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粮食安全视角下的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及其关键问题 被引量:35
1
作者 梁鑫源 金晓斌 +3 位作者 孙瑞 张晓琳 李寒冰 周寅康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3031-3053,共23页
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是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缓解土地用途冲突、促进人地和谐发展的重要手段。当前中国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研究在理论探索与实践应用方面均取得积极进展,但面对土地利用急剧变化、土地管理效率低下及生态系统退化等现实问题... 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是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缓解土地用途冲突、促进人地和谐发展的重要手段。当前中国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研究在理论探索与实践应用方面均取得积极进展,但面对土地利用急剧变化、土地管理效率低下及生态系统退化等现实问题,传统的以"数量—空间耦合"为核心的优化配置方式已难以满足当前人类追求美好生活的需求和国土空间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要求。与此同时,全球粮食安全正面临一系列严峻挑战,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将直接影响并作用于粮食生产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冲突协调过程。改革开放以来,南京大学立足和服务于国家战略需求与重点区域发展(长三角及沿海地区),以保障资源安全与粮食安全目标为导向,围绕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开展了大量研究和实践,主要集中在耕地利用格局优化、耕地集约利用转型、耕地保护与利用规划、土地利用与城乡规划、国土整治与农用地管理、土地利用制度创新、土地经济政策优化等特色研究领域,充分发挥地理学与管理学交叉学科优势,为国家土地资源优化与可持续利用的学科发展和制度创新做出了积极贡献。综上,通过系统梳理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相关研究进展,总结归纳中国土地资源配置的关键问题,进一步在回顾南京大学学术贡献的基础上提出粮食安全视角下的中国土地资源优化配置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试图为可持续土地利用优化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安全 土地资源 优化配置 研究进展 南京大学
原文传递
基于肠道内环境调整的火麻仁润下作用的现代研究 被引量:30
2
作者 李寒冰 吴宿慧 +4 位作者 张颜语 齐月娟 吕宁 李根林 马敬倬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4期3334-3342,共9页
目的通过研究火麻仁水提液对便秘模型大鼠肠道菌群结构、短链脂肪酸(SCFAs)水平以及结肠炎症的病理变化,探讨火麻仁润肠通便作用的现代科学内涵。方法 SPF级Wistar大鼠48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火麻仁水提液组、阳性对照... 目的通过研究火麻仁水提液对便秘模型大鼠肠道菌群结构、短链脂肪酸(SCFAs)水平以及结肠炎症的病理变化,探讨火麻仁润肠通便作用的现代科学内涵。方法 SPF级Wistar大鼠48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火麻仁水提液组、阳性对照(优乐多益生元)组,给药处理28 d。采用复方地芬诺酯制备便秘致肠道菌群紊乱的大鼠模型。采用细菌平板计数法检测新鲜粪便中细菌变化,PCR-DGGE检测盲肠内菌群结构变化;气相色谱法测定盲肠中SCFAs水平;对结肠进行HE病理染色观察并评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新鲜粪便中大肠杆菌及双歧杆菌有增多趋势,乳酸杆菌减少(P<0.01);盲肠内细菌厚壁菌门与拟杆菌门比值升高,丁酸梭菌属、乳酸杆菌属减少;肠道内乙酸、丁酸水平显著升高(P<0.05、0.01);结肠病理评分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火麻仁水提液调整盲肠中厚壁菌门与拟杆菌门比值,升高乳酸杆菌、丁酸梭菌、Blautia、颤杆菌等水平,降低梭菌属IV群等水平;降低乙酸、丁酸水平(P<0.05);降低结肠病理评分,改善病理损伤(P<0.05)。结论火麻仁水提液能够缓解模型大鼠的便秘状态并修复结肠炎性损伤,其作用途径与调整肠道微生态有关,即促进失调的肠道菌群恢复平衡,同时通过影响肠道内SCFAs水平而改变肠道内的酸性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麻仁水提液 便秘 肠道内环境 肠道菌群 短链脂肪酸
原文传递
石菖蒲的研究进展及质量标志物预测分析 被引量:20
3
作者 杨鹤年 吴宿慧 +1 位作者 李寒冰 李根林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3期1213-1219,共7页
