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在线运检方法研究 被引量:49
1
作者 刘琨 黄明辉 +4 位作者 李一泉 刘玮 陈桥平 王增超 王育学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58-65,共8页
随着信息与通信技术在继电保护系统中的应用不断加深,基于高度信息开放背景下的在线运检成为了提升继电保护系统运维有效性的新模式。首先论证传统运检的有效性和充分性。围绕继电保护全面实时状态评估和可靠有效运检的目标,提出全景信... 随着信息与通信技术在继电保护系统中的应用不断加深,基于高度信息开放背景下的在线运检成为了提升继电保护系统运维有效性的新模式。首先论证传统运检的有效性和充分性。围绕继电保护全面实时状态评估和可靠有效运检的目标,提出全景信息开放和在线运检的需求。然后全面梳理评估继电保护状态所需的状态信息集,探讨状态信息集的构成及获取方式,提出基于不同类别状态信息的在线运检方法,从而构建在线运检系统的架构,综合利用状态信息发现继电保护的异常。最后,结合传统运检与在线运检提出继电保护新模式的构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继电保护 定检 全景信息开放 在线运检 状态评估
下载PDF
基于状态信息关联关系的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在线监测方法 被引量:26
2
作者 刘琨 黄明辉 +5 位作者 李一泉 陈志光 曾耿晖 刘玮 蔡泽祥 苏忠阳 《现代电力》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5-91,共7页
智能变电站技术的推广为继电保护的运维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技术手段。基于状态信息的在线监测将有利于提高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的可靠性,减少运维的工作量。从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组成的角度出发梳理了继电保护的状态信息,分析了状态信... 智能变电站技术的推广为继电保护的运维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技术手段。基于状态信息的在线监测将有利于提高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的可靠性,减少运维的工作量。从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组成的角度出发梳理了继电保护的状态信息,分析了状态信息之间的关联关系,通过对继电保护实时采集和上传的状态信息增加逻辑运算和判断比较,提出了基于状态信息各种关联关系的继电保护在线监测方法。算例表明本文方法能够发现继电保护的某些异常,从而提高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运维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变电站 继电保护 状态信息 在线监测
下载PDF
基于贝叶斯网络的电网复杂故障推演新方法 被引量:25
3
作者 李一泉 焦邵麟 +5 位作者 曾耿晖 刘玮 屠卿瑞 谭乾 丛明一 詹庆才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7-63,共7页
为了分析电网复杂故障过程,基于保护装置与断路器的动作信息构建贝叶斯网络,提出了电网复杂故障推演新方法。应用电网实际拓扑结构信息、继电保护装置和断路器的动作信息构建贝叶斯网络。基于贝叶斯网络进行故障元件诊断,针对远后备保... 为了分析电网复杂故障过程,基于保护装置与断路器的动作信息构建贝叶斯网络,提出了电网复杂故障推演新方法。应用电网实际拓扑结构信息、继电保护装置和断路器的动作信息构建贝叶斯网络。基于贝叶斯网络进行故障元件诊断,针对远后备保护、近后备保护误判的两种特殊情况,制定了专家系统规则实现保护拒动、误动的识别。将保信系统上送信息与拒动误动分析结果按主保护层-近后备保护-远后备保护-断路器层顺序进行信息整合,推演出发生故障时各层保护装置以及断路器动作先后顺序,实现了电网复杂故障推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叶斯网络 故障诊断 故障推演 拒动 误动
