气充注。即便埋藏到深层-超深层范围,贫塑性颗粒砂岩仍能够保持相对较好的孔渗条件,为有效储集岩石;其中,早期发生过原油充注、具亲油润湿性的贫塑性颗粒砂岩则构成了优质储集岩石。为表征和评价深层储层有效性,提出了一种可充分反映储层多层次结构非均质性的单元砂体充填建模方法,建立储层地质模型,利用有效储集岩石中获得的各种物性参数表征储层中有效储集空间分布。以准噶尔盆地腹部侏罗系三工河组二段砂岩储层为例,对深层储层有效性进行了评价,结果通过实际勘探认识的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 储层有效性 非均质性 储层地质模型 评价方法
下载PDF
格尔木地区气候资源变化特征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雷玉红 王发科 +3 位作者 侯岳 许学莲 梁志勇 颜亮东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5期221-227,共7页
利用柴达木盆地格尔木及小灶火2个气象台(站)1961-2015年气温、积温、日照及降水等主要农业气象资料,结合青海省气象台2 km×2 km格点化的非站点资料,应用气候倾向率、气候趋势系数等数理统计方法对格尔木地区的光、热、水等主要气... 利用柴达木盆地格尔木及小灶火2个气象台(站)1961-2015年气温、积温、日照及降水等主要农业气象资料,结合青海省气象台2 km×2 km格点化的非站点资料,应用气候倾向率、气候趋势系数等数理统计方法对格尔木地区的光、热、水等主要气候资源的变化特征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55年来格尔木地区年降水量呈波动略增多趋势,年平均气温和≥0℃、≥5℃、≥10℃年积温呈显著的增加趋势,而年日照时数整体呈明显的减少趋势。对农业而言,气候变化使格尔木地区农作物生长季延长,区域内宜农地海拔高度上升,农作物种植面积扩大,有利于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有利于区域内蔬菜、经济类等作物大面积种植或推广。这对实时开展格尔木地区农业结构调整,合理利用气候资源,减轻和避免不利气候条件的影响,促进农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气候资源 变化特征 农业生产影响 格尔木地区
下载PDF
诺木洪地区油菜生育期对气象条件的适宜性分析
16
作者 李春晖 雷玉红 +4 位作者 周磊 李积芳 祁玉佳 李金凤 刘伟虎 《青海科技》 2023年第6期178-184,共7页
利用2000-2009年诺木洪气象站观测的油菜生育期资料和同期气象资料,采用统计方法分析了诺木洪地区油菜生育期对气候条件的适应性指标,结果表明:诺木洪地区油菜平均生长周期为139 d;4月上旬至中旬进入播种期,8月下旬进入成熟阶段,生育期... 利用2000-2009年诺木洪气象站观测的油菜生育期资料和同期气象资料,采用统计方法分析了诺木洪地区油菜生育期对气候条件的适应性指标,结果表明:诺木洪地区油菜平均生长周期为139 d;4月上旬至中旬进入播种期,8月下旬进入成熟阶段,生育期天数以19.6 d/10 a的速率增加;诺木洪地区气温、日照、降水气候趋势率分别为0.453℃/10 a、-442.1 h/10 a、-26.21 mm/10 a,随着气温升高、日照减少、降水减少,油菜的生长期呈现延长趋势,而有效的水分条件利于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气象条件 适宜性指标
下载PDF
鄂南三叠系延长组自生成岩矿物成因及期次 被引量:4
17
作者 杨超 贺永红 +2 位作者 雷裕红 庞飞 李晓路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5-54,共10页
为弄清鄂尔多斯盆地南部三叠系延长组关键成岩矿物形成的时间与过程,通过对自生矿物之间的产状及其与其他矿物互生关系的镜下观察,并利用流体包裹体、碳酸盐碳氧同位素记录的成岩流体信息,深入讨论了盆地南部自生成岩矿物成因及期次。... 为弄清鄂尔多斯盆地南部三叠系延长组关键成岩矿物形成的时间与过程,通过对自生矿物之间的产状及其与其他矿物互生关系的镜下观察,并利用流体包裹体、碳酸盐碳氧同位素记录的成岩流体信息,深入讨论了盆地南部自生成岩矿物成因及期次。研究认为,泥微晶方解石、菱铁矿和白云石(旬邑地区)为成岩早期沉淀的矿物,其中,菱铁矿的形成时间早于自生绿泥石包膜;泥微晶方解石沉淀时间与菱铁矿大致同期;旬邑地区白云石胶结物与北部物源区的泥微晶方解石和菱铁矿胶结物的形成同期;中晚期亮晶方解石和铁方解石等的形成时间整体早于白云石和铁白云石。石英次生加大边的两个世代分别对应90.0~100.0℃和110.0~120.0℃;自生微晶石英生长的时间略早于或同时于自生绿泥石的形成时间。自生绿泥石包膜主要形成于成岩早期,一般呈两个世代生长,第一世代自生绿泥石形成于20.0~50.0℃,以颗粒绿泥石环边赋存状态为主;第二世代形成于部分机械压实作用以后,只生长于孔隙接触的颗粒表面或第一世代绿泥石形成的微晶石英晶体表面,形成温度约为50.0~70.0℃。研究区延长组自生伊利石的分布较为广泛,其形成具有多源性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 三叠系 延长组 自生矿物 成因 期次
下载PDF
宁夏枸杞在柴达木高寒地区的适应性及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4