石菖蒲始载于《神农本草经》,为开窍药类中药,被广泛应用于治疗闭证神昏类的方剂中。鉴于石菖蒲的确切临床疗效以及新的药理活性和有效成分的不断发现,近年来被国内外广泛关注,成为热点研究的中药品种之一。然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石菖蒲始载于《神农本草经》,为开窍药类中药,被广泛应用于治疗闭证神昏类的方剂中。鉴于石菖蒲的确切临床疗效以及新的药理活性和有效成分的不断发现,近年来被国内外广泛关注,成为热点研究的中药品种之一。然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对石菖蒲的传统理化鉴别、挥发油总含量测定等做出规定,尚难以体现和直接关联石菖蒲的多重临床疗效和多重复杂成分的特点。当前中药质量标志物(Q-marker)的提出为符合中药特色的质量标准建立指明了发展方向与研究思路,本文通过查阅文献对石菖蒲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进行总结分析,并根据Q-marker的定义:从基于有效、特有、传递与溯源、可测和处方配伍的“五要素”对石菖蒲的Q-marker进行预测分析。文献综述结果发现,石菖蒲的挥发性成分尤以细辛醚类成分为代表可作为石菖蒲的Q-marker,为其完整的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菖蒲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质量评价 质量标志物
原文传递
火麻仁油对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肠道功能调节作用研究 被引量:18
4
作者 李根林 郭晨阳 +2 位作者 吴宿慧 李寒冰 孙静雅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3期3509-3517,共9页
目的探讨火麻仁油对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肠道微生态的调节作用。方法将72只昆明小鼠分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金双歧组)、火麻仁油(分别为12.0、6.0、3.0 mL/kg)组,雌雄各半。对照组每天颈背部sc生理盐水,其他5组sc 1%D-半乳糖水溶... 目的探讨火麻仁油对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肠道微生态的调节作用。方法将72只昆明小鼠分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金双歧组)、火麻仁油(分别为12.0、6.0、3.0 mL/kg)组,雌雄各半。对照组每天颈背部sc生理盐水,其他5组sc 1%D-半乳糖水溶液造模,给药体积为10 mL/kg;1 h后对照组ig生理盐水,其他各给药组ig不同剂量的药物,给药体积为20 m L/kg,连续ig 42 d,给药结束后,观察体质量变化;留取回盲部近端肠管组织及盲肠、结肠内粪便。通过革兰氏染色分别检测革兰阳性杆菌(G^+b)、阴性杆菌(G^-b)、阳性球菌(G^+c)、阴性球菌(G^-c)菌群数量;称取盲肠质量计算盲肠系数,并通过HE染色观察回肠黏膜变化;测定结肠粪便pH值;气相色谱法检测粪便短链脂肪酸(SCFA)的含量。结果火麻仁油可以上调杆菌的比值,降低球菌的比值,降低盲肠系数及结肠pH值;显著改善模型动物的结肠病理变化,使黏膜上皮完整,腺体排列整齐,杯状细胞丰富,绒毛丰富;能显著升高乙酸、丙酸、丁酸、异丁酸的含量(P<0.01),显著降低异戊酸的含量(P<0.05)。结论所测高、中、低3个质量浓度的火麻仁油均可优化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模型的肠道菌群结构,改善肠道微生态环境,可为火麻仁的临床应用及产品开发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麻仁油 衰老 肠道微生态 短链脂肪酸 革兰氏染色 乙酸 丙酸 丁酸 异丁酸 异戊酸
原文传递
中药质量生物标志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5
作者 李寒冰 吴宿慧 +3 位作者 唐进法 王伽伯 肖小河 刘昌孝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9期4556-4561,共6页
中药质量标志物(Q-marker)是中药质量控制研究的新方向之一。Q-marker既可以是质量化学标志物(Q-chemomarker),也可以是质量生物标志物(Q-biomarker)。研究建立良好的Q-biomarker,可以提高中药质量控制方法和标准与临床安全性和有效性... 中药质量标志物(Q-marker)是中药质量控制研究的新方向之一。Q-marker既可以是质量化学标志物(Q-chemomarker),也可以是质量生物标志物(Q-biomarker)。研究建立良好的Q-biomarker,可以提高中药质量控制方法和标准与临床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关联度,同时兼顾质量控制的可操作性。当前,我国和美国药品管理部门已将生物评价方法作为中药和植物药质量控制的重要内容。相关企业和研究者也正在积极探索和发展中药质量生物评价方法。在此背景下,从Q-biomarker的角度,进一步丰富和拓展中药质量生物评价的方法和指标,并对相关研究实例进行综述和解析,以期为促进中药Q-marker理论和方法体系的丰富与发展,解决中药质量评控研究中的实际问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质量标志物 质量生物标志物 生物效价 效应成分指数 生物效应表达谱
原文传递
土地利用系统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支撑力评价:方法与实证 被引量:12
6
