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53篇文章
< 1 2 4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对葡萄产量、品质及土壤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30
1
作者 范晓晖 陈慕松 +4 位作者 刘文婷 林旭 翁琳琳 吴寿华 谢星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6-51,共6页
以5年生“巨峰”葡萄为试验材料,按照不同化肥减量比例配施有机肥,开展连续2年的田间试验,研究不同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对“巨峰”葡萄产量、品质及土壤质量的影响,以期获得最佳的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比例。结果表明: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 以5年生“巨峰”葡萄为试验材料,按照不同化肥减量比例配施有机肥,开展连续2年的田间试验,研究不同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对“巨峰”葡萄产量、品质及土壤质量的影响,以期获得最佳的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比例。结果表明: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各处理与单施化肥(CK)相比,不仅使葡萄产量和品质得到提高,还能有效减少土壤大量元素的累积,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疏松土壤,改善土壤结构,缓解土壤酸化;其中T2处理(有机肥15000 kg/hm^(2)+复合肥675 kg/hm^(2)+硫酸钾330 kg/hm^(2))表现最佳,其第2年相较于CK处理葡萄单果重、单穗重及产量均显著增加,分别增加15.90%、25.41%和33.68%,葡萄可溶性固形物、pH值、维生素C含量和固酸比分别提高了6.41%、2.16%、25.17%和19.98%,可滴定酸含量降低了11.32%。说明合理的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能改善土壤质量状况,实现葡萄产量和品质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化肥减量 产量 品质 土壤质量
下载PDF
杭州秋季大气VOCs变化特征及化学反应活性研究 被引量:29
2
作者 林旭 陈超 +5 位作者 叶辉 严仁嫦 许凯儿 金嘉佳 张天 沈仕亮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96-204,共9页
2017年9月1日至11月30日采用Syntech Spectras GC955在线气相色谱仪对杭州市不同功能区大气环境中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进行了在线连续监测,分析了不同功能区VOCs及各组分的体积分数、日变化规律及大气化学反应活性。结果显示,下沙... 2017年9月1日至11月30日采用Syntech Spectras GC955在线气相色谱仪对杭州市不同功能区大气环境中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进行了在线连续监测,分析了不同功能区VOCs及各组分的体积分数、日变化规律及大气化学反应活性。结果显示,下沙周边工业区总VOCs浓度整体高于朝晖周边居民区,其中夜间更为显著。烷烃和芳香烃浓度在夜间时段工业区较居民区高得更为明显,其中芳香烃组分表现尤为突出,2个功能区烯烃体积分数相差不大。杭州市主要VOCs体积分数总体上在国内处于中间水平。不同功能区烷烃和芳香烃均呈现夜间浓度高于白天的日变化特征,居民区各VOCs组分日变化基本呈现双峰结构,工业区烷烃和芳香烃体积分数日变化呈现单峰结构,烯烃体积分数没有明显的日变化特征。不同功能区中芳香烃对臭氧生成潜势贡献最大,烯烃次之,烷烃贡献最小。下沙周边工业区大气化学活性(尤其是芳香烃组分)较朝晖周边居民区强。同种VOCs物质在不同功能区对臭氧生成潜势的贡献大小不同,但关键贡献物质均为低碳烷烃、低碳烯烃及苯系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功能区 挥发性有机物 日变化 臭氧生成潜势
下载PDF
月球科研站的关键科学问题 被引量:24
3
作者 王赤 林杨挺 +5 位作者 裴照宇 邹永廖 徐琳 程惠红 任杰 于晟 《中国科学基金》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30-840,共11页
