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5-2016年全国和高发省份伤寒、副伤寒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29
1
作者 阳波 张静 +2 位作者 刘凤凤 阚飙 闫梅英 《疾病监测》 CAS 2018年第5期407-412,共6页
目的分析2015-2016年伤寒、副伤寒法定报告病例数,了解全国及高发省份流行病学特点和变化趋势,为防控措施和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网络直报系统中2015-2016年伤寒、副伤寒报告病例数进行分析。结果 2015-201... 目的分析2015-2016年伤寒、副伤寒法定报告病例数,了解全国及高发省份流行病学特点和变化趋势,为防控措施和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网络直报系统中2015-2016年伤寒、副伤寒报告病例数进行分析。结果 2015-2016年全国共报告伤寒、副伤寒病例22 536例,死亡2例,年平均发病率为0.83/10万,较2014年的伤寒、副伤寒发病率下降18.63%。监测点共对14 465份血样标本进行培养,分离出菌株289株,阳性分离率为2.00%,伤寒与副伤寒之比为1.21∶1。病例均以农民和民工为主,其次为散居儿童和在校学生,伤寒、副伤寒发病率均以0~4岁组儿童最高(分别为1.70/10万和0.80/10万)。贵州、云南、广西、广东、浙江、湖南和新疆为疫情高发省份,非监测点病例数上升。结论 2015-2016年全国伤寒、副伤寒发病水平处于相对较低的状态,<10岁儿童是防控重点人群,伤寒菌成为优势菌型,应加强非监测点疫情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 副伤寒 描述流行病学
原文传递
2006-2016年我国畜禽动物源性沙门菌血清型分布及其耐药特征 被引量:29
2
作者 段瑶 李杰 +1 位作者 阚飙 闫梅英 《疾病监测》 CAS 2019年第4期296-302,共7页
目的了解2006—2016年我国畜禽动物来源沙门菌的血清型分布及其耐药特征,完善我国动物源性沙门菌耐药数据,为多重耐药沙门菌感染的预防控制决策提供依据。方法利用传统血清凝集试验,对主要来源于鸡、猪的沙门菌进行血清分型;采用微量肉... 目的了解2006—2016年我国畜禽动物来源沙门菌的血清型分布及其耐药特征,完善我国动物源性沙门菌耐药数据,为多重耐药沙门菌感染的预防控制决策提供依据。方法利用传统血清凝集试验,对主要来源于鸡、猪的沙门菌进行血清分型;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所有实验菌株对16种抗生素的最小抑菌浓度,依据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2017版进行药敏结果判读。结果 2006—2016年776株沙门菌分为49种血清型,以肠炎沙门菌(31.57%)、德尔卑沙门菌(17.53%)和鼠伤寒沙门菌(14.82%)为主。猪和鸡源沙门菌的优势血清型分别为德尔卑沙门菌(39.15%)和肠炎沙门菌(51.62%)。沙门菌对磺胺异恶唑、链霉素和萘啶酸的耐药率最高,分别为73.32%、70.88%、69.59%;对环丙沙星的耐药率为10.70%;对三代头孢的敏感性较高,达92.00%以上。菌株多重耐药率达63.40%,鼠伤寒沙门菌多重耐药率最高(90.44%),次之为德尔卑沙门菌(63.24%)和肠炎沙门菌(58.78%)。结论我国主要畜禽动物源性沙门菌的多重耐药现象较严重。随着时间的推移,菌株对多数药物的耐药水平呈上升趋势,需密切关注并实时监测耐药性的变迁、播散及其对环境、人群的潜在威胁,同时加强养殖业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及监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门菌 血清型 耐药 多重耐药
原文传递
2009-2013年全国伤寒/副伤寒流行特征及分子分型分析 被引量:23
3
作者 曹阳 韩营营 +6 位作者 刘凤凤 廖巧红 李杰 刁保卫 樊粉霞 阚飙 闫梅英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37-341,共5页
目的分析2009-2013年全国伤寒/副伤寒流行特征及分子分型特征,为伤寒/副伤寒的防控、监测策略制定及调整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分析2009-2013年全国伤寒/副伤寒发病的流行特征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情况。针对13个国家级监测点的伤寒/副伤... 目的分析2009-2013年全国伤寒/副伤寒流行特征及分子分型特征,为伤寒/副伤寒的防控、监测策略制定及调整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分析2009-2013年全国伤寒/副伤寒发病的流行特征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情况。