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校有组织科研的界面治理: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3
1
作者 余荔 罗志毅 谢恬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19,共10页
在大科学时代背景下,高校有组织科研作为回应国家战略发展需求与驱动原始性、引领性科技创新的重要方式,展现为多维交织、跨界协同的复杂系统工程,其核心要义在于实现多主体和多要素的协同联动,强调科研的科学治理和范式重塑。将界面治... 在大科学时代背景下,高校有组织科研作为回应国家战略发展需求与驱动原始性、引领性科技创新的重要方式,展现为多维交织、跨界协同的复杂系统工程,其核心要义在于实现多主体和多要素的协同联动,强调科研的科学治理和范式重塑。将界面治理理论分析框架嵌入高校有组织科研实践,通过纵向、横向、斜向三个维度的深入剖析,阐释高校有组织科研的界面生成、功能与目标、内部结构、外部情境等核心构成要素,厘清高校有组织科研的内在逻辑。深化高校有组织科研的治理路径应分别从价值目标、理念共识、制度驱动和跨界协同等四个方面着手,进一步夯实黏合性界面治理体系,构建弹性化界面管理机制,形成渗透性界面治理结构,打造交互性界面治理网络,融合跨领域、跨学科、跨部门、跨空间的治理界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组织科研 界面治理理论 治理界面 实践路径
下载PDF
QuEChERS法检测植物提取类化妆品中有机氯农药残留 被引量:2
2
作者 宋严豪 肖新荣 +3 位作者 周牧艳 罗芝伊 李思进 丁瑶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3094-3097,共4页
建立检测植物提取类化妆品中有机氯农药残留的方法。采用QuEChERS法优化前处理,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检测分析结果。优化后采用乙腈溶剂,加入2 g氯化钠、3 g无水硫酸镁、1 g柠檬酸钠、0.5 g柠檬酸氢二钠进行提取,净化剂:150 mg MgSO_(4)... 建立检测植物提取类化妆品中有机氯农药残留的方法。采用QuEChERS法优化前处理,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检测分析结果。优化后采用乙腈溶剂,加入2 g氯化钠、3 g无水硫酸镁、1 g柠檬酸钠、0.5 g柠檬酸氢二钠进行提取,净化剂:150 mg MgSO_(4)、50 mg PSA、80 mg C_(18)。结果18种有机氯农药的线性范围为0.05~0.5 mg/kg,线性相关系数均≥0.995,检出限为0.006~0.059 mg/kg,定量限为0.018~0.190 mg/kg。在0.1,0.2,0.5 mg/L三个浓度下加标回收率在75.23%~107.49%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在2.37%~6.31%之间。该方法操作简单、快速、稳定,适用于高通量农药残留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uEChERS法 有机氯农药 植物提取类化妆品
下载PDF
UPLC法测定心舒宝片中11种酚酸类成分的含量
3
作者 林小红 陈晓毅 +5 位作者 郑文炜 王莎莎 徐伟 许文 罗志毅 袁慧君 《北方药学》 2023年第12期12-15,共4页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测定心舒宝片中11种酚酸类成分的含量,为心舒宝片的质量评价奠定基础。方法:采用Welch Ultimate XB-C18(2.1 mm×150 mm,1.8μm)色谱柱;柱温为25℃;梯度洗脱;流速0.2 mL·min^(-1);检测波长为32...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测定心舒宝片中11种酚酸类成分的含量,为心舒宝片的质量评价奠定基础。方法:采用Welch Ultimate XB-C18(2.1 mm×150 mm,1.8μm)色谱柱;柱温为25℃;梯度洗脱;流速0.2 mL·min^(-1);检测波长为320 nm;进样量为3μL。利用UPLC法对心舒宝片中包括没食子酸、丹参素、原儿茶酸、新绿原酸、原儿茶醛、绿原酸、隐绿原酸、迷迭香酸、紫草酸、丹酚酸B、丹酚酸A等11种化学成分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在考察的浓度范围内,各化学成分均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4),回收率均在98.37%~101.15%,RSD在1.20%~2.81%,且精密度、稳定性和重复性均符合分析要求。结论:本实验采用UPLC法高效、快速、全面地对心舒宝片的11种质量标志物进行分析与含量测定,为心舒宝片药效物质基础研究及生物效应质量评价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舒宝片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 质量标志物 检测方法
下载PDF
基于LC-MS和SPR垂钓技术的安宫牛黄丸质量标志物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袁慧君 陈晓毅 +6 位作者 陈攀振 张基荣 张荣霜 许文 徐伟 林小红 罗志毅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848-1864,共17页
阐明中药复方的质量标志物对于了解中药复方的作用机制、质量标准提升使用和中药新药二次开发至关重要。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技术在中药生物质量标志物鉴定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该研究建了一种基于SPR垂钓技术... 阐明中药复方的质量标志物对于了解中药复方的作用机制、质量标准提升使用和中药新药二次开发至关重要。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技术在中药生物质量标志物鉴定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该研究建了一种基于SPR垂钓技术来分析安宫牛黄丸的质量标志物。首先,利用UPLC-Q-TOF-MS分析安宫牛黄丸主要化学成分71个,并采用网络药理学对鉴定化学成分预测包括STAT3在内的安宫牛黄丸抗脑卒中的潜在靶点;其次,构建STAT3蛋白芯片,采用SPR垂钓系统对安宫牛黄丸提取物进行垂钓回收,分析鉴定其潜在的活性成分,包括黄连碱、巴马汀、表小檗碱、小檗碱、甲基黄连碱、去亚甲基小檗碱、药根碱、四氢黄连碱、黄芩素、黄芩苷甲酯10种成分;第三,采用SPR筛选和分子对接技术确定10个活性成分对STAT3靶点的亲和动力学参数KD分别为44.7、44、58.1、51.3、39.7、32.1、49.2、69.1、19.7、24.9μmol·L^(-1),分子对接结果良好。首次利用STAT3靶点芯片联合UPLC-Q-TOF-MS有效鉴定安宫牛黄丸化学成分及与STAT3靶点配体成分,提示STAT3可作为安宫牛黄丸构建生物质量评价的潜在质量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宫牛黄丸 网络药理学 液质联用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 STAT3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