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悬挂式单轨列车曲线通过性能分析 被引量:11
1
作者 李忠继 林红松 吴波文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2-47,共6页
曲线通过性能分析是转向架设计的基础之一。使用多体系统动力学软件建立悬挂式单轨列车-轨道系统60自由度动力学模型,模型考虑轮胎-轨道接触非线性,空气弹簧和抗横摆减震器弹簧非线性。模拟悬挂式单轨列车通过曲线轨道时导向轮与轨道间... 曲线通过性能分析是转向架设计的基础之一。使用多体系统动力学软件建立悬挂式单轨列车-轨道系统60自由度动力学模型,模型考虑轮胎-轨道接触非线性,空气弹簧和抗横摆减震器弹簧非线性。模拟悬挂式单轨列车通过曲线轨道时导向轮与轨道间法向接触力的动态变化过程,研究了空气弹簧水平刚度和轨距变化对转向架曲线通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悬挂式单轨列车转向架具有不同于传统轨道车辆的曲线通过形态;空气弹簧水平刚度对转向架的曲线通过形态和导向轮法向接触力有显著的影响,水平刚度为0.01 MN/m时,相较于水平刚度0.1 MN/m,最大导向轮轨法向接触力可减小63.2%;轨距变化对转向架的曲线通过性能影响不明显,减小空气弹簧水平刚度可改善转向架的曲线通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挂式单轨列车 转向架 空气弹簧 回转刚度 轨距加宽 曲线通过
下载PDF
轨道梁结构对中低速磁浮车轨耦合振动的影响 被引量:11
2
作者 韩霄翰 李忠继 池茂儒 《铁道机车车辆》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6-42,共7页
建立了双级电磁悬浮控制器模型,轨道梁采用Euler-Bernoulli模型,基于单点悬浮控制系统建立“车辆-控制器-弹性梁”耦合动力学数值模型。对控制参数引起的车轨耦合失稳振动的特性进行分析,仿真计算不同轨道梁结构参数下,对中低速磁浮车... 建立了双级电磁悬浮控制器模型,轨道梁采用Euler-Bernoulli模型,基于单点悬浮控制系统建立“车辆-控制器-弹性梁”耦合动力学数值模型。对控制参数引起的车轨耦合失稳振动的特性进行分析,仿真计算不同轨道梁结构参数下,对中低速磁浮车轨耦合振动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发生频率较低的车轨耦合振动时,轨道梁结构参数的改变对车轨耦合振动无明显影响;发生频率较高的车轨耦合振动,轨道梁固有频率随轨道梁结构而改变时,对车轨耦合振动影响明显;轨道梁固有频率不随轨道梁结构参数改变时,对车轨耦合振动无明显影响;轨道梁结构阻尼可以有效抑制车轨耦合振动响应。低频车轨耦合振动,轨道梁结构改变无法控制车轨耦合振动,车轨发生高频耦合振动时,增大轨道梁结构阻尼比及改变轨道梁固有频率均能有效控制车轨耦合振动,因此实际工程中可以考虑轨道梁下安装阻尼器和吸振器来改变轨道梁结构参数和结构阻尼来抑制振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低速磁浮 车轨耦合振动:轨道梁结构 动力学仿真 振动控制
下载PDF
悬挂式单轨道岔结构设计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代丰 李忠继 +1 位作者 林红松 李周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7-21,共5页
作为城市轨道交通新制式的代表,悬挂式单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道岔系统是悬挂式单轨的关键部件之一,为指导悬挂式单轨道岔结构设计,针对悬挂式单轨工程特点,在对比3种悬挂式单轨道岔结构设计原理和工程适用性能的基础上,以具体的工程... 作为城市轨道交通新制式的代表,悬挂式单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道岔系统是悬挂式单轨的关键部件之一,为指导悬挂式单轨道岔结构设计,针对悬挂式单轨工程特点,在对比3种悬挂式单轨道岔结构设计原理和工程适用性能的基础上,以具体的工程建设项目为背景,从道岔结构类型、设计参数、结构方案、接口设计几个方面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倒T形辙叉道岔占用空间小、转辙效率高、平顺性更好,工程设计应优先选用。