作者 李寒冰 金晓斌 +4 位作者 吴可 韩博 孙瑞 姜国栋 周寅康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66-185,共20页
土地利用系统作为人类与自然界交互的关键载体,在区域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为分析其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的关联特征,解释其对SDGs的支撑能力,构建土地利用系统内涵解析框架,探索其对SDGs的支撑机制并构建可持续发展... 土地利用系统作为人类与自然界交互的关键载体,在区域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为分析其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的关联特征,解释其对SDGs的支撑能力,构建土地利用系统内涵解析框架,探索其对SDGs的支撑机制并构建可持续发展支撑力评价体系,以山东省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以土地利用系统为核心,在人地关系视角下解析其与社会、经济、生态系统的交互作用,分析其在人地耦合系统中的运行机制,揭示其与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关系,可为确定土地利用系统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理论解析。(2)山东省土地利用系统支撑力呈"省域西低东高、市域中心低周围高"分布,研究期内,66%的区域实现了支撑能力的提升,支撑力变化呈现"西北部提升、中部及东部下降"现象。具有农业优势的西部平原区对SDGs的直接支撑及自身稳定力提升,但间接支撑力有所下降,东部经济发达区自身稳定力有所提高,但直接及间接支撑力下降。(3)各类型支撑力变化空间相关性显著。显著区域多分布在市辖区,菏泽市农业发展能力的辐射带动作用较强,东营市土地经济产出及社会供应能力呈高—高集聚,土地自身稳定力呈低—低集聚。研究提出了土地利用系统支撑可持续发展的新视角,可为后续研究提供借鉴,实证分析为山东省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决策建议,为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的政策调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系统 可持续发展 土地支撑力 山东省
原文传递
基于vWF/GPIb-IX-V信号通路的丹红注射液对急性血瘀大鼠模型活血化瘀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刘旭 吴宿慧 +3 位作者 陈小菲 张宇航 李寒冰 唐进法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173-1183,共11页
目的 观察丹红注射液对急性血瘀大鼠模型的影响,探讨丹红注射液调控血瘀证血小板功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舒血宁注射液(1.8 mL/kg)组和丹红注射液高、中、低剂量(1.4、0.7、0.35 mL/kg)组,尾iv给予药... 目的 观察丹红注射液对急性血瘀大鼠模型的影响,探讨丹红注射液调控血瘀证血小板功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舒血宁注射液(1.8 mL/kg)组和丹红注射液高、中、低剂量(1.4、0.7、0.35 mL/kg)组,尾iv给予药物干预11 d后,采用sc肾上腺素联合冰水浴制备急性血瘀证大鼠模型,再给予药物干预1 d后,检测血流变指标、凝血功能指标,血小板活化黏附、聚集、释放相关指标;观察耳廓微循环、心电图和心尖、腹主动脉组织病理变化;采用q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心肌组织蛋白激酶B1(protein kinase B1,Akt1)、p38、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s1/2,ERK1/2)的表达。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液流变学、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WF)、纤连蛋白(fibronectin,FN)、血栓素B2(thromboxane B2,TXB2)、β-血栓环蛋白(β-thromboglobulin,β-TG)、血小板第四因子(platelet factor 4,PF4)指标显著升高(P<0.05、0.01),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rostaglandin F1α,6-keto-PGF1α)、耳廓微循环血流量显著降低(P<0.01),心肌组织p-Akt1、p-ERK1/2、p-p38蛋白表达以及Akt1、ERK1/2、p38基因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丹红注射液能够不同程度地降低血液流变学指标、vWF、FN、TXB2、β-TG、PF4(P<0.05、0.01),升高6-keto-PGF1α(P<0.05、0.01),显著提高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值(P<0.05、0.01),保护心脏,增加耳廓微循环血流量(P<0.05)。心尖、腹主动脉组织HE染色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心肌、血管内膜出现轻微损伤,弹力纤维破坏,由于斑块脱落导致开始出现空泡;丹红注射液组大鼠心肌、血管内膜和内皮细胞以及弹力纤维显著改善。结论 丹红注射液可以恢复血液流变学、凝血功能,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心肌细胞功能,通过调控vWF/GPIb-IX-V介导的信号通路及血小板功能,对大鼠急性血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红注射液 急性血瘀 心血管疾病 血小板功能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表面受体糖蛋白Ib-IX-V