针对13个国家级监测点的伤寒/副伤寒病例,采用病原分离培养、血清学检测、药物敏感性试验、PFGE等方法进行病原学特征分析。结果2009-2013年全国伤寒/副伤寒年均发病率为1.03/10万,报告发病数及报告发病率逐年下降。报告病例数较多的省份为云南省、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湖南省、浙江省、广东省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0~4岁组为发病率最高。农民、散居儿童发病构成比自2009年逐年上升。7-8月及夏秋季为发病高峰。2009-2013年共报告25起伤寒/副伤寒暴发疫情。13个监测点的伤寒/副伤寒病例标本分离培养的阳性率为3.00%(940/31322),其中,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占68.19%(641/940),伤寒沙门菌占31.60%(297/940)。伤寒沙门菌和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均对萘啶酸的耐药率最高,分别为50.22%和85.33%。伤寒沙门菌PFGE带型多而分散,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带型相对少而集中。结论虽然我国伤寒/副伤寒发病处于低发水平,但时有暴发,应进一步加强以实验室为基础的伤寒及副伤寒病原确诊、暴发发现及应对能力,建立耐药监测系统,在新的高发省份加强监测并开展危险因素调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 副伤寒 流行特征 脉冲场凝胶电泳 药物敏感性
原文传递
2014年全国伤寒/副伤寒流行病学特征及西南5个省份空间聚类分析 被引量:12
4
作者 阳波 廖巧红 +1 位作者 阚飙 闫梅英 《疾病监测》 CAS 2018年第12期1009-1013,共5页
目的分析2014年全国伤寒/副伤寒流行病学特征,探索西南5个省份疫情聚集区域。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大疫情报告系统的2014年伤寒/副伤寒疾病信息进行统计分析,使用ArcGis 10.5软件绘制病例地理分布特征图,采用SaTScan时空聚... 目的分析2014年全国伤寒/副伤寒流行病学特征,探索西南5个省份疫情聚集区域。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大疫情报告系统的2014年伤寒/副伤寒疾病信息进行统计分析,使用ArcGis 10.5软件绘制病例地理分布特征图,采用SaTScan时空聚类方法扫描分析云南、贵州、湖南、广西和广东5个省(自治区)的伤寒/副伤寒疫情的时空聚集性。结果 2014年我国共报告伤寒/副伤寒病例13 768例,总发病率为1.02/10万,与2013年相比,总发病率下降1.92%,无死亡病例,其中伤寒10 460例(75.97%),副伤寒3 308例(24.03%),发病数与2013年相比,伤寒降低了2.44%,副伤寒降低了3.10%;伤寒/副伤寒的发病高峰为6—9月,占全年病例数的46.23%;伤寒/副伤寒病例均以农民为主,其次为散居儿童和在校学生。西南5省(区)时空扫描分析显示,一类和二类聚集区主要分布在相邻省份的县(市、区)。结论我国伤寒/副伤寒发病率逐年降低,高发省份伤寒/副伤寒的防控不能放松,尤其是非监测点的疫情上升应引起重视,调查并探索危险因素,根据风险因素采取针对性的综合防控策略。高发省相邻省份之间病例聚集明显,可能存在跨地域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 副伤寒 空间聚类分析
原文传递
基于CRISPR-Cas12a蛋白的副溶血弧菌及tdh基因检测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卢盼 李哲 +6 位作者 李臻鹏 赵文轩 肖文静 张天姿 陈家良 阚飙 逄波 《疾病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90-395,共6页
目的将重组酶介导等温核酸扩增技术(RAA)与成簇的规律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CRISPR)系统相结合,建立一种快速检测并分型副溶血弧菌的检测方法。方法通过纯化CRISPR相关蛋白Cas12a,设计和合成RAA引物、crRNA和单链DNA报告分子,建立副溶血... 目的将重组酶介导等温核酸扩增技术(RAA)与成簇的规律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CRISPR)系统相结合,建立一种快速检测并分型副溶血弧菌的检测方法。方法通过纯化CRISPR相关蛋白Cas12a,设计和合成RAA引物、crRNA和单链DNA报告分子,建立副溶血弧菌的荧光和试纸条检测方法。采用煮沸法提取细菌核酸,经RAA扩增后产物加入CRISPR-Cas12a检测系统,测试该方法的灵敏性和特异性。结果本研究检测了110株副溶血弧菌和121株其他肠道致泻性细菌,符合率为99.1%,最低检测菌量为10^(3) CFU/mL,CRISPR-Cas12a最低检测核酸浓度为77.5 pmol/L,灵敏性高于琼脂糖凝胶电泳法。对于50株携带tdh和12株不携带tdh的副溶血弧菌,仅1株tdh+副溶血弧菌未被鉴定出,鉴定成功率为98.4%。结论本研究建立的CRISPR-RAA检测系统可快速、简单地检测副溶血弧菌及tdh基因,且有较强的特异性和灵敏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簇的规律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 重组酶介导等温核酸扩增技术 副溶血弧菌 分子检测
