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水平辣木叶粉饲喂蛋鸡效果评价 被引量:10
1
作者 范建成 许智萍 +5 位作者 廖承飞 何光熊 韩学琴 罗会英 邓红山 金杰 《中国热带农业》 2019年第5期48-53,36,共7页
试验旨在初步研究'豆粕-玉米'型基础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辣木叶粉对广西青脚麻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屠宰性能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探求辣木叶粉在蛋鸡基础日粮中的最适添加比例,以期为辣木在家禽的饲料化利用方面提供科学依据... 试验旨在初步研究'豆粕-玉米'型基础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辣木叶粉对广西青脚麻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屠宰性能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探求辣木叶粉在蛋鸡基础日粮中的最适添加比例,以期为辣木在家禽的饲料化利用方面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综合评价不同辣木叶粉水平对产蛋鸡蛋品质、屠宰性能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认为辣木叶粉在蛋鸡日粮中的添加量以10%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木叶粉 蛋品质 屠宰性能 血液生化指标
下载PDF
5个紫花苜蓿品种(系)在金沙江干热河谷区品比试验 被引量:9
2
作者 韩学琴 邓红山 +6 位作者 廖承飞 罗会英 赵琼玲 薛世明 范建成 普天磊 金杰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CAS 2021年第4期19-26,共8页
为筛选适宜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区种植的苜蓿品种,2013—2016年在金沙江干热河谷区对赛迪5号、赛迪7号、6010紫花苜蓿、WL525HQ、维多利亚5个紫花苜蓿品种(系)进行了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6010紫花苜蓿综合性状优良,一是其稳产性、丰产... 为筛选适宜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区种植的苜蓿品种,2013—2016年在金沙江干热河谷区对赛迪5号、赛迪7号、6010紫花苜蓿、WL525HQ、维多利亚5个紫花苜蓿品种(系)进行了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6010紫花苜蓿综合性状优良,一是其稳产性、丰产性表现较好,3年平均鲜、干草产量变异系数最小,分别为7.71%、5.90%;3年平均鲜、干草产量最高,每100平方米的产量分别为1068.90 kg和269.13 kg,较赛迪5号、赛迪7号、维多利亚、WL525HQ分别增加了1.70%、5.13%、7.05%、3.58%和2.22%、4.54%、8.83%、2.04%。二是其粗蛋白含量较高、营养品质好,6010紫花苜蓿粗蛋白含量20.30%,极显著高于赛迪7号和WL525HQ(P<0.01),显著高于赛迪5号(P<0.05);干物质、无氮浸出物分别为95.72%、50.68%,均极显著高于其他4个品种(P<0.01);水分、酸性洗涤纤维分别为4.29%、25.41%,均极显著低于其他4个品种;灰分含量8.62%,极显著高于赛迪5号和WL525HQ(P<0.01);粗脂肪含量2.12%,显著高于WL525HQ和维多利亚(P<0.05)。隶属函数分析表明,6010紫花苜蓿隶属函数值最高,能够较好地适应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区的自然环境条件,适宜在该区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品比试验 产量 营养成分
下载PDF
水分胁迫对辣木生物量分配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韩学琴 赵广 +4 位作者 廖承飞 邓红山 瞿文林 罗会英 金杰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045-1049,共5页
