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在线固相萃取LC-MS/MS法测定健康人体全血中依维莫司浓度及在药代动力学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洪顺福 吴国兰 +2 位作者 郑运亮 刘健 申屠建中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778-1784,共7页
目的:为临床研究依维莫司人体药动学建立一种特异、灵敏、快速、重现性好的在线固相萃取(online-SPE)-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方法,并将其应用于依维莫司在中国健康人群药动学研究。方法:200μL含依维莫司全血样本与20μL内标混合... 目的:为临床研究依维莫司人体药动学建立一种特异、灵敏、快速、重现性好的在线固相萃取(online-SPE)-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方法,并将其应用于依维莫司在中国健康人群药动学研究。方法:200μL含依维莫司全血样本与20μL内标混合后经0.4 mol·L^(-1)硫酸锌80%甲醇水溶液处理,取上清液经在线固相萃取,以含0.1%甲酸5 mmol·L^(-1)甲酸铵水溶液-含0.1%甲酸甲醇溶液(10∶90)为流动相,Waters SunF ireTM C_(18)色谱柱(4.6 mm×150 mm,3.5μm)为分析柱,进样量50μL,室温下测定;采用正离子模式,MRM扫描,依维莫司m/z 975.8→908.6,内标m/z 809.6→756.7,分析时间为5 min。12例健康受试者口服1.5 mg依维莫司片,于不同时间点分别采集静脉血进行药代动力学分析。结果:依维莫司质量浓度在0.201~100.7 ng·mL^(-1)的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9 8±0.000 2),最低定量限为0.201 ng·mL^(-1),回收率在99.2%~105.4%之间,以RSD表示的日内与日间精密度均小于8%,过程效率良好,所有稳定性考察项目结果均符合要求。药动学结果显示,健康受试者口服依维莫司片1.5 mg后,依维莫司在人体内平均达峰时间t_(max)为0.69 h,平均药峰浓度C_(max)为10.56 ng·mL^(-1),0~96 h时间段药时曲线下面积AUC为AUC0-96 h 65.70 ng·mL^(-1)·h,平均半衰期t1/2 36.50 h。结论:本法经方法学验证,可用于依维莫司的药动学研究和血药浓度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维莫司 雷帕霉素 西罗莫司衍生物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血药浓度分析 药代动力学 在线固相萃取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
原文传递
血清降钙素原在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2
2
作者 刘卫华 洪富源 吴家斌 《中国当代医药》 2017年第22期57-59,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对腹膜透析(PD)相关性腹膜炎患者的早期诊断及疗效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我院腹膜透析中心的60例腹膜透析患者,根据是否发生腹膜透析相关感染分为感染组(30例)和非感染组(30例),另选3...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对腹膜透析(PD)相关性腹膜炎患者的早期诊断及疗效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我院腹膜透析中心的60例腹膜透析患者,根据是否发生腹膜透析相关感染分为感染组(30例)和非感染组(30例),另选30例择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检测三组的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及PCT浓度,并动态观察上述指标在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患者治疗前后的变化,分析PCT与CRP、WBC的关系。结果与非感染组PD患者和健康对照组比较,感染组的血清PCT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健康对照组比较,非感染组和感染组的血清CRP水平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白细胞在三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抗感染治疗后,感染组治疗前后的血清PCT与CR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BC治疗前后无变化(P>0.05);血清PCT与CRP水平成正相关(P<0.05)。结论血清PCT可以作为诊断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及判断疗效的早期敏感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 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