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秦岭烟区不同基因型烤烟化学成分与挥发性香气物质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樊文举 高娟娟 +6 位作者 王玉堂 刘拉平 杜双奎 张立新 金保锋 扈强 张建新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16年第6期18-25,共8页
为明确秦岭烟区烤烟烟叶化学成分与香气品质状况,采用差异性分析、相关性分析以及通径分析等方法,对秦岭烟区3种不同基因型的烤烟YN99、秦烟96、K326烟叶中化学成分和挥发性香气物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秦岭烟区烤烟烟叶的钾含量、糖碱... 为明确秦岭烟区烤烟烟叶化学成分与香气品质状况,采用差异性分析、相关性分析以及通径分析等方法,对秦岭烟区3种不同基因型的烤烟YN99、秦烟96、K326烟叶中化学成分和挥发性香气物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秦岭烟区烤烟烟叶的钾含量、糖碱比和氮碱比较低;与YN99和秦烟96相比,K326烤烟烟叶的糖含量较高(24.29%),总氮含量最低(1.82%),其他化学成分和比值适宜,达到了优质烤烟标准,K326化学成分含量及协调性最好。3种不同基因型烤烟烟叶香气物质种类基本相同,但含量差异较大。32种香气物质有14种至少在两个品种间存在显著差异,K326烤烟烟叶中苯丙氨酸降解产物、棕色化反应产物、茄酮、新植二烯和其他香气物质的含量均高于YN99和秦烟96,在秦岭烟区K326挥发性香气物质总量最高。烟叶中的钾和总植物碱对香气物质的影响最大,在一定范围内适当提高烟叶中钾含量和降低总植物碱含量有利于提高烤烟香气品质。3种不同基因型烤烟中K326化学成分和香气品质均为最佳,最适合在秦岭烟区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基因型 化学成分 香气物质
下载PDF
页岩气区块优选的模糊动态多属性决策模型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孙金凤 胡祥培 《运筹与管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8,共8页
页岩气作为目前最现实的可替代能源倍受各国政府和企业的高度关注。针对信息不确定下页岩气区块优选的动态多属性决策难题,在初步估测不同阶段地质资源禀赋、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以及环境保护要求等不确定信息下,以优选具有商业化价值开发... 页岩气作为目前最现实的可替代能源倍受各国政府和企业的高度关注。针对信息不确定下页岩气区块优选的动态多属性决策难题,在初步估测不同阶段地质资源禀赋、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以及环境保护要求等不确定信息下,以优选具有商业化价值开发的页岩气目标区块为重点研究对象,从解决不同区块的投资优先次序入手,运用多属性决策、模糊优化决策和动态决策优化的方法理论,通过剖析页岩气区块优选决策过程及其复杂性特征,将页岩气区块投资优选和排序问题进行形式化描述,提出一种探索解决这种模糊动态多属性决策问题的方法,并应用到具体的页岩气区块优选问题中。本项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化不确定条件下动态多属性决策理论的研究,还为解决页岩气区块优选这一投资决策难题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理科学 区块优选 决策模型 动态多属性 区间数 页岩气
下载PDF
X弹数字化装配生产线技术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金丰护 朱珠 +1 位作者 刘彬 石义官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 2017年第1期186-188,共3页
为满足X弹数字化装配、检测和质量管理的需求,实现X弹的柔性、智能、安全装配,分析了X弹数字化装配生产线的主要功能,研究了自动化工艺流程。根据工艺流程,设计了生产线的布局和X弹数字化装配生产线的总体方案,并对各分系统进行了研究... 为满足X弹数字化装配、检测和质量管理的需求,实现X弹的柔性、智能、安全装配,分析了X弹数字化装配生产线的主要功能,研究了自动化工艺流程。根据工艺流程,设计了生产线的布局和X弹数字化装配生产线的总体方案,并对各分系统进行了研究。该生产线具有生产质量稳定、生产效率高、安全性高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装配生产线 弹药装配 质量管理
下载PDF
基于1,8-萘酰亚胺的多分析物荧光探针的构建和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赖燕琴 谢振达 +3 位作者 付曼琳 陈暄 周戚 胡金锋 《化学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024-2034,共11页
生命受细胞内复杂的代谢过程控制。科学界正在进行的努力之一是研究和理解这些动态生化反应以及生物分子在维持生命中的作用。荧光探针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灵敏度高、可在活体中多通道和实时可视化等优点,已被广泛用于分析物在生理... 生命受细胞内复杂的代谢过程控制。科学界正在进行的努力之一是研究和理解这些动态生化反应以及生物分子在维持生命中的作用。荧光探针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灵敏度高、可在活体中多通道和实时可视化等优点,已被广泛用于分析物在生理和病理过程中的可视化研究。然而,多数荧光探针只可响应单分析物,不适于复杂生物体系中多分析物的分析检测。近5年来,以1,8-萘酰亚胺为荧光报告基团的多分析物荧光探针在生物或环境领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依据探针荧光发光机制,本文将其分为单发光机制(PET、ICT和FRET)、双发光机制(PET-ICT、PET-FRET和ICT-FRET等双机制协同作用)等方式,综述了国内外基于1,8-萘酰亚胺的多分析物荧光探针在设计策略、识别过程、光学性质和细胞成像等方面的新进展,并对此类荧光探针的发展趋势和挑战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8-萘酰亚胺 荧光探针 多分析物检测 荧光发光机制
原文传递
全基因组低覆盖度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X染色体部分缺失和重复的卵巢早衰患者一例
5
作者 金鑫 张峰婷 +4 位作者 胡月 朱立彦 程龙飞 张其刚 潘琼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16年第12期53-56,共4页
目的分析一名卵巢早衰(POF)患者可能的致病遗传学原因,分析其染色体变异与表型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常规G显带分析患者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再应用全基因组低覆盖度高通量测序技术进行染色体拷贝数变异分析。结果该女性患者的染色体核型为46,... 目的分析一名卵巢早衰(POF)患者可能的致病遗传学原因,分析其染色体变异与表型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常规G显带分析患者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再应用全基因组低覆盖度高通量测序技术进行染色体拷贝数变异分析。结果该女性患者的染色体核型为46,X,del(X)(q24),全基因组低覆盖度高通量测序结果显示为46,XX,dup(X)(p22.2-p22.33),del(q22.3-q28),即X染色体短臂p22.2-p22.33区域(2Mb-12Mb)存在片段大小约10Mb的重复,长臂q22.3-q28区域(119.5Mb-154Mb)存在片段大小约34.5Mb的缺失。在重复的Xp22.2区域中SHOX和KAL基因,在缺失的Xq22.3-q28区域中PGRMC1、BCORL1、XPNPEP2、AT2、FMR1等基因可能与POF有关。结论 X染色体部分片段的缺失和重复可能与该患者的卵巢早衰临床表型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早衰 缺失 重复 全基因组低覆盖度高通量测序 X染色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