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页岩气开采中的若干力学前沿问题 被引量:65
1
作者 刘曰武 高大鹏 +24 位作者 李奇 万义钊 段文杰 曾霞光 李明耀 苏业旺 范永波 李世海 鲁晓兵 周东 陈伟民 傅一钦 姜春晖 侯绍继 潘利生 魏小林 胡志明 端祥刚 高树生 沈瑞 常进 李晓雁 柳占立 魏宇杰 郑哲敏 《力学进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236,共236页
页岩气的开采涉及破裂和收集输运两个关键过程.如何实现2000 m以下、复杂地应力作用下、多相复杂介质组分的页岩层内网状裂纹的形成,同时将孔洞、缝隙中的游离、吸附气体进行高效收集,涉及到诸多的核心力学问题.这一工程过程涵盖了力学... 页岩气的开采涉及破裂和收集输运两个关键过程.如何实现2000 m以下、复杂地应力作用下、多相复杂介质组分的页岩层内网状裂纹的形成,同时将孔洞、缝隙中的游离、吸附气体进行高效收集,涉及到诸多的核心力学问题.这一工程过程涵盖了力学前沿研究的诸多领域:介质和裂纹从纳米尺度到千米尺度的空间跨越,游离、吸附气体输运过程中微秒以下的时间尺度事件到历经数年开采的时间尺度跨越,不同尺度上流体固体的相互作用,以及压裂过程中通过监测信息反演内部破坏状态等.针对近年来我们国家页岩气勘探开发工作所取得的成就及后续发展中面临的前沿力学问题,在综合介绍页岩气藏的基本特征和开发技术的基础上,以页岩气开采中的若干力学前沿问题为主线,从页岩力学性质及其表征方法、页岩气藏实验模拟技术、页岩气微观流动机制及流固耦合特征、水力压裂过程数值模拟方法、水力压裂过程微地震监测技术、高效环保的无水压裂技术等6个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和展望,结合页岩气藏开发的工程实践,深入探究了其中力学关键问题,以期对从事页岩气领域的开发和研究的从业人员提供理论基础,同时,该方面的内容对力学学科、尤其是岩土力学领域的科研工作也具有重要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压裂 力学性质 数值模拟 监测技术 渗流
下载PDF
页岩气高效开采的力学问题与挑战 被引量:45
2
作者 柳占立 庄茁 +2 位作者 孟庆国 詹世革 黄克智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07-516,共10页
页岩气是指赋存于富含有机质泥页岩中以吸附和游离状态为主要存在方式的天然气,中国资源量丰富,地域分布广泛.页岩气开采能缓解我国常规油气产量不足、煤化石燃料引起环境污染等问题,已成为中国绿色能源开发的重要领域.尽管北美页岩气&q... 页岩气是指赋存于富含有机质泥页岩中以吸附和游离状态为主要存在方式的天然气,中国资源量丰富,地域分布广泛.页岩气开采能缓解我国常规油气产量不足、煤化石燃料引起环境污染等问题,已成为中国绿色能源开发的重要领域.尽管北美页岩气"革命"取得了成功,目前也仅有预期产量5%~15%的采收率.与北美地区相比,中国页岩气埋藏深,赋存条件差,自然丰度低,因此,高效开采面临更多的困难和挑战.近年来,围绕国家重大能源战略需求,瞄准技术发展前沿,学术界和工业界联合对页岩气高效开采的关键科学和技术问题展开研究.本文结合近三年四川、重庆地区的页岩气试验区块遇到的新问题,针对中国未来3 500 m以下深部开采的新挑战,如地质沉积、裂缝发育构造不同、上覆压力增加、水平应力场变化等新问题,介绍和总结了目前中国页岩气高效开采面临的力学科学问题,主要包括多重耦合下的安全优质钻完井力学理论和方法、水力压裂体积改造和多尺度缝网形成机制、多尺度渗流力学特性与解吸附机理等."深部页岩气高效开采"的研究面向国家重大能源需求,科学意义重大,工程背景明确,需要工程力学、石油工程、地球物理、化学工程和环境工程等多学科专家合作,开展理论研究、物理模拟、数值模拟及现场试验等综合应用基础研究,取得高效开采页岩油气理论与技术的突破.学科交叉是研究页岩气高效开采问题、突破技术瓶颈的桥梁,只有力学与石油工程、地球科学等学科实现深度交叉融合,才能更加有效地推动页岩油气等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工程地质力学 钻井完井理论 水力压裂 多尺度渗流
下载PDF
爆炸冲击波作用下颅脑损伤机理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8
3
作者 栗志杰 由小川 +4 位作者 柳占立 杜智博 张仡 杨策 庄茁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97-108,共12页
