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0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度退化的喀斯特天坑草地物种多样性及群落稳定性——以云南沾益退化天坑为例 被引量:32
1
作者 简小枚 税伟 +4 位作者 王亚楠 王前锋 陈毅萍 江聪 项子源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3期4704-4714,共11页
喀斯特天坑是21世纪初命名的宏大地表负地形,其隐域生境为动植物的生长和繁衍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近几年来,随着天坑价值的深入挖掘,天坑独特生境特征及其植物群落逐渐得到重视,但现有研究较多关注原生天坑及轻度退化天坑,对退化程度较高... 喀斯特天坑是21世纪初命名的宏大地表负地形,其隐域生境为动植物的生长和繁衍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近几年来,随着天坑价值的深入挖掘,天坑独特生境特征及其植物群落逐渐得到重视,但现有研究较多关注原生天坑及轻度退化天坑,对退化程度较高且可进入性较强的退化天坑的研究仍相对薄弱。云南大竹菁天坑属于典型的重度退化天坑,可进入性较强,坑底以草地植物群落为主,将其作为退化天坑的代表性区域开展天坑内外植物群落的特征差异及植物群落的稳定程度研究,有利于补充系列天坑现有的理论知识体系,亦能为广大喀斯特区域的生态恢复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采用野外采样及数据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定性及定量的角度研究大竹菁退化天坑植被群落特征以及植物群落的稳定程度,研究结果表明:1)退化天坑内草地群落现有14科35属35种,坑外14科30属30种,坑内外物种组成相对多样,两者优势种差异较大,仅一种共优种;2)退化天坑生态系统较为脆弱,坑内外植物群落多样性总体偏低,坑外植物多样性高于坑内植物多样性,但差异不显著,而坑外均匀度却显著高于坑内均匀度;3)坑内外植物群落处于极不相似水平,结构分异明显,群落之间具有较大的生境差异性;4)坑内植物群落种间总体呈正联结性,种间联结较松散,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处于正向演替阶段,而坑外呈负关联性,群落较不稳定;5)采用稳定性分析进一步阐释得出,坑内植物群落离稳定状态仍有一定差距,说明受到人为干扰的重度退化天坑生境仍较脆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退化天坑 物种多样性 种群联结性 群落稳定性
下载PDF
变化环境对城市暴雨及排水系统影响研究进展 被引量:30
2
作者 熊立华 闫磊 +2 位作者 李凌琪 江聪 杜涛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30-942,共13页
近年来,变化环境(气候变化和城镇化)导致城市暴雨的发生频率或强度增加,加剧了城市暴雨洪涝问题。因此,分析变化环境对城市暴雨及排水系统的影响对城市水资源规划管理、市政规划设计和城市防灾减灾有着重要意义。总结了未来高精度降雨... 近年来,变化环境(气候变化和城镇化)导致城市暴雨的发生频率或强度增加,加剧了城市暴雨洪涝问题。因此,分析变化环境对城市暴雨及排水系统的影响对城市水资源规划管理、市政规划设计和城市防灾减灾有着重要意义。总结了未来高精度降雨预估技术、变化环境下排水系统设计标准等关键问题的研究进展,综述了变化环境下城市短历时暴雨演变规律及变化环境对城市排水系统影响的研究现状,探讨了变化环境对城市短历时暴雨的影响机理,并归纳了当前研究变化环境对城市暴雨及排水系统影响的主要方法。指出今后应重点加强的研究:(1)加强气候变化和城镇化对城市短历时暴雨影响机制的研究;(2)提升区域气候模式对城市区域下垫面和大气相互作用的描述能力,并加强公里尺度对流可解析模型在城市气候变化影响研究中的应用;(3)加强对变化环境下排水系统设计标准的研究;(4)综合评估气候变化和城镇化对城市排水系统超载、污染物转移和水安全等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化环境 非一致性 城市内涝 城市短历时暴雨 城市排水系统
下载PDF
灰色关联度分析和DTOPSIS法在云南粳稻品种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28
3
作者 蒋聪 刘慰华 +2 位作者 杨旭昆 吴志刚 邹茜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907-912,共6页