基于第302期“双清论坛”,本文总结了基于月球科研站的科学研究进展,围绕月球地质、近月空间环境、月基观测、月基生命实验和资源利用等领域,梳理了月球科研站的研究方向及总体科学目标,凝练了该领域未来5~10年的关键科学问题,探讨了前... 基于第302期“双清论坛”,本文总结了基于月球科研站的科学研究进展,围绕月球地质、近月空间环境、月基观测、月基生命实验和资源利用等领域,梳理了月球科研站的研究方向及总体科学目标,凝练了该领域未来5~10年的关键科学问题,探讨了前沿研究方向和发展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球科研站 深空探测 行星科学 基础研究
原文传递
杭州市臭氧污染特征及过程分析 被引量:24
4
作者 陈超 林旭 +2 位作者 叶辉 严仁嫦 祁晓婷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73-81,共9页
利用2013—2016年杭州市国控点臭氧观测资料,讨论了杭州市臭氧时空变化特征,并对一次臭氧高浓度过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近年来杭州市臭氧浓度以10. 3%的升幅渐增,增幅大于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千岛湖背景点及位于城区的朝晖五区、... 利用2013—2016年杭州市国控点臭氧观测资料,讨论了杭州市臭氧时空变化特征,并对一次臭氧高浓度过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近年来杭州市臭氧浓度以10. 3%的升幅渐增,增幅大于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千岛湖背景点及位于城区的朝晖五区、下沙、西溪站点臭氧浓度月变化存在2个峰值,第一峰值出现在5月,受降水、温度影响次峰值出现在8—10月;夜间臭氧浓度背景点高于城区点。杭州市10个国控站点臭氧浓度相对标准偏差逐年减小,臭氧污染已呈区域性,城东为重污染区域。2015年8月出现的一次臭氧重污染过程主要是受副热带高压控制下和台风外围的影响,导致杭州市朝晖五区站点臭氧浓度高达228μg/m^3,台风登陆后得以缓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杭州 臭氧 时间变化 空间分布 过程分析
下载PDF
微创和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24
5
作者 钟泽莅 吴超 +1 位作者 林旭 胡海刚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22-328,共7页
目的比较微创经皮掌侧植入和传统切开(Henry入路)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3年10月—2014年12月收治的符合选择标准的56例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微创组(26例)和传统组(30例),... 目的比较微创经皮掌侧植入和传统切开(Henry入路)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3年10月—2014年12月收治的符合选择标准的56例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微创组(26例)和传统组(30例),分别采用微创经皮掌侧植入和传统Henry入路切开复位斜T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侧别、致伤原因、骨折分型及受伤至手术时间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记录两组患者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3个月桡骨茎突长度、掌倾角、尺偏角与术前的差值;术后4周及3个月腕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患侧腕关节屈伸范围、前臂旋转范围及握力占健侧的百分比(分别记为FS%、FR%和HG%);术后3个月采用上肢功能评定表(DASH)评分评价腕关节功能。结果微创组患者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传统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0~16个月,平均12.6个月。两组均无桡动脉损伤、螺钉过长或进入关节间隙发生。微创组1例术后发生正中神经一过性刺激症状,1个月后完全恢复;传统组2例术后出现肌腱刺激疼痛症状,取出钢板后缓解。两组骨折愈合时间及手术前后桡骨茎突长度、掌倾角及尺偏角差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周微创组VAS评分明显低于传统组,FS%、FR%、HG%明显高于传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3个月两组间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微创组DASH评分明显低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08,P=0.000)。患者对术后切口美观感评价微创组明显优于传统组。结论微创经皮掌侧植入锁定钢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具有创伤小、切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 微创 切开复位 锁定钢板 内固定
