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3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神丸对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Th1/Th2免疫平衡的影响 被引量:20
1
作者 李能莲 高建平 +4 位作者 李兰珍 朱向东 王迪 刘延青 荀敏琪 《河南中医》 2018年第10期1501-1505,共5页
目的:观察四神丸对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模型大鼠Th1/Th2免疫平衡的影响。方法:将9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对照组、四神丸高剂量组、四神丸中剂量组和四神丸低剂量组,每组各15只。除空白组外,其余各... 目的:观察四神丸对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模型大鼠Th1/Th2免疫平衡的影响。方法:将9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对照组、四神丸高剂量组、四神丸中剂量组和四神丸低剂量组,每组各15只。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制备脾肾阳虚证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空白组则以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对照组以柳氮磺胺嘧啶水溶液0. 5 g·kg-1灌胃,四神丸低剂量组以四神丸药液13 g·kg-1灌胃,四神丸中剂量组以四神丸药液26g·kg-1灌胃,四神丸高剂量组以四神丸药液52 g·kg-1灌胃,模型组灌服等体积生理盐水,共21 d。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水平,并计算IL-1β/IL-4;取胸腺组织称质量并计算大鼠胸腺指数; HE染色观察大鼠结肠损伤情况,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结肠黏膜IL-13的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胸腺指数明显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与模型组比较,四神丸中剂量组、四神丸高剂量组胸腺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和对照组大鼠血清IL-1β含量、IL-1β/IL-4比值显著增高,IL-4含量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与模型组比较,四神丸中剂量组、四神丸高剂量组大鼠IL-1β含量、IL-1β/IL-4比值显著降低,其中以四神丸中剂量组降低明显; IL-4含量显著升高,其中以四神丸中剂量组升高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IL-13含量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与模型组比较,四神丸中剂量组、四神丸高剂量组大鼠结肠组织IL-13蛋白表达增高,其中以四神丸高剂量组表达升高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四神丸可提高UC大鼠机体免疫功能,抑制炎症反应,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Th1/Th2免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四神丸 脾肾阳虚证 Th1/Th2免疫平衡 白细胞介素-4 白细胞介素-1β 胸腺指数 大鼠
下载PDF
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治策略及预后 被引量:17
2
作者 刘延晴 林岩松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16-220,共5页
分化型甲状腺癌经规范治疗总体预后良好,然而当其失分化为碘难治性甲状腺癌(RAIR-DTC)时,往往疾病进展迅速、病死率高,且目前治疗方法有限。近年来,随着对RAIR-DTC发生发展相关基因突变、信号传导通路、免疫微环境研究的日益深入以及新... 分化型甲状腺癌经规范治疗总体预后良好,然而当其失分化为碘难治性甲状腺癌(RAIR-DTC)时,往往疾病进展迅速、病死率高,且目前治疗方法有限。近年来,随着对RAIR-DTC发生发展相关基因突变、信号传导通路、免疫微环境研究的日益深入以及新型核素示踪剂的研发,为其靶向治疗提供了更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 靶向治疗 免疫疗法 肽受体介导的放射性核素治疗
原文传递
水稻Wxmp背景下SSⅡa和SSⅢa等位变异及其互作对蒸煮食味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2
3
作者 姚姝 张亚东 +7 位作者 刘燕清 赵春芳 周丽慧 陈涛 赵庆勇 朱镇 Balakrishna Pillay 王才林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690-1702,共13页