【目的】客观综合评价云南粳稻品种,并探索一种能综合评价水稻种质资源的新方法。【方法】针对13个具有代表性的粳稻品种的12个农艺性状,采用产量权重评价法、灰色关联分析法和DTOPSIS法。【结果】云粳46号、丽粳22号、昆粳10号、丽粳2... 【目的】客观综合评价云南粳稻品种,并探索一种能综合评价水稻种质资源的新方法。【方法】针对13个具有代表性的粳稻品种的12个农艺性状,采用产量权重评价法、灰色关联分析法和DTOPSIS法。【结果】云粳46号、丽粳22号、昆粳10号、丽粳23号和昭粳13号5个品种按照产量权重来判定适应性,其变异系数为7.26%,最大值与最小值差为21.04%,产量差异较小,得出5个品种在云南高海拔地区的适应性较好没有明显差异;采用灰色关联度法粳稻品种间的关联度值来判定品种适应性,其变异系数为14.06%,最大值与最小值间差为40.14%,说明不同粳稻品种在高海拔地区的适应性差异较大;而DTOPSIS法粳稻品种间的Ci值差异最大,其变异系数为20.34%,最大值与最小的差为58.45%,说明不同粳稻品种在高海拔地区的适应性也存有差异,且差异较大。【结论】3种方法得到的结论有所不同。DTOPSIS法与灰色关联度法相比直接依据产量权重对不同粳稻品种在高海拔地区的适应性的综合评价效果较好,尤其是DTOPSIS法综合评价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色关联度分析 DTOPSIS法 粳稻 适应性评价 产量水平
下载PDF
退化天坑倒石坡林下优势物种生态位特征 被引量:25
4
作者 郭平平 税伟 +5 位作者 江聪 简小枚 朱粟锋 张永永 冯洁 陈毅萍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3635-3645,共11页
以典型的中度退化天坑--巴家陷塘天坑为例,对其倒石坡生态交错带森林群落优势种种群进行生态位特征分析,以期为喀斯特天坑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及天坑地表区域植被的生态修复提供科学参考.结果表明:土壤养分铵态氮、速效钾、有效磷相较于土... 以典型的中度退化天坑--巴家陷塘天坑为例,对其倒石坡生态交错带森林群落优势种种群进行生态位特征分析,以期为喀斯特天坑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及天坑地表区域植被的生态修复提供科学参考.结果表明:土壤养分铵态氮、速效钾、有效磷相较于土壤水分和温度对天坑物种分布影响最显著,解释量分别为37.4%、32.8%、29.3%.随着天坑倒石坡坡位(坑口-上坡位-中坡位-下坡位-坑底)的变化,其林下植物生活型由常绿旱生向常绿湿中生变化,草本种群生态位重叠程度较灌木种群更大.灌木植物密花荚蒾、小雀花和草本植物一把伞南星、荩草有较宽的生态幅和抗逆性,占据天坑林下灌草层的上层.随着土壤碱性不断加强,灌木植物长圆叶梾木和草本植物尼泊尔老鹳草、黄龙尾失去竞争力.巴家陷塘林下优势种的生态位特征与针阔混交林的冠层结构、林下灌草的生态策略、天坑独特的生境、优势物种的重要值等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坑 倒石坡 生态位 环境梯度
原文传递
全球干热岩资源开发诱发地震活动和灾害风险管控 被引量:18
5
作者 尹欣欣 蒋长胜 +5 位作者 翟鸿宇 张延保 姜丛 来贵娟 祝爱玉 尹凤玲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3817-3836,共20页
干热岩地热资源作为一种绿色可再生的新型能源,其开发利用已成为当前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干热岩位于地壳浅部3~10 km,在采用增强型地热系统(EGS)等通用开发方式过程中,伴随着地壳应力状态的扰动,部分... 干热岩地热资源作为一种绿色可再生的新型能源,其开发利用已成为当前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干热岩位于地壳浅部3~10 km,在采用增强型地热系统(EGS)等通用开发方式过程中,伴随着地壳应力状态的扰动,部分开采项目发生较大震级的诱发地震事件,甚至造成明显灾害、引起社会问题,亟待实现科学利用和风险管控.鉴于此问题在平衡能源开发战略和社会安全领域的重要性和关键性,本文梳理了全球干热岩开采诱发地震的总体情况、典型案例,整理了在成因和机理研究、地震灾害风险管控和缓解等方面的研究进展.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已有EGS项目案例中诱发地震震级超过3.0的达到31.2%、主要与断层活化有关,最大的诱发地震可发生在注水压裂、关井后、循环生产等各阶段.干热岩开采诱发地震有多种成因,已有案例多为多种成因共同作用,其中的关井后的尾随效应是目前重大难点.目前世界各国已开展了广泛的诱发地震机理研究并探索多种减灾措施,认为累积注水体积、注水速率与最大诱发震级之间不存在普适性的定标关系,前瞻性预测需要采用“一井一策”的方式.在缓解诱发地震灾害风险上,普遍采用科学的流体注入策略、对注采策略进行验证校准、持续开展地震活动监测等系列措施.此外,对储层的临界应力状态和应力时空演化的量化描述、地热储层内的先存断层与裂缝的探测识别、可有效管控地震发生的流体注入策略等,是当前干热岩资源开发减轻地震风险的主要技术难点,而利用地热储层实时感知信息技术、采用新的注入热交换载体、发展前瞻性的地震预测方法是该领域目前重点关注的技术方向.根据我国的干热岩资源开发和减轻地震灾害风险的实际情况,亟待建立开采场地安全性和灾害风险评价、多学科的地震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地热资源 干热岩 增强型地热系统 诱发地震 减轻地震灾害风险