下载PDF
高校网络舆情共振现象仿真及应对策略研究 被引量:21
4
作者 李艺全 张燕刚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07-113,共7页
[目的/意义]近年来,高校网络舆情共振事件频发,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监控、预警和应对机制,对于降低和化解高校网络舆情负效应具有重要的意义。[方法/过程]借鉴双稳随机共振模型构建了多事件网络舆情共振模型,模型采用2019年7月时间段内我... [目的/意义]近年来,高校网络舆情共振事件频发,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监控、预警和应对机制,对于降低和化解高校网络舆情负效应具有重要的意义。[方法/过程]借鉴双稳随机共振模型构建了多事件网络舆情共振模型,模型采用2019年7月时间段内我国5所高校连续发生的留学生舆情事件簇数据进行仿真,分析了其产生共振的原因并从中获得启示。[结果/结论]高校留学生事件簇之间产生了舆情共振现象,其产生原因主要有高校所处的复杂网络环境、高校应急机制缺乏、高校回应不当和事后未及时整改等,并据此从事前、事中和事后等方面对高校预防和应对高校网络舆情共振现象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网络舆情 随机共振 舆情共振 应对策略
下载PDF
基于方式变化影响域辨识及故障量排序的继电保护定值在线预警 被引量:20
5
作者 李一泉 王峰 +2 位作者 吴梓亮 易江 石东源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6期108-114,共7页
提出了基于方式变化影响域和故障量排序的继电保护定值快速在线预警方法。该方法以保护所在位置的短路电流、分支系数等继电保护定值计算相关故障量的变化率为判据,确定线路和变压器等电网元件开断后,定值将受到显著影响的保护集合。通... 提出了基于方式变化影响域和故障量排序的继电保护定值快速在线预警方法。该方法以保护所在位置的短路电流、分支系数等继电保护定值计算相关故障量的变化率为判据,确定线路和变压器等电网元件开断后,定值将受到显著影响的保护集合。通过对故障量计算结果的排序优化来进一步提高定值在线分析的速度,实现继电保护定值的快速在线预警。工程实际应用表明,该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地预警存在保护定值隐患的电网特殊运行方式和保护装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继电保护 定值 在线预警 方式变化 影响域
下载PDF
变压器零模涌流解析分析及其等值电路 被引量:17
6
作者 王育学 曹文斌 +7 位作者 黄明辉 尹项根 曾耿晖 李一泉 刘玮 陈桥平 王增超 刘琨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3960-3968,共9页
变压器(尤其是高压绕组内置型高阻抗变压器)空投产生幅值大且衰减缓慢的零模涌流,导致变压器甚至相邻线路零序保护误动现象常有发生。产生零模涌流的主要原因是变压器三相铁芯饱和不一致,目前尚缺乏这一复杂过程的解析方法和零模涌流等... 变压器(尤其是高压绕组内置型高阻抗变压器)空投产生幅值大且衰减缓慢的零模涌流,导致变压器甚至相邻线路零序保护误动现象常有发生。产生零模涌流的主要原因是变压器三相铁芯饱和不一致,目前尚缺乏这一复杂过程的解析方法和零模涌流等值电路。文章推导了能反映不同类型变压器参数差异的零模涌流解析表达式并构建了零模涌流等值电路,分析了参数变化对涌流大小的影响并解释了零模涌流衰减特性。分析表明,对于同一台变压器,前一次的分闸角θ和该次空投的合闸角α共同决定了零模涌流的大小和波形。数学解析复现了4组典型工况的零模涌流波形,并通过现场录波进行了验证。进而提出了减小副方三角绕组自漏感和增加二次谐波比判据的零序保护应对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零模涌流 数学解析 等值电路 波形复现