为了明确Wxmp基因背景下不同半糯粳稻品质差异的原因,以淀粉合成酶基因SSⅡa和SSⅢa表现多态性而其他淀粉合成相关基因无多态性的武粳13和关东194 (Milky Princess)杂交后代衍生的64个半糯品系为材料,分析了Wxmp基因背景下, SSⅡa和SSⅢ... 为了明确Wxmp基因背景下不同半糯粳稻品质差异的原因,以淀粉合成酶基因SSⅡa和SSⅢa表现多态性而其他淀粉合成相关基因无多态性的武粳13和关东194 (Milky Princess)杂交后代衍生的64个半糯品系为材料,分析了Wxmp基因背景下, SSⅡa和SSⅢa基因等位变异对直链淀粉含量(amylose content, AC)、胶稠度(gel consistency, GC)、糊化温度(gelatinization temperature,GT)及RVA谱特征值的影响。结果表明,SSⅡa和SSⅢa等位变异对AC、GC、GT和RVA谱特征值都有显著影响,且2个基因间存在互作效应。SSⅡa2和SSⅢa2 (2表示该基因来源于非半糯亲本武粳13)有使AC增高的趋势,分别使AC提高1.87%和1.23%, 2年结果基本接近。单个SSⅡa和SSⅢa等位变异对GT无显著影响,而基因型SSⅡa1SSⅢa1(1表示该基因来源于半糯亲本关东194)的GT比SSⅡa2SSⅢa2高1.34℃,达显著水平,表明2个基因的互作对GT有显著影响。GC在不同基因型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 SSⅡa2和SSⅢa1可分别使GC增加8.74mm和9.62mm。从2个基因的互作效应来看,基因型SSⅡa2SSⅢa1的GC比基因型SSⅡa1SSⅢa2和SSⅡa2SSⅢa2分别增加10.64 mm和16.95 mm。SSⅡa2使最高黏度、热浆黏度、冷胶黏度、崩解值增加,回复值和消减值下降;而SSⅢa2的效应则相反。2个基因的互作效应,最高黏度、热浆黏度和冷胶黏度均以SSⅡa2SSⅢa1最大,崩解值和回复值均以SSⅡa2SSⅢa2最大,消减值SSⅡa2SSⅢa1最小。本研究结果为半糯粳稻蒸煮食味品质的改良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糯粳稻 SSIIa SSⅢa 蒸煮食味品质 等位基因效应 互作
下载PDF
基于还原氧化石墨烯-钯复合材料的双酚A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的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朱培杰 刘艳清 +2 位作者 姚夙 马国坚 汪洪武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804-809,共6页
采用分子印迹技术,以还原氧化石墨烯-钯复合材料(rGO@Pd)修饰电极为工作电极,双酚A为模板分子,吡咯为聚合单体,成功制备出双酚A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采用循环伏安法(CV)、差分脉冲伏安法(DPV)和电化学交流阻抗法(EIS)等,考察了该传感... 采用分子印迹技术,以还原氧化石墨烯-钯复合材料(rGO@Pd)修饰电极为工作电极,双酚A为模板分子,吡咯为聚合单体,成功制备出双酚A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采用循环伏安法(CV)、差分脉冲伏安法(DPV)和电化学交流阻抗法(EIS)等,考察了该传感器的电化学性能。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等技术对传感器表面进行结构分析。在最佳实验条件下,该电极的峰电流与双酚A在1.0~10.0 nmol/L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为0.997 7,检出限(S/N=3)为0.1 nmol/L。该电极表现出良好的灵敏度、选择性、重现性和稳定性,已成功应用于自来水中双酚A含量的测定,加标回收率为92.1%~10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酚A 还原氧化石墨烯-钯复合材料 分子印迹技术 电化学传感器
下载PDF
类风湿关节炎心血管风险及中药有效成分对其干预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5
作者 张晓刚 李振彬 +4 位作者 刘彦卿 耿丽芬 王志强 张明明 马旭 《风湿病与关节炎》 2018年第5期73-76,共4页
在查阅诸多文献和专著的基础上,回顾和总结类风湿关节炎心血管风险的流行病学和发生机制,对临床常用的中药有效成分的抗炎及改善心血管损伤的机制进行综述,并对中药有效成分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提出展望。
关键词 关节炎 类风湿 心血管 动脉粥样硬化 中药 中药有效成分
下载PDF
丝路文化虚拟体验中的多视角立体重建技术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李兆歆 蒋浩 +1 位作者 刘衍青 王兆其 《计算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00-512,共13页
