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喷嘴喷淋距离对连铸小方坯二冷均匀性的影响 被引量:11
1
作者 韩延申 张江山 +3 位作者 邹雷雷 曾凡政 管敏 刘青 《工程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39-746,共8页
研究了不同喷淋距离下连铸小方坯二冷喷嘴的水量分布,建立了凝固传热模型分析了82B钢连铸坯的热行为.该模型特别考虑了二冷区铸坯表面宽度方向的水流密度分布,并根据铸坯表面测温结果进行了模型校正.采用凝固传热模型研究了喷嘴喷淋距... 研究了不同喷淋距离下连铸小方坯二冷喷嘴的水量分布,建立了凝固传热模型分析了82B钢连铸坯的热行为.该模型特别考虑了二冷区铸坯表面宽度方向的水流密度分布,并根据铸坯表面测温结果进行了模型校正.采用凝固传热模型研究了喷嘴喷淋距离对连铸二冷均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喷嘴喷淋距离的增加有助于提高二冷水横向分布的均匀性,导致铸坯表面温度横向均匀性降低、纵向均匀性提高.这些效果有助于改善铸坯内部裂纹,但是会对角部裂纹产生不利影响.在二冷区前段喷嘴采用低喷淋距离,二冷区末段采用高喷淋距离,既可以提高铸坯角部温度,又能降低表面最大回温速率,有助于同时改善连铸坯角部和内部裂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连铸小方坯二冷喷嘴布置方式,即二冷区每段喷嘴喷淋距离沿拉坯方向逐渐增加,该方法有助于提高连铸坯"纵-横"冷却均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铸小方坯 喷嘴喷淋距离 水量分布 凝固传热 二冷均匀性
下载PDF
Cell atlas of CCl_(4)-induced progressive liver fibrosis reveals stage-specific responses 被引量:2
2
作者 Peng-Cheng Guo Jing Zuo +29 位作者 Ke-Ke Huang Guang-Yao Lai Xiao Zhang Juan An Jin-Xiu Li Li Li Liang Wu Yi-Ting Lin Dong-Ye Wang jiang-shan Xu Shi-Jie Hao Yang Wang Rong-Hai Li Wen Ma Yu-Mo Song Chang Liu Chuan-Yu Liu Zhen Dai Yan Xu Amar Deep Sharma Michael Ott Qing Ou-Yang Feng Huo Rong fan Yong-Yin Li Jin-Lin Hou Giacomo Volpe Long-Qi Liu Miguel A.Esteban Yi-Wei Lai 《Zoological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23年第3期451-466,共16页
Chronic liver injury leads to progressive liver fibrosis and ultimately cirrhosis,a major cause of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worldwide.However,there are currently no effective anti-fibrotic therapies available,especiall... Chronic liver injury leads to progressive liver fibrosis and ultimately cirrhosis,a major cause of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worldwide.However,there are currently no effective anti-fibrotic therapies available,especially for latestage patients,which is partly attributed to the major knowledge gap regarding liver cell heterogeneity and cellspecific responses in different fibrosis stages.To reveal the multicellular networks regulating mammalian liver fibrosis from mild to severe phenotypes,we generated a single-nucleus transcriptomic atlas encompassing 49919nuclei corresponding to all main liver cell types at different stages of murine carbon tetrachloride(CCl_(4))-induced progressive liver fibrosis.Integrative analysis distinguished the sequential responses to injury of hepatocytes,hepatic stellate cells and endothelial cells.Moreover,we reconstructed the cell-cell interactions and gene regulatory networks implicated in these processes.These integrative analyses uncovered previously overlooked aspects of hepatocyte proliferation exhaustion and disrupted pericentral metabolic functions,dysfunction for clearance by apoptosis of activated hepatic stellate cells,accumulation of pro-fibrotic signals,and the switch from an anti-angiogenic to a pro-angiogenic program during CCl_(4)-induced progressive liver fibrosis.Our dataset thus constitutes a useful resource for understanding the molecular basis of progressive liver fibrosis using a relevant animal mode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ver fibrosis Toxicity Single-cell and single-nucleus RNA-sequencing HEPATOCYTES Hepatic stellate cells Angiogenesis Cell-cell interactions Gene regulatory networks
