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稠油水包油型乳状液稳定性与流变性影响因素 被引量:16
1
作者 蒋华义 张兰新 +2 位作者 孙娜娜 黄娜 靳凯斌 《油气储运》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121-1127,共7页
稠油黏度高,开采、运输难度较大,需乳化降黏输送,研究其乳状液特性显得尤为重要。基于单因素实验,分析了表面活性剂类型及含量、油水比、乳化温度及乳化强度对稠油水包油(O/W)型乳状液稳定性及流变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类型表面活性... 稠油黏度高,开采、运输难度较大,需乳化降黏输送,研究其乳状液特性显得尤为重要。基于单因素实验,分析了表面活性剂类型及含量、油水比、乳化温度及乳化强度对稠油水包油(O/W)型乳状液稳定性及流变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类型表面活性剂所稳定的乳状液,其稳定性和流变性差异较大。随着CAB-35质量分数的增加,乳状液的分水率先降低后趋于稳定,表观黏度先急剧增大后趋于稳定。随着油水比的增加,乳状液分水率降低,表观黏度逐渐增加。随着乳化温度升高,乳状液的分水率先降低后升高,表观黏度逐渐降低。随着乳化强度增大,乳状液分水率逐渐减小,表观黏度先增大后趋于稳定。综合考虑稳定性与流变性,确定了最优乳化条件,可为稠油O/W型乳状液的乳化降黏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 水包油型乳状液 表面活性剂 稳定性 流变性
原文传递
管道表面润湿性对层流流动阻力的影响 被引量:9
2
作者 敬加强 齐红媛 +5 位作者 梁爱国 史建英 蒋华义 张亦翔 王玉龙 孙娜娜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3203-3209,共7页
基于建立的小型循环管路实验平台,实验研究了自来水、乙二醇和26#白油分别在304不锈钢管、有机玻璃管、聚丙烯管(PP管)和聚四氟乙烯管(PTFE管)内层流流动的阻力特性。通过测量不同流量下的压降,计算得到了摩阻系数和泊肃叶数随雷诺数的... 基于建立的小型循环管路实验平台,实验研究了自来水、乙二醇和26#白油分别在304不锈钢管、有机玻璃管、聚丙烯管(PP管)和聚四氟乙烯管(PTFE管)内层流流动的阻力特性。通过测量不同流量下的压降,计算得到了摩阻系数和泊肃叶数随雷诺数的变化关系以及相同雷诺数下摩阻系数随接触角的变化关系,同时采用接触角测定仪分别测量了3种液体在4种管道表面的接触角,讨论了管道表面润湿性对流动阻力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均表明,管道表面润湿性对流动阻力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相同雷诺数下,随着液体在管道表面接触角的增大,液体的泊肃叶数和摩阻系数均呈现减小的趋势;疏液管道表面润湿性对摩阻系数的影响大于亲液管道,并且在雷诺数较小时这种现象表现得更加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润湿性 接触角 层流 摩阻系数 流体力学 流动
下载PDF
市政污泥超临界水气化制氢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3
3
作者 王玉龙 王树众 +4 位作者 蒋华义 李康 段远望 雷达璐 刘学斌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931-940,共10页
市政污泥是一种固-液混合污染物,虽具有一定危害但仍存在巨大的资源化应用潜力,利用超临界水气化制氢技术将其转化为富氢气体燃料是解决无害化处理和能源回收的一种有效途径。超临界水作为一种安全无毒、低廉易得、环境友好的反应介质,... 市政污泥是一种固-液混合污染物,虽具有一定危害但仍存在巨大的资源化应用潜力,利用超临界水气化制氢技术将其转化为富氢气体燃料是解决无害化处理和能源回收的一种有效途径。超临界水作为一种安全无毒、低廉易得、环境友好的反应介质,可避免干燥过程,将污泥直接转化并生成富含氢气、甲烷等的燃料气体,被认为是市政污泥制氢的最有效技术。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从超临界水反应条件、催化剂对制氢的影响以及水在气化反应中的作用3个方面对该技术进行阐述,剖析气化反应机理,展望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以实现“资源化、能源化、全循环”的技术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水气化 制氢 市政污泥 反应参数 催化剂
下载PDF
基于均匀设计法的含油污泥超临界水气化制氢实验 被引量:6
4
作者 蒋华义 段远望 +4 位作者 王玉龙 邹少杰 张兰新 李瑾 王冰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3819-3825,共7页
