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智慧决策平台构建与初步设计 被引量:19
1
作者 刘柏音 刘孝富 王维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276-1283,共8页
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管理存在多部门"九龙治水"的现象,导致各类数据信息分散、科研成果碎片化,缺乏综合性信息查询与管理平台支持.针对长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对数据资源共享与精准决策的需求,提出构建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智慧决... 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管理存在多部门"九龙治水"的现象,导致各类数据信息分散、科研成果碎片化,缺乏综合性信息查询与管理平台支持.针对长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对数据资源共享与精准决策的需求,提出构建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智慧决策平台(简称"长江平台"),按照基础层、数据汇集层、数据治理层、大脑层、应用层构建平台系统框架,设计数据采集处理、数据挖掘分析、基于WebGIS的数据展示、数据分级共享、调度会商、长江舆情发布、水环境模型工具、空间制图工具等主要功能,提出平台部署方案与分期建设方案,分析了平台建设面临的多元数据汇集与标准化处理、水质目标模型筛选、水环境预测预警功能开发等难点与关键技术,同时提出平台建设与运行保障机制.通过平台建设,可实现长江流域数据采集多样化、生态环境要素可视化、环境问题诊断精准化、管理响应自动化和决策会商便利化,为长江大保护提供智慧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 生态环境保护 系统平台 智慧决策 长江大保护
下载PDF
长江流域水环境监测与智慧化管理策略 被引量:14
2
作者 刘柏音 王维 +6 位作者 刘孝富 谢慧钰 贾世琪 张志苗 王莹 邱文婷 罗镭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22-229,共8页
针对如何将水环境监测感知与智能信息化手段运用到长江生态质量诊断与管理之中,梳理了国内外水环境监测与智慧化管理系统的发展情况,并以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智慧决策平台为例,介绍了长江流域水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情况,以及智慧决策平台... 针对如何将水环境监测感知与智能信息化手段运用到长江生态质量诊断与管理之中,梳理了国内外水环境监测与智慧化管理系统的发展情况,并以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智慧决策平台为例,介绍了长江流域水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情况,以及智慧决策平台在水环境数据可视化、水环境大数据分析、污染源大数据分析、水质模拟与预测、水质成因分析、流域生态安全评估、综合调度会商、成果管理、辅助计算工具开发、流域移动执法与调查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及成果。建议围绕水环境监测感知、大数据治理、三维可视化、数据挖掘模拟与在线计算等领域开展进一步研究,以切实提升流域水环境智慧化管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 水环境监测 水环境管理 系统平台 智慧决策
下载PDF
基于植被指数开展汉江流域生态恢复力评估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张志苗 刘孝富 +3 位作者 邱文婷 罗镭 刘柏音 王莹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36-442,共7页
基于2001—2020年各年度增强型植被指数(enhanced vegetation index,EVI)数据,分析汉江流域植被覆盖变化情况,并计算汉江流域15万个1 km×1 km基本单元的2001—2010年、2001—2011年、2001—2012年直至2001—2020年的EVI变化斜率,... 基于2001—2020年各年度增强型植被指数(enhanced vegetation index,EVI)数据,分析汉江流域植被覆盖变化情况,并计算汉江流域15万个1 km×1 km基本单元的2001—2010年、2001—2011年、2001—2012年直至2001—2020年的EVI变化斜率,采用指数衰减方法拟合EVI变化斜率维持正、负趋势的时间,分析汉江全流域以及564个子流域的系统恢复力,评估生态系统稳定性以及可持续发展程度。结果表明:2001—2020年,汉江流域EVI增长了12.3%,流域植被覆盖情况在逐渐变好;汉江流域整体生态恢复力较好,拟合得出维持正趋势的基本单元与维持负趋势的基本单元衰减时间差为65.3年;汉江流域生态恢复力总体上呈现上游高、中下游低的分布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江流域 生态恢复力 指数衰减 植被覆盖
