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针刺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络病辨证思路
1
作者 张家润 刘璐 +1 位作者 吕天丽 李彬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1340-1345,共6页
根据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疼痛特征和发病过程,将其归属为中医学“络病”范畴。认为其病机核心在于“毒”“瘀”“虚”,络病辨证可分为毒邪炽络、瘀血阻络与络脉虚损证。针刺治疗选穴以阿是穴为主,毒邪炽络者,适用火针密刺以拔毒止痛;瘀... 根据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疼痛特征和发病过程,将其归属为中医学“络病”范畴。认为其病机核心在于“毒”“瘀”“虚”,络病辨证可分为毒邪炽络、瘀血阻络与络脉虚损证。针刺治疗选穴以阿是穴为主,毒邪炽络者,适用火针密刺以拔毒止痛;瘀血阻络者,适用刺络放血以祛瘀止痛;络脉虚损者,适用火针围刺、毫针毛刺与平刺联合夹脊穴针刺治疗以荣络止痛。临床根据络病辨证选择最适宜的针刺治疗方案,可与整体辨治相结合,进一步提升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针刺 辨证 络病
原文传递
针刺对卒中后失语症患者语言相关功能脑区的影响:基于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研究的系统评价
2
作者 马佳骏 杜猷 +5 位作者 吕天丽 刘璐 李彬 赵洛鹏 田伟 孙敬青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24年第6期84-89,共6页
目的探讨针刺对卒中后失语症(PSA)患者语言相关功能脑区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和维普网关于针刺治疗PSA的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研究,检索时间从建库至2023-07-01。统计纳入文献针刺穴位使用... 目的探讨针刺对卒中后失语症(PSA)患者语言相关功能脑区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和维普网关于针刺治疗PSA的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研究,检索时间从建库至2023-07-01。统计纳入文献针刺穴位使用频次及针刺联合语言康复与语言康复训练后、针刺联合语言康复训练前后PSA患者差异语言相关功能脑区。结果初检获得文献982篇,最终纳入文献20篇,使用频次排名前6位的穴位分别为通理穴(11次)、廉泉穴(11次)、金津穴(10次)、玉液穴(10次)、悬钟穴(9次)、百会穴(9次)。6篇文献报道针刺对PSA患者语言相关功能脑区的影响,其中5篇文献报道针刺前后差异语言相关功能脑区为左侧颞叶,4篇文献报道为双侧额叶,4篇文献报道为右侧颞叶,3篇文献报道为中央前回,2篇文献报道为右侧舌回,2篇文献报道为右侧梭状回。14篇文献报道针刺联合语言康复对PSA患者语言相关功能脑区的影响,其中6篇文献报道针刺联合语言康复前后差异语言相关功能脑区为左侧颞叶,5篇文献报道为双侧额叶,4篇文献报道为右侧颞叶,3篇文献报道为中央前回,2篇文献报道为右侧舌回,2篇文献报道为右侧梭状回,2篇文献报道为基底核区。结论针刺及针刺联合语言康复治疗PSA的机制可能与调节优势半球额颞叶功能活动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语 卒中后失语 针刺 FMRI 系统评价(主题)
下载PDF
卒中后基底节失语症患者针刺联合语言康复训练前后静息态脑功能网络连通性变化分析
3
作者 吕天丽 马佳骏 +4 位作者 刘璐 付明阳 谭中建 常静玲 孙敬青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23年第9期1313-1318,共6页
目的采用基于独立成分分析(ICA)的静息态脑功能网络连通性(FNC)方法,分析卒中后基底节失语症(BGA)患者的FNC变化特征,探讨其发生及针刺联合语言康复训练干预下的恢复机制。方法采用前瞻性观察性研究方法,纳入2021年7月至2022年12月于首... 目的采用基于独立成分分析(ICA)的静息态脑功能网络连通性(FNC)方法,分析卒中后基底节失语症(BGA)患者的FNC变化特征,探讨其发生及针刺联合语言康复训练干预下的恢复机制。方法采用前瞻性观察性研究方法,纳入2021年7月至2022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就诊的右利手BGA患者16例,以及年龄、性别、教育程度、利手相匹配的健康被试者14例,采集健康被试者及干预前后BGA患者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人口学信息以及《西部失语症检查》资料,应用基于MATLAB平台的GIFT工具箱进行ICA及静息态脑网络FNC分析,横向对比BGA患者与健康被试者FNC差异,纵向比较干预前后BGA患者FNC变化。结果与健康被试者相比,卒中后BGA患者干预前表现为基底节网络与默认网络、视觉网络的连通性减弱,而听觉网络和右侧额顶网络、楔前叶网络的连通性增强;针刺联合语言康复训练干预后表现为基底节网络与视觉网络、楔前叶网络的连通性减弱,前凸显网络与双侧额顶网络的连通性减弱,而默认网络和听觉网络、右侧额顶网络、视觉网络的连通性增强。BGA患者组内干预前后表现为基底节网络与左侧额顶网络连通性增强。结论基底节网络与其他脑网络间的FNC变化是反映BGA发生与语言功能恢复机制的关键,针刺联合语言康复训练可能通过增强基底节网络与左侧额顶网络的连通性来改善语言功能,而注意力资源的重新分配可能也是促进BGA患者语言功能恢复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疗法 言语和语言障碍康复 基底节失语 功能网络连通性 磁共振成像
原文传递
针刺对无先兆偏头痛患者疼痛调控脑区影响的文献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陈秋怡 刘璐 +4 位作者 吕天丽 刘昱含 陈瑛 朱丽颖 李彬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0期1985-1992,共8页
目的 分析针刺对无先兆偏头痛患者脑功能活动的影响,探讨针刺治疗无先兆偏头痛的机制。方法检索PubMed、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期刊资源整合服务平台中收录的从2012年1月1日至2022年1月1日与针灸治疗无先兆偏头痛及功能磁共振(fMRI... 目的 分析针刺对无先兆偏头痛患者脑功能活动的影响,探讨针刺治疗无先兆偏头痛的机制。方法检索PubMed、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期刊资源整合服务平台中收录的从2012年1月1日至2022年1月1日与针灸治疗无先兆偏头痛及功能磁共振(fMRI)相关的临床研究文献。对纳入文献的研究类型、干预方式、腧穴选择、观察指标以及针刺治疗无先兆偏头痛影响的高频脑区进行总结与分析。结果 共纳入24篇文献,19篇为中文文献,5篇为英文文献;9项研究比较真针刺与安慰针刺对无先兆偏头痛患者脑功能的影响;11项研究采用了健康受试者作为对照。文献中涉及腧穴共有29个,其中使用频次>5的高频腧穴共5个,分别为外关、阳陵泉、丘墟、足临泣和风池穴。与健康受试者相比,无先兆偏头痛患者脑功能升高的脑区为额叶、扣带回,脑功能降低的脑区为楔前叶。真针刺治疗无先兆偏头痛影响的脑区为中央前回、中央后回、海马、后扣带回及前额叶皮层;安慰针刺治疗后患者脑功能未见明显变化。真针刺治疗脑功能升高的脑区为前扣带回、中央前回和小脑,脑功能降低的脑区为中央后回、后扣带回和楔前叶。结论 针刺可改善无先兆偏头痛患者疼痛相关脑区功能异常,主要脑功能升高的脑区为前扣带回、中央前回和小脑,脑功能降低的脑区为中央后回、后扣带回和楔前叶,这可能是其发挥针刺镇痛的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头痛 针刺 神经影像学 功能磁共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