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基因蛋白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5
1
作者 费晨曦 向学熔 +4 位作者 张华昌 文钦 叶国 潘兰兰 冯天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9-83,共5页
目的研究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基因蛋白(phosphatase and tensin homolog deleted on chromosome ten,PTEN)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30例OSCC及30例距癌... 目的研究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基因蛋白(phosphatase and tensin homolog deleted on chromosome ten,PTEN)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30例OSCC及30例距癌组织边界>2 cm的癌旁组织,Western blot测定上述组织PTEN蛋白含量,qRT-PCR测定mRNA的表达水平,免疫组化(immunohistochemistry,IHC)定性测定PTEN蛋白在上述组织细胞中的组织学定位与表达情况,并根据PTEN表达结果分析其与OSCC临床病理关系。结果 1癌旁组织均为PTEN蛋白阳性表达,PTEN蛋白阳性表达主要为细胞浆内棕黄色或棕褐色染色。OSCC组织多为阴性表达。2OSCC癌组织中PTEN(蛋白和mRNA)的表达明显低于2 cm外的癌旁组织(P<0.05)。3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发生部位OSCC的PTEN(蛋白和mRNA)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PTEN在高分化鳞癌中的表达明显较中低分化鳞癌高(P<0.05)。5无淋巴转移的较有淋巴转移的表达高(P<0.05)。6临床Ⅰ+Ⅱ期表达明显高于Ⅲ+Ⅳ期(P<0.05)。结论 PTEN在OSCC癌组织中存在不同程度的异常表达,可能是口腔鳞癌发生、发展、侵袭转移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基因蛋白 口腔鳞状细胞癌 免疫组化
下载PDF
风险管理在急诊监护病房患者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20
2
作者 王庆玲 何婧瑜 +2 位作者 刘兰兰 梁潇 封彬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6年第35期5123-5125,共3页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急诊监护病房患者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5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急诊监护病房收治的行CRRT的重症患者7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急诊监护病房患者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5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急诊监护病房收治的行CRRT的重症患者7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风险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时间、焦虑、抑郁状况、患者家属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CRRT治疗时间(12.73±3.13)d,焦虑自评量表(SAS)(33.12±6.94)分,抑郁自评量表(SDS)(38.21±5.56)分;对照组患者分别为(12.73±3.13)d,(51.56±1.81),(52.37±1.3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0.235,8.274,9.024;P〈0.05)。观察组患者家属的护理满意率为97.30%,对照组为81.0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χ^2=5.045,P〈0.05)。结论风险管理能缩短CRRT治疗时间,减轻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患者家属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急诊监护病房 风险管理
原文传递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血压及血脂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邓兰兰 潘玉华 +2 位作者 冯金玉 张燕 马晓超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7年第4期129-131,共3页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血压及血脂的关系。方法随机抽取来西城区白纸坊中心进行体检的中老年患者共429例,并将其分成4组,其中单纯高血压患者108例,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患者114例,高脂血症患者100例及健康人群107例。入选人群均进行颈...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血压及血脂的关系。方法随机抽取来西城区白纸坊中心进行体检的中老年患者共429例,并将其分成4组,其中单纯高血压患者108例,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患者114例,高脂血症患者100例及健康人群107例。入选人群均进行颈动脉彩超检查,测量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ntima Media Thickness,IMT)并探测斑块,同时抽取外周静脉血化验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HDL-C)、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C)及空腹血糖(Glucose,GLU)。结果单纯高血压组IMT及斑块发生率高于健康人群组(P<0.05),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组IMT及斑块发生率高于健康人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血压及血脂水平有一定的相关性,在社区临床诊疗过程中,对高血压患者积极控制血压的同时,应早期对血脂水平进行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脉粥样硬化 血压 血脂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