下载PDF
喀斯特退化天坑阴坡阳坡壳斗科植物的功能性状特征 被引量:14
6
作者 冯洁 江聪 +5 位作者 税伟 朱粟锋 郭平平 孙祥 张永永 刘橼锰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2301-2308,共8页
喀斯特退化天坑的负地形生境中阴坡和阳坡的局域环境具有显著差异,导致植物群落类型差异明显。本研究以云南沾益退化天坑深陷塘为例,探究退化天坑阴坡与阳坡壳斗科植物功能性状特征,有助于揭示天坑的物种多样性保护库价值。结果表明:阴... 喀斯特退化天坑的负地形生境中阴坡和阳坡的局域环境具有显著差异,导致植物群落类型差异明显。本研究以云南沾益退化天坑深陷塘为例,探究退化天坑阴坡与阳坡壳斗科植物功能性状特征,有助于揭示天坑的物种多样性保护库价值。结果表明:阴坡土壤营养物质含量高于阳坡,阴坡壳斗科植物的叶面积、比叶面积和叶干重显著大于阳坡,叶厚度显著小于阳坡,叶干物质含量小于阳坡;阴坡壳斗科植物功能性状的主要环境影响因子是土壤全钾和土壤含水量,全磷是阳坡的主要环境影响因子。阴坡的叶功能性状变异程度小于阳坡,主要是以改变叶干重增加植物体内光合速率和碳积累能力的方式适应阴坡生境;阳坡通过保持较小比叶面积,增加叶面积变异程度来获得更多的资源。退化天坑深陷塘阴坡植物群落演替速度明显快于阳坡,壳斗科植物优势在阴坡逐渐减小,在阳坡仍是优势建群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退化天坑 壳斗科 植物功能性状 阴坡 阳坡
原文传递
喀斯特原生天坑植物群落空间格局特征——以云南沾益天坑为例 被引量:13
7
作者 税伟 陈毅萍 +3 位作者 简小枚 江聪 王前锋 郭平平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725-1735,共11页
以云南沾益大毛寺原生天坑为例,获取坑内植物群落林木个体相对位置信息,进行角尺度、混交度、林层指数等林木空间结构参数与坑底植物群落空间格局分析,并运用点格局分析方法进行单个种群的空间分布特征以及不同种群间的空间关联性分析.... 以云南沾益大毛寺原生天坑为例,获取坑内植物群落林木个体相对位置信息,进行角尺度、混交度、林层指数等林木空间结构参数与坑底植物群落空间格局分析,并运用点格局分析方法进行单个种群的空间分布特征以及不同种群间的空间关联性分析.结果表明:大毛寺原生天坑坑底植物群落在空间分布上呈现随机分布,林木物种呈中度混交,林木垂直分层虽较简单,但结构稳定,具有发育成熟的顶极森林群落的空间分布特征;坑底植物群落的种群主要呈聚集分布,种群间呈负关联,且处于同一垂直层次上种群间空间负相关性更强,垂直层次相差越大,空间竞争性越小,而随着空间范围的增大,空间负关联越弱;坑内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稳定性,是难得的物种自然栖息地和生态避难所,独特生境中形成的稳定植物群落结构在喀斯特地区生态恢复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导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坑 植物群落 空间分布 沾益
原文传递
基于改进EKF算法变温度下的动力锂电池SOC估算 被引量:12
8
作者 蒋聪 王顺利 +1 位作者 李小霞 熊鑫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2020年第1期204-210,共7页
动力锂电池的荷电状态(SOC)准确估算是电池安全可靠有效使用的关键。而温度对动力锂电池的性能有较大影响,在综合分析动力锂电池SOC估算的各种因素的基础上,结合各种现有的SOC估算方法,比较了优缺点。考虑到−10~40℃的温度变化,对中航... 动力锂电池的荷电状态(SOC)准确估算是电池安全可靠有效使用的关键。而温度对动力锂电池的性能有较大影响,在综合分析动力锂电池SOC估算的各种因素的基础上,结合各种现有的SOC估算方法,比较了优缺点。考虑到−10~40℃的温度变化,对中航三元锂50 A·h锂电池在不同温度下进行混合脉冲功率性能测试试验(HPPC)以进行锂电池参数辨识,探究锂电池参数随温度变化特性,建立适应温度变化的Thévenin等效电路模型,运用平方根分解改进扩展卡尔曼滤波(EKF)算法进行SOC估算,以避免由于计算机字长引起的计算误差导致的滤波发散。对锂电池在变温度下进行参考汽车工况进行实验,导出电池数据在Simlink进行算法估算效果仿真验证。结果表明基于所使用变温度下的Thévenin等效电路模型运用改进EKF进行SOC估算的最大误差小于1.5%,平均误差为0.37%。上述方法可以校正SOC初始值的误差,不依赖于初始值的准确性,能实现不同温度下的SOC估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锂电池 SOC估算 温度 参数辨识 Thévenin模型 改进扩展卡尔曼滤波
下载PDF
紫茎泽兰入侵下喀斯特退化天坑的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 被引量:12
9
