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u_(3)P辅助诱导Ni_(2)P电荷定向转移和表面重构以获得高效析氧活性 被引量:1
1
作者 邢雅娟 薛辉 +5 位作者 孙静 郭念坤 宋天山 孙佳雯 郝翊茹 王勤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1-32,共2页
与助催化剂形成异质结,通过调整活性位点的电子结构和电荷输运来提高Ni_(2)P的电催化活性是一种可行的方法。本文成功构建了一种高效的Cu_(3)P/Ni_(2)P异质结催化剂,其中Cu_(3)P本身仅作为助催化剂,通过调节Ni_(2)P的电子转移和表面重... 与助催化剂形成异质结,通过调整活性位点的电子结构和电荷输运来提高Ni_(2)P的电催化活性是一种可行的方法。本文成功构建了一种高效的Cu_(3)P/Ni_(2)P异质结催化剂,其中Cu_(3)P本身仅作为助催化剂,通过调节Ni_(2)P的电子转移和表面重构来提高电催化活性。结果表明,在10 mA·cm^(-2)的电流密度下,Cu_(3)P/Ni_(2)P具有优异的析氧反应(OER)活性,过电位为213 mV。结合实验结果和理论计算可知,Cu_(3)P助催化剂可以有效调整Ni中心的电子结构,实现电荷重分布,降低反应能垒,从而显著提高OER催化活性。此外,Cu_(3)P助催化剂诱导的丰富的晶界和晶格畸变促进了表面重构,形成Ni5O(OH)9,为OER提供了有效的活性位点。本工作通过引入助催化剂构建了一种新型异质结电催化剂,为优化过渡金属磷化物的电催化性能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化物 异质结 助催化剂 表面重构 析氧反应
下载PDF
神经内镜治疗脑出血的疗效及经济学价值 被引量:10
2
作者 王学思 王家文 +1 位作者 孙政 邓如明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0-72,共3页
目的探讨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患者采用神经内镜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其临床经济学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106例ICH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其手术方式不同分为显微镜组58例与内镜组48例,显微镜组... 目的探讨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患者采用神经内镜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其临床经济学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106例ICH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其手术方式不同分为显微镜组58例与内镜组48例,显微镜组给予小骨窗显微镜下血肿清除术,内镜组给予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结果内镜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血肿清除率、血肿消失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好于显微镜组(P<0.05);内镜组患者的GOS预后评分显著优于显微镜组(P<0.05);内镜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与治疗费用均低于显微镜组(P<0.05)。结论采用神经内镜治疗ICH患者能够减少手术损伤,促进预后恢复,并且具有良好临床经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神经内镜 临床疗效 经济学价值
下载PDF
耐高温丁苯胶乳BZT-L1的制备与性能评价 被引量:2
3
作者 齐奔 付家文 +5 位作者 孙勤亮 刘文明 于倩倩 杜滨 林志辉 马作鹏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01-406,共6页
为了解决阴离子丁苯胶乳原浆直接用于油井水泥浆存在的性能不稳定问题,在优选胶乳稳定剂的基础上,由70%丁苯胶乳原浆、2%非离子表面活性剂FB-1、1%非离子表面活性剂FB-2、0.4%阴离子表面活性剂YB-1、0.25%阴离子表面活性剂YB-2和适量防... 为了解决阴离子丁苯胶乳原浆直接用于油井水泥浆存在的性能不稳定问题,在优选胶乳稳定剂的基础上,由70%丁苯胶乳原浆、2%非离子表面活性剂FB-1、1%非离子表面活性剂FB-2、0.4%阴离子表面活性剂YB-1、0.25%阴离子表面活性剂YB-2和适量防腐剂与去离子水制备了耐高温丁苯胶乳BZT-L1,研究了采用BZT-L1配制的胶乳水泥浆机械稳定性、抗盐和抗温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在温度50数150℃、压力25数75 MPa下,加有6%BZT-L1的胶乳水泥浆体系的稳定性良好,水泥浆的稠化曲线为直角稠化。此外,胶乳水泥浆具有良好的抗盐性,使用半饱和盐水配制的水泥浆,其稠化曲线平稳,基本可以实现直角稠化。在常规密度水泥浆中加入BZT-L1胶乳,不但可以减少水泥浆体系的失水(低于50 m L),而且胶乳水泥浆表现出良好的综合性能:具有良好的流动性,流动度均大于20 cm,自由水、密度差均几乎为零,水泥石养护24 h后的抗压强度均大于14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苯胶乳 胶乳水泥 表面活性剂 固井 水泥浆
下载PDF
二硅酸锂玻璃陶瓷与牛牙釉质磨损性能的体外实验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王雪松 张少锋 +6 位作者 贺林 张珍珍 郭嘉文 孙亚丽 伊远平 杨雪薇 郭振兴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4-18,共5页
目的:研究模拟口腔环境下牛牙釉质与二硅酸锂玻璃陶瓷的磨损特性。方法:将18个长8 mm、直径3 mm的二硅酸锂玻璃陶瓷圆柱作为上颌磨头,分别与下颌二硅酸锂玻璃陶瓷或牛牙釉质试件配副,每组9个样本,利用摩擦磨损试验机,在人工唾液、室温... 目的:研究模拟口腔环境下牛牙釉质与二硅酸锂玻璃陶瓷的磨损特性。方法:将18个长8 mm、直径3 mm的二硅酸锂玻璃陶瓷圆柱作为上颌磨头,分别与下颌二硅酸锂玻璃陶瓷或牛牙釉质试件配副,每组9个样本,利用摩擦磨损试验机,在人工唾液、室温环境、10 N载荷、转速100 r/min、回转半径2.5 mm、匀速圆周运动的条件下进行54万次循环磨损实验。在整个磨损周期中选取10个循环节点,用三维形貌仪测量每个节点下颌试件的磨损高度损失量并绘制相应磨损曲线,扫描电镜观察相应磨损阶段对应的磨损面微观形貌。结果:各循环节点牛牙釉质的磨损量均大于二硅酸锂玻璃陶瓷的磨损量(P<0.05);实验循环周期内,牛牙釉质的磨损曲线呈现出"跑合期"、"稳定磨损期"、"剧烈磨损期"3个磨损阶段,而二硅酸锂玻璃陶瓷的磨损曲线呈现"跑合期"和"稳定磨损期"两个磨损阶段。2组的微观形貌也呈现出与磨损曲线相对应的阶段性动态衍化规律。结论:在模拟口腔环境下,牛牙釉质和二硅酸锂玻璃陶瓷的磨损行为均呈现出阶段性动态衍化规律;牛牙釉质的磨损量显著高于二硅酸锂的磨损量,提示应注意防止二硅酸锂玻璃陶瓷修复体对对颌天然牙的过度磨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硅酸锂玻璃陶瓷 磨损 微观形貌 牛牙釉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