爆炸引起的颅脑损伤已经成为现代战场单兵的主要致伤形式,而相关的致伤机理尚未完全阐明。本文中,针对头部在爆炸冲击波作用下的动态响应及相关致伤机理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首先,基于颅脑的核磁共振切片建立了人体头部三维数值模型,该... 爆炸引起的颅脑损伤已经成为现代战场单兵的主要致伤形式,而相关的致伤机理尚未完全阐明。本文中,针对头部在爆炸冲击波作用下的动态响应及相关致伤机理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首先,基于颅脑的核磁共振切片建立了人体头部三维数值模型,该模型真实地反映了颅脑的生理特征与细节构造;利用该模型对人体头部碰撞实验进行数值模拟,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良好,验证了头部模型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基于欧拉-拉格朗日耦合(EulerLagrangian coupling method,CEL)方法发展了爆炸冲击波-头部流固耦合模型,对头部受到爆炸冲击波正面冲击工况进行了数值模拟,分别从流场压力分布、脑组织压力、颅骨变形与加速度等方面对头部动态响应过程进行了分析。爆炸冲击波峰值压力在流固耦合作用下增大为入射波的3.5倍,致使受到直接冲击处的颅骨与脑组织发生高频振动,相应的振动频率高达8 k Hz,这与碰撞载荷下的脑组织动态响应是完全不同的。同时,该处颅骨的局部弯曲变形会沿着颅骨进行"传播",影响着整个颅骨的变化构型,从而决定了脑组织压力与损伤的演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头部模型 爆炸冲击波 创伤性脑损伤 流固耦合
下载PDF
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在剖宫产产妇术后多模式镇痛效果的比较 被引量:15
4
作者 刘占立 朱丽洁 +2 位作者 刘颖 程静 张中军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810-814,共5页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用于剖宫产术后多模式镇痛的效果。方法 选择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产妇120例,年龄20~45岁,BMI 20~35 kg/m^(2),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四组:D_(1)组、D_(2)组、D_(3)组和C组,每组30例。胎儿剖出后,D_(1)组...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用于剖宫产术后多模式镇痛的效果。方法 选择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产妇120例,年龄20~45岁,BMI 20~35 kg/m^(2),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四组:D_(1)组、D_(2)组、D_(3)组和C组,每组30例。胎儿剖出后,D_(1)组、D_(2)组和D_(3)组产妇15 min内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0.5μg/kg,C组予等量生理盐水泵注。所有产妇术后连接自控静脉镇痛(PCIA)泵,镇痛液配方:在氟比洛芬酯4 mg/kg+托烷司琼5 mg基础上,D_(1)组、D_(2)组和D_(3)组分别加入右美托咪定1、2、3μg/kg,C组不加右美托咪定,各组再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0 ml。记录产妇术后6、12、24、48 h VAS疼痛评分、宫缩痛评分、Ramsay镇静评分。记录PCIA有效按压次数、补救镇痛例数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记录术前和术后泌乳素(PRL)浓度以及术后72 h泌乳量评分。结果 与C组比较,术后12、24、48 h D_(2)组和D_(3)组VAS疼痛评分和宫缩痛评分明显降低(P<0.05),D_(3)组Ramsay镇静评分明显增高(P<0.05)。与C组比较,D_(1)组、D_(2)组和D_(3)组产妇PCIA有效按压次数明显减少(P<0.05),补救镇痛率明显降低(P<0.05),D_(2)组和D_(3)组术后皮肤瘙痒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D_(3)组术后心动过缓和低血压发生率明显升高(P<0.05),D_(3)组术后PRL浓度和术后72 h泌乳量评分明显升高(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2~3μg/kg复合氟比洛芬酯用于PCIA可以改善剖宫产产妇术后镇痛的效果,促进乳汁分泌,但需警惕心动过缓和低血压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术后镇痛 剖宫产术 泌乳素 多模式镇痛
下载PDF
