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6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红豆皮多酚提取工艺优化及抗氧化活性分析 被引量:61
1
作者 谢佳函 刘回民 +3 位作者 刘美宏 郑明珠 徐倩 刘景圣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47-157,共11页
采用超声辅助提取工艺提取红豆皮中的多酚化合物,选取乙醇体积分数、超声功率、超声时间、液料比进行单因素试验,在此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工艺参数。结果表明,红豆皮多酚超声辅助提取最佳工艺参数:乙醇体积分数60%,超声功率360 W,... 采用超声辅助提取工艺提取红豆皮中的多酚化合物,选取乙醇体积分数、超声功率、超声时间、液料比进行单因素试验,在此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工艺参数。结果表明,红豆皮多酚超声辅助提取最佳工艺参数:乙醇体积分数60%,超声功率360 W,超声时间30 min,液料比30∶1(mL/g),在此条件下的多酚提取量为(145.28±2.21)mg/g。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红豆皮多酚中13种单体酚:没食子酸、芦丁、儿茶素、绿原酸、原花青素B2、表儿茶素、阿魏酸、异牡荆素、牡荆素、异鼠李素、金丝桃苷、山奈酚、槲皮素。抗氧化试验结果表明红豆皮多酚的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略低于VC,而2,2′-联氨-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胺盐自由基(ABTS+·)、羟自由基清除能力高于VC,说明从红豆皮中提取的多酚化合物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是一种极具开发潜力的天然抗氧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豆 多酚 超声辅助提取 高效液相色谱法 抗氧化
下载PDF
济阳坳陷古近系页岩油富集条件与勘探战略方向 被引量:33
2
作者 刘惠民 李军亮 +5 位作者 刘鹏 王鑫 王勇 邱贻博 李政 王伟庆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717-1729,共13页
济阳坳陷页岩油勘探实践的重大突破展示出陆相断陷盆地页岩油的广阔前景,使得页岩油地质理论体系逐步完善。济阳坳陷主力富有机质页岩为新生代古近纪陆相咸化湖盆沉积,总体上具有热演化程度低、埋藏深、地层厚、碳酸盐矿物含量高、地层... 济阳坳陷页岩油勘探实践的重大突破展示出陆相断陷盆地页岩油的广阔前景,使得页岩油地质理论体系逐步完善。济阳坳陷主力富有机质页岩为新生代古近纪陆相咸化湖盆沉积,总体上具有热演化程度低、埋藏深、地层厚、碳酸盐矿物含量高、地层压力高、地层温度高以及岩相多样、构造复杂、流体性质多样的特征。济阳坳陷古近纪多期次断陷活动与咸化沉积水体形成了页岩规模发育与演化的沉积背景。济阳坳陷主力烃源岩多发育于咸化湖盆,具有早生早富、中等演化程度即可大量生烃的特色,富有机质纹层状岩相无机孔缝并存、大孔发育的储集条件,加之中—低成熟的富有机质富碳酸盐页岩层系游离烃多状态赋存是济阳坳陷古近系页岩油富集的重要基础;富有机质页岩体系中生烃层、储集层的"双层结构"与成烃、成储的"二元耦合"使页岩中大孔径、高孔渗的优势岩相与游离油富集区组成无机-有机的有效匹配。结合页岩油资源量评价实验方法的优化,加之巨厚层页岩油勘探实践的不断突破,济阳坳陷古近系新一轮的页岩油资源评价将会重新认识济阳坳陷页岩油资源规模,预计济阳坳陷页岩油资源总量将在目前41×108t游离油量认识基础上得到显著提高。济阳坳陷页岩油勘探实践将坚持:持续探索不同岩相类型、不同热演化程度、不同压力体系页岩油的富集理论与商业产能,进一步拓展济阳坳陷页岩油资源规模,引领陆相断陷盆地页岩油的勘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油 富集条件 战略方向 古近系 济阳坳陷
原文传递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疾病进展恐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3
3
作者 崔慧敏 夏征 +2 位作者 汪凤兰 张小丽 邢凤梅 《现代临床护理》 2020年第10期20-25,共6页
目的了解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疾病进展恐惧的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2019年10月至2020年1月对邯郸市3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358名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疾病进展恐惧简化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家庭... 目的了解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疾病进展恐惧的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2019年10月至2020年1月对邯郸市3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358名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疾病进展恐惧简化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进行调查。