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60篇文章
< 1 2 6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行动导向结合情景模拟教学在心肺复苏授课中的应用 被引量:21
1
作者 贾冬 郭峰 赵敏 《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 2020年第1期82-86,共5页
目的探讨行动导向结合情景模拟教学在心肺复苏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把接受心肺复苏临床实践教学的120名本科生分为两组,每组60名,分别接受行动导向结合情景模拟教学及传统方法授课。教学结束后应用理论考核及分组团队心肺复苏考核方... 目的探讨行动导向结合情景模拟教学在心肺复苏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把接受心肺复苏临床实践教学的120名本科生分为两组,每组60名,分别接受行动导向结合情景模拟教学及传统方法授课。教学结束后应用理论考核及分组团队心肺复苏考核方式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比较行动导向结合情景模拟教学与传统教学对本科生心肺复苏临床实践教学的效果。同时从教学满意度评价、理论知识掌握程度评价与实践能力提升评价三方面让学生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应用SPSS 22.0进行t检验及R×C卡方检验。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理论考试成绩分别为(92.50±10.71)分和(86.35±9.02)分,实践考试成绩分别为(85.90±9.72)分和(80.15±11.76)分;实验组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02)。实验组和对照组相比,教学满意度评价、理论知识掌握程度反馈、实践能力提升反馈构成比存在差异(P=0.035,P=0.025,P=0.019)。实验组学生的非常满意比率、理论知识熟练掌握比率、实践能力较大幅度提升比率均高于对照组,并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5,P=0.003,P=0.001)。结论在心肺复苏教学中,行动导向结合情景模拟教学可以起到良好的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并应用于临床教学活动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动导向教学 情景模拟教学 心肺复苏
原文传递
基于MaxEnt模型预测苹红缢管蚜在中国的适生区 被引量:20
2
作者 贾栋 徐朝茜 +3 位作者 刘艳红 胡军 李娜 马瑞燕 《植物保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28-536,共9页
为评估苹红缢管蚜Rhopalosiphum oxyacanthae入侵我国的潜在地理分布范围,基于其在全球的118个分布点和筛选的9个环境变量数据,利用MaxEnt模型和ArcGIS软件对苹红缢管蚜于当前和未来气候条件下在我国的潜在适生区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基... 为评估苹红缢管蚜Rhopalosiphum oxyacanthae入侵我国的潜在地理分布范围,基于其在全球的118个分布点和筛选的9个环境变量数据,利用MaxEnt模型和ArcGIS软件对苹红缢管蚜于当前和未来气候条件下在我国的潜在适生区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基于苹红缢管蚜的全球分布数据,MaxEnt模型预测的平均AUC值为0.919,预测结果准确性较高。当前气候条件下,苹红缢管蚜在我国的总适生区面积占全国陆地面积的48.73%,其中高、中、低适生区的面积分别占全国陆地面积的5.92%、13.30%和29.51%,高适生区主要位于河南、江苏、安徽、湖北、湖南、贵州、江西、浙江、福建、广西、台湾等省区。未来RCP2.6和RCP8.5气候情景下,苹红缢管蚜在我国的总适生区面积增加并呈逐渐向东北方向迁移扩散的趋势,其中低适生区面积逐渐增加,高、中适生区面积逐渐减少,原先中南部的高适生区逐渐转变为低适生区或非适生区,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部、吉林省与辽宁省边界处的高适生区面积呈逐渐增加趋势。表明苹红缢管蚜在我国的适生范围极为广泛,具有较高的入侵风险,应加强进境口岸对该虫的检疫监管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红缢管蚜 生物入侵 MaxEnt模型 潜在分布 气候变化
原文传递
艾司氯胺酮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17
3
作者 梁思敏 杜宇 +2 位作者 贾东 涂发平 王姬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67-675,共9页
目的 系统评价艾司氯胺酮在剖宫产术后镇痛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CNKI、VIP、WanFang Data、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搜集艾司氯胺酮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 目的 系统评价艾司氯胺酮在剖宫产术后镇痛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CNKI、VIP、WanFang Data、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搜集艾司氯胺酮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22年1月。