下载PDF
疫情期间发热门诊非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危重症患者的早期救治及滞留现状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王江山 刘继海 +8 位作者 孙朋霞 王春婷 蒋子涵 宗良 李凡 李毅 徐军 于学忠 朱华栋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07-311,共5页
目的 对疫情期间发热门诊非201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危重症患者的早期救治能力、滞留现状及原因进行分析.方法 统计疫情爆发前1个月(2019年12月20日至2020年1月20日)及后1个月(2020年1月21日至2020年2月20日)北京协和医院发热门... 目的 对疫情期间发热门诊非201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危重症患者的早期救治能力、滞留现状及原因进行分析.方法 统计疫情爆发前1个月(2019年12月20日至2020年1月20日)及后1个月(2020年1月21日至2020年2月20日)北京协和医院发热门诊接诊的非COVID-19危重症患者的临床情况、就诊各环节时长及转归,对比疫情爆发前后差异并分析原因.结果 发热门诊在疫情爆发前1个月和后1个月分别接收非COVID-19危重症患者27例和20例,两个时间段患者危重程度相似[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评分,分):16.04±6.64 vs.19.25±6.69,P>0.05],发热门诊滞留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in:22(12,48) vs.442(374,636),P<0.05],其中耗时最长的环节为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为221(178,273) min.两个时间段来院后7天死亡人数分别为10(37.03%)和12(6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145).结论 COVID-19疫情期间发热门诊除承担筛查功能,还需要具备对危重症患者的抢救设备及能力.由于筛查过程较多,此类患者在发热门诊滞留时间明显延长,可能会影响危重症患者的短期预后,其处置流程仍有改进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热门诊 非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危重症 救治能力 滞留时间
下载PDF
实时质量反馈系统对心肺复苏质量衰减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张晖 徐军 +4 位作者 朱华栋 王江山 韩雪 范园春 于学忠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98-300,共3页
目的 研究实时质量反馈系统对心肺复苏(CPR)质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对照研究方法, 选取197名研究生利用高级复苏模型前后进行两组心肺复苏测试,1组为普通操作,2组在质量反馈系统实时反馈下操作,每组模拟复苏2 min 5个循环, 监测... 目的 研究实时质量反馈系统对心肺复苏(CPR)质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对照研究方法, 选取197名研究生利用高级复苏模型前后进行两组心肺复苏测试,1组为普通操作,2组在质量反馈系统实时反馈下操作,每组模拟复苏2 min 5个循环, 监测者均使用心肺复苏反馈系统观察并记录每位操作者胸外心脏按压平均深度 (cm,分别记录5个循环中的第1、5个循环)及胸廓回弹速率 (chest compression release velocity,CCRV,mm/s)分别记录第1、2分钟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 两组的循环1按压深度分别为 (5.49±0.05)cm vs.(5.42±0.03)cm;循环5按压深度分别为 (5.28±0.06)cm vs.(5.38±0.03)cm;第1分钟回弹速率分别为 (428.50±5.48)mm/s vs.(408.10±4.08)mm/s;第2分钟回弹速率分别为 (394.00±5.62)mm/s vs.(389.20±3.83)mm/s,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循环5较循环1按压深度下降为(0.21±0.04)cm vs.(0.04±0.03)cm,第2分钟较第1分钟回弹速率降低为(34.29±3.14)mm/s vs.(18.83±2.53)mm/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使用质量反馈系统在心肺复苏过程中进行实时反馈,不能消除胸外按压质量随时间延长而出现的下降,但可以减缓下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肺复苏(CPR) 质量监测 实时质量反馈系统
下载PDF
天津市成人夜间睡眠时长与血脂水平的关系 被引量:4
5
作者 贺江珊 张莉 +6 位作者 李春君 郭佩 张勉之 王建雄 汪玉雪 范雅琪 张敏英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50-155,共6页