原文传递
中国北部陆架海碎屑锆石U-Pb年龄和钾长石主微量元素物源示踪研究 被引量:17
6
作者 林旭 刘静 +5 位作者 吴中海 王世梅 赵希涛 陈勇 李兆宁 刘海金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3024-3035,共12页
渤海湾盆地每年沉积大量的河流碎屑物质,但其中的砂级物质能否迁移扩散到胶东半岛海湾内一直不清楚。锆石和钾长石分别是河流沉积物中常见的副矿物和主要造岩矿物之一,由于各自的U-Pb年龄和地球化学元素组成在不同区域内存在显著差异,... 渤海湾盆地每年沉积大量的河流碎屑物质,但其中的砂级物质能否迁移扩散到胶东半岛海湾内一直不清楚。锆石和钾长石分别是河流沉积物中常见的副矿物和主要造岩矿物之一,由于各自的U-Pb年龄和地球化学元素组成在不同区域内存在显著差异,是进行物源示踪研究的理想矿物。基于此,本文利用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LA-ICP-MS)对渤海湾盆地主要注入河流和胶东半岛的威海湾和银滩湾的海岸砂开展碎屑锆石(n=438)和钾长石(n=160)微区原位U-Pb年龄、Th/U比值和主微量元素分析,结果表明威海湾和银滩湾内的砂级沉积物的碎屑锆石以具有典型的新元古代峰值年龄(697~735 Ma),缺乏古元古代和新太古代峰值年龄为特征,Th/U比值和胶东基岩接近,结合Kolmogorov-Smirnov统计方法的多维判别图(MDS),说明这些砂级碎屑物质的源区主要是以胶东半岛为源区的近源物质。而黄河口的碎屑钾长石原位(in situ)Na2O、K2O、Al2O3和Rb、Sr、Ba、Pb元素含量变化与刘公岛和银滩的海砂样品截然不同,进一步验证了上述碎屑锆石的研究结果。因而将碎屑锆石和钾长石原位地球化学分析相结合有助于精准判定物源关系,在今后中国北部陆架海物源示踪研究、渤海湾盆地盆山耦合研究中将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 胶东半岛 锆石 U-Pb年龄 钾长石 元素特征 物源示踪
下载PDF
逐级扩大型3D打印导板系统辅助寰枢椎椎弓根植钉准确性分析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16
7
作者 吴超 邓佳燕 +2 位作者 谭伦 林旭 袁德超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12-218,共7页
目的探讨逐级扩大型3D打印导板系统(简称逐级导板)辅助寰枢椎椎弓根植钉的准确性。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33例寰枢椎后路内固定手术患者临床资料,按术中辅助植钉方式不同分为试验组(19例,采用逐级导板辅助植钉)和对照... 目的探讨逐级扩大型3D打印导板系统(简称逐级导板)辅助寰枢椎椎弓根植钉的准确性。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33例寰枢椎后路内固定手术患者临床资料,按术中辅助植钉方式不同分为试验组(19例,采用逐级导板辅助植钉)和对照组[14例,采用初期单一导航模板(简称初期导板)]。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致伤原因、损伤节段及类型、术前Frankel分级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于术后即刻CT片上采用Kawaguchi等方法评价螺钉植钉安全性,计算术后螺钉进钉点偏移量,按Peng等方法分别计算钉道在坐标系XOZ、XOY、YOZ平面的角度偏移量。结果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试验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t=–2.360,P=0.022;t=–3.006,P=0.004)。两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40个月,平均25.3个月。无重要血管损伤及神经损伤加重发生。术后即刻X线片及CT示脱位均得到纠正。螺钉植钉安全性评价显示,试验组76枚螺钉均为0级,植钉安全性100%;对照组0级51枚、Ⅰ级3枚、Ⅱ级2枚,植钉安全性91.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50,P=0.030)。试验组螺钉进钉点偏移量和XOY、YOZ平面角度偏移量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XOZ平面角度偏移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60,P=0.290)。结论逐级导板辅助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寰枢椎骨折脱位,相比初期导板能减少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提高植钉安全性,更能精确匹配术前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寰枢椎 椎弓根螺钉 3D打印