由2位评价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6个RCT,包括1 715例剖宫产产妇。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阿片类镇痛药物、罗哌卡因、生理盐水等)相比,艾司氯胺酮应用于剖宫产术后可降低术后VAS疼痛评分[MD=-0.67,95%CI(-0.86,-0.49),P<0.000 01]和术后48小时内镇痛药物需要量[MD=-2.38,95%CI(-3.15,-1.62),P<0.000 01];不增加术后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RR=0.84,95%CI(0.62,1.12),P=0.23]、幻觉[RR=3.00,95%CI(0.37,24.43),P=0.30]、嗜睡[RR=1.49,95%CI(0.16,13.99),P=0.73]、瘙痒[RR=1.05,95%CI(0.79,1.41),P=0.72]、低血压[RR=0.31,95%CI(0.04,2.40),P=0.26]、心动过缓[RR=0.40,95%CI(0.01,11.24),P=0.59]和头晕[RR=2.24,95%CI(0.63,7.94),P=0.21]的发生率;但使手术持续时间延长[MD=2.23,95%CI(1.73,2.74),P<0.000 01];患者术中心率[MD=1.31,95%CI(0.25,2.37),P=0.02]和平均动脉压[MD=3.88,95%CI(0.19,7.56),P=0.04]升高;能改善新生儿Apgar评分[MD=0.45,95%CI(0.26,0.63),P<0.000 01]和产妇产后EPDS抑郁评分[MD=-1.12,95%CI(-1.87,-0.55),P=0.000 3],对新生儿脐带血pH无影响[MD=0.03,95%CI(-0.01,0.07),P=0.14]。结论 当前证据表明,艾司氯胺酮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具有一定优势。受纳入研究数量和质量限制,上述结论尚需开展更多高质量研究予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司氯胺酮 剖宫产 随机对照试验 META分析 系统评价
原文传递
全脑放疗同步瘤床推量治疗肺癌脑转移瘤临床疗效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15
4
作者 何君 张成大 +6 位作者 贾霖 韩建军 高飞 王允 贾利 贾冬 陈艳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2018年第8期587-592,共6页
目的比较合并1~4个脑转移灶的肺癌患者采用图像引导适形调强放射治疗(image-guided intensity-modulated radiotherapy,IG-IMRT)技术行全脑放疗(wholebrain radiotherapy,WBRT)同步瘤床推量及序贯瘤床推量治疗的近期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目的比较合并1~4个脑转移灶的肺癌患者采用图像引导适形调强放射治疗(image-guided intensity-modulated radiotherapy,IG-IMRT)技术行全脑放疗(wholebrain radiotherapy,WBRT)同步瘤床推量及序贯瘤床推量治疗的近期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探讨肺癌脑转移患者最佳放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2014年5月至2017年5月确诊为肺癌脑转移患者共98例,选取接受WBRT+同步瘤床推量放疗的49例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时接受WBRT后序贯瘤床推量放疗的49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两组患者均采用IG-IMRT,治疗过程中每天行锥形束CT(cone beam CT,CBCT)校对摆位误差。结果观察组的放疗总有效率、肿瘤局部控制率和1年生存率分别为87.80%(43/49)、95.92%(47/49)、65.31%(32/49)高于对照组的61.20%(30/49)、81.60%(40/49)、44.90%(22/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中位生存期观察组(15月)高于对照组(12月)。安全性评价:无3、4级急性及晚期不良反应,主要不良反应为脱发、恶心、呕吐、认知功能障碍、记忆力损伤。结论图像引导下适形调强全脑放疗同步瘤床推量可能是临床治疗肺癌脑转移瘤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脑转移瘤 全脑放射治疗 同步推量 大分割
下载PDF
酶抑制法快速检测有机磷农药残留的比较试验 被引量:16
5
作者 罗俊霞 赵建波 +3 位作者 贾冬 尚航影 韩洛利 宋晓爽 《湖北农业科学》 2019年第18期115-120,共6页
采用6种商品化酶抑制法快速检测试剂盒对敌敌畏、喹硫磷、敌百虫、辛硫磷4种有机磷农药进行了快速测定。结果表明,6种试剂盒对4种有机磷农药的敏感性、检出限各不一样;6种试剂盒对4种有机磷农药抑制率与农药浓度的对数线性模拟回归的线... 采用6种商品化酶抑制法快速检测试剂盒对敌敌畏、喹硫磷、敌百虫、辛硫磷4种有机磷农药进行了快速测定。结果表明,6种试剂盒对4种有机磷农药的敏感性、检出限各不一样;6种试剂盒对4种有机磷农药抑制率与农药浓度的对数线性模拟回归的线性范围也不相同;取用3.0mL的提取液和取用2.5mL的提取液抑制率差别不大,仅有个别农药在个别浓度水平下有差异。酶抑制法快速检测试剂盒对各种有机磷农药的检测敏感性不同,在实际的检测工作中,建议对抑制率≥10%的样品进行复检,同时采用色谱质谱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抑制法 快速检测 有机磷农药 敏感性
下载PDF
库车坳陷东西段盐下构造变形差异演化数值模拟分析 被引量:14
6
