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深时重大生物和气候事件与全球变化:进展与挑战 被引量:4
1
作者 沈树忠 张飞飞 +11 位作者 王文倩 王向东 樊隽轩 陈吉涛 王博 曹剑 杨石岭 张华 李高军 邓涛 李献华 陈骏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68-285,共18页
地球自5.4亿年前现代生态系统形成至今,发生了多次与碳循环扰动有关的重大气候事件.这些事件的触发机制、发展过程、环境变化及其伴随的生物响应型式为科学评估当今全球变化背景下生物多样性现状提供重要借鉴.然而,古-今生态系统变化时... 地球自5.4亿年前现代生态系统形成至今,发生了多次与碳循环扰动有关的重大气候事件.这些事件的触发机制、发展过程、环境变化及其伴随的生物响应型式为科学评估当今全球变化背景下生物多样性现状提供重要借鉴.然而,古-今生态系统变化时间尺度大不相同,高分辨率关键环境因子(温度、CO_(2)、降雨量、海洋氧化还原条件等)在深时记录中亦难以获取,深时海陆生物多样性模式尚缺乏高分辨率记录.因此,当今全球变化与深时记录对比存在巨大鸿沟.地球5.4亿年以来大部分时间处于两极无冰的温室状态,期间伴随多次极冷和极热气候事件,但地球深时重大生物演化和气候事件的关系复杂.生物多样性在变冷的奥陶纪早期、晚古生代大冰期、晚新生代大冰期以及中-晚三叠世和白垩纪热室期均呈现稳定增加,而在奥陶纪末冰期快速降温期间和二叠纪末、三叠纪末、白垩纪末火山排气作用导致的快速升温过程中急剧下降.地质时期生物多样性对气候变化的不同响应型式表明,生物多样性变化的根本驱动因素可能不是简单的温度、大气CO_(2)浓度等环境因子的背景值高或低,而是环境因子的变化速率(环境变率).变率较小,环境相对稳定,生物有足够的时间适应环境变化,生物多样性不会丧失,甚至繁盛.反之,若环境因子变率过大,超出了生态系统的承受力,生物来不及适应,生物多样性就会显著降低,甚至引发大灭绝.已有模拟和计算表明,当今地球碳排放的速度有可能超过了地质历史时期任何一次生物大灭绝事件.因此,避免环境突变事件和生物大灭绝的再次发生成为政界、科学界和普通民众关注的焦点.打通地球多圈层界限,开展古-今地质记录、冷-热极端气候、海-陆生态系统和长-短时间尺度的综合对比研究,并通过建立适用于深时的地球系统模型,模拟重大生物和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时极端气候 重大生物事件 环境变率 全球变化 地球系统模拟
原文传递
Laboratory demonstration of geopotential measurement using transportable optical clocks 被引量:1
2
作者 刘道信 曹健 +6 位作者 袁金波 崔凯枫 袁易 张平 晁思嘉 舒华林 黄学人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1期272-277,共6页
We report an experimental demonstration of geopotential difference measurement using a pair of transportable ^(40)Ca^(+) optical clocks(TOC-729-1 and TOC-729-3)in the laboratory,each of them has an uncertainty of 1.3&... We report an experimental demonstration of geopotential difference measurement using a pair of transportable ^(40)Ca^(+) optical clocks(TOC-729-1 and TOC-729-3)in the laboratory,each of them has an uncertainty of 1.3×10^(−17) and an instability of 4.8×10^(−15)/√τ.Referenced to a stationary clock of TOC-729-1,the geopotential difference measurements are realized by moving TOC-729-3 to three different locations and the relevant altitude differences are measured with uncertainties at the level of 20 cm.After correcting the systematic shifts(including gravitational red shift),the two-clock frequency difference is measured to be–0.7(2.2)×10^(−17),considering both the statistic(1.0×10^(−17))and the systematic(1.9×10^(−17))uncertainties.The frequency difference between these two clocks is within their respective uncertainties,verifying the reliability of transportable ^(40)Ca^(+) optical clocks at the low level of 10^(−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opotential difference measurement transportable optical clock repeatability evaluation of clocks