原文传递
弯角弥散导针在单侧穿刺经皮椎体成形术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5
8
作者 黄汇宇 胡海刚 +4 位作者 林旭 谭伦 吴超 高涛 王翔宇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587-1594,共8页
目的通过与双侧穿刺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比较,探讨采用弯角弥散导针行单侧穿刺PVP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1年1月,行PVP治疗的93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 目的通过与双侧穿刺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比较,探讨采用弯角弥散导针行单侧穿刺PVP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1年1月,行PVP治疗的93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7例采用弯角弥散导针行单侧穿刺PVP(单侧组),46例行双侧穿刺PVP(双侧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致伤原因、受伤至手术时间、骨密度T值、骨折AO分型、伤椎分布以及术前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伤椎相对高度、Cobb角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记录并比较两组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射量、骨水泥渗漏率、骨水泥弥散分布情况以及VAS评分、ODI、伤椎相对高度及Cobb角。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单侧组手术时间较双侧组缩短(t=−13.936,P=0.000),骨水泥注射量较双侧组减少(t=−13.237,P=0.000)。术中单侧组骨水泥渗漏发生率为19.14%,低于双侧组的39.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05,P=0.034)。单侧组骨水泥分布评分为(7.0±1.3)分,其中优41例、良6例;双侧组评分为(7.4±0.8)分,其中优43例、良3例;两组骨水泥评分以及等级评价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630,P=0.107;Z=−1.013,P=0.311)。两组患者均获随访,单侧组随访时间3~10个月,平均6.5个月;双侧组为3~10个月,平均6.1个月。组内术后24 h及末次随访时VAS评分、ODI以及伤椎相对高度、Cobb角均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指标术后24 h与末次随访时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术后两时间点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两组均未出现伤椎对侧塌陷、再骨折、邻椎骨折及局部后凸畸形等并发症。结论单侧穿刺PVP治疗OVCF术中采用弯角弥散导针,有利于骨水泥分布,不仅能获得与双侧穿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经皮椎体成形术 单侧穿刺 弯角弥散导针
原文传递
信息技术助力职业教育生态重构:内生逻辑、标靶方向与推展路径 被引量:15
9
作者 杨勇 林旭 康欢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4-30,共7页
在"互联网+""智能+"浪潮中,信息技术助力职业教育生态重构已初见规模,进入新的临界点,亟待理论的指引与规范。从"内生逻辑"层面解读,信息技术创生职业教育三维发展形态,职业教育三维发展诉求呼唤信息技... 在"互联网+""智能+"浪潮中,信息技术助力职业教育生态重构已初见规模,进入新的临界点,亟待理论的指引与规范。从"内生逻辑"层面解读,信息技术创生职业教育三维发展形态,职业教育三维发展诉求呼唤信息技术协同助力,总体呈现双边适配的逻辑形态。从"标靶方向"层面分析,由"嵌入"视角出发,以结构嵌入、空间嵌入、关系嵌入、文化嵌入和制度嵌入厘清未来发展方向。信息技术助力职业教育生态重构的"推展路径"为:消解职业教育政策障碍,笃定生态重构战略方向;构建职业教育信息平台,夯实生态重构技术基础;完善职业教育机制建设,消解生态重构现实阻碍;提升职业教育治理水平,贯彻生态重构行动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技术 职业教育 生态重构 嵌入 标靶方向 政策障碍 信息平台 机制建设 治理水平