作者 徐雯峤 汪伟 +4 位作者 尹宏伟 贾东 李长圣 杨庚兄 李刚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740-1751,共12页
库车坳陷东、西段盐下构造在北部构造带以南出现明显的差异构造变形特征,在西段的克拉苏构造带盐下发育由一系列逆冲断裂组成的叠瓦构造,而在东段的东秋构造带盐下发育一个大型的断背斜构造。本文基于地震资料构造解析,采用离散元数值... 库车坳陷东、西段盐下构造在北部构造带以南出现明显的差异构造变形特征,在西段的克拉苏构造带盐下发育由一系列逆冲断裂组成的叠瓦构造,而在东段的东秋构造带盐下发育一个大型的断背斜构造。本文基于地震资料构造解析,采用离散元数值模拟方法,设计了5组数值模拟实验来探究先存断层、同构造沉积和滑脱层强度对褶皱冲断带构造形态及演化的影响,进而分析库车坳陷东、西段构造特征差异的成因机制。模拟结果表明含盐褶皱冲断带往往发育垂向分层构造变形。先存断裂会影响褶皱冲断带构造传播的方式,导致盐下楔体形态、断裂数量和盐上构造样式的差异。同构造沉积会增强盐上和盐下的分层差异变形,滑脱层强度增强会减弱盐上和盐下的分层变形。通过将模拟结果与库车坳陷东、西段构造特征进行对比分析,我们认为先存断层可能是影响库车坳陷东、西段盐下构造差异演化的重要因素。库车坳陷东段的东秋构造带受先存断裂影响,在先存断裂的位置优先变形,形成东秋断裂和上覆东秋背斜,同时先存断裂既有助于应力释放,又阻拦应力向前传递,形成乱序式变形传播。库车坳陷西段的克拉苏构造带,没有先存断裂的影响,盐下主要发育前展式构造变形,形成由一系列逆冲断层组成的叠瓦构造楔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车坳陷 盐下构造 离散元 应力应变 构造变形
下载PDF
和厚朴酚通过激活SIRT1/FOXO1信号通路抵抗小鼠脓毒症脑损伤 被引量:13
7
作者 魏明豪 曹屹东 +2 位作者 贾栋 陈宁 张亮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9年第10期1840-1844,共5页
目的:探究和厚朴酚是否通过激活SIRT1/FOXO1信号通路抵抗小鼠脓毒症脑损伤。方法:通过C57BL/6小鼠盲肠结扎穿孔法建立脓毒症脑损伤模型。小鼠随机分为以下6组:假手术(Sham)组;和厚朴酚处理(HKL)组;盲肠结扎穿孔(CLP)组;盲肠结扎穿孔+和... 目的:探究和厚朴酚是否通过激活SIRT1/FOXO1信号通路抵抗小鼠脓毒症脑损伤。方法:通过C57BL/6小鼠盲肠结扎穿孔法建立脓毒症脑损伤模型。小鼠随机分为以下6组:假手术(Sham)组;和厚朴酚处理(HKL)组;盲肠结扎穿孔(CLP)组;盲肠结扎穿孔+和厚朴酚处理(CLP+HKL)组;EX527 (SIRT1特异性抑制剂)预处理+盲肠结扎穿孔+和厚朴酚处理(CLP+HKL+EX527)组;EX527预处理+盲肠结扎穿孔(CLP+EX527)组。盲肠结扎穿孔48 h后检测脑组织内水含量、凋亡率及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和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情况、炎症相关分子IL-1β与TNF-α、SIRT1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CLP组相比,CLP+HKL组脑组织内SIRT1的表达量及活性、Bcl-2表达量明显增加,而脑组织水含量、凋亡率、Bax、cleaved Caspase-3、IL-1β与TNF-α的表达量明显降低(均P <0.05)。EX527可明显抑制HKL的上述脑保护作用(P <0.05)。结论:和厚朴酚主要通过激活SIRT1/FOXO1信号通路,抑制凋亡与炎症,从而缓解脓毒症脑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厚朴酚 脓毒症脑损伤 凋亡 炎症 SIRT1
原文传递
基于BP神经网络PID在地铁车站温度控制中的研究 被引量:13
8
作者 李莲 贾栋 张晓 《天津理工大学学报》 2018年第5期9-13,共5页
由于地铁的地下车站温度控制系统具有非线性、强耦合、时变、大滞后等特性.而传统的PID控制参数在整个控制当中是固定不变的,对于高度复杂的温度控制系统,传统的PID控制就显得无能为力,很难达到预期的控制效果.因此提出一种BP神经网络PI... 由于地铁的地下车站温度控制系统具有非线性、强耦合、时变、大滞后等特性.而传统的PID控制参数在整个控制当中是固定不变的,对于高度复杂的温度控制系统,传统的PID控制就显得无能为力,很难达到预期的控制效果.因此提出一种BP神经网络PID控制方法.此方法将传统的PID与BP神经网络相结合,组成BP神经网络PID控制.通过BP算法修正BP网络的加权系数,实现了PID三个参数的在线自我调整.MATLAB仿真结果显示BP神经网络PID控制比单纯的PID控制响应速度快,超调量小,稳定性好,能够有效实现对地铁车站温度的合理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D控制 BP神经网络PID控制 温度调节 MATLAB
下载PDF
综放工作面覆岩破坏特征及裂隙演化相似模拟试验研究 被引量:13
9
作者 贾栋 姜德义 +2 位作者 陈结 范金洋 任奕玮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9-25,共7页
针对煤层开采后常出现矿压显现剧烈、煤岩透气性增大和地表下沉等问题,利用二维相似模拟试验研究综放工作面覆岩破坏特征并通过分形理论表征裂隙演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煤层基本顶初次来压步距为78 m,周期来压步距为24 m;煤层采动裂隙... 针对煤层开采后常出现矿压显现剧烈、煤岩透气性增大和地表下沉等问题,利用二维相似模拟试验研究综放工作面覆岩破坏特征并通过分形理论表征裂隙演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煤层基本顶初次来压步距为78 m,周期来压步距为24 m;煤层采动裂隙发育,距煤层顶板超过35 m;煤层开采后形成的覆岩裂隙具有分形特征,其分形维数随工作面的推进总体趋势增大;随着工作面的推进,开采位置与覆岩应力测点的水平距离小于40 m时,最初的原岩应力转变为应力集中,当工作面推过应力测点15~20 m后,应力卸压后会出现最小值,随后趋于稳定值;上覆岩层由下而上的垮落表现为非线性,其下沉形态为非对称性,总体垮落趋势近似呈“凹”型。研究结果进一步解释了采动过程中覆岩破坏及裂隙演化规律,可为煤炭开采顶板管理和煤层气抽采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似模拟 上覆岩层 围岩应力 采动裂隙 分形维数