下载PDF
美国固定源监管机制对我国排污许可证实施的借鉴 被引量:11
4
作者 孙彩萍 刘孝富 +5 位作者 孙启宏 刘柏音 王莹 罗镭 白杨 曹春玲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2018年第2期191-199,共9页
在对我国排污许可制度历史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其发展特点和监管缺失的根本原因。1990年美国《清洁空气法》修正案颁布后,为了巩固许可制度的实施和运行,在1991年发布了固定源守法监测战略(CAA CMS)。在分析CAA CMS的发展、主要内容、组... 在对我国排污许可制度历史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其发展特点和监管缺失的根本原因。1990年美国《清洁空气法》修正案颁布后,为了巩固许可制度的实施和运行,在1991年发布了固定源守法监测战略(CAA CMS)。在分析CAA CMS的发展、主要内容、组织保障体系、监管制度及环境效益等的基础上,借鉴其先进的监管思想,提出了保障我国许可制度实施的执法监测体系。该体系由中央政府(环境保护部)、省/地方的环境保护厅/局、企业组成。其中,环境保护部相关业务部门面向全国,根据生态文明建设发展战略的阶段任务,负责制定执法监测规章制度和相关指南;省/地方环境保护厅/局根据辖区内执法资源的配置,负责制定执法监测计划并负责落实,同时接受上级主管部门和公众的监督、监察;在为企业提供守法援助的基础上,对企业落实排污许可各项制度进行全面监管,并加大违法行为处罚力度,除对企业处罚外,还需对企业主要管理人员进行追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源 大气污染物 许可制度 执法监测 监管
下载PDF
长江流域生态系统恢复力评价及其空间异质性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刘孝富 张志苗 +3 位作者 刘柏音 王莹 罗镭 邱文婷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2758-2767,共10页
恢复力是生态系统的固有特征,可通过系统遭受干扰后恢复到原稳定态的时间和速率来衡量.开展长江流域生态系统恢复力研究对于掌握流域生态系统变化规律,指导长江流域大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概率衰减法评估长江流域生态... 恢复力是生态系统的固有特征,可通过系统遭受干扰后恢复到原稳定态的时间和速率来衡量.开展长江流域生态系统恢复力研究对于掌握流域生态系统变化规律,指导长江流域大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概率衰减法评估长江流域生态系统恢复力,首先获取了2001—2020年长江流域每16 d的250 m分辨率的增强型植被指数(enhanced vegetation index,EVI)数据,采用最大值合成以及重采样技术,获得年度1000 m分辨率的EVI数据;然后,计算每个栅格2001—2010年、2001—2011年、2001—2012年直至2001—2020年共11年的EVI变化斜率;以全流域为统计单元,统计11年间EVI变化斜率持续为正和持续为负的栅格数量,采用衰减函数进行拟合,正负衰减的时间差表征生态系统恢复力;以6767个小流域为对象,分析长江流域生态系统恢复力的空间差异性.结果表明:20年来长江流域整体EVI在逐渐增加,空间分布差异在逐渐增大.正、负衰减时间差为29.48 a,生态系统处于正向恢复状态.生态系统恢复力呈上游及下游入海口低、中游地区高的特点,其与降雨量、地形(海拔和坡度)、林草覆盖率和人类活动等因素相关.在海拔1000~1500 m、坡度25°~30°、林草覆盖率较大的山地区域生态系统恢复力最高;而在高海拔或低海拔地区以及植被覆盖较差的地区,生态系统一旦受到干扰或破坏则较难恢复.研究显示:长江流域生态系统整体上呈正向演替,得益于长江大保护的政策;长三角地区因人类活动频繁,生态处于逆向演替,而上游地区如金沙江、大渡河、岷江一带生态系统恢复力较低,与水电开发、地质灾害是否相关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 生态恢复力 概率衰减 空间异质性 植被指数
下载PDF
基于物联网的固定源大气污染物排放现场执法监管信息系统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7
6
作者 刘柏音 刘孝富 +1 位作者 孙启宏 罗镭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687-1694,共8页
