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2篇文章
< 1 2 3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子竞技国际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的文献计量分析 被引量:20
1
作者 梁枢 梁伟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7-14,共8页
在人工智能快速发展推动下,电子竞技加速摆脱久坐型视频游戏(Sedentary Sports Video)传统概念,成为学界前沿议题。电子竞技组织与运营日趋接近职业体育模式,将发展成为体育产业重要支撑。研究运用文献计量分析了2000-2018年92篇电子竞... 在人工智能快速发展推动下,电子竞技加速摆脱久坐型视频游戏(Sedentary Sports Video)传统概念,成为学界前沿议题。电子竞技组织与运营日趋接近职业体育模式,将发展成为体育产业重要支撑。研究运用文献计量分析了2000-2018年92篇电子竞技主题SCI、SSCI的发刊论文,发现:近3年以电子竞技为主题的国际权威期刊发刊量抵近峰值;权威作者集中于北美、西欧、澳大利亚以及东南亚地区;高频期刊主要集中于计算机与信息系统、人工智能、传播学、心理学、社会学、人文学、休闲体育等学科领域;高频被引文献反映出电子竞技研究的两条基本逻辑:第一,方法论逻辑下,结构方程是电子竞技实证研究的重要方法;第二,理论演化逻辑下,关于电子竞技玩家的参与动机、暴力认知、攻击性行为、合作行为倾向的实证研究;关于电子竞技是否是运动项目的讨论;以及关于电子竞技经济、社会效应探讨是现阶段电子竞技研究的焦点。最后,研究者回归文献重新梳理电子竞技内涵,就电子竞技表达与界定、电子竞技与体育运动内涵联系加以概括;并归纳电子竞技行业主要盈利模式和结构;继而提出电子竞技的现代化治理是未来重要研究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竞技 职业体育 体育互联网产业 电子游戏 文献计量
下载PDF
凉山彝族自治州HIV/AIDS抗病毒治疗前HIV-1耐药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7
2
作者 董敖渤 肖琳 +6 位作者 梁姝 刘磊 康瑞华 赵帅 阮玉华 屈水令 邢辉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48-653,共6页
目的了解凉山彝族自治州(凉山州)HIV/AIDS抗病毒治疗前HIV-1耐药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预防HIV-1耐药毒株的传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分别于2017年1月1日至6月30日、2018年1月1日至6月30日在凉山州开展HIV/AIDS抗病毒治疗前HIV-1耐药的横断... 目的了解凉山彝族自治州(凉山州)HIV/AIDS抗病毒治疗前HIV-1耐药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预防HIV-1耐药毒株的传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分别于2017年1月1日至6月30日、2018年1月1日至6月30日在凉山州开展HIV/AIDS抗病毒治疗前HIV-1耐药的横断面调查。提取获得HIV-1 pol基因区序列,根据2014年WHO耐药监测指南的推荐标准,应用HyPhy 2.2.4和Cytoscape 3.6.1软件进行HIV-1耐药毒株传播网络分析。结果研究对象464例HIV/AIDS,HIV-1毒株为CRF07_BC亚型的占88.6%(411/464),总的HIV-1耐药率为9.9%(46/464),非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NRTI)、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RTI)和蛋白酶抑制剂(PI)耐药率分别为6.7%(31/464)、1.9%(9/464)和0.4%(2/464);有1组HIV-1新型重组毒株URF_01BC亚型独立成簇并携带相关耐药突变位点;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异性性传播人群相比,注射吸毒人群的HIV-1耐药风险较高(aOR=3.03,95%CI:1.40~6.54)。结论凉山州HIV/AIDS抗病毒治疗前的HIV-1耐药率较高,且有新型重组毒株URF_01BC亚型携带相关耐药突变位点的成簇传播,建议加强HIV-1耐药毒株传播的预防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1 亚型 耐药 传播网络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四川省中老年男性艾滋病知识与商业性性行为状况调查 被引量:14
3
作者 袁风顺 梁姝 +6 位作者 曾亚莉 裴晓迪 黄玉玲 胡莹 刘伦皓 梁莉 刘莉 《中国艾滋病性病》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59-463,共5页
