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集成聚类的流量分类架构 被引量:11
1
作者 鲁刚 余翔湛 +1 位作者 张宏莉 郭荣华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870-2883,共14页
流量分类是优化网络服务质量的基础与关键.机器学习算法利用数据流统计特征分类流量,对于识别加密私有协议流量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特征偏置和类别不平衡是基于机器学习的流量分类研究所面临的两大挑战.特征偏置是指一些数据流统计特征... 流量分类是优化网络服务质量的基础与关键.机器学习算法利用数据流统计特征分类流量,对于识别加密私有协议流量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特征偏置和类别不平衡是基于机器学习的流量分类研究所面临的两大挑战.特征偏置是指一些数据流统计特征在提高部分应用识别准确率的同时也降低了另外一部分应用识别的准确率.类别不平衡是指机器学习流量分类器对样本数较少的应用识别的准确率较低.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基于集成聚类的流量分类架构(traffic classification framework based on ensemble clustering,简称TCFEC).TCFEC由多个基于不同特征子空间聚类的基分类器和一个最优决策部件构成,能够提高流量分类的准确率.具体而言,与传统的机器学习流量分类器相比,TCFEC的平均流准确率最高提升5%,字节准确率最高提升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集成聚类的流量分类架构 集成聚类 流量分类 数据流特征 机器学习
下载PDF
干旱胁迫下氮素对胡杨幼苗生长及光合的影响 被引量:23
2
作者 钟小莉 马晓东 +2 位作者 吕豪豪 朱成刚 杨余辉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2777-2786,共10页
胡杨(Populus euphratica)是塔里木河流域荒漠河岸林重要的抗逆种质资源,胡杨幼苗的存活及生长受水分和氮素的限制。为了研究干旱胁迫下氮素供应对胡杨幼苗早期形态建成的影响,本试验以1年生胡杨实生幼苗为研究对象,采用温室盆栽试验,设... 胡杨(Populus euphratica)是塔里木河流域荒漠河岸林重要的抗逆种质资源,胡杨幼苗的存活及生长受水分和氮素的限制。为了研究干旱胁迫下氮素供应对胡杨幼苗早期形态建成的影响,本试验以1年生胡杨实生幼苗为研究对象,采用温室盆栽试验,设置4个水分处理(D_1、D_2、D_3、D_4,土壤含水量为20%~25%、40%~45%、60%~65%、80%~85%)和3种施氮水平(N_0、N_1、N_2:0、3、6 g·pot-1),测定胡杨幼苗的生长指标、叶绿素荧光和光合参数。结果表明:轻度干旱胁迫(D_3)下,施氮量为N_1时,胡杨幼苗的表观生长和光合能力显著提高;幼苗根冠比在D_1时最低,施氮使其显著增大;干旱胁迫(D_1、D_2、D_3)下,N对幼苗生长的促进作用大于N_2;严重干旱胁迫(D_1)时,施氮显著提高幼苗荧光参数和光合速率,增强其光合能力;因此,胡杨幼苗在土壤相对含水量60%~65%(D3)、氮素量为3g·pot^(-1)(N_1)时,其生长表现为最佳状态;干旱胁迫下,氮素能显著增强幼苗地下部分生长和光合能力,表明氮素对干旱胁迫具有补偿效应,可促进幼苗的早期形态建成,有效帮助幼苗渡过生长脆弱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杨幼苗 氮素 干旱胁迫 叶绿素荧光 光合
原文传递
基于组织变革理论的医院多学科综合诊疗体系构建 被引量:7
3
作者 卢建龙 曹志刚 +1 位作者 王宇 郭小毛 《中国肿瘤》 CAS CSCD 2017年第9期665-668,共4页
根据组织变革理论,回顾性总结分析2005~2016年间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在组织流程、技术支撑和人才培养等3个组织变革维度的多学科综合诊疗体系构建经验和建设效果,并探索组织变革理论在多学科综合诊疗中的应用。案例研究发现多学科综合... 根据组织变革理论,回顾性总结分析2005~2016年间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在组织流程、技术支撑和人才培养等3个组织变革维度的多学科综合诊疗体系构建经验和建设效果,并探索组织变革理论在多学科综合诊疗中的应用。案例研究发现多学科综合诊疗体系的建设和发展需要依靠完善的组织制度和工作流程,科研和信息化的技术支持,以及可持续的人才培养和绩效激励机制,这与组织变革理论相辅相成。组织变革理论可用于指导医院多学科综合诊疗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变革 多学科诊疗 组织结构 技术支持 人才培养
原文传递
手法闭合复位结合外固定架治疗儿童肱骨干骨折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
4
作者 赵朝锋 高泉阳 +4 位作者 张天健 韩卢丽 赵俊峰 陈刚 崔玉 《中国骨伤》 CAS 2017年第7期622-626,共5页
目的 :探讨闭合复位微创治疗儿童肱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1年7月至2015年4月采用手法闭合复位结合外固定架固定治疗39例儿童肱骨干骨折,男27例,女12例;年龄3~14岁,平均8.6岁;受伤至治疗时间2 h^7 d,平均2.7 d;其中上段骨折6例,... 目的 :探讨闭合复位微创治疗儿童肱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1年7月至2015年4月采用手法闭合复位结合外固定架固定治疗39例儿童肱骨干骨折,男27例,女12例;年龄3~14岁,平均8.6岁;受伤至治疗时间2 h^7 d,平均2.7 d;其中上段骨折6例,中段骨折21例,下段骨折12例。所有患儿为闭合性损伤,损伤后出现疼痛、肿胀、局部畸形及活动受限等症状,X线检查提示肱骨干骨折。采用肩关节功能Neer评分及肘关节功能HSS评分记录并对比分析治疗前后肩肘关节疼痛、功能、活动度。结果:39例患者均获随访,时间6~12个月,平均8.6个月。术后2例出现针道浅表感染,经换药愈合;其他病例针孔愈合良好。治疗前后肩关节Neer各项评分和总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后肘关节HHS疼痛、功能及总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末次随访患者肩关节功能Neer评分为88.82±2.50,其中优29例,良9例,可1例;肘关节功能HSS评分为91.51±5.09,其中优秀30例,良好7例,一般2例。结论:手法闭合复位结合外固定架治疗儿童肱骨干骨折,具有创伤小、复位效果确切、固定可靠、利于肩肘关节早期功能锻炼等优点,此疗法可作为临床上治疗儿童肱骨干骨折的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骨折 儿童 正骨手法 外固定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