丝路文化是联系“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纽带,其传承意义重大,但是由于历史地理原因,丝路文化中代表性的历史遗产分散或损坏,难以有效地呈现,因此,本文面向丝路文化的虚拟展示与数字化,提出并实现了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丝路文化传承平台,... 丝路文化是联系“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纽带,其传承意义重大,但是由于历史地理原因,丝路文化中代表性的历史遗产分散或损坏,难以有效地呈现,因此,本文面向丝路文化的虚拟展示与数字化,提出并实现了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丝路文化传承平台,通过历史遗迹复原以及基于图像的三维重建,还原了丝路文化中重要节点宁夏固原有关的历史遗迹、文物和事件.特别地,本文提出一种面向高清图像的多视角立体三维重建算法,包括采用normal-aware PatchMatch stereo复原高质量的法线图,反映文物表面精细结构,以及提出一种基于GPU的增量式的深度融合方法,以较小的显存处理大规模的数据.在公共数据集和本文收集的室内外文物数据上的实验表明,本文提出的三维重建方法可恢复物体表面的精细结构,同时还对大规模数据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重建的模型可导入到虚拟互动系统中,对丝路文化的传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视角立体 深度融合 丝绸之路 文化遗产 虚拟现实系统
下载PDF
异常凝血酶原联合甲胎蛋白检测在HBV相关肝细胞癌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9
7
作者 孙明辉 刘龙 +6 位作者 杨瑞萍 雷旭 刘艳清 陈泽芳 杨靖 李健 谭华炳 《中国肝脏病杂志(电子版)》 CAS 2018年第4期1-6,共6页
目的探讨异常凝血酶原(protein induced by vitamin K absence or antagonist-Ⅱ,PIVKA-Ⅱ)联合甲胎蛋白(α-fetoprotein,AFP)检测在HBV相关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1月于湖北医... 目的探讨异常凝血酶原(protein induced by vitamin K absence or antagonist-Ⅱ,PIVKA-Ⅱ)联合甲胎蛋白(α-fetoprotein,AFP)检测在HBV相关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1月于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治疗的HBV相关HCC患者258例为研究对象,检测患者血清AFP和PIVKA-Ⅱ水平,分析不同肝癌分期、HBV基因型、HBV DNA载量及HBV感染时长患者AFP和PIVKA-Ⅱ水平的差异,计算AFP和PIVKA-Ⅱ检测HBV相关HCC患者的阳性率、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不同HBV基因型和不同HBV感染时长的HCC患者血清AFP和PIVKA-Ⅱ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不同HBV DNA载量和肝癌分期HCC患者血清AFP和PIVKA-Ⅱ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PIVKA-Ⅱ联合AFP检测的阳性预测值、敏感度和特异性分别为91.01%、84.57%和88.24%,均显著高于PIVKA-Ⅱ和AFP单独检测(P <0.05)。结论血清PIVKA-Ⅱ与AFP联合检测可作为临床筛查HBV相关HCC患者的重要指标,HBV DNA载量、临床肝癌分期结合血清AFP和PIVKA-Ⅱ水平有助于HCC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 乙型 肝细胞癌 甲胎蛋白 异常凝血酶原 临床诊断
下载PDF
2000—2019年武夷山亚高山草甸对气候因子的响应及其时滞效应 被引量:9
8
作者 安德帅 徐丹丹 +3 位作者 濮毅涵 王浩斌 刘艳清 朱建琴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4195-4202,共8页
亚高山草甸对气候变化十分敏感,但目前缺少气候因子对亚热带地区亚高山草甸影响的相关研究,且光学遥感数据对该地区草地信息的提取仍存在一定的挑战。本研究基于MOD13Q1植被指数产品中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数据集,并结合气象数据,分析... 亚高山草甸对气候变化十分敏感,但目前缺少气候因子对亚热带地区亚高山草甸影响的相关研究,且光学遥感数据对该地区草地信息的提取仍存在一定的挑战。本研究基于MOD13Q1植被指数产品中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数据集,并结合气象数据,分析2000—2019年间武夷山国家公园黄岗山顶的亚高山草甸的生长变化及其对气候因子的响应和时滞效应。结果表明:2000—2019年,夏季NDVI呈不显著增加趋势,整个生长季、春季和秋季NDVI均呈极显著增加趋势。NDVI的增加主要受温度增加(0.026℃·a^(-1))的影响,其中春、秋季温度的增加对草地生长的影响显著高于夏季和整个生长季。生长季NDVI对降水的变化十分敏感,说明即使在降水充沛的亚热带地区,亚高山草甸的生长仍然受到降水的较大影响。不同生长时段温度和降水对草甸NDVI的滞后影响程度不同,温度对亚高山草甸生长的滞后影响为0~1个月,降水对草甸生长的滞后性影响为2~3个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DIS NDVI 亚高山草甸 气候因子 时滞效应
原文传递