目的了解四川省中老年(≥50岁)男性的艾滋病知识、商业性性行为及其影响因素,为该人群的艾滋病防控工作提供参考。方法2019年4-6月采用方便抽样方法在成都、自贡、宜宾、眉山和广元等地对中老年男性常住居民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使用二... 目的了解四川省中老年(≥50岁)男性的艾滋病知识、商业性性行为及其影响因素,为该人群的艾滋病防控工作提供参考。方法2019年4-6月采用方便抽样方法在成都、自贡、宜宾、眉山和广元等地对中老年男性常住居民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使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对艾滋病知识、商业性性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回收有效问卷2896份,调查对象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61.1%(1770/2896),商业性性行为发生率为6.7%(193/2896)。影响因素分析发现,仅与艾滋病知识相关的因素是文化程度和休闲活动频率;仅与商业性性行为相关的因素是年龄和居住情况;与两者均相关的因素是职业、婚姻状况、外出务工史(连续外出≥6个月)和个人收入,与无外出务工史者相比,有外出务工史者不知晓艾滋病知识(OR=1.28,95%CI:1.02~1.60)和发生商业性性行为(OR=2.61,95%CI:1.84~3.71)的概率均更高;与低收入者(<500元/月)相比,收入≥1000元/月者知晓艾滋病知识和发生商业性性行为的概率均更高。结论年龄、职业、婚姻、居住状况、外出务工史、个人收入等因素是影响中老年男性获取艾滋病知识、发生商业性性行为的因素,可针对具有以上特征的人群开展艾滋病防治知识和安全性行为的宣传教育,并提高干预频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老年男性 艾滋病知识 商业性性行为
原文传递
自由体位联合硬膜外复合脉冲式镇痛泵对初产妇镇痛及分娩影响 被引量:12
4
作者 梁舒 李瑛 夏玲珍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0年第6期881-884,共4页
目的:分析自由体位联合硬膜外复合脉冲式镇痛泵对初产妇疼痛强度评分(PPI)、产程及中转剖宫产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9年5月本院分娩的240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产妇均采用硬膜外复合脉冲式镇痛泵镇痛,对照组采... 目的:分析自由体位联合硬膜外复合脉冲式镇痛泵对初产妇疼痛强度评分(PPI)、产程及中转剖宫产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9年5月本院分娩的240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产妇均采用硬膜外复合脉冲式镇痛泵镇痛,对照组采用传统平卧位分娩,观察组采用自由体位分娩,比较两组产妇分娩及新生儿情况。结果:观察组阴道自然分娩率(90.0%)高于对照组,阴道助产(1.7%)及中转剖宫产率(8.3%)低于对照组,第二产程(37.2±10.3min)短于对照组短,产妇Ⅱ度会阴裂伤发生率(3.3%)低于对照组(均P<0.05)。新生儿出生后1 min Apgar评分观察组(9.4±0.4分)高于对照组(均P<0.05),出生后5 min Apgar评分两组无差异(P>0.05)。T0时刻及T2-T5时刻产妇PPI评分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妇麻醉用药量及PCA次数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分娩期间无瘙痒、恶心、低血压等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自由体位联合硬膜外复合脉冲式镇痛泵有助于减轻分娩疼痛,缩短产程,促进自然分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产妇 分娩 自由体位 平卧位 硬膜外镇痛 镇痛效果 新生儿
下载PDF
凉山彝族自治州布拖县2010-2019年抗病毒治疗HIV/AIDS死亡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1
5
作者 周玚 梁姝 +5 位作者 李一平 杨义 廖玲洁 邢辉 阮玉华 袁丹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886-890,共5页
目的:分析2010-2019年凉山彝族自治州布拖县抗病毒治疗HIV/AIDS的死亡影响因素,为今后制定可持续的抗病毒治疗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10-2019年布拖县接受抗病毒治疗HIV/AIDS与死亡者基本和随访信息,按病例... 目的:分析2010-2019年凉山彝族自治州布拖县抗病毒治疗HIV/AIDS的死亡影响因素,为今后制定可持续的抗病毒治疗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10-2019年布拖县接受抗病毒治疗HIV/AIDS与死亡者基本和随访信息,按病例数2倍抽样组成对照组,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其死亡的影响因素。结果:研究对象为抗病毒治疗的HIV/AIDS 3355例,死亡组1179例,对照组共2176例。其中,30~49岁占81.34%,男性占69.09%,彝族占99.55%,已婚或同居占91.12%,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占95.77%,农民占88.4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研究对象的死亡风险因素中,年龄≥50岁是18~29岁的5.08倍(95%CI:3.05~8.48)、女性是男性的0.70倍(95%CI:0.52~0.94)、注射吸毒传播途径是异性性传播途径的1.43倍(95%CI:1.06~1.91)、治疗前CD4+T淋巴细胞计数(CD4)≥350个/μl是CD4<200个/μl的0.38倍(95%CI:0.30~0.48)、最近1次使用含洛匹那韦/利托那韦(LPV/r)抗病毒治疗方案是司他夫定(d4T)+拉米夫定(3TC)+奈韦拉平(NVP)/依非韦伦(EFV)方案的0.04倍(95%CI:0.01~0.18)、耐药是不耐药的3.40倍(95%CI:2.13~5.42),无病毒载量结果且未做耐药检测是不耐药的12.98倍(95%CI:10.28~16.40)。结论:年龄、性别、传播途径、治疗前CD4、最近1次抗病毒治疗方案、抗病毒治疗后耐药检测情况是布拖县接受抗病毒治疗HIV/AIDS的死亡影响因素。应扩大病毒载量和耐药检测覆盖面,科学更换抗病毒治疗方案,开展依从性教育和医务人员培训,降低抗病毒治疗HIV/AIDS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病毒 抗病毒治疗 死亡 影响因素 病例对照