下载PDF
基于压缩试验的两种橡胶材料本构模型分析 被引量:11
10
作者 黄敏 黄舟 +1 位作者 贾东 陈军红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2018年第A02期483-486,共4页
橡胶材料具有独特的黏弹性能,在产品设计中常被当作减震和缓冲材料,以减轻或预防冲击载荷所产生的损伤。但由于橡胶材料的压缩特性受胶料种类、硬度、工艺等因素的影响,其本构关系的非线性化使得工程模拟非常困难,从而给橡胶材料的选型... 橡胶材料具有独特的黏弹性能,在产品设计中常被当作减震和缓冲材料,以减轻或预防冲击载荷所产生的损伤。但由于橡胶材料的压缩特性受胶料种类、硬度、工艺等因素的影响,其本构关系的非线性化使得工程模拟非常困难,从而给橡胶材料的选型带来了极大的难度。本文以天然橡胶和丁基橡胶为研究对象,分别开展准静态压缩试验和动态压缩试验,并基于橡胶中常用的Mooney-Rivlin模型,运用MATLAB软件进行试验数据处理和数值分析,确定Mooney-Rivlin本构关系的参数,从而对比分析两种橡胶材料的准静态压缩性能和动态压缩性能,为工程应用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橡胶材料 本构关系 压缩试验 Mooney-Rivlin模型
下载PDF
感染后咳嗽大鼠模型建立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仲坤 齐越 +5 位作者 李昭 尤献民 王雅彬 贾冬 明彩荣 安阳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2期23-26,共4页
目的:优化完善脂多糖(LPS)滴鼻并烟熏法建立感染后咳嗽(PIC)动物模型的方法。方法:35只SPF级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A、B、C组,模型对照(D)组。除空白组外,D组大鼠每次用10只香烟烟熏,每天1次。每次熏烟15 min,连续熏烟10 d... 目的:优化完善脂多糖(LPS)滴鼻并烟熏法建立感染后咳嗽(PIC)动物模型的方法。方法:35只SPF级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A、B、C组,模型对照(D)组。除空白组外,D组大鼠每次用10只香烟烟熏,每天1次。每次熏烟15 min,连续熏烟10 d,其余模型组A、B、C大鼠每次用13只香烟烟熏,每天1次,每次熏烟15 min,连续熏烟天数依次为5、7、9 d。各模型组大鼠分别于烟熏后第1、4、7天时,以1 mL/kg的体积滴入鼻腔0.4 mg/mL的脂多糖(LPS);于烟熏后的第2、3、4、5天时,用2.5 mol/L柠檬酸雾化5 min。观察各组大鼠的行为学改变,记录咳嗽次数,同时采用全自动模块式血液体液分析仪测定肺泡灌洗液(BALF)中白细胞总数,显微镜观察肺组织的病理变化情况。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7、9、10 d组的BALF白细胞总数明显增多(P<0.005),模型组间两两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咳嗽次数增加(P<0.001,P<0.005),模型组间两两比较无统计学意义。HE染色结果表明,模型7、9、10 d组肺组织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病变,镜下观察到肺泡壁融合和炎性浸润,均符合PIC的病理特征,但模型9、10 d组较为严重。结论:吸烟13支,烟熏7 d,0.4 mg/kg的LPS滴鼻,可诱导感染后咳嗽模型的建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后咳嗽 脂多糖 烟熏 模型
下载PDF
单纯减压与减压融合术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中远期疗效的Meta分析 被引量:9
12
作者 贾栋 夏群 +3 位作者 杨凯锐 吴凯楠 何剑戈 李明昊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20年第1期22-25,共4页
目的通过Meta分析比较单纯减压术与减压融合术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中远期疗效。方法检索自1980-06—2019-01收录在PubMed、Embase、Cochrane、中国知网、万方等数据库关于比较单纯减压术与减压融合术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 目的通过Meta分析比较单纯减压术与减压融合术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中远期疗效。方法检索自1980-06—2019-01收录在PubMed、Embase、Cochrane、中国知网、万方等数据库关于比较单纯减压术与减压融合术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相关文献,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比较单纯减压组与减压融合组末次随访时腰痛VAS评分、腿痛VAS评分、ODI指数,以及疗效优良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再次手术率。结果纳入11篇文献,共21 303例,单纯减压组2 710例,减压融合组18 593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单纯减压组与减压融合组末次随访时腰痛VAS评分、腿痛VAS评分、疗效优良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再次手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减压融合组末次随访时ODI指数较单纯减压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减压融合术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中远期疗效并不优于单纯减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 减压术 脊柱融合术 META分析