在原油采输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含油污泥,传统处理方式存在回收效率低、环境二次污染等弊端,应用超临界水气化含油污泥进行氢能回收,对含油污泥进行高效处理和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应用均匀设计方法研究超临界水的反应温度、反应压力、... 在原油采输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含油污泥,传统处理方式存在回收效率低、环境二次污染等弊端,应用超临界水气化含油污泥进行氢能回收,对含油污泥进行高效处理和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应用均匀设计方法研究超临界水的反应温度、反应压力、反应时间和物料比与最终单位污泥产氢量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反应结果拟合出它们之间的经验公式,分析超临界水反应参数对含油污泥气化制氢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通过均匀设计进行多元线性拟合在含油污泥气化实验中具有较好的可行性,拟合出的经验公式具有良好的预测性,单位污泥产氢量与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呈正相关,与物料比呈负相关,伴随压力的增加单位污泥产氢量先增加后减小。在反应参数为544℃、2.2MPa、150min、10%下,单位污泥产氢量最高为5.92mmol/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均匀设计 含油污泥 超临界水 气化 制氢 最优反应参数
下载PDF
大叶山楝中二萜类化学成分及其抗炎活性研究
5
作者 陈彦伍 秦天丽 +2 位作者 吴石丽 蒋华夷 何红平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4656-4662,共7页
目的研究大叶山楝Aphanamixis polystachya枝叶的化学成分及其抗炎活性。方法采用硅胶、C18反相硅胶、Sephadex LH-20凝胶及MCI等多种柱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结合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采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 目的研究大叶山楝Aphanamixis polystachya枝叶的化学成分及其抗炎活性。方法采用硅胶、C18反相硅胶、Sephadex LH-20凝胶及MCI等多种柱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结合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采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RAW 264.7巨噬细胞炎症模型,对化合物进行抗炎活性评价。结果从大叶山楝枝叶中分离得到11个二萜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4S)-4-[(E)-11-(15,15-dimethyl-14-oxo-14,15-dihydrofuran-12-yl)-11,18-dihydroxy-7-methyloct-6-en-5-yl]-3-methyl-1(4H)-furanone(1)、nemoralisin B(2)、aphapolin A(3)、nemoralisin G(4)、nemoralisin J(5)、nemoralisin I(6)、nemoralisin H(7)、nemoralisin D(8)、nemoralisin A(9)、aphanamene B(10)和反式植醇(11)。化合物11对LPS诱导的RAW 264.7细胞内NO的生成有微弱抑制作用,其半数抑制浓度(median inhibition concentration,IC50)值为428.7μmol/L。结论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命名为陵水暗罗素O(nemoralisin O);化合物3、8和11为首次从大叶山楝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1显示出微弱的抗炎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叶山楝 二萜 抗炎活性 陵水暗罗素O 反式植醇 aphapolin A nemoralisin D
原文传递
傣药黑皮跌打乙酸乙酯萃取物的抗炎镇痛作用及急性毒性观察
6
作者 藤丹 王祖慧 +4 位作者 洪清莹 刘帅 蒋华夷 杨锐 何红平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17期38-42,47,共6页