原文传递
四川省西昌市2008—2018年初始抗病毒治疗HIV感染者死亡和脱失情况 被引量:10
6
作者 宋本莉 张翔 +6 位作者 边会珍 殷俊 姜正清 梁姝 邢辉 杨小艺 阮玉华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19年第12期1113-1118,1122,共7页
目的了解四川省西昌市2008-2018年初始抗病毒治疗HIV感染者死亡和脱失的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方法,从艾滋病基本防治信息系统选取2008-2018年在西昌市首次开始抗病毒治疗(ART)的HIV感染者,分析抗病毒治疗者的死... 目的了解四川省西昌市2008-2018年初始抗病毒治疗HIV感染者死亡和脱失的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方法,从艾滋病基本防治信息系统选取2008-2018年在西昌市首次开始抗病毒治疗(ART)的HIV感染者,分析抗病毒治疗者的死亡和脱失情况。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对影响抗病毒治疗HIV感染者病死率和脱失率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共计2 723例HIV感染者进入队列,总体病死率为1.92/100人年,总体脱失率为2.49/100人年。在开始抗病毒治疗的第1年内病死率和脱失率分别为10.83/100人年、13.89/100人年。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接受抗病毒治疗患者主要的死亡风险是年龄≥40岁(HR=2.30,95%CI:1.53~3.48)、男性(HR=1.94,95%CI:1.14~3.30)、ART前一年内结核感染(HR=1.92,95%CI:1.01~3.65)、ART前三个月出现艾滋病相关疾病/症状(HR=2.44,95%CI:1.50~3.99)、ART前乙肝感染(HR=2.50,95%CI:1.32~4.71)、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 cells/ul(HR=1.79,95%CI:1.12~2.86)。接受抗病毒治疗患者主要的脱失风险是年龄≥40岁(HR=1.53,95%CI:1.07~2.18)、男性(HR=5.60,95%CI:2.60~12.08)、静脉吸毒(HR=2.18,95%CI:1.46~3.27)、初始抗病毒治疗方案为EFV+3TC+TDF(HR=2.57,95%CI:1.32~5.01)。结论西昌市HIV感染者的抗病毒治疗效果显著,但在开始治疗的第1年内病死率和脱失率较高。抗病毒治疗工作需采取针对性的措施,重点要减少静脉吸毒人群刑满释放后的脱失,从而提高抗病毒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抗病毒治疗 病死率 脱失率
原文传递
2010-2017年四川省艾滋病实验室资源配置及检测能力分析 被引量:10
7
作者 梁姝 袁丹 +6 位作者 叶黎 刘红露 苏玲 魏东兵 周更生 余佳 杨洪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CAS 2018年第9期1142-1145,共4页
目的了解2010-2017年间四川省艾滋病检测网络实验室建设情况,为下一步全省检测实验室能力建设、检测质量提升和统筹资源提出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填写调查表和深度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向省级、市州级和县级艾滋病实验室发放实验室信息调查表... 目的了解2010-2017年间四川省艾滋病检测网络实验室建设情况,为下一步全省检测实验室能力建设、检测质量提升和统筹资源提出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填写调查表和深度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向省级、市州级和县级艾滋病实验室发放实验室信息调查表,内容包括实验室设备、人力资源、当地疫情及检测量等,回收后对调查表进行审核和统计。结果截至2017-12-31,四川省共有42家确证实验室、646家筛查实验室和2 300家检测点,覆盖疾控、临床医疗(主要指综合医院、中医院等)、妇幼、血液、司法和其他(第三方检测实验室、出入境系统等)等6大类系统。从实验室仪器设备配置统计分析发现,临床医疗机构使用化学发光法和时间分辨方法检测的比例达到56.97%。疾控系统损坏情况较严重的仪器是生物安全柜、洗板机和酶标仪,损坏比例依次是4.42%、5.44%和6.25%。结论四川省已逐步建立并完善了艾滋病检测网络实验室体系,基本满足艾滋病防治工作需求。部分地区仪器设备损坏情况较严重,有必要加大投入,增强实力。同时,应加强艾滋病防治的人力资源建设,采用灵活的人事制度,保证艾防队伍的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实验室建设 网络实验室
原文传递
2009-2020年甘肃省5岁以下儿童感染性腹泻监测结果分析及模型预测 被引量:9
8
作者 杨建军 上官小容 +3 位作者 梁舒 刘新凤 苏莉 张晓曙 《疾病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835-841,共7页