肺炎克雷伯菌两种感染方法小鼠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刘洋 李艳菊 +3 位作者 陶奕汐 李学会 刘燕青 王飞清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9期2881-2884,共4页
目的探讨尾静脉注射法和鼻腔滴注法对肺炎克雷伯菌小鼠模型的影响。方法选择体质量30g左右清洁级雄性昆明小鼠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尾静脉组、鼻腔组给予菌液后,每2h观察小鼠发病情况,记录小鼠体质量变化。小鼠感染后眼球取血法处死一... 目的探讨尾静脉注射法和鼻腔滴注法对肺炎克雷伯菌小鼠模型的影响。方法选择体质量30g左右清洁级雄性昆明小鼠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尾静脉组、鼻腔组给予菌液后,每2h观察小鼠发病情况,记录小鼠体质量变化。小鼠感染后眼球取血法处死一批小鼠。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和白细胞介素-1(IL-1)、IL-6。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结果对照组小鼠活跃,饮食正常。尾静脉组6h后均开始发病,脸部肿胀,28h死亡1例。小鼠鼻腔滴注细菌后,24h后小鼠逐渐开始发病,36h后小鼠症状加重,对照组小鼠28h和50h体质量为(31.84±0.99)g和(32.31±1.13)g高于感染前(29.93±0.98)g(P<0.001);尾静脉组28h和鼻腔组小鼠28h、50h体质量分别为(26.82±0.52)g和(28.36±0.88)g、(26.06±0.82)g低于对照组相应时期(P<0.001)。尾静脉组小鼠28h体质量低于感染前和鼻腔组28h(P<0.001);随时间延长,鼻腔组体质量逐渐下降(P<0.001)。感染后尾静脉组小鼠CRP、PCT和IL-1、IL-6分别为(44.06±10.37)μg/ml、(18.64±6.92)ng/ml、(158.62±33.86)pg/ml、(19.15±4.82)pg/ml和鼻腔组为(18.39±4.69)μg/ml、(6.23±2.03)ng/ml、(103.03±27.22)pg/ml、(12.18±3.80)pg/ml高于对照组(P<0.001);尾静脉组小鼠CRP、PCT和IL-1、IL-6高于鼻腔组(P<0.001)。尾静脉组小鼠肺组织出现炎性渗出物,肺泡腔内浸润大量炎性细胞,肺泡结构模糊;鼻腔组肺泡出现炎性细胞浸润,肺泡结构呈现模糊。结论尾静脉注射和鼻腔滴注构建肺炎克雷伯菌小鼠模型,体质量、CRP、PCT和炎性因子水平存在差异性,且尾静脉注射比鼻腔滴注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静脉注射 鼻腔滴注 肺炎克雷伯菌 动物模型
原文传递
南蛇藤提取物联合顺铂用药对人肝癌HepG2细胞的协同作用 被引量:7
10
作者 钱亚云 杨婷 +6 位作者 赵雪煜 严妍 李文原 房传赐 侯晶晶 刘延庆 李华玲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26-529,共4页
目的观察南蛇藤提取物(Celastrus orbiculatus extract,COE)联合顺铂(Cisplatin,DDP),对人肝癌Hep G2细胞增殖、侵袭迁移和凋亡的协同作用。方法将对数期Hep G2细胞,分为对照组(不加药)、COE组(40 mg·L^(-1))、顺铂组(DDP 2 mg... 目的观察南蛇藤提取物(Celastrus orbiculatus extract,COE)联合顺铂(Cisplatin,DDP),对人肝癌Hep G2细胞增殖、侵袭迁移和凋亡的协同作用。方法将对数期Hep G2细胞,分为对照组(不加药)、COE组(40 mg·L^(-1))、顺铂组(DDP 2 mg·L^(-1))及联合组(同时加入40 mg·L^(-1)的COE和2 mg·L^(-1)的DDP)。药物作用24 h后,MTT法计算细胞增殖抑制率,划痕实验及Transwell实验分析细胞的侵袭迁移,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法分析上皮间质转化相关蛋白(E-cadherin、N-cadherin和vimentin)以及凋亡相关蛋白(Bax和Bcl-2)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各组药物均能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缩短迁移距离,促进细胞凋亡(P<0.05)。Western blot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各组药物均能抑制人肝癌Hep G2细胞内N-cadherin、vimentin及Bcl-2蛋白的表达水平,同时增加E-cadherin及Bax蛋白的表达量。与单一用药相比,COE联合DDP用药,作用效果更显著(P<0.05)。结论南蛇藤提取物可协同顺铂,促进肝癌细胞凋亡,抑制肝癌细胞侵袭迁移,其分子机制可能与上皮间质转化及Bcl-2/Bax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蛇藤 肝癌 上皮间质转化 凋亡
原文传递
晚期肝癌患者主要照顾者的负担、焦虑和抑郁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7
11
作者 杨瑞萍 位秀丽 +2 位作者 刘艳清 谭华炳 刘龙 《湖北医药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1期59-64,共6页