下载PDF
油源对比微量元素新指标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景坤 曹剑 +5 位作者 施春华 胡文瑄 王小林 姚素平 唐勇 向宝力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247-1265,共19页
油源对比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示踪是油气地球化学领域的前沿科学问题.以准噶尔盆地二叠系风城组碱湖含油气系统为例,对此进行了探索研究.通过对烃源岩和原油样品的微量元素组成进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 油源对比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示踪是油气地球化学领域的前沿科学问题.以准噶尔盆地二叠系风城组碱湖含油气系统为例,对此进行了探索研究.通过对烃源岩和原油样品的微量元素组成进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ICP-MS)分析和系统对比,发现检出的33个常见微量元素中,过渡族金属元素(Ti、V、Cr、Ni、Cu、Zn、Mn和Zr)、碱土金属元素(Sr和Ba)和非金属元素(B和As)在烃源岩与原油间具有较好的继承性,展示出油源对比和示踪意义,但由源到油,元素含量下降0.3~1141倍,差异富集特征显著,表明不能直接简单应用于油源对比.分析认为,微量元素从源到油的差异富集主要受控于微量元素以有机络(螯)合物或无机盐离子形式在有机质成烃演化与成藏过程中的动态分配.Ni和部分V以N–Ni/V键合于卟啉化合物,受油气运移影响小,相对稳定;大部分V以难溶矿物相赋存,油气初次运移时优先富集于烃源岩;Cr、Cu和Zn与有机酸中O/S原子络合,但在油气二次运移过程中化学键容易破裂;Mn、Zr、Ti、Sr和Ba主要以矿物相赋存于烃源岩中,在油气运移中以离子形式存在,易受油-岩相互作用发生离子交换;B以矿物相赋存于烃源岩中,但在初次运移时易与有机酸络合且受二次运移影响有限;As主要以砷化物或砷酸根离子赋存,受二次运移影响较大.据此,Ni、V、B、Cr、Cu、Zn和As具有较好的示踪意义,形成了4组参数:Ni含量进行油源对比、V/Ni和Ni/B示踪初次运移、Cr–Cu+Zn–As三端元图示踪二次运移.油气形成演化过程中的元素地球化学行为复杂,可在深入剖析后遴选有效参数应用于油气示踪,是经典有机地球化学方法的有效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示踪 有机-无机相互作用 有机络(螯)合物 碱湖 风城组 准噶尔盆地
原文传递
Sympathetic electromagnetically induced transparency ground state cooling of a~(40)Ca^(+)–~(27)Al^(+)pair in an~(27)Al^(+)clock
4
作者 孙成龙 崔凯枫 +5 位作者 晁思嘉 魏远飞 袁金波 曹健 舒华林 黄学人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5期365-370,共6页
We report on electromagnetically induced transparency cooling of ^(40)Ca^(+)to sympathetically cool the threedimensional secular modes of motion in a ^(40)Ca^(+)–^(27)Al^(+)two-ion pair near the ground state.We obser... We report on electromagnetically induced transparency cooling of ^(40)Ca^(+)to sympathetically cool the threedimensional secular modes of motion in a ^(40)Ca^(+)–^(27)Al^(+)two-ion pair near the ground state.We observe simultaneous ground state cooling across all radial modes and axial modes of a ^(40)Ca^(+)–^(27)Al^(+)ion pair,occupying a broader cooling range in frequency space over 3 MHz.The cooling time is observed to be less than 1 ms.The mean phonon number and heating rates of all motional modes are measured.This study is not only an important step for reducing the secular motion time-dilation shift uncertainty and uptime ratio of ^(27)Al^(+)optical clock,but also essential for high-fidelity quantum simulations and quantum information processors using trapped 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ympathetic electromagnetically induced transparency cooling trapped ions motional ground state ~(27)Al^(+)optical clock
