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再论青藏高原近地表大气相对氧含量影响因素的贡献率
被引量:14
- 1
-
-
作者
史培军
陈彦强
马恒
叶涛
唐海萍
王静爱
-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青海省人民政府-北京师范大学高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
北京师范大学应急管理部-教育部减灾与应急管理研究院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
青海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
出处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1期4028-4035,共8页
-
基金
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2019QZKK0606,2019QZKK0906)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A0602400)资助。
-
文摘
在2017年夏季对青藏高原青藏线沿线近地表大气相对氧含量测量的基础上,于2018~2020年夏季对青藏高原新藏线、环青海湖、环祁连山(含冬季)、川藏线、西宁-玉树-昌都-昆明线、玉树-那曲-阿里线、西宁-合作-成都线等不同区域作了野外路线考察测量,共计得到487个采样点的近地表大气相对氧含量等数据.研究结果表明,海拔、气温、植被覆盖度三者对近地表大气相对氧含量的贡献存在明显的时空差异.海拔的相对贡献为47%,气温的相对贡献为32%,植被覆盖度的相对贡献为3%,海拔不是绝对控制因素.海拔、气温、植被覆盖度只解释了近地表大气相对氧含量的82%,其余未解释部分很可能与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vity, NPP)、土壤异养呼吸等其他因素有关.青藏高原近地表大气相对氧含量的时空差异很可能主要由不同类型植被光合作用的释氧与土壤异养呼吸的耗氧之间的差异,以及地势和近地表温度改变大气密度所致.
-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大气相对氧含量
时空差异
地理环境
贡献率
-
Keywords
Qinghai-Tibet Plateau
oxygen concentration
spatio-temporal variations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relative contribution
-
分类号
P402
[天文地球—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
-
-
题名污泥微波热解过程重金属转化特性与风险评估
被引量:12
- 2
-
-
作者
郭子逸
邵敬爱
王贤华
张世红
陈汉平
-
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
-
出处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801-1806,共6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661145010
51576088)
华中科技大学自主创新基金资助项目(2014TS118)
-
文摘
利用微波反应器在500~900℃的目标温度下,高温热解干污泥与Si C混合物(质量比为2.5∶1)以制取不同污泥焦,选取改进欧盟BCR逐级提取法对微波热解前后污泥焦中重金属(Cr、Cu、Pb、Ni)形态变化进行分析。同时对微波污泥热解焦进行RAC风险评估,探寻微波热解固定效能与污泥焦使用安全性与可行性。结果表明,随着微波热解温度的升高,重金属中残渣态(F4)大幅增加稳定性显著改善,与原样相比,Cr与Pb的可氧化态(F3)明显减少,分别由原样中73.86%和51.96%下降至5.98%和4.47%,Cu的可氧化态(F3)在500℃以上变化不明显。此外,微波热解焦中Ni的风险系数显著降低,其RAC形态风险系数由33.23骤降至0.78,其他3种重金属的风险系数也有不同程度的降低。
-
关键词
微波热解
重金属
BCR
风险评估
-
Keywords
microwave pyrolysis
heavy metals
BCR
risk assessment
-
分类号
X705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