结果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疾病进展恐惧总分为(25.76±9.83)分,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其中发生心理功能失调者116例(32.4%)。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疾病进展恐惧的因素有年龄、性别、家族史、发病次数、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家庭关怀度、领悟社会支持,共同解释59.2%的变异。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存在疾病进展恐惧,医护人员应重点关注年轻、女性、有家族史、首次发病、MRS评分高的脑卒中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疾病进展恐惧 家庭关怀度 社会支持
下载PDF
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儿童健康服务能力现状研究 被引量:22
4
作者 王晰 殷涛 +4 位作者 杨慧敏 政晓果 李瑞莉 王利红 尹德卢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8期3571-3577,共7页
背景随着“二孩”政策的开放,我国儿童人口数量逐步增加,儿童健康服务需求呈现快速增长态势,但当前我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儿童健康服务能力尚不清晰。目的了解当前我国部分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儿童健康服务能力的现状。方法2020年4月,... 背景随着“二孩”政策的开放,我国儿童人口数量逐步增加,儿童健康服务需求呈现快速增长态势,但当前我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儿童健康服务能力尚不清晰。目的了解当前我国部分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儿童健康服务能力的现状。方法2020年4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的方法,在全国抽取了3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样本中心的全部儿童相关服务人员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的样本中心调查表及儿童相关医务人员调查问卷以线上调查的形式,调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基本情况、人员设备设施配置、业务开展情况及儿童健康服务人员知识水平和满意度等。结果本次调研共包含全国的14个城市的3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样本中心卫生技术人员总数8009人,儿科医生〔执业范围含儿科学的执业(助理)医师〕191人(2.38%),看儿科的全科医生(通过儿科转岗培训并从事儿科诊疗工作)488人(6.09%),儿保医生320人(4.00%);其中儿科医生154人(80.63%)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112人(58.64%)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看儿科的全科医生293人(65.37%)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355人(79.30%)具有中级及以上职,80.00%以上儿保医生具有执业医师证和培训合格证。共计999人接受满意度和知识水平调查,人员的平均满意度为(61.38±9.11)%,平均知识水平测试正确率(50.40±21.93)%。儿科相关诊疗科室面积平均占比不足1%,超过90%的机构配备了8种儿童常见设备,但仍有超过一半机构的儿童常用的诊疗设备配备不足7种;23种儿童常用药品中仅有10种超过50%的机构进行了配备。2019年度机构平均儿童诊疗人次占2.91%,儿童入院人次占1.48%;国家基本公共卫生项目开展率达85%以上;管理数量最多的重点儿童是单纯性肥胖儿童,最少的是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儿童。结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儿童相关服务人员数量不足,学历及职称较高但理论知识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儿童保健服务 社区卫生服务 卫生保健设施 人力和服务
下载PDF
2008~2020年中国法定传染病的流行趋势分析 被引量:22
5
作者 王众楷 张白玉 +8 位作者 贾善群 周乾宇 刘慧敏 刘习羽 刘丹丹 郑泽扬 何雯倩 王荣荣 孙长青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50-356,共7页
