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0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喂养方式对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66
1
作者 李倩倩 刘倩 +1 位作者 闫俊梅 王仙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572-577,共6页
目的探讨极低/超低出生体重(VLBW/ELBW)早产儿纠正年龄6个月内生长发育情况及不同喂养方式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对2016年1月至2017年4月出院并按时完成随访的VLBW/ELBW早产儿109例进行纠正年龄6个月内的生长发育监测。采用Z评分法... 目的探讨极低/超低出生体重(VLBW/ELBW)早产儿纠正年龄6个月内生长发育情况及不同喂养方式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对2016年1月至2017年4月出院并按时完成随访的VLBW/ELBW早产儿109例进行纠正年龄6个月内的生长发育监测。采用Z评分法评价体格指标,并分析不同喂养方式(母乳喂养组:母乳+母乳强化剂;混合喂养组:母乳+早产儿配方奶;人工喂养组:早产儿配方奶)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年龄别体重Z积分、年龄别身长Z积分、身长别体重Z积分、体重指数Z积分的追赶高峰发生于纠正年龄3个月内;年龄别头围Z积分的追赶高峰发生于纠正年龄5个月。VLBW/ELBW早产儿的生长偏离多发生于纠正年龄1~3个月内。母乳喂养组体重、身长、头围的生长在纠正年龄3个月时均优于混合喂养组和/或人工喂养组(P<0.05);母乳喂养组头围、身长的生长在纠正年龄6个月时均优于混合喂养组和/或人工喂养组(P<0.05)。结论 VLBW/ELBW早产儿的生长偏离多发生于纠正年龄1~3个月内,提示应加强早期个体化随访及营养指导以减少生长偏离的发生。亲母母乳喂养并添加母乳强化剂是VLBW/ELBW早产儿的最佳喂养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发育 Z积分 母乳喂养 极低出生体重儿 超低出生体重儿
原文传递
叙事·主体·空间:虚拟现实技术下沉浸媒介传播机制与效果探究 被引量:67
2
作者 段鹏 李芊芊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89-95,共7页
随着新兴技术日新月异的迭代,媒介形态在内外力的多重作用下也在进行着巨大的革新与进化。在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间,基于网络信息技术的全面附着力,加以匹配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混合现实(Mix Reali... 随着新兴技术日新月异的迭代,媒介形态在内外力的多重作用下也在进行着巨大的革新与进化。在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间,基于网络信息技术的全面附着力,加以匹配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混合现实(Mix Reality)及可穿戴设备等技术的涌现,"媒介"不再离散于人群之外,而是与传播活动共同渗透进了社会的整个机体,重构了人们依赖媒介栖息的生活状态。此时的媒介已不再仅仅是人的延伸,人被媒介缠绕包裹甚至成为了媒介本身甚至是媒介的延伸。沉浸媒介时代既指向了人身体经验处于某种媒介环境包裹下的状态,同时也涵盖了精神及意识与数据之间所进行的交换、沟通和再生,更意味着整个社会环境被塑造成了具有沉浸结构框架的传播空间。以此为起点,总结当前虚拟现实技术应用现状,厘清虚拟现实技术对传播理论的影响,以及虚拟现实在沉浸传播时代背景下的媒介特点;搭建以叙事为思路,主体为线索,空间为维度的虚拟现实媒介传播机制。通过梳理虚拟现实媒体应用类型,结合其传播机制及框架,旨在从理论视角明晰新媒介技术的意义,并映射至实际应用以反思技术发展所带来的负面作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现实 沉浸媒介 传播机制 传播效果 媒介融合
下载PDF
生物炭对塿土土壤容重和团聚体的影响 被引量:62
3
作者 李倩倩 许晨阳 +7 位作者 耿增超 张久成 陈树兰 王慧玲 张妍 贠方悦 杨林 董胜虎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3388-3396,共9页
通过比较生物炭施入土壤2 a和5 a的试验结果,研究随年限的增长生物炭的添加对塿土容重和土壤团聚体含量及稳定性的影响.采用田间定位试验和室内分析,试验设生物炭用量为0 t·hm^-2(B0)、20 t·hm^-2(B20)、40 t·hm^-2(B40)... 通过比较生物炭施入土壤2 a和5 a的试验结果,研究随年限的增长生物炭的添加对塿土容重和土壤团聚体含量及稳定性的影响.采用田间定位试验和室内分析,试验设生物炭用量为0 t·hm^-2(B0)、20 t·hm^-2(B20)、40 t·hm^-2(B40)、60t·hm^-2(B60)和80 t·hm^-2(B80)这5个处理,将果树树干、枝条生物炭(450℃、限氧条件下)施入土壤,与耕层土壤混匀.经过5 a,分3层测定0~30 cm土层(即0~10、10~20和20~30 cm)的土壤容重、团聚体及有机碳含量.结果表明:①生物炭施入土壤5 a与施入2 a的结果相比,其对0~10 cm和10~20 cm土层团聚体影响相对减弱,对20~30 cm土层土壤容重和团聚体的影响显著增强.②随着年限的增长,在0~10 cm土层,生物炭施用量为40 t·hm-2时,>0.25 mm团聚体的含量及团聚体稳定性显著增强,容重显著减小;在10~20 cm和20~30 cm土层,生物炭施用量为60~80 t·hm^-2时,>0.25 mm团聚体的含量及团聚体稳定性显著增强,容重显著减小.③当生物炭施用量为60 t·hm^-2时,对土壤有机碳的增加效果表现最优.说明生物炭对土壤团聚体的影响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生物炭施入土壤5 a,其对深层土壤的影响更为显著,20~30 cm土层的土壤容重显著降低,>0.25 mm团聚体的含量及团聚体稳定性显著增强.从经济效益和改善效果综合考虑,在耕层土壤施入40~60 t·hm^-2的生物炭最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塿土 生物炭 土壤容重 土壤团聚体 土壤有机碳