目的观察傣药黑皮跌打90%乙醇提取物(FPEE)乙酸乙酯萃取部位(FPEA)的抗炎镇痛作用及急性毒性。方法抗炎作用观察:ICR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及FPEA低、中、高剂量组,阳性对照组给予地塞米松灌胃,FPEA低、中、高剂量组... 目的观察傣药黑皮跌打90%乙醇提取物(FPEE)乙酸乙酯萃取部位(FPEA)的抗炎镇痛作用及急性毒性。方法抗炎作用观察:ICR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及FPEA低、中、高剂量组,阳性对照组给予地塞米松灌胃,FPEA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FPEA 200、400、800 mg/kg灌胃,空白组、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持续给药5 d。除空白组外,各组均通过右后足足跖皮下注射角叉菜胶水溶液致炎,于致炎后1、2、3、4、5、6 h测定各组小鼠右后足足容积,计算足肿胀度及足肿胀抑制率;ELISA法检测致炎6 h后小鼠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CR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及FPEA低、中、高剂量组,给药方法同上。采用二甲苯诱导小鼠耳肿胀,计算小鼠耳肿胀度及耳肿胀抑制率。镇痛作用观察:ICR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及FPEA低、中、高剂量组,除阳性对照药选用阿司匹林及元胡止痛片外,各组给药方式同上。腹腔注射冰醋酸观察小鼠30 min内扭体次数并计算疼痛抑制率;于末次给药后30、60、90、120 min,将小鼠置于恒温热板上,记录小鼠痛阈值。急性毒性观察:ICR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FPEE组、FPEA组,雌雄各半。FPEE组、FPEA组分别采用2000 mg/kg FPEE、FPEA灌胃,空白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记录小鼠14 d内体质量,观察结束后处死小鼠,计算心脏、肝脏、脾脏、肺、肾脏及胸腺器官指数。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阳性对照组致炎4、5、6 h后足肿胀度减轻,FPEA中、高剂量组致炎5、6 h后足肿胀度减轻(P均<0.05)。致炎6 h后,FPEA高剂量与阳性对照组肿胀抑制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血清IL-1β、IL-6及TNF-α水平均高于空白组,阳性对照组及FPEA低、中、高剂量组血清IL-6、TNF-α水平低于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及FPEA中、高剂量组血清IL-1β水平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皮跌打 乙酸乙酯部位 抗炎 镇痛 急性毒性
下载PDF
表面活性剂/有机碱二元体系对稠油O/W型乳状液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蒋华义 黄娜 +4 位作者 孙娜娜 靳凯斌 仇栋杰 张兰新 何凡敏 《油气储运》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986-992,共7页
为了在常温条件下有效输送高黏稠油,以分水率和降黏率为主要评价指标,开展稠油乳化实验,系统分析了表面活性剂类型与质量分数、有机碱类型与质量分数对稠油水包油(O/W)型乳状液的稳定性和流变性的影响规律和作用机理。结果表明:不同类... 为了在常温条件下有效输送高黏稠油,以分水率和降黏率为主要评价指标,开展稠油乳化实验,系统分析了表面活性剂类型与质量分数、有机碱类型与质量分数对稠油水包油(O/W)型乳状液的稳定性和流变性的影响规律和作用机理。结果表明:不同类型表面活性剂由于其结构不同,在油水界面上的吸附能力也不同,造成对稠油的乳化能力各异;表面活性剂OP-10与有机碱(EDA、TEOA、TIPA)复配时均可以产生协同效应,且OP-10与TEOA复配体系存在最佳质量分数,超过此质量分数,乳状液反而变得不稳定;综合分水率、降黏率、经济性、安全环保等特点,确定质量分数为0.75%OP-10与质量分数为0.25%TEOA为优选二元体系,该体系制备的乳状液具有很好的长效稳定性和抗硬水能力,乳状液24 h的分水率仅为29.8%,Ca2+摩尔浓度为0.02 mol/L时,乳状液6 h的分水率为19.4%,研究结果将为稠油乳化降黏输送技术的应用实践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图6,表3,参2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有机碱 分水率 降黏率 抗硬水能力
原文传递
基于科研思维培养的药物化学教学探索 被引量:4
8
作者 蒋华夷 杨锐 +2 位作者 车彦云 李艳平 何红平 《广东化工》 CAS 2022年第13期228-230,共3页
在“健康中国”背景下,如何满足社会对创新型药学人才的需求,是药物化学课程教学面临的一个重要难题。本文针对培养创新型药学人才的基础和关键环节,围绕药学专业本科生科研思维的培养,从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式等环节着手,充分利用问... 在“健康中国”背景下,如何满足社会对创新型药学人才的需求,是药物化学课程教学面临的一个重要难题。本文针对培养创新型药学人才的基础和关键环节,围绕药学专业本科生科研思维的培养,从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式等环节着手,充分利用问题驱动、线上线下相结合等多种教学模式,结合药物发现史、最新研究进展及相关课题设计的引入,多渠道探索培养学生科研思维的方法和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化学 本科生 科研思维 教学内容 教学方式