原文传递
火麻仁植物甾醇含量测定及肠道菌培养对甾醇干预的剂量响应 被引量:10
8
作者 李根林 吕宁 +2 位作者 吴宿慧 李寒冰 齐月娟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91-198,共8页
本文主要建立一种火麻仁提取物中植物甾醇含量测定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研究火麻仁植物甾醇对人源肠道菌的调节作用,以及甾醇对肠道菌调节作用的量效关系。首先采用气相色谱法检测火麻仁提取物中植物甾醇的含量,三批不同方法处理的样品... 本文主要建立一种火麻仁提取物中植物甾醇含量测定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研究火麻仁植物甾醇对人源肠道菌的调节作用,以及甾醇对肠道菌调节作用的量效关系。首先采用气相色谱法检测火麻仁提取物中植物甾醇的含量,三批不同方法处理的样品中植物甾醇含量分别为16.16%、45.52%和46.76%,对比得到最佳样品制备方法,经方法学考察优化了检测条件,结果表明本法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可用于植物甾醇的含量测定。进而采用人源肠道菌与火麻仁甾醇提取物共温孵培养的方法,检测肠道菌生长对甾醇干预的剂量响应,采用SPSS Statistics 19.0对火麻仁植物甾醇干预人源肠道菌及双歧杆菌生长情况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相关性分析:与空白组相比火麻仁植物甾醇在0.08516~0.3407 mg/m L浓度范围时,人源肠道菌中杆菌生长对甾醇剂量响应明显,二者呈现正相关(r>0.99),同时液体培养的双歧杆菌也有相同的剂量响应。结果说明火麻仁甾醇提取物在体外能够促进人源肠道菌的阳性杆菌及独立分离的双歧杆菌生长,提示火麻仁中植物甾醇具有促进肠道益生菌生长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麻仁甾醇 含量测定 气相色谱法 人源肠道菌群 量效关系
下载PDF
火麻仁油对便秘大鼠肠道炎性反应的改善作用 被引量:10
9
作者 李寒冰 吴宿慧 +4 位作者 李根林 张颜语 吕宁 齐月娟 靳橄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3599-3602,共4页
目的:通过研究火麻仁油对便秘大鼠排便情况及结肠炎性反应的变化,结合TLRs信号通路表达,探讨火麻仁油对便秘致肠道炎性反应的影响及作用途径。方法:采用SPF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火麻仁油组、阳性对照组。造便秘模型,28... 目的:通过研究火麻仁油对便秘大鼠排便情况及结肠炎性反应的变化,结合TLRs信号通路表达,探讨火麻仁油对便秘致肠道炎性反应的影响及作用途径。方法:采用SPF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火麻仁油组、阳性对照组。造便秘模型,28d给药结束时对结肠进行病理评分;ELISA法测定血清中TLR4、NF-κB、IL-6、IFN-α变化。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出现明显便秘症状,结肠病理性炎性反应表达增高。与模型组比较,火麻仁油改善便秘症状,降低病理评分,修复病理损伤;改善CHPI评分(P<0.05,P<0.01)。结论:火麻仁油能够缓解便秘状态并减轻肠道炎性损伤,其作用可能与调节TLRs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麻仁油 便秘 肠道炎性反应 TLRs通路
原文传递
基于UPLC-Q-Orbitrap HRMS益智仁中倍半萜类物质的分析与鉴定 被引量:10
10
作者 张梦雅 左莉华 +9 位作者 周霖 高一乔 关克磊 杜翔宇 张瑞 贾清泉 裴健颖 李寒冰 孙志 杜书章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4期6168-6177,共10页
目的建立中药复杂体系快速、准确鉴定的分析方法,系统阐明益智仁(益智Alpinia oxyphylla的干燥成熟果实)中倍半萜类物质的化学组成。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UPLC-Q-Orbitrap HRMS)技术,在优化倍半萜类... 目的建立中药复杂体系快速、准确鉴定的分析方法,系统阐明益智仁(益智Alpinia oxyphylla的干燥成熟果实)中倍半萜类物质的化学组成。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UPLC-Q-Orbitrap HRMS)技术,在优化倍半萜类物质提取工艺的基础上,通过质谱全扫描捕捉未知化合物的精确相对分子质量及二级碎片离子信息,同时与对照品的相对保留时间和质谱数据进行比对,并结合相关参考文献及数据库,实现对益智仁中倍半萜类未知化合物的准确快速鉴定。结果共鉴定出24种倍半萜类化合物,根据骨架结构将其归为4类,其中9个桉叶烷型、6个杜松烷型、8个艾里莫芬烷型、1个刺参酮型。结论利用所建立的分析方法,实现对益智仁中多种倍半萜类成分的快速、准确鉴定,为益智仁药效物质基础及质量控制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智仁 倍半萜类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 提取工艺 桉叶烷型 杜松烷型