下载PDF
江汉和洞庭盆地与周缘造山带盆山耦合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0
作者 林旭 刘静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99-520,共22页
沉积盆地与造山带是大陆构造的2个重要的组成单元,具内在成因联系。对其耦合关系进行研究,可以恢复和重建岩石圈深部运动过程,了解近地表构造与气候之间的相互作用。江汉和洞庭盆地位于长江中游,与周缘造山带具有清晰的盆山边界,盆内河... 沉积盆地与造山带是大陆构造的2个重要的组成单元,具内在成因联系。对其耦合关系进行研究,可以恢复和重建岩石圈深部运动过程,了解近地表构造与气候之间的相互作用。江汉和洞庭盆地位于长江中游,与周缘造山带具有清晰的盆山边界,盆内河流水系十分发育,是一个多物源沉积盆地,是探讨从山(源)到盆(汇)沉积过程的天然实验室。文中对江汉盆地盆山耦合的研究结果进行了总结和梳理,介绍了造山带基岩、盆地和河流沉积物低温热年代学的应用方法,提出了新的研究切入点,建议今后在江汉和洞庭盆地开展盆山耦合研究时,将造山带基岩和河流碎屑矿物低温热年代学结果相结合,同时开展同一目标矿物的物源示踪研究,综合分析造山带隆升信息与物源信息,并与周缘构造和沉积学研究结果相互检验,可得到详细的盆山耦合演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汉盆地 洞庭盆地 盆山耦合 低温热年代学
下载PDF
“双高计划”视域下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的理性转型 被引量:15
11
作者 杨勇 康欢 林旭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0期35-41,共7页
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既是“双高计划”的题中之意,更是助力“双高计划”行稳致远的内生动力。“双高计划”与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的关系耦合交错,从“整体关系”层面进行解析,彰显出“闭环逻辑”和“多主体契合逻辑”两大逻辑关系。在厘... 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既是“双高计划”的题中之意,更是助力“双高计划”行稳致远的内生动力。“双高计划”与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的关系耦合交错,从“整体关系”层面进行解析,彰显出“闭环逻辑”和“多主体契合逻辑”两大逻辑关系。在厘清高职院校与专业群建设融合联系的基础上,以核心功能为轴心,以教学群体、公共部门和私人组织为支点,构建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功能价值体系。倡导以本原路径、信息路径、联动路径和保障路径等多维路径作为推进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的突破点,从而实现“双高计划”与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理性转型的高效衔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高计划” 高职院校 专业群 理性转型 多维路径
下载PDF
中小跨径桥梁结构安全状态评估研究 被引量:14
12
作者 毛琳 林旭 代力 《公路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214-219,共6页
针对目前中小跨径桥梁健康监测系统及结构安全状态评估相关研究不足的情况,以万埠大桥为工程背景,通过安装在桥梁结构上的健康监测系统获得实时监测数据,对桥梁结构应变及倾角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基于统计学原理,采用损伤预警理论中的无... 针对目前中小跨径桥梁健康监测系统及结构安全状态评估相关研究不足的情况,以万埠大桥为工程背景,通过安装在桥梁结构上的健康监测系统获得实时监测数据,对桥梁结构应变及倾角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基于统计学原理,采用损伤预警理论中的无模型指标训练法对万埠大桥进行安全状态评估,通过该法计算得到桥梁结构应变及倾角值的安全阈值,将监测系统实时监测数据与安全阈值进行对比,评估桥梁安全状态,为桥梁管养部门管理决策提供依据,也为今后中小跨径桥梁安全评估提供实例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跨径桥梁 健康监测 无模型指标训练法 安全阈值 安全状态评估
下载PDF
2017-2019年济南市细菌性食源性疾病主要病原体流行特征分析 被引量:14
13
作者 杨丽 孙婷 +2 位作者 林旭 段德水 刘铁诚 《华南预防医学》 2021年第3期339-342,共4页