NLR和RDW在小儿高热惊厥中的表达及其与T淋巴细胞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5
5
作者 卢一斌 刘占利 马效东 《重庆医学》 CAS 2019年第17期2953-2955,2959,共4页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和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在小儿高热惊厥(FC)中的表达及与T淋巴细胞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1月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小儿FC 76例,根据临床诊断标准将76例小儿FC分...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和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在小儿高热惊厥(FC)中的表达及与T淋巴细胞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1月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小儿FC 76例,根据临床诊断标准将76例小儿FC分为单纯FC组和复杂FC组,再选取同期来该院行体检的健康儿童38例作为对照组。观察并比较3组儿童的NLR、RDW水平,体内T淋巴细胞的增殖反应情况[即刺激指数(SI)和每分钟脉冲数(CPM)]及T淋巴细胞各项因子(CD3、CD4及CD4/CD8)水平;分析小儿FC与NLR、RDW及T淋巴细胞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复杂FC组及单纯FC组患儿的NLR和RDW均明显升高(P<0.05),复杂FC组较单纯FC组升高更明显(P<0.01);复杂FC组及单纯FC组患儿的SI和CPM均明显降低(P<0.05),复杂FC组较单纯FC组降低更明显(P<0.01)。复杂FC组与单纯FC组患儿的CD3、CD4和CD4/CD8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以复杂FC组最低(P<0.01)。小儿FC与NLR、RDW呈明显正相关(r=0.36、0.38,P<0.05),与体内T淋巴细胞的增殖反应指标SI、CPM呈明显负相关(r=-0.40、-0.41,P<0.05);与T淋巴细胞因子CD3、CD4、CD4/CD8呈明显负相关(r=0.39、-0.41、-0.37,P<0.05)。结论患儿的NLR、RDW及T淋巴细胞的水平变化可为临床对小儿FC的诊断及鉴别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红细胞分布宽度 惊厥 发热性 儿童 T淋巴细胞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在高血压患者脑动脉瘤栓塞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6
作者 张耀贤 刘喜成 +2 位作者 张秋丽 刘占立 吴文燕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4期2365-2367,共3页
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定应用于高血压患者脑动脉瘤栓塞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60例急诊行脑动脉瘤栓塞术患者,均合并高血压,随机分为研究组(右美托咪定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并记录患者入室时(T_0)、气管插管前(T_1)、气管插管后即刻... 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定应用于高血压患者脑动脉瘤栓塞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60例急诊行脑动脉瘤栓塞术患者,均合并高血压,随机分为研究组(右美托咪定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并记录患者入室时(T_0)、气管插管前(T_1)、气管插管后即刻(T_2)、气管导管拔除后即刻(T_3)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和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E)浓度;记录两组患者拔管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和NE在围术期不同时间点较对照组更加平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拔管时间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拔管后呛咳、烦躁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应用在合并有高血压的脑动脉瘤栓塞术患者中麻醉效果良好,可减少气管插管和拔除气管导管时的应激反应,使患者血流动力学更平稳,降低术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右美托咪定 脑动脉瘤栓塞术