原文传递
门静脉高压症脾切除术中脾静脉近端结扎预防门静脉血栓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8
13
作者 田明国 李宝定 +2 位作者 辛国军 贾东 王亚飞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9-42,共4页
目的探讨门静脉高压症脾切除术中行脾静脉近端结扎对脾静脉源性门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8月至2019年7月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手术治疗的94例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6例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和脾切除... 目的探讨门静脉高压症脾切除术中行脾静脉近端结扎对脾静脉源性门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8月至2019年7月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手术治疗的94例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6例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和脾切除联合经脾静脉冠肾静脉分流术的患者采取紧贴门静脉结扎脾静脉的方法,58例未行脾静脉结扎的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患者作为对照组。术后均经胃网膜右静脉置入的导管滴注肝素,并于术后第7~14天行CT检查。结果脾静脉结扎组的36例患者均无门静脉血栓形成,对照组发生门静脉血栓22例(38%),脾静脉血栓58例(100%),两组门静脉血栓发生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比38%,χ^(2)=17.828,P<0.05)。结论﹐在脾切除术中结扎脾静脉近端可有效预防门静脉高压症患者术后发生脾静脉源性门静脉血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门静脉 脾静脉 结扎术 静脉血栓形成
原文传递
MCC950抑制NLRP3炎性小体活性改善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小鼠血脑屏障功能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董笑博 安阳 +3 位作者 杨彩瑜 房小楠 贾冬 齐越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9期57-62,共6页
目的研究核苷酸结合域样受体蛋白3(NLRP3)炎性小体抑制剂MCC950对侧脑室注射淀粉样蛋白(Aβ25-35)所致的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小鼠血脑屏障(BBB)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盐酸多奈哌齐组(1.3 mg/kg)和MCC... 目的研究核苷酸结合域样受体蛋白3(NLRP3)炎性小体抑制剂MCC950对侧脑室注射淀粉样蛋白(Aβ25-35)所致的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小鼠血脑屏障(BBB)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盐酸多奈哌齐组(1.3 mg/kg)和MCC950组(10 mg/kg),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侧脑室注射Aβ25-35制作小鼠AD模型,造模后第2天,各给药组按相应剂量连续给药21 d,每日1次,假手术组给予等量0.9%氯化钠溶液;于第15天进行Y迷宫实验,第16~21天进行Morris水迷宫实验;行为学实验后进行伊文思蓝渗漏实验并取材;ELISA试剂盒及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小鼠脑组织中NLRP3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小鼠脑组织海马及皮质中紧密连接蛋白-5(claudin-5)、闭合蛋白(occludin)、闭锁小带蛋白-1(ZO-1)、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半胱天冬氨酸酶(caspase-1)、白细胞介素-18(IL-18)、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p53上调凋亡调节因子(PUMA)、抑癌因子p53、核转录因子κB(NF-κB)的表达情况。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自发交替反应率下降,水迷宫的游泳潜伏期较长,穿越平台次数及目标象限路程减少,脑内伊文思蓝渗透率显著增加,NLRP3表达增多,claudin-5、occludin、ZO-1表达明显减少;ASC、caspase-1、IL-1β、IL-18、TNF-α、PUMA、p53、NF-κB表达明显增加。与模型组比较,给药组小鼠自发交替反应率升高,水迷宫潜伏期较短,穿越平台次数及目标象限路程增加,小鼠脑内伊文思蓝含量降低,NLRP3表达明显减少,claudin-5、occludin、ZO-1明显增加;ASC、caspase-1、IL-1β、IL-18、TNF-α、PUMA、p53、NF-κB表达明显减少。结论MCC950可通过PUMA/NF-κB和PUMA/p53信号通路抑制NLRP3炎性小体活性来改善AD模型小鼠血脑屏障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CC950 NLRP3炎性小体 阿尔茨海默病 血脑屏障