悬挂式单轨道岔采用分段式设计满足曲线前段提供导向功能,曲线中段及后段满足导向和走行支撑需求,补偿轨和修正轨的创新设计确保走行面轨迹连续并满足直侧向线型要求。悬挂式单轨道岔接口设计应重点考虑道岔支座反力、供电轨断开区间范围及道岔构造加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挂式单轨 道岔 线型 补偿轨 接口设计
下载PDF
中低速磁浮系统起浮阶段的振动特性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陆海英 韩霄翰 +3 位作者 李忠继 何翔 刘开成 陈志贤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18-324,共7页
为了研究电磁悬浮(EMS)中低速磁浮系统在起浮阶段的悬浮稳定性问题,建立了"车辆-电磁-轨道梁"耦合系统动力学模型。利用仿真模型分析了EMS中低速磁浮系统在起浮阶段的振动响应特性,对比分析了弹性梁与刚性梁的振动差别,仿真... 为了研究电磁悬浮(EMS)中低速磁浮系统在起浮阶段的悬浮稳定性问题,建立了"车辆-电磁-轨道梁"耦合系统动力学模型。利用仿真模型分析了EMS中低速磁浮系统在起浮阶段的振动响应特性,对比分析了弹性梁与刚性梁的振动差别,仿真分析了单级悬浮控制与双级悬浮控制的效果差异。结果表明:EMS中低速磁浮列车在弹性轨道梁上起浮时,容易发生悬浮失稳的异常振动现象,原因是单级悬浮控制模式的悬浮架自激振动频率激发了弹性轨道梁的固有频率,从而诱发了车轨剧烈耦合共振;提高轨道梁刚度或采用双级悬浮控制器模式,可以缓解EMS中低速磁浮系统起浮阶段异常振动引起的悬浮失稳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轨耦合振动 电磁悬浮 中低速磁浮 动力学模型 悬浮控制器
下载PDF
埋地管道缺陷的自漏磁场计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李忠吉 李长俊 +1 位作者 成婷婷 张财功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53-157,共5页
基于现有的埋地管道缺陷自漏磁场计算方法把缺陷处的磁荷假设为均匀分布,对于计算结果与实际检测存在较大误差的问题,通过采用ANSYS软件对管道缺陷进行有限元分析,根据材料力磁关系和磁荷理论,提出1种考虑磁荷实际分布的缺陷自漏磁场计... 基于现有的埋地管道缺陷自漏磁场计算方法把缺陷处的磁荷假设为均匀分布,对于计算结果与实际检测存在较大误差的问题,通过采用ANSYS软件对管道缺陷进行有限元分析,根据材料力磁关系和磁荷理论,提出1种考虑磁荷实际分布的缺陷自漏磁场计算方法,并将该计算方法应用在某埋地管道磁记忆检测中。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计算结果与实际值之间的峰值相对误差为6.9%,相对于现有方法16.4%的相对误差,准确度更高。研究结果有助于在管道磁记忆检测中,提高管道缺陷量化的准确性,对埋地管道缺陷非开挖识别与剩余寿命评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埋地管道缺陷 自漏磁场 力磁关系 磁荷理论 磁荷分布
下载PDF
FS-LASIK矫正中高度近视术后1年屈光回退危险因素及其预测模型构建 被引量:2
6
作者 李仲佶 韦伟 段宇辉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954-959,共6页