下载PDF
平行连杆式变形翼结构设计及分布式驱动配置 被引量:4
9
作者 王云飞 肖洪 +4 位作者 杨广 蒋华毅 刘荣强 丁江民 郭宏伟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65-72,共8页
为提高飞机飞行效率和多任务适应能力,设计一种兼顾高低速工况的变形翼骨架,并研究变形翼内部分布式驱动器的位置优化和数量布置问题。基于翼肋摆动变形方式,设计变弦长、变后掠、变面积、变展弦比的平行连杆式变形翼机构,以单元尺寸为... 为提高飞机飞行效率和多任务适应能力,设计一种兼顾高低速工况的变形翼骨架,并研究变形翼内部分布式驱动器的位置优化和数量布置问题。基于翼肋摆动变形方式,设计变弦长、变后掠、变面积、变展弦比的平行连杆式变形翼机构,以单元尺寸为参数,对翼肋摆动程度与展弦比进行分析,得到机翼参数变化曲线;以包含机翼骨架、驱动器和柔性蒙皮的单元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验法测定柔性蒙皮的等效弹簧刚度,并基于虚功原理,采用准静态力学分析方法,得到单元的力学模型,以单元变形量为目标优化函数,通过matlab优化工具箱fmincon函数求解,得到最优驱动器位置和蒙皮初始状态,并进行实验验证;采用Ansys软件模拟多个单元机构运动与弹性变形的耦合作用,得到多种驱动器布局下机构的最终平衡状态;设计了变形翼详细结构,完成了样机加工装配。结果表明:机翼平衡时的变形量与驱动器布局和结构刚度有关,当机翼结构刚度增强时,分布式驱动与单个驱动所做的变形量均收敛在理想值。采用分布式驱动会最大化变形量,更适合低刚度结构机翼,设计的变形翼样机可以实现连续变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形翼 平行连杆 顺气流优势 分布式驱动 优化布置
下载PDF
水预润湿对液体管道流动阻力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齐红媛 梁爱国 +3 位作者 蒋华义 种新民 敬加强 王玉龙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6-41,共6页
为了探讨水预润湿历史对液体流动阻力特性的影响,选取26#白油为实验液体、自来水为预润湿液体,采用接触角测定仪和循环管路实验平台,分别测量了白油在304不锈钢管和有机玻璃管水预润湿前后的接触角以及水预润湿条件下两种管段内的流量... 为了探讨水预润湿历史对液体流动阻力特性的影响,选取26#白油为实验液体、自来水为预润湿液体,采用接触角测定仪和循环管路实验平台,分别测量了白油在304不锈钢管和有机玻璃管水预润湿前后的接触角以及水预润湿条件下两种管段内的流量和压降。实验结果表明,白油在水预润湿304不锈钢管的接触角远大于未预润湿时,相同流量下的压降和摩阻系数均比未预润湿时小;而白油在水预润湿有机玻璃管的接触角反而不如水在其表面的接触角,相同流量下的压降和摩阻系数均比未预润湿时大。由此可见,水预润湿历史对流动阻力的影响与液-液-固界面接触角的大小相关,并非均有益于减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触角 预润湿 摩阻系数 流体力学 管道
下载PDF
三种钢基疏水表面微观形貌的分形特征及其对润湿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蒋华义 刘梅 +4 位作者 齐红媛 梁爱国 王玉龙 孙娜娜 武哲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313-1319,共7页
采用化学刻蚀与低表面能物质修饰相结合的方法,通过调控刻蚀时间在304不锈钢、X80管线钢和45#钢表面构造不同的微观形貌;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采集不同材料表面的微观形貌,并采用接触角测量仪测量其润湿性能;应用Matlab软件编程计算分形参... 采用化学刻蚀与低表面能物质修饰相结合的方法,通过调控刻蚀时间在304不锈钢、X80管线钢和45#钢表面构造不同的微观形貌;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采集不同材料表面的微观形貌,并采用接触角测量仪测量其润湿性能;应用Matlab软件编程计算分形参数.结果表明,3种材料构造的疏水表面均具有分形特征,且最佳刻蚀时间为30 min,此时多重分形谱子集维数最大值最靠左,对应的奇异性指数最小,表征表面微观形貌的分形维数也达到最大值;分形维数与接触角线性拟合效果优良,接触角随分形维数的增大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观形貌 分形维数 多重分形谱 接触角 润湿性
下载PDF
碱对镀锌铁表面CaCO_3污垢生长特性的影响机理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蒋华义 蔡航航 +3 位作者 梁爱国 张定周 孙娜娜 种新民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70-178,共9页