目的探索天津市成年人夜间睡眠时长与TC、TG、HDL-C和LDL-C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本研究分析了"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京津冀地区自然人群队列研究"的部分基线数据。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2018年1月8... 目的探索天津市成年人夜间睡眠时长与TC、TG、HDL-C和LDL-C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本研究分析了"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京津冀地区自然人群队列研究"的部分基线数据。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2018年1月8日-2020年1月9日在天津市两家医院体检中心进行体检的498个单位的员工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收集人口学特征、现病史、生活方式等信息。用简化的匹兹堡睡眠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 PSQI)评估研究对象的睡眠状况;并测量调查对象的身高、体重和空腹静脉血中TC、TG、HDL-C和LDL-C浓度。进行多重线性相关和曲线性(U型)相关分析研究睡眠时长与血脂水平的关系。结果共17 807例成人纳入分析,男性占比51.74%,年龄为44(35, 57)岁。在完全调整混杂因素后,睡眠时长与TC(β=-0.027,P<0.001)、LDL-C(β=-0.039,P<0.001)和BMI(β=-0.167,P<0.001)呈线性负相关;与LDL-C呈U型相关(β_(一次项)=-0.202,P<0.001;β_(二次项)=0.011,P=0.004);未发现睡眠时长与TG和HDL-C水平之间存在相关性。结论短睡眠与TC和BMI升高的风险相关,而过短和过长的睡眠时间都与LDL-C升高的风险相关,提示合理的睡眠时长对于维持正常的血脂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时长 TC TG HDL-C LDL-C BMI
原文传递
Field observation of wave overtopping at sea dike using shore-based video images 被引量:2
6
作者 shan-hang Chi Chi Zhang +3 位作者 Ti-ti Sui Zhu-bin Cao Jin-hai Zheng jiang-shan fan 《Journal of Hydrodynamics》 SCIE EI CSCD 2021年第4期657-672,共16页
Wave overtopping at a sea dike was observed using video images during a storm in July 2018 at Rizhao Coast,China.A shore-based video monitoring system was mounted to collect coastal images with a sample frequency of 1... Wave overtopping at a sea dike was observed using video images during a storm in July 2018 at Rizhao Coast,China.A shore-based video monitoring system was mounted to collect coastal images with a sample frequency of 1 Hz in the beginning 10 min of each hour during daylight.A method to extract the frequency,location,width and duration of individual overtopping events based on the shore-based video monitoring system was developed.A total of 6252 individual overtopping events were detected over a 360m long sea dike during the storm of 10 h in a safe and labor-saving way,enabling a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variation of wave overtopping.The temporal variation of overtopping duration,frequency and volume is basically in sync with the change of tidal level(R=0.87,0.82 and 0.76,respectively).The increase of wave height increases the overtopping frequency significantly.We found a high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hourly observed data and the predicted results of two commonly used formulae.Unlike the previous field measurements of overtopping that were limited in a single location,significant spatial variation of overtopping in the alongshore direction is found.The overtopping volume varies with a factor of 6 within the range of several wave lengths.It is further revealed that the spatial variation of overtopping is highly correlated with the alongshore variation of surf zone width with a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of 0.895.The present study suggests the feasibility of shore-based video monitoring technique to capture the main features of wave overtopping at coastal dikes,providing new possibilities to monitor wave overtopping in the field and to improve prediction too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ve overtopping coastal video monitoring field measurement temporal and spatial variations storm events