原文传递
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副溶血弧菌O3:K6血清型耐药分析 被引量:9
6
作者 陈美玲 卢昕 +3 位作者 赵林 李杰 阚飙 逄波 《疾病监测》 CAS 2018年第5期365-369,共5页
目的对分离自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77株O3∶K6血清型副溶血弧菌携带毒力基因情况及其耐药状况进行分析。方法对2002-2016年分离自上海市、深圳市、江苏省、浙江省的77株O3∶K6型副溶血弧菌tdh和trh基因进行PCR扩增检测,并用K-B纸片法检测... 目的对分离自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77株O3∶K6血清型副溶血弧菌携带毒力基因情况及其耐药状况进行分析。方法对2002-2016年分离自上海市、深圳市、江苏省、浙江省的77株O3∶K6型副溶血弧菌tdh和trh基因进行PCR扩增检测,并用K-B纸片法检测菌株对15种抗生素的药敏情况。结果 77株O3∶K6型副溶血弧菌tdh和trh基因的携带率分别为94.81%和1.30%。受试菌株对氨苄西林、链霉素、卡那霉素、磺胺异恶唑、环丙沙星的敏感率较低,分别为7.79%、18.18%、31.17%、49.35%、54.55%,其中对氨苄西林、磺胺异恶唑和链霉素的耐药率最高,分别为84.42%、36.36%、32.47%;对头孢曲松、头孢西丁、头孢吡肟、庆大霉素、阿奇霉素的敏感率较高,分别为96.10%、87.01%、81.82%、97.40%、93.51%;所有菌株对亚胺培南、复方新诺明、萘啶酸、多西环素、氯霉素均敏感。本研究中共分离到11株多药耐药菌株,全部为致病株,多药耐药率高达14.29%。结论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分离的77株O3∶K6型副溶血弧菌tdh携带率较高,trh携带率较低;对氨苄西林、磺胺异恶唑、氨基糖苷类、环丙沙星的敏感性较差,对其他临床常用抗生素比较敏感,同时存在多药耐药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溶血弧菌 O3:K6血清型 毒力基因 耐药
原文传递
1950-2021年中国斑疹伤寒流行特征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韩玲 张云飞 +2 位作者 滕中秋 阚飙 秦天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30-437,共8页
目的分析斑疹伤寒在我国的流行病学特征,探讨我国斑疹伤寒防控工作面临的问题及挑战和策略。方法资料来源于中国公共卫生科学数据中心传染病历史数据库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1950-2021年斑疹伤寒报告数据,... 目的分析斑疹伤寒在我国的流行病学特征,探讨我国斑疹伤寒防控工作面临的问题及挑战和策略。方法资料来源于中国公共卫生科学数据中心传染病历史数据库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1950-2021年斑疹伤寒报告数据,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Mann-Kendall检验和圆形分布法对斑疹伤寒的发病情况、死亡情况、病死率进行分析,研究我国斑疹伤寒流行的时间、空间、人群分布和诊断现状。结果1950-2021年,我国共报告斑疹伤寒发病数452965例,死亡数7339例,分别在20世纪50年代、60年代和80年代的14年中报告发病数均过万。20世纪90年代以来,斑疹伤寒发病数和发病率大幅降低,流行强度以散发为主,但安徽省、湖北省和湖南省报告发病数呈上升趋势。斑疹伤寒在全年均可发病,但可呈现一定的季节聚集性,我国斑疹伤寒的发病率高峰集中在夏、秋季,不同省份斑疹伤寒的月发病高峰从北方至南方逐渐向前推移。斑疹伤寒发病的男女性别比为1.01∶1(18529∶18366),近年来女性发病数逐渐超过男性;≤9岁人群发病数占比最大(18.9%),≥50岁人群发病数呈增加趋势;发病人群职业以农民为主,并呈逐年增加趋势,学生和散居儿童发病数占比也较大。斑疹伤寒病例从发病日期至诊断日期间隔时间的中位数为6 d,实验室确诊病例占比较低,检测方法为外斐反应为主。结论尽管我国斑疹伤寒流行态势整体好转,仍需警惕局部暴发的风险,其防控工作仍面临很多挑战,需加强斑疹伤寒病原体检测和监测能力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疹伤寒 立克次体 流行病学特征