目的了解济南市4种主要细菌性食源性疾病病原体分布及流行病学特征,为防控细菌性食源性疾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析2017-2019年济南市哨点医院食源性疾病病例信息和标本检测信息。结果 2017-2019年共纳入济南市2家主动监测哨点医院1 68... 目的了解济南市4种主要细菌性食源性疾病病原体分布及流行病学特征,为防控细菌性食源性疾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析2017-2019年济南市哨点医院食源性疾病病例信息和标本检测信息。结果 2017-2019年共纳入济南市2家主动监测哨点医院1 686份食源性病例和样本检测信息。287份检出细菌病原体,阳性率17.02%,病原以致泻性大肠埃希菌为主,占77.35%。不同月份的食源性疾病病例细菌检出率不同(P<0.01),6月份最高为24.17%(87/360)。不同年龄段食源性疾病病例中致泻性大肠埃希菌、副溶血弧菌、沙门氏菌阳性检出率均不同(P<0.05),致泻性大肠埃希菌和副溶血弧菌以36~49岁检出率最高,沙门氏菌以≥65岁检出率最高;混合细菌以7~17岁检出率最高。细菌性食源性疾病阳性病例可疑暴露食品以肉及肉制品居多,占18.12%(52/213)。不同可疑暴露食品的加工及包装方式细菌阳性检出率不同(P<0.01),以餐饮服务业食品居多,占26.50%。结论济南市细菌性食源性疾病主要以致泻性大肠埃希菌为主,以夏季流行为主,高检出食品为肉及肉制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性 食源性疾病 病原体 流行病学
原文传递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8种花草茶中77种农药残留 被引量:13
14
作者 蓝梦哲 林绪 +2 位作者 刘雅琼 王海鸣 曹小彦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938-945,共8页
以QuEChERS作为样品前处理手段,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检测技术,建立了适用于8种花草茶中77种农药残留同时检测的方法。8种花草茶样品均采用1%(v/v)乙酸乙腈溶液和1 g乙酸铵提取,经4 g无水硫酸镁、0.50 g C18、0.50 g N... 以QuEChERS作为样品前处理手段,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检测技术,建立了适用于8种花草茶中77种农药残留同时检测的方法。8种花草茶样品均采用1%(v/v)乙酸乙腈溶液和1 g乙酸铵提取,经4 g无水硫酸镁、0.50 g C18、0.50 g N-丙基乙二胺(PSA)和0.05 g石墨化炭黑(GCB)分散萃取净化,然后采用Venusil MP C18色谱柱分离,以0.1%(v/v)甲酸水溶液和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在电喷雾电离(ESI)源、正负离子交替扫描模式下进行检测,基质匹配标准溶液定量。结果表明,77种农药在0.5~100.0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大于0.995;77种农药的加标回收率为70.3%~110.0%,相对标准偏差为2.6%~9.8%,检出限为1.0~10.0μg/kg。该法灵敏度、准确度和精密度均符合相关农药残留测定的技术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QUECHERS 农药残留 花草茶
下载PDF
2016~2018年济南市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13
15
作者 李士凯 林旭 +2 位作者 刘铁诚 孙延斌 杨丽 《预防医学论坛》 2020年第7期493-495,505,共4页
目的分析2016~2018年济南市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特征,为防控食源性疾病及食品安全事故提供依据。方法应用SPSS16.0软件对济南市2016~2018年各县(市、区)通过国家食源性疾病事件报告系统上报的事件进行分析。结果2016~2018年济南市共核实... 目的分析2016~2018年济南市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特征,为防控食源性疾病及食品安全事故提供依据。方法应用SPSS16.0软件对济南市2016~2018年各县(市、区)通过国家食源性疾病事件报告系统上报的事件进行分析。结果2016~2018年济南市共核实上报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116起,暴露8428人,发病1015例。暴露起数、暴露人数及发病例数呈逐年增长趋势,事件主要发生在8月份(占33.20%)。事件起数前三位的为市中区、槐荫区和历下区,占全部报告起数的56.03%(65/116)。发病率最高的为长清区31.12/10万。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主要场所是家庭,占36.21%(42/116);其次为宾馆饭店和学校。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致病因素以不明原因居多。动物类食品引起的暴发事件数最多,占29.30%(34/116)。结论济南市食源性疾病事件呈增长趋势,夏秋季多发,防控重点场所为餐饮服务单位及学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源性疾病 暴发 监测 流行病学