目的:探讨飞秒激光辅助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FS-LASIK)矫正中高度近视术后1 a屈光回退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06/2018-11于西安高新医院行FS-LASIK手术矫正中高度近视患者400例800眼临床资料,将患者按照3... 目的:探讨飞秒激光辅助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FS-LASIK)矫正中高度近视术后1 a屈光回退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06/2018-11于西安高新医院行FS-LASIK手术矫正中高度近视患者400例800眼临床资料,将患者按照3∶1的比例随机分为建模组(n=300例)和验证组(n=100例),依照患者术后1 a屈光回退发生情况将建模组分为回退组与未回退组两个亚组,观察其角膜曲率和角膜厚度变化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FS-LASIK矫正中高度近视患者术后1 a屈光回退的危险因素,基于回归系数构建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模型区分度。结果:建模组44眼、验证组15眼于术后1 a发生屈光回退。建模组中未回退组术后6、12 mo时角膜前表面曲率低于回退组(均P<0.05);术后1、3、6、12 mo时回退组角膜增生程度大于未回退组(均P<0.05);FS-LASIK矫正中高度近视患者术后1 a屈光回退发生概率值回归方程为:P=1/[1+e^(-(-5.989+0.127×年龄+2.019×术前屈光度-0.022×术前角膜中央厚度+0.043×切削深度-1.569×切削光学区直径))],Hosmer-Lemeshow检测回归方程拟合优度(P=0.818),利用建模组数据进行内部验证,ROC曲线下面积为0.890(95%CI 0.843-0.937),灵敏度为81.82%,特异度为84.71%;利用验证组数据进行外部验证,ROC曲线下面积为0.838(95%CI 0.717-0.959),灵敏度为80.00%,特异度为87.57%。结论:构建的风险模型判别效度良好,可用于识别中高度近视患者行FS-LASIK术后1 a屈光回退高危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秒激光辅助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中高度近视 屈光回退 角膜地形图 预测模型
下载PDF
高速磁浮列车二系悬挂参数及轨道不平顺幅值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陈志贤 徐浩 +1 位作者 李忠继 李艳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65-69,76,共6页
为研究车辆悬挂系统参数及轨道不平顺水平对600 km/h高速磁浮车辆动力学性能的影响。基于多体动力学理论建立常导高速电磁悬浮车辆动力学模型,采用上海高速磁浮试验线测试拟合得到的轨道不平顺,对车辆动力学性能进行仿真分析。研究空簧... 为研究车辆悬挂系统参数及轨道不平顺水平对600 km/h高速磁浮车辆动力学性能的影响。基于多体动力学理论建立常导高速电磁悬浮车辆动力学模型,采用上海高速磁浮试验线测试拟合得到的轨道不平顺,对车辆动力学性能进行仿真分析。研究空簧垂向刚度、辅助弹簧横向刚度、摇枕连接垂向刚度等二系悬挂参数以及轨道不平顺幅值对高速磁悬浮车辆动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车辆垂向平稳性、乘坐舒适度、振动加速度等指标均随空簧垂向刚度的增大而增大;车辆横向平稳性随辅助弹簧横向刚度的增大略有增大;车辆横向平稳性随摇枕连接垂向刚度的增大略有减小;车辆平稳性、乘坐舒适度和振动加速度均随轨道不平顺幅值的增大而增大;综合考虑车辆垂向振动加速度、车辆平稳性和乘坐舒适度指标,建议轨道高低不平顺幅值不超过2.8 mm,轨向不平顺幅值不超过4.2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磁浮车辆 二系悬挂参数 轨道不平顺 动力性能
下载PDF
高温超导磁悬浮车辆曲线通过动态特性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陈志贤 池茂儒 +3 位作者 吴兴文 李忠继 刘开成 韩霄翰 《机车电传动》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70-75,共6页
