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积分反步法的四旋翼滑模轨迹跟踪算法 被引量:16
1
作者 郑世钰 艾晓琳 +2 位作者 杨迪 贾振岳 于剑桥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43-650,共8页
针对四旋翼无人机轨迹跟踪过程易受外界未知干扰而引起跟踪误差的问题,设计了基于积分反步法的滑模位置控制器。在该控制系统中,位置回路采用滑模积分反步法(sliding mode integral backstepping,IBS-SMC)非线性控制方法,姿态回路采用... 针对四旋翼无人机轨迹跟踪过程易受外界未知干扰而引起跟踪误差的问题,设计了基于积分反步法的滑模位置控制器。在该控制系统中,位置回路采用滑模积分反步法(sliding mode integral backstepping,IBS-SMC)非线性控制方法,姿态回路采用经典比例积分微分(proportion integration differentiation,PID)控制方法。通过仿真对PID、线性二次型调节器、IBS-SMC进行了比较。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方法相比,IBS-SMC法具有更好的抗干扰能力与控制精度。最后通过飞行实验,检验了控制算法可行性。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IBS-SMC是一种符合工程实际的控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分反步法 滑模控制器 四旋翼 轨迹跟踪 飞行实验
下载PDF
双旋弹非线性角运动特性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李佳讯 沈元川 +1 位作者 贾振岳 于剑桥 《弹箭与制导学报》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7,共7页
为分析双旋弹运动稳定性,对双旋弹非线性角运动特性进行研究,建立了双旋弹复攻角运动方程,在振幅平面上分析了可能存在的平衡状态,给出了双旋弹在气动非线性条件下产生稳定圆锥运动的必要条件。给出了双旋弹动态失稳的边界条件,确定了... 为分析双旋弹运动稳定性,对双旋弹非线性角运动特性进行研究,建立了双旋弹复攻角运动方程,在振幅平面上分析了可能存在的平衡状态,给出了双旋弹在气动非线性条件下产生稳定圆锥运动的必要条件。给出了双旋弹动态失稳的边界条件,确定了在临界点处角运动产生的分岔现象,通过对约化方程的分析,得到了平衡状态在分岔点附近的运动特性。结果表明,三次方静力矩会导致双旋弹产生不衰减的圆锥运动,头部侧向力会引起双旋弹动态失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旋弹 非线性角运动 圆锥运动 分叉分析 运动稳定性
下载PDF
生态产品内涵与其价值实现途径 被引量:271
3
作者 张林波 虞慧怡 +3 位作者 李岱青 贾振宇 吴丰昌 刘旭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73-183,共11页
生态产品是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理念上的重大变革,为“两山”理论提供实践抓手和物质载体,是一个涉及经济、社会、政治等相关领域的系统性工程,具有重大的战略作用和现实意义。但目前生态产品缺少统一的概念和分类,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生态... 生态产品是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理念上的重大变革,为“两山”理论提供实践抓手和物质载体,是一个涉及经济、社会、政治等相关领域的系统性工程,具有重大的战略作用和现实意义。但目前生态产品缺少统一的概念和分类,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理论研究及试点实践。根据国内外相关研究,将生态产品定义为生态系统通过生物生产和与人类生产共同作用为人类福祉提供的最终产品或服务,是与农产品和工业产品并列的、满足人类美好生活需求的生活必需品。根据生物生产、人类生产参与的程度以及服务类型,将生态产品划分为公共性生态产品和经营性生态产品两类。在此基础上,探索了生态产品价值来源、价值构成及价值实现的可能途径,主要包括生态保护补偿、生态权属交易、经营开发利用、绿色金融扶持、促进经济发展、政策制度激励等,为生态产品产业发展政策的制定及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政策保障的深入研究提供了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产品 内涵 生态系统服务 自然资源资产 价值实现途径
下载PDF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机械取栓后大面积脑梗死发生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3
4
作者 邱凯 施海彬 +5 位作者 祖庆泉 刘圣 赵林波 贾振宇 曹月洲 周春高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182-1186,共5页