下载PDF
直肠腺癌新辅助放化疗疗效影响因素及病理完全缓解对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赵稳 李智 +4 位作者 杜记涛 赵卫杰 陈广龙 曹建 万相斌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8-13,共6页
目的:探讨直肠腺癌新辅助放化疗(neoadjuvant chemoradiotherapy,NCRT)后病理完全缓解(pathologic complete response,pCR)的影响因素及pCR对生存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98例直肠腺癌N... 目的:探讨直肠腺癌新辅助放化疗(neoadjuvant chemoradiotherapy,NCRT)后病理完全缓解(pathologic complete response,pCR)的影响因素及pCR对生存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98例直肠腺癌NCRT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临床病理特征与pCR的关系以及pCR对预后的影响。结果:98例患者NCRT后19例(19.4%)获得pCR。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前淋巴结转移情况、治疗前CEA水平、肿瘤大小、肿瘤侵犯肠壁周径程度以及KRAS基因状态与直肠腺癌NCRT后pCR相关。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显示,治疗前CEA≤5μg/L(OR=4.095,95%CI:1.131~14.823,P=0.032)和肿瘤侵犯肠壁周径(≤1/2)(OR=3.268,95%CI:1.015~10.527,P=0.047)是影响直肠腺癌NCRT后pCR的独立因素。生存分析显示非pCR患者的3年无病生存率(disease-free survival,DFS)为71.1%,显著低于pCR患者100%(P<0.05);两者3年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分别为100%和88.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前检测CEA以及评估肿瘤侵犯肠壁周径程度有助于预测直肠腺癌NCRT后pCR率,提示两者可作为新辅助放化疗疗效的评价指标,并指导临床进行个体化治疗。与pCR患者相比,非pCR直肠癌患者DFS较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新辅助放化疗 病理完全缓解 预后
下载PDF
表面金属热渗辅助钎焊C/SiC-Nb接头界面增强机制 被引量:3
6
作者 霸金 亓钧雷 +2 位作者 李航 曹健 冯吉才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8-127,共10页
针对碳纤维增强碳化硅复合材料(C/SiC)与Nb金属钎焊接头存在残余应力高导致连接强度下降的难题,借助反应扩散机制对C/SiC复合材料表面进行改性,成功制备了纤维增强热渗区,降低了钎焊接头的残余应力,实现了界面结构强化,获得了高质量钎... 针对碳纤维增强碳化硅复合材料(C/SiC)与Nb金属钎焊接头存在残余应力高导致连接强度下降的难题,借助反应扩散机制对C/SiC复合材料表面进行改性,成功制备了纤维增强热渗区,降低了钎焊接头的残余应力,实现了界面结构强化,获得了高质量钎焊连接接头.本研究选用的热渗金属Ni-Cr-Si合金可在C/SiC复合材料表面充分润湿,为扩散的快速充分进行奠定了基础;之后探究了热渗工艺对热渗深度及界面结构的影响规律,实现了任意深度热渗区的可控制备.用AgCuTi钎料对热渗处理后的C/SiC复合材料与Nb进行了钎焊连接,钎焊接头的典型界面结构可表示为:C/SiC/Cf+Ni_(2)Si+Cr_(3)Ni_(2)Si+Cr_(23)C_(6)/Ag(s,s)+(Cu,Ni)/Nb.本研究从残余应力的调控与界面结构改善所引导的第二相强化等方面,详细阐述了热渗工艺对接头的界面强化机制.热渗区热膨胀系数介于复合材料与钎料之间,形成属性梯度过渡,有效缓解了接头高残余应力.热渗区钎料的连接由Cu、Ni互扩散实现,替代原位脆性化合物反应层;碳纤维与弥散分布碳化物起到的第二相增强作用,有效提高区域断裂强度,裂纹断裂路径也随之延长,接头强度获得进一步提升.在热渗深度为77μm时,接头平均抗剪切强度可提升至115.2 MPa,相比未热渗接头提高了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钎焊 热渗 残余应力 剪切强度
原文传递
青海省黑颈鹤的研究、生态分布与保护现状 被引量:2