原文传递
肉桂醛对MPTP诱导的亚急性帕金森模型小鼠的神经保护机制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吴宿慧 史亚瑾 +3 位作者 安迎凤 赵丹丹 李寒冰 李根林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3期6485-6493,共9页
为了研究肉桂醛(cinnamaldehyde,CA)对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盐酸盐(1-methyl-4-phenyl-1,2,3,6-tetrahydropyridine,MPTP)诱导的亚急性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模型小鼠的神经保护作用机制,72只雄性C57BL/6小鼠随... 为了研究肉桂醛(cinnamaldehyde,CA)对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盐酸盐(1-methyl-4-phenyl-1,2,3,6-tetrahydropyridine,MPTP)诱导的亚急性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模型小鼠的神经保护作用机制,72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美多芭组(0.1 mg·g^(-1)),肉桂醛低、中、高剂量组(0.15、0.3、0.6 mg·g^(-1)),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腹腔注射MPTP(0.03 mg·g^(-1)),连续5 d,复制亚急性PD小鼠模型,造模同时治疗组灌胃给予药物共19 d。第0、12、19天进行旷场、爬杆及转棒实验,实验结束后,处死小鼠并取脑,测定小鼠脏器指数,HE染色测CA对黑质(substantia nigra,SN)细胞数目的影响,免疫组化法测SN内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TH)、α-突触核蛋白(synuclein,α-Syn)表达水平,蛋白印迹(Western blot,WB)法测SN内TH、α-Syn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表明注射MPTP后,小鼠出现弓背竖毛、尾僵直、行动迟缓、震颤等异常行为表现,跨格次数、站立次数减少,尿便次数增多,爬杆时间延长,停留转棒时间缩短,SN区出现明显的神经元受损,可见细胞数量显著减少,结构排列紊乱,部分胞体皱缩,体积变小,TH平均灰度降低,α-Syn平均灰度增加,表明PD模型复制成功。CA干预治疗后,对PD模型动物有明显疗效,跨格次数、站立次数增加,尿便次数减少,爬杆时间缩短,停留转棒时间延长,SN区神经细胞数量明显增多,可见较少数量的固缩细胞,明显减轻SN内TH的减少和α-Syn的过表达,从而减轻MPTP所致的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以0.3 mg·g^(-1)剂量为最佳,可为CA新产品的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肉桂醛 黑质 Α-突触核蛋白 运动障碍
原文传递
基于抗凝血活性的丹红注射液生物效价测定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9
12
作者 张宇航 杨静 +2 位作者 吴宿慧 李寒冰 唐进法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2348-2355,共8页
目的 以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为指标,建立丹红注射液(Danhong Injection,DHI)抗凝血生物效价测定方法,以评价其质量。方法 收集10批次合格DHI,同时采用光照、高温、暴露进行稳定性加速处理,共得样品40批。工作参照物的制备采用... 目的 以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为指标,建立丹红注射液(Danhong Injection,DHI)抗凝血生物效价测定方法,以评价其质量。方法 收集10批次合格DHI,同时采用光照、高温、暴露进行稳定性加速处理,共得样品40批。工作参照物的制备采用丹酚酸B、羟基红花黄色素A与辅料1∶1∶8混合,并调制成40 mg/mL。按照“量反应平行线(3.3)法”设计抗凝血活性测定实验,所用的血浆为4只家兔等比混合的血浆,药物剂间距为1∶0.8,半自动凝血分析仪测定TT值,对线性关系、可靠性、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进行考察,优化并确定检测条件,即反应体系为100μL血浆+工作参照物或样品溶液50μL+凝血酶试剂100μL,对样品开展生物效价检测。结果 工作参照物和DHI在20~40 mg/mL时,与TT值线性关系良好,r值分别为0.982 7、0.969 6。生物效价结果表明工作参照物和合格的DHI均具有显著的抗凝血活性,且结果能通过可靠性检验,10批次DHI的效价值范围为3700~4300 U/mL;与加速处理的样品生物效价测定结果比较,暴露、光照处理DHI样品可被全部检出,高温处理DHI检出率80%。结论 所建立的生物效价方法用于DHI的质量评价,具有精密度高、重复性好、结果可靠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效价 丹红注射液 量反应平行线 凝血酶时间 质量评价