原文传递
侧流层析–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技术快速检测土拉弗朗西斯菌 被引量:7
8
作者 彭遥 阚飙 +4 位作者 夏连续 李伟 张雯 秦爱平 卢金星 《疾病监测》 CAS 2019年第5期455-459,共5页
目的利用侧流层析–重组酶聚合酶扩增(LF-RPA)技术建立快速、敏感、特异的土拉弗朗西斯菌(土拉菌)检测方法。方法基于土拉菌特异性基因(tul4)设计重组聚合酶恒温扩增方法的引物及探针,优化反应时间和温度,同时评价该方法的灵敏度及特异... 目的利用侧流层析–重组酶聚合酶扩增(LF-RPA)技术建立快速、敏感、特异的土拉弗朗西斯菌(土拉菌)检测方法。方法基于土拉菌特异性基因(tul4)设计重组聚合酶恒温扩增方法的引物及探针,优化反应时间和温度,同时评价该方法的灵敏度及特异性,并通过模拟血液样品评估此方法的实用性。结果该方法最佳反应条件是40℃,20 min,可检测核酸浓度最低为20fg/μl,与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方法相近,且不与7种非土拉菌发生交叉反应。土拉菌模拟样本最低检测浓度为460CFU/ml。结论该检测方法操作简单,特异性良好,敏感度高且无需大型精密实验设备,在临床及现场检测土拉菌中具有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拉弗朗西斯菌 重组酶 重组酶聚合酶扩增 侧流层析
原文传递
2017-2022年全国斑疹伤寒流行特征分析
9
作者 张云飞 韩玲 +6 位作者 师悦 田雪莹 徐红 耿梦杰 滕中秋 阚飙 秦天 《疾病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65-570,共6页
目的分析我国2017—2022年斑疹伤寒流行特征,为制定斑疹伤寒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收集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2017—2022年斑疹伤寒监测个案数据,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 目的分析我国2017—2022年斑疹伤寒流行特征,为制定斑疹伤寒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收集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2017—2022年斑疹伤寒监测个案数据,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2017—2022年全国每年报告病例数(发病率)分别为929例(0.07/10万)、971例(0.07/10万)、1173例(0.08/10万)、1069例(0.08/10万)、1310例(0.09/10万)、1291例(0.09/10万),报告病例数及发病率呈波动增加趋势。2017—2022年每年有22~24个省份[309~342个县(区)]报告病例,主要分布于云南、广东、四川、安徽、湖北、山东、广西、湖南、河北9个省份(自治区),9个省份(自治区)每年合计报告病例数占全国病例数比例波动于85.56%~91.14%,其中云南、安徽、湖北省每年报告病例数及占全国报告病例数比例均呈增加趋势,山东省呈下降趋势。全国每年报告病例居前10位县(区)合计报告病例数(占全国病例数比例)分别为293例(31.53%)、284例(29.25%)、332例(28.30%)、400例(37.42%)、579例(44.20%)、636例(49.26%)。职业分布主要为农民、学生、散居儿童及幼托儿童,每年占报告病例数的比例分别波动于61.04%~65.60%、10.71%~15.43%、7.67%~9.80%。男女性别比波动于0.86∶1~1.02∶1之间。每年报告病例均以40~64岁年龄组病例占比最高,波动于38.54%~43.69%。结论2017—2022年每年报告斑疹伤寒病例数居前的省份均为云南、安徽、广东、广西、四川、湖北、湖南、河北、山东9省份(自治区),每年合计报告病例数占全国病例数均在85.00%以上,云南、湖北、安徽省每年报告病例数呈增加趋势。病例高度散发与局部高发并存。应动态开展疫情分析、风险评估及预警,加强重点地区、重点人群综合防控措施,进一步降低居民感染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疹伤寒 流行特征 风险评估 防控策略
原文传递
基于噬菌体核酸检测霍乱弧菌的TaqMan-qPCR方法的建立
10
作者 陈曦 闫梅英 +2 位作者 文远汐 阚飙 樊粉霞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7-104,共8页