7
作者 李继荣 曹建 +3 位作者 杨芳 李卓 王稳 李来兴 《Zoological Research》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01期76-79,共4页
青海省是黑颈鹤(Grus nigricollis)模式标本的采集地,该地区有关黑颈鹤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青海省也是最早人工繁殖黑颈鹤成功的地方。由于其独特的高原地貌,青海省成为黑颈鹤较为优越的繁殖栖息地。除东部的农业区外,黑颈鹤繁殖... 青海省是黑颈鹤(Grus nigricollis)模式标本的采集地,该地区有关黑颈鹤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青海省也是最早人工繁殖黑颈鹤成功的地方。由于其独特的高原地貌,青海省成为黑颈鹤较为优越的繁殖栖息地。除东部的农业区外,黑颈鹤繁殖栖息地几乎遍布全省。同时,青海省建立了庞大的湿地自然保护区,面积约20万km2,占全省国土面积的2/7。然而,目前已知的黑颈鹤繁殖对还不到200对,大量的繁殖对分布信息还需要继续进行调查。人类在黑颈鹤繁殖栖息地的活动加剧,对黑颈鹤保护研究支持力度的欠缺以及在湿地调查和监测中,相关人员缺乏专业培训等现象,是日后需要重视和解决的首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颈鹤 生态分布 保护现状 青海
下载PDF
内控彰显价值——基于新冠肺炎疫情外生事件的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舒伟 陈伟昌 +1 位作者 曹健 林斌 《当代会计评论》 2021年第1期18-36,共19页
内部控制的成本与收益一直是学术界和实务界争论的焦点问题。2020年初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为我们检验上述问题提供了一个理想的外生环境。本文运用事件研究法,考察了在疫情期间不同内部控制质量下企业的市场表现... 内部控制的成本与收益一直是学术界和实务界争论的焦点问题。2020年初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为我们检验上述问题提供了一个理想的外生环境。本文运用事件研究法,考察了在疫情期间不同内部控制质量下企业的市场表现,发现企业内部控制质量与事件窗口期内的累计超额收益率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并且在受疫情冲击程度较高的地区,以及在主营业务受疫情影响相对较强的企业中,二者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更加显著。本文进一步从内部治理结构和外部治理环境视角研究发现,在非国有企业中,内部控制质量与事件窗口期内的累计超额收益率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更加显著;在市场化程度高的地区及政府透明度低的企业存在同样的情况。本文的研究为内部控制的成本与收益之争提供了更为直接的经验证据,也为进一步推动以内部控制为抓手提升我国企业风险防控能力提供了相应的政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肺炎 内部控制 企业价值 市场反应
原文传递
Reliable and Efficient Long-Term Social Media Monitoring
9
作者 jian cao Nicholas Adams-Cohen R. Michael Alvarez 《Journal of Computer and Communications》 2021年第10期97-109,共13页
Social media data is now widely used by many academic researchers. However, long-term social media data collection projects, which most typically involve collecting data from public-use APIs, often encounter issues wh... Social media data is now widely used by many academic researchers. However, long-term social media data collection projects, which most typically involve collecting data from public-use APIs, often encounter issues when relying on local area network servers (LANs) to collect high-volume streaming social media data over long periods of time. In this paper, we present a cloud-based data collection, pre-processing, and archiving infrastructure, and argue that this system mitigates or resolves the problems most typically encountered when