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安胃疡胶囊联合雷贝拉唑对消化性胃溃疡患者胃肠道菌群分布与胃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4
1
作者 张亚芹 沙玉彪 +1 位作者 贾春霞 阚丽娜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年第2期61-64,共4页
目的观察安胃疡胶囊联合雷贝拉唑对消化性胃溃疡患者胃肠道菌群分布与胃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消化性胃溃疡患者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予以雷贝拉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予以安胃疡胶囊治... 目的观察安胃疡胶囊联合雷贝拉唑对消化性胃溃疡患者胃肠道菌群分布与胃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消化性胃溃疡患者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予以雷贝拉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予以安胃疡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幽门螺杆菌根除率、白细胞介素-2(IL-2)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粪便涂片球杆比、胃蛋白酶原Ⅰ(PGI)、胃蛋白酶原Ⅱ(PGⅡ)及PGⅠ/PGⅡ、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IL-2水平高于对照组,IL-6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球菌≥40%者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PGI及PGⅠ/PGⅡ高于对照组,PGⅡ低于对照组;两组不良反应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安胃疡胶囊联合雷贝拉唑治疗消化性胃溃疡临床疗效好,可以降低炎症反应,调节胃肠道菌群平衡,增强胃黏膜屏障功能,安全性好,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性胃溃疡 安胃疡胶囊 雷贝拉唑 菌群分布 屏障功能
原文传递
骨折术后感染患者血清细胞因子变化及降钙素原指导抗菌药物应用效果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齐然 贾春霞 +3 位作者 李桂云 薛彩霞 绳景亚 马红霞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0-112,116,共4页
目的探讨骨折术后感染患者血清细胞因子变化及降钙素原(PCT)指导抗菌药物应用效果,为骨折术后感染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10月在医院行骨折手术治疗术后发生感染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PCT指导组与无PCT指... 目的探讨骨折术后感染患者血清细胞因子变化及降钙素原(PCT)指导抗菌药物应用效果,为骨折术后感染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10月在医院行骨折手术治疗术后发生感染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PCT指导组与无PCT指导组各25例。无PCT指导组患者根据医师治疗经验给予抗菌药物指导用药,PCT指导组根据PCT检测结果进行抗菌药物指导治疗,观察治疗前及治疗7d时患者血清PCT、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2(IL-12)、白细胞介素23(IL-23)、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水平变化,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应用抗菌药物时间、住院时间。结果PCT指导组与无PCT指导组患者治疗前血清PCT、IL-6、IL-12、IL-23、TNF-α、CRP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均低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PCT指导组降低幅度低于无PCT指导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T指导组应用抗菌药物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无PCT指导组(P<0.05)。结论骨折术后感染患者根据PCT监测结果指导抗菌药物应用可提高治疗疗效,缩短抗菌药物应用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术后 感染 细胞因子 降钙素原 抗菌药物
原文传递
闽南地区既有农房屋面改造对室内热环境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贾春霞 冯爱荣 +1 位作者 李忠 张明珍 《建筑节能》 CAS 2019年第1期103-106,共4页
屋面隔热是夏热冬暖地区建筑热工设计中的关键。以闽南农村既有农宅改造的种植屋面为研究对象,在夏季典型工况下,对农宅室内外气候参数进行测试,对比分析有无种植屋面的顶层房间室内温度。结果表明室外最高温度为35. 45℃时,改造农房顶... 屋面隔热是夏热冬暖地区建筑热工设计中的关键。以闽南农村既有农宅改造的种植屋面为研究对象,在夏季典型工况下,对农宅室内外气候参数进行测试,对比分析有无种植屋面的顶层房间室内温度。结果表明室外最高温度为35. 45℃时,改造农房顶层房间温度最高为27℃,比未改造的农房低3. 61℃。因此,在夏热冬暖地区对既有农宅屋顶进行绿化降温,可以有效提高屋面隔热性能,改善室内热环境,降低夏季空调用能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屋面 隔热 夏热冬暖地区
下载PDF
村镇建筑生物质供暖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哲 乔春珍 贾春霞 《节能》 2020年第11期123-126,共4页
从技术特性、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可承受性和原料条件适宜性这5个方面选取了14个指标,构建了村镇生物质供暖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通过专家打分法,确定了系统层、目标层和准则层三层构架下的所有指标对生物质供暖在村镇建筑应用的影... 从技术特性、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可承受性和原料条件适宜性这5个方面选取了14个指标,构建了村镇生物质供暖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通过专家打分法,确定了系统层、目标层和准则层三层构架下的所有指标对生物质供暖在村镇建筑应用的影响权重,为定量评估清洁供暖技术提供方法,有效减少技术推广的盲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适宜性评价 指标体系
原文传递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患者MRI、CT表现及诊断观察 被引量:5
5
作者 胡兰兰 葛方明 +2 位作者 雷清 李林杰 贾春霞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2年第7期25-26,39,共3页
目的MRI、CT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4月至2019年11月收治的76例颅内海绵状血管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影像学表现,比较CT、MRI诊断准确率。结果CT.、MRI检查.诊断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总准确率为84.21%.、94.74%,两者总诊... 目的MRI、CT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4月至2019年11月收治的76例颅内海绵状血管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影像学表现,比较CT、MRI诊断准确率。结果CT.、MRI检查.诊断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总准确率为84.21%.、94.74%,两者总诊断准确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41例颅内脑内型海绵状血管瘤CT可见边界清楚的圆形或类圆形等至稍高密度影,无占位效应。增强扫描无明显强化或轻中度强化。MRI扫描11例T_(1)WI、T_(1)WI上均呈高信号,24例T_(1)WI呈网状混杂信号,T_(1)WI上呈网状混杂信号。6例T_(1)WI上呈等或低信号,强化不均匀。35例颅内脑外型海绵状血管瘤CT增强扫描强化明显。MRI可见圆形或哑铃型长T_(1)WI长T_(1)WI信号,信号均匀,肿瘤边界清晰,呈明显均一强化,无血管留空和钙化。结论MRI、CT检查均可有效显示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影像学特征,但MRI检查诊断准确率较高,临床应用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检查 磁共振成像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