目的:分析2008~2020年中国法定传染病发病及死亡流行趋势,为传染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整理统计2008~2020年中国法定传染病发病及死亡数据,计算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APC)和年度变化百分比(APC),采用Joinpoint回归... 目的:分析2008~2020年中国法定传染病发病及死亡流行趋势,为传染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整理统计2008~2020年中国法定传染病发病及死亡数据,计算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APC)和年度变化百分比(APC),采用Joinpoint回归模型分析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变化趋势。结果:2008~2020年共报告法定传染病发病88 649 053例,死亡239 297例,年均发病率为500.149/10万,年均死亡率为1.348/10万。甲类和乙类传染病发病率的AAPC(95%CI)分别为-19.9%(-25.9%~-13.5%)和-2.0%(-2.6%~-1.4%),均呈下降趋势;丙类传染病为6.5%(2.1%~11.0%),呈上升趋势。甲类和丙类传染病死亡率的AAPC(95%CI)分别为-2.3%(-10.8%~7.1%)和-2.9%(-21.5%~20.1%),较稳定;乙类传染病为5.5%(3.7%~7.3%),呈上升趋势。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较高的是病毒性肝炎和肺结核,死亡率较高的是艾滋病和肺结核。丙类传染病的发病和死亡均集中在手足口病、流行性感冒和其他感染性腹泻病。结论:中国仍需重点防治艾滋病、肺结核、病毒性肝炎等传染病,加强防控手足口病、流行性感冒、其他感染性腹泻病等高发传染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定传染病 发病率 死亡率 流行趋势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长7暗色泥岩与黑色页岩生烃动力学特征对比分析 被引量:19
6
作者 齐玉林 张枝焕 +6 位作者 夏东领 张慧敏 黄彩霞 郑铎 金霄 曹永乐 朱雷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863-871,共9页
以往对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地区长7油层组(简称长7)中烃源岩生烃潜力的研究主要是采用静态地球化学指标进行的,目前尚无对生烃动态特征的系统评价,因而制约了对长7烃源岩生烃潜力和页岩油资源分布有利岩性的客观认识。为此,选取长7不同类... 以往对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地区长7油层组(简称长7)中烃源岩生烃潜力的研究主要是采用静态地球化学指标进行的,目前尚无对生烃动态特征的系统评价,因而制约了对长7烃源岩生烃潜力和页岩油资源分布有利岩性的客观认识。为此,选取长7不同类型的烃源岩样品,通过开放和封闭热模拟实验,对比分析了不同类型烃源岩的动力学参数、生烃产物、产率特征及生烃演化规律。结果表明:(1)黑色页岩活化能分布范围比暗色泥岩更为集中,且主频活化能和频率因子均低于暗色泥岩,体现了快速生烃的特性;(2)在外推到地质条件下,黑色页岩主要生烃期对应的Ro值(0. 70%~0. 87%)低于暗色泥岩(1. 06%~1. 72%),且以生油为主;(3) Ro在0. 9%~1. 3%范围内,黑色页岩的总烃产率高于暗色泥岩,生油量高于暗色泥岩。结合研究区两类烃源岩的地球化学资料综合分析表明,黑色页岩是研究区页岩油资源形成与分布的有利烃源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热模拟实验 生烃特征 烃源岩 长7油层组
下载PDF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性期疲劳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9
7
作者 崔慧敏 夏征 +2 位作者 邢凤梅 李佳祺 赵彤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9-12,25,共5页
目的了解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性期疲劳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2019年10至2020年5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在邯郸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住院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420名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疲劳严重程度量表(fatigue sev... 目的了解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性期疲劳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2019年10至2020年5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在邯郸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住院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420名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疲劳严重程度量表(fatigue severity scale,FSS)、疾病进展恐惧量表(fear of progress questionnaire,FoP-Q-SF)、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scale,PSSS)、Barthel指数量表、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对其进行调查。