下载PDF
基于仿真和数据驱动的先进结构材料设计 被引量:13
7
作者 李想 严子铭 +1 位作者 柳占立 庄茁 《力学进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82-105,共24页
先进结构材料近年来受到材料和结构设计领域的广泛关注,这些材料一般通过多个尺度的结构设计实现各种卓越的性能.在早期的材料设计中,有的基于设计者的丰富经验,从天然拓扑结构中抽象出合理的数学力学模型;有的基于生物系统的结构和功... 先进结构材料近年来受到材料和结构设计领域的广泛关注,这些材料一般通过多个尺度的结构设计实现各种卓越的性能.在早期的材料设计中,有的基于设计者的丰富经验,从天然拓扑结构中抽象出合理的数学力学模型;有的基于生物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特点提取出仿生力学模型.然而,仅依靠经验性的巧妙设计很难得到最优的设计方案,通过反复迭代设计和试验来遍历设计空间也不切实际.为此,拓扑优化方法被成功应用于声子晶体、元胞材料等先进结构材料的优化设计中,但现有的拓扑优化方法在实现精准的反向设计方面尚存挑战.基于数据驱动的机器学习方法擅长建立数据空间多维变量复杂关系,能够揭示传统力学研究方法难以发现的更深层次的力学机理和规律,成为力学领域崭新的研究热点.本文系统地回顾先进结构材料设计方法的发展历程,对比阐述各种主流设计方法,结合本课题组的相关工作介绍数值仿真和数据驱动在先进结构材料的智能化设计方面的应用现状,并对该领域的未来研究趋势进行探讨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材料 超材料 材料设计 数据驱动 机器学习
下载PDF
爆炸和冲击载荷下金属材料及结构的动态失效仿真 被引量:10
8
作者 柳占立 初东阳 +1 位作者 王涛 王毅刚 《应用数学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4,共14页
通过数值模拟研究爆炸冲击载荷下金属材料和结构的动态失效规律,对表征爆炸冲击毁伤效应及设计新型抗冲击结构有重要意义.强动载下金属材料失效涉及材料大变形、热力耦合、材料状态变化等多个复杂物理过程,给数值仿真带来了极大挑战,其... 通过数值模拟研究爆炸冲击载荷下金属材料和结构的动态失效规律,对表征爆炸冲击毁伤效应及设计新型抗冲击结构有重要意义.强动载下金属材料失效涉及材料大变形、热力耦合、材料状态变化等多个复杂物理过程,给数值仿真带来了极大挑战,其中包括裂纹、剪切带等复杂失效模式的几何描述、动态失效准则的确定、塑性与损伤耦合演化的描述等问题.针对这些挑战性问题,基于能量变分建立描述金属动态失效过程的热弹塑性相场理论和计算模型,实现了断裂与剪切带失效模式的统一描述,并提出了其显式有限元高效求解策略.进一步将该模型应用于爆炸冲击载荷下金属脆韧失效模式转变、绝热剪切带(ASBs)自组织及冲击波作用下薄壁圆盘失效形式转变三个典型金属动态失效问题,验证了理论模型的准确性及计算模型的稳健性.该工作为后续开展基于仿真的爆炸冲击毁伤评估及防护结构设计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和冲击 动态失效 断裂 剪切带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小丑疗法对学龄前期住院患儿静脉采血及家长满意度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宁雪梅 蒋文秀 +3 位作者 邱婷 刘战立 黎瑞兰 沙莎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2期253-256,共4页