下载PDF
基于双门槛值的变压器Hausdorff距离快速保护新判据 被引量:13
7
作者 吴梓亮 曾耿晖 +4 位作者 李一泉 王峰 屠卿瑞 杨韵 赵青春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8期128-135,共8页
传统变压器差动保护一般采用傅里叶变换提取变压器两侧差流的基波分量,无法识别变压器内部轻微匝间故障。受数据窗长度的影响,保护通常至少需要半个周波才能出口动作,且在外部故障导致电流互感器(CT)饱和时可能出现保护误动。为解决上... 传统变压器差动保护一般采用傅里叶变换提取变压器两侧差流的基波分量,无法识别变压器内部轻微匝间故障。受数据窗长度的影响,保护通常至少需要半个周波才能出口动作,且在外部故障导致电流互感器(CT)饱和时可能出现保护误动。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Hausdorff距离的变压器保护新判据,通过对比变压器高低压侧电流波形的相似度,以达到快速识别区内外故障的效果。理论分析表明该判据的数据窗长度可以任意选取,有利于提升保护动作速度,同时双整定门槛值既保证了严重区内故障情况下保护能够快速跳闸又保证了区外故障伴随CT饱和工况下保护准确不动作。最后基于PSCAD/EMTDC对所提判据的有效性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所提判据能快速动作,动作时间可低至5.5 ms,即使发生0.5%的轻微匝间故障,保护也能在故障后一周波内跳闸,且具有较强的抗CT饱和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压器 波形相似识别 HAUSDORFF距离 匝间故障 CT饱和 双整定门槛
下载PDF
长江源地区通天河段水系格局演化与构造活动的关系 被引量:12
8
作者 于洋 王先彦 +2 位作者 李一泉 戴岩 鹿化煜 《地理学报》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338-1351,共14页
青海玉树地区长江源区通天河段构造运动活跃,地震频发,如2010年曾发生7.1级地震;该地区分布有黄河、雅砻江、澜沧江等水系上游河网,水系呈直角状、倒勾状分布,是研究水系演化与新构造活动关系的理想区域。通过地形分析、河流水系分析和... 青海玉树地区长江源区通天河段构造运动活跃,地震频发,如2010年曾发生7.1级地震;该地区分布有黄河、雅砻江、澜沧江等水系上游河网,水系呈直角状、倒勾状分布,是研究水系演化与新构造活动关系的理想区域。通过地形分析、河流水系分析和地貌指数计算,探讨了该地区水系格局演化对走滑断层相关构造活动样式的响应过程。该地区主要发育北西—南东和南西—北东两组流向的水系,其中北西—南东向河谷多为低河流比降、宽阔的不适称谷地,而南西—北东向河谷多为高河流比降、陡峭的峡谷。河流陡峭度指数(ks)在通天河东南段为高值,在通天河流域西南段多采曲—宁恰曲流域、登艾龙曲流域、叶曲流域、巴塘河流域为低值;河流坡降指数(SL)在流域内整体差异不大,但在水系倒勾状或直角交汇区域的值高;流域高程积分值(HI)在通天河两侧大于0.45,在多采曲—宁恰曲流域、登艾龙曲流域、叶曲流域、巴塘河流域为0.15~0.45。地形、水系和地貌指数的分布特征表明该地区水系可能原为南东流向的平行水系,后期由于走滑断裂剪切作用导致河流改向、袭夺而演化为倒勾状水系。其中当江、立新乡、隆宝镇、上拉秀乡北部等地区断陷形成局部积水中心,而通天河南西—北东向细小支流如宁恰曲等由于断层东北向的逆冲抬升而溯源侵蚀加强,袭夺了原南东流向的河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构造活动 倒勾状水系 河流袭夺 走滑断层 通天河 青藏高原
原文传递
基于Hausdorff距离算法的自适应线路差动保护方案 被引量:11
9
作者 李一泉 吴梓亮 +4 位作者 王峰 曾耿晖 陈志光 罗跃胜 朱晓彤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75-180,187,共7页
