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转移性癌性骨痛的分子机制及临床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
作者 王凯元 孙姗 +1 位作者 张霄蓓(综述) 赵洪伟(审校)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418-422,共5页
晚期癌症患者肿瘤骨转移诱发的骨痛是癌痛的最常见症状。癌性骨痛可显著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并使预后恶化。癌性骨痛包括背景痛及爆发性疼痛等多种形式,其发病机制复杂,包括炎性疼痛及神经病理性疼痛等,并随肿瘤的进展而变化。目前临床... 晚期癌症患者肿瘤骨转移诱发的骨痛是癌痛的最常见症状。癌性骨痛可显著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并使预后恶化。癌性骨痛包括背景痛及爆发性疼痛等多种形式,其发病机制复杂,包括炎性疼痛及神经病理性疼痛等,并随肿瘤的进展而变化。目前临床治疗主要包括外周及中枢镇痛药物、破骨细胞抑制剂等药物治疗,及放疗、神经损毁及神经调节等非药物治疗。阐明癌性骨痛的分子机制对优化治疗具有指导意义,本文将对转移性癌性骨痛的发病机制及临床治疗的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骨转移 疼痛 破骨细胞 神经调控
下载PDF
外泌体递药系统及其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6
2
作者 陈晓峰 王开元 +2 位作者 梁芳铭 姜睿祺 孙进 《化学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73-786,共14页
癌症是世界上第二大死亡原因,其每年的发病率都很高。尽管现有的治疗方法在过去十年中取得了重大进展。但是由于现有多数抗肿瘤药物具有非特异性细胞毒性、生物相容性差和生物利用度低等缺点,导致化疗等方法的治疗效果较差。外泌体是由... 癌症是世界上第二大死亡原因,其每年的发病率都很高。尽管现有的治疗方法在过去十年中取得了重大进展。但是由于现有多数抗肿瘤药物具有非特异性细胞毒性、生物相容性差和生物利用度低等缺点,导致化疗等方法的治疗效果较差。外泌体是由多种细胞分泌的囊泡,具有磷脂双层结构和纳米颗粒大小。它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高稳定性和良好的靶向性。在癌症治疗中,外泌体作为一种潜在有效的药物递送系统已经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综述了外泌体作为靶向肿瘤药物载体的设计策略,并试图为基于外泌体的纳米载体在各种肿瘤治疗中的应用提供新的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泌体 药物载体 肿瘤治疗 递送系统
原文传递
腹横肌平面阻滞用于腹部肿瘤微创手术术中及术后镇痛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7
3
作者 赵洪伟 何欣 +2 位作者 成忠平 王凯元 周鹏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398-401,共4页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transversus abdominis plane,TAP)阻滞对微创腹部肿瘤手术镇痛和术中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6年8月于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行腹部肿瘤微创手术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全麻组(G组)和全...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transversus abdominis plane,TAP)阻滞对微创腹部肿瘤手术镇痛和术中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6年8月于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行腹部肿瘤微创手术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全麻组(G组)和全麻联合TAP阻滞组(G+T组)。G+T组在麻醉诱导后行双侧TAP阻滞。记录两组患者基本信息、手术时间、苏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术中瑞芬太尼用量。记录切皮前、后5 min,手术开始后30 min、手术结束时的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心率(heart rate,HR)。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定向力恢复即刻、术后2、6、12、24 h患者的疼痛程度。当VAS评分>4时,自控静脉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给药,记录使用次数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与G组相比,G+T组的术中瑞芬太尼用量、苏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均明显降低(P<0.05)。G组中,和切皮前基础值相比,切皮后5min及手术开始后30min的MAP和HR均明显增高(P<0.05);而G+T组,术中MAP和HR均未见显著性改变(P>0.05)。同时,G+T组在切皮后5 min和手术开始后30 min的MAP和HR均低于G组(P<0.05)。与G组相比,术后2、6、12 h,G+T组VAS评分显著性降低(P<0.05)。结论:全麻联合TAP阻滞能降低微创腹部肿瘤手术术中阿片类药物用量,达到更好的镇痛效果和血流动力学稳定状态,降低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横肌平面阻滞 镇痛 腹部肿瘤 加速康复外科
下载PDF
无管化麻醉在胸科手术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5
4
作者 舒瑞辰 李媛 +1 位作者 王凯元(综述) 尹毅青(审校)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6期858-862,共5页
