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人”理论的基本逻辑和操作程序 被引量:23
1
作者 梁鹤年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68-76,共9页
以人为本的国土空间规划是通过空间的使用、布局和分配去满足人在生产、生活、生态活动中在空间接触上的物性(追求安全、方便、舒适、美观)、群性(以聚居去提升空间接触机会的质和量)、理性(自我保存和与人共存的平衡)。文章以3个案例... 以人为本的国土空间规划是通过空间的使用、布局和分配去满足人在生产、生活、生态活动中在空间接触上的物性(追求安全、方便、舒适、美观)、群性(以聚居去提升空间接触机会的质和量)、理性(自我保存和与人共存的平衡)。文章以3个案例去展示自存与共存平衡的衡量,作为规划决策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划理论 “城市人” 自然之法 国土空间规划
下载PDF
一个以人为本的规划范式 被引量:14
2
作者 梁鹤年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3-14,94,共3页
人类通过聚居去追求经济、社会、生态的机会.这些机会有空间维度.以人为本的规划尊重人有自存与共存平衡的理性(“城市人”),并以此作为组织空间使用与分配的原则,以求达到最高平衡.规划工作聚焦于“人”与“居”的匹配.
关键词 规划范式 “城市人” 以人为本 空间接触
下载PDF
设计思维
3
作者 梁鹤年 《人类居住》 2024年第2期54-57,共4页
"Design"一词来自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建筑界所用的拉丁语"disegno"——通过绘图把形状加诸建筑物.之前,设计一词其实有更广、更抽象的意义,包括字面上和物质意义上的"描图"(tracing);战术(tactics)意义上... "Design"一词来自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建筑界所用的拉丁语"disegno"——通过绘图把形状加诸建筑物.之前,设计一词其实有更广、更抽象的意义,包括字面上和物质意义上的"描图"(tracing);战术(tactics)意义上的"设法"(contrive)和达到目的(achieve a goal);组织和体制意义上的任命、指派(designate).这些"意义"都包含着一种"把形状加诸世界"(impose shape on the world)的味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思维 TACTICS RACING
原文传递
以住房抵押贷款保险,保障房地产市场的长远稳定发展
4
作者 梁鹤年 《人类居住》 2024年第1期50-53,共4页
小康社会的标签是“丰衣足食”;富裕社会的标签是“家有恒产”。恒产就是“固定的产业”。对一般老百姓来说,就是房子。有了稳定的居所才可以对社会作稳定的贡献。可以说,安居才会乐业。人民有“置业”的愿望,国家有帮助人民置业的责任... 小康社会的标签是“丰衣足食”;富裕社会的标签是“家有恒产”。恒产就是“固定的产业”。对一般老百姓来说,就是房子。有了稳定的居所才可以对社会作稳定的贡献。可以说,安居才会乐业。人民有“置业”的愿望,国家有帮助人民置业的责任。人民有房,不单是“民安”的保证,同时也是“国泰”(经济发展)的基础。建房,包括进住所需的装修、家具和后续的维修、保养都是国家经济和国民就业的一大支柱。买房更是人民储蓄转向生产投资的一大渠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地产市场 小康社会 住房抵押贷款保险 恒产 富裕社会 储蓄 标签
原文传递
共享城市:自存?共存? 被引量:5
5
作者 梁鹤年 沈迟 +6 位作者 杨保军 张晓玲 周素红 周婕 田莉 候成哲 赵虎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5-30,共6页
在规划上头我们最缺的是有理论的实践,以下这套理论可以为我们的规划实践提供一个理论的基础。道萨迪亚斯提出人类聚居在一起是为了追求人的经济、社会、文化活动所需的空间接触,并以最小的力气去争取实质的接触或接触的机会。创造聚居... 在规划上头我们最缺的是有理论的实践,以下这套理论可以为我们的规划实践提供一个理论的基础。道萨迪亚斯提出人类聚居在一起是为了追求人的经济、社会、文化活动所需的空间接触,并以最小的力气去争取实质的接触或接触的机会。创造聚居是规划的聚焦点:通过聚居去提升空间上的接触机会,让人们活得更好更幸福。什么是幸福?活得像人。人是理性的动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设用地 规划理论 空间规划体系