为同时提高传统电流差动保护的速动性、灵敏性与安全性,提出一种基于Hausdorff距离算法的自适应线路差动保护方案。该方案应用Hausdorff距离算法对线路两侧电流进行实时短窗计算,并据此调整保护制动系数,以提高保护的耐受过渡电阻及抗... 为同时提高传统电流差动保护的速动性、灵敏性与安全性,提出一种基于Hausdorff距离算法的自适应线路差动保护方案。该方案应用Hausdorff距离算法对线路两侧电流进行实时短窗计算,并据此调整保护制动系数,以提高保护的耐受过渡电阻及抗电流互感器饱和能力,具有自适应、免整定的优良特性。基于PSCAD的仿真测试验证了所提方案的可行性及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 差动保护 继电保护 HAUSDORFF距离 高阻故障 电流互感器饱和 免整定
下载PDF
基于IEC 61850标准的远方修改保护定值的风险应对策略及可靠性分析 被引量:10
10
作者 王峰 刘世丹 +5 位作者 陈桥平 李一泉 谭乾 丁佳彦 梁远升 李海锋 《广东电力》 2021年第5期82-89,共8页
对于远方修改保护定值的风险管控措施的防护效果,现有研究缺乏量化评估。为定量评估计及风险应对策略的远方修改保护定值的可靠性,将基于IEC 61850标准的远方修改保护定值过程划分为定值修改录入、下发与确认3个关键环节。对各环节的风... 对于远方修改保护定值的风险管控措施的防护效果,现有研究缺乏量化评估。为定量评估计及风险应对策略的远方修改保护定值的可靠性,将基于IEC 61850标准的远方修改保护定值过程划分为定值修改录入、下发与确认3个关键环节。对各环节的风险点进行辨识及成因分析,梳理风险点关系,构建远方修改定值失效故障树,评估风险发生的概率。结合多种风险应对策略,通过量化分析采取风险应对策略后未能识别风险发生的概率,为进一步选定远方修改保护定值的应对策略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继电保护 远方修改定值 IEC 61850标准 风险应对策略 可靠性
下载PDF
变电站继保设备智能运检能力评价模型与方法 被引量:10
11
作者 刘世丹 陈桥平 +5 位作者 李一泉 刘琨 王育学 江链涛 梁远升 李海锋 《广东电力》 2021年第6期105-110,共6页
针对变电站继保设备运检特点,在保证科学性与合理性原则的前提下,从运维设备技术、需求、效益、继保设备风险状态、厂站风险状态和人员6个维度构建变电站继保设备智能运检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进行评价,并根据评价... 针对变电站继保设备运检特点,在保证科学性与合理性原则的前提下,从运维设备技术、需求、效益、继保设备风险状态、厂站风险状态和人员6个维度构建变电站继保设备智能运检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进行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制订差异化运维策略集合,最后通过实际案例分析验证该评价方法的正确性与可行性。应用效果表明,通过对评价结果的分析,可找出变电站继保设备智能运检的薄弱环节,对于变电站选择合适的运维策略以及提升智能运检能力起到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电站 智能运检 综合评价 指标体系 层次分析法
下载PDF
配电线路经生物体高阻接地故障特性对比分析 被引量:10
12
作者 刘琨 崔鑫 +5 位作者 王宾 李一泉 邓旭阳 陈桥平 王育学 刘世丹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2期67-74,共8页
配电网高阻接地故障电气量微弱,特征复杂,实现对此类故障检测的成功率较低。如果故障发生而未能被及时发现、切除,可能给设备、人员安全带来极大的危害。现有的研究对不同类型的高阻接地介质,尤其是人体介质的阻抗性质及故障特征分析不... 配电网高阻接地故障电气量微弱,特征复杂,实现对此类故障检测的成功率较低。如果故障发生而未能被及时发现、切除,可能给设备、人员安全带来极大的危害。现有的研究对不同类型的高阻接地介质,尤其是人体介质的阻抗性质及故障特征分析不足。针对该问题,基于对数电弧模型及人体阻抗模型从时、频域角度利用图形对比分析、傅里叶变换等技术分析了非生物体导电介质与人体介质的阻抗特性及故障特征。结合现场试验数据,验证了两类介质的阻抗特性及其典型故障特征。以上分析为后续设计有效的配电网高阻接地故障检测方案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高阻 特征分析 人体 非生物体介质