目的:建立一种基于噬菌体特异基因检测霍乱弧菌的TaqMan-qPCR方法。方法:基于VP1噬菌体的特异性基因gp46,建立TaqMan-qPCR方法,根据VP1潜伏期为50~60 min,爆发周期持续110~120 min,确定TaqMan-qPCR体系检测时间点。比对分析基于gp46与... 目的:建立一种基于噬菌体特异基因检测霍乱弧菌的TaqMan-qPCR方法。方法:基于VP1噬菌体的特异性基因gp46,建立TaqMan-qPCR方法,根据VP1潜伏期为50~60 min,爆发周期持续110~120 min,确定TaqMan-qPCR体系检测时间点。比对分析基于gp46与基于霍乱弧菌毒力基因ctxB建立的两种TaqMan-qPCR方法。结果:基于VP1噬菌体gp46成功建立TaqMan-qPCR反应,扩增效率接近93%,Ct值与样本中噬菌体浓度的相关系数高达0.998。TaqMan-qPCR和琼脂双层噬菌斑计数两种方法结果一致性很高,偏差低于2.45%。基于噬菌体gp46基因比基于毒力基因ctxB建立的TaqMan-qPCR方法的LB模拟样本灵敏度提高10倍,粪便及环境水体模拟样本灵敏度可提高100倍。结论:成功建立快速、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的TaqMan-qPCR方法,可实现在几小时内对含有霍乱弧菌疑似样本进行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噬菌体 TaqMan-qPCR DNA检测 灵敏度 霍乱弧菌
原文传递
北京市凉水河丰台段救生装备配置情况调查
11
作者 焦扬 信振江 +5 位作者 秦瑶 阚飙 沈纪川 刘伦光 张丽杰 马会来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 2024年第3期399-402,共4页
目的了解城市亲水空间救生装备配置现况,有针对性地提出改善性政策建议。方法于2023年4月,走访调查北京市凉水河丰台段游人分布、救生装备配置情况;并采用方便抽样方式对路过游人进行救生装备发现情况的问卷调查。采用χ^(2)检验、趋势... 目的了解城市亲水空间救生装备配置现况,有针对性地提出改善性政策建议。方法于2023年4月,走访调查北京市凉水河丰台段游人分布、救生装备配置情况;并采用方便抽样方式对路过游人进行救生装备发现情况的问卷调查。采用χ^(2)检验、趋势χ^(2)检验分别进行单因素分析及等级资料分析。结果发现救生装备点位23处、溺水风险点位56处,其中溺水风险点位未被救生装备覆盖率为55.4%。救生装备齐全率仅为26.1%,固定方式可及率为100%,固定位置可及率为91.1%。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发现率(>68%)较高的救生装备的设立方式共同要素是位于交通要道、步道附近和窄步道处。结论虽然北京市凉水河丰台段临河溺水风险点位的救生装备覆盖不足、配置单一,但可及性优良。城市亲水空间救生装备设置参数标准亟待填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救生装备 溺水风险点位 凉水河 预防
原文传递
tcpA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对O139群霍乱弧菌产毒株环境适应性的影响
12
作者 闫悦 赵文轩 +3 位作者 韩雨 陈家良 阚飙 逄波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5期553-557,共5页
目的研究tcpA基因的核苷酸突变对O139群霍乱弧菌产毒株环境适应性的影响。方法使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确定tcpA基因在O139产毒株中的变异,使用同源重组方法构建tcpA基因突变株,通过比较原型株和突变株的生物膜形成、菌毛形成以及在不同浓度... 目的研究tcpA基因的核苷酸突变对O139群霍乱弧菌产毒株环境适应性的影响。方法使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确定tcpA基因在O139产毒株中的变异,使用同源重组方法构建tcpA基因突变株,通过比较原型株和突变株的生物膜形成、菌毛形成以及在不同浓度的营养物质条件下的生长情况,研究两者的生长和差异。结果在不同pH值条件下,无论是单独生长还是在模拟人体胃肠道环境的竞争实验中,突变株1都表现出更强的生长能力。结论tcpA基因的核苷酸突变影响O139群霍乱弧菌产毒株酸碱耐受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乱弧菌 O139血清群 tcpA基因 环境适应性 突变
原文传递
碳系导电油墨的导电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坎标 顾迪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66-69,共4页