原文传递
2006~2016年11年间早产儿发生率及病死率的单中心研究 被引量:61
4
作者 闫俊梅 黄辉 +1 位作者 李倩倩 邓晓毅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68-372,共5页
目的探讨早产儿发生率及病死率以及早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方法通过病案室记录、出入院登记本查对并记录早产儿的基本信息,统计其发生率、病死率、死亡原因。结果 2006年1月至2016年12月徐州市妇幼保健院共有76 812例新生儿出生,其中早... 目的探讨早产儿发生率及病死率以及早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方法通过病案室记录、出入院登记本查对并记录早产儿的基本信息,统计其发生率、病死率、死亡原因。结果 2006年1月至2016年12月徐州市妇幼保健院共有76 812例新生儿出生,其中早产儿5 585例,早产儿发生率为7.27%,其发生率呈增长趋势(P<0.001);总体病死率为5.01%(280/5 585),其病死率呈下降趋势(P<0.001)。出生体重越低、胎龄越小,病死率越高(P<0.001)。早产儿死亡主要病因前4位依次为呼吸窘迫综合征(44.3%)、重度窒息(12.9%)、新生儿畸形(4.3%)、肺出血(2.9%)。随着出生体重的增大,因呼吸窘迫综合征及重度窒息的早产儿死亡构成比呈明显下降趋势(P<0.001)。结论 2006~2016年11年间早产儿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病死率呈下降趋势。早产儿病死率与出生胎龄及体重有关。呼吸窘迫综合征、重度窒息是早产儿的主要死亡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生率 病死率 死因 早产儿
原文传递
江苏省13家医院新生儿严重高胆红素血症现状调查 被引量:32
5
作者 李倩倩 董小玥 +20 位作者 乔瑜 殷玉洁 高艳 周金君 杨丽 朱荣平 王伏东 万俊 徐艳 潘兆军 王威远 闫俊梅 韩树萍 卢红艳 胡毓华 李双双 王金秀 吴明赴 王军 邓晓毅 余章斌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690-695,共6页
目的了解江苏省新生儿严重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情况及诊治、随访等管理情况,为新生儿严重高胆红素血症的预防及规范化管理提供依据。方法以2018年1~12月江苏省13家医院收治的严重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儿的临床资料... 目的了解江苏省新生儿严重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情况及诊治、随访等管理情况,为新生儿严重高胆红素血症的预防及规范化管理提供依据。方法以2018年1~12月江苏省13家医院收治的严重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儿的临床资料及随访资料。结果江苏省13家医院2018年严重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病例共上报740例,占新生儿科收治病例总数的2.70%(740/27?386),其中重度高胆红素血症620例(83.8%),极重度高胆红素血症106例(14.3%),危险性高胆红血症14例(1.9%);诊断为急性胆红素脑病共4例(0.5%)。484例(65.4%)新生儿于分娩机构出院后因严重高胆红素血症返回医院住院治疗,中位入院日龄为7 d,其中214例(44.2%)再入院前进行过门诊黄疸随访,第1次门诊中位随访日龄为6 d。住院期间行头颅MRI检查211例(28.5%),其中85例(40.3%)提示双侧基底节、苍白球T1WI信号偏高;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查238例(32.2%),其中14例(5.9%)仅一侧通过,7例(2.9%)双侧均未通过。急性胆红素脑病或危险性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共17例)进行了随访,除1例失访外,均无异常神经系统症状。结论新生儿严重高胆红素血症在新生儿科住院病人中的占比较高;新生儿从分娩机构出院后黄疸监测及管理需要加强;对并发了严重高胆红素血症的患儿,住院期间相关检查需更完善,出院后均需全面系统地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胆红素血症 急性胆红素脑病 多中心调查 新生儿
下载PDF
自我怜悯在抑郁症患者述情障碍与抑郁症状间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27
6
作者 李倩倩 董毅 +1 位作者 张逸寅 汪凯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308-1314,共7页