目的分析2009—2020年甘肃省5岁以下儿童感染性腹泻的发病情况、临床症状、病原检出结果,并通过构建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ARIMA)预测未来3年的发病趋势,为控制感染性腹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9—2020年甘肃省哨点医院5岁以下儿童感染性... 目的分析2009—2020年甘肃省5岁以下儿童感染性腹泻的发病情况、临床症状、病原检出结果,并通过构建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ARIMA)预测未来3年的发病趋势,为控制感染性腹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9—2020年甘肃省哨点医院5岁以下儿童感染性腹泻病例资料,进行流行病学描述性分析。然后采用R4.1.2软件,构建季节性ARIMA模型对未来3年的发病情况进行预测。结果2009—2020年甘肃省5岁以下儿童感染性腹泻5105例,男女性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儿童的年龄主要集中在0~2岁,其中7~12月龄组发病儿童最多;发病儿童病例数在各年份间呈周期性分布,2019年达到高峰;全年均有发病,6—11月为高发月份。临床症状中,粪便性状以水样便为主;42.38%的患儿发生呕吐,呕吐性状主要为胃内容物;约1/3患儿发热。病毒检出情况中,任一病毒阳性率为50.16%(2012/4011)。病毒阳性率的前3位依次为轮状病毒(33.15%)、诺如病毒(14.29%)和腺病毒(8.32%),其中轮状病毒中A组轮状病毒的检出率最高。细菌检出情况中,任一细菌阳性率为7.25%(271/3739)。细菌阳性率的前3位依次为致泻性大肠埃希菌(3.92%)、志贺菌(2.73%)和非伤寒沙门菌(1.38%)。季节性ARIMA模型预测结果显示,2021-2023年的发病水平相比之前明显下降,降至最低点后有缓慢上升的趋势。结论2岁以下婴幼儿是感染性腹泻的高发人群。全年以病毒性腹泻为主,优势病原为轮状病毒,秋冬季高发。ARIMA(1,0,0)(1,0,0)12可以拟合甘肃省感染性腹泻发病的演变趋势并进行短期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腹泻 细菌性腹泻 甘肃省 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
原文传递
2016-2019年四川地区HIV-1抗病毒治疗患者治疗效果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9
9
作者 张燕 李一平 +6 位作者 周玚 苏玲 叶黎 李玲 杨洪 梁姝 袁丹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2年第8期973-978,共6页
目的分析2016-2019年四川地区接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1抗病毒治疗患者的治疗效果及耐药性。方法选取2016-2019年四川地区接受HIV-1抗病毒治疗半年以上且HIV-1载量检测>1000 cps/mL艾滋病感染者作为研究对象,2016-2019年每年纳入... 目的分析2016-2019年四川地区接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1抗病毒治疗患者的治疗效果及耐药性。方法选取2016-2019年四川地区接受HIV-1抗病毒治疗半年以上且HIV-1载量检测>1000 cps/mL艾滋病感染者作为研究对象,2016-2019年每年纳入耐药监测的研究对象依次为22552、41628、57745和101599例,对其进行RT-PCR和pol区基因检测,登录美国斯坦福大学HIV耐药数据库,在线分析查找耐药突变位点和突变种类,用Aliview构建基因进化树,并确定基因亚型。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比较不同年份的耐药性及不同亚型耐药突变位点的差异。结果2016-2019年四川地区艾滋病感染者病毒学失败率依次为24.91%(5617例)、14.02%(5838例)、11.72%(6769例)和11.54%(11725例),呈连续下降趋势(P<0.05),但部分市州如资阳、甘孜病毒学失败率呈上升趋势(P<0.05)。对2016-2019年艾滋病感染者中病毒学失败的样本进行耐药检测,成功获得序列分别为4602、4514、5731和9313例。2016-2019年四川地区艾滋病感染者发生耐药的主要亚型是CRF07_BC、CRF01_AE、CRF08_BC和CRF85_BC亚型,各亚型耐药率平均值为55.25%、27.19%、8.30%、3.74%。结论四川地区HIV-1抗病毒治疗工作总体保持较好水平,全省大部分地区病毒学失败率呈平稳下降趋势,但部分市州呈上升趋势或病毒学失败率高于10%,应注重该地区的抗病毒治疗管理工作,四川地区耐药率总体呈上升趋势,应分析原因并采取相应对策及措施,防止耐药株的产生和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抗病毒治疗 耐药检测 耐药突变
下载PDF
血浆中IL-17、VEGF与TGF-β1的动态变化对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9
10
作者 杜岚岚 梁树 +3 位作者 王柱 陈佳 许芳 高薇薇 《四川医学》 CAS 2019年第10期986-989,共4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PPHN)患儿血浆中白细胞介素-17(IL-17),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变化及对早期诊断PPHN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我院PPHN患儿(观察组)及足月正常儿(对照... 