将碳纳米管作为导电填料,加入喷墨打印专用墨水,制备成新型碳系导电油墨,并加入助剂等添加剂调节油墨的综合性能。通过实验,研究分析了碳系导电油墨中碳纳米管的质量分数、形成碳系导电油墨涂层的喷涂层数,油墨涂层喷涂成型后的静置时... 将碳纳米管作为导电填料,加入喷墨打印专用墨水,制备成新型碳系导电油墨,并加入助剂等添加剂调节油墨的综合性能。通过实验,研究分析了碳系导电油墨中碳纳米管的质量分数、形成碳系导电油墨涂层的喷涂层数,油墨涂层喷涂成型后的静置时间、电极铜片与油墨涂层的接触面积、油墨涂层的基底材料等对其导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碳系导电油墨的电阻随着碳纳米管质量分数和喷涂层数的增加而下降;一定质量分数的碳系导电油墨,喷涂3层以上时,涂层电阻对喷涂完成后的静置时间效应不敏感;对于一定特性的碳系导电油墨涂层,总电阻值与接触面积的倒数值具有线性关系;不同的涂层基底材料对导电涂层的导电性能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导电油墨 电阻 导电性能
下载PDF
2016年江苏省江阴市一起伤寒疫情的实验室检测及溯源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管红霞 肖勇 +5 位作者 阚飙 周海健 罗迪 施超 钱慧敏 钱燕华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23-326,共4页
针对一起于2016年6-9月发生在江阴市新桥镇的伤寒疫情开展暴发确认和传播因素分析。首先收集分离自确诊病例的14株伤寒沙门菌;再采集与疫情相关的外环境样本65份和食品样本13份,运用实时荧光PCR法检测样本中伤寒沙门菌特异基因,采用常... 针对一起于2016年6-9月发生在江阴市新桥镇的伤寒疫情开展暴发确认和传播因素分析。首先收集分离自确诊病例的14株伤寒沙门菌;再采集与疫情相关的外环境样本65份和食品样本13份,运用实时荧光PCR法检测样本中伤寒沙门菌特异基因,采用常规分离培养法分离伤寒沙门菌。对所有伤寒沙门菌分离株进行药敏试验及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析。从外环境样本(K熟食店加工厂井水)中分离得到1株伤寒沙门菌。15株伤寒沙门菌均对萘啶酸耐药,经脉冲场凝胶电泳后共获得2种带型,其中13株病例分离株和环境分离株的PFGE指纹图谱完全一致,另外1株病例分离株的PFGE带型存在1个条带的差异。结合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结果,判定本次暴发疫情是由同一伤寒沙门菌遗传克隆的传播而导致,食品加工厂应属于是传播环节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 沙门菌 伤寒 电泳 凝胶 脉冲场 溯源
原文传递
基于双目视觉的板材平面测量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浩猛 坎标 +1 位作者 芮明先 马顺喜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2023年第9期42-47,共6页
针对传统人工测量板材尺寸精度较低、工作量大、易导致板材表面受损等局限,基于双目视觉技术设计了一种板材尺寸视觉测量系统;通过双目相机采集棋盘格图像,采用MATLAB进行相机标定和图像校正,拍摄左右图像并通过半全局立体匹配算法(SGM,... 针对传统人工测量板材尺寸精度较低、工作量大、易导致板材表面受损等局限,基于双目视觉技术设计了一种板材尺寸视觉测量系统;通过双目相机采集棋盘格图像,采用MATLAB进行相机标定和图像校正,拍摄左右图像并通过半全局立体匹配算法(SGM,semi global matching)进行特征点立体匹配,重建出目标三维点云模型;为提高目标特征点坐标获取的准确性,提出基于HARRIS的亚像素检测方法;采用区域生长算法结合膨胀和腐蚀操作提取板材表面轮廓,根据三角测量原理计算出板材轮廓上各点的三维坐标从而实现板材的尺寸测量,并进行点云重建增强三维展示效果;实践结果表明亚像素检测方法在角点提取上存在优势,在实际板材测量应用中实现了高精度尺寸测量,满足了工业测量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目视觉 板材 亚像素 角点提取 尺寸测量
下载PDF
噬菌体vB_KpnP_QH2的生物学特性和基因组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晓瑞 赵文轩 +4 位作者 张华尧 李臻鹏 周海健 阚飙 樊粉霞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911-916,共6页
目的对从医院污水中分离筛选的特异裂解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菌的噬菌体vB_KpnP_QH2(简称QH2)进行生物学特性和基因组信息分析。方法将从医院污水中获得噬菌体QH2用琼脂双层平板法分离纯化,测定QH2生物学特性,用电镜观察其形态大小;通过... 目的对从医院污水中分离筛选的特异裂解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菌的噬菌体vB_KpnP_QH2(简称QH2)进行生物学特性和基因组信息分析。方法将从医院污水中获得噬菌体QH2用琼脂双层平板法分离纯化,测定QH2生物学特性,用电镜观察其形态大小;通过测序得到QH2全基因组信息并进行注释和分析。