作者 江聪 税伟 +2 位作者 简小枚 郭平平 陈毅萍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002-2010,共9页
紫茎泽兰入侵到宏大地表负地形的喀斯特退化天坑后,会通过改变其立地环境的土壤微生物群落来影响退化天坑的植物多样性、群落演替与自然生态恢复.以云南沾益天坑群的典型退化天坑巴家陷塘为研究区,选择不同生境的紫茎泽兰根系土壤,采用B... 紫茎泽兰入侵到宏大地表负地形的喀斯特退化天坑后,会通过改变其立地环境的土壤微生物群落来影响退化天坑的植物多样性、群落演替与自然生态恢复.以云南沾益天坑群的典型退化天坑巴家陷塘为研究区,选择不同生境的紫茎泽兰根系土壤,采用Biolog微平板法探究紫茎泽兰根系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结果表明:受退化天坑内生境异质性影响,紫茎泽兰的入侵程度表现为坑坡灌草地>坑底草地>坑坡林地>坑口灌草地,并且不同生境的紫茎泽兰性状特征存在差异;紫茎泽兰根系土壤微生物代谢活性、优势度指数、丰富度指数、均匀度指数与其入侵程度具有一致的变化趋势,且坑内外差异显著;糖类和氨基酸类为土壤微生物利用的主要碳源;不同生境的草本层植物α多样性与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存在相关性.紫茎泽兰根系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会随入侵程度的增加而显著提高,形成有利于入侵定植的微环境.未来退化天坑经过植物群落演替和自然生态恢复,最终形成地下森林顶极群落,可能使紫茎泽兰在退化天坑中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天坑 生物入侵 紫茎泽兰 生境 土壤微生物 功能多样性
原文传递
退化天坑倒石堆阴坡植物群落垂直分布特征--以云南沾益深陷塘为例 被引量:11
10
作者 朱粟锋 江聪 +5 位作者 税伟 郭平平 张永永 冯洁 高宸 鲍玉珍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496-1504,共9页
以深陷塘退化天坑倒石堆阴坡乔灌层植物群落为对象,研究倒石堆不同坡位的物种多样性变化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子。结果表明:深陷塘南侧乔木层物种有13科17属21种,灌木层物种有14科20属20种,群落属于亚热带湿润针阔混交林类型;微气候环境... 以深陷塘退化天坑倒石堆阴坡乔灌层植物群落为对象,研究倒石堆不同坡位的物种多样性变化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子。结果表明:深陷塘南侧乔木层物种有13科17属21种,灌木层物种有14科20属20种,群落属于亚热带湿润针阔混交林类型;微气候环境使坑口与坑坡植被差异明显,倒石堆上的二次崩塌使中坡位能够涵养更多的水分,为需水性植物提供了优质的生态位。各α多样性指数均在坑底边缘坡位达到最大值,Margalef丰富度指数、Shannon指数、Simpson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分别为3.58、2.47、0.79、0.86,但整体上差异较小,变异系数最高仅为0.226;β多样性指数波动较大,沿坑口、坑坡和坑底边缘间,Routledge指数、Whilson-Shmida指数均呈现减小-增大-减小趋势,其最大值分别为15.95、1.20,物种更替率总体呈上升趋势,共有种的数量逐渐减少。土壤是各坡位间差异最主要的影响因子,各坡位上植物多样性主要与土壤全氮、全磷、有效磷、有机碳含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坑 倒石堆 植物群落 物种多样性
原文传递
云南沾益中度退化天坑草地植物群落水平空间分布特征 被引量:11
11
作者 陈毅萍 江聪 +4 位作者 简小枚 税伟 胡颖 马婷 项子源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2期8008-8021,共14页
规模最为宏大的地表负地形——喀斯特天坑不仅是世界罕见的地质奇观,圈闭化地形而形成的独特生境更是探索植物物种多样性及其空间分布特征最为理想的地域。以云南沾益天坑群中的中度退化天坑——"巴家陷塘"坑底草地植物群落... 规模最为宏大的地表负地形——喀斯特天坑不仅是世界罕见的地质奇观,圈闭化地形而形成的独特生境更是探索植物物种多样性及其空间分布特征最为理想的地域。以云南沾益天坑群中的中度退化天坑——"巴家陷塘"坑底草地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通过α多样性指数与β相似性系数的应用,对"巴家陷塘"中度退化天坑坑底草地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的水平空间分布特征展开探讨,并对其近邻退化漏斗和"大毛寺"原生天坑坑外草地植物群落的相似性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发现:(1)中度退化天坑坑底草地植物群落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从中心到边缘呈现出"中心高边缘低"的"逆洼地效应"特征;(2)相较于土壤资源,喀斯特天坑植物群落的生长与空间分布对光照资源的响应更为明显,且四周坑壁高度差异造成的坑内光照资源的空间异质性,也使坑底草地植物物种多样性存在一定的"圈层效应";(3)喀斯特天坑独特的圈闭化地形对植物群落的"隔离"、庇护作用即使在退化天坑中也有明显体现,且对喜阴、耐湿的物种更具庇护性。因而在全球气候变化下,即使是退化天坑,也应成为区域小尺度生态避难所的重要保护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度退化天坑 植物群落 物种多样性 水平分布