目的:探讨晚期肝癌患者主要照顾者的负担状况,并分析其主要的影响因素,以便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减轻照顾者的负担,改善其生活质量。方法:本研究选取住院治疗的晚期肝癌患者主要照顾者为调查对象。对符合入选标准的204例患者的照顾者... 目的:探讨晚期肝癌患者主要照顾者的负担状况,并分析其主要的影响因素,以便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减轻照顾者的负担,改善其生活质量。方法:本研究选取住院治疗的晚期肝癌患者主要照顾者为调查对象。对符合入选标准的204例患者的照顾者进行问卷调查,使用照顾者反应评估量表(CRA)、照顾者焦虑抑郁量表(HADS)和自编的一般情况调查表分别评估照顾者的压力反应和生活质量。采用SPSS19.0软件对采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晚期肝癌患者主要照顾者的负担得分按平均值由大到小排序依次为:经济负担(3.52)>时间安排受打扰(2.95)>健康状况(2.74)>缺乏家庭支持负荷(2.47)>自尊维度(2.09)。照顾者的家庭经济负担和时间安排受到打扰是主要的相关影响因素。结论:晚期肝癌患者主要照顾者普遍存在中度照顾负担,医护人员在护理患者的同时应将照顾者经济收入水平、身体健康状况等内容纳入护理评估范围,并采取相应措施以缓解照顾者的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肝癌 家庭主要照顾者 照顾负担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中性粒细胞及血小板与淋巴细胞的比值在食管癌诊断及预后中的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刘艳清 吴爱华 +2 位作者 莫翼军 王姗姗 罗守军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21年第2期179-182,共4页
目的评估食管癌患者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率(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率(PLR)及其他临床参数与食管癌(EC)的关系,并进一步探讨这些炎症标志物作为EC诊断及预后指标的可能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9年1月本院106例食管癌患者... 目的评估食管癌患者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率(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率(PLR)及其他临床参数与食管癌(EC)的关系,并进一步探讨这些炎症标志物作为EC诊断及预后指标的可能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9年1月本院106例食管癌患者、40例食管异型增生(ED)患者和102例食管良性肿瘤(BET)患者。根据组织学类型、肿瘤分期和转移将106例EC患者分组。比较全血细胞计数、CEA、CA19-9、CA72-4、CYF21和NSE,计算104例EC患者的预后营养指数(PNI)。同时选取20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结果 EC患者的NLR和PLR水平显著高于ED、BET和NC(P <0.001)。ROC分析显示NLR和PLR区分EC与ED和BET的最佳临界值分别为3.07和160.33。升高的NLR和PLR与较高的肿瘤分期和转移相关(P <0.05)。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NLR和PLR均与PNI呈负相关(r=-0.336,r=-0.443,P <0.001)。结论 NLR和PLR可以区分EC患者与ED和BET患者。NLR和PLR可以用作EC患者的营养状况评估、疾病进展及预后的潜在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率 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率 食管癌 预后营养指数
原文传递
外周血中K-ras和p53基因突变对胃癌术后复发转移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6
13
作者 李明 刘燕青 胡鹏飞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CAS 2018年第1期48-53,共6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K-ras和p53基因突变对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纳入2010年1月~2013年12月于我院接受胃癌根治术的107例患者为对象,对其持续随访,并分别于化疗前后取外周血标本。另于2017年3月~5月募集健康志愿者3... [目的]探讨外周血K-ras和p53基因突变对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纳入2010年1月~2013年12月于我院接受胃癌根治术的107例患者为对象,对其持续随访,并分别于化疗前后取外周血标本。另于2017年3月~5月募集健康志愿者38例,取外周血标本。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PCR-SSCP)技术检测标本K-ras和p53基因突变情况。