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球多层圈有机—无机相互作用的资源效应 被引量:4
1
作者 刘全有 朱东亚 +9 位作者 孟庆强 宋玉财 吴小奇 李鹏 许汇源 彭威龙 黄晓伟 刘佳宜 魏永波 金之钧 《天然气地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41-762,共22页
地球内部不同层圈相互作用过程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传递对浅层盆地内部多种类型资源的形成及富集具有显著影响。深部地质作用过程与浅部资源效应这一核心科学问题备受关注,其中在深部流体/熔体物质传输影响下的有机—无机相互作用及资源... 地球内部不同层圈相互作用过程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传递对浅层盆地内部多种类型资源的形成及富集具有显著影响。深部地质作用过程与浅部资源效应这一核心科学问题备受关注,其中在深部流体/熔体物质传输影响下的有机—无机相互作用及资源效应是关键所在。梳理了地球多层圈有机—无机相互作用对盆内多种资源的影响机理。在深部流体/熔体活动背景下,有机—无机相互作用主要通过形成利于富有机质烃源岩发育的沉积环境、提供促进生烃的物质能量、产生改造储层性质的流体环境和影响油气组分的聚集效果的方式控制油气资源的形成和聚集;深部流体携带地球深部的气体组分(CH_(4)、H_(2)、CO_(2)等)和热能进入盆地促使了天然氢气和地热资源潜力的形成;深部物质为铀矿提供铀源,富铀流体在生物作用和含烃流体作用下形成砂岩型铀矿;深部流体活动对煤矿资源的形成和变质也产生了较大影响。未来针对地球多层圈有机—无机相互作用的研究应当突破盆地限制,在地球系统的背景下围绕层圈物质和能量传输、盆内与盆外一体化展开。重点对非生物烷烃气成因、工业聚集和天然富(含)氢气藏的成因、富集、潜在勘探区评价、地质储存开展深入研究,助力推进中国能源转型和绿色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无机相互作用 深部流体 油气 天然氢 地热资源 固体矿产资源
原文传递
地质超临界二氧化碳热液挥发分对碳氢化合物向杂环化合物的转化作用
2
作者 刘全有 许汇源 +5 位作者 金之钧 朱东亚 孟庆强 吴小奇 Qi Fu Simon C.Georg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16期1726-1729,共4页
In order to assess the dynamics of molecular conversion,scientists simulated the low-temperature synthesis of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in Titan’s atmosphere[1],and noticed the transformation(hydrogenatio... In order to assess the dynamics of molecular conversion,scientists simulated the low-temperature synthesis of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in Titan’s atmosphere[1],and noticed the transformation(hydrogenation,oxygenation,and hydroxylation to complex molecules)of PAHs under interstellar medium conditions.Geological hydrothermal systems have also drawn attention as potential key sites for various organic synthesis and transformation reactions[2,3].Thus the formation of abiotic CH4[4],which has proven to be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deep hydrothermal fluids that are generated outside the temperature regime envisaged for thermogenic gases,have long been reported in a range of global hydrothermal sites,including mid-ocean ridges,continental rifts,pre-orogenic and subduction zones,back-arcs,hot springs,and volcanically-active areas.These transformation processes have been suggested to occur at the water–mineral interface.There is compelling evidence for the generation of C-H chain molecules from inorganic chemicals via abiotic reactions(e.g.,Fischer-Tropsch synthesis of CH4)in laboratory and field studies[5,6].However,a huge gap remains in the understanding of carbon and hydrogen evolution and heterocyclization from C-H chain molecules to complex heterocyclic materials and then possible hydrophobic or hydrophilic macromolecules,and the corresponding reaction mechanism(s).The occurrence of abundant and complex heterocyclic molecules formed through abiotic processes is rare in natural regions associated with deep fluid movement and activ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ynthesis 超临界二氧化碳 HETEROCYCLIC
原文传递
2014年云南景谷M_S 6.6地震序列双差定位及震源机制解特征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李丹宁 高洋 +3 位作者 朱慧宇 秦敏 张会苑 徐彦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65-473,共9页
结合波形互相关技术,运用双差定位方法对2014年景谷M_S6.6地震及其强余震序列进行重定位。对序列中2.0≤ML≤5.0共730个事件重定位得到649个重定位结果。定位误差在EW向为18 m,NS向为19 m,深度方向为23 m。结果显示此次景谷地震序列主要... 结合波形互相关技术,运用双差定位方法对2014年景谷M_S6.6地震及其强余震序列进行重定位。对序列中2.0≤ML≤5.0共730个事件重定位得到649个重定位结果。定位误差在EW向为18 m,NS向为19 m,深度方向为23 m。结果显示此次景谷地震序列主要沿2个优势方向展布:一个是主震发生后沿NW走向的无量山断裂西支(普文断裂)延长线呈长约20 km的带状分布,一个是12月6日MS5.8和MS5.9两个强余震发生后沿近NS向长度约10 km左右的展布,这可能与西侧的NNE走向的澜沧江断裂及东侧NW走向的无量山断裂西支(普文断裂)共同作用有关,也有可能是发震断层分段破裂或分段活动造成的结果。从深度上看,序列大部分地震集中分布在6~15 km深度范围内,而在12月6日强余震发生几天后,序列地震的深度有一个整体变深的趋势,分布范围主要集中在9~16 km,这与序列位置及走势发生变化有关,也提示了研究区域地质结构的复杂性。我们用全波形模拟法得到了序列中M_S≥3.5地震震源机制解,主震北侧发生的地震,震源机制与主震一致性较好;而主震南侧的地震,其震源机制解主破裂面走向有向NS向偏转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谷MS6.6地震 波形互相关 双差定位 震源机制解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