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7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57
1
作者 李金英 马晓娟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20年第2期67-70,共4页
目的分析影响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的危险因素并探究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5月于我院进行产检的142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于我院行产检的正常孕妇100例为对照组。分析影响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的危险因... 目的分析影响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的危险因素并探究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5月于我院进行产检的142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于我院行产检的正常孕妇100例为对照组。分析影响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的危险因素并探究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年龄≥35岁、孕前体重指数、有糖尿病家族史、流产次数≥3次、膳食结构(高碳水化合物)、甘油三酯水平是影响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观察组孕妇早产、胎膜早破、羊水过多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P<0.01);观察组胎儿窘迫、巨大儿、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年龄≥35岁、孕前体重指数、有糖尿病家族史、高碳水化合物饮食、甘油三酯水平及流产次数≥3次是影响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的危险因素。妊娠期糖尿病会增加孕妇早产、胎膜早破、羊水过多及胎儿窘迫、巨大儿、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临床应重视这些因素,进行早期干预,降低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妊娠 妊娠结局 血糖 婴儿 新生 高胆红素血症 新生儿 危险因素
下载PDF
二甲双胍单药疗效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联合达格列净或格列美脲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观察 被引量:49
2
作者 李晋莹 李舸 《海南医学》 CAS 2020年第16期2052-2055,共4页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单药疗效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联合达格列净或格列美脲的效果及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期间暨南大学附属顺德医院收治的90例经二甲双胍单药治疗疗效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单药疗效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联合达格列净或格列美脲的效果及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期间暨南大学附属顺德医院收治的90例经二甲双胍单药治疗疗效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在二甲双胍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格列美脲治疗,观察组在二甲双胍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达格列净治疗,两组患者的治疗时间均为24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lc)、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PG)]、血脂[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平均血糖波动(MAGE)、C反应蛋白(CRP)和体质量(BMI)变化,并记录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糖HbAlc、FBG、2 hPG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脂TC、TG、LDL-C及BMI指数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2.88±0.42)mmol/L、(1.45±0.15)mmol/L、(2.12±0.32)mmol/L、(20.11±1.74)kg/m^2]明显低于对照组[(3.98±0.51)mmol/L、(1.98±0.37)mmol/L、(2.89±0.41)mmol/L、(22.03±2.09)kg/m^2],而HDL-C升高,且观察组[(0.98±0.27)m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0.85±0.23)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MAGE、CRP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2.12±0.31)mmol/L、(3.02±0.31)mg/L]明显低于对照组[(2.68±0.32)mmol/L、(3.59±0.39)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8.8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甲双胍单药疗效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联合达格列净治疗效果更佳,其可有效降低患者的血糖波动,抑制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调节血脂水平,且不良事件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二甲双胍 达格列净 格列美脲 血脂 血糖 氧化应激 C反应蛋白