目的探讨前循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机械取栓后大面积脑梗死(LHI)发生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机械取栓治疗的前循环AIS患者临床资料。主要观察指标是术后5~7 d LHI,即... 目的探讨前循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机械取栓后大面积脑梗死(LHI)发生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机械取栓治疗的前循环AIS患者临床资料。主要观察指标是术后5~7 d LHI,即头颅影像学检查所示梗死面积大于大脑中动脉供血区1/3。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LHI发生相关因素,并分析LHI与90 d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相关性。结果共计纳入227例患者。其中107例(47.1%)术后发生LHI。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基线高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低Alberta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ASPECTS)、侧支代偿差及再灌注欠佳是LH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与非LHI组相比,LHI组患者90 d良好预后率更低(17.8%对72.5%,χ^(2)=68.102,P<0.001)。结论基线高NIHSS评分、低ASPECTS、侧支代偿差及再灌注欠佳是LH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LHI发生与临床预后不佳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大面积脑梗死 机械取栓 影响因素 临床预后
下载PDF
院内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机械取栓治疗效果和预后因素分析 被引量:17
5
作者 邱凯 施海彬 +5 位作者 祖庆泉 刘圣 赵林波 贾振宇 曹月洲 周春高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18-122,共5页
目的探讨机械取栓治疗院内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临床效果及其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采用机械取栓治疗的连续院内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临床资料。主要观察指标为90 d改良Rankin量表(m RS... 目的探讨机械取栓治疗院内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临床效果及其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采用机械取栓治疗的连续院内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临床资料。主要观察指标为90 d改良Rankin量表(m RS)评分。根据90 d mRS评分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mRS评分≤2)组和预后欠佳(mRS评分3~6)组。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预测患者预后因素。结果共有34例院内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纳入本研究。基线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为平均(19.1±8.9)分,发病至股动脉穿刺时间为平均(182.3±81.3)min。4例(11.8%)患者取栓前接受静脉溶栓治疗。29例(85.3%)患者闭塞血管获得成功再通。术后4例发生症状性脑出血。术后11例(32.4%)患者获90 d良好预后。90 d预后不佳更常见于合并冠心病患者(56.5%对9.1%,χ2=6.911,P=0.011)。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冠心病是预后不良的独立预测因素(OR=0.08,95%CI=0.01~0.08,P=0.031)。结论机械取栓治疗院内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安全有效。冠心病可能是预后不佳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内脑卒中 机械取栓 预后因素 冠心病
下载PDF
180例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14
6
作者 李瑶 高欣 +1 位作者 贾振宇 许春舫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9年第11期1237-1241,共5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primary gastrointestinal lymphoma,PGIL)的临床特点并分析影响其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2006年1月至2016年1月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的PGIL患者,分析其临床特征及预后,并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结果... 目的探讨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primary gastrointestinal lymphoma,PGIL)的临床特点并分析影响其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2006年1月至2016年1月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的PGIL患者,分析其临床特征及预后,并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结果共180例患者纳入此研究,男102例,女78例,中位发病年龄为59岁。