下载PDF
高质量城市(下)
6
作者 梁鹤年 《人类居住》 2023年第4期40-43,共4页
亚历山大认为医治城市病的良方是提升城市的完整性。他提出“中心”(center)和生命度(degree of life)的概念,是这样说的,从大自然以至建筑物的任何一个部分,我们都可以看出“中心”(也叫“连结体”coherent entities),它们互相包藏,互... 亚历山大认为医治城市病的良方是提升城市的完整性。他提出“中心”(center)和生命度(degree of life)的概念,是这样说的,从大自然以至建筑物的任何一个部分,我们都可以看出“中心”(也叫“连结体”coherent entities),它们互相包藏,互相重叠(这明显是《城市不是一棵树》的思路,见“高质量城市(上)”)。这些中心会有不同的生命度(反映不同的完整性),来自它和其他中心(可以在它周围、可以在它内部、也可以包含着它)的合作。一个中心的生命度直接依赖与它相连的其他中心的生命度。简单地说,任何一个中心的生命全赖这个中心是怎样从它的前身完整体开展出来,以及它周围有什么其他的完整体。每一个中心的生命都好像是一点闪亮,不同中心的闪亮合作创造出新的生命,织成一幅发亮的绣帷。一栋建筑物或者建筑物之间的户外空间,又或者一扇门,都完全是由很多中心组合而成的。建筑的贡献就要看在多大程度上,它使每个中心都是完整和完全(whole and entire),让人“感受”到完整和完全,“感受”到一幅以完整体构成的完整的绣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户外空间 整体构成 完整性 亚历山大
原文传递
高质量城市(上)
7
作者 梁鹤年 《人类居住》 2023年第2期46-49,共4页
我们要“好好保护历史遗产,好好规划社区”。何解?因为如果不保护好、不规划好,历史遗产就会失掉,社区环境就会毁掉。这有什么问题?失掉了历史遗产就是失掉了根,生存就没底气了;毁掉了社区环境是毁掉了本,生存就有困难了。真的吗?看看... 我们要“好好保护历史遗产,好好规划社区”。何解?因为如果不保护好、不规划好,历史遗产就会失掉,社区环境就会毁掉。这有什么问题?失掉了历史遗产就是失掉了根,生存就没底气了;毁掉了社区环境是毁掉了本,生存就有困难了。真的吗?看看今天的城市就知道了。所谓“城市病”(从人车争路到空气污染,从绿地少到房价高,从干城一貌到形象工程)就是以发展效率之名对历史遗产和社区环境进行不断破坏带来的后果。大家看到病,但怎么去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污染 形象工程 社区 规划 环境 遗产 城市
原文传递
从现代到后现代到未来(二)
8
作者 梁鹤年 《人类居住》 2023年第1期46-49,共4页
上期谈建筑理论的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这期谈规划理论,聚焦于美国的过去和中国的未来。在美国,有关实际的土地使用、市容设计等规划理论多借用建筑学,尤其是早期的现代主义。代表现代主义的《雅典宪章》是1933年的事情,代表后现代主... 上期谈建筑理论的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这期谈规划理论,聚焦于美国的过去和中国的未来。在美国,有关实际的土地使用、市容设计等规划理论多借用建筑学,尤其是早期的现代主义。代表现代主义的《雅典宪章》是1933年的事情,代表后现代主义的《新城市主义宪章》是1993年的事情。两者相隔刚一个花甲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城市主义 《雅典宪章》 建筑学 现代主义的 后现代主义 规划
原文传递
国土空间规划促进共同富裕和社会公平的机制与路径
9
作者 王兴平 韩静 梁鹤年 《城市学报》 2023年第5期39-46,共8页