原文传递
Bias-Corrected Short-Range Ensemble Forecasts for Near-Surface Variables during the Summer Season of 2010 in Northern China 被引量:2
7
作者 ZHU jiang-shan KONG fan-You LEI Heng-Chi 《Atmospheric and Oceanic Science Letters》 CSCD 2014年第4期334-339,共6页
A running mean bias (RMB) correction ap- proach was applied to the forecasts of near-surface variables in a seasonal short-range ensemble forecasting experiment with 57 consecutive cases during summer 2010 in the no... A running mean bias (RMB) correction ap- proach was applied to the forecasts of near-surface variables in a seasonal short-range ensemble forecasting experiment with 57 consecutive cases during summer 2010 in the northern China region. To determine a proper training window length for calculating RMB, window lengths from 2 to 20 days were evaluated, and 16 days was taken as an optimal window length, since it receives most of the benefit from extending the window length. The raw and 16-day RMB corrected ensembles were then evaluated for their ensemble mean forecast skill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raw ensemble has obvious bias in all near-surface variables. The RMB correction can remove the bias reasonably well, and generate an unbiased ensemble. The bias correction not only reduces the ensemble mean forecast error, but also results in a better spreaderror relationship. Moreover, two methods for computing calibrated probabilistic forecast (PF) were also evaluated through the 57 case dates: 1) using the relative frequency from the RMB-eorrected ensemble; 2) computing the forecasting probabilities based on a historical rank histogram. The first method outperforms the second one, as it can improve both the reliability and the resolution of the PFs, while the second method only has a small effect on the reliability, indicating the necessity and importance of removing the systematic errors from the ensemb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ort-range ensemble forecast bias-corrected ensemble forecast running mean bias correction near-surface variable forecast
下载PDF
不同缓冲气体中ArF准分子激光系统放电特性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王倩 赵江山 +2 位作者 范元媛 郭馨 周翊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7期127-134,共8页
为深入理解挖掘ArF准分子激光系统运转机制,进而获得ArF准分子激光系统设计优化的理论及方向性指导,文章基于流体模型,以气体高压放电等离子体深紫外激光辐射过程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了放电抽运ArF准分子激光系统的动力学特性,分析了不... 为深入理解挖掘ArF准分子激光系统运转机制,进而获得ArF准分子激光系统设计优化的理论及方向性指导,文章基于流体模型,以气体高压放电等离子体深紫外激光辐射过程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了放电抽运ArF准分子激光系统的动力学特性,分析了不同缓冲气体中,ArF准分子激光系统极板间电压、电流、光子数密度变化趋势及电子数密度空间分布情况,讨论了光电离在系统放电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结果表明,Ne作为缓冲气体时,电子耗尽层及阴极鞘层宽度更小,放电更加稳定.在Ne中添加杂质气体Xe,可以通过光电离加速放电区域的扩展,减小电子耗尽层及阴极鞘层的宽度,降低放电发生的阈值电压,提高放电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F准分子激光 流体模型 电子数密度 光电离