结果QH2属于Slopekvirinae亚科,Drulisvirus属,有尾噬菌体;QH2裂解宿主菌可形成有晕环的噬菌斑;QH2的最佳感染复数为0.00001;其感染潜伏期为5 min,爆发期为15 min,20 min后进入稳定期,裂解量为2.8×10^(9)pfu/cell。QH2基因组全长43083 bp,为双链DNA,GC含量53.88%;预测并注释52个开放阅读框,不包含tRNA结构、毒力因子和耐药基因;序列分析显示QH2的ORF12和ORF13编码裂解细菌相关蛋白。结论从医院污水中分离筛选的QH2能特异裂解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菌,其生物学特性稳定、安全,为研究噬菌体与宿主间的相互作用及多重耐药细菌感染的治疗提供实验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克雷伯菌 噬菌体 生物学特性 基因组学分析
原文传递
新工科和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机制专业培养目标的确立与评价体系探索
17
作者 孙磊 坎标 +1 位作者 朱小蓉 李京 《江苏科技信息》 2023年第28期66-69,共4页
随着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的到来,亟须具有创新能力和工程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文章以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制)专业为例,研究在新工科和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地方高校如何定位培养目标,分别从培养目标与学校定位的关系、专业人... 随着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的到来,亟须具有创新能力和工程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文章以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制)专业为例,研究在新工科和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地方高校如何定位培养目标,分别从培养目标与学校定位的关系、专业人才培养定位的关系以及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关系确立机制专业培养目标,并形成了培养目标的合理性评价体系,从而对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进行及时修订和调整,最终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机械工程技术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工程教育认证 培养目标 机制专业
下载PDF
中国副溶血弧菌多位点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分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4
18
作者 赵林 陈美玲 +4 位作者 卢昕 李杰 赵宏群 阚飙 逄波 《疾病监测》 CAS 2019年第6期495-500,共6页
目的建立适合中国分离的副溶血弧菌的多位点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分析(MLVA)方法。方法以我国不同来源的420株副溶血弧菌为研究对象,针对现有的12个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VNTR)位点使用PCR扩增,产物进行毛细管电泳,对不同位点及其组合... 目的建立适合中国分离的副溶血弧菌的多位点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分析(MLVA)方法。方法以我国不同来源的420株副溶血弧菌为研究对象,针对现有的12个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VNTR)位点使用PCR扩增,产物进行毛细管电泳,对不同位点及其组合的分型能力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副溶血弧菌的12个VNTR位点中,VPTR7的扩增率比较低(71.90%),VP1-17不具备多态性(Nei值=0.00),VP2-07的稳定性差;6个位点的组合(VP1-10、VPTR1、VPTR3、VPTR5、VPTR6、VPTR8)分型方案可将420株副溶血弧菌分为311个MLVA型,并可区分相同的ST型菌株。结论 6个位点的MLVA分型方案经济性和区分度最优,建立了适合中国分离副溶血弧菌的MLVA分型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溶血弧菌 多位点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分型 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 流行病学 暴发