下载PDF
An Interdisciplinary Nutrition Support Team Improves Clinical and Hospitalized Outcomes of Esophageal Cancer Patients with Concurrent Chemoradiotherapy 被引量:44
3
作者 Ming-Hua Cong Shu-Luan li +9 位作者 Guo-Wei Cheng jin-ying liu Chen-Xin Song ying-Bing Deng Wei-Hu Shang Di Yang Xue-Hui liu Wei-Wei liu Shi-Yan Lu Lei Yu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15年第22期3003-3007,共5页
status,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and completion rate of radiotherapy were evaluated. Besides, the length of hospital stay (LOS) and the in-patient cost were also compared between these two groups. Results: A... status,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and completion rate of radiotherapy were evaluated. Besides, the length of hospital stay (LOS) and the in-patient cost were also compared between these two groups. Results: At the completion of CRF, the nutritional status in the NST group were much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s evidenced by prealbumin (ALB), transferrin, and ALB parameters (P = 0.001, 0.000, and 0.000, respectively). The complication incidences, including bone marrow suppression (20% vs. 48%, P = 0.037) and complications related infections ( 12% vs. 44%, P = 0.012), in the NST group were lower and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e control group. In addition, only one patient in the NST group did not complete the planned radiotherapy while 6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had interrupted or delayed radiotherapy (96% vs. 76%, P - 0.103). Furthemlore, the average LOS was decreased by 4.5 days (P = 0.001 ) and in-patient cost was reduced to 1.26 ± 0.75 thousand US dollars person-times (P 〉 0.05) in the NST group. Conelusions: A NST could provide positive effects in esophageal cancer patients during concurrent CRT on maintaining their nutrition status and improving the compliance of CRF. Moreover, the NST could be helpful on reducing LOS and in-patient cos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EMORADIOTHERAPY Complication: Esophageal Cancer Nutrition Support Team Prognosis
原文传递
心脑血管病共同危险因素评估、检测及干预的专家共识 被引量:42
4
作者 王宪沛 高传玉 +23 位作者 李牧蔚 张优 孙玉晓 鲁平 赵秋平 齐大屯 王山 戴国友 倪占玲 张丽华 赵玉兰 张振香 张辉 张金盈 赵洛沙 刘新灿 王霞 河南省医师协会心血管病分会 河南省全民健康促进会心血管病分会 河南省健康管理学会心血管病分会 河南省医院管理学会高血压分会 河南省微循环专业委员会心血管病分会 河南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脏预防和康复分会 《中华实用诊断和治疗杂志》编辑部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1年第6期541-551,共11页