为提高高温超导磁悬浮车辆曲线通过性能,针对悬挂系统和高温超导悬浮导向力的非线性特性,建立了高温超导磁悬浮车辆横垂耦合动力学模型,分析了高温超导磁悬浮车辆悬浮架曲线通过性能,对比了车辆通过有无超高曲线时悬浮杜瓦横向和垂向位... 为提高高温超导磁悬浮车辆曲线通过性能,针对悬挂系统和高温超导悬浮导向力的非线性特性,建立了高温超导磁悬浮车辆横垂耦合动力学模型,分析了高温超导磁悬浮车辆悬浮架曲线通过性能,对比了车辆通过有无超高曲线时悬浮杜瓦横向和垂向位移。仿真结果表明,车辆在通过有超高曲线时,在缓和曲线路段,原H型构架由于无一系悬挂,难以适应曲线路段的线路扭曲,使得局部杜瓦垂向位移较大。为此,对悬浮架设计方案提出了优化措施,并对优化方案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增设橡胶垫等方式可增加H型构架纵梁与横梁之间的点头自由度,以及增设杜瓦与H型构架之间的一系悬挂对改善车辆的曲线通过能力均有效果,并且后者效果更为明显。综合2种优化方案,提出了有利于高温超导磁悬浮车辆曲线通过的悬浮架结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超导悬浮车辆 曲线通过 动力学模型 缓和曲线 仿真
下载PDF
电磁法在埋地管道磁记忆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李忠吉 李长俊 +1 位作者 成婷婷 何玉发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22-127,共6页
为提高埋地管道磁记忆检测的准确性,减少外界因素对磁记忆信号的干扰,基于强化磁记忆检测技术,研究电磁法对埋地管道磁记忆的影响。首先,通过管道磁化原理,分析管道磁化强度随外磁场的变化关系;然后,建立电磁法下管道磁感应强度梯度模... 为提高埋地管道磁记忆检测的准确性,减少外界因素对磁记忆信号的干扰,基于强化磁记忆检测技术,研究电磁法对埋地管道磁记忆的影响。首先,通过管道磁化原理,分析管道磁化强度随外磁场的变化关系;然后,建立电磁法下管道磁感应强度梯度模量的计算模型,并分析电流大小对磁感应强度梯度模量的影响;最后,在某埋地管道磁记忆检测中应用电磁法,并与地磁场下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地磁场下,管道磁化强度的增长率较大;应用电磁法能加强管道的磁化强度,增大缺陷处的磁感应强度梯度模量,起到凸显缺陷处磁记忆信号特征和抑制干扰因素影响的作用,从而提高埋地管道磁记忆检测的灵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道缺陷 磁记忆检测 磁化原理 电磁法 干扰因素
下载PDF
石墨烯纳米流体在PV/T系统中的分频性能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黄惠兰 李钟佶 +1 位作者 李刚 陆福禄 《可再生能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67-472,共6页
文章对质量浓度分别为0.02‰,0.05‰,0.1‰的水基石墨烯纳米流体的分频特性进行了研究。采用双光程法测试了光谱透过率,可理论分析石墨烯纳米流体的分频性能。在90 min模拟光照的条件下,分析不同浓度石墨烯纳米流体和水作为分频液时分频... 文章对质量浓度分别为0.02‰,0.05‰,0.1‰的水基石墨烯纳米流体的分频特性进行了研究。采用双光程法测试了光谱透过率,可理论分析石墨烯纳米流体的分频性能。在90 min模拟光照的条件下,分析不同浓度石墨烯纳米流体和水作为分频液时分频型PV/T系统集热效率、电效率和综合效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0.02‰石墨烯纳米流体的光谱透过率最高,在400~900 nm的单晶硅电池较佳响应波段,其透过率为66.8%;将取热温度设定为40℃,0.1‰纳米流体达到40℃时,热效率最高达39.7%;水作为PV/T系统分频液时,PV电池输出效率最高为10.9%;同时,利用性能评价函数MF(The Merit Function)来评估分频液对PV/T系统综合性能的影响,当达到取热温度40℃时,0.1‰石墨烯分频液瞬时MF值最高达1.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纳米流体 分频型PV/T MF值