目的探讨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PPHN)患儿血浆中白细胞介素-17(IL-17),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变化及对早期诊断PPHN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我院PPHN患儿(观察组)及足月正常儿(对照组)各30例,对观察组患儿进行常规治疗[一氧化氮吸入疗法(以下统一简称NO)+高频振荡模式呼吸机辅助通气(以下简称高频震荡通气)],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对照组与观察组治疗前、后血浆IL-17,VEGF、TGF-β1水平,分析各指标与肺动脉压力(PAMP)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治疗前血浆IL-17,VEGF、TGF-β1与PAMP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显著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线性相关分析显示,血浆IL-17,VEGF、TGF-β1水平均与PAMP呈正相关,表明观察组患儿血浆VEGF、TGF-β1与PAMP水平随着严重程度的增加而增加。结论 PPHN患儿血浆IL-17,VEGF、TGF-β1水平与肺动脉压力变化显著相关,对PPHN的疗效评估及早期诊断有显著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 白细胞介素-17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转化生长因子-Β1 肺动脉压力 早期诊断
下载PDF
降雨入渗条件下膨胀土基坑边坡离心试验 被引量:9
11
作者 梁树 谢强 +1 位作者 郭永春 叶唐进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49-255,共7页
降雨是引起膨胀土基坑边坡失稳最主要的因素。以成都某膨胀土基坑边坡为原型,建立了一个0.6 m×0.4 m×0.4 m的相似模型,施加40 g离心加速度及模拟降雨作用,测试模型的变形及含水率特征。结果表明,降雨入渗对膨胀土基坑边坡的... 降雨是引起膨胀土基坑边坡失稳最主要的因素。以成都某膨胀土基坑边坡为原型,建立了一个0.6 m×0.4 m×0.4 m的相似模型,施加40 g离心加速度及模拟降雨作用,测试模型的变形及含水率特征。结果表明,降雨入渗对膨胀土基坑边坡的影响包括:膨胀土强度降低导致桩后的主动土压力增大,以及导致锚固段抗力降低,膨胀土吸水产生附加膨胀力。悬臂桩支护下的直立型膨胀土基坑边坡形成的破裂面可分为两段:上段为拉张性质,近竖直;下段为剪切闭合性质,呈圆弧型。破裂面的上边界位于坡后1/2~2/3坡高处,下边界位于坡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胀土 基坑边坡 现场监测 离心试验 降雨入渗
下载PDF
小檗碱对NAFLD大鼠肝组织氧化损伤及SIRT1/p53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8
12
作者 陈润森 唐凯锐 +5 位作者 梁曙 邓远军 聂桓 张玉佩 金玲 杨钦河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25-731,共7页
目的:研究小檗碱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大鼠肝组织氧化损伤及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同源蛋白1(SIRT1)/p53通路的影响,探讨小檗碱抗NAFLD的作用机制。方法:选用SPF级雄性SD大鼠24只,按随机数字表均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与小檗碱组,正常... 目的:研究小檗碱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大鼠肝组织氧化损伤及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同源蛋白1(SIRT1)/p53通路的影响,探讨小檗碱抗NAFLD的作用机制。方法:选用SPF级雄性SD大鼠24只,按随机数字表均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与小檗碱组,正常组给予基础饲料喂养,模型组及小檗碱组给予高脂饲料喂养,造模同时小檗碱组给予小檗碱(100 mg·kg^(-1)·d^(-1))灌服。16周后处死大鼠并采集肝脏,检测肝组织中总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丙二醛(MDA)含量及总抗氧化能力(T-AOC);HE、油红O染色与透射电镜观察肝脏组织学的改变;Western blot检测大鼠肝组织SIRT1、p53及乙酰化p53(Ac-p53)蛋白水平。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小檗碱组大鼠肝组织TC、TG和MDA含量水平显著降低(P<0.05或P<0.01),而SOD活力和T-AOC显著升高(P<0.01);组织学结果也观察到小檗碱组大鼠肝脏脂质蓄积状态明显减轻;小檗碱组肝组织SIRT1蛋白表达水平较模型组显著上调(P<0.05),Ac-p53蛋白表达水平下调(P<0.05)。结论:小檗碱能减轻高脂饮食诱导的NAFLD大鼠肝脏脂肪变性和氧化应激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SIRT1蛋白的表达,从而抑制p53的乙酰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小檗碱 氧化损伤 SIRT1/p53信号通路
下载PDF
四川省西昌市2009-2016年社区吸毒人群HIV感染及高危行为调查 被引量:8
13
作者 宋本莉 张翔 +6 位作者 殷俊 边会珍 姜正清 梁姝 邢辉 阮玉华 谢艺红 《中国艾滋病性病》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844-848,共5页