为解决因水结垢造成的管线堵塞问题,提出了变被动结垢为主动结垢的思路。针对某油田注入水,以镀锌铁为研究基质,综合动态模拟剪切实验以及SEM、EDS和浊度测试,探究碱类型和浓度对CaCO_3污垢生长特性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5种常用碱——... 为解决因水结垢造成的管线堵塞问题,提出了变被动结垢为主动结垢的思路。针对某油田注入水,以镀锌铁为研究基质,综合动态模拟剪切实验以及SEM、EDS和浊度测试,探究碱类型和浓度对CaCO_3污垢生长特性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5种常用碱——碳酸钠Na_2CO_3、碳酸氢钠NaHCO_3、三乙醇胺TEOA、氢氧化钙Ca(OH)_2和氧化钙CaO对污垢结垢量、失钙率及结垢诱导期影响各异,其中Na_2CO_3对失钙速率影响显著,而CaO对结垢速率影响较为明显。其次,不同碱促使污垢形成不同的晶型晶貌,其中方块状和层状垢物易于在材料表面堆积,即有利于结垢。最后,碱浓度对污垢生长影响具有双重性,存在抑垢和促垢浓度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镀锌铁 结垢 失钙率 晶型晶貌
下载PDF
斑籽木地上部分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蒋华夷 卢光衣 +4 位作者 李怡欢 张倩茹 藤丹 杨锐 何红平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22年第12期55-59,共5页
采用正相硅胶柱色谱、MCI柱色谱、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等方法对斑籽木地上部分90%乙醇提取物中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离纯化,并对其结构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从斑籽木地上部分90%乙醇提取物中共分离得到9个化... 采用正相硅胶柱色谱、MCI柱色谱、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等方法对斑籽木地上部分90%乙醇提取物中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离纯化,并对其结构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从斑籽木地上部分90%乙醇提取物中共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金色酰胺醇酯(Ⅰ)、吲哚醛(Ⅱ)、吲哚-3-甲酸乙酯(Ⅲ)、(24S)-ethylcholesta-5,22(E),25-trien-3β-ol(Ⅳ)、β-谷甾醇(Ⅴ)、胡萝卜苷(Ⅵ)、β-胡萝卜素(Ⅶ)、对羟基苯甲醇(Ⅷ)、2,5-二羟基苯甲酸(Ⅸ),其中化合物Ⅰ、Ⅱ、Ⅲ、Ⅳ、Ⅶ、Ⅷ、Ⅸ为首次从斑籽木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籽木 地上部分 化学成分 分离 结构鉴定
下载PDF
采气管线中涡流工具携液效果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2
14
作者 何鹏 蒋华义 +1 位作者 梁裕如 胡耀强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59-66,共8页
为了解涡流工具能否在采气管线中起到增强气体携液能力,改善管线低洼处积液的作用,运用CFD软件建立了采气管线有、无涡流工具下的气液两相流场模型,采用数值计算结合理论分析,对比研究了采气管线有、无涡流工具时流场的速度、压力及持... 为了解涡流工具能否在采气管线中起到增强气体携液能力,改善管线低洼处积液的作用,运用CFD软件建立了采气管线有、无涡流工具下的气液两相流场模型,采用数值计算结合理论分析,对比研究了采气管线有、无涡流工具时流场的速度、压力及持液率分布,并分析了涡流工具对采气管线倾角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涡流工具可有效改变气液两相流型,减弱涡流工具下游管线压力梯度波动,降低管线上倾积液段的持液率,提高气相携液能力;同时在相同气体流速下,涡流工具可以提高采气管线的临界倾角,避免液相回流产生积液。研究结果可为涡流工具有效提高采气管线中气体携液能力以及涡流工具在采气管线中的推广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流工具 涡流携液 采气管线 临界倾角
下载PDF
变后掠翼柔性复合蒙皮面外弯曲性能建模与验证
15
作者 蒋华毅 丁江民 +4 位作者 肖洪 杨广 王云飞 刘荣强 郭宏伟 《大连交通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2期73-77,共5页