结果患者卒中后疲劳得分为(3.08±1.52)分,卒中后疲劳的发生率为37.4%;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社会支持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疲劳的保护因素,女性、合并慢性病、卒中部位为基底节区、高MRS评分、自理能力差、疾病进展恐惧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疲劳的危险因素(P<0.05或P<0.01)。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性期疲劳状况较严重,护理人员应对其进行卒中后疲劳的常规筛查,并根据相关的影响因素,制订相应的干预方案,改善患者的疲劳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卒中后疲劳 疾病进展恐惧 社会支持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弱电网下基于准静态模型的混合控制微电网逆变器同步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8
8
作者 于彦雪 马慧敏 +2 位作者 陈晓光 郑雪梅 李浩昱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52-164,共13页
当多逆变器并联接入弱电网时,高电网阻抗与逆变器间的相互作用,易引发逆变器并网同步过程中的稳定性问题。针对弱电网下电流电压混合控制型微电网(HMG)逆变器的同步稳定性,通过建立准静态模型,分析锁相环(PLL)和虚拟同步机(VSG)在HMG系... 当多逆变器并联接入弱电网时,高电网阻抗与逆变器间的相互作用,易引发逆变器并网同步过程中的稳定性问题。针对弱电网下电流电压混合控制型微电网(HMG)逆变器的同步稳定性,通过建立准静态模型,分析锁相环(PLL)和虚拟同步机(VSG)在HMG系统中的同步机制,讨论PLL和VSG同步环间相互作用对电流(电压)控制型逆变器稳态工作点的影响,进而得到弱电网下HMG同步稳定性与电网阻抗、电网电压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考虑弱电网下发生的电网电压跌落故障,对HMG同步稳定性与各逆变器稳态工作点、同步环参数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实验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为实际中HMG给定指令和同步参数的合理配置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电网 混合控制型微电网 多逆变器 准静态模型 同步稳定性
下载PDF
中国农村老年人抑郁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8
9
作者 刘丹丹 刘习羽 +7 位作者 刘慧敏 贾善群 郑泽扬 王众楷 王荣荣 何雯倩 魏长慧 孙长青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48-652,共5页
目的:了解中国农村老年人抑郁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改善中国农村老年人抑郁状况及制定相关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2018年中国老年人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数据,应用CES-D10条目简易量表,分析65岁及以上中国农村老年人的抑郁状况... 目的:了解中国农村老年人抑郁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改善中国农村老年人抑郁状况及制定相关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2018年中国老年人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数据,应用CES-D10条目简易量表,分析65岁及以上中国农村老年人的抑郁状况及影响因素。结果:中国农村老年人抑郁症状检出率为22.06%,已婚、受教育年限6~11 a、睡眠时间在5 h以上、经常吃新鲜水果、自评身体健康状况好、自觉过去1 a身体健康状况变好、过去两个月没有患重病、没有听力困难等8个因素有助于减少中国农村老年人抑郁症状的发生(P<0.05)。结论:人口学、生活方式、身体健康状况等方面的因素对中国农村老年人抑郁的发生均有影响,应采取综合措施进行干预以有效预防老年人抑郁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老年人 抑郁症状 影响因素
下载PDF
间歇充气加压装置不同使用时长对预防腰椎融合术中患者静脉血栓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16
10
作者 范志英 焦文仓 +2 位作者 王亚红 张会敏 郑喜灿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49-454,共6页
