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颅超声治疗对不随意运动型脑性瘫痪患儿平衡功能及步行能力的效果 被引量:4
1
作者 张洪梅 赵晓科 +3 位作者 张跃 汤健 张丽 张玲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95-598,共4页
目的探讨经颅超声治疗对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患儿平衡功能及步行能力的效果。方法 2015年6月至2016年2月,51例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n=25)和经颅超声组(n=26)。两组均给予常规康复,经颅超声组增加经颅超声治疗,强度1.2 W/cm... 目的探讨经颅超声治疗对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患儿平衡功能及步行能力的效果。方法 2015年6月至2016年2月,51例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n=25)和经颅超声组(n=26)。两组均给予常规康复,经颅超声组增加经颅超声治疗,强度1.2 W/cm^2,每次20 min,每周5次,共3周。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儿童平衡量表(PBS)进行评定,足印法分析患儿步长、步宽及步速。结果两组治疗后PBS评分、步长及步速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Z>4.112,t>3.338,P<0.01);经颅超声组PBS评分、步长及步速均显著优于对照组(Z=2.529,t>2.038,P<0.05)。结论经颅超声治疗能显著改善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患儿平衡功能及步行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性瘫痪 经颅超声治疗 平衡 步行
下载PDF
湿热环境力竭运动后的脑电活动变化 被引量:3
2
作者 陈相可 郑晨 +5 位作者 周越 张宇纯 邹辈辈 封文平 李显 周涛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50-55,73,共7页
目的:探究湿热环境力竭运动后的脑电活动变化特点及导致其变化的可能机制。方法:17名非体育专业男性大学生在温度36.0℃、相对湿度60.0%的环境下以60%VO2max强度运动至力竭。运动中监测受试者的心率(HR)、核心温度(Tc)和额温(T... 目的:探究湿热环境力竭运动后的脑电活动变化特点及导致其变化的可能机制。方法:17名非体育专业男性大学生在温度36.0℃、相对湿度60.0%的环境下以60%VO2max强度运动至力竭。运动中监测受试者的心率(HR)、核心温度(Tc)和额温(Tf),运动前后测量受试者的体重与脑电(EEG)。结果:受试者运动(29.88±4.06)min后力竭,力竭时刻的HR达(200.94±9.76)次/min,Tc和Tf分别上升至(39.14±0.32)℃和(39.64±0.71)℃,体重丢失(623.53±536.81)g。运动后脑电波功率谱能量(SP)与运动前相比总体升高,右侧脑区升高区域多于左侧。α与β波频段内的α2与β2波的SP显著升高的脑区多于α1与β1波。唤醒水平(α/β)主要在左侧脑区显著下降(P〈0.05)。α波相对能量α/(α+β)在F3、F7、T3区显著下降(P〈0.05)。相关分析发现躯体指标与脑电活动在多个脑区呈中度相关(r为0.48-0.74)。结论:湿热环境力竭运动后机体脑电活动整体升高,右侧脑区α2与β2波是潜在的运动性疲劳和运动热疾病的预测指标,机体疲劳是脑电活动与躯体指标相互作用的共同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热环境 力竭运动 脑电活动 中枢疲劳 核心温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