本研究以云南干热河谷辣木(Moringa olerfera)为对象,采用盆栽人工控制土壤含水量的方法,研究了水分胁迫对辣木生长、生物量分配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90%和75%田间持水量控制下,辣木株高和地径随时间的延长逐渐增长,但70%田... 本研究以云南干热河谷辣木(Moringa olerfera)为对象,采用盆栽人工控制土壤含水量的方法,研究了水分胁迫对辣木生长、生物量分配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90%和75%田间持水量控制下,辣木株高和地径随时间的延长逐渐增长,但70%田间持水量明显受到抑制;60%、45%和30%田间持水量处理下的株高和地径生长处于停滞状态;辣木复叶数、主根长和主根粗随水分胁迫加剧而降低,而根数无显著差异。利用标准化主轴法对株高-地径异速生长关系进行模拟,结果显示,随着干旱胁迫加剧,异速生长指数从1.273持续下降至0.947,即辣木将更多的同化物从株高生长转移到其他器官;不同土壤水分的生物量整体表现为根>茎>叶,且随着田间持水量的降低,辣木将更多的生物量由地上转移至地下,而水分利用效率整体呈上升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木 异速生长 耗水量 水分利用率
下载PDF
基于SNP和InDel标记的余甘子群体遗传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普天磊 金杰 +5 位作者 何璐 瞿文林 廖承飞 袁建民 罗会英 赵琼玲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75-883,共9页
【目的】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解析余甘子种质资源的群体遗传结构和遗传多样性,为余甘子系统分类、遗传资源创新利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利用ddRADseq技术对112份余甘子种质资源进行高通量简化基因组测序,利用Cutadapt和Trimmomatic软... 【目的】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解析余甘子种质资源的群体遗传结构和遗传多样性,为余甘子系统分类、遗传资源创新利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利用ddRADseq技术对112份余甘子种质资源进行高通量简化基因组测序,利用Cutadapt和Trimmomatic软件对原始数据进行过滤,筛选得到高质量测序数据;使用MUNEAK软件进行多态性标记发掘,基于获得的SNP和InDel标记,进行群体结构分析、主成分分析、系统发育分析及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余甘子测序样品共获得8934个SNP和InDel标记,群体结构分析将余甘子种质分为2个类群,类群划分与种质来源地相关,该结果与主成分分析和系统发育分析相一致。余甘子各种质间遗传距离为0.027~0.459,平均遗传距离为0.248;云南地区的余甘子种质的期望杂合度、观测杂合度及多态性信息含量值最高,依次为0.267、0.184及0.218;余甘子群体间的Fst在0.080~0.266之间,群体遗传分化程度中等偏高。【结论】该测序技术可有效地解析余甘子种质的群体结构和遗传多样性,为余甘子种质资源的鉴定评价、系统分类及遗传多样性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甘子 SNP INDEL 群体结构 遗传多样性
下载PDF
不同种源辣木生长差异性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罗会英 韩学琴 +4 位作者 邓红山 赵琼玲 廖承飞 范建成 金杰 《热带农业科学》 2019年第3期16-20,共5页
对从美国、马里、肯尼亚、古巴和德国引种种植的辣木植株进行生长差异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种源的辣木在不同时间内生长速率各不相同,不同种源的辣木株高、冠幅、地径、分支数等生长指标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性;美国种源的辣木株高、冠... 对从美国、马里、肯尼亚、古巴和德国引种种植的辣木植株进行生长差异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种源的辣木在不同时间内生长速率各不相同,不同种源的辣木株高、冠幅、地径、分支数等生长指标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性;美国种源的辣木株高、冠幅均表现较好,古巴种源的辣木株高、冠幅、地径和分支数则表现相对较差;美国种源和古巴种源在株高、冠幅、地径生长量上差异显著,马里、肯尼亚、德国种源之间各生长指标差异不显著;综合各项指标, 5个种源中,美国种源的辣木生长表现较好,可作为优良种源开展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木 种源 生长 差异性
下载PDF
辣木花粉离体萌发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普天磊 韩学琴 +5 位作者 罗会英 邓红山 廖承飞 范建成 何璐 金杰 《中国农学通报》 2022年第9期66-70,共5页