心脑血管有共同的致病因素,控制血压、血脂、血糖和吸烟四大危险因素可控制心脑血管病的发生和发展。发现、确定和管理高危人群是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 心脑血管病 共同致病因素 高危人群 管理 专家共识
原文传递
增施CO_2对温室番茄结果期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5
5
作者 张振花 孙胜 +4 位作者 刘洋 李靖 袁宏霞 郑金英 邢国明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398-1402,共5页
针对日光温室冬春季生产CO_2匮缺严重的现象,以不增施CO_2[(400±25)μmol·mol^(-1)(C0)]为对照,研究增施不同浓度CO_2[(600±25)μmol·mol^(-1)(C_1)、(800±25)μmol·mol^(-1)(C_2)、(1000±25)μmol&... 针对日光温室冬春季生产CO_2匮缺严重的现象,以不增施CO_2[(400±25)μmol·mol^(-1)(C0)]为对照,研究增施不同浓度CO_2[(600±25)μmol·mol^(-1)(C_1)、(800±25)μmol·mol^(-1)(C_2)、(1000±25)μmol·mol^(-1)(C_3)]对番茄‘兴海12号’结果期光合色素、净光合速率(P_n)、气孔导度(G_s)、蒸腾速率(T_r)、胞间CO_2浓度(C_i)以及水分利用率(WUE)等光合特性的影响,旨在明确北方地区日光温室番茄结果期适宜的CO_2浓度,为番茄的生产实践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增施不同浓度CO_2后,番茄结果期叶片光合色素含量均明显增加;P_n、C_i和WUE显著提高;G_s和T_r显著下降;且CO_2浓度为(1000±25)μmol·mol^(-1)时效果最佳。增施(1000±25)μmol·mol^(-1)CO_2能有效改善番茄结果期叶片光系统、增强其光合作用,有利于番茄的生长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CO2浓度 结果期 光合特性
原文传递
孕晚期生殖道B族链球菌感染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3
6
作者 王莹 何佩 +3 位作者 陈莉 周金英 孙胜男 倪丽萍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7期2700-2704,共5页
目的研究孕晚期女性生殖道B族链球菌感染的影响因素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8年1月孕晚期女性385例为研究对象,监测生殖道B族链球菌感染病例,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孕晚期女性生殖道B族链球菌感染的影... 目的研究孕晚期女性生殖道B族链球菌感染的影响因素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8年1月孕晚期女性385例为研究对象,监测生殖道B族链球菌感染病例,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孕晚期女性生殖道B族链球菌感染的影响因素,统计胎盘早破率等妊娠结局情况。结果 385例孕晚期女性生殖道B族链球菌感染42例,感染率为10.91%;不同孕周生殖道B族链球菌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孕35~37周女性生殖道B族链球菌感染率最高;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年龄、妊娠糖尿病、孕期肥胖、阴道炎、流动人口是孕晚期女性生殖道B族链球菌感染的影响因素,孕前检查是孕晚期女性生殖道B族链球菌感染保护性因素;孕晚期生殖道B族链球菌感染胎膜早破率、宫内感染率、胎儿窘迫率均高于孕晚期生殖道B族链球菌未感染女性(P<0.05)。结论孕晚期生殖道B族链球菌感染影响因素较多,严重影响妊娠结局,定期孕检、加强生殖道B族链球菌感染高危人群监测,有利于降低孕晚期生殖道B族链球菌感染率,改善妊娠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晚期 生殖道B族链球菌 感染 因素 胎膜早破
原文传递
黄芪甲苷对多囊卵巢综合征大鼠性激素水平及氧化应激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23
7
作者 李艳青 赵方 +3 位作者 傅金英 高蕊 吴昕 牛小斌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244-2250,共7页
目的:探讨黄芪甲苷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大鼠性激素水平及氧化应激损伤的影响。方法:将6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达英-35(0.3392 mg/kg)组、黄芪甲苷低剂量(12.5 mg/kg)组和黄芪甲苷高剂量(50 mg/kg)组,每... 目的:探讨黄芪甲苷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大鼠性激素水平及氧化应激损伤的影响。方法:将6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达英-35(0.3392 mg/kg)组、黄芪甲苷低剂量(12.5 mg/kg)组和黄芪甲苷高剂量(50 mg/kg)组,每组12只。采用来曲唑(1 mg/kg)灌胃诱导PCOS模型,造模成功后灌胃给药,每天1次,连续3周。