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生物燃料电池降解邻苯二甲酸酯及同步产电特性 被引量:3
1
作者 华萌 王磊 +2 位作者 李陈 王旭东 颜明姣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423-1430,共8页
构建双室微生物燃料电池(MFC)装置,研究了分别以乙酸钠(NaAc)作单一燃料和乙酸钠+邻苯二甲酸酯(PAEs)作混合燃料条件下,MFC的产电性能及其对邻苯二甲酸酯的去除效果。结果显示,微生物燃料电池对邻苯二甲酸酯类废水的化学需氧量(COD)的... 构建双室微生物燃料电池(MFC)装置,研究了分别以乙酸钠(NaAc)作单一燃料和乙酸钠+邻苯二甲酸酯(PAEs)作混合燃料条件下,MFC的产电性能及其对邻苯二甲酸酯的去除效果。结果显示,微生物燃料电池对邻苯二甲酸酯类废水的化学需氧量(COD)的总去除率可达89%~94%,对邻苯二甲酸酯的去除率均在70%以上。以2 g·L^(-1)NaAc+10 mg·L^(-1)PAEs作混合燃料时,MFC获得最大(面积)功率密度58.78 mW·m^(-2),电池内阻213.50Ω。实验结果表明,MFC能够利用高浓度邻苯二甲酸酯作燃料在实现高效降解的同时稳定地向外输出电能这为环境激素类难降解有机物的高效低耗处理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燃料电池 邻苯二甲酸酯 极化曲线 去除率
原文传递
基因组网络分析与功能模块设计-2013年度科技报告
2
作者 徐健 花强 +2 位作者 陈磊 杨琛 冯露 《科技创新导报》 2016年第17期179-180,共2页
该年度进展顺利,主要年度进展均已完成,发表论文20篇(其中SCI论文20篇),申请专利5项。年度进展亮点包括:(1)基因组尺度代谢网络模型的构建:针对耶氏酵母和微拟球藻两种底盘微生物细胞,针对特定工业性状,构建了基因组规模代谢网络模型。... 该年度进展顺利,主要年度进展均已完成,发表论文20篇(其中SCI论文20篇),申请专利5项。年度进展亮点包括:(1)基因组尺度代谢网络模型的构建:针对耶氏酵母和微拟球藻两种底盘微生物细胞,针对特定工业性状,构建了基因组规模代谢网络模型。同时开发了新型的基于差量网络分析技术的代谢网络模拟方法,能够更有效地寻找过表达、限制表达等代谢改造靶点。该方法在既有的大肠杆菌模型和该课题组构建的解脂耶氏酵母模型上,对多种代谢物的合成进行了模拟仿真,得到的结果中不但包含了现有文献中已证实的操作,更能够建议一些非直观但仿真效果很好的遗传改造策略。(2)人参皂苷合成途径解析:完成了不同参龄、品种、生长环境及组织的人参转录组样本的采集,并完成3年和5年须根转录组文库的测序;对人参Panax ginseng C.A.Meyer和西洋参American ginseng(Panax quinquefolius L)转录组数据进行了重新拼接和分析;发现了与验证了可参与皂苷合成的微生物来源的角鲨烯合成酶(SS)和鲨烯环氧酶(SE)基因,以及多个潜在参与皂苷合成的糖基转移酶基因。(3)次级代谢产物合成途径解析和设计:实现了在大肠杆菌和蓝藻中异戊二烯的异源生物合成;已经挖掘、改造、合成了10多个异戊二烯生物合成途径上的关键结构元件;实现了异戊二烯合成限速酶的催化性能的提高。并建立了C13代谢流量分析平台,发展了稳定同位素标记结合核磁共振分析或质谱分析的代谢流量组学分析技术,可用于代谢途径的发现和代谢通路的识别,为人工细胞的优化设计提供理论依据。(4)元件与模块检测关键技术的建立:在蛋白质水平,选择蓝细菌为模型发展了高效的蛋白复合体分析技术,完善了对相关生物功能模块的认识,为进一步工程改造多不饱和脂肪酸合成,以及将高效模块用于提高其他高附加值的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生物学 细胞工厂 生物元件 单细胞
下载PDF
晶闸管换流阀反向恢复特性建模及阻容参数优化设计 被引量:15
3
作者 黄华 方太勋 +3 位作者 刘磊 张翔 陈赤汉 曹冬明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87-190,共4页
晶闸管换流阀作为特高压直流输电的核心设备,其阻容参数设计关系到换流阀的性能乃至整个直流输电工程的安全可靠。基于晶闸管反向恢复电流的指数衰减模型,建立了换流阀关断时刻的数学模型,求解出晶闸管换流阀的反向恢复电压计算公式,总... 晶闸管换流阀作为特高压直流输电的核心设备,其阻容参数设计关系到换流阀的性能乃至整个直流输电工程的安全可靠。基于晶闸管反向恢复电流的指数衰减模型,建立了换流阀关断时刻的数学模型,求解出晶闸管换流阀的反向恢复电压计算公式,总结出阻容参数对反向恢复电压过冲的影响规律。同时考虑关断时刻电压下降率、开通时刻电流上升率以及阻尼损耗等性能指标的限制,提出一种换流阀阻容参数的优化设计方法。在PSCAD/EMTDC中搭建12脉动换流器模型,对阻容参数的优化设计结果进行了仿真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换流阀 反向恢复 模型 换相过电压 阻容参数 设计
下载PDF
斜拉桥塔梁同步施工过程的力学特性 被引量:10
4
作者 张万志 刘华 +3 位作者 张峰 高磊 姚晨 刘冠之 《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20-126,共7页
为了研究斜拉桥在满堂支架分段拆除的塔梁同步施工过程中主梁、主塔和斜拉索等结构力学性能的变化,通过Midas/Civil(multitier distributed applications services/Civil)有限元分析软件,实现了斜拉桥施工过程的结构力学性能计算分析。... 为了研究斜拉桥在满堂支架分段拆除的塔梁同步施工过程中主梁、主塔和斜拉索等结构力学性能的变化,通过Midas/Civil(multitier distributed applications services/Civil)有限元分析软件,实现了斜拉桥施工过程的结构力学性能计算分析。依托亚洲最大转体重量斜拉桥—邹城斜拉桥(主跨为110 m+110 m独塔双柱双跨双索面混凝土斜拉桥)为背景开展研究,采用弹性受压连接单元模拟满堂支架,空间梁单元模拟主梁、主塔,考虑现场实际施工过程,开展了邹城斜拉桥结构受力和变形的数值计算。对比分析了数值计算结果与现场实测数据分析结果。结果表明:拆除满堂支架前后,支架支反力计算值最大增加382 k N,斜拉索索力计算最大变化值占该索索力的0.96%,实测索力最大变化值占该索索力的1.67%,主梁线型实测最大变化值为-7 mm。斜拉桥主梁相应节段的斜拉索张拉完成,是满堂支架分段拆除的塔梁同步施工应用于现场的前提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桥 塔梁同步施工 满堂支架 MIDAS/CIVIL 有限元 力学性能
原文传递
六轴关节机器人系统结构及其关键技术 被引量:8
5
作者 韩瑜 许燕玲 +2 位作者 花磊 侯震 陈善本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521-1525,共5页
介绍了自主研发的JARI6轴关节机器人的系统结构,阐述了JARI6轴关节机器人的一些关键技术,包括关节机械系统优化集成、空间曲线轨迹规划、机器人6轴同步插补和协同解耦控制等技术.
关键词 关节机器人 优化集成 同步插补 协同解耦控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