running social media data collection projects on LANs at minimal cloud-computing costs. We show how this approach works in different cloud computing architectures, and how to adapt the method to collect streaming data from other social media platforms. The contribution of our research li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methodologies that researchers can use to monitor and analyze phenomena including how public opinion and public discourse change in response to events, monitoring the evolution and change of misinformation campaigns, and studying how organizations and entities change how they present and frame information onli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cial Media Cloud Computing TWITTER Time Series
下载PDF
The Short-Term Effect of Online Violent Stimuli on Aggression
10
作者 Jingjin Tian Qian Zhang +1 位作者 jian cao Philip Rodkin 《Open Journal of Medical Psychology》 2016年第2期35-42,共8页
The significance of this study was to find whether violent stimuli exposure could escalate the following levels of aggression in order to better cultivate aggression education among contemporary undergraduates in Chin... The significance of this study was to find whether violent stimuli exposure could escalate the following levels of aggression in order to better cultivate aggression education among contemporary undergraduates in China. This study mainly tested the effects of violent stimuli on aggression by employing modified Stroop task. A total of 188 undergraduates participated in this study. Results showed that undergraduates exposing to violent stimuli exhibited high levels of aggression, whereas undergraduates who exposed to non-violent stimuli displayed low levels of aggression. Specifically, males, but not females, manifested high levels of aggression after exposure to violent stimuli. Moreover, viewers with high-aggressiveness (HA), but not with moderate-aggressiveness (MA) and low-aggressiveness (LA), showed high levels of aggression after exposure to violent stimuli via interne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iolent Stimuli AGGRESSION UNDERGRADUATES Modified Stroop Task
下载PDF
雅鲁藏布江中上游河谷越冬黑颈鹤的数量变化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继荣 王稳 +3 位作者 曹建 杨芳 李卓 李来兴 《Zoological Research》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01期101-104,共4页