目的探讨腰椎融合术术中间歇充气加压装置不同使用时长对深静脉血栓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1年3月在郑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脊柱外科择期行腰椎融合术患者61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 目的探讨腰椎融合术术中间歇充气加压装置不同使用时长对深静脉血栓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1年3月在郑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脊柱外科择期行腰椎融合术患者61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在给予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两组均于手术开始即刻启用间歇充气加压装置,均使用2次,且2次间隔15 min,试验组每次使用时长为40 min,对照组每次使用时长为30 min,比较两组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凝血指标、血流动力学和术中出血量的变化。结果最终纳入60例患者。两组术后均无症状性深静脉血栓形成,彩超提示,试验组1例(3.3%)、对照组2例(6.7%)有肌间静脉血栓形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51,P=0.554)。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纤维蛋白原和股总静脉血流峰速的时间效应、组间与时间的交互作用、分组效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F时间=222.466和45.899,P时间均<0.001;F交互=12.707和4.873,P交互<0.001和=0.009;F组间=10.052和43.975,P组间=0.002和0.008)。两组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89,P=0.851)。结论腰椎融合术术中使用间歇充气加压装置每次40 min、共2次在促进纤维蛋白原溶解、加快股静脉血流峰速方面优于每次30 min、共2次,可有效改善血液高凝状态,降低了术中形成深静脉血栓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融合术 术中 间歇充气加压装置 使用时长 深静脉血栓 基础护理
原文传递
中国学龄前儿童贫血现况与神经心理发育的相关性 被引量:15
11
作者 王利红 杨慧敏 +7 位作者 李瑞莉 政晓果 赵文华 杨振宇 张倩 徐韬 王玉英 陈博文 《中国学校卫生》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220-1223,共4页
目的 分析中国学龄前儿童贫血现况及其与不同能区及总体神经心理发育状况的相关关系。方法 数据来源于“中国0~18岁儿童营养与健康系统调查与应用”项目,以14省28个调查点的3 261名2~6岁儿童及其家长为研究对象。儿童相关人口学特征由... 目的 分析中国学龄前儿童贫血现况及其与不同能区及总体神经心理发育状况的相关关系。方法 数据来源于“中国0~18岁儿童营养与健康系统调查与应用”项目,以14省28个调查点的3 261名2~6岁儿童及其家长为研究对象。儿童相关人口学特征由经过统一培训的调查员进行面对面调查。采用血红蛋白检测方法(Hemocue法)测定儿童全血血红蛋白,儿童的神经心理发育水平由经过培训的儿童保健人员采用《0~6岁儿童发育行为评估量表》(WS/T 580—2017)进行测查。结果 儿童血红蛋白平均水平为(125.23±11.49)g/L,贫血率为10.30%。调整性别、年龄、民族、地区、喂养方式、母孕期情况等混杂因素之后,2~6岁贫血儿童在大运动(β=-2.15,95%CI=-3.89~-0.41)、精细动作(β=-2.46,95%CI=-4.12~-0.79)、适应能力(β=-2.59,95%CI=-4.42~-0.76)、语言(β=-3.65,95%CI=-5.53~-1.78)和社会行为(β=-3.11,95%CI=-4.94~-1.28)5个能区以及全量表(β=-2.79,95%CI=-4.10~-1.49)发育商水平均低于非贫血儿童(P值均<0.05)。结论 2~6岁儿童贫血与其总体发育商以及大运动、精细动作、适应能力、语言和社会行为五大能区发育商水平均呈负相关,建议积极开展学龄前儿童贫血监测、干预工作,进一步提高儿童的神经心理发育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血 生长和发育 精神卫生 回归分析 儿童 学龄前
原文传递
天津某牧场奶牛乳房炎奶样与环境中细菌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15
12
作者 胡海燕 刘慧敏 +3 位作者 孟璐 郑楠 王加启 程建波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9-79,共11页
为了解天津某牧场奶牛乳房炎奶样及环境中细菌的种类和流行性,采用美国加州乳房炎(CMT)方法筛选6头乳房炎患病奶牛,通过传统培养方法对乳房炎奶样、患病牛畜舍及奶厅样品进行细菌分离与鉴定。结果显示,乳房炎奶样及环境样品中共分离鉴定... 为了解天津某牧场奶牛乳房炎奶样及环境中细菌的种类和流行性,采用美国加州乳房炎(CMT)方法筛选6头乳房炎患病奶牛,通过传统培养方法对乳房炎奶样、患病牛畜舍及奶厅样品进行细菌分离与鉴定。结果显示,乳房炎奶样及环境样品中共分离鉴定出217株菌株,主要优势菌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146/217株,67.28%),乳房炎奶样中占比25%(3/12),畜舍样品中占比为47.87%(45/94),奶厅样品中占比为88.29%(98/111)。乳房炎奶样中主要鉴定出4株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畜舍样品中共鉴定出10株Staphylococcus和8株肠杆菌属(Enterobacter),新垫料与饲料中各鉴定出1株克雷伯氏菌属(Klebsiella);在奶厅样品前药浴液与后药浴杯样品中分离鉴定出3株BMV7。综上,本研究探究了天津某牧场中主要流行的微生物种类,提出该牧场卫生管理防控薄弱环节,为牧场奶牛乳房炎防控与卫生管理提出建议与意见,为进一步研究乳房炎致病菌溯源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 乳房炎奶 环境 细菌 分离 鉴定