观察上述基因突变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复发转移的关系。[结果]107例患者中,共54例复发转移,发生率50.47%;化疗前p53基因突变30例,占28.04%,K-ras基因突变35例,占32.71%。健康志愿者均未能检出p53与K-ras基因突变。K-ras与p53基因突变受化疗影响较轻,且与性别、年龄、手术方案等临床资料无明显关系(P>0.05)。化疗前外周血中检出p53和K-ras基因突变的患者术后无病生存时间明显更短(P<0.05),两基因突变均是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OR=3.785,2.983;P<0.05)。化疗前K-ras基因突变对预测复发转移的敏感度0.556、特异度0.906;化疗前p53基因突变对预测复发转移的敏感度0.481、特异度0.924。[结论]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化疗前外周血中K-ras和p53基因突变检出率较高,且存在上述基因突变患者更易出现复发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RAS P53 基因突变 胃癌 复发转移
原文传递
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人体寄生虫学》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4
作者 樊艳婷 刘延庆 杨阳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17-419,431,共4页
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SPOC)混合式教学是基于网络的一种新兴教学模式,其结合线上教学与翻转课堂的优势、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旨在有效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基于当前《人体寄生虫学》教学课时显... 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SPOC)混合式教学是基于网络的一种新兴教学模式,其结合线上教学与翻转课堂的优势、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旨在有效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基于当前《人体寄生虫学》教学课时显著减少的背景,本研究从课前学习、课中学习、课后巩固和考核评价四个方面,构建了《人体寄生虫学》SPOC混合式教学模式,并应用于本校2019级临床医学专业学生。通过实施该混合式教学模式后,多数学生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均提升,对课程理论知识掌握程度提高,避免了考核分数的两级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寄生虫学 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 混合式教学
原文传递
基于JAK2/STAT3/VEGF通路探讨周氏固金消瘤汤抗人肺腺癌A549细胞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吴吟秋 王载川 +3 位作者 张晓春 苏兆亮 刘延庆 侯超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7-71,共5页
目的研究周氏固金消瘤汤(ZSGJXLT)对人肺腺癌A549增殖、凋亡和血管生成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通过CCK-8法检测ZSGJXLT对细胞活性的影响;Annexin V-FITC/PI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体外血管形成实验观察血管生成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Bc... 目的研究周氏固金消瘤汤(ZSGJXLT)对人肺腺癌A549增殖、凋亡和血管生成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通过CCK-8法检测ZSGJXLT对细胞活性的影响;Annexin V-FITC/PI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体外血管形成实验观察血管生成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Bcl-2、Bax、VEGF、JAK2、p-JAK2、STAT3及p-STAT3表达;构建小鼠A549肺癌皮下移植瘤模型,并给予不同浓度ZSGJXLT治疗,21 d后处死小鼠称取瘤质量,计算抑瘤率。结果ZSGJXLT显著抑制A549的活性(P<0.01),具有时间及浓度依赖性;ZSGJXLT诱导A549细胞凋亡(P<0.05~0.01),具有浓度依赖性;ZSGJXLT显著抑制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体外小管形成(P<0.01),呈浓度依赖性;Western blot结果显示ZSGJXLT能引起Bax/Bcl-2表达明显上调(P<0.05~0.01),VEGF、p-STAT3/STAT3和p-JAK2/JAK2的表达明显下调(P<0.01);小鼠体内实验结果表明,与模型组比较,不同浓度ZSGJXLT(0.25、1、4 g/kg)均可显著抑制肿瘤生长(P<0.05~0.01),抑瘤率分别为21.66%、35.52%和48.24%。结论周氏固金消瘤汤可以通过影响JAK2/STAT3/VEGF通路的活化,发挥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促进肿瘤细胞凋亡,抗血管生成等多途径抗人肺腺癌A549的作用。为开发新型抗肺癌中药复方ZSGJXLT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氏固金消瘤汤 增殖 A549细胞 JAK2/STAT3/VEGF 抑瘤率