下载PDF
选择性脾胃区静脉分流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7
15
作者 田明国 贾东 +5 位作者 杨勇 辛国军 李宝定 刘明奇 王亚飞 狄华明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286-1292,共7页
目的探讨选择性脾胃区静脉分流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描述性研究方法。收集2016年9月至2019年8月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68例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46例,女22例;中位年龄为48岁,年龄范围为26~7... 目的探讨选择性脾胃区静脉分流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描述性研究方法。收集2016年9月至2019年8月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68例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46例,女22例;中位年龄为48岁,年龄范围为26~71岁。根据术前CT检查胃食管静脉曲张周围的血管走行及术中血流动力学评估结果行选择性脾胃区静脉分流术。观察指标:(1)手术及术后情况。(2)随访情况。采用门诊或电话方式进行随访,术后3~6个月行胃镜及门静脉CT检查,之后每6个月复查1次肝功能、甲胎蛋白及肝胆B超。了解患者肝功能、血小板计数、凝血功能及胃食管静脉曲张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20年2月。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范围)表示。计数资料以绝对数或百分比表示。结果(1)手术及术后情况:68例患者中,30例行选择性脾胃区静脉分流术,其中脾切除联合冠肾分流术16例、脾切除联合冠腔分流术7例、远端脾肾分流术5例、肠系膜下静脉肾静脉分流术1例、胃网膜右静脉⁃下腔静脉分流术1例;38例经自发性门腔分流行选择性脾胃区静脉分流术,其中经自发性胃肾分流选择性胃静脉分流术33例,经自发性脾肾分流选择性胃静脉分流术3例,经自发性脾肾分流选择性脾胃区静脉分流术2例。68例患者中,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腹腔内出血需二次手术止血1例,腹腔感染1例,轻度肝性脑病1例,轻型肺栓塞1例。(2)随访情况:6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8个月(6~36个月)。患者术后肝功能及腹腔积液程度均明显改善,5例经自发性胃肾分流的选择性分流术患者发生门静脉血栓,发生率为15.2%(5/33)。术后胃镜及CT检查结果示31例胃食管静脉曲张消失,34例轻度残留,3例复发包括胃网膜右静脉下腔静脉分流后吻合口狭窄导致破裂再出血1例,经再次手术后痊愈。3例患者术后发生原发性肝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静脉高压症 选择性分流术 自发性门体分流 胃食管静脉曲张 脾静脉结扎
原文传递
莲草直胸跳甲气味结合蛋白鉴定及其在触角中的表达分析 被引量:7
16
作者 胡军 付丽 +3 位作者 张彬 刘艳红 贾栋 马瑞燕 《植物保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849-859,共11页
为阐明莲草直胸跳甲Agasicles hygrophila对其寄主植物喜旱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的专一性识别过程中气味结合蛋白(odorant-binding protein,OBP)的作用,基于莲草直胸跳甲三代全长转录组测序结果筛选获得其所有OBP基因并进... 为阐明莲草直胸跳甲Agasicles hygrophila对其寄主植物喜旱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的专一性识别过程中气味结合蛋白(odorant-binding protein,OBP)的作用,基于莲草直胸跳甲三代全长转录组测序结果筛选获得其所有OBP基因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以最大似然法构建莲草直胸跳甲OBP的系统进化树,并通过定量PCR分析这些OBP基因在其触角中的表达量。结果表明,全长转录组测序结果中共鉴定得到53个莲草直胸跳甲AhygOBP基因,所编码蛋白有36个属于Minus-C家族,11个属于Classic家族,5个属于Plus-C家族,1个属于Atypical家族。进化分析结果显示,大部分莲草直胸跳甲AhygOBP与其它目昆虫OBP为直系同源。莲草直胸跳甲AhygOBP基因在触角中的表达分析结果显示,将表达量最低的AhygOBP31作为基准1,表达量最高的依次为AhygOBP53、AhygOBP32、AhygOBP13、AhygOBP28、AhygOBP44、AhygOBP45、AhygOBP29、AhygOBP37、AhygOBP24,其中AhygOBP53的表达量是AhygOBP31的106 000倍。推测这些触角中高表达的AhygOBP可能在宿主植物识别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莲草直胸跳甲 全长转录组测序 气味结合蛋白 触角 表达
原文传递
火绒草联合黄芪对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模型大鼠肾功能的改善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齐越 仲坤 +6 位作者 贾冬 李荧 袁龙 黄培池 单舒筠 杨彩瑜 高侠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5期1842-1848,共7页