目的评估抑郁症患者自我怜悯、述情障碍和抑郁症状,探讨自我怜悯在述情障碍和抑郁症状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中文版自我怜悯量表(self-compassion scale,SCS-C)和中文版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oronto alexithymia scale,TAS-20)对117例抑... 目的评估抑郁症患者自我怜悯、述情障碍和抑郁症状,探讨自我怜悯在述情障碍和抑郁症状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中文版自我怜悯量表(self-compassion scale,SCS-C)和中文版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oronto alexithymia scale,TAS-20)对117例抑郁症患者和106例健康对照组作评估,同时患者接受中文版贝克抑郁自评量表(Beck depression rating scale,BDI)评估。选用线性回归分析模型对抑郁症患者自我怜悯、述情障碍和抑郁症状以及各维度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使用AOMS 23.0软件进行中介效应检验。结果抑郁症患者组SCS-C总分及三因子分均低于对照组(均有P<0.05),患者组TAS-20总分及三因子分均高于对照组(均有P<0.05);相关分析显示,患者SCS-C总分及各因子分、TAS-20总分及各因子分和抑郁症状分间均两两相关(均有P<0.05);回归分析模型发现:述情障碍及各因子对自我怜悯有负性预测作用;自我怜悯及各因子对抑郁症状有负性预测作用;述情障碍及各因子对抑郁症状有正性预测作用。自我怜悯在述情障碍与抑郁症状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结论抑郁症患者存在自我怜悯损害和述情障碍,述情障碍通过自我怜悯水平的部分中介效应对抑郁症状产生影响。提高抑郁症患者的自我怜悯水平可能是改善抑郁症状的干预措施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自我怜悯 述情障碍 抑郁症状
原文传递
骨科大手术术前Autar评分联合D-二聚体值在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评估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4
7
作者 张亚 李琳 +5 位作者 孟嘉 刘云 张成欢 李倩倩 赵泽华 马娜 《护理学报》 2018年第5期12-14,共3页
目的探讨术前Autar评分联合D-二聚体值在评估骨科大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2016年2月于10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行骨科大手术患者的一般资料、术前Autar评分、术前D-二聚体值、深静脉血栓形成诊断... 目的探讨术前Autar评分联合D-二聚体值在评估骨科大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2016年2月于10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行骨科大手术患者的一般资料、术前Autar评分、术前D-二聚体值、深静脉血栓形成诊断。根据术前Autar量表评分将患者分为低风险组(≤10分)、中风险组(10~14分)和高风险组(≥15分)。术前分别采用单独Autar评分、Autar评分联合D-二聚体值评估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统计分析2种方法的深静脉血栓形成预测符合率和假阳性率。结果 198例患者中,确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9例(9.6%)。术前单独使用Autar评分评估低风险组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预测符合率为8.5%,假阳性率为91.5%;术前Autar评分联合D-二聚体值评估低风险组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预测符合率为13.7%,假阳性率为86.3%,P<0.05。结论相对于术前单独使用Autar评分对骨科大手术患者进行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评估,术前Autar评分联合D-二聚体值可显著提高低风险组深静脉血栓形成预测符合率,降低假阳性率;提示术前Autar评分联合D-二聚体值评估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有助于提高对术前低风险患者评估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静脉血栓形成 Autar量表 D-二聚体
下载PDF
火针对膝骨关节炎大鼠关节功能及炎性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23
8
作者 李志娟 王鑫 +7 位作者 孙敬青 王一战 温雅丽 田伟 魏嘉 李倩倩 徐晓白 李彬 《针刺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20-226,共7页