下载PDF
晚第四纪长江源区水系演化对断裂活动和气候变化的响应 被引量:9
13
作者 于洋 王先彦 +2 位作者 李正晨 李一泉 鹿化煜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880-898,共19页
河流沉积/侵蚀过程和水系演化对构造活动、气候变化和侵蚀基准面的响应过程与机制是流域地貌的重要科学问题。长江源地区河流受高寒气候和走滑断层引起的局部多种构造活动样式的影响,是河流地貌过程对气候变化和构造活动响应的典型案例... 河流沉积/侵蚀过程和水系演化对构造活动、气候变化和侵蚀基准面的响应过程与机制是流域地貌的重要科学问题。长江源地区河流受高寒气候和走滑断层引起的局部多种构造活动样式的影响,是河流地貌过程对气候变化和构造活动响应的典型案例。文章通过野外考察、地貌指数(陡峭指数(k_(sn))、Chi(χ)、Gilbert指数、河谷宽高比(Vf))的计算、沉积学和地形分析,探讨了长江源水系演化对构造活动和气候变化的响应过程。通天河和澜沧江支流从上游相对年老的谷地(北西-南东向低k_(sn)值、高Vf值的宽谷)转变为下游相对年轻的谷地(南西-北东向高k_(sn)值、低Vf值的陡峭峡谷),表明南西-北东向河流对北西-南东向河流的袭夺。通天河和澜沧江支流上游地区显示的高χ值、低起伏地形向下游方向快速转变为低χ值、高起伏地形,也指示澜沧江和通天河向上游溯源侵蚀、袭夺分水岭地区原有老年期水系。局部分布的北西-南东向河谷(风口)、一系列间隔分布低洼地内河流沉积物和初步光释光年测年结果(13.3ka和>115ka)表明该地区在晚第四纪(可能在暖期)发育一条南东流向的古河流。随后断层走滑运动导致的局部构造抬升将河流分割成相互独立的内流湖。后期通天河和澜沧江干流(局部侵蚀基准面)侵蚀下降导致南西-北东向支流溯源侵蚀,袭夺内流湖;水系由树枝状演化为倒勾状。区域构造活动和局部侵蚀基准面变化是控制该地区水系演化的主要因素。晚第四纪气候变化引起河流堆积/侵蚀过程的改变也对水系的连通/中断有一定的影响,后期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系演化 侵蚀基准面 构造活动 长江源地区 晚第四纪
原文传递
柔性直流输电系统桥臂过流保护定值配合方法 被引量:9
14
作者 屠卿瑞 陈桥平 +3 位作者 李一泉 焦邵麟 吴梓亮 李洁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2期172-177,共6页
针对交流故障下柔性直流桥臂过流保护可能误动导致故障穿越失败,直流故障下桥臂过流保护拒动或慢动可能导致开关器件过流等问题,讨论了柔性直流换流阀桥臂过流保护功能在阀控和直流保护装置中的配置和定值配合关系。借鉴交流保护定值配... 针对交流故障下柔性直流桥臂过流保护可能误动导致故障穿越失败,直流故障下桥臂过流保护拒动或慢动可能导致开关器件过流等问题,讨论了柔性直流换流阀桥臂过流保护功能在阀控和直流保护装置中的配置和定值配合关系。借鉴交流保护定值配合图的概念,提出了桥臂过流保护功能在阀控装置与直流保护装置中的优化配合方法。最后,在PSCAD/EMTDC中搭建了仿真平台,结果表明所述桥臂过流保护配合关系和定值设置方法可在交流故障下成功实现故障穿越,并可在直流极间短路等严重故障下可靠闭锁换流器并触发旁路晶闸管,降低电力电子器件的过流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 桥臂过流 保护定值 阀控 暂时性闭锁 直流保护
下载PDF
基于高压直流换流站站域信息的交流线路距离保护方法 被引量:9
15
作者 王增超 郑俊超 +4 位作者 曾耿晖 刘玮 李一泉 王育学 文明浩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01-107,共7页