目的:研究火绒草联合黄芪对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sPGN)模型大鼠肾功能的改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将85只大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10)和造模组(n=75)。假手术组大鼠行假手术,造模组大鼠采用免疫学方法(弗氏佐剂+牛血清蛋白... 目的:研究火绒草联合黄芪对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sPGN)模型大鼠肾功能的改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将85只大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10)和造模组(n=75)。假手术组大鼠行假手术,造模组大鼠采用免疫学方法(弗氏佐剂+牛血清蛋白+脂多糖)复制MsPGN模型。选取造模成功的70只大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模型组,火绒草+黄芪高、中、低剂量组(4.05、2.03、1.02 g/kg,以生药总量计),火绒草单用组(2.70 g/kg,以生药量计),雷公藤多苷片组(阳性对照1,0.02 g/kg)和盐酸贝那普利片组(阳性对照2,0.02 g/kg),每组10只。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大鼠灌胃等体积生理盐水,各给药组大鼠灌胃相应药液,每天给药1次,灌胃体积均为15 mL/kg,连续给药5周。末次给药后,测定大鼠24 h尿蛋白、尿肌酐和血肌酐水平;称定右侧肾质量并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观察肾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肾组织中核转录因子-κB p65(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测定肾组织中NF-κB、NF-κB抑制蛋白α(IκBα)、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磷酸化ERK(p-ERK)、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APK)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右侧肾质量、24 h尿蛋白、血肌酐水平以及肾组织中NF-κB p65、p-ERK、p38 MAPK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或P<0.01);尿肌酐水平和肾组织中IκBα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肾组织出现肾小球明显肥大、系膜区细胞弥漫性增多、肾小管坏死等病理形态学变化。与模型组比较,火绒草单用组大鼠右侧肾质量、血肌酐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尿肌酐水平显著升高(P<0.05),但24 h尿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火绒草+黄芪高剂量组大鼠右侧肾质量、24 h尿蛋白、血肌酐水平以及肾组织中NF-κB p65、p-ERK、p38 MAPK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尿肌酐水平和肾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绒草 黄芪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炎症 肾功能 机制 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核转录因子-κB 大鼠
下载PDF
纳米流体导热介质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8
作者 贾东 蔡淑红 +4 位作者 李献强 郝文静 刘波涛 谭凯锋 王峰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2期540-549,共10页
近年来,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能源、化工、汽车、太阳能集热等多个领域对高效换热技术的要求逐渐提高。设备轻量化、微型化发展要求体积压缩情况下仍保证足够的换热能力,因此正确选用导热介质成为必然。传统的导热介质如水、乙二醇、导... 近年来,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能源、化工、汽车、太阳能集热等多个领域对高效换热技术的要求逐渐提高。设备轻量化、微型化发展要求体积压缩情况下仍保证足够的换热能力,因此正确选用导热介质成为必然。传统的导热介质如水、乙二醇、导热油等的导热系数偏低,换热能力难以满足生产生活要求。纳米流体因其增强的导热能力而受到广泛的关注。大力发展纳米流体强化传热技术对提高资源利用率、节能减排具有重要意义。国内外已逐渐对该技术展开大量研究,本文根据最新研究进展,对纳米流体"制备-性能-机理-应用"的全过程进行归纳总结,重点介绍了纳米流体稳定性、基础热物性以及传热特性的研究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流体 稳定性 导热系数 粘度 对流换热
下载PDF
莲草直胸跳甲不同发育阶段内参基因的筛选与验证 被引量:6
19
作者 贾栋 纪周瑜 +3 位作者 刘艳红 袁晓芳 张彬 马瑞燕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3-58,共6页
