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6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Cad、EGFR和FOXA1在三阴性乳腺癌中表达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1
1
作者 张言敏 孙辉 李玉军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9期50-54,共5页
目的研究健康人群、三阴性乳腺癌(TNBC)与非三阴性乳腺癌(NTNBC)患者血清中可溶性E-钙黏蛋白(E-Cad)、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表达和意义。方法选取49例三阴性乳腺癌患者(TNBC组),198例非三阴性乳腺癌患者(NTNBC组)和50例健康人群(非... 目的研究健康人群、三阴性乳腺癌(TNBC)与非三阴性乳腺癌(NTNBC)患者血清中可溶性E-钙黏蛋白(E-Cad)、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表达和意义。方法选取49例三阴性乳腺癌患者(TNBC组),198例非三阴性乳腺癌患者(NTNBC组)和50例健康人群(非患者组)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中E-Cad和EGFR表达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检测FOXA1表达。采用ROC曲线评价血清ECad和EGFR对乳腺癌或TNBC的临床诊断价值,并以Youden指数作为诊断试验的准确度评价指标,分别预测血清中E-Cad和EGFR的诊断界值。结果与非患者组比较,乳腺癌患者E-Cad、EGFR和FOXA1表达升高(P<0.01)。与NTNBC组比较,TNBC组E-Cad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EGFR表达升高(P<0.01),且FOXA1表达降低(P<0.01)。E-Cad和EGFR诊断乳腺癌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65(95%CI:0.944,0.986),0.758(95%CI:0.686,0.830),当E-Cad和EGFR的界值分别为1 010.7和107.9 ng/ml时,Youden指数为0.807和0.385,诊断乳腺癌的敏感性为92.7%和78.5%,特异性为88.0%和60%。EGFR诊断TNBC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76(95%CI:0.703,0.848),界值为139.5ng/ml时,Youden指数为0.473,诊断TNBC的敏感性为79.6%,特异性为67.7%。结论 FOXA1可作为乳腺癌或TNBC的辅助诊断指标;血清E-Cad和EGFR检测可作为诊断乳腺癌的指标,且EGFR可作为TNBC的诊断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阴性乳腺癌 E-钙黏蛋白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叉头框蛋白A1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下载PDF
银/还原氧化石墨烯负载聚丙烯熔喷非织造材料的制备及抗菌抗静电性能 被引量:10
2
作者 来宇超 孙辉 +3 位作者 朱斐超 咸玉龙 刘禹豪 于斌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6-63,共8页
为了赋予聚丙烯(PP)熔喷非织造材料良好的抗菌和抗静电性能,使其在医疗卫生等领域得到更广泛的应用,首先利用聚多巴胺(PDA)和聚乙烯亚胺(PEI)对PP熔喷非织造材料进行表面改性得到P-PP,再通过微波辅助法负载银/还原氧化石墨烯(Ag/rGO)得... 为了赋予聚丙烯(PP)熔喷非织造材料良好的抗菌和抗静电性能,使其在医疗卫生等领域得到更广泛的应用,首先利用聚多巴胺(PDA)和聚乙烯亚胺(PEI)对PP熔喷非织造材料进行表面改性得到P-PP,再通过微波辅助法负载银/还原氧化石墨烯(Ag/rGO)得到了Ag/rGO-P-PP复合熔喷非织造材料。同时制备了单独负载rGO、Ag的rGO-P-PP、AgP-PP和未经表面改性处理的Ag/rGO-PP材料。通过对复合材料的结构和性能表征,表明Ag/rGO成功负载到P-PP熔喷非织造材料的表面,得到的复合材料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均大于99.99%,表面电阻率达到1.77kΩ,半衰期达到0.01 s。与rGO-P-PP、Ag-P-PP和Ag/rGO-PP相比,Ag/rGO-P-PP减少了纳米Ag的团聚,负载较均匀,抗菌和抗静电效果也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熔喷非织造材料 银/还原氧化石墨烯 抗菌性能 抗静电性能
下载PDF
“学生为中心+闭环式教学”环境无机及分析化学教学改革与实践 被引量:8
3
作者 王娜娜 孙慧 宋刚 《大学化学》 CAS 2023年第8期69-76,共8页