目的 分析小丑疗法对学龄前期住院患儿静脉采血时焦虑和疼痛评分、护士完成静脉采血时间、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以及家长就医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2年6月在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儿科住院治疗的学龄前期患儿240例作为研... 目的 分析小丑疗法对学龄前期住院患儿静脉采血时焦虑和疼痛评分、护士完成静脉采血时间、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以及家长就医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2年6月在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儿科住院治疗的学龄前期患儿24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2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小丑疗法。采用学龄前焦虑量表中文修订版(父母报告),比较两组患儿静脉采血后焦虑评分,采用儿童特殊疼痛行为反应评分量表(FLACC)比较两组患儿静脉采血过程中客观疼痛感受,以及两组护士完成静脉采血时间、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及家长就医满意度。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静脉采血后焦虑总评分、静脉采血过程中疼痛总评分及护士完成采血时间均明显降低,而护士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及家属总体满意度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丑疗法可有效缓解学龄前期住院患儿焦虑及疼痛感,缩短护士完成静脉采血时间,提高护士一次性静脉采血穿刺成功率及患儿家长就医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丑疗法 学龄前儿童 住院患儿 静脉采血
下载PDF
颅脑爆炸伤致伤机制及防护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0
作者 柳占立 杜智博 +8 位作者 张家瑞 严子铭 栗志杰 王鹏 康越 黄献聪 马天 费舟 庄茁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9-52,共24页
颅脑爆炸伤是现代战争中士兵面临的主要伤害之一,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冲击波经由颅脑传播带来的直接伤害被称为初级爆炸伤。目前,初级颅脑爆炸伤致伤机制尚不明确,可能是应力波传播、颅骨弯曲变形、颅脑空化及躯干压缩等多种因素共同... 颅脑爆炸伤是现代战争中士兵面临的主要伤害之一,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冲击波经由颅脑传播带来的直接伤害被称为初级爆炸伤。目前,初级颅脑爆炸伤致伤机制尚不明确,可能是应力波传播、颅骨弯曲变形、颅脑空化及躯干压缩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该研究是涉及多学科交叉、多物理场耦合及短时和长时效应共存的复杂问题,需要通过建立描述冲击波和颅脑相互作用的高精度、多尺度和多物理场数值模型,发展测量颅骨应变、颅内压力、加速度等力学指标的物理测试系统,结合人体和动物病理、生理、行为学等综合因素分析,最终揭示颅脑爆炸伤致伤机制。本文中介绍了初级颅脑爆炸伤致伤机制,给出了颅脑爆炸伤的行为学、生理学相关的医学评价指标,以及颅骨应变、颅内压力等关键力学评估指标,提出了基于致伤机制和评价指标的防护结构设计方法,包括基于新型防冲击波材料的头盔系统改进、头盔缓冲系统设计、增加头部保护系统的封闭性等,最后展望了在精细化建模、原位实验及防护系统设计等诸多方面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爆炸伤 致伤机制 评价指标 防护结构设计 创伤后应激障碍
下载PDF
基于激波管评价的单兵头面部装备冲击波防护性能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康越 张仕忠 +3 位作者 张远平 柳占立 黄献聪 马天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76-188,共13页
为了优化单兵头面部防护装备结构,提升防护性能,首先开展了基于实爆场和激波管环境的裸头模抗爆炸冲击波对比测试。在此基础上,利用激波管对佩戴不同结构、不同防护等级的头盔-头模系统分别进行了正向及侧向爆炸冲击波防护性能测试,并... 为了优化单兵头面部防护装备结构,提升防护性能,首先开展了基于实爆场和激波管环境的裸头模抗爆炸冲击波对比测试。在此基础上,利用激波管对佩戴不同结构、不同防护等级的头盔-头模系统分别进行了正向及侧向爆炸冲击波防护性能测试,并对头盔-头模系统前部、前额部、顶部、后部、耳部以及眼部等重点区域的冲击波超压峰值和持续作用时间进行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基于激波管的抗爆炸冲击波测试方法可替代外场实爆进行考核。受到冲击波正向作用时:两半盔头模顶部测点所测冲击波超压峰值约为喷管出口的1/6,是裸头模和一体盔头模的1/3;冲击波在两半盔顶部分体结构处分流卸压并形成叠加反射,导致作用时间延长(从5.5~8.5 ms),但超压峰值降低明显;对后部测点而言,冲击波的绕行和叠加使一体盔头模所测冲击波超压峰值(365 kPa)略高于两半盔头模(303 kPa),约为裸头模(148 kPa)的2.5倍。通过提高单兵头面部防护装备结构密闭性(如佩戴眼镜、耳罩或者防护面罩),可有效阻止冲击波进入头盔-头模系统内部,减弱叠加汇聚效应,提高单兵头面部装备防护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冲击波 冲击波防护 单兵装备 激波管