下载PDF
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时间治疗学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志强 张晓刚 +3 位作者 马旭 张明明 刘彦卿 李振彬 《风湿病与关节炎》 2019年第2期21-26,共6页
目的:通过观察甲氨蝶呤不同时间给药对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疗效的影响,确定甲氨蝶呤的最佳用药时间,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将62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甲氨蝶呤8∶00组和甲氨蝶呤20∶00组,每组31例。2组患者分别于相应时间给予甲... 目的:通过观察甲氨蝶呤不同时间给药对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疗效的影响,确定甲氨蝶呤的最佳用药时间,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将62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甲氨蝶呤8∶00组和甲氨蝶呤20∶00组,每组31例。2组患者分别于相应时间给予甲氨蝶呤治疗,其他治疗相同,均连续治疗12周。分别于治疗4,8,12周访视,对临床和实验室指标进行评价。记录治疗过程中出现的所有不良反应。结果:2组各30例完成研究。2组治疗8,12周的DAS28-ESR均较各组基线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甲氨蝶呤20∶00组治疗12周的DAS28-ESR明显低于甲氨蝶呤8∶00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4,8,12周时甲氨蝶呤20∶00组达到ACR20、ACR50、ACR70的患者比例均高于同期甲氨蝶呤8∶00组,但仅12周达到ACR50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各项临床和实验室指标随时间延长均有改善,但各时间点2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2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不良事件总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甲氨蝶呤20∶00组胃肠道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甲氨蝶呤8∶00组(P <0.05)。结论:甲氨蝶呤不同时间给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存在差异,20∶00给药可能更有效控制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疾病活动,需进一步研究确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类风湿 甲氨蝶呤 时间治疗学 临床研究
下载PDF
南蛇藤及其有效成分抗胃癌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7
作者 冯心怡 褚泽文 +2 位作者 罗园园 刘延庆 王海波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3863-3869,共7页
随着中医药抗肿瘤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中药被发现并证实具有很好的抗肿瘤效果。其中南蛇藤及其有效成分抗肿瘤的研究已近20年,许多研究已经证实南蛇藤及其有效成分具有很好的抗胃癌活性。已经被分离和证实具有抗肿瘤活性的成分包括萜... 随着中医药抗肿瘤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中药被发现并证实具有很好的抗肿瘤效果。其中南蛇藤及其有效成分抗肿瘤的研究已近20年,许多研究已经证实南蛇藤及其有效成分具有很好的抗胃癌活性。已经被分离和证实具有抗肿瘤活性的成分包括萜类化合物、脂肪类化合物和苷类化合物等,其中萜类化合物的抗肿瘤活性最强。南蛇藤及其有效成分抗胃癌的主要作用为抑制胃癌细胞的增殖、诱导胃癌细胞凋亡、抑制胃癌细胞侵袭转移和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formation,EMT)、抑制胃癌血管生成和逆转胃癌多药耐药等。这些研究结果对深入挖掘南蛇藤抗胃癌活性成分和分子机制具有非常重要意义。从南蛇藤抗胃癌的有效成分及其南蛇藤抗胃癌的作用机制研究2个方面对南蛇藤抗胃癌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为今后南蛇藤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蛇藤 南蛇藤提取物 南蛇藤多萜 胃癌 增殖 凋亡 侵袭转移 骨架重塑 血管生成