PGIL临床表现多样,较常见的为:腹痛、腹胀、消化道出血、体质量减轻、大便习惯或性状改变。胃淋巴瘤101例,其最常见的发病部位为胃窦(66例,65.34%),首次胃镜检查活检准确率为43.30%;肠道淋巴瘤79例,其中小肠44例(55.70%),结直肠35例(44.30%),首次结直肠镜检查活检准确率为24.00%。在180例患者中B细胞淋巴瘤为160例,其中以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57.22%)及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19.44%)多见;T细胞淋巴瘤为20例。根据Ann Arbor改良分期,ⅠE期病例49例,ⅡE期48例,Ⅲ期28例,Ⅳ期55例。PGIL的3年生存率为57.39%,其中年龄>60岁、病变位于小肠、临床分期处于Ⅲ/Ⅳ期、IPI指数≥3、LDH表达高水平、T细胞源性及单纯手术的患者其预后较差,临床分期为影响PGIL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生存分析结果显示,手术联合化疗的预后要优于单纯手术,且与临床分期有关。结论PGIL好发于中老年男性,以胃淋巴瘤最为常见,其中DLBCL和MALT淋巴瘤是最常见的病理类型。年龄>60岁、病变位于小肠、临床分期处于Ⅲ/Ⅳ期、IPI指数≥3、LDH表达高水平、T细胞源性及单纯手术的预后较差。手术联合化疗适用于临床分期处于Ⅲ/Ⅳ期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 临床特点 预后因素
下载PDF
辽河保护区土壤保持功能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3
7
作者 贾振宇 王世曦 +3 位作者 刘学 孙倩莹 杨春艳 冯朝阳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86-692,共7页
土壤保持是生态系统提供的调节服务之一,在维持生态安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以辽河保护区为研究对象,基于中国土壤流失方程(CSLE)模型和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开展土壤保持功能时空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2010—2018年辽河保护区... 土壤保持是生态系统提供的调节服务之一,在维持生态安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以辽河保护区为研究对象,基于中国土壤流失方程(CSLE)模型和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开展土壤保持功能时空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2010—2018年辽河保护区土壤以微度和轻度侵蚀为主,土壤侵蚀量呈降低趋势,土壤侵蚀严重的区域主要位于河流两侧及下段;土壤保持功能不断增强,土壤保持量较高的区域集中在河流上段和中段;土壤保持功能表现出随降水量、高程增加先减少后增加,随坡度和植被覆盖度增加而增加的趋势,在林地—耕地—草地—灌木林梯度上呈递减趋势;土地利用类型是影响辽河保护区土壤保持格局的主导因素;土地利用类型为耕地,降水量为657~735 mm,坡度为35°~68°,高程为-73~-26 m,植被覆盖度为0~0.3时,土壤保持能力最低,坡度和土地利用类型的交互作用对土壤保持能力变化的解释力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保持 CSLE模型 地理探测器 辽河保护区
下载PDF
厦门市陆地生态系统空气负离子服务能力评估 被引量:11
8
作者 杨春艳 马雯思 +3 位作者 张林波 高艳妮 贾振宇 李付杰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015-2021,共7页
为探讨厦门市陆地生态系统负离子的服务能力及其影响因素,以生态系统产生的有益于人类身心健康的空气负离子个数为表征指标,改进了空气负离子服务评估方法,基于空气负离子监测数据计算了厦门市空气负离子服务功能量,并分析了厦门市空气... 为探讨厦门市陆地生态系统负离子的服务能力及其影响因素,以生态系统产生的有益于人类身心健康的空气负离子个数为表征指标,改进了空气负离子服务评估方法,基于空气负离子监测数据计算了厦门市空气负离子服务功能量,并分析了厦门市空气负离子的时空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子.结果表明:厦门市2015年空气负离子服务功能量为1.37×10^25个,单位面积负离子服务功能量为0.8×10^16个m^2.从行政分区来看,同安区空气负离子服务功能量最大,约占厦门市总量的56.5%;从生态系统类型上看,森林生态系统空气负离子服务功能量最大,约占厦门市总量的86.6%.厦门市空气负离子日浓度存在明显的“波峰”与“波谷”,波峰主要分布01:00—07:00之间,波谷主要分布在12:00左右;厦门市空气负离子浓度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变化特征,夏季生态系统空气负离子平均浓度为2437个cm^3,约为春季的2倍;不同生态系统空气负离子浓度存在明显差异,如森林远大于草地、耕地等生态系统;对于大多数生态系统类型而言,空气负离子浓度主要受到温度和湿度的影响,表现为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随着湿度的升高而增加.研究显示,厦门市森林生态系统的空气负离子服务能力最强,乔木绿地空气负离子服务能力大于灌木、草本绿地,城市森林、乔木绿地面积越大,为人类提供的空气负离子服务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负离子 服务功能量 浓度 影响因子 厦门市