目的了解社区吸毒人群艾滋病病毒(HIV)、梅毒、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情况及其艾滋病相关知识和高危行为,为艾滋病预防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09-2016年西昌市社区吸毒人群进行横断面调查分析。结果2009-2016年,西昌市共调查了1775... 目的了解社区吸毒人群艾滋病病毒(HIV)、梅毒、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情况及其艾滋病相关知识和高危行为,为艾滋病预防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09-2016年西昌市社区吸毒人群进行横断面调查分析。结果2009-2016年,西昌市共调查了1775名社区吸毒人员,HIV、梅毒和HCV的总体感染率分别为11.4%,8.6%和58.9%,经趋势性卡方检验无年度下降趋势;调查对象对艾滋病危害性和共用针具传播等关键知识的认知率最高为2015-2016年,但仅分别为32.5%和43.7%,2009-2016年,使用新型毒品比例由5.8%上升到26.2%,但对新型毒品可增加HIV感染风险的认识由97.8%下降到87.2%,趋势性检验均有统计学意义,近1年获取社区药物维持治疗/清洁针具提供/交换和同伴教育等艾滋病相关预防服务分别由70.2%和62.5%下降至59.2%和18.6%;多因素分析显示,曾经共用针具是HIV感染的高危因素[比值比(OR):14.4,95%可信区间(CI):9.3~22.2],彝族比汉族和其他民族感染风险更高(OR:1.9,95%CI:1.2~2.9),文化程度高、认识到艾滋病是不可治愈的严重传染病和近1年与配偶或同居者发生性行为是HIV感染的保护因素。结论2009-2016年西昌市社区吸毒人群对艾滋病核心知识的认知率较低,获取艾滋病相关预防服务低且呈逐年下降趋势,HIV、HCV和梅毒感染率在全国相对较高且无年度下降趋势,有针对性的艾滋病干预措施实施力度需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吸毒人群 感染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川藏铁路季节性粗颗粒冻土边坡水热过程模拟 被引量:7
14
作者 梁树 谢强 +2 位作者 赵文 叶唐进 蒋良文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440-1447,共8页
以川藏铁路东段的季节性粗颗粒冻土边坡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一个考虑积雪、渗流和年循环气温作用下的带相变的瞬态水热耦合的饱和-非饱和的多孔多相介质数值计算模型,结合野外实测,分析季节性粗颗粒冻土边坡的温度场、水分场的分布特征... 以川藏铁路东段的季节性粗颗粒冻土边坡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一个考虑积雪、渗流和年循环气温作用下的带相变的瞬态水热耦合的饱和-非饱和的多孔多相介质数值计算模型,结合野外实测,分析季节性粗颗粒冻土边坡的温度场、水分场的分布特征、冻结深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积雪消融入渗改变季节性粗颗粒冻土的水分场,地表可形成最大0.8m的暂态饱和区。水分场的动态变化提高了热传递速度,增强了冻结能力,边坡冻结深度增大60%,冻结速率增大30%,融化速率增大200%。地下水热对流作用抑制土体冻结,加速土体融化,其中坡脚地下水出露边坡的冻融深度为地下水深埋边坡的63%,冻结速率为79%,融化速率增大1倍。川藏铁路新都桥地区季节性粗颗粒冻土边坡的冻结深度为1.0m,最大可达到1.9m。边坡不同位置的冻结深度不同,在坡肩处最高,坡脚处最低;进入融化期后,因冻结深度小及地下水热流作用,坡脚处最先融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藏铁路 季节性冻土 季节性粗颗粒冻土 冻融深度 水热耦合 数值模拟
下载PDF
2010-2021年甘肃省手足口病监测分析及模型预测 被引量:3
15
作者 杨建军 冯燕 +4 位作者 梁舒 刘新凤 苏莉 张晓曙 刘东鹏 《疾病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18-323,共6页
目的 分析2010-2021年甘肃省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及病原学组成,对2022-2024年甘肃省手足口病发病人数进行预测,为疾病的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2010-2021年甘肃省手足口病的发病资料,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其流行特征及病原学组成... 目的 分析2010-2021年甘肃省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及病原学组成,对2022-2024年甘肃省手足口病发病人数进行预测,为疾病的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2010-2021年甘肃省手足口病的发病资料,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其流行特征及病原学组成。基于R语言以2010-2021年甘肃省手足口病月发病人数构建季节性自回归移动平均(ARIMA)模型,对2022-2024年甘肃省手足口病发病人数进行预测。结果 2010-2021年甘肃省共报告手足口病病例126 265例,男女报告发病率分别为0.59%、0.41%,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χ^(2)=4 433.505,P<0.05);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0~5岁,其中1~岁年龄组发病人数最多(29 269例);发病呈周期性流行,基本趋势为隔年出现发病高峰,2020年发病率最低,2019年发病率最高;全年有2个发病高峰,5-7月为主高峰,9-11月为次高峰。