下载PDF
短链脂肪酸对脂多糖诱导的大鼠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被引量:3
9
作者 向小琴 张婷婷 +2 位作者 钟江姗 尹国芳 范贤明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61-568,共8页
目的探讨短链脂肪酸(SCFAs)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大鼠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20只雄性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低剂量SCFAs组与高剂量SCFAs组,每组5只,对照组及模型组予以生理盐水,低、高剂... 目的探讨短链脂肪酸(SCFAs)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大鼠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20只雄性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低剂量SCFAs组与高剂量SCFAs组,每组5只,对照组及模型组予以生理盐水,低、高剂量SCFAs组分别予以低剂量SCFAs(乙酸钠300 mg/kg,丙酸钠100 mg/kg,丁酸钠100 mg/kg)和高剂量SCFAs(乙酸钠600 mg/kg,丙酸钠200 mg/kg,丁酸钠200 mg/kg),提前灌胃7 d。随后对照组大鼠气管内灌注生理盐水,其他三组通过气管内灌注LPS(5 mg/kg)构建大鼠ARDS模型。造模12 h后处死大鼠,检测动脉血氧分压(PaO_(2))、肺湿/干重比(W/D),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ELISA法检测血清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10的浓度,Western blotting检测肺组织中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p-JNK、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p-ERK、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p-p38 MAPK、核因子κB(NF-κB)p65、p-NF-κB p65蛋白的表达,免疫组化检测结肠组织中紧密连接蛋白ZO-1、Occludin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PaO_(2)降低,肺W/D、肺损伤病理评分升高,血清及BALF中TNF-α、IL-6、IL-10浓度明显增高,肺组织中p-JNK/JNK、p-ERK/ERK、p-p38 MAPK/p38 MAPK和p-NF-κB p65/NF-κB p65比值明显升高,结肠组织中ZO-1、Occludin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低、高剂量SCFAs组PaO_(2)升高,肺W/D、肺损伤病理评分降低,血清及BALF中TNF-α、IL-6浓度下降,IL-10浓度进一步升高,肺组织中p-JNK/JNK、p-ERK/ERK、p-p38 MAPK/p38 MAPK和p-NF-κB p65/NF-κB p65比值降低,结肠组织中ZO-1、Occludin蛋白相对表达量增高(P<0.05)。与低剂量SCFAs组比较,高剂量SCFAs组上述指标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SCFAs具有调节免疫与炎症的作用,能有效减轻LPS诱导的大鼠ARDS,其机制可能与通过增强肠道屏障功能、抑制MAPK和NF-κB信号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脂多糖 短链脂肪酸 MAPK/NF-κB信号通路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黄芪增强免疫功能的机制 被引量:34
10
作者 刘子菡 王喻淇 +5 位作者 杨爱琳 姜珊 董凡 代龙 王少平 张加余 《中南药学》 CAS 2020年第10期1661-1667,共7页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筛选黄芪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靶点,结合氧化应激损伤细胞模型探讨潜在的作用机制。方法基于TCMSP数据库筛选黄芪的有效入血成分,运用Uniprot、GeneCard数据库检索成分所涉及的相关靶点及疾病靶点,再进行GO和KEGG分析...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筛选黄芪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靶点,结合氧化应激损伤细胞模型探讨潜在的作用机制。方法基于TCMSP数据库筛选黄芪的有效入血成分,运用Uniprot、GeneCard数据库检索成分所涉及的相关靶点及疾病靶点,再进行GO和KEGG分析。构建H2O2诱导的HepG2的氧化损伤模型,通过MTT法,评价黄芪的抗损伤保护作用。结果共筛选出17个满足条件的黄芪有效入血成分,128个潜在作用靶点。基因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发现黄芪增强免疫功能主要是通过对钙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Pl3K信号相关通路和MAPK等信号通路发挥协同调节作用。细胞实验结果表明,与模型组比较,HepG2细胞经100、200μg·mL-l浓度的黄芪工作液预处理后,其细胞存活率升高。结论黄芪增强免疫功能的机制可能涉及细胞过程,活性氧磷代谢过程,免疫细胞的生长、分化过程等,在信号分子、转录因子、受体和酶等多种化合物的参与下共同发挥免疫调节功能。另外黄芪对H2O2诱导的HepG2的细胞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侧面验证了黄芪能通过抗氧化来抵抗机体衰老过程,从而增强机体免疫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增强免疫 网络药理学