下载PDF
基于EOD模式的矿山生态修复实践研究分析 被引量:10
9
作者 高小龙 班远冲 +3 位作者 朱娟 贾振宇 吴锋 吴伟业 《自然资源情报》 2023年第5期33-39,共7页
矿山生态修复事关美丽中国建设目标。为促进矿山生态修复治理工作科学有序开展,提升区域自然资源生态价值,本文基于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EOD)模式对矿山生态修复进行研究,通过对国家试点项目实践案例的分析,对现阶段EOD模式下矿山生态修... 矿山生态修复事关美丽中国建设目标。为促进矿山生态修复治理工作科学有序开展,提升区域自然资源生态价值,本文基于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EOD)模式对矿山生态修复进行研究,通过对国家试点项目实践案例的分析,对现阶段EOD模式下矿山生态修复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总结,并给出了相关建议。研究表明,现阶段我国矿山生态修复面临收益回报不确定、用地指标流转制度不健全、绿色金融工具及项目管理政策不完善等问题。因此,各地应完善并细化矿山生态修复政策法规,强化地方政府在矿山生态修复中的行政职能,构建矿山生态修复项目投资回报机制,为持续推进矿山治理生态化、产业化保驾护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OD理念 矿山生态修复 生态产业化 生态产品价值
下载PDF
急性大血管闭塞性脑卒中静脉溶栓后转诊行血管内治疗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9
10
作者 杭宇 贾振宇 +5 位作者 曹月洲 赵林波 周春 祁涛 施海彬 刘圣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83-387,共5页
目的 探讨急性大血管闭塞性脑卒中(AIS-LVO)患者静脉溶栓后转诊行血管内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卒中防治中心静脉溶栓后转至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机械取栓术的AIS-LVO... 目的 探讨急性大血管闭塞性脑卒中(AIS-LVO)患者静脉溶栓后转诊行血管内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卒中防治中心静脉溶栓后转至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机械取栓术的AIS-LVO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机械取栓治疗后90 d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mRS评分≤2)和预后不良组(m RS评分>2)。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预后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共41例AIS-LVO患者纳入研究,其中预后良好组16例(39.0%)。将单因素分析中变量(P<0.05)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高、Alberta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ASPECTS)低、卒中症状发作至卒中防治中心就诊时间(ODT)长以及卒中防治中心就诊至股动脉穿刺时间(DPT)长,均为AIS-LVO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AIS-LVO患者静脉溶栓后转诊行血管内治疗安全有效。术前NIHSS评分、ASPECTS、ODT、DPT是患者临床预后的预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静脉溶栓 转诊 血管内治疗 临床预后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梗死核心容积预测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患者机械取栓术后出血转化的价值 被引量:8
11
作者 刘钦晨 贾振宇 +4 位作者 赵林波 曹月洲 周春高 施海彬 刘圣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756-760,共5页
目的探讨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患者机械取栓术后梗死核心容积与出血转化(HT)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0月至2020年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机械取栓术治疗前循环大血管闭塞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临床和影像学资料... 目的探讨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患者机械取栓术后梗死核心容积与出血转化(HT)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0月至2020年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机械取栓术治疗前循环大血管闭塞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临床和影像学资料。