本文基于土地财政和资本的循环、收入的分配等机制,采取文献分析法、政策文本解析法等方法,分析国土空间规划与共同富裕、社会公平的内在关系,解析相关理论、政策和技术等对国土空间规划促进共同富裕和社会公平的要求与启示,进而明确国... 本文基于土地财政和资本的循环、收入的分配等机制,采取文献分析法、政策文本解析法等方法,分析国土空间规划与共同富裕、社会公平的内在关系,解析相关理论、政策和技术等对国土空间规划促进共同富裕和社会公平的要求与启示,进而明确国土空间规划促进共同富裕和社会公平的具体途径。研究认为:基于土地财政和土地金融的发展模式,以土地及其关联要素、空间建成环境等的配置为起点,通过资本的一次或多次循环和收入的一次或多次分配两个机制的作用,国土空间规划与共同富裕和社会公平之间形成了特定的互动关联和传导机制;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与“城市人”理论倡导的自存与共存平衡理念对国土空间规划确立有利于促进共同富裕和社会公平的规划目标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作用;现行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内容安排较好地考虑了共同富裕和社会公平的相关原则和要求,需要在具体的规划编制和管理中予以有效落实和体现。基于此,国土空间规划无论从理论、逻辑层面还是政策技术层面都可以影响共同富裕和社会公平,需要充分重视和发挥国土空间规划的这一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规划 共同富裕 社会公平
下载PDF
从现代到后现代到未来(一)
10
作者 梁鹤年 《人类居住》 2022年第4期40-43,共4页
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覆盖很多不同领域,从文学、艺术到社会科学,到建筑和规划。这一期先谈建筑,下一期谈规划。两者是紧密相连的。1981年,美国名作家和艺术批评家汤姆·沃尔夫(Tom Wolfe)发表了一篇很长的文章“把包豪斯式的建筑... 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覆盖很多不同领域,从文学、艺术到社会科学,到建筑和规划。这一期先谈建筑,下一期谈规划。两者是紧密相连的。1981年,美国名作家和艺术批评家汤姆·沃尔夫(Tom Wolfe)发表了一篇很长的文章“把包豪斯式的建筑和规划引人到我们美国”(From Bauhaus to Our Home,意译),冷嘲热讽,毫不留情的批评美国建筑界对欧陆建筑理论的膜拜和盲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批评家 包豪斯 后现代主义 紧密相连 社会科学
原文传递
新与旧
11
作者 梁鹤年 《人类居住》 2022年第2期48-51,共4页
提起老城保护和更新,我脑海马上涌现两个景象:外国唐人街的大门楼、北京某些楼顶的小亭子。传统的形式和题材,却没有半点传统的材料和精神。看的人会觉得有点滑稽,但相信做的人绝无半点尴尬。很多时候(但不一定),保护和更新反映两种心... 提起老城保护和更新,我脑海马上涌现两个景象:外国唐人街的大门楼、北京某些楼顶的小亭子。传统的形式和题材,却没有半点传统的材料和精神。看的人会觉得有点滑稽,但相信做的人绝无半点尴尬。很多时候(但不一定),保护和更新反映两种心态。保护底下有内疚——对过去破坏得太多了。更新底下是逐利——有迁拆就有新地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和更新 亭子 新与旧 门楼 老城 唐人街 楼顶 半点
原文传递
物以类聚
12
作者 梁鹤年 《人类居住》 2022年第1期48-51,共4页
对城市规划感兴趣的都可能听过林奇(Kevin Lynch)的《城市形象》(Image of the City).我曾是他学生,想把老师的研究往前推.我想知道城市居民是怎样看自己居住的城市,怎样去选择自己的住处.若干年前,我用了两年多去探索,写了《城市的形象... 对城市规划感兴趣的都可能听过林奇(Kevin Lynch)的《城市形象》(Image of the City).我曾是他学生,想把老师的研究往前推.我想知道城市居民是怎样看自己居住的城市,怎样去选择自己的住处.若干年前,我用了两年多去探索,写了《城市的形象:从内部的观看》(City Images:An Internal View),书名是向老师致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奇 城市形象 城市居民 城市规划 IMAGE KEVIN
原文传递
城市的美
13
作者 梁鹤年 《人类居住》 2021年第4期44-47,共4页
一个城市的美,不是为游客欣赏的,是为市民享受的.但是当市民和游客都认为它美,那就是"完美"了.如果我要选这样的一个城市,我会选巴黎.我喜欢的不是那些世界驰名的埃菲尔铁塔、卢浮宫、凯旋门、圣母院.这些地标性的建筑,许多... 一个城市的美,不是为游客欣赏的,是为市民享受的.但是当市民和游客都认为它美,那就是"完美"了.如果我要选这样的一个城市,我会选巴黎.我喜欢的不是那些世界驰名的埃菲尔铁塔、卢浮宫、凯旋门、圣母院.这些地标性的建筑,许多城市都有.我喜欢巴黎的是它"人的尺度",一个游客欣赏、居民享受的"美"城市.美在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埃菲尔铁塔 世界驰名 人的尺度 卢浮宫 地标性 游客 享受 城市