电视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是目前治疗肺癌最常用的微创外科方式,但在提高患者舒适度和促进快速康复方面仍有待改进。一种新的无管化电视胸腔镜手术(tubeless VATS)正在逐渐发展,可以避免给患者使用气... 电视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是目前治疗肺癌最常用的微创外科方式,但在提高患者舒适度和促进快速康复方面仍有待改进。一种新的无管化电视胸腔镜手术(tubeless VATS)正在逐渐发展,可以避免给患者使用气管插管、中心静脉导管、硬膜外导管、胸腔引流管和导尿管。Tubeless VATS结合当前最先进、创伤最小的麻醉、视频辅助外科和围术期护理方法,可确保手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并且能够使患者在术后实现早期进食、下床和出院,使胸科日间手术成为可能。Tubeless VATS在肺癌手术乃至胸外科手术中的应用,见证了胸腔镜手术从微创到超微创的发展,使患者从快速康复外科治疗中最大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胸腔镜手术 无管化技术 非插管麻醉 快速康复外科
下载PDF
Ⅱ型胸神经联合胸横肌平面阻滞在乳腺癌根治Ⅰ期假体乳房重建术后镇痛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邓城旗 王凯元 +6 位作者 王桂月 陈翱翔 于凯丽 张斌 黄胜川 斯朗旺姆 尹毅青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612-615,共4页
目的:评估超声引导下Ⅱ型胸神经阻滞(pectoral nerves blockⅡ,PECSⅡ)联合胸横肌平面(transverse thoracic muscle plane,TTMP)阻滞对乳腺癌根治Ⅰ期假体乳房重建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3月至2023年1月于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 目的:评估超声引导下Ⅱ型胸神经阻滞(pectoral nerves blockⅡ,PECSⅡ)联合胸横肌平面(transverse thoracic muscle plane,TTMP)阻滞对乳腺癌根治Ⅰ期假体乳房重建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3月至2023年1月于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行择期单侧乳腺癌根治Ⅰ期假体乳房重建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全身麻醉复合PECSⅡ联合TTMP组(P组)30例和全身麻醉组(C组)30例,C组给与常规麻醉诱导,P组在麻醉诱导后行超声引导下PECSⅡ联合TTMP。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评估术后1、6、12、24 h患者静息和咳嗽运动时疼痛强度,记录围术期阿片类药物总消耗量和不良反应。分别于麻醉诱导前、手术结束时、术后12 h和24 h采血测定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β、IL-6、及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水平。于术后24 h行15项恢复质量(15-item quality of recovery,QoR-15)评分。结果:与C组相比,P组在术后1、6、12 h静息和咳嗽运动时VAS评分均未超过3分,显著降低(P<0.001)。术后24 h静息时VAS评分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198),而咳嗽运动时P组的VAS评分显著低于C组(P<0.05)。术后24 h的P组芬太尼总消耗量为(240.97±18.76)μg,明显低于C组的(318.37±22.63)μg(P<0.001)。P组患者在手术结束时、术后12 h和24 h血清中的IL-1β、IL-6和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C组(P<0.001)。P组术后24 h的QoR-15评分为(136.63±4.41)分,高于C组的(130.13±3.52)分(P<0.001)。结论:与单纯全身麻醉相比,超声引导下全身麻醉复合PECSⅡ联合TTMP可明显降低乳腺癌根治Ⅰ期假体乳房重建术后24 h疼痛强度和炎性因子水平,减少围术期阿片类药物用量,提高早期的恢复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Ⅱ型胸神经阻滞 胸横肌平面阻滞 乳腺癌 术后镇痛 炎性反应
下载PDF
围手术期麻醉对肿瘤患者预后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6
作者 张霄蓓 郑瑛 +1 位作者 王凯元 赵洪伟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9期990-994,共5页
超过80%恶性肿瘤患者在肿瘤诊断和治疗过程中需要麻醉,且超过半数患者需要行手术治疗。因此,明确围手术期麻醉对肿瘤的作用及其机制,对临床上麻醉方式和麻醉镇痛药物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现阶段基础研究证实麻醉相关药物可从肿瘤微环境(... 超过80%恶性肿瘤患者在肿瘤诊断和治疗过程中需要麻醉,且超过半数患者需要行手术治疗。因此,明确围手术期麻醉对肿瘤的作用及其机制,对临床上麻醉方式和麻醉镇痛药物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现阶段基础研究证实麻醉相关药物可从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TME)、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以及肿瘤干细胞(cancer stem cell,CSC)等方面发挥其抑制或促进肿瘤复发转移的作用。基于上述研究结果,本文汇总了围手术期麻醉对肿瘤患者预后影响的相关临床研究结果和进展,比较了围手术期不同麻醉方式及麻醉镇痛药物对肿瘤患者预后的影响,为临床中肿瘤患者围手术期麻醉的管理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围手术期麻醉 麻醉药物 镇痛药物 预后
下载PDF
Ⅱ型胸部神经阻滞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围术期应激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11
7