为了解决发生换相失败时基于工频相量的交流线路距离保护将会受到影响而无法可靠判别故障的难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高压直流换流站站域信息的交流线路距离保护方法。因为未发生换相失败期间,距离保护可以准确地识别故障位置,所以可以考虑... 为了解决发生换相失败时基于工频相量的交流线路距离保护将会受到影响而无法可靠判别故障的难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高压直流换流站站域信息的交流线路距离保护方法。因为未发生换相失败期间,距离保护可以准确地识别故障位置,所以可以考虑在换相失败期间闭锁距离保护,以避免其受到换相失败的影响。逆变器正常换相时,直流侧电流与交流侧电流基本相等,而换相失败时直流侧电流将远大于交流侧电流,利用此故障特征可对换相失败进行检测。基于换流站站内换相失败信息的检测与共享,可对传统距离保护的性能进行改善。在PSCAD/EMTDC仿真环境下建立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模型,对所提出保护方法的性能进行验证。仿真结果表明,新提出的距离保护可以避免换相失败对其的影响,在交流线路区内、外发生不同类型的故障时均能准确、可靠地判别故障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站域信息 高压直流输电系统 换相失败 距离保护
下载PDF
基于改进Hausdorff距离算法的发变组大差保护新原理 被引量:9
16
作者 王峰 黄明辉 +4 位作者 李一泉 吴梓亮 曾耿晖 陈桥平 赵青春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40-47,共8页
发变组大差动保护属于保护双重化中主保护的一种,传统发变组大差保护动作速度慢且易受电流互感器饱和影响。对此,提出了一种兼备速动性及抗饱和特性的基于改进Hausdorff距离算法的发变组大差保护新判据。首先分析了改进Hausdorff距离算... 发变组大差动保护属于保护双重化中主保护的一种,传统发变组大差保护动作速度慢且易受电流互感器饱和影响。对此,提出了一种兼备速动性及抗饱和特性的基于改进Hausdorff距离算法的发变组大差保护新判据。首先分析了改进Hausdorff距离算法的基本原理:在发变组区内故障时,由各端电流构造的Hausdorff距离值较大;在区外故障及正常运行时,由各端电流构造的Hausdorff距离值较小,基本为0。基于此原理提出了发变组大差保护新判据,并给出了门槛值整定方案。另外,提出了电流互感器饱和识别及保护再开放策略。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保护方案的有效性,能快速可靠识别区内故障,在区外故障饱和情况下可靠闭锁,再次发生转换性故障时也能快速开放,且判据门槛值整定简单,不受系统参数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变组 大差保护 改进HAUSDORFF距离 速动性 互感器饱和
下载PDF
大型光伏电站对送出线路保护选相元件的影响 被引量:9
17
作者 李一泉 屠卿瑞 +3 位作者 陈桥平 焦邵麟 王峰 刘树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2976-2982,共7页
大型光伏电站接入将深刻改变其送出线路的故障电流特征,导致传统保护选相元件存在适应性问题,可能引起重合闸、保护测距及距离保护的不正确动作。推导了光伏电站送出线路故障电流的解析表达式,并据此分析了故障电流特征与逆变器控制目... 大型光伏电站接入将深刻改变其送出线路的故障电流特征,导致传统保护选相元件存在适应性问题,可能引起重合闸、保护测距及距离保护的不正确动作。推导了光伏电站送出线路故障电流的解析表达式,并据此分析了故障电流特征与逆变器控制目标、故障类型、功率指令等因素之间的关系。基于故障电流解析式,推导了抑制负序电流、抑制有功功率波动和抑制无功功率波动等不同控制目标下,相电流差突变量幅值关系和电流序分量间的相位关系,指出送出线路光伏电站侧相电流差突变量选相元件和序分量选相元件的动作性能下降,可能导致选相元件不正确动作的问题。依托实际光伏电站工程参数,在PSCAD中搭建仿真模型,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电站 选相元件 故障电流特性 适应性分析
下载PDF
微小零件显微检测图像的清晰度评价 被引量:8