下载PDF
高速铁路车轮多边形对轨道动作用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忠继 陈志贤 +2 位作者 姚力 杨吉忠 林红松 《高速铁路技术》 2021年第5期73-78,共6页
高速列车车轮多边形磨耗会引起轮轨作用力明显增大,对车辆和轨道部件产生恶劣影响。为研究车轮多边形对轨道所承受载荷的影响,探索更高速度等级高速铁路轨道设计载荷的确定方法,本文建立了详细的车辆-轨道耦合模型,仿真分析了不同车速2... 高速列车车轮多边形磨耗会引起轮轨作用力明显增大,对车辆和轨道部件产生恶劣影响。为研究车轮多边形对轨道所承受载荷的影响,探索更高速度等级高速铁路轨道设计载荷的确定方法,本文建立了详细的车辆-轨道耦合模型,仿真分析了不同车速20阶车轮多边形下的轮轨动力响应,计算了轮轨垂向力及扣件垂向力的特征。结果表明:(1)车轮多边形对轨道结构作用为谐波激励,激励空间波长与车轮多边形波长相同,随着运行速度的增加,多边形激励频率随之增加,对轨道结构形成扫频作用,在某一共振速度下出现峰值;(2)轮轨力最大值受不圆幅值影响显著,其最大值随车轮多边形幅值增加而增大。不圆幅值为0.02 mm时,轮轨力最大值为149 kN;幅值为0.1 mm时,轮轨力最大值为291 kN;400 km/h速度条件下,车轮多边形幅值在0.01~0.1 mm范围内时,对应的轮轨力与静轮重比值为1.69~4.16;(3)400 km/h速度条件下,车轮多边形幅值在0.01~0.1 mm范围内变化时,扣件力最大值的变化范围为21.89~31.49 kN,对应的动静力比值为1.11~1.5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列车 车轮多边形磨耗 轮轨力 扣件力 动载系数
下载PDF
轨道不平顺对悬挂式货运单轨车辆动力行为影响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忠继 林红松 吴波文 《铁道机车车辆》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19-124,共6页
建立了悬挂式货运单轨车辆60自由度动力学模型。使用模态方法研究了悬挂式货运单轨车辆的主要振动频率和相应的敏感波长,使用非线性积分方法计算了悬挂式货运单轨车辆在轨道不平顺作用下的动态响应。结果显示:在车速15~30 km/h范围内,... 建立了悬挂式货运单轨车辆60自由度动力学模型。使用模态方法研究了悬挂式货运单轨车辆的主要振动频率和相应的敏感波长,使用非线性积分方法计算了悬挂式货运单轨车辆在轨道不平顺作用下的动态响应。结果显示:在车速15~30 km/h范围内,悬挂式货运单轨车辆横向振动主要受波长在13.44~26.88 m范围内的不平顺的影响,垂向振动主要受1.46~3.36 m范围内的短波不平顺影响。轮轨导向力随横向不平顺幅值的增大而线性增大,然增幅不明显。车体垂向加速度和轮轨垂向力随垂向不平顺幅值的增大而线性增大,其中短波不平顺的影响最明显,短波不平顺幅值从1 mm增加到4 mm,车体垂向加速度幅值从0.58 m/s 2增加到2.1 m/s 2,在工程实际中,应重点对走行面上的短波不平顺进行监测和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挂式单轨 轨道不平顺 车辆加速度 多体动力学分析
下载PDF
太阳能保证率对热水系统经济性的影响分析
13
作者 李忠吉 成婷婷 +1 位作者 连成 李垚男 《制冷与空调》 2023年第3期92-96,共5页
为减小空气源热泵辅助太阳能热水系统经济性评价的偏差,基于不同月份太阳能保证率变化这一特性,并采用费用年值为评价目标,研究了太阳能保证率对空气源热泵辅助太阳能热水系统经济性的影响,并应用到实际工程案例中。结果表明:太阳能保... 为减小空气源热泵辅助太阳能热水系统经济性评价的偏差,基于不同月份太阳能保证率变化这一特性,并采用费用年值为评价目标,研究了太阳能保证率对空气源热泵辅助太阳能热水系统经济性的影响,并应用到实际工程案例中。结果表明:太阳能保证率是空气源热泵辅助太阳能热水系统经济评价中的一个重要参数,使用设计阶段选取的单一太阳能保证率作为参数对系统进行经济性评价时,与考虑各月份太阳能保证率变化的计算结果有较大偏差,年能耗费用偏差达9.43%,系统费用年值偏差达5.16%。提出的计算方法贴合工程实际运行情况,有利于提高空气源热泵辅助太阳能热水系统运行经济性分析的准确性,且对类似项目的设计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源热泵 太阳能热水系统 太阳能保证率 经济性分析