给药结束后,通过阴道涂片观察各组大鼠动情周期,计算卵巢指数,HE染色观察卵巢组织病理学变化,ELISA法检测血清性激素睾酮(T)、雌二醇(E2)、促黄体生成素(LH)和卵泡刺激素(FSH)水平,比色法检测血清及卵巢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卵巢组织中甾类激素合成急性调节蛋白(StAR)及凋亡相关蛋白cleaved caspase-3、Bax和Bcl-2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动情周期紊乱,卵巢指数增加,卵巢呈多囊样改变,血清中T、LH和MDA含量显著增加(P<0.05),E2和FSH含量及GSH-Px和SOD活性显著降低(P<0.05),卵巢组织中MDA含量及StAR、cleaved caspase-3和Bax蛋白水平显著上调(P<0.05),GSH-Px和SOD活性及Bcl-2蛋白水平显著下调(P<0.05);与模型组比较,黄芪甲苷高剂量组和达英-35组大鼠动情周期恢复,卵巢指数降低,卵巢多囊样明显减少,血清中T、LH和MDA含量显著减少(P<0.05),E2和FSH含量以及GSH-Px和SOD活性显著增加(P<0.05),卵巢组织中MDA含量及StAR、cleaved caspase-3和Bax蛋白水平显著下调(P<0.05),GSH-Px和SOD活性及Bcl-2蛋白水平显著上调(P<0.05),而黄芪甲苷低剂量组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黄芪甲苷能有效平衡PCOS大鼠的性激素水平,缓解机体氧化应激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抑制StAR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甲苷 多囊卵巢综合征 性激素 氧化应激
下载PDF
联合应用阿司匹林和替格瑞洛的冠心病患者发生出血事件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2
8
作者 李健楠 刘臣 +6 位作者 周鹏 谭宇 盛兆雪 周金英 赵汉军 宋莉 颜红兵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861-863,共3页
目的:分析联合应用阿司匹林和替格瑞洛的冠心病患者的出血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纳入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冠心病中心2015-01至2015-06期间收治的联合应用阿司匹林和替格瑞洛的568例冠心病患者。采用病历查阅和电话或门诊随访方式收... 目的:分析联合应用阿司匹林和替格瑞洛的冠心病患者的出血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纳入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冠心病中心2015-01至2015-06期间收治的联合应用阿司匹林和替格瑞洛的568例冠心病患者。采用病历查阅和电话或门诊随访方式收集资料,对患者院外阿司匹林的服用情况以及出血事件进行统计分析。出血事件参照PLATO出血定义。结果:568例患者中,1年内的出血事件发生率高达30.3%(172/568),均为轻度出血,其中37例(21.5%)患者因轻度出血而减少阿司匹林用量。Logistic多因素回归模型分析显示,轻度出血事件是联合应用阿司匹林和替格瑞洛的冠心病患者阿司匹林减量的独立影响因素(OR=0.24,95%CI:0.12~0.49,P=0.001),此外,性别(OR=1.97,95%CI:1.17~3.31,P<0.01)、年龄(OR=0.97,95%CI:0.95~1.00,P=0.02)、2型糖尿病(OR=1.96,95%CI:1.23~3.12,P=0.01)是影响联合应用阿司匹林和替格瑞洛的冠心病患者轻度出血事件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30.3%联合应用阿司匹林和替格瑞洛的冠心病患者会发生出血,但均为轻度出血,发生轻度出血者阿司匹林减量的可能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司匹林 冠心病 出血事件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草莓酵素的发酵工艺及其生物活性初探 被引量:21
9
作者 崔国庭 王缎 +3 位作者 刘向丽 任国艳 郭金英 王萍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43-148,共6页
研究草莓酵素制备的最优发酵工艺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以酵母菌接种量、发酵时间、发酵温度为自变量,SOD为响应值,通过响应面法对草莓酵素的最佳发酵工艺,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当酵母菌接种量为1.5%、发酵时间为1... 研究草莓酵素制备的最优发酵工艺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以酵母菌接种量、发酵时间、发酵温度为自变量,SOD为响应值,通过响应面法对草莓酵素的最佳发酵工艺,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当酵母菌接种量为1.5%、发酵时间为13.5 h、发酵温度为35℃时,SOD值可达35.98 U/m L。体外抗氧化实验表明,初期草莓酵素具有较强的羟自由基清除能力(79.38%)、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88.89%)、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74.40%)和还原力(0.542),但其体外抗氧化能力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草莓酵素中SOD活性最强。草莓酵素具有良好的开发利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莓酵素 响应面 抗氧化活性 SOD
下载PDF
重组人生长激素联合来曲唑治疗青春期特发性矮小症男性患儿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0
10
作者 张蔷 刘丽君 +2 位作者 李金英 崔海静 王轶婧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7期802-805,共4页