环境无机及分析化学是环境科学专业的学科基础课程。在“新高考”背景下,大学生化学基础参差不齐,环境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教学面临着极大的挑战。本文提出采用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学生为中心+闭环式教学”模式,深挖专业内容与思政德... 环境无机及分析化学是环境科学专业的学科基础课程。在“新高考”背景下,大学生化学基础参差不齐,环境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教学面临着极大的挑战。本文提出采用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学生为中心+闭环式教学”模式,深挖专业内容与思政德育的内在联系,设计并实践课程思政教学案例,以期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同向同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无机及分析化学 闭环式教学 教学设计 实践案例
下载PDF
羟乙基淀粉联合前列地尔对老年急性脑分水岭梗死患者的康复疗效及认知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8
4
作者 孙辉 梁松健 常振东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22期95-98,共4页
目的研究羟乙基淀粉联合前列地尔对老年急性脑分水岭梗死患者的康复疗效及认知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从2014年2月-2016年4月于南阳市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急性脑分水岭梗死患者20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3例。所有患者... 目的研究羟乙基淀粉联合前列地尔对老年急性脑分水岭梗死患者的康复疗效及认知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从2014年2月-2016年4月于南阳市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急性脑分水岭梗死患者20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3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加用羟乙基淀粉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15%(98/103),高于对照组的84.47%(87/103);治疗后1周和2周的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而Barthel指数均高于对照组,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羟乙基淀粉联合前列地尔对老年急性脑分水岭梗死患者的康复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神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乙基淀粉 前列地尔 急性脑分水岭梗死 疗效 神经功能缺损
下载PDF
基于药效物质基础的中药药物发现策略及其迭代发展 被引量:6
5
作者 葛楠 闫广利 +7 位作者 孙晖 杨乐 孔玲 孙野 韩莹 赵琦琦 康舒宇 王喜军 《Acupuncture and Herbal Medicine》 2023年第3期158-179,共22页
中药药效物质基础发现是中药新药创制的重要途径,青蒿素、黄连素和麻黄碱等国际知名药物均是由此途径陆续被发现及开发出来。然而,由于中医药理论及实践的复杂性,中药药效物质基础发现技术仍然不能完全满足创新药物的需要,仍然是制约中... 中药药效物质基础发现是中药新药创制的重要途径,青蒿素、黄连素和麻黄碱等国际知名药物均是由此途径陆续被发现及开发出来。然而,由于中医药理论及实践的复杂性,中药药效物质基础发现技术仍然不能完全满足创新药物的需要,仍然是制约中药创新药物的关键科学问题。中医临床是以多味中药组成方剂作为药物针对证候而表达临床疗效,而方剂的复杂性和证候的模糊性使得与临床疗效相关的中药体内药效物质基础发现充满挑战性。几十年来,中医药研究人员不断地建立及发展多项交叉学科的技术和方法,努力去发现发挥疗效的中药药效物质基础。本文回顾总结了中药药效物质基础发现的策略及其迭代发展历史,主要包括植物化学方法,即经典的系统分离筛选法(提取、分离、纯化、结构鉴定和药理活性测试);生物活性导向分离;中药血清药物化学方法;以及将体内成分与证候生物标志物关联分析的中医方证代谢组学方法。而中医方证代谢组学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符合中医药理论与特点的药效物质基础发现策略,该方法基于证候标记物与方剂体内显效成分关联分析,揭示方剂发挥疗效的体内药效物质及作用靶点与通路,推动基于临床疗效的创新药物研发及先导化合物的发现,促进中医药的现代化及产业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方证代谢组学 中药药效物质基础 新药开发策略 中药血清药物化学 中医药现代化
下载PDF
PKCα signaling pathway involves in TNF-α-induced IP_3R1 expression in human mesangial cells 被引量:3
6
作者 Yu-rong Wang Huan Zhang +1 位作者 hui sun Pei Liu 《World Journal of Emergency Medicine》 CAS 2012年第4期282-286,共5页