2007—2014年隆冬季节,对雅鲁藏布江中上游河谷越冬黑颈鹤(Grus nigricollis)的种群数量进行了8次调查统计。研究结果显示:(1)雅鲁藏布江中上游河谷越冬黑颈鹤的种群数量平均为(1541±227)只,种群数量表现出一定的波动性。2007年到2... 2007—2014年隆冬季节,对雅鲁藏布江中上游河谷越冬黑颈鹤(Grus nigricollis)的种群数量进行了8次调查统计。研究结果显示:(1)雅鲁藏布江中上游河谷越冬黑颈鹤的种群数量平均为(1541±227)只,种群数量表现出一定的波动性。2007年到2010年,越冬黑颈鹤的种群数量有所减少;2010年到2013年,种群数量增加;2014年种群数量又有所下降。(2)越冬黑颈鹤种群数量与河谷南侧黑颈鹤种群数量成显著正相关(P<0.01,r=0.928);河谷北侧黑颈鹤种群数量相对南侧较少,但稳定程度高于南侧。(3)越冬地的黑颈鹤以集群越冬为主,独立家庭和单独个体越冬的十分罕见。(4)8次记录的最大集群数为375只。(5)通过对2014年黑颈鹤种群栖息地利用情况的分析,发现麦茬地利用率占到所有栖息地类型的79.14%,翻耕地占3.73%,冬小麦地占0.76%,其他类型占16.3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颈鹤 种群数量 越冬栖息地 雅鲁藏布江河谷
下载PDF
酸性离子液体催化合成N-氰乙基-N-羟乙基苯胺 被引量:1
12
作者 郭辉 殷园园 +3 位作者 张学颖 庄玉伟 曹健 张国宝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12-517,共6页
N-氰乙基-N-羟乙基苯胺是一种具有广泛用途的染料中间体,针对传统合成方法中的缺陷,以1-丁基-3-甲基咪唑硫酸氢盐([BMIM]HSO 4)为催化剂,丙烯腈和N-羟乙基苯胺为原料,建立了N-氰乙基-N-羟乙基苯胺的绿色合成新工艺。系统考察了离子液体... N-氰乙基-N-羟乙基苯胺是一种具有广泛用途的染料中间体,针对传统合成方法中的缺陷,以1-丁基-3-甲基咪唑硫酸氢盐([BMIM]HSO 4)为催化剂,丙烯腈和N-羟乙基苯胺为原料,建立了N-氰乙基-N-羟乙基苯胺的绿色合成新工艺。系统考察了离子液体种类、离子液体用量、底物比例等因素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BMIM]HSO 4用量为0.8 mmol,n(N-羟乙基苯胺)∶[KG-*3/5]n(丙烯腈)=1∶[KG-*3/5]1.2,反应温度为90℃,反应时间为12 h时,N-氰乙基-N-羟乙基苯胺产率最高(89%),离子液体循环使用5次后,催化活性基本保持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性离子液体 N-氰乙基-N-羟乙基苯胺 丙烯腈 N-羟乙基苯胺
下载PDF
烧结钕铁硼材料压痕断裂力学机理研究
13
作者 李立军 李杰华 +2 位作者 曹剑 张爽 席明龙 《机械工程与技术》 2017年第1期25-33,共9页
本文根据单金刚石磨粒磨削模型和高等弹塑性力学中的空间问题,把磨削加工的过程中的力分为法向分力和切向分力,建立钕铁硼材料单金刚石的磨粒磨削的理论模型。然后将其等效成单金刚石磨粒的压痕试验,观察到其压痕均为巴氏裂纹。最后,通... 本文根据单金刚石磨粒磨削模型和高等弹塑性力学中的空间问题,把磨削加工的过程中的力分为法向分力和切向分力,建立钕铁硼材料单金刚石的磨粒磨削的理论模型。然后将其等效成单金刚石磨粒的压痕试验,观察到其压痕均为巴氏裂纹。最后,通过实验论证了钕铁硼材料磨削加工材料去除机理,对材料受载后其形貌变化和裂纹的形成及扩展过程进行了详细阐述。此次研究为钕铁硼材料磨削参数和加工方式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钕铁硼 磨削 裂纹
下载PDF
一种“8字形”纳米环的合成
14
作者 殷宏博 江燕燕 +2 位作者 唐路明 曹健 徐云祥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2-29,共8页
环对亚苯撑(CPP)和其他具有新型结构的衍生物的发展取得了进步,丰富了其性能且拓宽了潜在的应用。在此,受最近发表的大环的启发,文中以不同的方式获得了相同的新型八字形分子。此方法中螺二芴作为核心,通过偶联反应与成角度的芳族前体... 环对亚苯撑(CPP)和其他具有新型结构的衍生物的发展取得了进步,丰富了其性能且拓宽了潜在的应用。在此,受最近发表的大环的启发,文中以不同的方式获得了相同的新型八字形分子。此方法中螺二芴作为核心,通过偶联反应与成角度的芳族前体相连接,表征了八字形的纳米环分子,并对其光物理性质、电化学性质进行了研究。纳米环的最大紫外线吸收峰在362nm处,与常规CPP相比有红移。荧光最大发射峰在496nm,且量子产率为30.8%。荧光猝灭实验表明,纳米环与富勒烯(C60)的结合常数高达8.45×10^(5)L/mol,远高于[8]CP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二芴 八字形 纳米环 主客体 富勒烯
下载PDF
电力安全文化的参与观察研究
15
作者 曹坚 周一平 辛晓亚 《服务科学和管理》 2013年第2期50-54,共5页
目的:本文探索了电力组织成员共享的价值观与行为规范,探讨电力安全文化的结构;方法:采用参与观察方法对某供电企业进行研究,4名研究者持续观察一个月,记录现场发生的行为及其背景,然后把观察记录整理成情景性行为片段,通过5名专家对现... 目的:本文探索了电力组织成员共享的价值观与行为规范,探讨电力安全文化的结构;方法:采用参与观察方法对某供电企业进行研究,4名研究者持续观察一个月,记录现场发生的行为及其背景,然后把观察记录整理成情景性行为片段,通过5名专家对现场观察行为进行分类;结果:电力组织成员主要遵循包括:管理效力、人性观、公平公正性、规则执行、工作态度和安全学习等6类行为规范;结论:管理效力、人性观、公平公正性集中反映管理对安全的承诺;规则执行、工作态度和安全学习集中反映员工对安全的承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文化 参与观察 专家聚类 类中心 高风险组织