固定源大气环境执法工作亟需依托智能执法系统实现对企业违法排污行为精准定位以及污染物排放浓度快速监测取证。针对现行大气环境执法系统重管理、轻取证的普遍功能缺陷,采用物联网理念,有机组合筛选多尺度大气监测技术,依托多元数据... 固定源大气环境执法工作亟需依托智能执法系统实现对企业违法排污行为精准定位以及污染物排放浓度快速监测取证。针对现行大气环境执法系统重管理、轻取证的普遍功能缺陷,采用物联网理念,有机组合筛选多尺度大气监测技术,依托多元数据传输与融合技术,实现机载、车载、便携式监测设备数据与执法系统的实时通信,通过系统数据库与内嵌分析计算模型,解决大气排放异常区域识别、现场大气污染物浓度快速监测执法取证、暗查式执法取证、执法流程引导、违法识别与超标判定、远程执法指挥等信息化智能执法功能,形成新一代软硬件结合的固定源大气污染物排放现场执法监管系统。该执法系统在钢铁、重金属等行业进行了大气环境执法示范,通过监测传感器物联采样,现场发现了企业排污口超标、厂界大气浓度超标、排气口批建一致性违规等问题,提出处罚意见并备案,显著提高了环境执法工作的执法效率与精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平台 环境执法 大气污染源 物联网(IoT)
下载PDF
大数据环境下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发展趋势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王莹 刘孝富 +2 位作者 罗镭 刘柏音 张峰 《环境科学与管理》 CAS 2022年第8期20-25,共6页
大数据已上升为中国的国家战略,随着信息化、大数据技术的不断发展,生态环境大数据对中国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产生了重要影响。文章阐述了中国生态环境大数据的发展现状,全面分析了国家层面和省级政府层面“十四五”期间生态环... 大数据已上升为中国的国家战略,随着信息化、大数据技术的不断发展,生态环境大数据对中国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产生了重要影响。文章阐述了中国生态环境大数据的发展现状,全面分析了国家层面和省级政府层面“十四五”期间生态环境大数据发展政策导向以及当前大数据在生态环境领域的应用存在的难点和问题,结合生态环境部提出的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要求,探讨了新一代大数据新技术为生态环境信息化发展带来的新机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 信息化 大数据 政策分析
下载PDF
生态系统恢复力研究进展及其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前景 被引量:6
8
作者 刘孝富 蒋卫国 +1 位作者 李京 王文杰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54-159,共6页
恢复力被广泛应用于生态学、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等众多学科。在描述生态系统方面,恢复力有两种相对清晰的描述性定义。一是Holling恢复力,表示系统在不发生状态转一下吸收的最大干扰量;二是Pimm恢复力,表示系统受干扰后恢复至扰动... 恢复力被广泛应用于生态学、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等众多学科。在描述生态系统方面,恢复力有两种相对清晰的描述性定义。一是Holling恢复力,表示系统在不发生状态转一下吸收的最大干扰量;二是Pimm恢复力,表示系统受干扰后恢复至扰动前的速率和时间。生态系统恢复力既可以表示恢复现状,又可以预测恢复趋势,在防灾减灾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提升生态系统恢复力可减轻灾害发生风险,开展生态系统恢复力评估可提高灾后重建的科学性。进一步探索灾害驱动下的生态恢复力定义,建立灾害生态恢复力评价指标体系以及构建生态恢复力"绝对值"评价方法是未来研究的重点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灾害 生态系统 恢复力 研究进展 应用前景
下载PDF
固定源大气污染物监管技术框架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孙彩萍 孙启宏 +5 位作者 王维 刘孝富 王莹 罗镭 刘柏音 邱文婷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2019年第6期741-747,共7页
废气排放具有排口多、浓度高、物种杂、排放不稳定等特征,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而基层执法队伍普遍存在人员少、检查手段单一、监管设备匮乏等问题,致使固定源监管效率低下。在分析传统执法手段监管效果的基础上,提出了重区域监管、重... 废气排放具有排口多、浓度高、物种杂、排放不稳定等特征,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而基层执法队伍普遍存在人员少、检查手段单一、监管设备匮乏等问题,致使固定源监管效率低下。在分析传统执法手段监管效果的基础上,提出了重区域监管、重现场检查,以监管推进精准执法的思路,构建了天地一体化、多维度的固定源大气污染物监管技术框架体系,筛选出高分辨率、高机动性、不同场景监管的技术组合,并在天津钢铁行业开展应用示范研究。结果表明,该监管技术框架体系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可提供多尺度综合的污染物排放数据集,构成企业合规评判矩阵,能够为实施精确执法监管提供有力保障。鉴于目前监管法规、标准的不统一,新技术的落地应用还需要各级机构的推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源 大气污染物 监管 监测 技术框架 钢铁行业