[目的]实时定量PCR(qPCR)是基因表达研究的重要技术手段,但其结果的准确性取决于内参基因,本研究筛选莲草直胸跳甲不同发育阶段稳定表达的内参基因,为后续基因表达研究奠定基础。[方法]使用qPCR测定了9个昆虫常见的候选内参基因(β⁃acti... [目的]实时定量PCR(qPCR)是基因表达研究的重要技术手段,但其结果的准确性取决于内参基因,本研究筛选莲草直胸跳甲不同发育阶段稳定表达的内参基因,为后续基因表达研究奠定基础。[方法]使用qPCR测定了9个昆虫常见的候选内参基因(β⁃actin、RPL13a、RPS18、UBC、EF⁃1α、RPS6、GAPDH、α⁃Tubulin和β⁃Tubulin)在莲草直胸跳甲不同发育阶段的表达,利用ΔCt、geNorm、NormFinder和BestKeeper 4种程序综合评估了9个内参基因的表达稳定性,并用小分子热激蛋白基因(shsp20.8)对内参基因的稳定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莲草直胸跳甲不同发育阶段的最适内参基因为RPS18和RPL13a,shsp20.8在使用最稳定和最不稳定的内参基因用于数据标准化时,结果差异显著,表达量最高的虫态分别为卵和蛹期。[结论]本文证实了稳定的内参基因对qPCR试验结果准确性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荧光定量PCR 内参基因 莲草直胸跳甲 验证
下载PDF
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后自由门静脉压力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6
20
作者 蒋福东 田明国 +3 位作者 杨勇 贾东 刘明奇 辛国军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75-379,共5页
目的总结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后自由门静脉压力(FPP)的动态变化规律,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横断面研究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8年9月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55例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39例,... 目的总结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后自由门静脉压力(FPP)的动态变化规律,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横断面研究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8年9月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55例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39例,女16例;中位年龄为46岁,年龄范围为17~67岁。联合术前CT门静脉造影检查和术中经胃网膜右静脉置管测压方法监测FPP。观察指标:(1)术中与术后FPP的比较。(2)术后第7天FPP动态变化。(3)Valsalva动作前后FPP的比较。(4)FPP与平均动脉压和心率的关系。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ean±SD表示,重复测量资料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配对资料采用配对t检验。采用直线相关分析相关性。结果(1)术中与术后FPP的比较:55例患者均行开腹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术中脾切除前、术中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后、术后第1天和术后第7天FPP分别为(34±6)、(28±6)、(34±5)、(30±5)cmH2O(1 cmH2O=0.098 kPa),4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3.23,P<0.05)。术中脾切除前分别与术中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后、术后第1天和术后第7天FPP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后分别与术后第1天和术后第7天FPP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和术后第7天FP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术后第7天FPP动态变化:55例患者术后第7天00∶00~24∶00时段FPP分别为(30±5)、(29±5)、(29±5)、(29±5)、(28±5)、(28±5)、(28±5)、(29±5)、(29±5)、(30±5)、(30±5)、(30±5)、(31±5)、(31±5)、(31±5)、(31±5)、(31±5)、(32±5)、(31±5)、(31±5)、(31±5)、(31±5)、(30±5)、(30±5)cmH2O。FPP较高时段为12∶00~21∶00,FPP较低时段为01∶00~08∶00;FPP水平峰值时间为17∶00,FPP水平谷值时段为04∶00~06∶00。(3)Valsalva动作前后FPP的比较:55例患者Valsalva动作前后FPP分别为(30±5)cmH2O和(32±5)cmH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静脉高压症 脾切除术 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 自由门静脉压力变化 影响因素 VALSALVA动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6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