下载PDF
结晶器漏钢预报专家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被引量:7
12
作者 高宇 张燕平 +4 位作者 张士慧 刘占礼 余作朋 李会亚 王鹏 《河北冶金》 2020年第1期20-22,65,共4页
通过对河钢唐钢不锈钢公司板坯连铸机历史数据及粘结点传播行为进行分析研究,开发了一种基于逻辑判断的粘结点面传播判断模型,同时开发了整套结晶器漏钢预报专家系统。经实际生产验证,该专家系统对粘结漏钢的报出率为100%,预报准确率为8... 通过对河钢唐钢不锈钢公司板坯连铸机历史数据及粘结点传播行为进行分析研究,开发了一种基于逻辑判断的粘结点面传播判断模型,同时开发了整套结晶器漏钢预报专家系统。经实际生产验证,该专家系统对粘结漏钢的报出率为100%,预报准确率为81.8%,可满足现场使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铸 结晶器 漏钢预报 面传播 专家系统
下载PDF
载荷对中锰钢耐磨性能的影响
13
作者 刘占礼 刘洪波 +2 位作者 李民 车晓锐 宋月 《河北冶金》 2024年第1期38-40,68,共4页
采用UMT TriboLab摩擦磨损仪测试了冶炼工艺流程为电炉-精炼-模铸-粗轧-精轧-控冷-成品的中锰耐磨钢在不同载荷下的摩擦磨损性能,并利用白光干涉仪定量表征了摩擦磨损后样品表面磨痕的形貌,测量了摩擦断面的深度曲线。结果表明:随着试... 采用UMT TriboLab摩擦磨损仪测试了冶炼工艺流程为电炉-精炼-模铸-粗轧-精轧-控冷-成品的中锰耐磨钢在不同载荷下的摩擦磨损性能,并利用白光干涉仪定量表征了摩擦磨损后样品表面磨痕的形貌,测量了摩擦断面的深度曲线。结果表明:随着试验载荷的增加,摩擦系数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规律,当载荷达到30 N时,摩擦系数达到最高值0.82;当载荷压力较小时(10 N),随着时间的延长,摩擦系数呈现逐渐变小的趋势;磨痕深度随着载荷的增加而增加,但与载荷增加不呈线性关系,载荷为10~30 N时磨痕深度显著增加,当载荷超过30 N后,磨痕深度的增加值逐渐减小,磨痕深度增加值不随载荷的增加而增加,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现象,说明增加载荷后摩擦磨损机制发生了改变;不同载荷下磨痕的三维形貌分析结果表明,当载荷较小时,其磨损形式为梨沟磨损,其磨损机制为磨粒磨损,当载荷增加时,磨损形式为沟槽磨损,磨损机制转变为黏着磨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锰钢 耐磨性 载荷 摩擦系数 磨痕 磨损机制
下载PDF
儿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合并热性惊厥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因素分析
14
作者 洪秋萍 刘占利 +4 位作者 邬天月 陈逸帆 董嘉悦 洪翌滔 蒋茂莹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24年第2期172-173,178,共3页
新型冠状病毒是一种包膜RNA病毒,并且与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有关[1]。其机制可能与病毒侵入体内引发过度的免疫反应有关,通过释放大量白介素以及其他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导致以发热和多器官功能障碍为特征的急性多系统炎症综合征(mu... 新型冠状病毒是一种包膜RNA病毒,并且与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有关[1]。其机制可能与病毒侵入体内引发过度的免疫反应有关,通过释放大量白介素以及其他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导致以发热和多器官功能障碍为特征的急性多系统炎症综合征(multisystem inflammatory syndrome,MIS)[2]。由于儿童正在发育的神经系统的神经元兴奋性较高,当发生新型冠状病毒导致的MIS时,可能发生危及生命的神经系统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病毒感染 神经元兴奋性 免疫反应 中枢神经系统损伤 热性惊厥 MIS 病毒侵入