目的研究青春期特发性矮小症男性患儿采用重组人生长激素联合来曲唑对改善其预测终身高的影响。方法将河北省儿童医院2015年5月—2019年5月收诊的青春期特发性矮小症男性患儿60例,采用简单分组法分为两组,其中30例为对照组(采用rhGH治... 目的研究青春期特发性矮小症男性患儿采用重组人生长激素联合来曲唑对改善其预测终身高的影响。方法将河北省儿童医院2015年5月—2019年5月收诊的青春期特发性矮小症男性患儿60例,采用简单分组法分为两组,其中30例为对照组(采用rhGH治疗),另外30例为实验组(采用rhGH联合来曲唑治疗),两组患儿均治疗1年,收集分析两组患儿治疗期间体格发育、生长速率、骨代谢指标改善情况和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前骨龄、身高、骨代谢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年后,实验组患儿骨龄、骨碱性磷酸酶(BALP)含量低于对照组(t=6.537、9.290,P<0.05),骨钙素(BGP)、Ⅰ型胶原氨基酸延长肽(PINP)、Vit-D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t=4.501、4.269、9.230,P<0.05);预测终身高明显高于对照组(t=2.833,P<0.05),生长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来曲唑可以改善青春期的特发性矮小症男性患儿的预测终身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矮小症 RHGH 来曲唑 预测终身高
原文传递
白酒酒醅高产酯酵母筛选鉴定及其发酵性能研究 被引量:17
11
作者 刘建学 刘金科 +5 位作者 李璇 韩四海 李佩艳 徐宝成 郭金英 罗登林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42-49,共8页
采用平皿培养法从浓香型白酒酒醅中分离酵母,筛选其中具备耐受性良好的产酯酵母,并结合形态学、生理生化试验及26S rDNA分子生物学鉴定筛选酵母,研究筛选酵母与酿酒酵母混合发酵的发酵特性。结果表明,在模拟白酒酿造环境耐受性试验中,3... 采用平皿培养法从浓香型白酒酒醅中分离酵母,筛选其中具备耐受性良好的产酯酵母,并结合形态学、生理生化试验及26S rDNA分子生物学鉴定筛选酵母,研究筛选酵母与酿酒酵母混合发酵的发酵特性。结果表明,在模拟白酒酿造环境耐受性试验中,3株高产酯酵母均具有一定的耐酸性,且在乙醇浓度为10%时保持较好的生长特性,但在温度为40℃时生长特性均受到抑制,而酵母菌株W5相较其他两株高产酯酵母耐受性能更好,经鉴定为戴尔有孢圆酵母(Torulaspora delbrueckii);在筛选酵母与酿酒酵母模拟白酒发酵试验中,酿酒酵母发酵速率最快,发酵时间为6 d;T.delbrueckii W5发酵时间为8 d;二者混合发酵时间为9 d。在相同的培养条件和发酵条件下,T.delbrueckii纯培养方式下酸度较其他两种培养方式高,其酸度范围为7.62~7.72 g/L,说明T.delbrueckii产酸能力很高。但T.delbrueckii W5挥发酸产量较酿酒酵母低,其挥发酸范围为0.32~0.48 g/L。另外酿酒酵母纯培养乙醇含量为13.18%~13.50%,说明酿酒酵母相较于T.delbrueckii具有强发酵能力,二者之间混合发酵可以提高T.delbrueckii单独发酵产乙醇能力。可见,戴尔有孢圆酵母虽使发酵时间稍微延长,但产酸和产乙醇能力大大增强,可提高产量和丰富酒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醅 产酯酵母 混菌发酵 发酵性能
下载PDF
替格瑞洛治疗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的特征及疗效和安全性 被引量:17
12
作者 宋莉 姚晶 +8 位作者 周鹏 刘臣 谭宇 盛兆雪 李健楠 周金英 陈润真 赵汉军 颜红兵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19年第10期561-566,共6页
目的比较应用替格瑞洛和氯吡格雷治疗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的基线特征、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入选2017年3月至2018年6月于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行急诊PCI的STEMI患者537例。按入院时服用P2Y1... 目的比较应用替格瑞洛和氯吡格雷治疗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的基线特征、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入选2017年3月至2018年6月于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行急诊PCI的STEMI患者537例。按入院时服用P2Y12抑制药的种类分为替格瑞洛组(299例)和氯吡格雷组(238例)。比较两组患者基线特征以及6个月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和出血风险。结果替格瑞洛组PCI史、支架内再狭窄和支架内血栓形成比例、使用抽吸导管和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抑制药比例均偏高(均P<0.05)。替格瑞洛组合用的阿司匹林剂量偏低[(79.7±14.9)mg/d比(95.8±16.8)mg/d,P<0.001];而氯吡格雷组患者年龄偏大,体重偏轻,女性比例高,卒中比例高,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和肌酐清除率水平偏低,心肌梗死溶栓治疗试验(TIMI)评分、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GRACE)评分和不稳定型心绞痛快速风险分层减少早期执行ACC/AHA指南的不良结果(CRUSADE)评分均偏高(均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 0.960,95%CI 0.936~0.985,P=0.002)和PCI史(OR 1.849,95%CI 1.091~3.135,P=0.022)是入院时选择替格瑞洛治疗的独立预测因素。替格瑞洛组全因死亡、心肌梗死和缺血性卒中的联合终点发生率低于氯吡格雷组(3.0%比8.0%,P=0.016),而总体出血(35.5%比19.8%)和轻微出血(31.8%比13.5%)发生率显著高于氯吡格雷组(均P<0.001)。结论应用替格瑞洛治疗的STEMI急诊PCI患者比例已超过50%,年龄和PCI史是入院时选择替格瑞洛治疗的独立预测因素。替格瑞洛降低了缺血事件发生率,同时增加了出血发生率,但主要为轻微出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P2Y12抑制药 替格瑞洛 氯吡格雷