原文传递
智能分注系统中流体波码信号的传输机理 被引量:5
18
作者 胡改星 王子建 +2 位作者 毕福伟 刘延青 欧阳诗昆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7期6865-6872,共8页
流体波码通信用于分层注水智能监控系统,但其流体压力信号的产生与波码传输的机理一直不明。基于稳定流的流体能量方程建立流体压力信号的产生与传输过程的数学模型,研究地面电控阀及井下配水器产生的压力信号及影响因素,揭示信号在注... 流体波码通信用于分层注水智能监控系统,但其流体压力信号的产生与波码传输的机理一直不明。基于稳定流的流体能量方程建立流体压力信号的产生与传输过程的数学模型,研究地面电控阀及井下配水器产生的压力信号及影响因素,揭示信号在注水管中的传输机理。研究表明,地面及井下压力信号的产生来自于地面阀及井下配水器开度改变引起的流量变化,压力信号幅度受流体、输水管网、注水管或井筒参数、流体装置结构及流体控制参数的影响;信号沿注水管的传输为电控阀开度改变引起流量变化的诱导;注水管长度对地面信号的下传基本无影响,但对井下信号的上传有一定影响。数值计算表明,注水管最大流量及电控阀阻力系数的变化量对压力信号幅度的影响很大,较大的流量及阻力系数的变化量可以产生较大的信号幅度,有利于信号的传输及信号的检测与处理。该研究对于流体波码通信系统的设计与性能改善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层注水 流体波码通信 信息传输 电控阀 压力信号 配水器
下载PDF
掺粉煤灰混凝土强度劣化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彦清 马亚利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863-2868,共6页
为研究掺粉煤灰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劣化规律,以碎石、水泥、粉煤灰、中砂与自来水为原材料,制备掺粉煤灰混凝土试件。在碳化与干湿循环等环境作用下,利用万能压力试验机,展开试件强度劣化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粉煤灰掺量未超过30%(包含30%)... 为研究掺粉煤灰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劣化规律,以碎石、水泥、粉煤灰、中砂与自来水为原材料,制备掺粉煤灰混凝土试件。在碳化与干湿循环等环境作用下,利用万能压力试验机,展开试件强度劣化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粉煤灰掺量未超过30%(包含30%)时,试件抗压强度未出现劣化现象;粉煤灰掺量超过30%时,粉煤灰掺量越多,试件抗压强度劣化程度越大。龄期延长,各试件抗压强度均有所提升;增加粉煤灰掺量,会提升试件劈拉强度的劣化程度;延长龄期,会减缓试件劈拉强度的劣化速度。增加水胶比含量,导致试件劈拉、抗压强度劣化程度提升;碳化作用下,试件抗压及劈拉强度有所提升,碳化时间为13 d时,试件抗压及劈拉强度达到峰值;干湿循环作用下,试件的抗压及劈拉强度均会出现劣化情况,粉煤灰掺量为30%时,试件的抗压及劈拉强度均值相对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煤灰 混凝土 强度劣化 碳化作用 干湿循环 抗压强度
下载PDF
Mn掺杂铁酸铋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其电化学储能应用
20
作者 刘艳清 王思慧 +5 位作者 李宇晴 明硕阳 甄思琪 李放 张少严 张俊凯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3-17,共5页
侧重探究了锂离子电池中Mn掺杂铁酸铋(BiFe_(1-x)Mn_(x)O_(3))的应用.研究发现,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的BiFe_(1-x)Mn_(x)O_(3)纳米颗粒作为正极,相比纯相BiFeO_(3)纳米颗粒,其尺寸更小,在锂电池中使用可以有效缓解体积膨胀的问题,并提升... 侧重探究了锂离子电池中Mn掺杂铁酸铋(BiFe_(1-x)Mn_(x)O_(3))的应用.研究发现,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的BiFe_(1-x)Mn_(x)O_(3)纳米颗粒作为正极,相比纯相BiFeO_(3)纳米颗粒,其尺寸更小,在锂电池中使用可以有效缓解体积膨胀的问题,并提升循环稳定性.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结果显示,掺杂Mn离子会导致晶格结构畸变.通过组装成扣式电池并测试其电化学性能,发现掺杂后的BiFe_(1-x)Mn_(x)O_(3)正极表现出比纯相BiFeO_(3)更优异的电化学反应.这项研究为推动商业化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中铁酸铋的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酸铋 掺杂 电化学反应 锂离子电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