18
作者 李成超 于占江 +2 位作者 李一全 许金凯 于化东 《半导体光电》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03-107,113,共6页
根据微小零件显微检测图像纹理相似、边缘信息太少和灰度分布范围有限等特点,从算法的基本原理出发,对传统清晰度评价函数进行了分析。针对传统清晰度评价函数无法兼具高灵敏度和抗噪性的缺陷,提出了一种基于局域方差信息熵的清晰度评... 根据微小零件显微检测图像纹理相似、边缘信息太少和灰度分布范围有限等特点,从算法的基本原理出发,对传统清晰度评价函数进行了分析。针对传统清晰度评价函数无法兼具高灵敏度和抗噪性的缺陷,提出了一种基于局域方差信息熵的清晰度评价算法。该算法利用局域方差对各灰度级的自信息量进行加权,一方面弥补了信息熵函数缺失的空间信息,避免清晰度误判;另一方面增加清晰区域像素参与计算信息量时的权重,同时减少背景区域和噪声区域像素计算的权重,从而提高函数灵敏度。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清晰度评价函数相比,局域方差信息熵函数不仅灵敏度很高,而且具有较好的抗噪性,可用于实际的自动对焦系统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对焦 清晰度评价 局域方差信息熵 微小零件 显微图像
下载PDF
东天山博格达山前构造变形与地形定量关系:基于三维建模与地貌分析 被引量:8
19
作者 陈莹莹 李一泉 +2 位作者 魏东涛 毛宇琼 王先彦 《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18-436,共19页
东天山受印度-欧亚板块碰撞的远程影响,新构造活跃,同时在气候影响下地表侵蚀速率有明显的空间差异,是探讨构造活动、地表过程和气候变化相互作用的理想区域;而反映构造变形的断层滑移量和地形起伏度是理解构造和气候相互作用的重要参数... 东天山受印度-欧亚板块碰撞的远程影响,新构造活跃,同时在气候影响下地表侵蚀速率有明显的空间差异,是探讨构造活动、地表过程和气候变化相互作用的理想区域;而反映构造变形的断层滑移量和地形起伏度是理解构造和气候相互作用的重要参数.通过三维地震反射深度剖面解译构建东天山阜康断裂带西端古牧地背斜三维构造几何形态,发现阜康断裂带断层倾角约为40°~50°,发育断层传播褶皱,且构造变形起始于断层中部(甘河子附近),逐渐向东西两侧传播.断层滑移量(Sl)与地形起伏度(△H)呈线性相关,基于两者的线性关系,计算获得阜康断裂带中部最大剥蚀量约5.05 km,最大缩短量约为9.20 km,剥蚀速率约为0.38~0.60 mm/a.阜康断裂带比北天山吐谷鲁背斜处的断层倾角更陡,但两处地形起伏度均为断层滑移量的~1/10,说明残余地形主要受控于造山楔构造和侵蚀的动态平衡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阜康断裂带 断层传播褶皱 三维建模 地形起伏度 构造变形 构造-气候相互作用 构造地质
原文传递
相邻变电站交互型广域后备保护应对站用直流失压方法 被引量:7
20
作者 李一泉 王增超 +5 位作者 刘玮 弯丹辉 梁博 王育学 刘琨 文明浩 《浙江电力》 2019年第6期17-20,共4页
变电站发生站用直流失压后,只能依靠相邻变电站的远后备保护动作切除故障。由于电网结构日益复杂,传统的继电保护整定配合困难,很多情况下远后备功能难以实现。为此,提出一种基于相邻变电站信息交互的广域后备保护方法,通过检测相邻变... 变电站发生站用直流失压后,只能依靠相邻变电站的远后备保护动作切除故障。由于电网结构日益复杂,传统的继电保护整定配合困难,很多情况下远后备功能难以实现。为此,提出一种基于相邻变电站信息交互的广域后备保护方法,通过检测相邻变电站发送的站用直流失压信号,投入2种距离保护进行判断:第一种为能保护线路全长的距离保护,满足判据立即跳闸;第二种为能保护到下一级线路全长的距离保护,满足判据经延时跳闸。算例分析结果验证了该广域后备保护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站用直流失压 广域后备保护 相邻变电站 距离保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