根据欧洲急性脑卒中协作研究(ECASS)Ⅱ标准,将患者分为HT组和Non-HT组,同时根据术后是否发生实质性血肿(PH)分为PH组和Non-PH组,分别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HT和PH独立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梗死核心容积预测HT和PH的效能。结果共76例患者纳入分析。HT组26例,Non-HT组50例;PH组10例,Non-PH组66例。HT组梗死核心容积、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血糖水平均高于Non-HT组(P<0.05)。PH组梗死核心容积、NIHSS评分均高于Non-PH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梗死核心容积较大是机械取栓术后发生HT的独立危险因素(OR=1.032,95%CI=1.003~1.061, P=0.028),也是发生PH的独立危险因素(OR=1.045,95%CI=1.007~1.085,P=0.021)。梗死核心容积预测HT的灵敏度为57.7%,特异度为72.0%,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658,预测值为13.5 mL;预测PH的灵敏度为54.5%,特异度为93.8%,AUC为0.755,预测值为36 mL。结论梗死核心容积较大是AIS患者机械取栓术后发生HT、PH的独立危险因素。梗死核心容积对AIS患者取栓术后HT具有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机械取栓术 出血转化 梗死核心容积
下载PDF
不同品种烤烟衰老期碳氮代谢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差异分析 被引量:8
12
作者 张小全 蔡文龙 +4 位作者 阚洪赢 薛冰洁 贾振宇 王帅 武云杰 《中国烟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6-73,共8页
【目的】研究不同品种烤烟叶片衰老期碳氮代谢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差异及关系。【方法】以田间成熟落黄表现不同的4个烤烟品种中部叶为材料,分析叶片成熟衰老过程中质体色素、碳氮代谢中间产物含量的变化,检测了相关基因的表达量。【结果... 【目的】研究不同品种烤烟叶片衰老期碳氮代谢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差异及关系。【方法】以田间成熟落黄表现不同的4个烤烟品种中部叶为材料,分析叶片成熟衰老过程中质体色素、碳氮代谢中间产物含量的变化,检测了相关基因的表达量。【结果】①豫烟10号叶片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的含量较低,并随着叶龄的增加降低的幅度最大,CCD表达量较高,NC89的降低的幅度较小,含量较高,CCD表达量较低。②叶片淀粉含量在叶龄50~60 d时达到峰值后开始下降,从峰值到叶龄70 d,降幅较大的豫烟10号(38.65%),淀粉合成相关基因GBSS1和SBE的表达量相应较低,总糖和还原糖含量从峰值至叶龄70 d也表现较大的降幅。③NC89的淀粉、总糖、还原糖和总碳含量均相对较高,云烟87和K326的碳代谢指标则居豫烟10号和NC89之间。④豫烟10号叶片成熟衰老过程中总氮、碳氮比、烟碱含量显著低于NC89,这与豫烟10号氮素转移相关的GS1-3基因表达量在叶龄40 d之后显著高于NC89,参与氮同化相关的GS2、GDH1和NR基因表达量相对较低的特征一致。【结论】叶片衰老速度快的品种具有淀粉合成代谢弱,淀粉含量较低,氮素同化代谢较弱而再利用和再转移代谢能力较强,总氮、碳氮比较低的碳氮代谢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品种 碳代谢 氮代谢 基因表达
下载PDF
基于模糊隶属度模型的辽河干流水质评价 被引量:8
13
作者 梁广林 贾振宇 +3 位作者 高艳妮 孙倩莹 戴霞 侯春飞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93-700,共8页
科学评价河流水质的时空变化,对河流水污染防治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2—2018年辽河干流3个主要国控断面的水质监测数据,建立了水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分级标准阈值体系,采用模糊隶属度模型构建了水质综合评价方法,综合测度了辽河干流... 科学评价河流水质的时空变化,对河流水污染防治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2—2018年辽河干流3个主要国控断面的水质监测数据,建立了水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分级标准阈值体系,采用模糊隶属度模型构建了水质综合评价方法,综合测度了辽河干流铁岭、沈阳、盘锦段水质的时空变化。结果表明:2012—2018年,辽河干流各监测断面水质综合评价指数多为0.5~0.7,在中等和良好的临界水平波动,但上游水质总体略优于下游水质,而且水质季节变化特征明显。建议尽快构建辽河流域基于水环境容量的取用水动态调控机制,制定污水排放控制与水质监测实时挂钩方案,进一步加大水污染治理投资力度,不断完善流域水污染联防联控机制,以实现辽河流域水资源与水环境联动调控和精细化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环境质量 综合评价 模糊隶属度模型 阈值标准 辽河干流
下载PDF
50种植物源化合物对阪崎克罗诺肠杆菌的抑菌活性评价 被引量:8
14