为筛选出适宜不同辣木材料花粉的离体萌发培养基,本研究以辣木花粉为试材,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氯化钙、蔗糖及硼酸浓度对辣木花粉萌发的影响,并观测不同辣木材料的花粉萌发率。研究结果表明,各试验因素对辣木花粉萌发的影响程... 为筛选出适宜不同辣木材料花粉的离体萌发培养基,本研究以辣木花粉为试材,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氯化钙、蔗糖及硼酸浓度对辣木花粉萌发的影响,并观测不同辣木材料的花粉萌发率。研究结果表明,各试验因素对辣木花粉萌发的影响程度依次为蔗糖>氯化钙>硼酸,蔗糖和氯化钙浓度对辣木花粉萌发率的影响显著,而硼酸浓度影响不显著;辣木花粉在175 g/L蔗糖,400 mg/L氯化钙,150 mg/L硼酸的培养基中,花粉平均萌发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对不同辣木材料的花粉萌发率进行测定,发现美国种源的辣木花粉活力较高,肯尼亚种源的花粉活力较低。本研究结果可为辣木杂交育种的父本选择提供参考,提高人工杂交授粉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木 花粉萌发率 离体培养 正交试验 不同材料
下载PDF
辣木花粉活力研究和花粉散粉动态观察 被引量:1
7
作者 罗会英 赵琼玲 +3 位作者 韩学琴 邓红山 廖承飞 金杰 《热带农业科学》 2018年第5期24-27,共4页
本试验以辣木为材料,研究辣木花粉活力研究和观察花粉散粉动态观察。结果表明:辣木花粉粒从闭合到散开需历时2 h,辣木花丛花蕾期到花瓣除开期花粉活力都较高,花粉活力均在60%以上;低温可延长辣木花粉的贮存时间,在4℃低温下可贮存6 d。... 本试验以辣木为材料,研究辣木花粉活力研究和观察花粉散粉动态观察。结果表明:辣木花粉粒从闭合到散开需历时2 h,辣木花丛花蕾期到花瓣除开期花粉活力都较高,花粉活力均在60%以上;低温可延长辣木花粉的贮存时间,在4℃低温下可贮存6 d。本研究可为辣木人工辅助授粉及杂交育种研究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木 花粉活力 散粉 动态观察
下载PDF
辣木优良单株的初步筛选 被引量:1
8
作者 罗会英 普天磊 +5 位作者 金杰 赵琼玲 邓红山 廖承飞 范建成 韩学琴 《热带农业科学》 2020年第1期41-45,共5页
为筛选优良果用种源,以3年生辣木为研究对象,采用隶属函数分析的方法对辣木各相关性状进行了综合评价,初步筛选出产量高、果形好、种子饱满、长势良好的优良单株30株,为进一步开展辣木良种选育及辣木的开发利用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辣木 隶属函数分析 优良单株筛选
下载PDF
辣木干旱胁迫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罗会英 金杰 +5 位作者 赵琼玲 邓红山 廖承飞 范建成 普天磊 韩学琴 《中国热带农业》 2021年第4期21-23,72,共4页
辣木为辣木科辣木属多年生乔木,生长迅速,适应性强,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和独特的保健功效。然而,干旱是制约辣木生产的关键因子之一。从形态结构、生理生化指标等方面综述了干旱胁迫对辣木的影响,并提出相关的抗旱措施,旨在为后期开展辣... 辣木为辣木科辣木属多年生乔木,生长迅速,适应性强,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和独特的保健功效。然而,干旱是制约辣木生产的关键因子之一。从形态结构、生理生化指标等方面综述了干旱胁迫对辣木的影响,并提出相关的抗旱措施,旨在为后期开展辣木抗旱研究及辣木特色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与利用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木 干旱胁迫 研究进展
下载PDF
不同配方肥对辣木土壤养分特征与植物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廖承飞 范建成 +4 位作者 罗会英 韩雪琴 邓红山 普天磊 金杰 《江苏农业科学》 2020年第11期134-140,共7页
为了研究不同配方肥对辣木生长土壤环境及植物性状产生的影响,明确辣木对土壤养分的需求规律及为制定合理的辣木配方施肥方案提供理论基础,以金沙江干热河谷辣木为对象,通过室内分析和田间调查数据对该干热河谷地区的辣木土壤养分及植... 为了研究不同配方肥对辣木生长土壤环境及植物性状产生的影响,明确辣木对土壤养分的需求规律及为制定合理的辣木配方施肥方案提供理论基础,以金沙江干热河谷辣木为对象,通过室内分析和田间调查数据对该干热河谷地区的辣木土壤养分及植物性状开展研究。结果发现,根据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养分分级标准,辣木配方施肥肥效试验土壤养分含量处于中下水平,土壤呈微酸性。4种施肥处理对0~20 cm辣木土壤pH值以及有机质、碱解氮、全磷、有效磷、速效钾含量的影响无明显差异,B处理与CK处理在5月的辣木鲜叶质量、鲜叶柄质量、鲜枝质量均存在极显著差异。通过回归和通径分析发现,pH值对辣木鲜叶质量、辣木鲜枝质量直接作用较大。合理的配方施肥能明显促进辣木的生长及提高产量,结果可为今后辣木专用肥生产和施用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木 土壤养分 生物量 相关性 回归分析 通径分析