原文传递
杭州市臭氧污染特征研究 被引量:12
16
作者 陈超 严仁嫦 +5 位作者 叶辉 林旭 金嘉佳 许凯儿 何曦 沈建东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39-342,共4页
利用2013—2017年杭州市空气质量国控监测站点数据和杭州市地面气象数据,分析了杭州市几种典型情况的臭氧(O_3)污染特征。结果表明:(1)2013—2017年,杭州市O_3污染问题总体呈逐年加重趋势;(2)夏季太阳总辐射大于450 W/m^2、温度高于20... 利用2013—2017年杭州市空气质量国控监测站点数据和杭州市地面气象数据,分析了杭州市几种典型情况的臭氧(O_3)污染特征。结果表明:(1)2013—2017年,杭州市O_3污染问题总体呈逐年加重趋势;(2)夏季太阳总辐射大于450 W/m^2、温度高于20℃且相对湿度低于70%的晴热高温天气易造成O_3污染;(3)杭州市O_3浓度还可能受外来输入的影响;(4)受台风外围下沉气流影响,加上水平扩散条件差且温度高,极易导致O_3及其前体物在近地面积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污染 光化学生成 台风
下载PDF
基于SOA和O_(3)生成潜势的杭州市PM_(2.5)和O_(3)协同控制 被引量:12
17
作者 林旭 严仁嫦 +1 位作者 金嘉佳 许凯儿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799-1807,共9页
2019年3月1日~2019年5月31日期间采用Syntech Spectras GC955在线气相色谱仪对杭州市大气环境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进行了在线连续监测,分析了VOCs体积分数的组成特征、PM_(2.5)和O_(3)协同控制的优控VOCs物种和VOCs特征污染物比值.结... 2019年3月1日~2019年5月31日期间采用Syntech Spectras GC955在线气相色谱仪对杭州市大气环境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进行了在线连续监测,分析了VOCs体积分数的组成特征、PM_(2.5)和O_(3)协同控制的优控VOCs物种和VOCs特征污染物比值.结果表明,烷烃是VOCs体积分数中最重要的组分,贡献了62.40%.C2~C6的烷烃、苯系物、乙烯和乙炔是VOCs关键物种.烯烃和芳香烃是OFP的主要贡献组分,贡献率分别为41.35%和37.50%.芳香烃是SOA的主要贡献者,贡献率超过90%.低碳的烷烃、低碳烯烃和苯系物是OFP的关键贡献物种,控制好甲苯、间/对-二甲苯和邻-二甲苯这3种苯系物,是O_(3)和PM_(2.5)协同控制的关键.采样点大气中VOCs除了受机动车尾气的影响外,溶剂使用等工业排放的影响也较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性有机物(VOCs) 生成潜势 协同控制 优控VOCs物种 特征污染物比值
原文传递
胸腰椎骨折后椎体“空壳”现象的手术治疗策略 被引量:12
18
作者 胡海刚 林旭 +4 位作者 谭伦 吴超 钟泽莅 曾俊 邓佳燕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9-55,共7页
目的探讨胸腰椎骨折后椎体"空壳"的手术治疗策略,为"空壳"的干预及治疗提供临床参考。方法 2015年6月—2017年1月,根据选择标准纳入53例胸腰椎骨折术后有椎体"空壳"高危发生风险的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 目的探讨胸腰椎骨折后椎体"空壳"的手术治疗策略,为"空壳"的干预及治疗提供临床参考。方法 2015年6月—2017年1月,根据选择标准纳入53例胸腰椎骨折术后有椎体"空壳"高危发生风险的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全部患者根据就诊顺序按随机表法分为两组:治疗组27例,采用短节段钉棒固定联合伤椎重建;对照组26例,采用单纯短节段钉棒固定。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致伤原因、骨折Denis分型、骨折节段、伤椎前缘压缩程度、骨密度、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分级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计算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即刻及末次随访时伤椎前缘压缩程度、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同时观察术后椎体"空壳"及手术并发症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18个月,平均14.4个月。