下载PDF
磁干扰对城市燃气管道磁记忆检测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忠吉 侯慎思 +1 位作者 成婷婷 钟鑫 《城市燃气》 2022年第11期4-7,共4页
为提高磁记忆检测技术在城市燃气管道检测中的准确性,减少外界磁干扰对管道缺陷自漏磁场的影响,本文通过数值计算,研究了通信基站这一常见磁干扰对城市燃气管道磁记忆检测的影响。首先,通过管道力磁耦合模型,分析干扰因素影响磁记忆检... 为提高磁记忆检测技术在城市燃气管道检测中的准确性,减少外界磁干扰对管道缺陷自漏磁场的影响,本文通过数值计算,研究了通信基站这一常见磁干扰对城市燃气管道磁记忆检测的影响。首先,通过管道力磁耦合模型,分析干扰因素影响磁记忆检测的原理;然后,计算通信基站周围磁场大小,并分析其对磁记忆检测的影响程度;最后,给出减少相应检测误差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自漏磁场在地磁场下变化率大,敏感度高,很容易受到通信基站这一强烈磁干扰的影响,因此必须先对通信基站产生的磁场进行处理,才能继续对通信基站附近的埋地城市燃气管道进行磁记忆检测,以提高城市燃气管道磁记忆检测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燃气管道 磁记忆检测 通信基站 干扰因素 自漏磁场
下载PDF
SMILE术后1个月患者瞳孔中心和角膜顶点实际角膜基质透镜厚度与预计厚度的差异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仲佶 刘苏函 +3 位作者 张红芳 郭姣 万佳伟 段宇辉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99-402,共4页
目的探讨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术后1个月患者瞳孔中心和角膜顶点实际角膜基质透镜厚度与预计厚度的差异。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4月在西安高新医院眼科屈光门诊行SMILE的患者66例(132眼)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于术前和术... 目的探讨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术后1个月患者瞳孔中心和角膜顶点实际角膜基质透镜厚度与预计厚度的差异。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4月在西安高新医院眼科屈光门诊行SMILE的患者66例(132眼)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于术前和术后1个月应用眼前节三维成像分析系统Pentacam测量患者瞳孔中心角膜厚度和角膜顶点厚度,检测患者视力及等效球镜度。将术前Pentacam检查结果作为“A图”,术后1个月检查结果作为“B图”,(A图-B图)数据即可得出每个坐标的角膜厚度差值,角膜厚度差值中瞳孔中心的差值(ΔCT_(p))和角膜顶点的差值(ΔCTv)即为实际角膜基质透镜厚度。角膜基质透镜厚度误差(E)=预计角膜基质透镜厚度-实际角膜基质透镜厚度,其中预计角膜基质透镜厚度为VisuMax飞秒激光手术设计软件预计的角膜厚度(LT),瞳孔中心角膜基质透镜厚度误差E_(p)=LT_(p)-ΔCT_(p);角膜顶点角膜基质透镜厚度误差Ev=LTv-ΔCTv。分析实际角膜基质透镜厚度与预计厚度的关系。结果术后1个月所有患者均无角膜水肿及炎症反应发生,眼压正常;132眼患者裸眼视力均达到或超过术前最佳矫正视力。术后1个月132眼患者等效球镜度范围为-0.50~+0.50 D。患者ΔCT_(p)为43~133(86.83±16.81)μm,明显低于LT_(p)55~130(96.89±15.92)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71,P<0.01)。