下载PDF
电力电子变压器直流端口极间短路故障特性分析 被引量:31
11
作者 姜山 范春菊 +1 位作者 黄宁 曾杰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301-1309,共9页
作为能源互联网中的重要设备,电力电子变压器的故障特性分析对系统的稳定运行与保护配合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基于电力电子变压器的结构,分析了直流端口出现极间短路情况下的故障特性。根据极间短路的故障特征,将极间短路的发展过程划分... 作为能源互联网中的重要设备,电力电子变压器的故障特性分析对系统的稳定运行与保护配合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基于电力电子变压器的结构,分析了直流端口出现极间短路情况下的故障特性。根据极间短路的故障特征,将极间短路的发展过程划分为两个阶段,即RLC谐振阶段和电感续流阶段,并通过推导得到了各阶段的端口电压及短路电流的表达式。给出了极间短路故障特性的影响因素,详细分析了电力电子变压器故障端口模块的结构及相关参数对极间短路电流的影响。最后通过仿真实例验证了故障特性分析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电子变压器 极间短路 故障特性 双向全桥变换器
下载PDF
经典名方中生姜的本草考证及其质量评价 被引量:17
12
作者 郭杰 蒋姗 +7 位作者 王悦 樊佳 刘晓谦 闫利华 王智民 匡艳辉 王德勤 罗文英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7-37,共11页
目的:通过本草考证结合全国主产区生姜药材的质量评价,为经典名方研究中生姜的选择及其药食合理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查阅历代本草书籍,结合现代文献报道,从名称、基原、产地、采收加工等方面对生姜进行考证。参考2020年版《中... 目的:通过本草考证结合全国主产区生姜药材的质量评价,为经典名方研究中生姜的选择及其药食合理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查阅历代本草书籍,结合现代文献报道,从名称、基原、产地、采收加工等方面对生姜进行考证。参考202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的测定方法,对当前全国主产区生姜中的6-姜辣素,8-姜酚,10-姜酚含量及挥发油含量进行测定。结果:经考证,古代生姜入药的基原为姜科植物姜Zingiber officinale的新鲜根茎。唐代以前,以四川生姜为最佳;宋代,四川、浙江和安徽所产生姜品质俱佳;明清时期,山东已大面积种植生姜。历代生姜采收期以秋分到冬至前为宜。生姜古今品质评价标准基本一致,均以少筋或无筋、辛辣气味浓厚者为优。经测定后发现,44批生姜中6-姜辣素,8-姜酚和10-姜酚的含量有27批合格,合格率61.4%,17批不合格者均为8-姜酚和10-姜酚的总量不合格。合格品6-姜辣素质量分数在0.067%~0.255%;8-姜酚和10-姜酚总质量分数在0.040%~0.131%。36批生姜中挥发油含量有33批合格,合格率91.7%,合格品挥发油质量分数在0.175%~0.410%。结论:生姜自古为药食两用之品,道地产区古今一致,但产品质量,特别是作为药用生姜使用时应值得关注。药用生姜以四川乐山等地种植的小黄姜为道地且有效成分含量高,其次为云南曲靖、文山等地。山东等地种植的生姜多为食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姜 本草考证 6-姜辣素 8-姜酚 10-姜酚 挥发油 质量评价
原文传递
基于现代临床文献的经典名方吴茱萸汤主治病症及用药规律分析 被引量:16
13
作者 蒋姗 李云 +5 位作者 郭杰 刘晓谦 王悦 樊佳 闫利华 王智民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81-193,共13页
吴茱萸汤出自东汉张仲景所著《伤寒论》,收录于《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一批)》,全方由吴茱萸、人参、生姜、大枣4味药组成,具有温中补虚、散寒降逆之功。该文通过数据挖掘,分析归纳吴茱萸汤现代临床研究文献,为明确吴茱萸汤的"病-症... 吴茱萸汤出自东汉张仲景所著《伤寒论》,收录于《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一批)》,全方由吴茱萸、人参、生姜、大枣4味药组成,具有温中补虚、散寒降逆之功。该文通过数据挖掘,分析归纳吴茱萸汤现代临床研究文献,为明确吴茱萸汤的"病-症-方-药"内在关系及其现代临床适应症、临床参考用量提供依据。全文以"吴茱萸汤"为关键词,搜集了2000~2020年中国知网、维普、万方数据库中出现的253例完整病例,涉及中药处方292首。利用Microsoft Excel 2019建立病案数据库,对其现代临床应用主证范围进行了统计分析,并对其辨证特点、发病规律、用药规律等进行总结。结果发现,吴茱萸汤现代临床应用范围广泛,主要治疗头痛、眩晕、呕吐、泄泻、痛经、恶阻等病证;症状以"虚、寒、逆"为主,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头痛、神疲乏力、手足厥冷、纳差、面色晦暗、眩晕、恶风寒、腹痛、大便溏泄、腹胀、寐差及舌淡苔白、脉沉弦细等;发病主要集中在女性及中年人群;用药大多随症加减,原方药物剂量以吴茱萸6~15 g,生姜10~15 g,党参10~15 g或人参9~12 g,大枣4~6枚为常见,加味按频次高低依次为半夏、白术、茯苓、甘草、川芎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茱萸汤 文献研究 医案 主治病症 用药规律
原文传递
移动工业机器人在飞机装配生产线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3
14
作者 陶永 高赫 +3 位作者 王田苗 江山 任帆 温宇方 《航空制造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2-41,67,共11页