下载PDF
HER-2阳性乳腺癌免疫治疗药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2
作者 姜聪 张世园 黄元夕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21年第1期77-83,共7页
曲妥珠单抗及帕妥珠单抗等药物的应用使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的生存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但靶向药耐药事件仍时有发生。免疫治疗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手段,对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具有重大临床意义。作为被动免疫治疗的一种有效手段,单克隆抗体... 曲妥珠单抗及帕妥珠单抗等药物的应用使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的生存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但靶向药耐药事件仍时有发生。免疫治疗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手段,对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具有重大临床意义。作为被动免疫治疗的一种有效手段,单克隆抗体曲妥珠单抗、帕妥珠单抗及T-DM1等药物的临床应用使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的生存有了明显改善。同时,程序性死亡受体-1及其配体-1(PD-1/PD-L1)在各期临床试验中亦展示出不同的临床效益。肿瘤疫苗及过继性T细胞免疫疗法作为乳腺癌免疫治疗的另一途径,在部分试验中显示出了较好的成效,但大多数仍需深入研究。本文旨在对主动免疫治疗、被动免疫治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及过继性T细胞免疫疗法四个方面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HER-2阳性 主动免疫治疗 被动免疫治疗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过继性T细胞免疫疗法
下载PDF
三维宫旁插植后装放疗与体外调强放疗对宫颈癌患者膀胱、乙状结肠及直肠受照剂量的影响 被引量:9
13
作者 梁黎 蒋聪 +5 位作者 刘秦嵩 许敬辉 唐德文 吴友涛 何友安 高绪峰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3期382-386,共5页
目的:探讨三维宫旁插植后装放疗与体外调强放疗对宫颈癌患者膀胱、乙状结肠及直肠受照剂量的影响。方法:选取110例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插植后装组和体外调强组,每组各55例。插植后装组采用三维宫旁插植后装放疗;... 目的:探讨三维宫旁插植后装放疗与体外调强放疗对宫颈癌患者膀胱、乙状结肠及直肠受照剂量的影响。方法:选取110例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插植后装组和体外调强组,每组各55例。插植后装组采用三维宫旁插植后装放疗;体外调强组采用体外调强放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膀胱、乙状结肠及直肠的受照剂量、肿瘤标志物水平和急性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插植后装组患者有效率高于体外调强组(P<0.05)。插植后装组膀胱、乙状结肠及直肠在1 cm^(3)、2 cm^(3)、5 cm^(3)体积的受照剂量低于体外调强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癌胚抗原(CEA)、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糖类抗原724(CA724)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EA、SCC-Ag、CA724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急性膀胱炎、急性肾炎、急性肠炎之间有等级差异(P<0.05);插植后装组急性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体外调强组(P<0.05)。结论:与体外调强放疗相比,宫颈癌患者应用三维宫旁插植后装放疗治疗效果更好,膀胱、乙状结肠及直肠的受照剂量更低,CEA、SCC-Ag、CA724等肿瘤标志物水平降低,急性不良反应发生少,可推荐作为宫颈癌后期加量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三维宫旁插植后装放疗 体外调强放疗 受照剂量