BACKGROUND: This study aimed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TNF-α on the expression of IP3R1 mRNA and protein in human mesangial cells (HMCs), and to elucidate the mechanism of TNF-α relating to IP3R1 expression in th... BACKGROUND: This study aimed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TNF-α on the expression of IP3R1 mRNA and protein in human mesangial cells (HMCs), and to elucidate the mechanism of TNF-α relating to IP3R1 expression in the occurrence of hepatorenal syndrome (HRS).METHODS: HMCs were stimulated by tumor (TNF-α) with 100 ng/mL for different hours (2, 4, 8, and 24 hours). The expression changes of IP3R1 mRNA and protein were detected by quantitative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and immunoblotting. Several inhibitors including D609, U73122, PP1, safingol, rottlerin and non-radioactive protein kinase C (PKC) were used to examine the mechanism of signal transduction of TNF-α-regulated IP3R1 in HMCs.RESULTS: The levels of IP3R1 mRNA at 2 hours after TNF-α exposure were significantly enhanced and peaked at 8 hours in HMCs (P〈0.01), then descended at 24 hours (P〈0.01). The levels of IP3R1 protein at 4 hours after TNF-α exposure were obviously increased and peaked at 24 hours after TNF-α exposure (P〈0.01). Compared to the control group, safingol (PKCa inhibitor) and D609 (phosphatidylcholine-specific phospholipase C inhibitor) significantly blocked the TNF-α- induced expression of IP3R1 mRNA (3.30±0.81 vs. 1.95±0.13, P〈0.05; 2.10±0.49, P〈0.01) and IP3R1 protein (3.09±0.13 vs. 1.86±0.39, P〈0.01; 1.98±0.02, P〈0.01). TNF-α promoted PKCa activation with maximal PKCa phosphorylation that occurred 8 hours after stimulation measured by non-radioactive PKC assay, and the effect was markedly attenuated by pretreatment with D609 or safingol.CONCLUSION: TNF-α increased the expression of IP3R1 and this was mediated, at least in part, through the PC-PLC/PKCa signaling pathways in HM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NF-Α Hepatorenal syndrome Human mesangial cells Protein kinase C Phosphatidylcholine-specific phospholipase C
下载PDF
中医理论视域下创新中药发现策略和实践 被引量:1
7
作者 刘鸿达 孙晖 +3 位作者 闫广利 孔玲 韩莹 王喜军 《中国科学基金》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83-491,共9页
在现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新形势下,源于中医临床的中药创新药物发现在应对新发疾病、重大疾病具有鲜明的中医药特色和优势,探索合理的创新中药发现策略、研究路径是我国中医药创新发展的关键问题。中医药具有完整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 在现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新形势下,源于中医临床的中药创新药物发现在应对新发疾病、重大疾病具有鲜明的中医药特色和优势,探索合理的创新中药发现策略、研究路径是我国中医药创新发展的关键问题。中医药具有完整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实践积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临床驱动、主动创新、中西医结合,是我国具有中医药特色的药物发现的重要途径。本文就中医理论指导下的中药创新药物发现研究思路进行阐述,列举了近年来基于中药的药物发现研究成果和相关新兴研究策略,为现代中药创新药物研发提供一定的思路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理论 中药创新药物 中西医结合
原文传递
