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采用八叉树和OSG分页结点的海量点云三维可视化 被引量:9
1
作者 李彩林 陈文贺 +1 位作者 胡善明 袁斌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1期234-239,共6页
针对现有海量点云可视化方法存在索引构建时间长、内存占用大等问题,研究一种八叉树索引结合OSG分页结点的快速可视化方法,可在占用较小内存的基础上快速建立点云索引并实时调度。采用八叉树索引结构对海量点云进行数据组织,建立各层级... 针对现有海量点云可视化方法存在索引构建时间长、内存占用大等问题,研究一种八叉树索引结合OSG分页结点的快速可视化方法,可在占用较小内存的基础上快速建立点云索引并实时调度。采用八叉树索引结构对海量点云进行数据组织,建立各层级的八叉树结点并以文件映射的方式分块保存,对结点文件重组织转换为支持OSG渲染引擎的多分辨率点云数据。采用基于OSG分页结点的实时调度技术,对海量点云进行高质量可视化。与目前两款主流的点云数据处理商业软件进行实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具有索引建立速度快、内存占用小等优点,同时可视化交互更加流畅,适用于各种配置计算机下海量点云数据的调度管理与实时可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叉树 均匀采样 OSG分页结点 海量点云 快速可视化
下载PDF
响应面分析法优化聚丙烯酰胺微球大小工艺 被引量:4
2
作者 郑建国 胡善明 +1 位作者 陈德清 于南树 《当代化工研究》 2019年第10期139-140,共2页
聚丙烯酰胺类物质具有超强的吸水性,本文利用Design-Expert软件中的响应面分析法来合成粒径150nm的PAM微粒,模拟结果如下:反应温度70.54℃,反应时间60.33min,引发剂用量0.46%.通过验证实验可得在该条件下合成的PAM微粒平均粒径在150nm,... 聚丙烯酰胺类物质具有超强的吸水性,本文利用Design-Expert软件中的响应面分析法来合成粒径150nm的PAM微粒,模拟结果如下:反应温度70.54℃,反应时间60.33min,引发剂用量0.46%.通过验证实验可得在该条件下合成的PAM微粒平均粒径在150nm,说明此分析方法可以通过计算自由控制各因素条件来控制合成特定粒径的PAM微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酰胺 响应面分析法 单因素实验
下载PDF
海量三维点云图割构网 被引量:2
3
作者 胡善明 李彩林 +1 位作者 江晓斌 张青华 《测绘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04-110,共7页
针对现有海量点云数据构网占用内存较大、精准度较低等问题,该文基于图割构网与八叉树划分思想,提出一种海量点云数据三维构网算法。首先对点云数据构建八叉树索引,然后利用图割构网算法对叶子节点点云数据进行构网,最后通过网格合并操... 针对现有海量点云数据构网占用内存较大、精准度较低等问题,该文基于图割构网与八叉树划分思想,提出一种海量点云数据三维构网算法。首先对点云数据构建八叉树索引,然后利用图割构网算法对叶子节点点云数据进行构网,最后通过网格合并操作实现最终网格生成。该算法能够自适应划分点云数据文件,并可以利用多线程动态调度图割构网和网格合并子线程,降低内存消耗的同时提高了运行效率。利用多组点云数据进行实验,结果表明,该文算法相对于经典的MVE算法在内存消耗、精度和完整度上都具有一定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重建 八叉树 图割算法 网格合并
原文传递
用氨水吸收法脱除工业氮氧化物的实验研究
4
作者 郑建国 刘永秀 +2 位作者 胡善明 王招军 于南树 《化工技术与开发》 CAS 2018年第11期43-45,共3页
用氨水吸收法脱除工业氮氧化物,随着氨水浓度增加,吸收效果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氨水的质量分数控制在7%效果最好;随着温度的增加,吸收效果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温度控制在25℃为宜;文丘里洗涤装置的液汽比应控制在80L·m^(-3),氧化... 用氨水吸收法脱除工业氮氧化物,随着氨水浓度增加,吸收效果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氨水的质量分数控制在7%效果最好;随着温度的增加,吸收效果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温度控制在25℃为宜;文丘里洗涤装置的液汽比应控制在80L·m^(-3),氧化度应控制在50%。实验室及车间实验结果表明,本工艺排放的氮氧化物指标合格。经文丘里洗涤后的气体经过一级水洗即可进行达标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氧化物 氨水吸收 文丘里洗涤
下载PDF
面向智能制造的多轴机械臂柔性控制与调度优化研究
5
作者 胡善明 《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 2024年第9期98-100,共3页
智能制造的快速发展对多轴机械臂的控制与调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研究一种基于机器学习和自适应控制的柔性控制方法,旨在提升多轴机械臂在复杂路径跟踪中的准确性和适应性。通过引入深度学习模型和自适应路径调整机制,该方法能够... 智能制造的快速发展对多轴机械臂的控制与调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研究一种基于机器学习和自适应控制的柔性控制方法,旨在提升多轴机械臂在复杂路径跟踪中的准确性和适应性。通过引入深度学习模型和自适应路径调整机制,该方法能够实时响应环境变化,优化路径规划。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控制方法相比,柔性控制方法在处理复杂路径和突变节点时具有更高的精度和稳定性,可为多轴机械臂在智能制造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制造 多轴机械臂 柔性控制 自适应控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