下载PDF
真空精炼过程底吹氩气工艺对风电钢中大颗粒夹杂物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罗艳 杨文 +1 位作者 刘占礼 姜静宇 《炼钢》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8-35,共8页
为提高Q345D风电钢VD精炼过程大尺寸夹杂物的去除效率,展开了VD底吹工艺优化试验研究。在VD真空处理前,方案1即VD精炼高真空的前10 min底吹单孔流量400 L/min、后5 min单孔流量250 L/min条件下,钢中夹杂物主要为高Al 2 O 3含量的钙铝酸... 为提高Q345D风电钢VD精炼过程大尺寸夹杂物的去除效率,展开了VD底吹工艺优化试验研究。在VD真空处理前,方案1即VD精炼高真空的前10 min底吹单孔流量400 L/min、后5 min单孔流量250 L/min条件下,钢中夹杂物主要为高Al 2 O 3含量的钙铝酸盐,而优化方案2~3即VD精炼高真空的前10 min底吹单孔流量500 L/min、后5 min单孔流量150~100 L/min条件下钢中夹杂物平均成分为更低熔点钙铝酸盐;VD处理后钢中夹杂物均为低熔点夹杂物。方案1中VD精炼过程大于10μm和大于15μm的夹杂物平均尺寸分别增加66.24%和62.32%;方案2中大于10μm和大于15μm的夹杂物的平均尺寸分别增加23.40%和33.39%,尤其夹杂物数密度仅分别增加16.33%和28.57%。这充分说明了VD精炼过程高真空的前10 min强搅拌、后5 min中强搅拌的工艺有利于对大颗粒夹杂物的去除,同时减小卷渣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D精炼 底吹工艺 大尺寸夹杂物 风电钢
下载PDF
深度学习与力学建模融合的骨力学性能研究
16
作者 严子铭 胡元裕 +3 位作者 李想 柳占立 田耘 庄茁 《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876-1891,共16页
骨缺损是骨科临床常见且复杂的疾患,根据患者体内缺损区骨组织力学性能,设计生物力学性能匹配的个性化骨假体,有望提升临床骨缺损诊疗的水平.然而,当前的个性化骨缺损诊疗,在体内骨组织微观结构分析、非均质各向异性力学行为表征和建模... 骨缺损是骨科临床常见且复杂的疾患,根据患者体内缺损区骨组织力学性能,设计生物力学性能匹配的个性化骨假体,有望提升临床骨缺损诊疗的水平.然而,当前的个性化骨缺损诊疗,在体内骨组织微观结构分析、非均质各向异性力学行为表征和建模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难以实现生物力学性能的适配,导致骨重建效果不佳.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融合数据驱动与力学建模的骨缺损重建方法,以实现临床条件下骨组织力学性能的准确表征.首先,以羊股骨远端为对象,提出了基于临床CT影像的多神经网络模型,通过建立低分辨率临床CT下的宏观骨密度分布与micro-CT下松质骨微结构形态特征的映射关系,能够直接通过临床CT对体内骨组织非均匀骨密度分布和结构张量等组织形态学参数进行准确预测.其次,建立了基于非均匀骨密度和结构张量的松质骨各向异性本构模型和实验表征方法.通过贝叶斯反演识别本构模型参数,修正了实验中由于材料主方向与加载方向偏离引入的系统误差.实验结果验证了所建立本构模型与参数反演方法的准确性,并揭示了不同部位松质骨力学行为与微结构生长方向的关系.文章通过深度学习与力学建模融合的骨力学性能研究,解决了临床医学影像下松质骨微观结构分析的难题,为个性化骨假体的设计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医学影像 深度学习 松质骨 非均质各向异性本构
下载PDF
颅脑爆炸伤数值模拟研究进展:建模、力学机制及防护 被引量:2
17
作者 康越 马天 +4 位作者 黄献聪 庄茁 柳占立 曾繁 黄超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36,共36页