在总结移动工业机器人在飞机装配生产线等航空制造场景典型应用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移动工业机器人多传感器融合的同步定位和建图、移动机器人导航控制、机械臂精度控制和数字化测量等关键技术,并对未来航空领域移动机器人的人机协作、... 在总结移动工业机器人在飞机装配生产线等航空制造场景典型应用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移动工业机器人多传感器融合的同步定位和建图、移动机器人导航控制、机械臂精度控制和数字化测量等关键技术,并对未来航空领域移动机器人的人机协作、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智能规划与决策、数字孪生体系等发展趋势进行了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工业机器人 飞机装配线 同步定位和建图(SLAM) 导航控制 多传感器融合 人机协作
下载PDF
我国现状能源与水纽带关系定量识别 被引量:9
15
作者 何国华 姜珊 +5 位作者 赵勇 王建华 朱永楠 何凡 韩昕雪琦 李海红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4-70,共7页
以省级行政区为研究对象,以2017年为研究时段,分析我国社会水循环过程耗能及电力生产耗水。结果显示:2017年我国社会水循环过程耗电总量为10828.1亿kW·h,占当年我国全社会用电总量的17.2%,终端用水是最大的耗能环节;2017年我国电... 以省级行政区为研究对象,以2017年为研究时段,分析我国社会水循环过程耗能及电力生产耗水。结果显示:2017年我国社会水循环过程耗电总量为10828.1亿kW·h,占当年我国全社会用电总量的17.2%,终端用水是最大的耗能环节;2017年我国电力生产过程耗水量为65.7亿m^3,占当年全社会耗水总量的2%;火电是我国最耗水的电源,其耗水量占全国电力开发耗水总量的78%。基于计算结果,提出了实现能源-水协同安全的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能源 纽带关系 协同安全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基于水动力水质模型的浅水型湖泊水环境治理目标可达性评估 被引量:1
16
作者 毛毅 饶世雄 +3 位作者 陈铁 江山 范乐 魏征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5-71,共7页
当前湖泊水环境治理仍然面临着湖泊水质的实际改善效果与工程方案预期不相符的难题,特别是城市浅水型湖泊,其受外源污染、底泥释放、降雨冲击等因素,对治理成效扰动响应更为剧烈,因此,进行多因素成效评估对城市浅水型湖泊水环境治理尤... 当前湖泊水环境治理仍然面临着湖泊水质的实际改善效果与工程方案预期不相符的难题,特别是城市浅水型湖泊,其受外源污染、底泥释放、降雨冲击等因素,对治理成效扰动响应更为剧烈,因此,进行多因素成效评估对城市浅水型湖泊水环境治理尤为重要。采用InfoWorks ICM模型,以武汉市墨水湖为例,搭建浅水型湖泊水质水动力模型,依据气象水文、城市开发建设、湖泊污染情况等现状数据,基于模型计算原理,研究COD、NH_(3)-N、TP等污染物的变化趋势,定量分析不同工况情景下湖泊水质的可达性,评估规划拟建工程的实施效果,可为同类湖泊水环境治理工程方案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环境治理 浅水型湖泊 目标可达性评估 水动力水质模型
下载PDF
黑臭河道水质监测及综合治理措施研究
17
作者 姜海山 冯杰 +1 位作者 孟凡伟 徐文哲 《化学工程师》 CAS 2024年第8期39-43,共5页
为了提高黑臭河道水体的治理效率,以某黑臭河道污水水样为研究对象,对其不同取样点以及不同取样时间段的水质进行了监测分析,并采用“微孔曝气+生物质吸附材料+微生物菌剂”的组合工艺措施对黑臭河道污水进行了综合治理,考察了不同因素... 为了提高黑臭河道水体的治理效率,以某黑臭河道污水水样为研究对象,对其不同取样点以及不同取样时间段的水质进行了监测分析,并采用“微孔曝气+生物质吸附材料+微生物菌剂”的组合工艺措施对黑臭河道污水进行了综合治理,考察了不同因素对污水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目标黑臭河道4个取样点不同时间所取水样的平均透明度、溶解氧(DO)、氧化还原电位(ORP)和氨氮(NH_(3)-N)浓度均达到轻度黑臭水体的标准,河道水质存在严重的污染现象。在曝气强度为250L·h^(-1)、生物质吸附材料投加量为8g·L^(-1)、微生物菌剂投加量为0.035g·L^(-1)的条件下,经过“微孔曝气+生物质吸附材料+微生物菌剂”组合工艺处理后的河道污水水质指标显著改善,河道黑臭现象得到了消除,综合治理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臭河道 水质监测 水质指标 治理措施 组合工艺
下载PDF
晋西黄土区沟谷不同部位植物多样性
18
作者 江姗 魏天兴 +4 位作者 范德卉 于欢 叶小曼 谢宇 李世杰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0-27,共8页
【目的】为了对黄土丘陵沟壑区小流域沟谷进行更精准的保护和修复,从植物多样性和生态位宽度等方面,对沟谷不同地貌部位(沟底、沟阳坡和沟阴坡)的自然恢复能力进行了研究。【方法】通过在山西吉县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进... 【目的】为了对黄土丘陵沟壑区小流域沟谷进行更精准的保护和修复,从植物多样性和生态位宽度等方面,对沟谷不同地貌部位(沟底、沟阳坡和沟阴坡)的自然恢复能力进行了研究。【方法】通过在山西吉县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进行野外实地调查,分析不同部位植物的群落生长特征及其多样性,比较不同地貌部位植物群落间的相似性。【结果】(1)研究区灌草植物共有40科76属98种,其中灌木17科27属34种,草本29科51属64种。灌木层科属种总数表现为沟阳坡>沟阴坡>沟底,草本层为沟底>沟阴坡>沟阳坡。(2)灌木层优势种为:黄刺玫、荆条、木蓝。草本层优势种为:芦苇、黄花蒿、披针薹草。在灌木层,沟底黄刺玫和杠柳的生态位宽度较大,沟阳坡和沟阴坡中荆条和木蓝的生态位宽度较大。在草本层,沟底芦苇和白莲蒿的生态位宽度较大,沟阳坡和沟阴坡中披针薹草的生态位宽度较大。(3)在沟底、沟阳坡和沟阴坡间Margalef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和Pielou指数并未表现出显著差异(P> 0.05)。各群落间Jaccard系数0.50≤q <0.75。Jaccard系数在沟阳坡和沟阴坡间达到最大,为0.630。【结论】整体来看,沟谷的自然恢复能力强,地貌部位中沟阳坡和沟阴坡自然植被恢复能力比沟底强。不同地貌部位的群落组成复杂度表现为沟阳坡>沟阴坡>沟底。沟谷不同地貌部位优势种不同,从沟阳坡到沟阴坡再到沟底,随着光照的减少和水分的增加,优势种由耐旱喜阳植物发展为耐阴植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多样性 生态位 水土保持 沟谷