原文传递
最难处理的基础设施:抽水马桶
14
作者 梁鹤年 《人类居住》 2021年第2期52-55,共4页
做粪是人的自然功能,甚至可以说是健康的象征.广东人是这样形容健康的,"行得、食得、睡得、屙得".但是,人总是把粪便视为污秽,非但不想见,更不想嗅.我听过有人喜欢嗅自己的粪,但这是趋近"病态".当然,中医诊症,有&qu... 做粪是人的自然功能,甚至可以说是健康的象征.广东人是这样形容健康的,"行得、食得、睡得、屙得".但是,人总是把粪便视为污秽,非但不想见,更不想嗅.我听过有人喜欢嗅自己的粪,但这是趋近"病态".当然,中医诊症,有"望、闻、问、切".闻的包括粪便.而且,中药有"人中黄"(粪干)和"人中白"(尿干).但这些是"工作",不是爱好.人是天生不喜欢跟自己的排泄物一起生活的.人类"觉得"粪便难闻、难看(相对地,最高贵的狗对人粪都不讨厌),可能就是人类进化过程产生的"保健"反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设施 人类进化过程 人中黄 排泄物
原文传递
最好的人居
15
作者 梁鹤年 《人类居住》 2020年第4期40-43,共4页
要找"最好"就要定义什么是"好"。问题来了。西方的现代文明,近百多年来主要是英语文明,是建立在经验主义(官能得来的经验是人类求知的唯一途径)之上,引伸出个人道德观(每个人的经验都不可能相同,所以每个人的所知... 要找"最好"就要定义什么是"好"。问题来了。西方的现代文明,近百多年来主要是英语文明,是建立在经验主义(官能得来的经验是人类求知的唯一途径)之上,引伸出个人道德观(每个人的经验都不可能相同,所以每个人的所知也不同,而知识是道德观的唯一基础,所以人人的道德观不可能相同),带来凡事相对的社会观(既然人人的道德观都不同,不可能有一个绝对的道德标准)。因此,在社会层面上,道德不是理性的东西,是政治的东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层面 现代文明 人居 道德观 道德标准 社会观 经验主义
原文传递
万一:冠状病毒疫情的反思
16
作者 梁鹤年 《人类居住》 2020年第1期8-9,共2页
冠状病毒疫情一定会过去,但会有很多"事后孔明"。为什么让疫情发生,为什么让疫情扩散?总要有人负责。对,肯定有人估计错误,甚至有人隐瞒、更差的是有人发灾难财。应罚的该罚。但估计错误就有商榷的地方。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 冠状病毒疫情一定会过去,但会有很多"事后孔明"。为什么让疫情发生,为什么让疫情扩散?总要有人负责。对,肯定有人估计错误,甚至有人隐瞒、更差的是有人发灾难财。应罚的该罚。但估计错误就有商榷的地方。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越来越复杂,这是文明的后果。甚至可以说文明的"进步"往往反映在人类对大自然(包括人类作为生物体)的支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自然 冠状病毒
原文传递
住房的公平价格
17
作者 梁鹤年 《人类居住》 2021年第1期50-53,共4页
"中国人有买房的传统。"不知道谁说这句鬼话。中国人有"买田、买地"的传统,是农耕社会的传统。买了地之后会"盖房"。盖的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卖的。城市里的人的确有"买房",但传统是"... "中国人有买房的传统。"不知道谁说这句鬼话。中国人有"买田、买地"的传统,是农耕社会的传统。买了地之后会"盖房"。盖的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卖的。城市里的人的确有"买房",但传统是"整栋"的买,肯定不会,也不能买一层、一个单元。"分层出售"是开发商发明的。我差不多可以肯定是1990年代从香港传入国内的。1950年代开始,香港人口大增。那时,绝大部分人都是租房的。只有"大有钱佬"才住自己的房子。市区的住房大部分都不超过4-5层高。比较富裕的租一层,中、下阶层的租一个房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平价格 农耕社会 租房 开发商 住房 买房 房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