下载PDF
象限分析法在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数据审核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刘孝富 张志苗 +3 位作者 王莹 刘柏音 邱文婷 罗镭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2020年第4期679-684,共6页
象限分析法是依据事物的2个重要属性进行趋势分类分析,从而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异常值筛选的重要方法。分别以工业源数量审核以及工业产量、燃煤使用量审核为例,分析了象限分析法在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清查阶段和普查阶段的应用。清... 象限分析法是依据事物的2个重要属性进行趋势分类分析,从而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异常值筛选的重要方法。分别以工业源数量审核以及工业产量、燃煤使用量审核为例,分析了象限分析法在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清查阶段和普查阶段的应用。清查阶段以识别数量漏报、少报为目标,将分布于象限右下的点位作为异常对象;普查阶段以识别数据填报异常为目标,将分布于象限左上和右下的点位作为异常对象。与直接对比法、专家经验法、排序法、占比法、平均值法、直方图法等常规方法相比,象限分析法具有客观性强、所需样本量少、操作简单的特点,特别适合污染源普查的数据审核,也可弥补普查数据审核中行业专家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源普查 象限分析法 异常值筛选 数据审核
下载PDF
大漆艺术在现代家居纺织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11
作者 刘校甫 张静 《染整技术》 CAS 2024年第9期128-130,共3页
随着现代人审美需求的多元化以及对传统文化价值的重新认识,大漆艺术作为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遗产,在现代家居纺织品设计中展现出新的生命力。大漆艺术在现代家居纺织品设计中的应用价值,不仅是一种材料的结合和应用,更是对传统文化的一... 随着现代人审美需求的多元化以及对传统文化价值的重新认识,大漆艺术作为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遗产,在现代家居纺织品设计中展现出新的生命力。大漆艺术在现代家居纺织品设计中的应用价值,不仅是一种材料的结合和应用,更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现代表达和创新,为现代家居纺织品设计赋予了深厚的文化内涵与艺术美感。未来,随着更多设计师与消费者的关注,大漆艺术有望在家居纺织品领域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彩,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漆艺术 纺织品设计 创新
下载PDF
液力式惯容器管道阻尼设计研究
12
作者 李鑫 刘骁夫 李华春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106-112,共7页
针对液力式惯容器相互耦合的惯容管道阻尼、惯容量和有效刚度等特性极大限制了其振动控制范围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全新蜿蜒式布局的惯容管道。基于液力式惯容器的工作机理,利用机械与液压网络类比法建立了蜿蜒式管道对应阻尼的数学模型,... 针对液力式惯容器相互耦合的惯容管道阻尼、惯容量和有效刚度等特性极大限制了其振动控制范围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全新蜿蜒式布局的惯容管道。基于液力式惯容器的工作机理,利用机械与液压网络类比法建立了蜿蜒式管道对应阻尼的数学模型,仿真验证了在惯容量和有效刚度恒定时,通过调节蜿蜒式管道的关键设计参数可实现一定程度的管道阻尼独立调节。此外,研制了蜿蜒式管道的液力式惯容器原型样机,试验验证了蜿蜒式管道阻尼的模型正确性以及原型样机的性能准确性。结果表明,蜿蜒式管道设计实现了管道阻尼与惯容量、有效刚度的物理解耦,拓宽了液力式惯容器的振动控制范围,为同类液力式减振设备的研发提供了一种切实可行的阻尼设计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力式惯容器 管道阻尼 液压结构设计 振动控制 动力学测试
下载PDF
“十三五”期间长江干流沿程水质变化规律 被引量:3
13
作者 邱文婷 罗镭 +3 位作者 刘孝富 张志苗 刘柏音 王莹 《环境影响评价》 2021年第6期1-9,共9页
