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开鲁盆地东北部钱家店凹陷晚白垩世姚家组孢粉组合及其古气候意义 被引量:13
1
作者 徐增连 魏佳林 +5 位作者 曾辉 里宏亮 李建国 朱强 张博 曹民强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725-1735,共11页
对于开鲁盆地姚家组孢粉学的研究不仅丰富了该地区晚白垩世孢粉学资料,而且为该地区晚白垩世地层划分与对比提供了依据.通过对开鲁盆地钱家店凹陷钻孔QIV-48-61深315~447m井段的岩心做了详细采样、描述,并进行了孢粉化石的处理、鉴定和... 对于开鲁盆地姚家组孢粉学的研究不仅丰富了该地区晚白垩世孢粉学资料,而且为该地区晚白垩世地层划分与对比提供了依据.通过对开鲁盆地钱家店凹陷钻孔QIV-48-61深315~447m井段的岩心做了详细采样、描述,并进行了孢粉化石的处理、鉴定和分析,在其中的10个层位中发现了丰富的孢粉化石,共计73属88种,并建立了3个孢粉组合,自下而上依次为Schizaeoisporites-Cyathidites-Tricolpopollenites,Schizaeoisporites-Classopollis-Taxodiaceaepollenites和SchizaeoisporitesExesipollenties-Tricolpopollenites,根据孢粉组合内一些重要分子的地质时限及与外区有关孢粉组合的对比,将其时代划归为晚白垩世Coniacian晚期-Santonian早期,其层位相当于姚家组.根据孢粉母体植物形态和生态特征、干湿度环境和气候环境,将其孢粉植物群反映的植被、干湿度和气候带划分为3个演化阶段:第1演化阶段(405.9~413.2m)沉积时期植被面貌大体为针叶林与草本共生,对应于湿润、半湿润的热带-亚热带气候;第2演化阶段(389.7~405.9m)植被面貌演化为以高大乔木型针叶树种占优势地位,并出现一次明显的干旱化事件,对应于半干旱的热带-亚热带气候;第3演化阶段(336.0~389.7m)植被面貌与第1阶段相似,为针叶林与草本共生,干旱化有所缓解,对应于半湿润-半干旱的热带-亚热带气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孢粉组合 古气候 姚家组 晚白垩世 钱家店凹陷 开鲁盆地 古生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