目的:观察火针对膝骨关节炎(KOA)大鼠退化软骨和炎性因子的影响,探讨火针干预KOA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火针干预组,每组13只。采用右侧膝关节腔内注射单碘乙酸盐制备KOA大鼠模型。火针干预组选择右侧... 目的:观察火针对膝骨关节炎(KOA)大鼠退化软骨和炎性因子的影响,探讨火针干预KOA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火针干预组,每组13只。采用右侧膝关节腔内注射单碘乙酸盐制备KOA大鼠模型。火针干预组选择右侧"内膝眼""犊鼻"穴火针点刺,每周2次,治疗3周。观察各组大鼠爪压和步态评分;采用番红固绿染色观察右膝软骨组织病理形态并行骨关节炎(OA)评分;透射电镜观察右膝软骨结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1α(IL-1α)、IL-10、IL-37、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含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爪压和步态评分、OA评分、血清IL-1α和TNF-α含量均升高(P<0.05,P<0.01),血清IL-10、IL-37、TGF-β含量均降低(P<0.01)。火针干预组爪压和步态评分、OA评分、血清IL-1α和TNF-α含量较模型组均降低(P<0.05,P<0.01),血清IL-10、IL-37、TGF-β含量较模型组均升高(P<0.01)。模型组可见脂滴较正常组多且大,线粒体肿胀,甚至空泡,粗面内质网扩张,甚至断裂溶解,数量较正常组减少,排列杂乱;火针干预组可见到丰富的轻度扩张、排列相对较规则的粗面内质网和线粒体,脂滴增多。结论:火针可改善KOA大鼠运动功能和膝骨关节软骨形态,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清炎性因子、提高抗炎因子的表达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针 膝骨关节炎 白细胞介素 肿瘤坏死因子-α 转化生长因子Β
原文传递
多层螺旋CT在不典型性肺结核中的应用价值及影像特征分析 被引量:22
9
作者 李倩倩 姜静 范海芸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0年第6期62-64,共3页
目的探究多层螺旋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MSCT)在不典型性肺结核中的应用价值并分析其影像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78例不典型性肺结核患者临床资料。分析78例患者临床症状、临床体征及MSCT影像特征情况。结果 78例不典型性肺结核患者临... 目的探究多层螺旋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MSCT)在不典型性肺结核中的应用价值并分析其影像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78例不典型性肺结核患者临床资料。分析78例患者临床症状、临床体征及MSCT影像特征情况。结果 78例不典型性肺结核患者临床症状以咳嗽咳痰为主,其次为发热、乏力消瘦、胸闷或呼吸困难、咯血、胸痛、胸水,且有19例患者(24.36%)无临床症状。78例不典型性肺结核患者临床体征以呼吸音减弱为主,其次为肺部湿罗音,且有47例患者(60.26%)无肺部体征。78例不典型性肺结核患者MSCT影像特征主要有肺炎实变型(38例,48.72%),弥漫间质型(16例,20.51%),单发结节型(13例,16.67%),多发结节型(11例,14.10%);其中肺炎实变型MSCT表现主要为支气管充气征、边界模糊、树芽征、空洞、磨玻璃影等,弥漫间质型MSCT表现主要为树芽征、结节灶、间质性改变、磨玻璃影、空洞,单发结节型MSCT表现主要为结节灶、淋巴结肿大、空洞、条索灶、钙化灶等,多发结节型MSCT表现主要为结节灶、空洞、条索灶、树芽征、淋巴结肿大等。结论不典型性肺结核的MSCT影像学表现具有多样性,临床应综合实验室检查等多种特征完成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典型性肺结核 MSCT 影像特征
下载PDF
施用生物炭对塿土土壤微生物代谢养分限制和碳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20
10
作者 王强 耿增超 +5 位作者 许晨阳 郭靖宇 李倩倩 刘莉丽 赵汉红 杜旭光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2425-2433,共9页
土壤微生物代谢对土壤养分循环和生态系统的稳定至关重要.为明确施加生物炭对土壤微生物代谢养分限制和碳利用效率(carbon use efficiency, CUE)的长效影响机制,于2012年将果树树干、枝条生物炭(450℃、限氧条件下裂解)以不同用量(0、 2... 土壤微生物代谢对土壤养分循环和生态系统的稳定至关重要.为明确施加生物炭对土壤微生物代谢养分限制和碳利用效率(carbon use efficiency, CUE)的长效影响机制,于2012年将果树树干、枝条生物炭(450℃、限氧条件下裂解)以不同用量(0、 20、 40、 60和80 t·hm^-2)施入塿土,与耕层土壤(0~20cm)混匀,小麦玉米轮作7 a后,通过生态酶化学计量学对土壤微生物代谢养分限制特征进行了定量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①随生物炭施用量的增加,土壤含水量、有机碳、全氮、碳氮比、碳磷比和氮磷比显著提高,碳氮磷活性组分、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和总磷未表现出明显的规律性,而5种胞外酶活性(β-1,4-葡萄糖苷酶、纤维素酶、亮氨酸氨基多肽酶、β-1,4-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和磷酸酶)显著降低.②所有处理土壤微生物均受磷限制;在施加生物炭各处理中,随施用量的增加微生物代谢碳和磷限制显著提高,微生物CUE显著降低;当生物炭施用量为20 t·hm-2时,碳限制(0.625±0.022)和磷限制(62.153°±0.892°)最低,微生物CUE(0.511±0.007)最高.③偏最小二乘路径建模分析表明,土壤碳氮磷及其元素化学计量比对磷限制产生了直接的极显著正效应(P<0.01),碳限制与磷限制呈正相关关系(R2=0.242,P<0.001),而碳磷限制又对CUE产生了极显著的负效应(P<0.001).综上,过量施用生物炭使土壤元素化学计量失衡是导致土壤微生物代谢磷限制加剧的重要因素,继而诱导了微生物碳限制的增强和CUE的降低.当生物炭施加量为20 t·hm^-2时,微生物代谢所受碳磷限制最低,且具有最高的微生物CUE,对于调节土壤微生物代谢、维持生态功能和减少微生物二氧化碳排放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BC) 生态化学计量学 矢量分析 微生物养分限制 微生物碳利用效率