下载PDF
两种微创术式治疗老年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32
16
作者 詹敏 李逵 +3 位作者 严建 曹晖 王爱华 宾东华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7年第12期2256-2259,共4页
目的:比较两种微创手术方式治疗老年混合痔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3年4月在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肛肠科住院的162例老年混合痔患者并随机分成治疗组82例和对照组80例,治疗组采用自动痔疮套扎(RPH)术+外痔... 目的:比较两种微创手术方式治疗老年混合痔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3年4月在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肛肠科住院的162例老年混合痔患者并随机分成治疗组82例和对照组80例,治疗组采用自动痔疮套扎(RPH)术+外痔切除术治疗,对照组采用痔上粘膜环切钉合(PPH)术+外痔切除术治疗,观察周期为21天,随访3年。观察并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积分、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时间、术后并发症情况及远期疗效。结果:治疗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时间、术后24 h疼痛积分、首次排便疼痛积分及术后并发症(出血、水肿)的发生率均明显短于或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远期疗效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动痔疮套扎(RPH)术治疗老年混合痔患者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较粘膜环切钉合(PPH)术+外痔切除术更好,而远期疗效与其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痔疮套扎术 痔上粘膜环切钉合 老年 混合痔 临床疗效
原文传递
补阳还五汤联合针灸治疗脑梗死的Meta分析 被引量:23
17
作者 田健 曹守梅 普亚琦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6年第11期1204-1209,共6页
目的系统评价补阳还五汤联合针灸治疗脑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CNKI、CBM和Wan Fang Data等数据库,收集补阳还五汤联合针灸与其他方法治疗脑梗死的随机对照试验(RCT),从建库至2016年1月14日... 目的系统评价补阳还五汤联合针灸治疗脑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CNKI、CBM和Wan Fang Data等数据库,收集补阳还五汤联合针灸与其他方法治疗脑梗死的随机对照试验(RCT),从建库至2016年1月14日正式刊载的文献中筛选出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再从研究中提取资料并对其进行质量评价后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6个RCT,1446例病人。Meta分析的结果显示,补阳还五汤联合针灸治疗可以明显提高脑梗死病人的总有效率[OR=3.24,95%CI(2.41,4.37),P<0.000 01],并能明显降低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血液流变学的部分指标。结论补阳还五汤联合针灸治疗可明显提高脑梗死病人的疗效,但需要更多更好的随机、双盲、对照试验予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补阳还五汤 针灸 META分析 随机对照试验
下载PDF
MSCT三期增强扫描对小肝癌的临床诊断价值 被引量:16
18
作者 朱健 曹治平 唐芳芳 《海南医学》 CAS 2017年第2期257-259,共3页