爆炸致创伤性脑损伤是现代战争和爆炸事故中最常见的伤亡之一。近年来由爆炸波引起的轻度原发性颅脑冲击伤在士兵伤患中占大多数,引起了研究人员重视。由于伦理和技术方面的限制,人体爆炸实验难以开展,数值模拟已经成为研究颅脑爆炸伤... 爆炸致创伤性脑损伤是现代战争和爆炸事故中最常见的伤亡之一。近年来由爆炸波引起的轻度原发性颅脑冲击伤在士兵伤患中占大多数,引起了研究人员重视。由于伦理和技术方面的限制,人体爆炸实验难以开展,数值模拟已经成为研究颅脑爆炸伤的重要手段之一。合理的物理建模结合可靠的模型和参数,能够定量给出爆炸冲击波作用下人体头部和大脑的生物力学响应,揭示大脑损伤的力学机制,这些对于认识颅脑爆炸伤的生物力学特性以及单兵防护装备的设计和优化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旨在为研究人员提供有关原发性颅脑爆炸伤数值模拟方面研究现状的背景信息,以及在计算建模、力学机制和防护3个方面的进展。重点针对大脑的多尺度性质及颅脑爆炸伤的生物力学建模,介绍了脑组织的线弹性、超弹性和黏超弹性本构模型,人头有限元模型在大脑结构、网格尺寸等方面的发展和演化,以及颅脑爆炸伤的宏观、介观和多尺度建模和数值模拟方法。针对颅脑爆炸伤的波传播直接作用、脑血管系统的影响,以及全身响应的连续过程,分析和讨论了数值模拟得到的力学机制证据。介绍了颅脑爆炸伤防护策略的数值模拟研究进展,如提高头部封闭性的重要性、新结构和新材料的应用。最后,对当前颅脑爆炸伤的数值模拟研究和应用进行了总结,并确定了未来需要发展和改进的地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脑损伤 冲击波 建模 致伤机制 防护
下载PDF
高铝钢炼钢过程夹杂物演变规律研究
18
作者 单庆林 路博勋 +3 位作者 孟庆勇 刘占礼 张彩东 毛文文 《炼钢》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8-103,共6页
为探究高铝钢炼钢过程夹杂物的形成与演变机理,在“转炉→LF精炼→RH真空处理→板坯连铸”工艺生产高铝钢的全流程进行系统取样,结合各工序工艺特点和热力学计算,揭示了高铝钢中夹杂物在炼钢过程中的演变行为。研究结果表明:高铝钢中Al_... 为探究高铝钢炼钢过程夹杂物的形成与演变机理,在“转炉→LF精炼→RH真空处理→板坯连铸”工艺生产高铝钢的全流程进行系统取样,结合各工序工艺特点和热力学计算,揭示了高铝钢中夹杂物在炼钢过程中的演变行为。研究结果表明:高铝钢中Al_(2)O_(3)夹杂物在转炉炉后即发生转变,其演变路线为:Al_(2)O_(3)→MgO-Al_(2)O_(3)、CaO-Al_(2)O_(3)系夹杂物→CaO-MgO-Al_(2)O_(3)系夹杂物。在高铝钢钢液条件下,高铝钢在冶炼中无需进行钙处理即可将大部分镁铝尖晶石夹杂物改质为CaO-MgO-Al_(2)O_(3)系夹杂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铝钢 夹杂物 热力学计算
下载PDF
高效保湿养护膜在桥梁墩身混凝土养护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9
作者 徐勇 赵鹏鑫 +3 位作者 刘战利 李辉 曹继涛 栗少清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59-61,79,共4页
针对桥梁墩身混凝土洒水养护耗水量大、人工作业频繁且保湿效果不佳的问题,在新建北京—雄安城际铁路进行了墩身混凝土高效保湿养护膜的应用试验。结果表明:采用高效保湿养护膜可实现对墩身混凝土长时间的高效保湿养护,28 d龄期墩身混... 针对桥梁墩身混凝土洒水养护耗水量大、人工作业频繁且保湿效果不佳的问题,在新建北京—雄安城际铁路进行了墩身混凝土高效保湿养护膜的应用试验。结果表明:采用高效保湿养护膜可实现对墩身混凝土长时间的高效保湿养护,28 d龄期墩身混凝土养护膜内湿度为96.1%;与洒水养护相比,采用高效保湿养护膜养护28 d龄期墩身混凝土气体渗透系数下降了78.3%,56 d龄期混凝土表层碳化深度降低了38.1%,回弹强度增加了6.3%,混凝土表面密实性显著提高;采用高效保湿养护膜不仅可以提升养护质量,而且操作简便,省时省工,节约水资源,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材料 高效保湿养护 现场试验 墩身混凝土 养护膜 湿度 气体渗透系数
下载PDF
位错动力学在极端环境力学中的发展及应用 被引量:4
20
作者 崔一南 柳占立 +2 位作者 胡剑桥 刘凤仙 庄茁 《高压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17,共17页
作为联系分子动力学和连续介质力学方法的桥梁,离散位错动力学(DDD)方法近些年来取得了诸多进展。其典型代表就是DDD与连续介质有限元方法(FEM)的耦合,使其可以考虑复杂的边界条件及多物理场的耦合作用。首先介绍了DDD方法及其与FEM耦... 作为联系分子动力学和连续介质力学方法的桥梁,离散位错动力学(DDD)方法近些年来取得了诸多进展。其典型代表就是DDD与连续介质有限元方法(FEM)的耦合,使其可以考虑复杂的边界条件及多物理场的耦合作用。首先介绍了DDD方法及其与FEM耦合的典型方法,然后面向高应变率、高温、强辐照几种极端环境,系统阐述了DDD及其耦合方法的发展思路和进展,展示了该方法在揭示微观机理、发展连续化理论模型上的若干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位错动力学 高应变率 高温 高压 强辐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