原文传递
生物炭用量对(土娄)土微生物量及碳源代谢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9
11
作者 周凤 耿增超 +6 位作者 许晨阳 刘莉丽 张久成 李倩倩 陈树兰 王咪 王慧玲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277-1289,共13页
【目的】研究果树树干、枝条制成的生物炭添加4~5年后,其添加量对(土娄)土微生物量及碳源代谢活性的影响,为生物炭改良(土娄)土的合理应用提供数据支撑和理论依据。【方法】基于陕西关中(土娄)土的长期田间试验,采用氯仿熏蒸-浸提法及Bi... 【目的】研究果树树干、枝条制成的生物炭添加4~5年后,其添加量对(土娄)土微生物量及碳源代谢活性的影响,为生物炭改良(土娄)土的合理应用提供数据支撑和理论依据。【方法】基于陕西关中(土娄)土的长期田间试验,采用氯仿熏蒸-浸提法及Biolog-ECO检测法,研究了生物炭不同添加量(0、20、40、60、80 t/hm^2)下冬小麦不同生育期土壤微生物量C、N、P、C/N的动态变化及土壤微生物的碳源代谢活性。【结果】当生物炭添加量为40~60 t/hm^2时,显著提高了土壤微生物量碳;当生物炭添加量≥40 t/hm^2时,显著提高了土壤微生物量C/N;添加生物炭对土壤微生物量N、P没有显著影响。当生物炭添加量为20 t/hm^2时,显著增加了土壤微生物量碳的季节波动;当生物炭添加量为40~60 t/hm^2时,显著增加了土壤微生物量C/N的季节波动;当生物炭添加量为20~60 t/hm^2时,显著降低了土壤微生物量P的季节波动;添加生物炭对土壤微生物量N的季节波动没有显著影响。添加生物炭对土壤微生物碳源代谢活性没有显著影响,但高量生物炭的添加有降低土壤微生物整体代谢活性的趋势。当生物炭添加量为60 t/hm^2时,显著降低了土壤丰富度指数,显著提高了均匀度指数;当生物炭添加量≥60 t/hm^2时,显著降低了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添加生物炭对土壤微生物利用糖类、氨基酸类、多聚物类、多酚化合物类、多胺类碳源的利用率没有显著影响,但生物炭添加量为60t/hm^2时,土壤微生物显著降低了对羧酸类碳源的利用率;糖类、羧酸类、氨基酸类是(土娄)土中微生物比较偏好、利用率较高的碳源。【结论】生物炭添加4~5年后,在第7季作物冬小麦生育期内,其不同添加量对土壤微生物量及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影响依然有显著的差异。生物炭添加量为40 t/hm^2时,可以显著提高土壤微生物量碳和C/N,显著降低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土娄)土 微生物量 微生物碳源代谢活性
下载PDF
复方丹参滴丸联合奥美拉唑治疗糖尿病并消化性溃疡的疗效分析及对患者血液相关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8
12
作者 李倩倩 陈霞 +2 位作者 夏晨梅 金玲肖 林佩丽 《中华全科医学》 2018年第2期250-252,共3页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滴丸联合奥美拉唑对糖尿病并消化性溃疡患者血液流变学、血清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与内皮素(endothelin,ET)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5年1月—2017年6月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32例糖尿病并消化性溃...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滴丸联合奥美拉唑对糖尿病并消化性溃疡患者血液流变学、血清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与内皮素(endothelin,ET)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5年1月—2017年6月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32例糖尿病并消化性溃疡患者分为2组,每组66例。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4周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和血液流变学(全血高切粘度、全血低切粘度、血浆比粘度)、血清NO与ET水平。进而分析复方丹参滴丸联合奥美拉唑对糖尿病并消化性溃疡的疗效及潜在机制。