原文传递
过敏原组分检测在过敏性疾病预防与控制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4
13
作者 陈浩 黄志锋 +3 位作者 罗文婷 黄惠敏 郑佩燕 孙宝清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903-909,共7页
我国过敏性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给个人和社会造成沉重的公共卫生负担。过敏原特异性IgE检测是过敏性疾病病因诊断的重要手段。目前,临床上主要针对过敏原粗提物的特异性IgE进行检测,而过敏原组分特异性IgE检测却开展甚少。临床医生尤... 我国过敏性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给个人和社会造成沉重的公共卫生负担。过敏原特异性IgE检测是过敏性疾病病因诊断的重要手段。目前,临床上主要针对过敏原粗提物的特异性IgE进行检测,而过敏原组分特异性IgE检测却开展甚少。临床医生尤其是非过敏专科医生对过敏原组分特异性IgE检测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了解过敏原组分相关种类及临床意义,可提高临床医生对过敏性疾病的诊断水平。过敏原组分检测可以鉴别常见过敏原的主要组分、明确交叉致敏、预测严重过敏反应发生的风险、指导特异性免疫治疗以及为患者制定精准的饮食方案,从而为患者提供精确的、预防及控制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原 组分 诊断 预防
原文传递
奶牛乳房炎主要致病菌耐药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4
作者 邢萌茹 刘慧敏 +4 位作者 孟璐 董蕾 郑楠 韩荣伟 王加启 《中国乳品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28-35,共8页
奶牛乳房炎是泌乳期奶牛最普遍和最重要的疾病之一,主要是由致病菌感染造成。而抗生素在奶牛乳房炎临床治疗过程中不合理的使用,导致了乳房炎源致病菌出现严重的抗生素耐药现象。本文主要从奶牛乳房炎的现状、主要致病菌的耐药情况、耐... 奶牛乳房炎是泌乳期奶牛最普遍和最重要的疾病之一,主要是由致病菌感染造成。而抗生素在奶牛乳房炎临床治疗过程中不合理的使用,导致了乳房炎源致病菌出现严重的抗生素耐药现象。本文主要从奶牛乳房炎的现状、主要致病菌的耐药情况、耐药性产生机制、耐药性检测方法及如何控制和监管致病菌耐药性等方面进行了概述,同时展望了奶牛乳房炎中微生物的重点研究方向,以期为奶牛乳房炎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乳房炎 致病菌 抗生素 耐药性
下载PDF
血清Sema 5A、RVE1水平与桥本甲状腺炎患者Th17相关因子、甲状腺功能及相关抗体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2
15
作者 向慧敏 郑春梅 +2 位作者 李筱 王思繁 饶琴琴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3年第1期76-80,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神经轴突导向分子5A(Sema 5A)、溶解素E1(RVE1)水平与桥本甲状腺炎(HT)患者辅助性T细胞(Th)17相关因子、甲状腺功能以及甲状腺特异性自身抗体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9年2月至2021年8月该院收治的109例HT患者(HT组),分为甲状... 目的探讨血清神经轴突导向分子5A(Sema 5A)、溶解素E1(RVE1)水平与桥本甲状腺炎(HT)患者辅助性T细胞(Th)17相关因子、甲状腺功能以及甲状腺特异性自身抗体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9年2月至2021年8月该院收治的109例HT患者(HT组),分为甲状腺功能正常组(39例)、亚临床甲减组(47例)、临床甲减组(23例),另选择58例甲状腺功能正常的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检测各组血清Sema 5A、RVE1、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Th17相关因子[白细胞介素(IL)-17、IL-23]以及甲状腺特异性自身抗体[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和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水平。分析HT患者血清Sema 5A、RVE1水平与TSH、FT3、FT4、IL-17、IL-23、TgAb、TPOAb等的相关性。结果HT组血清Sema 5A、IL-23、IL-17、TSH、TgAb、TPOAb水平,外周血Th17占比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RVE1、FT3、FT4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临床甲减组血清Sema 5A、IL-23、IL-17、TSH、TgAb、TPOAb水平,外周血Th17占比高于亚临床甲减组、甲状腺功能正常组(P<0.05),血清RVE1、FT3、FT4水平低于亚临床甲减组、甲状腺功能正常组(P<0.05)。HT患者血清Sema 5A水平与外周血Th17占比、IL-23、IL-17、TSH、TgAb、TPOAb呈正相关(P<0.05),RVE1与上述指标呈负相关(P<0.05)。结论HT患者血清Sema 5A水平升高,RVE1水平降低,且与TgAb、TPOAb、TSH、外周血Th17占比、IL-17、IL-23水平增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本甲状腺炎 辅助性T细胞17 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 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 神经轴突导向分子5A 溶解素E1