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MSCT)三期增强扫描对小肝癌(SHCC)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6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SHCC患者34例,均采用MSCT平扫以及三期(动脉期、门脉期、延迟期)增强扫描,观察并比较病灶的表现。结果 34例患者中共检出4... 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MSCT)三期增强扫描对小肝癌(SHCC)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6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SHCC患者34例,均采用MSCT平扫以及三期(动脉期、门脉期、延迟期)增强扫描,观察并比较病灶的表现。结果 34例患者中共检出40个病灶,平扫检出率为65.00%(26/40),动脉期为92.50%(37/40),门静脉期为70.00%(28/40),延迟期为90.00%(36/40);动脉期以高密度影为主(92.50%),静脉期以低密度影为主(67.60%),延迟期以低密度影为主(80.00%),动脉期与延迟期的检出率明显高于门静脉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期联合增强扫描对小肝癌病灶的检出率为92.50%(37/40)。结论 MSCT三期增强扫描联合能够准确反映SHCC病灶强化的特征,对SHCC的早期定位及定性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肝癌 多层螺旋CT 三期增强扫描 诊断
下载PDF
高敏感格拉斯哥评分对进展期胃癌患者新辅助化疗疗效和预后的预测作用 被引量:15
19
作者 崔瑶 李剑 +3 位作者 曹养辉 刘明月 史祖宣 高天慧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95-200,共6页
目的探讨高敏感格拉斯哥评分(HS-mGPS)对进展期胃癌患者新辅助化疗疗效和预后的预测作用。方法117例进展期胃癌患者术前接受SOX方案(奥沙利铂+替吉奥)或mFOLFOX6方案(奥沙利铂+亚叶酸钙+氟尿嘧啶)新辅助化疗,根据C反应蛋白(... 目的探讨高敏感格拉斯哥评分(HS-mGPS)对进展期胃癌患者新辅助化疗疗效和预后的预测作用。方法117例进展期胃癌患者术前接受SOX方案(奥沙利铂+替吉奥)或mFOLFOX6方案(奥沙利铂+亚叶酸钙+氟尿嘧啶)新辅助化疗,根据C反应蛋白(CRP)和血清白蛋白(ALB)水平计算HS-mGPS,分析HS-mGPS与进展期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以及影响新辅助化疗胃癌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117例接受新辅助化疗的进展期胃癌患者中,ⅡB期43例,Ⅲ期60例,Ⅳ期14例。新辅助化疗后的临床有效率为61.5%(72/117),疾病控制率为88.0%(103/117),组织学反应率为91.5%(107/117),R0切除率为81.2%(95/117)。全组患者的中位无病生存时间(DFS)为21.0个月(95%CI为6.4-35.6个月),中位总生存时间(OS)为39.0个月(95%CI为21.4-56.6个月)。HS-mGPS与进展期胃癌患者的T分期、N分期、M分期、化疗疗效和组织学反应有关(均P〈0.05)。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显示,HS-mGPS、N分期和R0切除是影响进展期胃癌患者中位DFS和OS的独立因素(均P〈0.05)。结论HS-mGPS可用于预测胃癌新辅助化疗的疗效和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高敏感格拉斯哥评分 新辅助化疗 治疗结果 预后
原文传递
中日泰优质稻米的外观及食味差异性研究 被引量:13
20
作者 刘建 曹高燚 +3 位作者 杜锦 刘瑞亮 张芬 李文飞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59-65,共7页
选用中国、日本和泰国有代表性的6个主栽水稻品种,对其稻米外观、食味特性值和品尝评价值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3个国家的稻米品种间在外观、蛋白质含量、直链淀粉含量和淀粉糊化特性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蛋白质含量和淀粉糊化特性值间不... 选用中国、日本和泰国有代表性的6个主栽水稻品种,对其稻米外观、食味特性值和品尝评价值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3个国家的稻米品种间在外观、蛋白质含量、直链淀粉含量和淀粉糊化特性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蛋白质含量和淀粉糊化特性值间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而直链淀粉含量和最高粘度、最低粘度以及最终粘度间呈现出显著负相关,但与崩解值以及消减值间的相关性并不显著;食味品尝评价方面,中、日、泰3国稻米除硬度外,米饭的外观、香气、味道、粘度和综合评价值均存在显著差异。日本"越光"稻米品质综合评价为最优,中国"稻花香"、"隆粳香1号"和"津川1号"稻米品质其次,而中国"津原45"及泰国"Hom Mali105"稻米品质处于第三档次。对中日泰代表性稻米品质的综合评价为水稻品质育种及稻米加工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米 外观 食味特性 食味品尝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