LncRNA GABPB1-AS1调控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增殖侵袭迁移及凋亡的作用和机制
8
作者 杨菲菲 唐浩 +1 位作者 孙慧 孙寅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92-400,共9页
目的:探究长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GA结合蛋白转录因子β亚基1的反义RNA(antisense RNA of GA binding protein transcription factorβsubunit 1,GABPB1-AS1)靶向微小RNA-497-5p/热休克蛋白8(microRNA-497-5p/heat sho... 目的:探究长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GA结合蛋白转录因子β亚基1的反义RNA(antisense RNA of GA binding protein transcription factorβsubunit 1,GABPB1-AS1)靶向微小RNA-497-5p/热休克蛋白8(microRNA-497-5p/heat shock protein 8,miR-497-5p/HSPA8)轴调控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细胞增殖、侵袭迁移及凋亡的作用和机制。方法:HL-60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si-NC组、si-GABPB1-AS1组、si-GABPB1-AS1+NC inhibitor组、si-GABPB1-AS1+miR-497-5p inhibitor组。qRT-PCR检测LncRNA GABPB1-AS1、miR-497-5p和HSPA8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LncRNA GABPB1-AS1、miR-497-5p和HSPA8的靶向关系;MTT检测细胞活力;Edu检测细胞增殖;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侵袭和迁移;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HSPA8、肿瘤转移相关蛋白2(metastasis-associated proteins,MTA2)、酵母Atg6同系物(homolog of yeast Atg6,Beclin-1)和Caspase-3蛋白水平;建立小鼠移植瘤模型验证LncRNA GABPB1-AS1对AML移植瘤生长的影响。结果:与人骨髓单核细胞相比,不同AML细胞系THP-1、NB4、U-937、HL-60中LncRNA GABPB1-AS1高表达[(1.29±0.10)、(1.58±0.12)、(2.02±0.17)、(3.17±0.24)vs.(1.02±0.07)]、miR-497-5p低表达[(0.94±0.07)、(0.75±0.03)、(0.57±0.03)、(0.25±0.01)vs.(1.05±0.09)]。由于HL-60细胞中LncRNA GABPB1-AS1表达最高,故选择该细胞系进行功能验证实验。敲低LncRNA GABPB1-AS1能降低HL-60细胞活力、Edu阳性率、细胞侵袭数、迁移数、HSPA8 mRNA及HSPA8、PCNA和MTA2蛋白表达,增加凋亡率、miR-497-5p及Caspase-3和Beclin-1蛋白表达(P<0.05)。miR-497-5p与LncRNA GABPB1-AS1、HSPA8之间分别存在靶向关系;抑制miR-497-5p表达能逆转LncRNA GABPB1-AS1敲低对HL-60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抑制作用;抑制LncRNA GABPB1-AS1表达可抑制移植瘤生长。结论:LncRNA GABPB1-AS1敲低对AML细胞进展抑制作用,可能与上调miR-497-5p表达,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 GABPB1-AS1 增殖 侵袭 凋亡
下载PDF
Al-H_(2)O反应中催化剂对Al(OH)_(3)形貌演化的作用机理
9
作者 唐文奇 朱基裔 +4 位作者 孙会 隽永飞 付超鹏 杨健 张佼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4期1347-1364,共18页
研究不同催化剂在铝-水(Al-H_(2)O)反应中对Al(OH)_(3)晶体形貌及其生长机理的作用。采用NaOH、KOH、四甲基胍(TMG)和四甲基氢氧化铵(TMAH)作为催化剂进行反应,原位观察产物的演化过程。结果表明,反应120 min后得到的产物分别具有六棱... 研究不同催化剂在铝-水(Al-H_(2)O)反应中对Al(OH)_(3)晶体形貌及其生长机理的作用。采用NaOH、KOH、四甲基胍(TMG)和四甲基氢氧化铵(TMAH)作为催化剂进行反应,原位观察产物的演化过程。结果表明,反应120 min后得到的产物分别具有六棱柱形、六棱长柱状、长棒状和不规则棒状。在NaOH和KOH体系中,产物为三水铝石,三水铝石在NaOH体系中主要沿(110)、(001)和(100)晶面生长,而在KOH体系中主要沿(100)、(102)和(110)晶面生长。在TMG和TMAH体系中,产物是拜耳石,拜耳石在这两个体系中均沿(110)、(111)和(001)晶面生长。其中,三水铝石的Al—O键较多,有利于柱状晶体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体生长 氢氧化铝 择优生长因子 铝-水反应 原位观察
下载PDF
NH_(2)-MOF-199@粘胶复合非织造材料的制备及有机染料吸附性能
10