下载PDF
系统免疫炎性反应指数对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病理完全缓解的预测作用及其与p53的关系 被引量:9
14
作者 姜聪 黄元夕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2020年第10期756-760,共5页
目的探讨系统免疫炎性反应指数(SII)对乳腺癌新辅助化疗(NAC)病理完全缓解(pCR)的预测作用及其与p53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387例接受新辅助化疗及手术的女性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资料。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72例... 目的探讨系统免疫炎性反应指数(SII)对乳腺癌新辅助化疗(NAC)病理完全缓解(pCR)的预测作用及其与p53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387例接受新辅助化疗及手术的女性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资料。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72例(18.6%)患者接受新辅助化疗后获得了pCR,其中低SII组48例,高SII组24例;p53阴性组39例,阳性组33例。单因素分析显示:pCR与临床T分期、激素受体(HR)状态、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Ki67值、分子分型、p53及SII相关(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临床T分期、Ki67值、分子分型、p53及SII是影响乳腺癌患者pCR的独立预测因素。p53阴性的低SII组患者pCR率高于其他组。结论SII是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病理完全缓解的独立预测因素,具有简单方便及重复性高等特点,p53阴性的低SII组患者pCR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免疫炎性反应指数 乳腺癌 P53 新辅助化疗 病理完全缓解
下载PDF
渤海小气顶油藏油气界面下移规律及应用 被引量:9
15
作者 王雨 雷源 +2 位作者 江聪 杨明 李扬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00-103,共4页
为了有效防止油气区的原油、天然气相互窜流,以渤海B油田小气顶油藏(气顶指数小于0.5)为例,基于数值模拟和油藏工程方法研究了小气顶油藏的油气界面下移规律。在此基础上,绘制出不同工作制度的油气界面下移规律图版,综合考虑油田的生产... 为了有效防止油气区的原油、天然气相互窜流,以渤海B油田小气顶油藏(气顶指数小于0.5)为例,基于数值模拟和油藏工程方法研究了小气顶油藏的油气界面下移规律。在此基础上,绘制出不同工作制度的油气界面下移规律图版,综合考虑油田的生产压差,筛选合理的工作制度。研究结果表明:采油速度、注采比等是影响油气界面下移的主控因素;小气顶油藏应在投产初期开始注水补充地层能量,并根据图版及时调整注采比、采油速度,以防止油井气侵。研究结果有效地指导了小气顶油藏的开发,改善了油田开发指标,对其他小气顶油藏的开发具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气顶油藏 油气界面移动速度 注采比 采油速度 采气速度
下载PDF
云南省高原粳稻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多重分析 被引量:8
16
作者 蒋聪 段玉云 +2 位作者 杨旭昆 吴志刚 邹茜 《江苏农业科学》 2020年第21期74-83,共10页