下载PDF
鹿茸菇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3
作者 李文佼 温世勇 +6 位作者 张洪勇 朱金英 裴艳婷 魏龙雪 陆学东 王秀芬 张书良 《中国食用菌》 2022年第3期1-5,共5页
近年来,鹿茸菇因其子实体含有的鹿茸菇多糖具有抗肿瘤、降血糖血脂、抗氧化等作用,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因此,通过对围绕鹿茸菇人工栽培、营养成分、多糖提取、加工利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对鹿茸菇后续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关键词 鹿茸菇 人工栽培 营养成分 多糖提取 加工利用
下载PDF
退化典型草原狼毒种群结构与数量动态 被引量:14
14
作者 郭丽珠 赵欢 +4 位作者 吕进英 王开丽 刘克思 王堃 黄顶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2977-2984,共8页
狼毒(Stellera chamaejasme)是我国退化草原上常见的一种毒害草,在一些退化严重的草原上可能形成以狼毒为优势种的群落,严重影响我国天然草原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根据狼毒的枝条数将狼毒种群划分成10个龄级(Ⅰ~Ⅹ),研究了坝上地区... 狼毒(Stellera chamaejasme)是我国退化草原上常见的一种毒害草,在一些退化严重的草原上可能形成以狼毒为优势种的群落,严重影响我国天然草原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根据狼毒的枝条数将狼毒种群划分成10个龄级(Ⅰ~Ⅹ),研究了坝上地区退化典型草原狼毒种群的年龄结构、种群结构动态指数、种群静态生命表、存活曲线及生存分析,量化狼毒种群的生存状况。结果表明:研究区内狼毒种群年龄结构呈增长型,狼毒幼苗充足但存活率不高;狼毒种群结构呈增长型,但种群发展过程存在波动性,特别是在第Ⅱ、Ⅷ龄级时个体数量会发生骤降,是狼毒种群自身发展的瓶颈时期;狼毒种群的存活曲线为Deevey-Ⅱ型,但生存分析表明狼毒种群具有前期锐减、后期稳定的特点,主要因为Ⅰ或Ⅱ龄级狼毒的死亡密度函数(f_x)和危险率(λ_x)最大。Ⅰ龄级个体充足是狼毒种群在退化典型草原扩张的基础,但幼龄个体的转化率低可能是狼毒种群在草原退化早期无法快速扩张的原因之一。建议在草原退化早期狼毒数量有限时及早介入进行防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狼毒 年龄结构 动态指数 生存分析 存活曲线
原文传递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中医妇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15
作者 李瑞丽 傅金英 +2 位作者 王杰 胡俊攀 邓迎莹 《中国当代医药》 2018年第33期155-157,共3页
翻转课堂教学是一种现代探究式教学方法 ,通过转变教学过程达到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有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契合当前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目标。本文介绍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中医妇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包... 翻转课堂教学是一种现代探究式教学方法 ,通过转变教学过程达到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有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契合当前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目标。本文介绍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中医妇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包括课前准备、课外学习平台、课堂教学过程以及考核方式。同时从课堂的两大主体(教师和学生)介绍实施过程中的难点,以期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医学院校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妇科学 翻转课堂 教学模式 住院医师 规范化培训
下载PDF
温室番茄对增施不同浓度CO_2的光合响应 被引量:13
16
作者 张振花 袁宏霞 +4 位作者 刘洋 李靖 郑金英 孙胜 邢国明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010-1018,共9页