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45%)显著高于对照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血液流变学、血清NO、E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2组全血高切粘度、全血低切粘度及血浆比粘度水平均显著降低(均P<0.05),且观察组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血清NO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NO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2组血清ET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ET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丹参滴丸联合奥美拉唑治疗糖尿病并消化性溃疡临床疗效显著,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可有效改善患者微循环、调节血清NO与ET失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并消化性溃疡 复方丹参滴丸 奥美拉唑 血液流变学
原文传递
反刍家畜瘤胃挥发性脂肪酸生成及模型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13
作者 毛宏祥 陆相龙 +5 位作者 金宜全 杨光 王文丹 吴天佑 李倩倩 苏衍菁 《中国畜牧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35-40,共6页
反刍家畜的瘤胃微生物可降解饲料生成挥发性脂肪酸(VFA)、甲烷、氢气和水,其中VFA为机体提供主要的能量,VFA的产量及各组分比例与动物的健康状况和生产性能密切相关。本文综述了反刍家畜瘤胃VFA的生成机制和国内外预测模型研究现状,分... 反刍家畜的瘤胃微生物可降解饲料生成挥发性脂肪酸(VFA)、甲烷、氢气和水,其中VFA为机体提供主要的能量,VFA的产量及各组分比例与动物的健康状况和生产性能密切相关。本文综述了反刍家畜瘤胃VFA的生成机制和国内外预测模型研究现状,分析了影响模型估算精度的因素,旨在为进一步研究VFA模型的发展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性脂肪酸 生成机制 预测模型 反刍家畜
下载PDF
中药大品种制造关键质量属性表征:空间分布均匀度质量属性的同仁牛黄清心丸贵细药混合过程控制可视化方法研究 被引量:17
14
作者 张芳语 林玲 +7 位作者 曾敬其 祝明利 陆影 张瀚 李倩倩 马丽娟 姚璐 吴志生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585-1591,共7页
贵细药的空间分布均匀度是同仁牛黄清心丸过程控制的关键质量属性。以同仁牛黄清心丸混合过程生产真实世界样品为研究对象,采集大小为180 pix×180 pix的高光谱成像,共32400个数据点的样本。采用光谱角匹配法(spectral angle mappin... 贵细药的空间分布均匀度是同仁牛黄清心丸过程控制的关键质量属性。以同仁牛黄清心丸混合过程生产真实世界样品为研究对象,采集大小为180 pix×180 pix的高光谱成像,共32400个数据点的样本。采用光谱角匹配法(spectral angle mapping,SAM)、经典最小二乘法(classic least square,CLS)和混合调谐匹配滤波法(mixture tuned matched filtering,MTMF),建立混合中间体的贵细药辨识模型。结果表明MTMF模型有更高的识别精度,因此基于MTMF模型辨识了混合中间体的贵细药空间分布。进一步结合直方图法,评价混合中间体的贵细药均匀度。数据显示,混合中间体中人工牛黄、人工麝香、冰片、羚羊角、水牛角浓缩粉的标准偏差值分别为4.78,6.5,3.48,1.96,3.00;方差分别为22.8,42.3,12.1,3.82,9.00;偏度值分别为1.26,1.71,0.06,-0.86,1.04,最终结果表明混合中间体中冰片、羚羊角、水牛角浓缩粉混合较为均匀,人工牛黄次之,人工麝香混合均匀度较差。建立了同仁牛黄清心丸混合过程生产真实世界的贵细药空间分布均匀度可视化方法,为中药大品种混合过程质量控制方法研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大品种 关键质量属性 同仁牛黄清心丸 贵细药混合均匀度 高光谱成像 生产真实世界
原文传递
中药大品种制造关键质量属性表征:水分含量化学属性的同仁牛黄清心丸NIR现场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17
15
作者 魏宇楠 黄兴国 +7 位作者 曾敬其 李倩倩 马丽娟 雷乐庭 张瀚 姚璐 王淑英 吴志生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592-1597,共6页
该研究针对中药制造过程水分含量关键质量属性的现场检测问题,以中药大品种同仁牛黄清心丸为载体,采用近红外(near infrared,NIR)光谱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建立生产真实世界中带玻璃纸和不带玻璃纸的同仁牛黄清心丸水分含量NIR现场... 该研究针对中药制造过程水分含量关键质量属性的现场检测问题,以中药大品种同仁牛黄清心丸为载体,采用近红外(near infrared,NIR)光谱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建立生产真实世界中带玻璃纸和不带玻璃纸的同仁牛黄清心丸水分含量NIR现场检测模型。用烘干法测定水分含量作为参考值,采用偏最小二乘法(partial least squares,PLS)将光谱与水分参考值进行关联分析,并对光谱预处理方法进行筛选优化,进一步提高了模型的准确性和稳定性。结果表明,光谱预处理方法均采用标准正则变换(standard normal variate,SNV),带玻璃纸和不带玻璃纸的同仁牛黄清心丸样品潜变量因子数分别为2和7时,所建立的定量分析模型效果最优。带玻璃纸样品模型的预测决定系数(Rpre2)和预测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 of prediction,RMSEP)分别为0.7657和0.1572%;不带玻璃纸样品模型的Rpre2和RMSEP分别为0.7722和0.2078%。该研究所建立的带玻璃纸和不带玻璃纸的同仁牛黄清心丸水分含量NIR定量模型均具有良好的预测性能,可实现对大蜜丸水分含量的快速、准确和无损定量分析,并为中药大品种制造中水分关键化学属性的现场质量控制提供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大品种 关键质量属性 同仁牛黄清心丸 水分含量 NIR 现场检测