明确云南省不同海拔稻作区的选择目标,为云南省高原粳稻的品种选育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在云南省中海拔地区种植27个高原粳稻品种,高海拔地区种植13个高原粳稻品种,采集2017年云南省区域试验的12个性状田间表现数据,运用相关分析、通径... 明确云南省不同海拔稻作区的选择目标,为云南省高原粳稻的品种选育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在云南省中海拔地区种植27个高原粳稻品种,高海拔地区种植13个高原粳稻品种,采集2017年云南省区域试验的12个性状田间表现数据,运用相关分析、通径分析、主成分分析及灰色关联度的方法,研究分析了云南省不同海拔地区的高原粳稻品种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在中海拔地区云南省高原粳稻品种的12个性状的变异系数在0.92%~11.26%之间;产量与全生育期呈极显著正相关(r=0.6011^**),与株高、总粒数和实粒数呈显著正相关(r=0.427^*、r=0.425^、r=0.393^),与其余7个农艺性状相关但均不显著;通径分析表明,全生育期、最高苗、成穗率、株高、实粒数和千粒质量对产量的直接作用为正值,基本苗、有效穗、穗长、总粒数和结实率对产量的直接作用为负值;主成分分析表明,对产量贡献大小排序为总粒数因子>基本苗因子>千粒质量因子>结实率因子>有效穗因子>穗长因子;产量与11个性状的关联度大小依次为全生育期>穗长>实粒数>株高>总粒数>成穗率>千粒质量>基本苗>结实率>有效穗>最高苗。(2)在高海拔地区云南高原粳稻品种的12个性状的变异系数在1.82%~9.99%之间;产量与株高呈极显著正相关(r=0.7388^**),与成穗率、总粒数和实粒数呈显著正相关(r=0.6182^*、r=0.6154^*、r=0.5562^*),与其余7个农艺性状相关但均不显著;通径分析表明,最高苗、成穗率、株高、总粒数和结实率对产量的直接作用为正值,全生育期、基本苗、有效穗、穗长、实粒数和千粒质量对产量的直接作用为负值;主成分分析表明,对产量贡献大小排序为总粒数因子>基本苗因子>结实率因子>成穗率因子;产量与农艺性状的关联度大小依次为总粒数>株高>实粒数>穗长>结实率>成穗率>基本苗>最高苗>有效穗>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粳稻 农艺性状 相关分析 通径分析 主成分分析 灰色关联度分析
下载PDF
云南漾濞地区地壳层析成像与地震精定位 被引量:7
17
作者 尹欣欣 蒋长胜 +4 位作者 蔡润 郭祥云 姜丛 王祖东 邹小波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864-880,共17页
为考察2021年云南漾濞M_(S)6.4地震序列的孕震环境和序列活动特征,文中使用云南区域数字台网和部分野外流动观测台阵观测的2011年5月1日—2021年5月31日的P波和S波震相到时数据,利用双差层析成像方法(TomoDD)获得了漾濞M_(S)6.4地震序... 为考察2021年云南漾濞M_(S)6.4地震序列的孕震环境和序列活动特征,文中使用云南区域数字台网和部分野外流动观测台阵观测的2011年5月1日—2021年5月31日的P波和S波震相到时数据,利用双差层析成像方法(TomoDD)获得了漾濞M_(S)6.4地震序列周边地区的P波和S波三维速度结构、地震序列重新定位结果。结果显示,漾濞M_(S)6.4地震序列主要沿NW向呈条带状展布,展布区域长轴长约20km,震源深度为5~20km。M_(S)6.4地震的余震主要沿SE向单侧扩展。发震断层为维西-乔后断裂SE侧的一条近平行的未探明断裂,而主震震中N侧分布的1组NNE向展布的地震则表明可能还存在1条NNE向的未探明断裂,两者共同组成1组共轭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西-乔后断层 双差层析成像 地震定位 速度结构
下载PDF
某型空气涡轮起动机异常振动分析与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蒋聪 熊欣 鲍毅超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 2021年第3期137-139,共3页
某型空气涡轮起动机在调试时出现了异常振动甚至涡轮碰磨的问题,严重影响产品交付。通过对调试中出现的现象进行检查、原因分析,得出某型空气涡轮起动机内部转子部件工作异常的原因为转子质心不在轴线或挠度大、转子轴系刚度不足、轴承... 某型空气涡轮起动机在调试时出现了异常振动甚至涡轮碰磨的问题,严重影响产品交付。通过对调试中出现的现象进行检查、原因分析,得出某型空气涡轮起动机内部转子部件工作异常的原因为转子质心不在轴线或挠度大、转子轴系刚度不足、轴承精度不足等综合因素。同时,对影响产品调试的部分原因进行了故障验证,并对后续压缩产品装试周期、提升一次装调成功率提出了改进意见,有效保障了产品交付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涡轮起动机 故障树 异常振动
下载PDF
西南喀斯特退化天坑负地形倒石坡的土壤微生物分布特征 被引量:7
19
作者 江聪 税伟 +2 位作者 简小枚 陈毅萍 郭平平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5期5642-5652,共11页