作者 孙辉 李逢春 +4 位作者 丰江丽 谢有秀 王冰冰 徐涛 于斌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0,共10页
采用原位溶剂热法在粘胶水刺非织造材料(VSN)表面合成了金属有机框架材料NH_(2)-MOF-199,制备了NH_(2)-MOF-199@粘胶水刺复合非织造材料(NH_(2)-MOF-199@VSN);然后,将NH_(2)-MOF-199@VSN经200℃高温煅烧,得到炭化后的NH_(2)-MOF-199@VSN... 采用原位溶剂热法在粘胶水刺非织造材料(VSN)表面合成了金属有机框架材料NH_(2)-MOF-199,制备了NH_(2)-MOF-199@粘胶水刺复合非织造材料(NH_(2)-MOF-199@VSN);然后,将NH_(2)-MOF-199@VSN经200℃高温煅烧,得到炭化后的NH_(2)-MOF-199@VSNC。结果表明,呈八面体结构的NH_(2)-MOF-199晶体粒子被均匀、致密地固定在VSN表面。高温炭化后,NH_(2)-MOF-199粒子的表面出现小孔和裂纹。与VSN和NH_(2)-MOF-199@VSN相比,NH_(2)-MOF-199@VSNC对亚甲基蓝(MB)的吸附效果最佳。当吸附溶液的温度为30℃,pH=7时,NH_(2)-MOF-199@VSNC对MB的吸附效率最高,为98.42%,经5次重复吸附使用后,NH_(2)-MOF-199@VSNC对MB的吸附效率仍有65.76%。NH_(2)-MOF-199@VSNC对MB的吸附是吸热、熵增且自发的过程,与准一级吸附动力学模型相比,其对MB的吸附过程更适合用准二级吸附动力学模型描述,吸附机理以化学吸附为主,伴随着物理吸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胶水刺非织造材料 NH_(2)-MOF-199 炭化 亚甲基蓝 吸附性能
下载PDF
以“学生为中心+专业为导向”的环境基础化学教学改革探索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娜娜 孙慧 宋刚 《大学化学》 CAS 2022年第4期63-69,共7页
环境基础化学是环境科学专业一门基础性很强的专业必修课程。基于四个年级学生对环境基础化学教学情况的反馈,深入分析了现有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互联网+”背景下环境基础化学课程教改要点,主要包括强化学生主体地位、丰富课... 环境基础化学是环境科学专业一门基础性很强的专业必修课程。基于四个年级学生对环境基础化学教学情况的反馈,深入分析了现有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互联网+”背景下环境基础化学课程教改要点,主要包括强化学生主体地位、丰富课堂教学形式、加强环境专业导向性、建设特色专业课程体系等方面,实现环境基础化学教学质量的新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化学 雨课堂 以学生为中心 专业导向 翻转课堂
下载PDF
Solitary rectal ulcer syndrome complicating sessile serrated adenoma/polyps: A case report and review of literature 被引量:1
12
作者 hui sun Wei-Qi Sheng Dan Huang 《World Journal of Clinical Cases》 SCIE 2018年第14期820-824,共5页
Solitary rectal ulcer syndrome(SRUS) is a rare benign condition, which can mimic many other diseases because of their similarities in clinical, endoscopic and histological features. Sessile serrated adenoma/polyp(SSA/... Solitary rectal ulcer syndrome(SRUS) is a rare benign condition, which can mimic many other diseases because of their similarities in clinical, endoscopic and histological features. Sessile serrated adenoma/polyp(SSA/p) is a premalignant lesion in the colon and rectum. The misdiagnosis of SSA/p in SRUS patients has been noted, but the case of SRUS arising secondarily to SSA/p has been rarely reported. We herein report the case of a 59-year-old man who presented with an ulcerative nodular lesion in the rectum, accompanied by the symptoms of blood and mucus in the feces, diarrhea and constipatio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ing revealed thickening of the rectal mucosa-submucosa. Histologically, the lesion was characterized by the hyperplastic lamina propria and diffusely serrated crypts. Further 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 showed the loss