作者 石超 陈怡飞 +5 位作者 贾振宇 孙怡 郭都 杨保伟 杨华 夏效东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3期47-54,共8页
阪崎克罗诺肠杆菌(Cronobacter sakazkaii)是一种食源性条件致病菌,它能够引起菌血症、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和新生儿脑膜炎等多种疾病。本研究选取50种植物源化合物,检测其在含C.sakazkaii培养基中抑菌圈直径及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 阪崎克罗诺肠杆菌(Cronobacter sakazkaii)是一种食源性条件致病菌,它能够引起菌血症、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和新生儿脑膜炎等多种疾病。本研究选取50种植物源化合物,检测其在含C.sakazkaii培养基中抑菌圈直径及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旨在评价植物源化合物对C.sakazakii的抑菌作用并筛查优选高效抑菌剂。结果表明:使C.sakazakii ATCC 29544培养基产生可见抑菌圈的植物源化合物有40种,其中7种(香芹酚、百里醌、百里酚、肉桂醛、柠檬醛、原儿茶醛和原儿茶酸)的抑菌圈平均直径不小于13 mm;在本研究选取的50种植物源化合物中,百里酚和香芹酚对C.sakazakii有着最强的抑制作用,对9株C.sakazkaii的MIC均为0.1~0.2 mg/m L;百里醌、肉桂醛、柠檬醛和原儿茶醛对C.sakazkaii有良好的抑菌效果,对C.sakazkaii的MIC为0.30~1.25 mg/m L;阿魏酸、绿原酸、丁香酸、硫辛酸、原儿茶酸、表儿茶素、咖啡酸、丹皮酚和菊苣酸的MIC为2.50~5.00 mg/m L。以上结果表明,部分植物源化合物对C.sakazakii有良好的抑菌作用,有潜力作为天然抑菌剂应用于食品加工、流通、贮藏过程中,从而发挥其控制C.sakazakii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阪崎克罗诺肠杆菌 植物源化合物 抑菌圈 最小抑菌浓度
下载PDF
血管内治疗低级别破裂前交通动脉动脉瘤合并颅内血肿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8
15
作者 倪恒 赵林波 +3 位作者 刘圣 贾振宇 曹月洲 施海彬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65-69,共5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治疗低级别(Hunt-Hess分级Ⅰ~Ⅲ级)破裂前交通动脉(ACoA)动脉瘤合并颅内血肿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20年3月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介入放射科接受血管内治疗的42例低级别ACoA动脉瘤合并颅内... 目的探讨血管内治疗低级别(Hunt-Hess分级Ⅰ~Ⅲ级)破裂前交通动脉(ACoA)动脉瘤合并颅内血肿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20年3月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介入放射科接受血管内治疗的42例低级别ACoA动脉瘤合并颅内血肿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42例ACoA动脉瘤采用单纯弹簧圈栓塞32例,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10例;颅内血肿均采取保守治疗。术后影像学随访采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或CT血管成像,并采用Raymond分级标准评估动脉瘤的栓塞程度;临床随访采用格拉斯哥预后评级(GOS)(出院时)和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评估(6个月时)。结果42例ACoA动脉瘤栓塞术后即刻DSA显示,动脉瘤完全闭塞(RaymondⅠ级)21例(50.0%),近全闭塞(RaymondⅡ级)20例(47.6%),部分闭塞(RaymondⅢ级)1例(2.4%)。总体并发症的发生率为9.5%(4/42),包括1例支架辅助术后血栓栓塞性事件及3例迟发性脑缺血事件。术后复查头颅CT显示血肿均较前吸收,出院时GOSⅤ级34例(80.9%),Ⅳ级7例(16.7%),Ⅲ级1例(2.4%),无死亡患者。42例患者中,36例(85.7%)接受DSA复查,复查的中位时间为6.5个月(4~12个月),其中RaymondⅠ级32例(88.9%),Ⅱ级4例(11.1%)。1例动脉瘤复发,予以支架辅助弹簧圈再次栓塞治疗。术后6个月的临床随访显示,患者的预后良好(mRS 0~2分)率为97.6%(41/42)。结论血管内治疗低级别ACoA动脉瘤合并颅内血肿安全有效,支架辅助栓塞并未增加并发症的发生风险,血肿经过栓塞后可吸收,但需大样本数据及长期随访进一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前交通动脉 栓塞 治疗性 血肿 治疗结果
原文传递
基于多方向混合模板的红外弱小目标检测算法 被引量:8
16
作者 张燕 贾振宇 +2 位作者 周顾人 黄峥嵘 刘静秋 《空天防御》 2019年第1期64-69,共6页