病原构成方面,肠道病毒71型(EV71)所占比例逐渐降低,其他肠道病毒逐渐变为优势毒株;重症及死亡病例病原体以EV71为主;男女性别间病原构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构建季节性ARIMA模型ARIMA(4,0,1)(2,1,1)12,预测结果显示,2022-2024年甘肃省手足口病发病水平与2021年基本一致,预测发病人数与2021年接近,并保留以往双高峰发病的特点。结论 5岁以下婴幼儿是手足口病的高发人群。其他肠道病毒逐渐变为优势毒株,夏季高发。ARIMA(4,0,1)(2,1,1)12可以拟合甘肃省手足口病发病的演变趋势并进行短期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流行特征 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 时间序列
原文传递
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联合激光光凝治疗急进性后部型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被引量:7
16
作者 任建兵 梁树 +4 位作者 颜慧恒 吴晓武 黄学林 杨杰 聂川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17-523,共7页
目的:观察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联合激光光凝治疗急进性后部型早产儿视网膜病变(AP-ROP)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对26例确诊为AP-ROP的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患儿的52只眼行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联合激光光凝治疗,观察视网膜病变的改变疗效.结... 目的:观察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联合激光光凝治疗急进性后部型早产儿视网膜病变(AP-ROP)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对26例确诊为AP-ROP的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患儿的52只眼行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联合激光光凝治疗,观察视网膜病变的改变疗效.结果: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后,因附加病变持续不退超过1周接受激光光凝治疗12只眼,因出现新增嵴样病变或纤维增生膜加重接受激光光凝治疗40只眼.二者联合治疗后,42只眼视网膜血管网或嵴消退,其他病变消退,视网膜平坦.仍有6只眼病情未控制,病变处纤维增生明显,再次给予激光光凝治疗.另有4只眼考虑复发,再次行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后期复查均痊愈.结论: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联合激光光凝术可能是AP-ROP较有效的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进性后部型早产儿视网膜病 雷珠单抗 激光光凝术
下载PDF
四川省HIV耐药患者后续治疗效果和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7
17
作者 梁姝 杨洪 +7 位作者 叶黎 苏玲 喻航 魏东兵 刘红露 周更生 余佳 袁丹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CAS 2018年第7期898-907,共10页
目的分析四川省接受一线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方案失败并产生耐药的患者后续治疗效果和影响因素。方法以四川省2012-2014年间接受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并检测为HIV-1基因型耐药的HIV/AIDS患者为研究对象,以发现耐药时间点为观察起点,连续随访2年... 目的分析四川省接受一线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方案失败并产生耐药的患者后续治疗效果和影响因素。方法以四川省2012-2014年间接受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并检测为HIV-1基因型耐药的HIV/AIDS患者为研究对象,以发现耐药时间点为观察起点,连续随访2年,采用秩和检验分析研究对象后续CD4中位数差异,采用卡方检验分析研究对象后续CD4上升≥50个/μl和病毒载量(VL)<400拷贝/ml的比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耐药患者后续治疗效果影响因素。结果357例符合研究标准,325例完成两年随访,观察起点、随访12个月、24个月的CD4中位数分别为206、233、242个/μl,其中观察起点和随访12个月差异秩和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2),病毒载量(VL)<400拷贝/ml患者数分别为0例(0%)、121例(37.23%)和179例(55.08%),相邻观察时间点差异卡方检验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5);随访12个月和24个月的CD4细胞计数上升≥50个/μl患者数分别为118例(36.31%)和130例(40.00%),差异经卡方检验无统计学意义(P=0.33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40岁、观察终点使用含洛匹那韦+利托那韦(LPV/r)的二线方案是CD4细胞计数上升≥50个/μl的保护因素(P<0.05),无性病、观察终点使用含LPV/r的二线方案是VL<400拷贝/ml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四川省艾滋病一线药物耐药患者后续治疗取得一定成效,但还需加强免疫学恢复机制的研究;含LPV/r的二线方案可有效改善使用一线治疗方案失败并产生耐药的患者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耐药 抗病毒治疗