原文传递
六种市售禽蛋蛋清氨基酸主成分分析与综合评价 被引量:17
16
作者 李倩倩 刘玥玥 +2 位作者 李凡 罗章 池福敏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24-229,共6页
采用氨基酸比值系数法及主成分分析法对6种市售禽蛋蛋清的氨基酸水平和组成进行比较分析,以评价6种禽蛋的营养价值。结果表明,6种市售禽蛋蛋清均含有16种氨基酸且含量丰富,总氨基酸含量在8.977~11.926 mg/100g,其中方洪鲜鹌鹑蛋蛋清总... 采用氨基酸比值系数法及主成分分析法对6种市售禽蛋蛋清的氨基酸水平和组成进行比较分析,以评价6种禽蛋的营养价值。结果表明,6种市售禽蛋蛋清均含有16种氨基酸且含量丰富,总氨基酸含量在8.977~11.926 mg/100g,其中方洪鲜鹌鹑蛋蛋清总氨基酸含量最高。画乡农聪明贝贝蛋、秦巴山土鸡蛋、秦巴山无公害鸡蛋和方洪鲜鹌鹑蛋蛋清必需氨基酸模式较为接近FAO/WHO必需氨基酸模式,必需氨基酸营养价值较高。主成分分析提取3个主成分并对6种市售禽蛋蛋清中氨基酸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鸟王五谷蛋综合质量最好,其次是方洪鲜鹌鹑蛋和秦巴山无公害鸡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清 氨基酸 主成分分析 综合评价
下载PDF
跨境电商企业海外仓选址多目标优化研究 被引量:17
17
作者 胡玉真 李倩倩 江山 《中国管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201-209,共9页
海外仓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环境下的一种新型跨境物流模式,具有运输时间短、退换货快等特点。本文在跨境电商的背景下,综合考虑建仓成本、运输费用、运输时间和税费等因素,提出了海外仓选址多目标优化模型,随后基于分层序列法设计了二... 海外仓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环境下的一种新型跨境物流模式,具有运输时间短、退换货快等特点。本文在跨境电商的背景下,综合考虑建仓成本、运输费用、运输时间和税费等因素,提出了海外仓选址多目标优化模型,随后基于分层序列法设计了二分搜索-最小费用流算法对该模型进行求解,并证明该算法在多项式时间内可以得到最优解,最后通过算例证实了该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这为跨境电商海外仓选址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外仓选址 多目标规划 分层序列法 二分搜索 “一带一路”
原文传递
干眼症及其肝肾阴虚、湿热困脾证型的血浆代谢特征研究 被引量:16
18
作者 李倩倩 吴德鸿 +3 位作者 谢冠群 陈娟 范永升 周佳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5077-5080,共4页
目的:采用代谢组学技术研究干眼症及其肝肾阴虚证、湿热困脾证的血浆代谢特征。方法:采集干眼症患者及健康人群的血浆样本,进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结合OSC-PLS-DA分析和t检验找出患者体内发生显著变化的代谢物,通过二元逻辑回归分... 目的:采用代谢组学技术研究干眼症及其肝肾阴虚证、湿热困脾证的血浆代谢特征。方法:采集干眼症患者及健康人群的血浆样本,进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结合OSC-PLS-DA分析和t检验找出患者体内发生显著变化的代谢物,通过二元逻辑回归分析建立干眼症诊断模型;并进一步对肝肾阴虚型16例和湿热困脾型12例患者的代谢表型进行区分。结果:筛选出干眼症患者体内16种差异代谢物,其中丙酮酸和葡萄糖联合应用对干眼症有良好的诊断效果(AUC=0.907);葡萄糖和丙酮酸在两种证型患者体内变化程度不同,2-氨基丁酸和甘露糖仅在湿热困脾型患者体内显著变化,焦谷氨酸、柠檬酸和果糖仅在肝肾阴虚型患者体内显著变化。结论:干眼症患者体内糖代谢、脂代谢和氨基酸代谢等发生特异性变化,且肝肾阴虚和湿热困脾型患者具有不同的代谢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眼症 代谢组学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肝肾阴虚 湿热困脾
原文传递
多层螺旋CT多征象联合肿瘤标志物检测对于磨玻璃结节肺癌的诊断价值研究 被引量:16
19