术后治疗组有5例发生"空壳",末次随访时不愈合4例;对照组有23例发生"空壳",末次随访时不愈合19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1例发生切口脂肪液化、4例发生骨水泥渗漏,对照组发现2例螺钉松动、1例单侧连接棒断裂,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04,P=0.478)。术后即刻及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伤椎前缘压缩程度、VAS评分和ODI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术后即刻两组伤椎前缘压缩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末次随访时对照组显著高于治疗组(P<0.05);除末次随访时对照组ODI评分显著高于治疗组外(P<0.05),其余时间点两组VAS评分及OD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短节段钉棒固定联合伤椎重建治疗胸腰椎骨折能有效预防椎体"空壳",有利于伤椎高度的维持和远期功能的改善,临床治疗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空壳”现象 伤椎重建 后路手术
原文传递
同时性多原发肺癌与肺内转移鉴别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9
作者 王继凡 张特 +3 位作者 丁翰林 董高超 许林 蒋峰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65-371,共7页
多原发性肺癌(multiple primary lung cancer, MPLC)是指在同一患者肺内不同部位同时或先后发生两个或两个以上原发病灶的肺癌,以诊断时间间隔6个月为界,MPLC分为同时性MPLC(synchronous MPLC, sMPLC)和异时性MPLC(metachronous MPLC, m... 多原发性肺癌(multiple primary lung cancer, MPLC)是指在同一患者肺内不同部位同时或先后发生两个或两个以上原发病灶的肺癌,以诊断时间间隔6个月为界,MPLC分为同时性MPLC(synchronous MPLC, sMPLC)和异时性MPLC(metachronous MPLC, mMPLC)。sMPLC与肺内转移(intrapulmonary metastasis, IM)在治疗策略及预后上有着极大的差异。然而,目前临床上对于二者的区分鉴别存在许多争议。本文总结了目前诊断MPLC的主要方法,并重点介绍了区分MPLC和IM的最新研究进展,旨在为多灶性肺癌患者精准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原发性肺癌 肺内转移 肺肿瘤 精准诊断
下载PDF
滑坡对降雨响应的多指标监测及综合预警探析:以赣南罗坳滑坡为例 被引量:12
20
作者 李高 谭建民 +4 位作者 王世梅 林旭 陈勇 王力 郭飞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83-294,共12页
降雨量和位移是当前降雨型滑坡监测预警最常用的指标。然而,降雨量和位移监测结果只能反映降雨作用下滑坡的变形情况,不能揭示滑坡内在物理力学性状对降雨的响应。因此,除降雨量和位移监测之外,建立包括体积含水率、基质吸力等反映滑坡... 降雨量和位移是当前降雨型滑坡监测预警最常用的指标。然而,降雨量和位移监测结果只能反映降雨作用下滑坡的变形情况,不能揭示滑坡内在物理力学性状对降雨的响应。因此,除降雨量和位移监测之外,建立包括体积含水率、基质吸力等反映滑坡动态演化过程的关键指标监测体系必将成为今后更真实地把握滑坡内在演化趋势、更准确地建立滑坡综合预警判据的最有效手段。笔者对赣南地区典型降雨型滑坡进行了多指标监测及综合预警示范研究。结果表明:(1)在降雨条件下滑坡土体内部体积含水率、基质吸力和温度等多指标均产生有规律的动态响应;(2)随着降雨的持续,滑体体积含水率与基质吸力的变化均具有显著的滞后现象;(3)体积含水率和基质吸力变化速率与滑体位移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4)滑体温度分布变化规律受大气温度和体积含水率的共同影响。以实测数据的滑坡稳定性分析为基准,在考虑实际降雨入渗深度与滑坡稳定性的关联度上,建立了包括日降雨量、体积含水率增加速率、基质吸力减小速率以及位移速度多元指标预警方法体系,提出了基于关键指标综合预警体系及确定方法,旨在为降雨滑坡准确预警提供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键指标监测 体积含水率 基质吸力 位移 综合预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