下载PDF
中国水-能-粮耦合系统协同安全发展战略研究
19
作者 王浩 姜珊 +4 位作者 朱永楠 赵勇 何凡 何国华 李溦 《中国水利》 2024年第17期5-12,共8页
水是水-能-粮(WEF)耦合系统的核心要素,为保障国家粮食和能源安全,必须加强水资源管理,坚持水资源、能源和粮食协同安全发展。在系统总结国内外WEF耦合系统纽带关系研究进展、科学认识WEF基本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各省份水资源、能... 水是水-能-粮(WEF)耦合系统的核心要素,为保障国家粮食和能源安全,必须加强水资源管理,坚持水资源、能源和粮食协同安全发展。在系统总结国内外WEF耦合系统纽带关系研究进展、科学认识WEF基本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各省份水资源、能源、粮食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揭示当前WEF耦合系统发展面临的能源需求持续增长与能源安全结构性矛盾日益凸显、不稳定因素加剧粮食安全风险、资源不匹配带来水资源约束趋紧、高质量发展对水-能-粮-生提出更高要求四大挑战,围绕区域特点和高质量发展目标,针对性提出了区域可持续发展模式与策略。研究建议,在西北资源富集地区,通过“四水四定”、水权交易及调水工程缓解水资源短缺;在京津冀地下水超采区,优化粮食安全布局,强化水与能源协同调控;在东北粮食增产区,拓展粮食生产空间,保护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在南方水资源丰沛区,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水风光储”一体化开发,以期为实现绿色低碳的可持续发展路径提供科学支撑与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能-粮耦合系统 协同安全 资源禀赋 供需比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簇集蛋白、转甲状腺素蛋白在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5
20
作者 孟凤珠 张燕丽 +3 位作者 姜珊 张帆 王岑 温凯 《疑难病杂志》 CAS 2022年第1期31-35,共5页
目的探讨簇集蛋白、转甲状腺素蛋白在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中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5年3月—2020年3月西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AD患者80例为AD组,根据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评分分为轻度亚组(n=33)、中度亚组(n=26... 目的探讨簇集蛋白、转甲状腺素蛋白在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中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5年3月—2020年3月西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AD患者80例为AD组,根据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评分分为轻度亚组(n=33)、中度亚组(n=26)和重度亚组(n=21),并于同一时期随机选取40例血管性痴呆(VD)患者作为VD组和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组血清簇集蛋白、转甲状腺素蛋白、β淀粉样蛋白40(Aβ40)和Aβ42水平。采用Pearson积矩相关分析血清簇集蛋白、转甲状腺素与MMSE评分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其对AD的诊断效能。结果血清簇集蛋白水平比较,AD组>VD组>健康对照组(F/P=76.068/0.000),血清转甲状腺素蛋白水平比较,AD组<VD组<健康对照组(F/P=133.098/0.000)。AD组Aβ42水平及Aβ42/Aβ40比值均低于VD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而Aβ40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D患者随病情程度加重血清簇集蛋白水平逐渐升高(F/P=126.346/0.000),血清转甲状腺素蛋白、Aβ42水平及Aβ42/Aβ40比值逐渐降低(F/P=627.128/0.000、56.179/0.000、20.726/0.000)。AD患者血清簇集蛋白与Aβ42、Aβ42/Aβ40比值、MMSE评分呈负相关(r=-0.811、-0.795、-0.762,P<0.05),血清转甲状腺素蛋白与Aβ42、Aβ42/Aβ40比值、MMSE评分呈正相关(r=0.783、0.751、0.718,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簇集蛋白、转甲状腺素蛋白诊断AD的AUC为0.812、0.791,截断值为103.28 mg/L、382.67 mg/L,敏感度为0.81、0.78,特异度为0.73、0.72;二者联合诊断AD的AUC为0.916,大于单一指标检测(Z=3.198,P<0.05),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0.89、0.80。结论AD患者血清簇集蛋白表达上调,转甲状腺素蛋白水平表达下调,2指标均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有关,早期联合检测对辅助临床诊断AD及评估病情严重性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簇集蛋白 转甲状腺素蛋白 临床意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