of HES1 and MLH1 expression in the epithelial cells in the serrated area. The patient with SRUS had histological changes of SSA/p, suggesting a potential of tumor transformation in certain cases. SRUS uncommonly accompanied by serrated lesions should at least be considered by pathologists and clinicia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litary rectal ulcer syndrome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ing Sessile serrated adenoma/polyp Mucosal prolapse HES1 Case report
下载PDF
家园矛盾的新闻报道与网络评论对家长之对园信任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孙卉 张田 《学前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3-12,共10页
为探讨有关家园矛盾的新闻报道与网络评论对家长之对园信任程度的影响,本研究采用街头随机取样的方法选取204名幼儿园家长,让其在阅读有关家园矛盾的新闻报道和网络评论材料之后,填写家校信任问卷(家长版)。研究结果显示,在控制了对园... 为探讨有关家园矛盾的新闻报道与网络评论对家长之对园信任程度的影响,本研究采用街头随机取样的方法选取204名幼儿园家长,让其在阅读有关家园矛盾的新闻报道和网络评论材料之后,填写家校信任问卷(家长版)。研究结果显示,在控制了对园满意程度后,新闻报道方向的主效应和网络评论方向的主效应均显著,且二者还存在显著的交互效应。这表明新闻报道的方向性和网络评论的方向性对家长的对园信任程度有显著影响。具体来说,在正向和中性新闻报道下,家长的对园信任程度会随评论方向的改变而改变,但在负向新闻报道下,家长的对园信任程度始终处于较低水平。为构建家园互信的良好环境,在家园矛盾事件发生时,新闻媒体应负责任地进行客观报道并正向引导评论;家长应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学会客观冷静地对待新闻报道与网络评论;幼儿园应在积极开展家园沟通的基础上掌握舆论主动权,通过权威媒体和渠道发布客观真实的信息,并积极引导家长评论的方向,争取家长的谅解与支持,增进家长的对园信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园矛盾 新闻报道 网络评论 对园信任
下载PDF
Characterizing Subzero-Temperature Thermal Properties of Seasonally Frozen Soil in Alpine Forest in the Western Sichuan Province, China
14
作者 hui sun Shuai Liu Jihong Qin 《Journal of Water Resource and Protection》 2016年第5期583-593,共11页
Seasonally frozen soil in alpine and subalpine zones in the mountains of Qinghai-Tibetan Plateau is particularly sensitive to global climate change. Therefor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thermal properties of froze... Seasonally frozen soil in alpine and subalpine zones in the mountains of Qinghai-Tibetan Plateau is particularly sensitive to global climate change. Therefor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thermal properties of frozen soil is crucial for predicting the responses of frozen soils to soil warming. In this study, thermal properties of frozen soil with different moisture contents under subzero temperature (0°C - 20°C) in an alpine forest in western Sichuan were analyzed by KD<sub>2</sub> Pro in its cooling and heating processes, respectively. Our results reveal that the soil apparent volumetric specific heat capacity (C<sub>v</sub>) and apparent thermal conductivity (K) under the same water content show similar response patterns to changing temperature lower than -2°C in both heating and cooling processes. Moreover, ice content of frozen soils can be well predicted by Logistic