18
作者 祁贵明 雒维萍 +2 位作者 雷玉红 李海凤 管吉龙 《中国农学通报》 2019年第31期83-88,共6页
研究宁夏枸杞(Lycium barbarum L)在高寒地区的适应性对其推广应用具有重要的经济和实践价值。笔者选择柴达木高寒地区1300 m2的宁夏枸杞种植地,利用连续观测3年的宁夏枸杞发育期、产量因素和产量结构,结合当地气象资料探究宁夏枸杞在... 研究宁夏枸杞(Lycium barbarum L)在高寒地区的适应性对其推广应用具有重要的经济和实践价值。笔者选择柴达木高寒地区1300 m2的宁夏枸杞种植地,利用连续观测3年的宁夏枸杞发育期、产量因素和产量结构,结合当地气象资料探究宁夏枸杞在高寒地区的适应性。结果表明:宁夏枸杞在柴达木高寒地区的发育时间为181天;平均产量为426.52 g/m^2;产量结构为:老眼枝果>夏果>秋果。枸杞产量与气象因子的Pearson相关显示:局域环境中枸杞产量与气象因子的关系均不显著(P>0.05),推测该区域枸杞产量主要受灌溉驱动。综合表明,宁夏枸杞在柴达木高寒地区的适应性较好,但需要合理经营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夏枸杞 柴达木高寒地区 适应性 产量结构 气象因子
下载PDF
基于关键气象因子的柴达木枸杞产量预报模型研究
19
作者 雷玉红 李春晖 +5 位作者 妥淑贞 张英德 马秀兰 高成忠 钟存 颜亮东 《中国农学通报》 2023年第23期55-61,共7页
选取柴杞主产区内各台站2011—2020年枸杞生育期观测数据及1991—2019年枸杞生育期气温、降水、日照等气象要素及枸杞产量数据,应用逐步回归、概率统计、图表分析法等统计方法进行基于关键气象因子的柴达木枸杞产量预报模型研究,结果表... 选取柴杞主产区内各台站2011—2020年枸杞生育期观测数据及1991—2019年枸杞生育期气温、降水、日照等气象要素及枸杞产量数据,应用逐步回归、概率统计、图表分析法等统计方法进行基于关键气象因子的柴达木枸杞产量预报模型研究,结果表明:(1)影响枸杞产量的发育时段分别为展叶、老眼枝开花、春梢开花、老眼枝果成熟、秋梢开花、夏果成熟及秋果成熟期。(2)根据田间土壤墒情及早灌溉头遍水,促进展叶;日最高气温超过25℃时开花授粉将受到不利影响,落花率增高;日照强、日照时间长有利于果实成熟,风力大、大风日数多容易造成落果;连阴雨天气容易诱发黑果病,降低枸杞产量和品质;晴天有利于采收和晾晒。(3)通过0.01显著检验的气象因子与产量建立的枸杞产量预报模型,检验2019年的产量,准确率达到了91.8%,相对误差为8.2%,充分说明,选取的气象要素,能够较准确的预报该地区的枸杞产量,预报精度较好,可以在实际预报业务中应用。(4)在进行枸杞产量预报服务时,若出现气象要素以外其他影响因子出现较大变化时,应考虑趋势产量的显著变化,结合实地调研调整模型的预报结果,以进一步提高预测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发育时段 关键气象因子 枸杞产量 预报模型研究 柴达木盆地
下载PDF
手术室整体护理配合在股骨粗隆骨折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杨锦秀 Liu Zhen lei yuhong 《西藏医药》 2022年第6期87-89,共3页
目的 探究手术室整体护理配合在股骨粗隆骨折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本院就诊的70例行股骨粗隆骨折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分为观察组(n=35)和对照组(n=35)。比较两组临床... 目的 探究手术室整体护理配合在股骨粗隆骨折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本院就诊的70例行股骨粗隆骨折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分为观察组(n=35)和对照组(n=35)。比较两组临床指标、髋关节功能评分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Harri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2例,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5.71%,而对照组总不良反应8例,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86%。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着降低(P<0.05)。结论 股骨粗隆骨折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手术应用手术室整体护理配合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失血量,有效改善髋关节功能以及降低术后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室整体护理 股骨粗隆骨折 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手术 应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