基于超弹性材料结构稳定性差以及面外刚度低等缺陷,研究了一种适用于变后掠翼,能够实现剪切变形的柔性复合蒙皮.以连续梁理论为基础,对蒙皮结构开展了安装模块设计和承载挠度参数化分析.利用ABAQUS软件进行了多组蒙皮的三维建模和有限... 基于超弹性材料结构稳定性差以及面外刚度低等缺陷,研究了一种适用于变后掠翼,能够实现剪切变形的柔性复合蒙皮.以连续梁理论为基础,对蒙皮结构开展了安装模块设计和承载挠度参数化分析.利用ABAQUS软件进行了多组蒙皮的三维建模和有限元分析,仿真结果与理论值对比发现,二者趋势一致,吻合程度高.进一步开展了蒙皮面外弯曲试验测试,结果表明:试验数据与理论值相对误差低于20%,可有效验证所推导理论模型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后掠翼 剪切变形 面外弯曲 参数化分析
下载PDF
环向裂缝缺陷管道带压密封的安全注剂压力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玉龙 蒋华义 +2 位作者 费新玲 孙娜娜 齐傲江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14-119,共6页
为了提高注剂式带压密封技术在管道维抢修作业过程中的安全性和成功率,采用实验和ANSYS仿真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含环向裂缝缺陷管道的安全注剂压力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和计算,研究环向裂缝长度、管径和运行压力对注剂密封过程中缺陷管道... 为了提高注剂式带压密封技术在管道维抢修作业过程中的安全性和成功率,采用实验和ANSYS仿真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含环向裂缝缺陷管道的安全注剂压力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和计算,研究环向裂缝长度、管径和运行压力对注剂密封过程中缺陷管道所受到的最大等效应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环向裂缝长度的增加,缺陷管道的最大等效应力减小,安全注剂压力减小;随着管径的增大,注剂压力呈现先减小后增加的趋势;管道运行压力越大,其泄漏量就越大,所需要的注剂压力也越高。所建立的有限元分析模型的分析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模型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剂式带压密封技术 环向裂缝 安全注剂压力 等效应力
下载PDF
油气管道维抢修密封卡具的安全检测与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梁爱国 蒋华义 +2 位作者 史建英 王玉龙 李丽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28-133,共6页
针对油气管道维抢修所使用密封卡具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提出了1种密封卡具的安全检测方法,并设计了检测平台。检测平台主要由管段夹持装置、密封卡具组件、实验管段、液压注剂系统以及压力测量系统等构成;检测方法包括密封... 针对油气管道维抢修所使用密封卡具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提出了1种密封卡具的安全检测方法,并设计了检测平台。检测平台主要由管段夹持装置、密封卡具组件、实验管段、液压注剂系统以及压力测量系统等构成;检测方法包括密封卡具的出厂强度检验、密封性能测试以及安全施工压力测试,通过检测来确保施工过程中密封卡具的安全稳定性及密封作业的成功率;在新疆油田采油一厂进行了现场应用,对泄漏管段进行现场勘测后设计加工了适用的密封卡具,对该卡具进行了室内安全检验,并依据注剂式密封技术的相关标准在现场实施了带压密封作业。研究结果表明:所加工密封卡具的强度、密封性能安全可靠,现场安全注剂压力不应超过22 MPa,管道未发生二次破坏,密封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压密封卡具 管段夹持装置 强度检验 密封性能 安全施工压力
下载PDF
场强值对高频电磁场脱水效果的仿真研究
18
作者 魏爱军 蒋华义 +1 位作者 何鹏 张书勤 《电子科技》 2018年第7期51-54,共4页
文中通过模拟乳状液中水滴的分布建立仿真模型,计算不同电压大小下水滴的场强值。根据计算结果结合室内实验,分析乳状液场强值对高频电磁场脱水效果的影响。通过将乳状液微观模型的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相比对,指出了场强值对乳状液脱水... 文中通过模拟乳状液中水滴的分布建立仿真模型,计算不同电压大小下水滴的场强值。根据计算结果结合室内实验,分析乳状液场强值对高频电磁场脱水效果的影响。通过将乳状液微观模型的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相比对,指出了场强值对乳状液脱水率的作用影响是通过改变乳状液温度场进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电磁场 乳状液 脱水 场强值 仿真
下载PDF
两性表面活性剂/聚合物对稠油水包油型乳状液分水率和降黏率的影响 被引量:11
19
作者 孙娜娜 蒋华义 +3 位作者 解亚鹏 张兰新 黄娜 靳凯斌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00-606,共7页