原文传递
火麻仁与人源肠道菌相互作用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吴宿慧 李寒冰 +3 位作者 吕宁 齐月娟 李根林 刘世举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189-1197,共9页
目的探索传统润下药火麻仁Fructus Cannabis与人源肠道菌相互作用的特点。方法运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火麻仁水煎液中主要的不饱和脂肪酸亚油酸和亚麻酸进行含量测定,采用固体与液体的体外厌氧培养方式,结合16Sr RNA技术分析火麻仁... 目的探索传统润下药火麻仁Fructus Cannabis与人源肠道菌相互作用的特点。方法运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火麻仁水煎液中主要的不饱和脂肪酸亚油酸和亚麻酸进行含量测定,采用固体与液体的体外厌氧培养方式,结合16Sr RNA技术分析火麻仁水煎液对人源肠道菌生长情况的影响,并采用HPLC法测定人源肠道菌对火麻仁水煎液中亚油酸与亚麻酸代谢的影响,同时对可能出现的新产物共轭亚麻酸及共轭亚油酸进行测定。结果火麻仁水煎液显著促进了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的生长,表现为大肠志贺杆菌Escherichia-shigella显著增多(P<0.01)、脆弱拟杆菌Bacteroides显著减少(P<0.01),故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的生长受到了抑制,而火麻仁水煎液中含有的不饱和脂肪酸亚油酸和亚麻酸经人源肠道菌代谢后含量均降低,且有代谢产物共轭亚油酸和共轭亚麻酸的生成。结论火麻仁水煎液与人源肠道菌相互作用明显,药物能改变菌群结构,菌群能代谢药物成分,这种分析方法在一定程度上部分还原了药物口服途经肠道部位的物质代谢反应,为探明火麻仁在临床治疗中的物质基础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麻仁 肠道菌群 亚麻酸 亚油酸 共轭亚油酸 共轭亚麻酸
原文传递
人参与大鼠及人源肠道菌相互作用的差异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李寒冰 董贝贝 +4 位作者 吴宿慧 阎茹玉 李根林 吕宁 何家欢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3113-3118,共6页
目的:探究人参与人及大鼠肠道菌群相互作用的特点及差异。方法:UPLC法测定人参水煎液与人、大鼠肠道菌群在厌氧条件下共培养24h前后皂苷Rg1、Re、Rb1、Rd的含量变化及代谢产物原人参二醇(PPD)、原人参三醇(PPT)的含量,同时宏基因测序分... 目的:探究人参与人及大鼠肠道菌群相互作用的特点及差异。方法:UPLC法测定人参水煎液与人、大鼠肠道菌群在厌氧条件下共培养24h前后皂苷Rg1、Re、Rb1、Rd的含量变化及代谢产物原人参二醇(PPD)、原人参三醇(PPT)的含量,同时宏基因测序分析人、大鼠肠道菌群结构。结果:人参中含有原人参三醇型皂苷Rg11.8132mg/g、Re 1.2944mg/g,原人参二醇型皂苷Rb11.5706mg/g、Rd 0.1426mg/g。与人源肠道菌共培养后,Re含量升高,其他皂苷含量降低,在共培养液中检测到代谢产物PPD(0.0340mg/g)和PPT(0.0143mg/g)的存在。与大鼠肠道菌共培养后,原人参二醇型、原人参三醇型皂苷含量均有轻微降低,有少量PPT(0.0110mg/g)的生成,但无PPD生成。另外,大鼠肠道菌群结构比人源结构多样性丰富,与人参共培养后,人源肠道菌中大肠杆菌属含量显著增多,大鼠肠道菌中芽孢杆菌数目减少,乳酸杆菌属水平显著增多。结论:在体外条件下,人参水煎液中人参皂苷会被人肠道菌群降解生成代谢产物PPD和PPT,但是大鼠中仅有PPT生成,存在种属差异。且人参对人源及大鼠肠道菌群结构的调整特点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菌群 人参 人参皂苷 代谢差异
原文传递
青海涉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助推乡村振兴案例研究——以热贡文化为例 被引量:6
15
作者 侯志茹 李寒冰 李曼莎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90-198,共9页
青海涉藏地区具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非遗文化,探索非遗产业发展道路,是推动当地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之一。青海涉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藏族人民生产和生活中遗留下来的珍贵文化财富,反映不同时期藏族人民的生产方式、生活... 青海涉藏地区具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非遗文化,探索非遗产业发展道路,是推动当地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之一。青海涉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藏族人民生产和生活中遗留下来的珍贵文化财富,反映不同时期藏族人民的生产方式、生活习俗和思想文化等,随着非遗的传承保护和发展,青海涉藏地区人民不断优化其运行模式。研究发现:青海涉藏地区非遗推动乡村振兴具有积极作用,非遗文化产业通过文旅融合等方式带动乡村产业兴旺;提供生态理念,保护乡村生态环境;发挥非遗传承人带头作用,建设乡村治理共同体;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塑造乡村文化自信;提供多种增收途径带动村民共同富裕等。存在的不足主要体现在非遗产业化程度不高、销售渠道单一、创新意识薄弱以及缺乏复合型人才等,限制了非遗助力乡村振兴的作用。据此本文提出,促进非遗产业化发展应该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建设数字化平台帮助宣传当地特色非遗文化品牌以及健全人才培养模式等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乡村振兴 热贡文化 青海涉藏地区
