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甲磺酸阿帕替尼在晚期难治性骨与软组织肉瘤治疗中的临床应用观察 被引量:10
1
作者 康建平 肖砚斌 +5 位作者 董苏伟 李文忠 马翔 张漾杰 王雷 龚一帆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615-621,共7页
目的:观察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晚期难治性骨与软组织肉瘤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同时分析影响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的可能相关因素。方法:选取云南省肿瘤医院2017年6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21例晚期难治性骨与软组织... 目的:观察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晚期难治性骨与软组织肉瘤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同时分析影响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的可能相关因素。方法:选取云南省肿瘤医院2017年6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21例晚期难治性骨与软组织肉瘤患者,予以甲磺酸阿帕替尼片,主要疗效指标为PFS,次要疗效指标为总生存时间(overall survival,OS)。根据实体瘤疗效评定标准RECIST 1.1评价临床疗效,包括总缓解率(overall response rate,ORR)、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同时根据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NCI)4.0标准随访观察安全性。结果:21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截至最后1次随访时间2019年3月31日,无完全缓解(complete response,CR),部分缓解(partial response,PR)患者有2例(9.5%),疾病稳定(stable disease,SD)患者7例(33.3%),疾病进展(progressive disease,PD)患者12例(57.1%),ORR为9.5%,DCR为(42.8%),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edian 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mPFS)为8个月,中位总生存时间(median overall survival,mOS)为14个月。患者的性别、年龄、ECOG评分、组织来源、是否手术、是否化疗对患者PFS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只有服用阿帕替尼前是否有放疗史这一因素对患者PFS的影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放疗史患者的PFS低于无放疗史患者。Ⅲ级及以上不良反应依次为手足综合征(14.3%)、气胸(14.3%)和贫血(4.8%)。结论:甲磺酸阿帕替尼在治疗晚期难治性骨与软组织肉瘤中显现出一定的疗效,不良反应总体来说是可预见、可控制和可逆转的,对于治疗依从性良好、无其他治疗方法可选择的晚期难治性骨与软组织肉瘤的患者可以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帕替尼 骨与软组织肉瘤 靶向治疗 疗效分析
下载PDF
基于相反转乳化法相变材料纳米胶囊的研究
2
作者 高阳 王建平 +3 位作者 康召青 李伟 王学晨 张兴祥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82-84,87,共4页
以山梨糖醇酐油酸酯(司盘80)与失水山梨醇单油酸酯聚氧乙烯醚(吐温80)为复配乳化剂,十二烷基硫醇(DDM)为链转移剂,采用相反转法和自由基聚合法制备了以正十八烷为芯材,交联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为壁材的相变材料纳米胶囊(Nano-PCMs... 以山梨糖醇酐油酸酯(司盘80)与失水山梨醇单油酸酯聚氧乙烯醚(吐温80)为复配乳化剂,十二烷基硫醇(DDM)为链转移剂,采用相反转法和自由基聚合法制备了以正十八烷为芯材,交联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为壁材的相变材料纳米胶囊(Nano-PCMs)。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热重分析(TG)和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等对纳米胶囊的表面形态、结晶行为及热稳定性等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部分壁材单体的预聚有利于胶囊的形成,热稳定性良好,制得的纳米胶囊粒径比较均一,表面致密,尺寸在150~300nm之间,当预聚时间为20min,芯壁比为9∶10时胶囊的包覆率最高达3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反转乳化法 纳米胶囊 正十八烷 交联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预聚体
下载PDF
基于喂养泵的持续性与间断性肠内喂养对脑卒中患者营养达标率的影响 被引量:25
3
作者 马晨 李力 +6 位作者 李雯 卫婧雅 潘建萍 刘丽娟 康晓刚 杨方 江文 《中华临床营养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3期153-158,共6页
}: 目的 通过比较基于喂养泵的持续性与间断性肠内营养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营养达标率及并发症的影响,为临床正确给予该类患者所需营养支持方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前瞻性分析2012年4月至2016年6月在第四军医大学附属西京医院神经内科监护... }: 目的 通过比较基于喂养泵的持续性与间断性肠内营养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营养达标率及并发症的影响,为临床正确给予该类患者所需营养支持方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前瞻性分析2012年4月至2016年6月在第四军医大学附属西京医院神经内科监护室就诊的69例急性期脑卒中管饲患者,随机分为持续泵入组(n=36)及间断泵入组(n=33),观察研究对象在住院第5天的肠内营养达标率及7 d内并发症(医院获得性肺炎、腹泻、胃潴留、消化道出血)情况,比较第7天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及超敏C反应蛋白(CRP)水平,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组间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入院时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13.3±4.7)分比(12.9±4.5)分]、格拉斯哥昏迷评分[10(7.2,14)比9.5(7.7,12)]、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17(15,19)比16(13,20)]、日常生活能力评分[5(0,12.5)比10(5,1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持续组第5天营养目标达标率为93.9%(77.9%,99.8%),间断组达标率为84.8%(75.7%,93.9%),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0.144,P&gt;0.05).间断组与持续组比较,7 d内医院获得性肺炎发生率降低(58.3%比33.3%,X2=4.327,P=0.038),两组腹泻(30.6%比27.3%,X2=0.09,P=0.764)、胃潴留(2.78%比3.03%,X2=0.001,P=1.000)、消化道出血(5.56%比9.10%,X2 =0.010,P=0.920)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入院第7天时前白蛋白[0.17(0.13,0.20)g/L比0.18(0.15,0.24)g/L,P=0.195]、转铁蛋白[1.90(1.52,2.20)g/L比1.94(1.65,2.06)g/L,P=0.747]及CRP[22.5(8.3,50.1)mg/L比14.6(6.5,30.5)mg/L,P=0.205]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使用喂养泵进行的持续性与间断性肠内营养均可到达营养给予目标,且间断组肺部感染发生率下降,消化系统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间断喂养可作为一种良好的肠内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肠道营养 喂养泵喂养 间断喂养 医院获得性肺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