为了有效地在常温条件下输送稠油,系统分析了表面活性剂和聚合物的类型及其含量对稠油水包油(O/W)型乳状液分水率和降黏率的影响规律及作用机理。实验结果表明:由质量分数为1.0%的两性表面活性剂CAB-35制备的稠油O/W型乳状液稳定性较好... 为了有效地在常温条件下输送稠油,系统分析了表面活性剂和聚合物的类型及其含量对稠油水包油(O/W)型乳状液分水率和降黏率的影响规律及作用机理。实验结果表明:由质量分数为1.0%的两性表面活性剂CAB-35制备的稠油O/W型乳状液稳定性较好,3h内的分水率为10.0%,降黏率超过98%;随着CAB-35质量分数的增加,乳状液分水率先急剧降低后趋近于稳定,降黏率减小、但均在96%以上。为了进一步提高乳状液的稳定性,分别向CAB-35溶液中加入非离子聚丙烯酰胺PAM、阴离子聚丙烯酰胺HPAM、阳离子聚丙烯酰胺CPAM和两性离子聚丙烯酰胺ACPAM。结果显示:当两性表面活性剂的质量分数较低时,加入聚合物后,乳状液的分水率明显降低,且4种聚合物对乳状液分水率的影响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ACPAM、CPAM、HPAM、PAM,降黏率均超过96%;随着HPAM含量的增加,乳状液的分水率减小,降黏率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状液 分水率 降黏率 表面活性剂 聚合物
下载PDF
斑籽木乙酸乙酯萃取部位的体内外抗炎作用及机制
20
作者 杨锐 卢光衣 +3 位作者 张倩茹 陈帅 何红平 蒋华夷 《山东医药》 CAS 2023年第7期42-46,共5页
目的探讨斑籽木乙酸乙酯萃取部位(BSEA)的体内外抗炎作用及机制。方法将48只雌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及BSEA高、中、低剂量组。阳性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400 mg/kg灌胃,BSEA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给予176、88、44 m... 目的探讨斑籽木乙酸乙酯萃取部位(BSEA)的体内外抗炎作用及机制。方法将48只雌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及BSEA高、中、低剂量组。阳性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400 mg/kg灌胃,BSEA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给予176、88、44 mg/kg浸膏灌胃,模型组给予等体积0.5%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灌胃,均每天1次,连续灌胃5 d。用角叉菜胶制备小鼠足跖肿胀模型,以足跖肿胀度、足跖肿胀抑制率为观察指标,分析BSEA的体内抗炎作用;对BSEA进行分离纯化,根据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观察化合物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RAW264.7巨噬细胞内一氧化氮(NO)生成的抑制作用,评价单体成分的体外抗炎活性;用分子对接技术分析活性成分的抗炎作用机制。结果连续灌胃给药5 d,小鼠未出现异常,表明受试样品在实验所设定的剂量条件下对小鼠的正常生命活动无影响。与模型组比较,阳性对照组、BSEA高剂量组、BSEA中剂量组足肿胀度低(P均<0.05);与阳性对照组比较,BSEA中、低剂量组足肿胀度高(P均<0.05),而高剂量组足肿胀度与阳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对照组及BSEA高、中、低剂量组肿胀抑制率分别为45.56%、35.57%、27.24%、14.19%。从斑籽木BSEA中分离得到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2,3-反式-6,7,4′-三甲氧基黄烷醇(1)、α-亚麻酸(2)、亚麻酸甲酯(3)、甘油亚麻酸酯(4);化合物2对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内NO的生成有一定抑制作用,半数抑制浓度为(22.79±1.48)μmol/L,且其与炎症相关靶标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过氧化物酶体增长物激活受体α(PPARα)、核转录因子-κB(NF-κB)、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具有较好的亲和力,结合能分别为-7.3、-6.7、-6.4、-6.2、-5.9 kCal/mol。结论BSEA具有较好的体内外抗炎作用,首次从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4,化合物2具有潜在的抗炎作用,其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籽木 乙酸乙酯萃取部位 体内抗炎作用 体外抗炎作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