患者ΔCTv为43~131(86.95±16.66)μm,明显低于LTv55~130(96.89±15.92)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65,P<0.01)。患者E_(p)为-7~28(10.07±6.53)μm,Ev为-7~27(9.95±6.48)μm。实际角膜基质透镜厚度随着预计厚度的增加而增加。LT_(p)每增加1μm,ΔCT_(p)增加0.97μm y=-7.5+0.97x(R^(2)=0.85,P<0.01),x为LT_(p),y为ΔCT_(p);LTv每增加1μm,ΔCTv增加0.96μmy=-6.54+0.96x(R^(2)=0.85,P<0.01),x为LTv,y为ΔCTv。结论SMILE手术实际制作的角膜基质透镜厚度明显低于预计厚度,实际厚度与预计厚度呈线性关系;角膜顶点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 瞳孔中心 角膜顶点 角膜基质透镜 角膜厚度
下载PDF
常导高速电磁悬浮车辆二系悬挂结构对比优化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志贤 李忠继 +2 位作者 杨吉忠 吴兴文 周永礼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60-168,179,共10页
建立常导高速电磁悬浮车辆系统动力学模型,模型详细考虑了电磁悬浮系统、控制系统电动力特性、悬挂系统的非线性特性。传统高速电磁悬浮车辆为摇枕+空簧+吊杆结构,其结构复杂,制造、维护成本高。探索性提出取消传统摇枕,采用大变位空簧... 建立常导高速电磁悬浮车辆系统动力学模型,模型详细考虑了电磁悬浮系统、控制系统电动力特性、悬挂系统的非线性特性。传统高速电磁悬浮车辆为摇枕+空簧+吊杆结构,其结构复杂,制造、维护成本高。探索性提出取消传统摇枕,采用大变位空簧直接支撑车体的二系悬挂方案,并进一步研究无摇枕增设抗侧滚扭杆的二系方案。基于车辆系统动力学模型,从车辆运行平稳性,曲线通过性能等角度,对三种二系悬挂配置下的车辆动力学性能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以下结论:有摇枕方案的各项动力学指标均较优于无摇枕方案;相对于无抗侧滚的二系结构,有抗侧滚的车辆车体横向、垂向及侧滚角位移均有所降低,并且已经达到了与有摇枕方案基本相当的水平;无摇枕增设抗侧滚结构的二系悬挂方案能够达到简化车辆悬挂系统结构的效果,同时能够满足动力学性能要求,推荐在日后的结构设计中采用该方案并进行试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常导电磁悬浮车辆 动力学性能 二系悬挂系统 结构优化
原文传递
磁浮车辆道岔梁耦合系统悬浮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忠继 陈志贤 董浩 《动力学与控制学报》 2022年第6期33-40,共8页
运用非线性系统振动分叉理论,对磁浮车辆道岔梁耦合系统悬浮稳定性开展了研究,建立了悬浮电磁铁模型、悬浮控制器模型、车辆系统模型、道岔梁模型,构建了车岔耦合模型系统.详细分析了磁浮车辆在道岔梁上的动态悬浮行为,仿真再现了稳态... 运用非线性系统振动分叉理论,对磁浮车辆道岔梁耦合系统悬浮稳定性开展了研究,建立了悬浮电磁铁模型、悬浮控制器模型、车辆系统模型、道岔梁模型,构建了车岔耦合模型系统.详细分析了磁浮车辆在道岔梁上的动态悬浮行为,仿真再现了稳态悬浮、系统自激振动和悬浮吸死三种悬浮状态,利用演算法计算了不同悬浮控制参数下车岔系统悬浮振动的分叉特性.研究了道岔质量和固有频率与悬浮控制参数稳定域的关系.结果显示:控制参数kp的悬浮稳定域存在上下限值.下限之下为车辆悬浮系统低频自激振动,上限之上为车岔耦合自激振动.研究了道岔质量和固有频率与悬浮控制参数稳定域的关系,当道岔固有频率与悬浮频率相近时,悬浮控制参数稳定域上限值最小,稳定域下限值不受影响.通过改变道岔质量可以扩大悬浮稳定域,使系统避免车岔耦合自激振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悬浮 车岔耦合 非线性振动 悬浮稳定域
下载PDF