为掌握“十三五”期间长江水质的总体情况和变化趋势,开展了2016—2020年长江干流水质变化特征研究,总结了5年间长江干流地表水水质变化情况,以高锰酸盐指数(COD_(Mn))、氨氮(NH_(3)-N)和总磷(TP)为研究因子,掌握长江水质现状及污染物... 为掌握“十三五”期间长江水质的总体情况和变化趋势,开展了2016—2020年长江干流水质变化特征研究,总结了5年间长江干流地表水水质变化情况,以高锰酸盐指数(COD_(Mn))、氨氮(NH_(3)-N)和总磷(TP)为研究因子,掌握长江水质现状及污染物浓度随季度变化的特征;同时,采用局部加权回归散点平滑(Locally weighted scatterplot smoothing,Loess)等方法研究了5年间长江干流沿程水环境质量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十三五”期间长江水质逐年变好,到2020年干流所有断面均满足Ⅱ类水质;(2)ρ(COD_(Mn))、ρ(NH_(3)-N)和ρ(TP)各季度表现为沿程上升趋势,其中第三季度的ρ(COD_(Mn))最大,ρ(NH_(3)-N)最大值在第一季度;(3)长江干流上游水质明显好于中下游水质,ρ(COD_(Mn))和ρ(TP)在岷江出口(挂弓山断面)开始明显增高,在三峡库区内保持平稳,出三峡库区后云池(白洋)断面显著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三五”时期 长江干流沿程 水质变化
下载PDF
比较3种检测方法在骨关节结核早期临床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晓富 庞菁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年第1期108-110,118,共4页
目的:探讨在骨关节结核早期临床诊断中,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结核菌素(PPD)检测和结核抗体检测(LAM-IgG)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7月期间在我院骨科病区接诊的疑似骨关节结核患者,均使用了三种检测方... 目的:探讨在骨关节结核早期临床诊断中,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结核菌素(PPD)检测和结核抗体检测(LAM-IgG)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7月期间在我院骨科病区接诊的疑似骨关节结核患者,均使用了三种检测方法诊断: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结核菌素(PPD)检测和结核抗体检测(LAM-IgG).比较三种诊断方法的差异评分,包括特异性、敏感性和假阳性率(FPR),评估三种检测方法在诊断骨关节结核中的临床价值.结果:T-SPOT.TB对骨关节结核的诊断中,敏感性明显高于PPD试验和结核抗体试验(LAM-IgG);特异度高于PPD皮试;特异度与结核抗体(LAM-IgG)试验比较无显著差异;T-SPOT.TB的假阳性率低于PPD试验;T-SPOT.TB的假阳性率与结核抗体(LAM-IgG)测试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对骨关节结核早期诊断,T-SPOT.TB具有优异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是骨关节结核早期重要的辅助诊断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测方法 骨关节结核 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 结核抗体试验
原文传递
筒形类锻件热处理过程中变形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小福 贾新胜 +2 位作者 冯敬 安笑琴 毛蔚 《大型铸锻件》 2021年第4期35-36,45,共3页
通过数值模拟和现场实际测量的方法,分析了筒体类锻件在性能热处理过程中的变形原因,总结出大型筒体锻件热处理过程中的变形规律。利用该变形规律制定合理的热工艺余量,以达到保证锻件质量和节约成本的目的。
关键词 数值模拟 变形规律 热工艺余量 节约成本
下载PDF
预见性护理用于长期住院老年精神病患者效果评价
16
作者 陈洁茹 涂俊 +2 位作者 刘孝福 朱玉文 陆家燕 《中国药业》 CAS 2023年第S02期303-305,共3页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长期住院老年精神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收治的长期住院老年精神病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预见性护理。结果观察...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长期住院老年精神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收治的长期住院老年精神病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预见性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跌倒发生率为5.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4.00%(P<0.05)。观察组患者各方面的护理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干预后,各方面的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干预后,各方面的心理状态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应用于长期住院老年精神病患者护理,可降低跌倒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生活质量,改善心理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见性护理 长期住院 老年 精神病 应用效果