喀斯特退化天坑倒石坡作为一种负地形坡面,在退化天坑植物避难所的物种多样性保护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研究坡面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有助于阐明土壤微生物群落生态特征和空间分布规律,探索土壤微生物与植物多样性关联,挖掘退化天坑... 喀斯特退化天坑倒石坡作为一种负地形坡面,在退化天坑植物避难所的物种多样性保护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研究坡面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有助于阐明土壤微生物群落生态特征和空间分布规律,探索土壤微生物与植物多样性关联,挖掘退化天坑负地形倒石坡的生物多样性宝库价值。研究以云南沾益天坑群中的退化天坑?巴家陷塘为研究对象,运用Biolog微平板技术,分析坡面环境梯度(坑口﹑上坡位﹑中坡位﹑下坡位以及坑底)的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差异。结果显示,坑底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功能多样性指数(Shannon指数﹑Simpson指数﹑McIntosh指数)、碳源利用程度均显著高于坑口。下坡位的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略高于坑底,显著高于中坡位,呈现出下坡位>中坡位>上坡位的趋势。坡面土壤微生物群落主要利用的碳源为糖类和氨基酸类。2个主成分分别解释所有方差变量的31.9%和28.7%,能区分不同坡位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碳源利用。坑内外草本植物α多样性指数差异显著,坑坡木本层植物α多样性指数差异显著(P<0.05),其中下坡位木本层植物多样性最高。β多样性指数显示不同坡位的生境具有差异性,但下坡位生境类型最多样。研究发现,喀斯特退化天坑倒石坡的独特负地形和土壤环境孕育了较高的植物多样性和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二者的空间分布较为一致,未来在退化天坑物种多样性保护中应特别注意倒石坡地下森林资源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坑 倒石坡 土壤微生物 功能多样性 分布特征
下载PDF
系统免疫炎症指数与Luminal B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病理完全缓解的关系 被引量:7
20
作者 姜聪 张世园 黄元夕 《肿瘤学杂志》 CAS 2020年第9期767-771,共5页
[目的]探讨系统免疫炎症指数(systemic inflammation index,SII)与Luminal B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病理完全缓解(pathological complete response,pCR)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198例接... [目的]探讨系统免疫炎症指数(systemic inflammation index,SII)与Luminal B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病理完全缓解(pathological complete response,pCR)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198例接受新辅助化疗及手术的女性Luminal B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SII与pCR的关系。[结果] 37例患者获pCR,低SII组25例,高SII组12例,SII与p CR相关(P=0.018)。单因素分析显示:与Her-2阴性者相比,阳性者pCR更高(P<0.001);与Ki-67≤14%者相比,Ki-67>14%者更易达到pCR(P=0.024);与低SII组相比,高SII组更难达到p CR(P=0.020)。多因素分析显示:与低SII组相比,高SII组较难获得pCR(P=0.019);与Her-2阴性者相比,Her-2阳性者pCR率更高(P=0.024);与Ki-67≤14%者相比,Ki-67>14%者pCR率更高(P=0.019)。亚组分析显示:在低SII组中Luminal B/Her-2(+)亚组患者pCR率更高(χ2=9.764,P=0.002);在高SII组中Luminal B/Her-2(+)亚组患者pCR率更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556,P=0.059)。[结论] SII值、Ki-67值及Her-2状态是Luminal B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pCR的独立预测因素,低SII且Luminal B/Her-2(+)组pCR率更高,与预后相关性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免疫炎症指数 Luminal B型乳腺癌 新辅助化疗 病理完全缓解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