悬挂式单轨线路关键点处的振动特性研究
18
作者 寇峻瑜 余浩伟 +1 位作者 李忠继 谢毅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21-226,282,共7页
基于多体动力学理论建立悬挂式单轨车-线系统动力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就平纵断面线路曲率转折点处的振动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车体横向加速度、走行轮垂向力和轮重减载率对夹直线和圆曲线长度的变化不敏感,困难条件下的夹直线和圆曲... 基于多体动力学理论建立悬挂式单轨车-线系统动力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就平纵断面线路曲率转折点处的振动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车体横向加速度、走行轮垂向力和轮重减载率对夹直线和圆曲线长度的变化不敏感,困难条件下的夹直线和圆曲线最小长度可不考虑振动叠加的影响;车体竖向加速度对不同纵断面坡度代数差和夹坡段长度较为敏感,振动叠加增强或减弱效应主要取决于前一段竖曲线或夹坡段终点与夹坡段或后一段竖曲线起点处的振动方向的一致性,若方向相同则叠加增强,反之则减弱,并且当竖曲线和夹坡段长度增大到一定值后,振动叠加的影响即可忽略不计;另外,最小夹坡段长度可依据夹坡段起点处竖向加速度最值衰减95%及以上进行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挂式单轨 夹直线长度 夹坡段 振动叠加
下载PDF
悬挂式单轨列车挡车器结构设计
19
作者 胡连军 李忠继 +1 位作者 林红松 杨吉忠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46-49,55,共5页
悬挂式单轨交通采用悬挂式构造,结构形式区别于传统轨道交通,且国内尚无成熟的运营线路,关于悬挂式单轨列车挡车器的研究较少。参考城市轨道交通,研究和总结了悬挂式单轨挡车器的设计应遵从足够的制动能力、合理的缓冲吸振、易于安装维... 悬挂式单轨交通采用悬挂式构造,结构形式区别于传统轨道交通,且国内尚无成熟的运营线路,关于悬挂式单轨列车挡车器的研究较少。参考城市轨道交通,研究和总结了悬挂式单轨挡车器的设计应遵从足够的制动能力、合理的缓冲吸振、易于安装维护、美观性好的原则,主要设计参数包括撞击荷载、撞击速度、制动减速度、线路预留安装长度、车体撞击点等。基于功能需求,研究提出了多种新型挡车器,适用于不同运营工况下的悬挂式单轨交通。研究成果可为悬挂式单轨列车挡车器的结构设计及标准规范的制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挂式单轨 挡车器 线路终端 结构设计
下载PDF
悬挂式单轨道岔结构选型与系统设计 被引量:12
20
作者 林红松 李忠继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4-57,68,共5页
研究目的:悬挂式单轨作为一种中低运量交通制式,在中小城市轨道交通及景区观光线路中具有明显的优势。在总结国外悬挂式单轨交通应用的基础上,对悬挂式单轨道岔结构类型、结构特点进行对比分析,提出了我国悬挂式单轨道岔结构选型建议;... 研究目的:悬挂式单轨作为一种中低运量交通制式,在中小城市轨道交通及景区观光线路中具有明显的优势。在总结国外悬挂式单轨交通应用的基础上,对悬挂式单轨道岔结构类型、结构特点进行对比分析,提出了我国悬挂式单轨道岔结构选型建议;结合悬挂式单轨交通特点,提出悬挂式单轨道岔结构系统设计建议。研究结论:(1)悬挂式单轨道岔可采用可动心辙叉道岔,道岔侧股采用单圆曲线线型;(2)悬挂式单轨道岔结构设计应系统考虑道岔线型、道岔梁结构设计、道岔转辙系统设计、道岔梁支座及供电轨等接口设计、运营维护设计等因素;(3)为了提高维修维护效率、减小维修维护工作量,降低后期运营风险,建议设置道岔运维监测系统;(4)该研究成果可为悬挂式单轨道岔系统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挂式单轨 道岔 系统设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