原文传递
参苓白术散治疗慢性腹泻证治规律探讨 被引量:6
18
作者 梁菊玲 杨钦河 +1 位作者 梁曙 陈妍凝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3期72-75,共4页
参苓白术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广泛用于治疗慢性腹泻并取得良效,该研究通过搜集近28年现代期刊文献中参苓白术散治疗慢性腹泻的医案,运用统计学方法探讨其证治特点和用药规律,为其治疗标准化和规范化提供客观资料及新思路。
关键词 参苓白术散 慢性腹泻 医案 证治规律
下载PDF
韩国优势与我国电子竞技产业后发追赶战略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梁枢 黄念南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9-18,共10页
我国电竞产业存在模仿韩国的依赖路径效应,在产业结构、升级路径、经验技术以及政策制度等方面均与韩国有着较高的相似度。进入21世纪,简单的韩国经验模仿与粗暴的投资市场催动导致了中国电竞“大而不强”的尴尬局面,核心竞争力薄弱、... 我国电竞产业存在模仿韩国的依赖路径效应,在产业结构、升级路径、经验技术以及政策制度等方面均与韩国有着较高的相似度。进入21世纪,简单的韩国经验模仿与粗暴的投资市场催动导致了中国电竞“大而不强”的尴尬局面,核心竞争力薄弱、发展方式失范、治理制度缺位、运营模式落伍等关键性问题越发突出,后来者追赶的落后状态并未得到根本性改变。研究认为,未来立足自身问题、加强自主发展与建设将是中国电竞下一阶段的基本战略任务,并提出五大基本战略取向,包括:全面加强电子竞技的青少年身心健康保护;深入探索电竞知识产权(版权)保护的正式制度与操作机制;协同治理电子竞技虚拟货币市场环境;大力推动电子竞技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科学优化电子竞技“政府-联盟-俱乐部”治理结构;充分把握中国“5G技术”与“人工智能”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竞技 文化产业 互联网经济 知识产权 虚拟货币 人工智能 5G
下载PDF
2013—2022年四川省报告当年即死亡HIV/AIDS患者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袁风顺 张灵麟 +7 位作者 何芳 梁姝 徐梦娇 卓玛拉措 刘小锦 曾亚莉 刘伦皓 胡莹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CAS 2024年第9期1049-1056,共8页
目的分析2013—2022年四川省新报告当年即死亡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减少新报告病例过早死亡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传染病报告数据库筛选出2013—2022年四川省当年报告... 目的分析2013—2022年四川省新报告当年即死亡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减少新报告病例过早死亡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传染病报告数据库筛选出2013—2022年四川省当年报告即死亡的HIV/AIDS患者,利用SPSS 23.0软件进行分析,患者特征差异分析使用χ^(2)检验,二分类和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用于死亡的影响因素分析,检验水准为α=0.05。结果四川省2013—2022年报告当年即死亡HIV/AIDS患者18191例,占报告病例总数的8.2%;主要死因为艾滋病无关死亡(67.4%),其中呼吸系统疾病(30.8%)、肿瘤(20.9%)占比较高,艾滋病相关死亡占18.4%;死亡时间为31 d(IQR:8~86 d);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30岁(均有OR>1,P<0.001)、男性(OR=1.60,95%CI:,P<0.001)、异性传播(OR=1.60,95%CI,P<0.001)的患者死亡概率较高;而文化程度较高(均有OR<1,95%CI:,P<0.001)、家政/家务/待业(OR=0.81,95%CI:,P<0.001)、自愿咨询检测(OR=0.53,95%CI:,P<0.001)、首次CD4检测结果≥200个/μl(均有OR<1,P<0.001)、接受抗病毒治疗(OR=0.22,95%CI:,P<0.001)的患者死亡概率较低;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相较于未死亡患者,除婚姻状况、民族、传播途径外,不同死因死亡的风险因素基本一致。结论四川省报告当年即死亡患者的时间间隔短,影响因素复杂,既有年龄、性别等个人因素,又有感染途径、检测发现来源等HIV感染相关因素,需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以降低新报告HIV/AIDS患者的死亡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AIDS 新报告 死亡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