【目的】日光温室冬春季栽培中CO_2严重匮乏,探明增施不同浓度CO_2对温室番茄光合特性的影响,明确北方地区日光温室番茄各生育期适宜生长的CO_2浓度,可为其生产实践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塑料膜将试验温室隔出四个52m^2独立面积的隔... 【目的】日光温室冬春季栽培中CO_2严重匮乏,探明增施不同浓度CO_2对温室番茄光合特性的影响,明确北方地区日光温室番茄各生育期适宜生长的CO_2浓度,可为其生产实践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塑料膜将试验温室隔出四个52m^2独立面积的隔间,于定植一周后到试验结束(2016年11月—2017年4月)采用CO_2自动释放控制系统,通过调整CO_2钢瓶上的流量计控制气体流速和循流风机将CO_2均匀施入试验区,增施时间为晴天9:00—11:00,14:00—16:00。设增施3个CO_2浓度水平:(600±20)、(800±25)、(1000±30)μmol/mol,以大气CO_2浓度(400±15)μmol/mol为对照,‘兴海12号’番茄为试验材料,在温室内进行小区试验。分别于番茄苗期、开花期、幼果期及成熟期,选取生长势一致的植株生长点以下第3或4片功能叶片,采用80%丙酮浸提法测定其光合色素含量,采用美国LI-COR公司的LI-6400便携式光合仪测定其光合特性参数,计算光合色素含量、光合作用、光响应曲线特征参数以及番茄产量对不同CO_2浓度变化的响应。【结果】增施CO_2显著增加了番茄各生育期光合色素含量,增幅在开花期和幼果期较大。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均以CO_2(1000±30)μmol/mol处理的增幅最大;类胡萝卜素含量在开花期以CO_2(800±25)μmol/mol处理增幅最大,其他生育期均以(1000±30)μmol/mol浓度的增幅最大。番茄叶片净光合速率、胞间CO_2浓度及水分利用效率于各生育时期均显著增加,以CO_2(1000±30)μmol/mol的增幅最大,(800±25)μmol/mol次之;气孔导度与蒸腾速率则随着增施的CO_2浓度的升高而显著降低。增施CO_2能不同程度提高番茄各生育期叶片光饱和点、最大净光合速率及表观量子效率,降低番茄叶片光补偿点,且均以CO_2(1000±30)μmol/mol效果最佳,(800±25)μmol/mol效果次之。【结论】供试条件下,增施CO_2后显著增加了番茄在开花结果期的光合能力,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CO2施肥 生育期 光合特性 产量
下载PDF
荧光光谱法和分子对接模拟技术研究白藜芦醇与胃蛋白酶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11
17
作者 任国艳 孙贺 +4 位作者 樊金玲 牛晓莉 郭金英 吴影 崔国庭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103-1108,共6页
白藜芦醇(Resveratrol, RES)属于非黄酮类多酚化合物,存在于葡萄科、百合科等多种植物体内,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和药理作用的天然活性物质,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和药品领域。研究表明多酚在生物体消化吸收过程中,会与消化酶(如胃蛋白酶... 白藜芦醇(Resveratrol, RES)属于非黄酮类多酚化合物,存在于葡萄科、百合科等多种植物体内,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和药理作用的天然活性物质,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和药品领域。研究表明多酚在生物体消化吸收过程中,会与消化酶(如胃蛋白酶、胰蛋白酶等)相互作用,使多酚类物质和消化酶的生物活性发生改变,进而影响多酚物质和其他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而RES与胃蛋白酶(Pepsin, PEP)的分子间相互作用机制未见报道。采用荧光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红外光谱和分子对接模拟等技术研究不同温度下RES与PEP相互作用的结合特性,为阐明RES和PEP的作用机制提供重要信息,同时为RES在食品和药品领域的应用提供理论参考。荧光光谱实验结果表明, PEP的荧光强度随着RES浓度的增加呈现出有规律的降低,表明RES对PEP有荧光猝灭作用。加入RES前后, PEP的紫外吸收光谱发生明显变化,初步判断RES与PEP的相互作用属于静态荧光猝灭类型;根据Stern-Volmer方程计算得到不同温度下最小猝灭速率常数K_q值远大于猝灭剂对生物大分子的最大扩散碰撞常数2.0×10^(10) L·mol^(-1)·s^(-1),且猝灭常数(K_(SV))与温度呈负相关关系,进一步验证了RES与PEP静态荧光猝灭类型结论。化学计量结合的值数目大约等于1,表明一个RES分子只能结合一个PEP分子。根据Van’t Hoff方程以及热力学方程计算得到结果显示,ΔG<0,说明RES与PEP的结合过程可以自发进行;ΔH<0和ΔS<0,表明RES与PEP之间结合作用力类型主要是氢键和范德华力。RES与PEP相互作用的同步荧光光谱和三维荧光光谱图表明,在RES的作用下, PEP的构象和微环境发生变化,色氨酸或酪氨酸残基所处微环境极性增强,疏水性减弱,蛋白构象变得疏松。红外光谱显示RES能使PEP的二级结构中α螺旋含量降低,β折叠含量增加,β转角和无规则卷曲变化不明显,这可能会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法 分子对接 白藜芦醇 胃蛋白酶 相互作用
下载PDF
血浆脂蛋白(a)与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王莹 刘臣 +7 位作者 周鹏 李健楠 周金英 赵霄潇 陈润真 宋莉 赵汉军 颜红兵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20年第12期675-679,共5页