model in cooling and heating processes. The C<sub>v</sub> and K tend to increase along with increasing soil moisture contents. Remarkably, asymptotic characters of the value of C<sub>v</sub> and K are at the vicinity of the initial temperature of phase transitions, indicating that both C<sub>v</sub> and K are particularly sensitive to changing soil temperature at the range of -2°C to 0°C. Therefore, the widely distributed frozen soil layers with temperature above -2°C in alpine and subalpine zones over Qinghai-Tibetan Plateau are susceptible to the observed climate warming during cold seas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pine Soil Seasonally Frozen Soil Thermal Properties Qinghai-Tibetan Plateau
下载PDF
聚乳酸/聚(羟基丁酸-羟基戊酸共聚酯)共混物的水降解性能 被引量:2
15
作者 肖爱菊 于斌 +3 位作者 孙辉 朱斐超 王明君 吕振飞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37-42,共6页
为了研究聚(羟基丁酸-羟基戊酸共聚酯)(PHBV)的加入对聚乳酸(PLA)降解性能的影响,采用溶液浇铸法制备了不同质量比的PLA/PHBV共混物,对其在不同pH值的PBS缓冲液中降解前后的质量损失率、吸水率、形貌、结晶和热性能变化进行了研究。结... 为了研究聚(羟基丁酸-羟基戊酸共聚酯)(PHBV)的加入对聚乳酸(PLA)降解性能的影响,采用溶液浇铸法制备了不同质量比的PLA/PHBV共混物,对其在不同pH值的PBS缓冲液中降解前后的质量损失率、吸水率、形貌、结晶和热性能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PLA/PHBV共混物的质量损失率和吸水率在碱性缓冲液中增加最快,酸性溶液中次之,中性溶液中最慢;PHBV的加入在碱性缓冲液中促进PLA的降解,在酸性和中性缓冲液中则起阻碍作用;随降解时间的延长,光滑表面变为凹凸不平并出现许多孔洞,共混物的结晶度先提高后降低,其晶型结构未发生改变;降解使共混物的熔融峰向低温偏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β-羟基丁酸酯与β-羟基戊酸酯共聚物 晶型结构 降解性能
下载PDF
基于挥发油GC特征图谱的黄连上清片(丸、胶囊)质量评价
16
作者 毕武 彭玲娜 +2 位作者 孙辉 丁野 李文莉 《中国药师》 CAS 2023年第11期213-224,共12页
目的 建立黄连上清片(丸、胶囊)的GC特征图谱,重点考察黄连上清片(丸、胶囊)中含挥发油组方药材连翘、薄荷、荆芥穗的质量状况。方法 采用Agilient HP-5毛细管柱(30 m×0.32 mm,0.25μm),程序升温,分流比:5∶1,分流流量:5 mL·m... 目的 建立黄连上清片(丸、胶囊)的GC特征图谱,重点考察黄连上清片(丸、胶囊)中含挥发油组方药材连翘、薄荷、荆芥穗的质量状况。方法 采用Agilient HP-5毛细管柱(30 m×0.32 mm,0.25μm),程序升温,分流比:5∶1,分流流量:5 mL·min^(-1),进样量:1μL,进样口温度:250℃,采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器温度:260℃,柱流量:1 mL·min^(-1)。采用挥发油GC色谱特征图谱及特征峰指认结合相似度分析、主成分分析对不同生产企业的样品进行质量评价。结果 建立了56家生产企业192批样品的挥发油GC色谱特征图谱,指认连翘特征色谱峰α-蒎烯、β-蒎烯,薄荷特征色谱峰薄荷脑、薄荷酮,荆芥穗特征色谱峰胡薄荷酮,发现不同生产企业黄连上清片(丸)中挥发油成分GC色谱图差异较大,部分企业产品存在指标成分色谱峰缺失的情况。结论 建立的GC色谱特征图谱能反映产品质量状况,可用于黄连上清片(丸、胶囊)的质量评价和产品质量控制;部分生产企业生产的黄连上清片(丸、胶囊)中挥发油类有效成分不足,产品质量有待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连上清片(丸、胶囊) 挥发油 气相色谱法 特征图谱 质量评价
下载PDF
地奥心血康胶囊治疗冠心病疗效观察及其对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17
作者 孙会 盛宇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23年第10期1560-1562,共3页