在对复杂背景下红外弱小目标的灰度特征进行深入分析后,提出了一种新的红外弱小目标检测算法。首先,通过研究分析红外弱小目标图像各个部分的灰度分布特征,引入了一种改进的检测模板;该模板具有8个方向、3个层次结构,能够滤除属于背景... 在对复杂背景下红外弱小目标的灰度特征进行深入分析后,提出了一种新的红外弱小目标检测算法。首先,通过研究分析红外弱小目标图像各个部分的灰度分布特征,引入了一种改进的检测模板;该模板具有8个方向、3个层次结构,能够滤除属于背景的部分区域。其次,采用中值滤波对图像进行预处理,以滤除与目标差别较大的背景区域,从而降低检测时间,并基于目标特有的灰度分布特点,提出一种新的改进算法。最后,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本文提出的检测算法。结果表明,此算法能够有效地检测弱小目标,可为导弹及早发现并追踪红外小目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弱小目标 灰度特征 目标检测 检测模板 改进算法
下载PDF
机械取栓治疗院内外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疗效的倾向性匹配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邱凯 施海彬 +5 位作者 祖庆泉 刘圣 赵林波 贾振宇 曹月洲 周春高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60-363,共4页
本文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机械取栓治疗的6 h时间窗内的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的26例院内和167例院外患者临床资料,探讨机械取栓治疗院内、外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根据发病时间、... 本文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机械取栓治疗的6 h时间窗内的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的26例院内和167例院外患者临床资料,探讨机械取栓治疗院内、外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根据发病时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年龄、性别,院内卒中与院外卒中按1:2进行倾向性配对后,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χ2检验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及手术情况、术后90 d预后的差异。匹配后,26例院内卒中和52例院外卒中患者纳入本研究。院内卒中患者接受静脉溶栓比例低于院外患者(11.54%和46.15%;χ2=9.176,P=0.002)。院内卒中患者更常见合并心功能不全(19.23%和3.85%;χ2=5.022,P=0.038)。院内卒中和院外卒中患者机械取栓后成功再灌注比例分别为84.62% (22/26)和75.00%(39/5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58,P= 0.312)。院内外卒中患者90 d预后良好率分别为30.77%(8/26)和46.15%(24/5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676 ,P=0.145 )。院内外卒中患者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分别为15.38%(4/26)和17.31%(9/52),90 d死亡率分别为23.08% (6/26)和19.23%(10/5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P>0.999;χ2=0.157,P= 0.692)。本研究结果表明,在卒中后6 h时间窗内,院内、外卒中患者接受机械取栓治疗同样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放射学 介入性 血栓切除术 倾向性匹配 院内卒中
原文传递
宫颈癌HeLa细胞内SKP2结合蛋白的筛选和功能预测 被引量:7
18
作者 贾静 方健飞 +2 位作者 任娟 贾振宇 王孝举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58-262,共5页
目的:通过免疫共沉淀与质谱分析技术从宫颈癌HeLa细胞中获取与S期激酶相关蛋白2(S-phase kinase-associated protein 2,SKP2)结合的蛋白质群体并预测其生物功能。方法:以免疫共沉淀与Western blotting技术建立SKP2免疫共沉淀体系,以SDS-... 目的:通过免疫共沉淀与质谱分析技术从宫颈癌HeLa细胞中获取与S期激酶相关蛋白2(S-phase kinase-associated protein 2,SKP2)结合的蛋白质群体并预测其生物功能。方法:以免疫共沉淀与Western blotting技术建立SKP2免疫共沉淀体系,以SDS-PAGE和银染技术获得SKP2结合蛋白的特异条带,通过质谱分析技术获得可能与SKP2结合的蛋白群体,应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对筛选得到的蛋白进行GO分析与KEGG分析。结果:HeLa细胞内存在一定水平的SKP2蛋白表达,可进行免疫共沉淀反应;成功建立了SKP2免疫共沉淀体系,并获得SKP2结合蛋白样品;针对差异的凝胶条带进行质谱分析,共鉴定出SKP2结合蛋白563个;设定筛选条件后,获得可信度较高的SKP2蛋白270个,进行GO分析与KEGG分析后初步预测了结合蛋白参与的细胞功能和信号通路。结论:从宫颈癌HeLa细胞中成功筛选获取SKP2结合蛋白,为后续筛选靶标结合蛋白和寻找细胞靶向药物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S期激酶相关蛋白2 免疫共沉淀 宫颈癌 结合蛋白
下载PDF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支架取栓首次成功再灌注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7
