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考虑损伤的修正梯度弹性理论
1
作者
赵冰
刘韬
+2 位作者
贺剑辉
朱浩睿
李威
《应用数学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999-1008,共10页
梯度弹性理论在描述材料微结构起主导作用的力学行为时具有显著优势,将其与损伤理论相结合,可在材料破坏研究中考虑微结构的影响.基于修正梯度弹性理论,将应变张量、应变梯度张量和损伤变量作为Helmholtz自由能函数的状态变量,并在自然...
梯度弹性理论在描述材料微结构起主导作用的力学行为时具有显著优势,将其与损伤理论相结合,可在材料破坏研究中考虑微结构的影响.基于修正梯度弹性理论,将应变张量、应变梯度张量和损伤变量作为Helmholtz自由能函数的状态变量,并在自然状态附近对自由能函数作Taylor展开,进而由热力学基本定律,推导出修正梯度弹性损伤理论本构方程的一般形式.编制有限元程序,模拟土样损伤局部化带的发展演化过程.结果表明,修正梯度弹性损伤理论消除了网格依赖性;损伤局部化带不是与损伤同时发生,而是在损伤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再逐渐显现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局部化
应变梯度
内部特征长度
网格依赖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CPT原子钟参数设计及其光谱实验研究
2
作者
陈大勇
廉吉庆
+2 位作者
涂建辉
翟浩
刘苏民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2254-2258,共5页
通过建立被动型CPT铯原子钟的理论模型,开展CPT信号与铯原子气室特性参量间关系的仿真分析和研究,建立铯原子气室设计及分析方法,得到了被动型CPT铯原子钟最佳设计参数,直径10mm、长度10mm、缓冲气体为N2的圆柱形铯原子气室,最佳工作参...
通过建立被动型CPT铯原子钟的理论模型,开展CPT信号与铯原子气室特性参量间关系的仿真分析和研究,建立铯原子气室设计及分析方法,得到了被动型CPT铯原子钟最佳设计参数,直径10mm、长度10mm、缓冲气体为N2的圆柱形铯原子气室,最佳工作参数为:工作温度为320K、气体压强值50Torr。并经多波长多普勒吸收光谱、CPT信号锁定及频率稳定度测试等实验,验证了理论模型的正确性,为开展高性能芯片级CPT铯原子钟的设计、参数优化提供了一种研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PT原子钟
设计
光谱实验
研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考虑损伤的修正梯度弹性理论
1
作者
赵冰
刘韬
贺剑辉
朱浩睿
李威
机构
长沙理工大学土木与建筑学院
出处
《应用数学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999-1008,共10页
基金
岩土力学与地质环境保护重庆市重点实验室基金(CKLG-GP2013-01)
文摘
梯度弹性理论在描述材料微结构起主导作用的力学行为时具有显著优势,将其与损伤理论相结合,可在材料破坏研究中考虑微结构的影响.基于修正梯度弹性理论,将应变张量、应变梯度张量和损伤变量作为Helmholtz自由能函数的状态变量,并在自然状态附近对自由能函数作Taylor展开,进而由热力学基本定律,推导出修正梯度弹性损伤理论本构方程的一般形式.编制有限元程序,模拟土样损伤局部化带的发展演化过程.结果表明,修正梯度弹性损伤理论消除了网格依赖性;损伤局部化带不是与损伤同时发生,而是在损伤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再逐渐显现出来.
关键词
损伤局部化
应变梯度
内部特征长度
网格依赖性
Keywords
damage localization
strain gradient
internal length scale
mesh dependence
分类号
O346.5 [理学—固体力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CPT原子钟参数设计及其光谱实验研究
2
作者
陈大勇
廉吉庆
涂建辉
翟浩
刘苏民
机构
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
空间量子频标技术核心专业实验室
真空技术与物理重点实验室
出处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2254-2258,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1471183)资助
文摘
通过建立被动型CPT铯原子钟的理论模型,开展CPT信号与铯原子气室特性参量间关系的仿真分析和研究,建立铯原子气室设计及分析方法,得到了被动型CPT铯原子钟最佳设计参数,直径10mm、长度10mm、缓冲气体为N2的圆柱形铯原子气室,最佳工作参数为:工作温度为320K、气体压强值50Torr。并经多波长多普勒吸收光谱、CPT信号锁定及频率稳定度测试等实验,验证了理论模型的正确性,为开展高性能芯片级CPT铯原子钟的设计、参数优化提供了一种研究方法。
关键词
CPT原子钟
设计
光谱实验
研究
Keywords
CPT clock
Design
Spectral experimental
Study
分类号
TN29 [电子电信—物理电子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考虑损伤的修正梯度弹性理论
赵冰
刘韬
贺剑辉
朱浩睿
李威
《应用数学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CPT原子钟参数设计及其光谱实验研究
陈大勇
廉吉庆
涂建辉
翟浩
刘苏民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