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术前超声引导淋巴结细针穿刺检查联合洗脱液甲状腺球蛋白测定对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侧颈部淋巴结转移的价值
被引量:
17
1
作者
寿金朵
蒋贤锋
+7 位作者
朱江
许立龙
吕江红
徐海珊
楼海亚
张慕蕊
赵博文
高力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989-992,共4页
目的探讨采用超声引导下淋巴结细针穿刺(FNA)细胞学+洗脱液甲状腺球蛋白测定(FNA—Tg)双重检查法对甲状腺乳头状癌术前侧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5例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证实为甲状腺乳头状癌并且超声发现有可...
目的探讨采用超声引导下淋巴结细针穿刺(FNA)细胞学+洗脱液甲状腺球蛋白测定(FNA—Tg)双重检查法对甲状腺乳头状癌术前侧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5例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证实为甲状腺乳头状癌并且超声发现有可疑侧颈部淋巴结肿大的术前患者,高频超声引导下均行淋巴结FNA和洗脱液FNA—Tg测定.所有淋巴结经手术切除,并送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205例患者中共检出240个淋巴结,病理证实淋巴结转移184个。FNA细胞学检查判定为阳性淋巴结者162个,阴性者78个,诊断侧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为87.5%、85.0%、92.8%;洗脱液FNA—Tg检测判定阳性淋巴结168个,阴性淋巴结72个,诊断侧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为90.0%、89.1%、92.9%;两种方法联合(FNA+FNA—Tg)判定阳性淋巴结172个,阴性淋巴结68个,诊断侧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为95.O%、93.5%、100%。FNA+FNA—Tg联合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侧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准确率较单一诊断方法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8.454,P=0.004;Y。=4.324,P=0.038)。结论FNA细胞学检查与洗脱液FNA—Tg浓度检测联合使用可提高诊断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癌
乳头状
淋巴转移
活组织检查
细针
洗脱液甲状腺球蛋白检测
原文传递
Ti/RuO2-IrO2电极电化学方法降解溶液中TBBPA及其降解机理探究
被引量:
6
2
作者
李慧媛
高丁
+2 位作者
史江红
徐泽升
牛军峰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642-650,共9页
四溴双酚A(TBBPA)是世界上产量和用量最大的溴代阻燃剂之一,在河流、底泥及污水中持久存在,严重威胁环境和人体健康.探讨了阳极为Ti/RuO_2-IrO_2电极的电化学法对溶液中TBBPA的降解效率,并考察了电流密度(5~20 m A·cm^(-2))、初始p...
四溴双酚A(TBBPA)是世界上产量和用量最大的溴代阻燃剂之一,在河流、底泥及污水中持久存在,严重威胁环境和人体健康.探讨了阳极为Ti/RuO_2-IrO_2电极的电化学法对溶液中TBBPA的降解效率,并考察了电流密度(5~20 m A·cm^(-2))、初始pH值(3~11)、极板间距(1~3 cm)及电解质浓度(1~40 mmol·L^(-1))对降解速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TBBPA的降解遵循一级动力学方程,在溶液初始浓度为5 mg·L^(-1)、电流密度为10 mA·cm^(-2)、电解质浓度为5 mmol·L^(-1)及极板间距为1 cm的条件下,60 min后TBBPA的降解率可达97.2%,且降解速率常数和半衰期分别为0.060 min^(-1)和11.6 min,能量消耗为105.3 k Wh·m^(-3).同时运用HPLC-MS/MS检测出中间产物双酚A(BPA)和2-溴苯酚,并推断其降解途径主要为在羟基自由基(·OH)作用下连续的脱溴过程中,苯环与异丙基之间的C—C键断裂生成BPA和2-溴苯酚.电化学法是一种高效的、有潜力的降解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方法,本文将为今后实际废污水中TBBPA的去除提供基础数据和技术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
四溴双酚A
Ti/RuO2-IrO2
电解质
机理
原文传递
题名
术前超声引导淋巴结细针穿刺检查联合洗脱液甲状腺球蛋白测定对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侧颈部淋巴结转移的价值
被引量:
17
1
作者
寿金朵
蒋贤锋
朱江
许立龙
吕江红
徐海珊
楼海亚
张慕蕊
赵博文
高力
机构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超声科浙江大学邵逸夫临床医学研究所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头颈外科浙江省甲状腺诊治技术指导中心浙江大学微创外科研究所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病理科
