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nc RNA SNHG14通过调节miR-206表达来促进卵巢癌的发展
1
作者 崔静 贾志燕 +1 位作者 王立君 郭姝媛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4年第13期170-174,共5页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 RNA)小核仁RNA宿主基因14(SNHG14)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以及Lnc RNA SNHG14通过微小RNA(miR)-206影响卵巢癌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方法收集58例行卵巢癌根治手术患者的癌组织及其邻近的癌旁组织(距离癌组...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 RNA)小核仁RNA宿主基因14(SNHG14)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以及Lnc RNA SNHG14通过微小RNA(miR)-206影响卵巢癌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方法收集58例行卵巢癌根治手术患者的癌组织及其邻近的癌旁组织(距离癌组织>3 cm),将其进行细胞培养,待细胞融合度达到70%左右时进行细胞转染,分别转染阴性对照质粒(si-NC组)、SNHG14高表达质粒(si-SNHG14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检测卵巢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SNHG14、miR-206表达量,采用细胞增殖活性检测试剂盒(CCK-8)实验、平板克隆形成实验、Matrigel侵袭实验分别检测SNHG14对卵巢癌细胞的增殖能力、克隆形成数、迁移及侵袭;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检测Lnc RNA SNHG14与miR-206的靶向关系。结果与癌旁组织的(1.01±0.08)、(1.00±0.07)比较,卵巢癌组织中SNHG14表达量(2.56±0.57)升高、而miR-206表达量(0.36±0.11)降低(P<0.05);通过Pearson法检测卵巢癌组织中SNHG14与miR-206的相关性显示,SNHG14与miR-206呈负相关(r=-0.803,P<0.01)。与si-NC组的(1.01±0.06)、(1.00±0.08)比较,si-SNHG14组的SNHG14表达量(0.27±0.07)降低、miR-206表达量(2.96±0.45)升高(P<0.05);si-SNHG14组的吸光度(OD值)(0.29±0.05)较si-NC组的(0.79±0.06)降低,克隆形成数(52.35±7.37)较si-NC组的(120.51±19.34)减少(P<0.05)。si-SNHG14组的迁移细胞数(43.11±5.87)、侵袭细胞数(49.66±11.01)均较si-NC组的(117.11±10.48)、(122.30±12.97)明显减少(P<0.05)。采用starbase预测与SNHG14可互补结合的miR-206。转染miR-206 mimics可降低含有野生型载体的卵巢癌细胞的荧光素酶活性(P<0.05),而未能抑制含有突变型载体的卵巢癌细胞的荧光素酶活性(P>0.05)。结论卵巢癌组织和卵巢癌细胞中Lnc RNA SNHG14的表达会升高,Lnc RNA SNHG14可靶向miR-206,从而调节卵巢癌细胞的增殖、克隆形成、迁移和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RNA 小核仁RNA宿主基因14 微小RNA-206 卵巢癌细胞 增殖 克隆形成 迁移 侵袭
下载PDF
葡萄籽原花青素调节MAPK对H_2O_2诱导的人晶状体上皮细胞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7
2
作者 张华 冯媛 +1 位作者 席玉慧 贾智艳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6期521-524,共4页
目的探讨葡萄籽原花青素对H_2O_2导致的人晶状体上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对人晶状体上皮细胞进行培养,分别加入设计浓度的原花青素培养液,经过相应的培养时间后,再与含有不同浓度过氧化氢的培养液共同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 目的探讨葡萄籽原花青素对H_2O_2导致的人晶状体上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对人晶状体上皮细胞进行培养,分别加入设计浓度的原花青素培养液,经过相应的培养时间后,再与含有不同浓度过氧化氢的培养液共同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葡萄籽原花青素对细胞内活性氧的影响。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各组细胞中p38,p-p38,JNK,p-JNK蛋白的变化。结果在体外HLE-B3细胞培养状态下,葡萄籽原花青素能有效地降低细胞内活性氧水平。蛋白测定表明,p-p38,p-JNK蛋白表达下降。结论葡萄籽原花青素能够有效抑制p-p38,p-JNK蛋白表达,阻断了MAPK细胞信号传导通路,减少氧化氢诱导的氧化损伤的发生,从而对人晶状体上皮细胞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花青素 人晶状体上皮细胞 氧自由基 细胞信号传导 白内障
原文传递
酸枣人工林木材基本密度和纤维形态径向变异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李权 林金国 +3 位作者 齐文玉 柯丽丽 林加志 许燕琴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76-279,共4页
研究酸枣人工林木材纤维形态和基本密度随树龄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酸枣人工林木纤维长度、长宽比随树龄的增大而增大,15a时达到相对稳定状态,木纤维长度和长宽比分别为1 170μm和82.1,木纤维宽度变化范围为14.8~21.2μm,7a时木纤维宽... 研究酸枣人工林木材纤维形态和基本密度随树龄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酸枣人工林木纤维长度、长宽比随树龄的增大而增大,15a时达到相对稳定状态,木纤维长度和长宽比分别为1 170μm和82.1,木纤维宽度变化范围为14.8~21.2μm,7a时木纤维宽度达到最大为21.2μm。酸枣人工林木材基本密度随树龄的增长而增大,10a左右达到相对稳定的状态,基本密度为0.497g/cm^3。从木纤维长度分布特征的径向变异分析得出,随着树龄的增大短纤维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小,长纤维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15a时达到相对稳定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枣 人工林 基本密度 纤维形态 径向变异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