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ineral inclusions of zircon and UHP metamorphic evidence from paragneiss and orthogneiss of pre-pilot drill-hole CCSD-PP2 in north Jiangsu Province,China 被引量:12
1
作者 LiU Fulai XU Zhiqin +4 位作者 YANG Jingsui S Maruyama J.G.Liou i.katayama H.Masago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01年第12期1037-1042,共6页
Coesite inclusions, together with omphacite, jadeite, garnet and phengite inclusions, were identified in zircons separates from almost all gneissic core samples of pre-pilot drillhole CCSD-PP2 by the Laser Raman spect... Coesite inclusions, together with omphacite, jadeite, garnet and phengite inclusions, were identified in zircons separates from almost all gneissic core samples of pre-pilot drillhole CCSD-PP2 by the Laser Raman spectros-copy and the cathodoluminescence method. These data indicate that gneissic rocks consisting of paragneisses and or-thogneisses ubiquitously experienced UHP metamorphism. This research may be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an in-depth study of the subduction-exhumation mechanism of the Sulu UHP metamorphic belt and selecting the drilling site for the Chinese Continental Scientific Drilling Proje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esite ZIRCON laser Raman cathodoluminescence ORTHOGNEISS and PARAGNEISS pre-pilot drillhole CCSD-PP2.
原文传递
苏鲁地体超高压和非超高压花岗质片麻岩的判别标志——来自锆石中矿物包裹体的证据 被引量:10
2
作者 刘福来 许志琴 +5 位作者 杨经绥 张泽明 S.MARUYAMA J.G.LiOU i.katayama S.MASAGO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64-168,T002,共6页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预先导孔CCSD-PP1中存在两类不同性质的花岗质片麻岩,它们的岩相学性质、地球化学特征、锆石中的包体矿物组合和分布规律以及阴极发光图像均存在明显的差别。其中第一类花岗质片麻岩中的锆石呈完好的自形晶,不含任...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预先导孔CCSD-PP1中存在两类不同性质的花岗质片麻岩,它们的岩相学性质、地球化学特征、锆石中的包体矿物组合和分布规律以及阴极发光图像均存在明显的差别。其中第一类花岗质片麻岩中的锆石呈完好的自形晶,不含任何超高压矿物包体,自晶体中心至边缘均具有典型的岩浆结晶生长环带,表明该类花岗质片麻岩未经历超高压变质作用;第二类花岗质片麻岩中的锆石呈半自形晶—它形晶,晶体核部保存典型的岩浆结晶生长环带,且无超高压矿物包体,具有继承性锆石的特点。而在晶体的过渡带及其与边缘的交界部位,普遍存在以柯石英为代表的包体矿物,表明第二类花岗质片麻岩曾经历了超高压变质作用,且锆石在此变质过程进一步结晶生长,形成新的生长环带。该项成果对于深入探讨苏鲁超高压变质带的俯冲-折返机制及其与岩浆作用的相互关系以及对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的选址和实施有着重要的科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质片麻岩 锆石 包体矿物 激光拉曼 阴极发光图像 预先导孔CCSD-PP1 判别标志
下载PDF
冀西北石榴角闪二辉麻粒岩早期高压变质矿物组合的确定及其形成的温压条件——来自锆石中矿物包裹体的信息 被引量:5
3
作者 刘福来 沈其韩 +2 位作者 赵子然 耿元生 i.katayama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09-216,T004,共9页
采用激光拉曼、阴极发光和电子探针技术,确认冀西北石榴角闪二辉麻粒岩锆石中保存早期高压变质包体矿物组合:石榴石(Grt)+单斜辉石(Cpx)+斜长石(Pl)+石英(Qtz)+金红石(Rt)、单斜辉石(Cpx)+斜长石(Pl)+石英(Qtz)和石榴石(Grt)+单斜辉石(C... 采用激光拉曼、阴极发光和电子探针技术,确认冀西北石榴角闪二辉麻粒岩锆石中保存早期高压变质包体矿物组合:石榴石(Grt)+单斜辉石(Cpx)+斜长石(Pl)+石英(Qtz)+金红石(Rt)、单斜辉石(Cpx)+斜长石(Pl)+石英(Qtz)和石榴石(Grt)+单斜辉石(Cpx)+斜长石(Pl)+石英(Qtz)。其中少量锆石具有继承性锆石的核,而多数锆石则形成于高压麻粒岩相变质阶段。利用TWQ方法限定石榴角闪二辉麻粒岩锆石中所保存的高压包体矿物组合的变质温度条件为750~820℃,压力为1.07~1.40 GPa。该项研究成果对于如何识别高压麻粒岩以及深入研究其成因机制均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质矿物组合 温压条件 高压矿物包体 锆石 激光拉曼 阴极发光 石榴角闪二辉麻粒岩 河北
下载PDF
不稳定锂同位素移位的高精度测量实验方案(英文)
4
作者 王海鸣 A.Dax +9 位作者 G.Ewald i.katayama R.Kirchner W.Nrtershuser H.-J.Kluge T.Kǖhl R.Sanchez i.Tanihata M.Tomaselli C.Zimmermann 《原子核物理评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85-289,共5页
对丰中子晕核11Li的核电荷均方根半径的实验确定 ,特别是其与9Li的半径的差值 ,将对各种核模型进行灵敏的检验 .选择锂的合适跃迁 ,利用激光光谱技术高精度测量该跃迁的同位素移位 ,并扣除精确理论计算的质量移位贡献值 ,可以用来确定... 对丰中子晕核11Li的核电荷均方根半径的实验确定 ,特别是其与9Li的半径的差值 ,将对各种核模型进行灵敏的检验 .选择锂的合适跃迁 ,利用激光光谱技术高精度测量该跃迁的同位素移位 ,并扣除精确理论计算的质量移位贡献值 ,可以用来确定有关同位素的核电荷均方根半径 .就目前能够提供的实验设备和手段 ,对于不稳定锂的同位素8,9Li和短寿命丰中子晕核11Li而言 ,这是能够得到与核模型相独立的电荷半径值的唯一可行的方法 .这类实验正在德国重离子研究中心 (GSI)和欧洲核子中心的ISOLDE/CERN上计划实施 .描述了锂原子的激光激发共振电离途径和进行锂的同位素移位测量的实验装置 ,并讨论了采用这种方法测量到的6,7Li的初步结果及其精度 ,以及使用该方法研究不稳定核的灵敏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同位素 高精度测量 实验方案 晕核 同位素移位 电荷半径 半中子 不稳定性 锂原子 核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