下载PDF
AHP-CRITIC权重分析法综合优选玉竹全粉改性工艺 被引量:12
16
作者 李慧敏 郑淘 +6 位作者 曾艺琼 范郁冰 李卫真 严建业 赵利平 郑慧 杨勇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38-146,共9页
为改善玉竹全粉产品的功能特性,提升玉竹应用价值,考察不同改性方法对玉竹全粉品质的影响。以玉竹全粉(QO)为原料,探究超微粉碎(WO)、湿热处理结合冷冻干燥(RL)、湿热处理结合热风干燥(RR)及复合酶解(MO)等改性工艺对玉竹全粉物性、有... 为改善玉竹全粉产品的功能特性,提升玉竹应用价值,考察不同改性方法对玉竹全粉品质的影响。以玉竹全粉(QO)为原料,探究超微粉碎(WO)、湿热处理结合冷冻干燥(RL)、湿热处理结合热风干燥(RR)及复合酶解(MO)等改性工艺对玉竹全粉物性、有效成分和体外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并运用AHP-CRITIC权重分析法对玉竹全粉固体饮料进行综合评价,优选符合特定应用的玉竹全粉改性工艺。湿热改性玉竹全粉的流动性及冲调性均有显著改善(P<0.05),但色泽较差,各有效成分含量及体外抗氧化能力均有显著增加(P<0.05);复合酶改性玉竹全粉的冲调性及吸湿性显著改善(P<0.05),产品色泽较好,各有效成分含量及·OH清除能力均有显著增加(P<0.05);超微粉碎玉竹全粉的冲调性、黏度及吸湿性均显著降低,但色泽较好,总多糖含量、Fe^(3+)还原能力及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显著提高(P<0.05)。AHP-CRITIC权重分析法综合评分显示RL对玉竹全粉改性效果较佳,其次为MO和RR。高温高压湿热改性对玉竹全粉综合品质具有良好的改善效果,运用AHP-CRITIC权重分析法综合优选玉竹全粉改性工艺具有一定的科学合理性,适用于涉及多指标产品及工艺的综合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竹全粉 改性 物性 化学成分 抗氧化 AHP-CRITIC权重分析法
下载PDF
延边烟区烟草菌核病病原菌鉴定及抗性种质筛选 被引量:11
17
作者 高崇 吴国贺 +7 位作者 李佰霖 安承荣 高歌农 卢宝慧 高玉亮 田慧敏 郑成叡 崔昌范 《中国烟草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69-75,共7页
为防控延边烟区烟草菌核病提供基础资料和理论依据,开展了病原菌鉴定及抗性种质材料筛选研究。将收集的病原菌核采用常规方法进行分离、纯化,经致病性测定、形态学特征观察、rDNA-ITS测序比对及基于rDNA-ITS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鉴定病... 为防控延边烟区烟草菌核病提供基础资料和理论依据,开展了病原菌鉴定及抗性种质材料筛选研究。将收集的病原菌核采用常规方法进行分离、纯化,经致病性测定、形态学特征观察、rDNA-ITS测序比对及基于rDNA-ITS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鉴定病原菌种类;并采用离体叶片法、活体叶片法对61份种质材料进行抗性筛选。结果表明:(1)经形态学、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该病原菌为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Lib.)de Bary]。(2)两种方法筛选出31份高感材料、6份中感材料、15份抗病材料,鉴定结果一致率为85.25%,未筛选到免疫和高抗种质材料。延边烟区烟草菌核病病原菌为核盘菌,离体叶片法、活体叶片法可用于苗期烟草种质材料对菌核病抗性筛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菌核病 离体叶片法 活体叶片法 抗性种质
下载PDF
急性胰腺炎相关胃肠道衰竭的评价和早期诊断指标 被引量:11
18
作者 金梦 张慧敏 +6 位作者 陈轩馥 武美序 王征 国明月 柏小寅 杨红 钱家鸣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47-54,共8页
目的探索急性胃肠道损伤分级在急性胰腺炎相关胃肠道衰竭中的应用及其早期诊断指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至2016年10月北京协和医院收治的中重度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Logsitic回归分析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胃肠道衰... 目的探索急性胃肠道损伤分级在急性胰腺炎相关胃肠道衰竭中的应用及其早期诊断指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至2016年10月北京协和医院收治的中重度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Logsitic回归分析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胃肠道衰竭的早期诊断指标。结果共202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胃肠道衰竭90例(44.6%)。