出处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989-992,共4页
基金
浙江省医药卫生科研资助项目(2016KYB151)
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资助项目(Y200906854)
文摘
目的探讨采用超声引导下淋巴结细针穿刺(FNA)细胞学+洗脱液甲状腺球蛋白测定(FNA—Tg)双重检查法对甲状腺乳头状癌术前侧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5例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证实为甲状腺乳头状癌并且超声发现有可疑侧颈部淋巴结肿大的术前患者,高频超声引导下均行淋巴结FNA和洗脱液FNA—Tg测定.所有淋巴结经手术切除,并送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205例患者中共检出240个淋巴结,病理证实淋巴结转移184个。FNA细胞学检查判定为阳性淋巴结者162个,阴性者78个,诊断侧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为87.5%、85.0%、92.8%;洗脱液FNA—Tg检测判定阳性淋巴结168个,阴性淋巴结72个,诊断侧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为90.0%、89.1%、92.9%;两种方法联合(FNA+FNA—Tg)判定阳性淋巴结172个,阴性淋巴结68个,诊断侧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为95.O%、93.5%、100%。FNA+FNA—Tg联合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侧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准确率较单一诊断方法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8.454,P=0.004;Y。=4.324,P=0.038)。结论FNA细胞学检查与洗脱液FNA—Tg浓度检测联合使用可提高诊断准确率。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癌
乳头状
淋巴转移
活组织检查
细针
洗脱液甲状腺球蛋白检测
Keywords
Thyroid neoplasms
Carcinoma, papillary
Lymphatic metastasis
Biopsy, fine-needle
Thyroglobulin in the washout fluid
分类号
R736.1 [医药卫生—肿瘤]
R445.1 [医药卫生—临床医学]
原文传递
题名
Ti/RuO2-IrO2电极电化学方法降解溶液中TBBPA及其降解机理探究
被引量:
6
2
作者
李慧媛
高丁
史江红
徐泽升
牛军峰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
南方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642-650,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51378065)
文摘
四溴双酚A(TBBPA)是世界上产量和用量最大的溴代阻燃剂之一,在河流、底泥及污水中持久存在,严重威胁环境和人体健康.探讨了阳极为Ti/RuO_2-IrO_2电极的电化学法对溶液中TBBPA的降解效率,并考察了电流密度(5~20 m A·cm^(-2))、初始pH值(3~11)、极板间距(1~3 cm)及电解质浓度(1~40 mmol·L^(-1))对降解速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TBBPA的降解遵循一级动力学方程,在溶液初始浓度为5 mg·L^(-1)、电流密度为10 mA·cm^(-2)、电解质浓度为5 mmol·L^(-1)及极板间距为1 cm的条件下,60 min后TBBPA的降解率可达97.2%,且降解速率常数和半衰期分别为0.060 min^(-1)和11.6 min,能量消耗为105.3 k Wh·m^(-3).同时运用HPLC-MS/MS检测出中间产物双酚A(BPA)和2-溴苯酚,并推断其降解途径主要为在羟基自由基(·OH)作用下连续的脱溴过程中,苯环与异丙基之间的C—C键断裂生成BPA和2-溴苯酚.电化学法是一种高效的、有潜力的降解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方法,本文将为今后实际废污水中TBBPA的去除提供基础数据和技术参数.
关键词
电化学
四溴双酚A
Ti/RuO2-IrO2
电解质
机理
Keywords
electrochemical degradation
tetrabromobisphenol A(TBBPA)
Ti/RuO2-IrO2
electrolyte
mechanism
分类号
X70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术前超声引导淋巴结细针穿刺检查联合洗脱液甲状腺球蛋白测定对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侧颈部淋巴结转移的价值
寿金朵
蒋贤锋
朱江
许立龙
吕江红
徐海珊
楼海亚
张慕蕊
赵博文
高力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
17
原文传递
2
Ti/RuO2-IrO2电极电化学方法降解溶液中TBBPA及其降解机理探究
李慧媛
高丁
史江红
徐泽升
牛军峰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6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