下载PDF
民族特色村寨旅游助推乡村振兴的路径分析——基于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的调查 被引量:6
16
作者 侯志茹 谢英钊 李寒冰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7-35,共9页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民族特色村寨旅游的推动作用逐渐显现。民族地区发挥其资源、文化、环境生态等特色禀赋优势,发展特色村寨旅游,将其作为推动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在分析民族特色村寨旅游助推乡村振兴的经济、...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民族特色村寨旅游的推动作用逐渐显现。民族地区发挥其资源、文化、环境生态等特色禀赋优势,发展特色村寨旅游,将其作为推动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在分析民族特色村寨旅游助推乡村振兴的经济、文化及生态价值基础上,探究民族特色村寨旅游引导乡村振兴的实现路径,并通过对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小庄村和丹麻镇的实地调查分析,找出发展民族特色村寨旅游对乡村振兴产生的积极影响及其存在的问题,并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出对策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特色村寨旅游 乡村振兴 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
下载PDF
“强—弱可持续”视角下土地整治对区域脱贫的贡献度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寒冰 金晓斌 +3 位作者 孙瑞 韩博 马丽 周寅康 《自然资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42-657,共16页
作为解决区域贫困问题的有效手段,开展土地整治对区域可持续脱贫具有重要推动作用。针对土地整治对可持续脱贫的支撑程度,基于“强—弱可持续”理论,以乌蒙山连片特困区为研究区,构建土地整治脱贫机制解析框架,借助结构方程模型构建土... 作为解决区域贫困问题的有效手段,开展土地整治对区域可持续脱贫具有重要推动作用。针对土地整治对可持续脱贫的支撑程度,基于“强—弱可持续”理论,以乌蒙山连片特困区为研究区,构建土地整治脱贫机制解析框架,借助结构方程模型构建土地整治支撑脱贫的假设并验证,结果显示:(1)土地整治工程对区域脱贫产生直接效益的总效应值为0.72,贡献于间接效益的总效应值为0.42,表明土地整治可直接支撑区域脱贫的直接效益,但对区域发展的间接效益贡献度尚显不足。(2)直接效益对间接效益的影响总效应值为0.96,土地整治为脱贫带来的直接效益对区域发展的间接效益贡献度较大。(3)土地整治各要素对资源初期改善度及直接、间接效益的贡献率具有差异性。新增耕地和土地平整为资源初期改善带来的贡献度较大,土地流转和机械化程度对直接效益的贡献度较大,企业收入和税收对间接效益的贡献度较大。为提升土地整治对区域的脱贫作用,应加强直接效益的巩固以促进间接效益的强可持续,研究为土地整治效益的挖掘与发挥提供参考,为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的全域国土综合整治和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参考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理论 土地整治 区域脱贫 贡献度 乌蒙山片区
原文传递
威廉环毛蚓提取物蛋白质含量测定方法研究
18
作者 蒋巧萍 宇泉霖 +5 位作者 宋嘉佳 李寒冰 李敏枫 檀世祖 王天舒 蔡程科 《中南药学》 CAS 2024年第4期1048-1052,共5页
目的 建立威廉环毛蚓提取物蛋白质含量测定的最佳方法。方法 以氨基酸分析仪测定的威廉环毛蚓提取物中的氨基酸含量为指标,对蛋白质含量检测方法 Lowry法2、改良Lowry法、BCA法、Bradford法进行对比评价。结果 Lowry法2、改良Lowry法、... 目的 建立威廉环毛蚓提取物蛋白质含量测定的最佳方法。方法 以氨基酸分析仪测定的威廉环毛蚓提取物中的氨基酸含量为指标,对蛋白质含量检测方法 Lowry法2、改良Lowry法、BCA法、Bradford法进行对比评价。结果 Lowry法2、改良Lowry法、BCA法、Bradford法测定威廉环毛蚓提取物蛋白质含量(上清液)结果分别为27.03%、45.85%、31.58%、11.11%,威廉环毛蚓提取物蛋白质含量(混悬液)的结果分别为38.44%、52.39%、44.06%、11.56%。采用氨基酸分析仪法测定得到威廉环毛蚓提取物中游离氨基酸含量为4.18%,将威廉环毛蚓提取物蛋白质酸水解之后测定总氨基酸含量为48.53%。结论 在威廉环毛蚓提取物样品溶液的处理方式上,与样品上清液相比,样品混悬液的测定结果更接近样品中蛋白质的真实含量。以牛血清白蛋白(BSA)为对照品,相较于Lowry法2、改良Lowry法和Bradford法,BCA法更适宜用于威廉环毛蚓提取物中的蛋白质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威廉环毛蚓 蛋白质 Lowry法2 改良Lowry法 BCA法 Bradford法 氨基酸自动分析仪