目的观察地奥心血康胶囊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选取松原市中心医院(松原市儿童医院)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4)... 目的观察地奥心血康胶囊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选取松原市中心医院(松原市儿童医院)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4)和对照组(n=44)。对照组应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地奥心血康胶囊治疗。两组治疗4周,评估临床疗效,并检测两组治疗前后一氧化氮、内皮素1的变化,统计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18%(41/44),高于对照组的77.27%(3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2,P<0.05)。治疗前,两组一氧化氮、内皮素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4周后,两组一氧化氮、内皮素1均改善(均P<0.05),观察组一氧化氮、内皮素1分别为(29.08±5.13)μmol/L、(47.29±7.23)ng/L,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25.13±4.76)μmol/L、(60.34±8.11)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74、7.97,均P<0.00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奥心血康胶囊治疗冠心病能改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提高临床疗效,且安全性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药物疗法 地奥心血康 治疗结果 内皮 血管 一氧化氮 内皮素1 药物相关性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原文传递
共培养促神经化策略在组织工程骨构建中的研究进展
18
作者 林诗雯 孙慧 +1 位作者 陈娜娜 朱聪 《中华细胞与干细胞杂志(电子版)》 2022年第5期293-299,共7页
组织工程骨移植是治疗大段骨缺损的重要手段,将选定的组织或细胞采用特定的模式进行共培养,使组织工程骨神经化,可有效增强组织工程骨对损伤骨组织的修复作用。本文回顾国内外组织工程骨构建中共培养促神经化策略相关文献,从组织和种子... 组织工程骨移植是治疗大段骨缺损的重要手段,将选定的组织或细胞采用特定的模式进行共培养,使组织工程骨神经化,可有效增强组织工程骨对损伤骨组织的修复作用。本文回顾国内外组织工程骨构建中共培养促神经化策略相关文献,从组织和种子细胞选择、相互作用分子机制和共培养模式应用3个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该技术进一步发展及其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培养 神经化 组织工程骨
原文传递
上犹客家话音系
19
作者 项梦冰 黄冬笑 +3 位作者 孙慧 陈墨玉 郑秋盈 廖雅萍 《现代语言学》 2017年第4期375-398,共24页
本文描写江西省上犹县客家话音系,通过声学分析揭示其一级元音和单字调的格局,并列出同音字汇。
关键词 上犹 客家话 音系 同音字汇
下载PDF
针刺足三里、太冲、合谷穴配合三阶梯止痛治疗胃癌痛临床观察 被引量:53
20
作者 李德辉 孙春霞 +2 位作者 范焕芳 王骁 魏莉瑛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3期344-347,共4页
【目的】观察针刺足三里、太冲、合谷穴配合世界卫生组织(WHO)三阶梯止痛法治疗胃癌癌性疼痛(简称胃癌痛)的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上治疗胃癌痛提供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方法】将60例中重度胃癌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 【目的】观察针刺足三里、太冲、合谷穴配合世界卫生组织(WHO)三阶梯止痛法治疗胃癌癌性疼痛(简称胃癌痛)的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上治疗胃癌痛提供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方法】将60例中重度胃癌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足三里、太冲、合谷穴配合WHO三阶梯止痛法治疗,对照组仅釆用WHO三阶梯止痛法治疗,2组均以7 d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釆用癌痛数字分级法(NRS)、生活质量量表[QOL-BREF(WHO)]、抑郁自评量表(SDS)来评价2组患者疗效,并比较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1)治疗后,治疗组的止痛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的改善作用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2组患者的抑郁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但治疗后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组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足三里、太冲、合谷穴配合三阶梯止痛法治疗胃癌痛的效果明显优于单用三阶梯止痛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针灸疗法 癌性疼痛/针灸疗法 三阶梯止痛法 足三里 太冲 合谷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