下载PDF
干热河谷地区不同截干高度对辣木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邓红山 金杰 +4 位作者 廖承飞 罗会英 普天磊 范建成 韩学琴 《中国热带农业》 2022年第1期70-72,63,共4页
以印度传统种多油辣木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截干高度处理对辣木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截干高度处理会不同程度影响辣木生长情况和叶产量,结合对辣木株高、冠幅、枝条数、嫩梢鲜重、叶产量相关性分析,认为辣木应保持在50cm左右... 以印度传统种多油辣木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截干高度处理对辣木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截干高度处理会不同程度影响辣木生长情况和叶产量,结合对辣木株高、冠幅、枝条数、嫩梢鲜重、叶产量相关性分析,认为辣木应保持在50cm左右的截干高度最为适宜。此技术对辣木生产增加产量具有较大意义,能有效提高辣木种植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木 截干高度 生长 影响
下载PDF
辣木优良单株筛选比较 被引量:1
12
作者 罗会英 普天磊 +5 位作者 邓红山 赵琼玲 韩学琴 范建成 廖承飞 金杰 《中国农学通报》 2020年第34期32-37,共6页
为筛选出优良的辣木果用种源,对30个辣木家系(每个家系15~30株)进行连续3年的跟踪观测及综合评价,以辣木种子产量为主要指标,同时兼顾株高、冠幅、地径以及果荚的相关性状指标(包括单果重、果荚长、果荚宽、单荚种子数等),经初选、复选... 为筛选出优良的辣木果用种源,对30个辣木家系(每个家系15~30株)进行连续3年的跟踪观测及综合评价,以辣木种子产量为主要指标,同时兼顾株高、冠幅、地径以及果荚的相关性状指标(包括单果重、果荚长、果荚宽、单荚种子数等),经初选、复选和决选,从30个家系中最终筛选出丰产、果型好、种子饱满的果用优良单株30株。研究结果可为后期辣木良种的选育提供基础材料,同时为干热区辣木树种的选育提供理论参考和技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木 优良单株 筛选 综合评价 性状指标
下载PDF
辣木栽培技术要点
13
作者 邓红山 廖承飞 +4 位作者 金杰 罗会英 普天磊 范建成 韩学琴 《中国热带农业》 2020年第6期116-118,38,共4页
本研究主要从种植条件、播种育苗、选地、定植、田间管理、水分管理、树体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9个方面系统介绍辣木栽培技术要点。
关键词 辣木 栽培技术 树体管理
下载PDF
云南干热河谷辣木(Moringa oleifera)对Cd-Pb-Cu-Zn四种复合重金属胁迫的响应及富集特征 被引量:2
14
作者 段晓清 赵广 +5 位作者 张扬建 穆羽 杨旺鑫 金杰 韩学琴 廖承飞 《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817-2827,共11页
我国矿产资源不合理开发导致的重金属污染较为严重,植物修复是解决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的有效方式,因此亟需开展耐重金属胁迫植物筛选和尾矿堆积区重金属修复的研究。本研究以云南干热河谷地区广泛引种的辣木(Moringa oleifera)为对象,... 我国矿产资源不合理开发导致的重金属污染较为严重,植物修复是解决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的有效方式,因此亟需开展耐重金属胁迫植物筛选和尾矿堆积区重金属修复的研究。本研究以云南干热河谷地区广泛引种的辣木(Moringa oleifera)为对象,通过盆栽试验模拟不同浓度土壤复合重金属(Cd-Pb-Cu-Zn)胁迫,探讨了辣木叶片光合作用能力、植株生长特性和生物量分配对复合重金属胁迫的响应,揭示了辣木对复合重金属胁迫的适应机制和不同重金属的富集特征。结果表明,复合重金属胁迫对辣木叶片光合能力、植株生长特性、生物量分配特征均产生了显著影响。复合重金属胁迫对辣木叶片光合能力的影响整体表现为低促高抑;辣木株高、地径、根长、根粗的生长都受到显著抑制,且随着胁迫的加剧,抑制作用逐渐增强;随着胁迫的加剧,辣木将更多的生物量投入至地下部分。适应重金属胁迫过程中,辣木将更多的重金属储存在地下生物量中。此外,辣木对4种重金属元素的耐受性和富集能力不同,其中对Cu^(2+)和Zn^(2+)的耐受性较好,对Cd^(2+)和Zn^(2+)富集能力较强。综上,辣木对复合重金属胁迫有一定的耐受性,且生物量较大,生长较快,可考虑作为重金属污染较轻区域的辅助修复植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植物修复 干热河谷 生物量分配 光合作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