目的探讨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血浆脂蛋白(a)[Lp(a)]浓度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及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连续入选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阜外医... 目的探讨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血浆脂蛋白(a)[Lp(a)]浓度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及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连续入选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阜外医院接受急诊PCI的STEMI患者,采用Gensini评分法评估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并将患者分为两组,分析其临床特征及对预后的影响。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采用logistic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Lp(a)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结果共纳入2374例患者,年龄(58.9±11.9)岁,男性1900例(80.0%)。随访时间为561(385,1631)d。Gensini评分与全因死亡、心原性死亡及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均显著相关(均P<0.05)。Pearson相关分析示lg[Lp(a)]与Gensini评分存在正相关(r=0.311,P<0.001)。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示Lp(a)水平是冠状动脉复杂程度的独立预测因子(OR 1.010,95%CI 1.007~1.014,P<0.001)。结论对于接受急诊PCI的STEMI患者,高Gensini评分提示不良预后。Lp(a)是冠状动脉病变复杂程度的独立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蛋白(a)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GENSINI评分 预后
下载PDF
分级心理护理模式在喉癌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观察 被引量:10
19
作者 李佳 关晋英 +3 位作者 王云琼 刘洁郦 严德萍 罗梦蕾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2年第6期172-175,共4页
目的 观察喉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应用“心情温度计”评估及分级心理护理模式后患者不良情绪改善及满意度。方法 选取2022年1~6月我院收治的喉癌手术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心理护理,观察组... 目的 观察喉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应用“心情温度计”评估及分级心理护理模式后患者不良情绪改善及满意度。方法 选取2022年1~6月我院收治的喉癌手术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心理护理,观察组以“心情温度计”评估结果将患者心理状态分为四级,给予分级心理护理。出院前观察两组患者负性情绪(焦虑、抑郁)改善情况及对住院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焦虑及抑郁程度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心情温度计”评估的分级心理护理模式可有效改善喉癌手术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患者住院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情温度计 分级心理护理 喉癌 围术期护理
下载PDF
基于植株各器官生理响应对12种苜蓿抗旱性的综合评价 被引量:10
20
作者 李佳欢 刘希强 +5 位作者 吕进英 任成 王开丽 黄顶 邓波 王堃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319-1328,共10页
为筛选抗旱性强的苜蓿(Medicago sativa L.)品种,本试验以12个苜蓿品种为材料,利用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PEG-6000)模拟干旱处理,设置了100 g·L^-1和200 g·L^-1两个胁迫梯度,分别测定叶片、茎、根颈、根系4个器官的... 为筛选抗旱性强的苜蓿(Medicago sativa L.)品种,本试验以12个苜蓿品种为材料,利用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PEG-6000)模拟干旱处理,设置了100 g·L^-1和200 g·L^-1两个胁迫梯度,分别测定叶片、茎、根颈、根系4个器官的渗透调节物质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和植株根冠比,通过主成分分析计算植株各器官生理指标在抗旱性评价过程中所占权重,结合抗旱系数评价苜蓿品种的抗旱性。结果表明,在100 g·L^-1和200 g·L^-1 PEG模拟干旱胁迫下,植株的生长受到抑制,生物量、株高、叶面积、根长均减小,根冠比增加;各器官脯氨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活性提高;在所有的生理指标中,脯氨酸、可溶性糖、过氧化氢酶活性对干旱胁迫的响应较敏感。不同器官生理调节物质的抗旱系数存在差异,叶片各指标对干旱胁迫的响应小于茎和根系,根颈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对干旱胁迫的响应大于叶片、茎和根系。在评价品种抗旱性时,根系可溶性蛋白含量、根颈脯氨酸含量、根颈可溶性糖含量、根系可溶性糖含量及根系过氧化氢酶活性占权重较大。综合分析得出,100 g·L^-1 PEG处理时,‘公农1号’、‘中苜1号’和‘前景’的抗旱性比较强;200 g·L^-1PEG处理时,‘骑士2’、‘东苜1号’、‘巨能2’和‘斯贝德’的抗旱性较强,可作为苜蓿抗旱栽培的参考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 不同器官 抗旱性 主成分分析 综合评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