19
作者 顾一名 曹月洲 +4 位作者 王斌 赵林波 贾振宇 施海彬 刘圣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26-229,共4页
目的 探讨前循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支架取栓术首次成功再灌注(FPR)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3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Solitaire AB支架取栓治疗的前循环AIS患者临床资料。根据首次支架取栓后闭... 目的 探讨前循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支架取栓术首次成功再灌注(FPR)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3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Solitaire AB支架取栓治疗的前循环AIS患者临床资料。根据首次支架取栓后闭塞血管再通程度是否达到改良溶栓治疗脑梗死(mTICI)血流分级2c/3级且无需补救措施,将患者分为FPR组和非FPR组。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分析FPR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共纳入215例患者,其中FPR组61例(28.4%),非FPR组154例(71.6%)。单因素分析显示,FPR组患者平均穿刺至再通时间、90 d良好预后率均优于非FPR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大脑中动脉闭塞(OR=0.387,95%CI=0.180~0.834,P=0.015)、术前静脉溶栓(OR=0.410,95%CI=0.214~0.787,P=0.007)、取栓过程中使用中间导管(OR=0.405,95%CI=0.209~0.787,P=0.008)是FPR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 FPR与大血管闭塞性AIS患者临床良好预后相关。支架取栓过程中大脑中动脉闭塞、使用中间导管及术前行静脉溶栓,会增加FPR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支架取栓 首次成功再灌注 影响因素
下载PDF
Neuroform EZ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颈内动脉眼动脉段动脉瘤中远期安全性和有效性分析 被引量:7
20
作者 倪恒 刘圣 +3 位作者 赵林波 贾振宇 曹月洲 施海彬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37-541,共5页
目的评价Neuroform EZ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颈内动脉眼动脉段动脉瘤的中远期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至2018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Neuroform EZ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的连续104例颈内动脉眼动脉段动... 目的评价Neuroform EZ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颈内动脉眼动脉段动脉瘤的中远期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至2018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Neuroform EZ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的连续104例颈内动脉眼动脉段动脉瘤患者临床和影像学资料。重点分析动脉瘤特征、术后即刻和进展性闭塞率、围手术期并发症及临床随访结果。结果共104例患者116枚眼动脉段动脉瘤接受治疗,其中16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根据眼动脉段动脉瘤Krisht分型,上侧型36枚,后侧型32枚,内侧型41枚,外侧型7枚。支架辅助弹簧圈填塞治疗均获成功。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2.9%,均为小血栓栓塞事件。术后即刻造影显示动脉瘤完全闭塞60枚(51.7%),近全闭塞54枚(46.6%),部分闭塞2枚(1.7%)。89例患者93枚动脉瘤接受平均(7.6±5.4)个月造影随访,首次随访造影显示完全闭塞率进展至92.5%(86枚),未见迟发性支架内狭窄。动脉瘤复发3枚(3.2%),均再次接受弹簧圈栓塞后达到完全闭塞。96例(92.3%)患者临床随访平均(18.5±11.2)个月,其中95例(99.0%)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为0~2分,远期预后良好。结论 Neuroform EZ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颈内动脉眼动脉段动脉瘤安全有效,中远期随访中可提供更稳定闭塞率,且未见支架内再狭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内动脉眼动脉段动脉瘤 Neuroform EZ支架 弹簧圈栓塞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