生存分析结果显示,胃肠道衰竭组患者预后显著下降(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06,95%CI:1.03~1.09,P<0.001)、入院主诉排气排便停止(OR=7.02,95%CI:2.08~23.66,P=0.002)、血白细胞水平升高(OR=1.09,95%CI:1.02~1.17,P=0.015)、血白蛋白水平降低(OR=0.93,95%CI:0.86~1.00,P=0.048)、血肌酐水平升高(OR=1.02,95%CI:1.01~1.04,P=0.001)是胃肠道衰竭的独立危险因素。入院即刻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和急性胰腺炎床旁严重程度指数评分诊断胃肠道衰竭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99和0.782。结论胃肠道衰竭可显著增加AP患者的死亡风险。入院即刻APACHEⅡ评分和BISAP评分对胃肠道衰竭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胃肠道衰竭 急性胃肠道损伤分级
下载PDF
城市不同功能区绿地土壤理化性质及微生物生物量的分布特征 被引量:11
19
作者 李晓英 周惠民 +5 位作者 李畅 何丽斯 刘晓青 肖政 陆海飞 苏家乐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874-880,共7页
为提高城市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和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本文研究了南京市不同功能区绿地表层土壤理化性质和微生物生物量的分布特征。结果显示:土壤pH整体呈碱性且容重偏大;公园绿地土壤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显著高于道路绿地;不同... 为提高城市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和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本文研究了南京市不同功能区绿地表层土壤理化性质和微生物生物量的分布特征。结果显示:土壤pH整体呈碱性且容重偏大;公园绿地土壤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显著高于道路绿地;不同功能区绿地土壤有机质含量无显著差异,但公园绿地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和微生物熵显著高于居住区和道路绿地;公园绿地土壤结构和养分均优于道路绿地。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与有机质、全氮和速效钾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有效磷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容重呈极显著负相关;土壤有机质与全氮和速效钾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有效磷含量和pH无显著相关性,与容重呈显著负相关。因此,勤松土,合理施肥,增加枯枝落叶等凋落物覆盖,提高土壤养护管理水平对修复城市土壤生态和建设生态城市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绿地 功能区 土壤养分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 微生物熵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参附汤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活性成分及靶点 被引量:11
20
作者 王川 李慧敏 +5 位作者 王琰 张盼 刘继平 王斌 王征 张珍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3-29,共7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研究参附汤防治COVID-19的潜在成分和作用机制。方法:使用TCMSP数据库检索参附汤的主要化学成分和作用靶点。通过Cytoscape构建药物-疾病-靶点网络图;使用DAVID数据库和Cludterirofiler对药物与疾病相同...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研究参附汤防治COVID-19的潜在成分和作用机制。方法:使用TCMSP数据库检索参附汤的主要化学成分和作用靶点。通过Cytoscape构建药物-疾病-靶点网络图;使用DAVID数据库和Cludterirofiler对药物与疾病相同靶蛋白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使用Autodock Vina软件进行分子对接,选择最佳的结合靶点。结果:参附汤共筛选出51个潜在主要成分和相应靶点126个,其中23个靶点与COVID-19密切相关;靶点通路富集分析显示参附汤主要作用于癌症途径,单纯疱疹感染,甲型流感,乙型肝炎通路等;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参附汤中的主要成分靛蓝二聚体(bisindigotin)与SARS-CoV-2的ACE2和3CL水解酶有较好的亲和作用。结论:参附汤可能主要通过调节机体免疫和炎症反应等对COVID-19发挥潜在的防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附汤 网络药理学 新型冠状病毒 作用靶点 分子对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