下载PDF
肉桂醛对利血平致帕金森病大鼠模型改善作用的初步研究
19
作者 焦盼盼 董贝贝 +3 位作者 吴宿慧 闫红敏 李寒冰 李根林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18-1326,共9页
为研究肉桂醛对利血平诱导的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大鼠模型的神经保护作用机制,72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药(美多芭)组以及肉桂醛高、中、低剂量组。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每隔1 d上午腹腔注射利血平1... 为研究肉桂醛对利血平诱导的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大鼠模型的神经保护作用机制,72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药(美多芭)组以及肉桂醛高、中、低剂量组。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每隔1 d上午腹腔注射利血平1次(0.1 mg·kg-1),同时每天下午灌胃肉桂醛和美多芭溶液。实验过程中进行旷场实验、转棒实验及口腔咀嚼运动评估。实验结束时取脑并固定,地高辛荧光原位杂交法检测多巴胺受体D1(dopamine receptor D1,DRD1)的阳性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脑中多巴胺(dopamine,DA)、3,4-二羟基苯乙酸(3,4-dihydroxyphenylacetic acid,DOPAC)等神经递质含量的变化;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黑质区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TH)和α-突触核蛋白(α-synuclein,α-Syn)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显示,注射利血平后,模型组大鼠毛色变黄变脏,拒捕行为减弱,体质量减少,自发活动行为与探索行为减少,协调运动能力下降,口腔咀嚼次数增多,认知能力下降,中脑黑质(substantia nigra,SN)区DRD1阳性表达面积占比下降,TH蛋白及mRNA表达下调,α-Syn蛋白及mRNA表达上调。肉桂醛干预后,对PD模型动物有明显疗效,大鼠自发运动行为、在棒停留时间、运动时间及运动距离、站立次数增加,口腔咀嚼次数减少;黑质中DRD1阳性表达面积占比增多,α-Syn蛋白及mRNA表达下调,TH蛋白及mRNA表达上调,且脑中DA、DOPAC和高香草酸(homovanillic acid,HVA)神经递质水平上调。该研究可为临床治疗及预防PD提供新的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桂醛 帕金森病 利血平 多巴胺受体D1 酪氨酸羟化酶 Α-突触核蛋白
原文传递
甲亢治疗后并发甲减的治疗分析
20
作者 李寒冰 甘宜璋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24年第6期118-120,共3页
目的分析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亢)治疗后并发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简称甲减)的发生情况,并总结预防措施,用以指导后续的临床工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甲亢患者102例,根据治疗方式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 目的分析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亢)治疗后并发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简称甲减)的发生情况,并总结预防措施,用以指导后续的临床工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甲亢患者102例,根据治疗方式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1例,研究组采用甲巯咪唑药物治疗,对照组采用131I放射治疗。比较两组甲减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出现甲减1例,出现亚临床甲减1例,合计2例。对照组患者出现甲减8例,出现亚临床甲减2例,合计10例。研究组甲减发病率为3.92%,低于对照组的19.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44,P<0.05)。12例甲减患者FT3低于正常值7例,FT4低于正常值9例,TSH高于正常值10例。结论对于使用131I放射治疗的甲亢患者,在临床中需要及时监测患者的各项指征,并做好后续的随访工作。相较于131I放射治疗,应尽早服用甲巯咪唑治疗,可以有效降低甲减的发生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功能亢进 甲状腺功能减退 甲巯咪唑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