作者 许奎斌 张霄蓓 +3 位作者 舒瑞辰 周鹏 赵洪伟 王凯元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8期935-938,共4页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复合Ⅱ型胸部神经(pectoral nervesⅡ,PECSⅡ)阻滞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围术期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择期行乳腺癌根治术患者60例,分为全身麻醉组(G组)及全身麻醉复合P...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复合Ⅱ型胸部神经(pectoral nervesⅡ,PECSⅡ)阻滞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围术期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择期行乳腺癌根治术患者60例,分为全身麻醉组(G组)及全身麻醉复合PECSⅡ阻滞组(P组),每组各30例。G组常规麻醉诱导,P组麻醉诱导后超声下行PECSⅡ阻滞,分别在麻醉诱导前(T0)、手术结束时(T1)、术后24 h(T2)、术后48 h(T3)测定血清皮质醇(cortisol,Cor)、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IL-10及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水平。分析患者转入术后加强病房(postoperative intensive care unit,PICU)即刻、术后2 h、术后6 h和术后12 h的视觉模拟(visual analog scale,VAS)评分。结果:60例患者中57例完成本研究。P组患者T1的Cor浓度(24.50±2.72)μg/dL低于G组(29.88±2.29)μg/dL,P组患者T1、T2的IL-6、IL-10及TNF-α显著低于G组(P<0.05)。P组患者在转入PICU即刻、术后2 h、术后6 h的VAS评分显著低于G组(P<0.05)。结论:全身麻醉复合PECSⅡ阻滞可显著降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围术期的应激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阻滞 全身麻醉 应激反应 乳腺癌
下载PDF
建筑钢筋混凝土主体结构的检测技术探讨
8
作者 王开元 《工程设计与施工》 2024年第5期28-30,共3页
抗风抗震、传递荷载是钢筋混凝土主体结构的职能,其功能是提供必要的基础支撑。因此,建筑物的使用寿命与稳定性与钢筋混凝土主体结构的安全性、质量有着直接关系,想要有效攻克可能存在的问题与隐患,定期对建筑结构进行检测变得愈发重要... 抗风抗震、传递荷载是钢筋混凝土主体结构的职能,其功能是提供必要的基础支撑。因此,建筑物的使用寿命与稳定性与钢筋混凝土主体结构的安全性、质量有着直接关系,想要有效攻克可能存在的问题与隐患,定期对建筑结构进行检测变得愈发重要。在这一背景下,笔者希望通过数年来建筑结构检测的经验,汇总梳理一些适用的检测方法,对建筑钢筋混凝土主体结构的检测技术进行探讨,旨在提高检测效率和准确性,为提高建筑物的使用性能、生命周期提供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钢筋混凝土 主体结构 检测技术
下载PDF
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早期联合不同体位和呼气末正压模式对机械通气评价肺可复张性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0
9
作者 何开源 罗振吉 +2 位作者 王朝晖 李东梅 吴丽秀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7年第6期504-508,共5页
目的 评估在不同体位下、采用不同呼气末正压(PEEP)对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肺复张(RM)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80例重度ARDS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俯卧位(俯卧位组,40例)和仰卧位(仰卧位组,40例)... 目的 评估在不同体位下、采用不同呼气末正压(PEEP)对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肺复张(RM)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80例重度ARDS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俯卧位(俯卧位组,40例)和仰卧位(仰卧位组,40例)两种不同体位,通过监测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包括心率(HR)、中心静脉压(CVP)、外周动脉压]以及呼吸力学指标[包括呼吸频率(RR)、呼吸系统顺应性(Crs)、气道平台压(Pplate)]及血气分析指标的变化情况,评估在不同体位下、采用PEEP递增法以观察对PM的影响.结果 两组治疗后第3、5、7天氧合指数、动脉血氧分压(PaO2)水平均较治疗后第1天改善,且俯卧位组较仰卧位组在治疗后第3、5天改善更为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RM后15 min、30 min、1 h、6 h、12 h、24 h的RR、Crs、Pplate水平与RM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施RM后15 min、30 min、1 h、6 h、12 h、24 h的HR、CVP、外周动脉压水平与RM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重度ARDS患者早期实施俯卧位通气联合PEEP递增法进行RM的治疗模式安全可靠,可有效提升氧合水平,有助于提高存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窘迫综合征 成人 俯卧位 正压呼吸
原文传递
化学势变化率对催眠药类化合物QSAR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邵开元 何华军 +3 位作者 王刚 刘亚军 沈喜洲 胡文祥 《化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061-1066,共6页
为了改善定量构效关系研究中的相关性系数,更加精确地预测有关化合物的活性,我们引入化学势变化率作为量子化学反应性指数参与了QSAR计算。本文通过苯并二氮杂齛类化合物催眠性能的定量构效关系研究,发现引入了化学势变化率作为量子化... 为了改善定量构效关系研究中的相关性系数,更加精确地预测有关化合物的活性,我们引入化学势变化率作为量子化学反应性指数参与了QSAR计算。本文通过苯并二氮杂齛类化合物催眠性能的定量构效关系研究,发现引入了化学势变化率作为量子化学反应性指数后,QSAR相关性有所提高,大多数化合物的计算值与实验数据的误差减少。研究结果表明,在进行QSAR计算时,引入化学势变化率有助于提高苯并二氮杂齛类化合物催眠活性的预测能力。本研究基于这样一个假设:生物体内药物分子的化学势变化也将按比例地反映在生理反应或生物活性的变化中。为此,我们通过苯并二氮杂齛类化合物的定量构效关系研究进行了初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量构效关系研究 化学势变化率 量子化学反应性指数 催眠活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