原文传递
tdh^(+)与tdh^(-)副溶血弧菌耐药表型与基因型差异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肖文静 陈美玲 +6 位作者 赵文轩 李臻鹏 张天姿 卢盼 李杰 阚飙 逄波 《疾病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89-494,共6页
目的描述tdh^(+)与tdh^(-)副溶血弧菌表型与基因型耐药差异,分析耐药基因型与耐药表型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K-B纸片法检测208株tdh^(+)与73株tdh^(-)副溶血弧菌对临床及水产养殖中常用的7类16种抗生素的敏感性,使用新一代测序技术获得... 目的描述tdh^(+)与tdh^(-)副溶血弧菌表型与基因型耐药差异,分析耐药基因型与耐药表型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K-B纸片法检测208株tdh^(+)与73株tdh^(-)副溶血弧菌对临床及水产养殖中常用的7类16种抗生素的敏感性,使用新一代测序技术获得实验菌株的全基因序列,通过序列比对分析基因组中耐药基因及耐药相关基因突变情况。分析耐药表型与基因型之间的关系。结果tdh^(+)菌株和tdh^(-)菌株对亚胺培南均100%敏感。tdh^(+)菌株对头孢吡肟、阿奇霉素耐药率(0.48%、8.65%)高于tdh^(-)菌株(0.00%、4.11%);tdh^(-)菌株对氨苄西林、头孢西汀、头孢曲松、环丙沙星、萘啶酸、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磺胺甲恶唑、复方新诺明、四环素、多西环素、氯霉素耐药率均高于tdh^(+)菌株。tdh^(-)菌株的多重耐药率(34.25%)高于tdh^(+)菌株(19.23%)。耐药基因共检出5类7种,其中β-内酰胺类bla_(CARB)基因在所有的tdh^(+)菌株和tdh^(-)菌株均检出;四环素类tet(34)基因在tdh^(+)与tdh^(-)菌株基因携带率分别为99.52%、98.63%;喹诺酮类耐药基因qnrS5仅在tdh^(+)菌株中检出;tdh^(-)菌株中叶酸代谢抑制类(sul2)、四环素类[tet(35)、tet(59)]、苯丙醇类(floR)耐药基因检出率高于tdh^(+)菌株。共在14株(tdh^(+)9株,tdh^(-)5株)细菌中检索出6种耐药基因点突变方式,均为编码16S rRNA的rrs基因突变。结论tdh^(-)副溶血弧菌耐药现象较tdh^(+)副溶血弧菌更为严重;16S rRNA的rrs基因突变是除aph(3'')-Ib、aac(3)-Ⅱ、aac(6’)-I、aph(3'')-Id等耐药基因外副溶血弧菌对氨基糖胺类药物耐药的主要机制之一;副溶血弧菌中,可用bla_(CARB)耐药基因存在情况预测副溶血弧菌氨苄西林耐药表型;除此之外其余抗生素耐药表型与其对应耐药基因之间未见明确的对应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溶血弧菌 TDH 耐药 表型 基因型
原文传递
候鸟中细菌耐药情况及携带耐药基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梦玉 卢昕 +2 位作者 阚飙 陈盛恩 范义兵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71-276,共6页
细菌耐药性是目前各领域使用抗生素面临的一个严峻的问题,也是一项紧迫的全球公共卫生难题。候鸟携带的耐药菌及耐药基因不仅与临床用抗生素相关,农药、兽药的使用以及药厂周围环境的污染也为主要原因。近年来,有关候鸟体内携带耐药基... 细菌耐药性是目前各领域使用抗生素面临的一个严峻的问题,也是一项紧迫的全球公共卫生难题。候鸟携带的耐药菌及耐药基因不仅与临床用抗生素相关,农药、兽药的使用以及药厂周围环境的污染也为主要原因。近年来,有关候鸟体内携带耐药基因的研究逐渐在全球各地报道。候鸟具有活动范围大、飞行距离远等特点导致候鸟中细菌耐药的复杂性。此外,受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细菌中携带的耐药基因通过可移动元件在人类、家畜、环境和候鸟之间形成物种间传播,但是候鸟相关的耐药问题常常被我们所忽视。本文总结当前各地候鸟携带耐药菌抗生素耐药情况、所携带的耐药基因情况以及候鸟耐药与环境和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目前研究显示多种类型的候鸟体内都携带耐药菌,主要为大肠杆菌。候鸟体内的耐药菌已呈现出多重耐药性,并将含有的耐药基因随迁徙活动以及人为因素等影响传播到各地。因此,有必要监测候鸟的相关耐药问题。本文为探究候鸟作为宿主和载体在抗生素耐药性全球传播中的作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候鸟 细菌耐药 耐药基因 耐药传播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