作者 李倩倩 王志刚 +2 位作者 刘剑辉 沈丽丽 冯君卿 《中国医学装备》 2022年第8期37-42,共6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多征象联合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片段抗原21-1(CYFRA21-1)、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及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RP)对于磨玻璃结节(GGN)肺癌的诊断价值研究。方法:选取医院收治并...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多征象联合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片段抗原21-1(CYFRA21-1)、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及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RP)对于磨玻璃结节(GGN)肺癌的诊断价值研究。方法:选取医院收治并经CT诊断为GGN且手术治疗的91例患者,根据患者术后病理结果将其分为肺癌组(35例)和非肺癌组(56例)。分析两组患者的影像资料和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结果;采用四分位数(Q)表示血清肿瘤标志物CEA、CYFRA21-1、SCCAg、NSE及ProGRP检测数据,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预测GGN肺癌的危险因素。采取受试者工作特征(R0C)曲线下面积(AUC)分析MSCT多征象对GGN肺癌的诊断价值。结果:两组GGN多为体检发现,无临床症状,且血清肿瘤标志物CEA、CYFRA21-1、SCCAg、NSE及ProGRP的水平多数病例均在正常值范围内,仅少数病例轻度高于正常值范围,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肺癌组GGN结节大小、结节实性部分最大径与非肺癌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5.062,t=12.337;P<0.001);肺癌组结节数量、GGN分型、结节形态、分叶征、胸膜凹陷征、空泡征、毛刺征、血管集束征和支气管充气征与非肺癌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5.024,x^(2)=10.371,x^(2)=4.377,x^(2)=19.130,x^(2)=10.828,x^(2)=8.929,x^(2)=15.980,x^(2)=18.465,x^(2)=11.759;P<0.05)。而GGN结节位置、结节CT值和结节边缘在肺癌组与非肺癌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将有意义的CT征象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其结果显示,结节大小、GGN分型、结节实性部分最大径、分叶征和毛刺征为GGN肺癌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而结节大小、GGN分型、结节实性部分最大径、分叶征和毛刺征5种阳性CT征象联合诊断GGN肺癌的诊断效能最佳,AUC、灵敏度、特异度及95%CI分别为0.91、82.0%、87.0%和(0.88~0.94)。结论:血清肿瘤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MSCT) 癌胚抗原(CEA) 肿瘤标志物 磨玻璃结节(GGN) 肺癌
下载PDF
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区工业VOCs排放特征及管控对策 被引量:15
20
作者 孟博文 李永波 +5 位作者 孟晶 李倩倩 史斌 周喜斌 李金灵 苏贵金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023-1038,共16页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挥发性有机物(VOCs)作为雾、霾和臭氧前驱物日益受到关注,经济快速发展区VOCs污染情况尤为复杂.本文对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的12种典型工业行业及垃圾、废水处理厂与综合工业园区、居民区的VOCs排放特征...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挥发性有机物(VOCs)作为雾、霾和臭氧前驱物日益受到关注,经济快速发展区VOCs污染情况尤为复杂.本文对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的12种典型工业行业及垃圾、废水处理厂与综合工业园区、居民区的VOCs排放特征与分布趋势进行系统分析.解析出制药、橡胶和油漆喷涂为12种典型工业行业中VOCs平均排放浓度最高的3个行业,得到平均浓度分别为541、499和450 mg·m^(-3),应给予高度关注.对比分析发现长三角与京津冀地区平均排放浓度最高是制药行业,分别为112 mg·m^(-3)和1.00×10^(3)mg·m^(-3);而珠三角地区油漆喷涂行业排放最高,平均浓度为1.04×10^(3)mg·m^(-3).进一步对12种典型工业行业VOCs种类分布情况进行分析,发现毒性大的芳香烃与卤代烃分别在油漆喷涂与制药行业中排放占比最高,达到55.99%和26.57%.三大经济区中长三角地区居民区与综合工业园区附近VOCs浓度最低,京津冀地区浓度最高,与各地区工业排放分布情况一致.分析2002~2018年的数据发现居民区VOCs浓度整体呈现波动性下降趋势,尤其2016年后显著降低,反映出我国VOCs防治的相关政策、法律法规和标准及技术对现阶段VOCs控制起到了显著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快速发展区 挥发性有机物(VOCs) 工业行业 排放特征 分布趋势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