下载PDF
基于Excel的数据分析在酒库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17
作者 黄美胜 姜正远 +5 位作者 雷毅武 邓后继 刘小甫 冯正棋 文登志 胡进 《酿酒》 CAS 2021年第2期95-98,共4页
通过酒精计算器的原理、酒度折算的理论和方法,创新性地与Excel相结合,设计出酒体管理专用模块,旨在解决白酒行业对酒度计算和酒库管理方面的数字化困境,摆脱了《酒精系数换算表》和酒精计算器的依赖,使酒体账务管理实现办公自动化和操... 通过酒精计算器的原理、酒度折算的理论和方法,创新性地与Excel相结合,设计出酒体管理专用模块,旨在解决白酒行业对酒度计算和酒库管理方面的数字化困境,摆脱了《酒精系数换算表》和酒精计算器的依赖,使酒体账务管理实现办公自动化和操作数字化,保证了财务计算的准确性,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优化了生产要素分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度折算 EXCEL 酒体
下载PDF
某尾矿资源化处置与综合利用研究 被引量:15
18
作者 杨进忠 毛益林 +1 位作者 陈晓青 刘小府 《矿产综合利用》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17-122,156,共7页
为解决某尾矿堆存和对环境潜在的污染问题,对该低品位尾矿进行了资源化处置与综合利用技术研究。根据尾矿工艺矿物学研究结果,进行了可利用有价元素及有用矿物综合回收研究、尾矿深度除杂试验研究、多功能矿物硅肥的制备技术研究。确定... 为解决某尾矿堆存和对环境潜在的污染问题,对该低品位尾矿进行了资源化处置与综合利用技术研究。根据尾矿工艺矿物学研究结果,进行了可利用有价元素及有用矿物综合回收研究、尾矿深度除杂试验研究、多功能矿物硅肥的制备技术研究。确定了适合该尾矿性质的"浮磁重梯次回收有用矿物-尾矿制硅肥"的工艺技术路线,在回收利用有价元素基础上,使难利用的尾矿资源变成了铜精矿、硫钴精矿、铁精矿、云母精矿与硅肥产品,实现了尾矿资源化及减量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矿工艺性质 有价元素综合回收 重金属除杂 多功能矿物硅肥
下载PDF
四川某铜矿选矿试验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陈艳平 毛益林 +2 位作者 陈晓青 杨进忠 刘小府 《矿产综合利用》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87-90,101,共5页
以四川某地铜矿为研究对象,依据其矿石性质,采用优先浮选工艺流程回收铜、伴生硫钴矿物,闭路试验可获得Cu品位24.57%、回收率97.06%的铜精矿,Co品位0.31%、回收率33.30%的硫钴精矿。达到了对铜、钴等矿物综合回收的目的。
关键词 铜矿 优先浮选 硫钴精矿 综合回收
下载PDF
基于ADAMS-EDEM的联合收获机振动筛作业参数优化匹配研究
20
作者 张亚伟 刘孟楠 +3 位作者 尹彦鑫 张颖 李鑫 刘骁夫 《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 2024年第6期50-59,64,共11页
联合收获机清选筛振动频率、上下筛倾角等作业参数的匹配关系直接影响到收获机清选作业性能。本文以联合收获机清选筛关键作业参数之间的匹配关系为对象,分析了振动筛的筛分工作机理,探究了筛面和物料颗粒的运动规律,明确了振动筛上筛... 联合收获机清选筛振动频率、上下筛倾角等作业参数的匹配关系直接影响到收获机清选作业性能。本文以联合收获机清选筛关键作业参数之间的匹配关系为对象,分析了振动筛的筛分工作机理,探究了筛面和物料颗粒的运动规律,明确了振动筛上筛面小麦脱出物分布规律,确定了影响振动筛筛分性能的关键作业参数;构建了振动筛ADAMS-EDEM耦合仿真模型,以振幅、频率、上筛倾角和下筛倾角作为试验因素,以籽粒损失率和籽粒含杂率为评价指标,进行了正交旋转组合仿真试验,建立了籽粒损失率和含杂率的回归模型,获得了振动筛较优参数组合及作业参数匹配关系。为验证振动筛作业参数匹配关系的准确性,以PL40联合收获机为对象,开展了不同参数组合下的振动筛仿真试验。结果显示,振动筛作业参数优化后,在含杂率基本不变情况下,收获机清选损失率从2.39%降低到了0.95%。本文为联合收获机清选筛作业参数的优化匹配研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收获机 振动筛 ADAMS-EDEM 清选损失率 优化匹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